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心,遂决意兴兵南下,倒霉的不是西秦,而是后周。

十余万金兵南下,锐不可当,兵锋直指后周京师开封,须臾,围开封。

朝廷急命各部领兵勤王,当时孟珙为镇守一方之大将,不过仓促之间,却只能聚起三万兵马,急援京师。

与金人接战数次,连番厮杀,损伤惨重,孟珙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退守待援,而此时,朝廷却有使者突围而出,到了他的军中,钦使不谙军事,严令孟珙率兵向前。

孟珙大怒,鞭钦使二十,言道:“京师城高池深,乃坚城大邑,朝廷诸公,朝廷恩养多年,而今时穷,当为国效死……只需坚守不出,金人远来,困顿于坚城之下,日久,必缺粮草,京师之围自解,待勤王之师大聚,破之易也……”

遂送钦使归去。

也确如他所料,金人攻城不下,粮草困顿,士卒疲惫,而此时勤王之军群来,金人劫掠一番,遂退兵北还,此时孟珙却并未急着入京请罪,而是连结各部兵马,衔尾直追,大破金人后军,斩获无数,而金人此次南下除了损兵折将之外,终成了一场空。

但孟珙也没好了,虽大胜金军,却差点被砍了脑袋,朝中群臣群起攻讦,言其见死不救,有不臣之心,若非有岳侯旧部以及勤王各部将领力保,抄家灭族都是轻的,只因钦使归京哭诉,复述孟珙那一番言语,算是将朝中群臣得罪了个遍。

于是,死罪虽免,活罪难逃,罢其兵权,削夺兵部侍郎,太子少保等虚衔,直接贬为西京行宫巡守,西京行宫巡守听上去很威风,其实不过就是个看门的,官职不过七品,比城门小校高上一些,却也相差不大。

得罪了满朝文武的孟珙,于宦途上,其实已经黯淡之极,没有多少起复的希望了,即便金人再次南下,形势危殆,估计也不会用他这个“见死不救”的获罪之人。

但世事变幻,谁也说不清楚,就在孟珙渐渐为人所遗忘,看上去即将垂老于洛阳的时候,秦人兴兵来犯,最关键的是,正是后周准备用兵于江上的时候……

事实上,后周朝廷在五月末尾才察觉西秦异动,信息上的延迟,比料想中的还要晚上许多,当即,后周朝堂震动,诸臣失声,要知道,后周从决议用兵南唐开始到现在,已经准备了将近半年多的时间,不论军兵人马,还是粮草辎重,皆已准备停当,与南唐战事,已是一触即发。

而此时一旦秦人东来,真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而后周各部兵马,军中精锐,皆已南下,再要调各部北上来援,何其难也?

当时,除了派遣使臣往金国乞援之外,后周朝堂之上立马吵翻了天,和以往用兵如出一辙的是,后周朝堂上的大臣们又分作了两派,一派力主向西秦求和,可谓之主和派,一派则欲要联金抗秦,可谓之主战派。

两派争吵不休,渐渐主和派还是一如既往的占据了上风,便如七年前那场战事之后一般无二。

但稍有不同的是,当年力主向金人乞和的老摄政王已逝,而现在主政的则是其子赵琐,年轻的摄政王上任之初,便想大展拳脚,不想却挨了这当头一棒,与其料想的截然不同,秦人悍然撕毁长安之盟,兴兵东犯,给他早已想好的南征大计浇了一盆冷水。

若其年长十岁,也就罢了,在秦人兵锋威逼之下,定然与他父亲一般,遂了主和一派的心思,毕竟秦人兵锋之利,不下于金人半点。

但世事没有如果,年轻的摄政王自小便知金国势大,年年来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可力敌的印象早已深植心底,但秦人嘛,与后周相安无事已有数十载矣,只闻秦人善战,却从未亲眼见过,不免便存了几分轻视。

这么下来,秦人悍然来犯,却是让年轻的摄政王恼羞成怒,却未有多少畏惧之心,有了这般心态,结果自然也就截然相反,主和派落败,主战的一派在摄政王支持之下,顿然逆转局面,占了上风。

两派相争多年,每一次较量也是激烈的很,所以后周朝堂上又是一番人事变更,这个也不细表。

于是,大军南征在即,后周无人可用之下,孟珙在这几乎被人遗忘了的角落里被找了出来,当即委为西京提点兵马使,兵部侍郎,掌了河洛兵马大权,起复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而之前的西京镇守使钱祖范,身为摄政王内侄,早已借着西秦异动,禀报敌情的由头,带着金银细软以及家人眷属,迤逦回京去了,此人回京之后,立得摄政王召见,一番叙谈之下,摄政王大悦,不但未曾获罪,且当即委其为枢密副使,成了摄政王眼前的红人。

不提这个,两个月,并不足以让兵力空虚的河洛固若金汤,若按照孟珙的意思,函谷关虽为河洛西方屏障,但地形狭窄,西秦重兵攻之,虽据关山之险,但也难据而守之,不若保存兵力,死守洛阳。

但此议却为参军李先所阻,至于理由嘛,却是让饱经挫折的孟珙深以为然,秦人东来,一战未有,便弃守险要,不但长敌军气焰,还弱了自己军心士气,此为其一,二来呢,朝中群臣必有攻讦,不定又要罗织出多少罪名出来,便是洛阳得报,最终的下场说不准还不如当年呢。

前者若还让孟珙心存犹豫的话,后边这个理由便太强大了,七年前的故事让孟珙记忆犹新,当年的刚强激烈,早已经在洛阳行宫的楼台烟雨之间消逝,至今想起来,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而参军李先的话正正说在要害上。

于是,遂命大将程壁守函谷,不过到底留了条后路给他,并未叫其死守,但程壁其人耿直壮烈,最终战死在了函谷关头,至死也未有一句弃守之言。

孟珙此时端坐于正中,他个子不高,身子骨却很壮实,头花已然花白,脸上沟壑纵横,每一条都好像都在其人起伏跌宕的一生,让他看上去有些老迈。

他的眼睛大的有些吓人,内蕴精光,瞅人的时候,很是让人悚然,所以早年间,便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孟白头”,说的不是他头发怎么样,而是喻其如白头夜枭,更隐隐指其心直口快,不论敌友,谁碰上谁倒霉的意思。

静静安坐,听着诸属官禀报如何安抚洛阳人心,又如何安置逃难流民,几个将军也开始禀明各处防务。

孟珙貌似听的认真,但心思却早已不在这里了,他在洛阳多年,却是知道,洛阳防卫已经空虚到了极处,即便费了老大功夫整兵待战,却也只不过得了四万余人马,也不能怪谁,洛阳不经兵祸久矣,守备松弛,守军各部吃空饷的比比皆是。

不然的话,前些年金兵数万来犯,也不至于立即向西秦请援,讽刺的是,这次原来的援军却变成了敌手,也不知朝中那些大臣们是怎么想的,竟然会弄到这个地步,去他娘的什么联秦抗金,去他娘的联金抗秦……一群尸位素餐之辈,只知道与虎谋食,不晓得引狼入室的道理。

若说老摄政王有些怯于外敌,精于内斗,那么说起现在的摄政王赵琐来,孟珙心里却只有嗤之以鼻的份儿了,放着北方两个虎狼之邻,竟然还能干出发兵南唐的蠢事来,致使北方空虚至此,若洛阳失守,京师开封还是旦夕可至?真真是鼠目寸光,蠢的一塌糊涂。

若按照当年的性子,此时的他定然已经破口大骂,奸佞误国了,但现在嘛,却只是默默听着,看着,连痛骂一场的力气都没了……

第九卷 旌旗漫卷不须夸 第728章 过河

洛阳粮草只能坚持两月,这才是最糟糕的消息,到不是因为官员贪渎,而是秋收将近,等秋收一过,自然粮草丰足,再加上,洛阳漕运便利,大军南征,从洛阳又抽调许多钱粮,更使洛阳粮草捉襟见肘。

想到这个,孟珙的心里已是纠结的一塌糊涂。

烦躁之意一起,挥手打断众人说话,众人目光都瞧了过来,孟珙骤然起复,若是平日,说不定还有人说些酸话之类,但值此危殆之时,在场的却没有一个人不服,要知多年之前,孟白头名震江淮两岸,宵小畏其如蛇蝎,南唐兵马惧其若猛虎,旌旗所至,唯恐避之不及。

虽被贬洛阳,但旧部仍在,只是龙困浅滩,虎落平阳而已,但若有人敢效虾犬之行,却是自己找不自在呢,所以总的来说,孟珙在洛阳的日子过的还算逍遥,只是大丈夫生而在世,可一日无钱,不可一日无权,一旦为人削夺权柄,就算旁人不与他为难,自己却难受的厉害,在这一点上,领兵大将们尤甚他人。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于这位国朝名将,即便有人心存不满,至此关头,却也只能以其马首是瞻,所以,自孟珙起复以来,将令所至,却也无人敢抗,可谓是一言九鼎,几乎看不出多少新官上任的样子来的,更与秦军几位将帅各怀心思大不相同,只是,秦军手里握的牌太好了些,其他的,些许优势,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挥手之间,众人噤声,孟珙却并未有多少得意的心思,不过心中已有定计。

孟珙的声音嘶哑的厉害,不是因为旁的,而是当年颈侧为流矢所中,伤了嗓子罢了,“昨日探马来报,秦军王佩所部已近新安,与洛阳不足百里,若快的话,须臾便至洛阳城下……”

在座有人惊呼出声,孟珙眉头大皱,望了过去,却是西京提学使郑元初,此时这位提学大人面如土色,慌乱之极,显然,饱读诗书的郑大人,并未养成什么浩然正气,闻听秦人兵马进军如此之速,几乎被吓破了胆子。

其他人其实也吃了一惊,心中惶然并不比提学大人少多少,但还算掌的住,没有郑元初那般不堪罢了。

“莫不是探马……三天前,秦军不还在永宁,怎么现在却已到了新安?”西京户部掌事王文庆不禁急急问道。

孟珙还是孟珙,心意一旦决绝,便又恢复了几许当年的模样,皱着眉头便厉声道:“王大人不通军务,掌好钱粮便是,其他的事就不要管那么多了吧?”

没留半点颜面,一句话便噎的王文庆满脸通红,心中大骂,却再不出声了,其他人见了,心里都道了一句,果然不愧是孟白头,这等跋扈,朝廷内外,无人能及。

孟珙见没有哪个厌物再来打断自己话语,这才继续道:“秦人兵锋虽利,却并非无懈可击,秦军大队人马还未过绳池,王佩却已领兵到了新安,想来争功之心太急,从潼关,到卢氏,再转而向长水,数百里路,数日便到,甩开大队兵马,轻兵急进,士卒疲惫,此乃兵家之大忌,我有意今晚率军出洛阳,顺水而下击之,诸位将军,可敢与我同往?”

多数人皆是大惊失色,守洛阳都令人觉着岌岌可危,孟白头竟然还要出兵与秦人野战?不可两个字都到了大家嘴边上,却又都纷纷忍住,方才郑元初刚吃了瘪,被训斥的差点羞死,却没人想再触这个霉头。

不过也有胆气雄壮的傻大胆,孟珙话音刚落,便已有人粗声道:“有何不敢?末将愿为前驱,定提了那王佩人头回来,给大人下酒。”

众人望去,却非是旁人,乃西京提辖官冯大可是也,众人暗道果然,此人平日就粗疏横蛮的厉害,这会儿也只有他敢应下这话。

孟珙道了一声好字,又等了片刻,见众人皆不言语,冷笑了一声,又大又亮的眸子闪烁着轻蔑,在众人身上扫过,哑着嗓子道:“众位大人食君之禄,却不能为国解忧,还作的什么官?回家耕读岂不是好?不如……待秦人到来之前,送诸位大人归京,反正到时,诸位既不能助我杀敌,又不能为我出谋划策,累赘至此,要来何用?”

这哪里是说话,分明是在打众人的脸呢,一时间,多数人都是面红耳赤,若非孟珙那双大的惊人的眸子实在有些吓人,不定就都会跳起来,跟孟白头辩上一辩。

不过激将之法虽然老套,却很是惯用,又有数个军中将领热血上头,站起身来请战。

“还好,还好,竟还有几个不怕死的热血男儿……嗯,传我将令,除留两千兵马守城安民之外,其余皆随我出城杀敌,告诉他们,老子不是让他们去白白送死,是领着他们大胜仗去的,若怕死的厉害不愿去的,趁早滚回家,省的浪费朝廷钱粮。”

“史将军。”

“末将在。”

“你不说话,孟某也不怪你,但孟某却还得借你麾下水军之力,对不住啊,你不去也得跟咱们走一趟了……”

一番布置下去,城中守军将领虽非孟珙旧部,也非多么精锐,但一来孟珙威望极高,二来若洛阳失陷,谁也得不了好去,多数人却也愿意跟孟珙拼死一搏,即便有人觉着孟珙此举孟浪,多数要丧师辱国的,也不过是暗中派了信使东去,给朝廷报信,将自己先摘个干净再说,明面上,却是遵令而行,其实心里巴不得孟珙一去不回,那么失地之责,估计也就落不得自家头上了的,这么着,到得天色黑沉,四万余守军,悄悄打开洛阳城门,沿洛水轻装急进,而洛水之上,二千水军伴之而行,直奔新安方向而去。

而此时的洛阳,其实却只剩下了空城一座,几乎没有半点的防御能力……

……

不提孟珙无奈之下,欲行险一搏。

而此时此刻,赵石所率一部五万人马,却刚刚到了黄河北岸。

到不是赵石有意延迟进军,他也想快点过河,金人已有防备,早一日渡河,便多出一日的功夫布置,大军行进,也许迟上一日的结果就和早上一日大相径庭,兵贵神速嘛,这个道理赵石又如何会不明白?

但事实上,是根本快不起来,虽只五万人马,但后勤辎重太多,近万匹战马,几乎顶的上当初征蜀大军的战马总额了,还有各种攻城器械,粮草,以及弩弓刀枪等兵器,能在这个时候,站上黄河对岸,已经算快的了,这还是赵石一再催促的结果,不然的话,还有的等呢。

当然,先过来的全部皆为骑军,这个时候,黄河岸边立下的秦军大营中,没有半个骑军的影子,都早已被赵石派了出去,哨戒方圆二十里,却并不急于攻城拔寨,保得全军安全上岸也是正经。

不过据探报得知,金人虽已有防备,但自从当年金人大军在汾水之畔为秦军所败,又被秦人迁走十万户百姓,晋南便一直元气未复,再加上数年之前,金人渡河,惨败而归,数万人马都丢在了河洛之地,后来除了招募汉军外,再未有增兵之举,这么一来,晋南的兵力更显空虚,赵石所部渡河,除了一艘船只翻覆,损失了些粮草和军械之外,却是没有见到一个金兵的影子,据说都在据守于各处县城州府,显然,比起当年来,金人更显衰颓,且已被秦人杀的胆落了的。

故地重游,几番生死,赵石却没功夫感慨什么,扎下营盘,立即召集众将到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之中,还略略带着羊膻味,但没人顾得上这个,诸将最想知道的是,大帅到底是如何想的,只要过了黄河,便算孤军深入敌境,若无方略,像没头苍蝇般乱撞,那可就凶险了。

大帐中支起了一张不小的桌案,上面摆着的,正是河中山川图鉴。

赵石招手,来到中军大帐的众将本来两排站立,左边的,杜山虎张锋聚等旧部为首,右边的,种怀玉,木华黎,杜橓卿为尊,赵石麾下新老两代,相对而立,泾渭分明。

这些日子下来,两边到多有见面的机会,但怎么说呢,比起杜山虎等人来,种怀玉这些人要年轻的多,但不论战功,还是地位,与杜山虎等人相比,却是望尘莫及,换句话说,两边的人很少有谈到一起去的,怎么说呢,有代沟呗。

种怀玉等人瞧着杜山虎他们,是羡慕中又有些不服气,而杜山虎等人瞧着这些年轻人,也眼晕的很,觉着大帅这次调教出来的年轻人太多了些,有些靠不住,尤其是还有数百什么“学军”,一个个毛都还没长齐呢,见了血,不定就得吐的稀里哗啦,估计到了动真格的的时候,也没几个能指望的上的。

总归一句话,想要将两边人融合在一起,日子还长着呢,不过到也不绝对,因为木华黎等出身左卫的,便与张锋聚等相谈甚欢,交情不一样嘛,但到底是少数,真实情况是,不但两边将领悄然分作了两派,下面的士卒,也差不多,猛虎武胜军成军数载,已经成为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外人很难插足进来,而其中将校,从国武监中接受的也是另外一套,与当世的将领们截然不同,而其排外性也更加的强了几分,所以无论禁军镇军,想与猛虎武胜军军卒相处融洽,真的是非常难……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有赵石在这里,这些隐隐然的鸿沟与矛盾便都不是问题,这里的,一边都是他的学生,一边却都曾与他同生共死,只要指挥得当,根本不怕有人能反了天去。

这不,招手之下,两边的人互相瞅了瞅,便都慢慢围了上来,杜山虎还撞了撞张锋聚的肩膀,凑到对方的耳朵边,低声嘀咕着,“我说小子,你该跟大帅套套近乎了……”

张锋聚耳朵有些痒,偏过头,戒备的瞅着这个老冤家,杜山虎嘿嘿一笑,朝种怀玉等人的方向努了努嘴,“瞧见没有,这些都是大帅亲手调教出来的,咱的加把劲,别让大帅和咱疏远了不是?等哪天,被一群后生小子爬到头上,到时候这张老脸得往哪儿搁?”

张锋聚哼了一声,一扬脑袋,嘴唇微动,“就数你心眼子多,咱可不怕这个,嘿嘿,咱手下五千人马,一水都是咱大哥调教出来的,好用的很,比你手下那些窝囊废禁军强多了……”

说完得意的笑,杜山虎还待反唇相讥,后面张嗣忠猛的凑了过来,满脸的络腮胡子还是那么威猛,大咧咧的便道,“你们两个像个娘们儿似的嘀咕什么呢,还不赶紧上去,都没地方了。”

声音有些大,引的好多双眼睛注目过来,两人老脸微红,齐齐瞪了张嗣忠一眼,张嗣忠摸了摸胡子,有些莫名其妙,却立马反瞪回去,声音还是不小,“两个狗娘养的,官大了脾气也大了是吧,以为老子不敢揍你们?”

一下子把不少人都给逗乐了,一时间,本来气氛凝重的中军大帐,却是遍布秦川男儿粗豪而又爽朗的笑声……

第九卷 旌旗漫卷不须夸 第729章 解州

“这里……”赵石的手指在图鉴之上重重一点。

“解州?”

“大帅欲取解州?但……”

“我知道,我军陈兵于此,为的是护住大军侧后,但总归要有个落脚之地,再做计较,你们说是不是?”

众将纷纷点头,但杜山虎几个却觉着不会如此简单,随赵石征战数载,皆觉大帅用兵向来奇诡,解州虽然不远,作为立足之地,到也合适,但真的便如大帅所言,要取个立足之地不成?

而张锋聚,胡离等更是觉着,当年随赵石纵横河中,打了就走,飘忽不定,来去自如,何等的痛快,若是落脚在某个地方,反而施展不开手脚,有些不美。

不过赵石在这些人中的威望就不用细说了,到也没人在此时出言置喙,随即,赵石看向孙文通道:“孙先生,你来说一下解州情形。”

“据探子回报,金人于解州驻兵不多,只三千兵上下,皆为汉军,守将吴达,领汉军千户,据闻,此人乃汾州富家子,因厚贿汾州守备而得官,无德无能,之所以出任解州……嘿,近些年,河中各部金兵连番惨败,兵力不足,女真贵戚,皆视驻守河中为畏途,不愿西来……”

“由此,金人朝廷只有重用汉军,而金人汉军糜烂至极,解州为守河重镇,本应驻军万余,然只三千,其中多有老弱,不堪一战,其余皆为空额,解州自吴达以下,人人贪渎成性,以文通之见,取之易尔……”

“不过,解州知州于云成深有清名,据探马回报,闻我大军到来,吴达等正收拾细软,想来大军一到,必定望风而逃,解州防务,全赖于云成奔走布置,若强攻解州,怕是损伤在所难免……”

对于情报收集,那就不用说了,赵石率兵征战,最重的就是这个,所以方一渡河,就能有这等详尽的战报,一点也不奇怪。

等孙文通说完,赵石点了点头,“情形就是这般,都说说吧,这一仗,该怎么来打?”

这就是畅所欲言的意思了,众将沉吟,都在绞尽脑汁的苦想,不过有人不用想,“末将愿率所部,为大帅取了解州。”

种怀玉本来已经要开口说话,旁的不说,论起脑筋活泛来,他是国武监出来的这些人中的翘楚,如今被人抢了先,不由斜着眼睛看过去,一个无论身形还是长相,都威猛狞恶到了极点的大汉进入视线,张嗣忠,种怀玉心中暗骂,这个粗货……大帅?这些家伙拍马屁,听着还真刺耳,是副帅好不好?一口一个大帅的,让河那边的人听见了,不定怎么说嘴呢?

再有,这问的是怎么打,而不是谁来打好不好?答非所问,这些家伙就知道争功,他奶奶的,真不知道这人是怎么当上将军的……

“别急,咱们既然来了,这仗啊,有的打呢,承祖,要说披坚执锐,总少不了你就是了。”年轻的大将军,自然而然的叫着四十多岁的下属的表字,有着谁都能察觉的亲近之意。

张嗣忠得意的笑,“大帅记得咱老张就好,跟着大帅打仗,就是痛快……”四十多岁的人了,好勇斗狠的心性,却一如当年,半点未曾变过。

种怀玉身上却立马起了一溜的鸡皮疙瘩,却也隐约有些明白,人家别看长的难看,说话也大咧咧的,但心眼不一定比旁人少呢。

“大帅,末将有些浅见……”说旁人拍马屁,但大帅两个字说出口,却一点犹豫都没有,世家子没旁的,这脸皮反正要比别人厚实多了就是。

“说。”

“大帅曾言,最好的防守,莫过于攻敌所必救,解州空虚,取之不难,而我军此行,意不在解州,之后曲沃,闻喜,乃至绛州,以末将猜测,也不过如解州一般,取之无益,若分兵而守,难免兵力不足之忧,不若……径取河中重镇临汾,引金兵来援,伺机而战,歼其大部,一战之下,便能解东征大军后路之忧。”

这已经说的不是解州战事了,而几近于全盘大略,只这一番话,便已让杜山虎等人刮目相看,其实,这也正是赵石看重他的原因所在,这个混迹长安,整日价就知道吃喝玩乐的世家子,初涉军伍,便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军事才能,而其最值得称道的,非是过人的勇武,也非是排兵布阵,而是在对于战局以及战机的直觉般的把握上面。

也许这个世家子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或许有点贪生怕死,或许有点油滑嘴碎,或许还有点贪恋美色享受,但这些都无法掩盖其过人的军事天赋,不然的话,当初猛虎武胜军初立之时,也不会偏偏就选中了种五为猛虎武胜军练兵副使,委之重任,看中的,也正是这一点。

种怀玉说完,眼角余光扫了周围一圈,见众人脸上神色变幻,嘴角慢慢翘起,也得意的不行,先拔头筹,这个彩头,咱们猛虎武胜军先拿了,嘿嘿……

不想,啪的一声脆响,脑袋上已经挨了一下,将他那点得意立即打没了踪影,种怀玉一惊之下随即大怒,转身瞧过去,娇小玲珑的一个人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他侧后,瞪着眼睛,“中军大帐,夫……大帅面前,也敢胡言乱语,皮痒了是吧?”

见了这人,别说种怀玉如耗子见猫,便是张锋聚,不禁也感同身受般的一缩脖子,不用问了,在中军大帐,赵大将军面前,还敢如此放肆的,没有旁人,正是种七娘。

李金花有孕在身,只能留在长安,种七娘这里却又是嫉妒又是欢喜,嫉妒什么就不用说了,欢喜的自然是,可以随夫君出征,这回却再没人跟她抢了,也不出她的所料,顺利随军而来,虽没什么实权,只能呆在赵石身边,但也心满意足,自信有她护着,谁人也伤不了自家夫君就是了。

而方才,却是被赵石打发去寻南十八来中军大帐,南十八过河的时候,沾了水,这些时日又忙的厉害,却是感了风寒,喝了汤药,刚刚睡下,人没找来,先自回转,正碰上种怀玉侃侃而谈,对于这个花天酒地,油嘴滑舌的五哥,她向来不怎么待见,当即便一巴掌扇了过去,知道的这两人是兄妹,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老娘在训儿子呢。

经这一闹,众将又都乐了,赵石皱了皱眉头,道了一声,“胡闹……”还想再说什么,却忍住了,对于家人这点上,他有些近乎偏执般的维护,于公于私都是如此,是优点,却也可能转变为致命的缺点,谁知道呢。

笑声戛然而止,种七娘也吐了吐舌头,安静了下来,有这样强势的夫君,母老虎的性子也无从养成。

“种怀玉所言,你们怎么看?”

“好像有些道理,就是有些想当然了,嗯……纸上谈兵,若照这么打,可不真成了孤军深入?”张锋聚开口反对道。

杜山虎等人点头,他们都是打老了仗的人,不是故意抬杠,确实在这一点上都保持了惊人的一致,当初东征,十余万大军,也不过是堪堪打到汾州,而今兵不过五万,其中还有数万没有经过战阵的新兵,一路过去,很可能便会身陷敌阵,不得脱身,那样的话,还谈什么一战而胜?全军覆没都是有可能的,所以,纸上谈兵四个字,用的很恰当,不是吗?

这次不用种怀玉开口,杜橓卿已经站了出来,他说话不疾不徐,很有条理,“河中河东金兵,尽在太原,大同两处,若西夏人能及时出兵,定使金人不敢倾力南下,以我五万精锐,尽可从容应付,避敌锋芒,歼其弱小,徐徐图之。”

显然,他与种怀玉两人是私下里商量过了的,不然难有这般默契。

杜山虎终于也开了口,他当然是站在张锋聚一边,“西贼狡诈万分,若想其出兵大同,还得咱们这里大胜才成……”

他的意思不言而喻,西贼不可待,虚无缥缈的猜测,想当然尔,更是用兵大忌,与纸上谈兵无异。

种怀玉接过话头,“西夏出不出兵都是一般,有猛虎窥视在侧,金人怎敢轻易调动大兵南来?”

其实两边人说的都有道理,一边年轻气盛,不怕行险一搏,一边久经战阵,用兵谨慎,不愿轻易置身于险地,这番新老将领之间的争论,注定是没有任何结果的,还得赵石来拿主意。

赵石此时挥手止住他们的话头,做出了决断,“好了,说的都不错,不过当务之急,却取了解州,等到了解州城里,再做其他计较。”

“王览,胡离。”

“末将在。”

赵石瞅着两个当年出身庆阳府显锋军,后作了自己护卫,一步步的走到今日,现在重归自己麾下的心腹,命令道:“予你二人两千骑军,朔汾水而上,不须走的太远,过闻喜,曲沃,到临汾而止,探明敌情,即可回转。”

“木华黎。”

“末将在。”

“我予你两千骑军,过汾水,转向向北,到吕梁山为止,与王览,胡离一样,探明金人各处虚实,还有,把那些学军都带上,让他们见见血……”

“王胜保。”

“末将在。”

“予你一千骑军,往绛州方向,不须走的太远,到绛州城下探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