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石算是听明白了,这位是个典型的实用阴谋论者,什么事情到了他的嘴边,都要转上几个弯子。

就如后世的一些著作,经后人之口,也不知多添了多少引申出来的意思,事虽不同,意思却是差不多。

看着身旁这个家伙还要满脸兴奋敬佩的说下去,赵石脸色也有些红,摆了摆手道:“明日派人把这个连着我的拜帖都给大将军那里送去,就说我后日前去拜访,望大将军拨冗一见。”

“是,大人。”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452章 笑语

将满脑子阴谋的家伙赶走了,赵石漫步走在花园之中,这座府邸有两个园子,一南一北,相比较这座府邸的阔大,其实府内的下人却并不算多,所以东西两个园子也修整的并不能说尽善尽美。

而现在这个园子是南边的那个,由于靠近后宅居处,所以弄的好上许多,至于北边的那个园子,则多数是荒着的,后宅数十人,皆居住在南边,等于是后宅有一小半是闲着。

不过赵石自己并不在意,到是石头娘提起说那边空着也是空着,想种些时令瓜果,当然,这个朴实的想法让后宅一群女人给劝住了,试想一下,一个朝廷三品大员的府邸中,却是弄了一片菜地,这要是那些总要视人于清廉的御史,或者是家里无以为继的人家也就罢了,不然传出去,可就成了人家嘴里的笑柄了不是?

沿着花间小径悠然行来,赵石的心情却是放松了许多,想到石头娘时不时冒出来一些想法,便让府里那些从景王府或者宫里出来的女人们花容失色,接着便群起劝阻的情形,嘴角也带上了笑意。

这园子看上去也很是不错了,一处池塘,假山环绕,长廊九曲,亭台阁榭之间,遍种杨柳花卉,这园中小径更是重中之重,周围姹紫嫣红,遮遮掩掩,身处其中,却是能觉着这园子要比想象的大了一倍有余,若是陌生人进来,也许还要迷路的。

赵石游目四顾,心中也很是有些满意,这园子虽然没来过几次,来了也是直奔东边角落上的那处竹林,中间有从地底引来的温泉,那里才是他想去的地方,不过现在看来,这后园修整的已经相当不错,他虽不好享受,但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地方,修的好了,他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的。

来到池塘边上,说是池塘,在赵石看来,也和个湖差不多了,上面竟然还有几只水鸟在悠悠然的徜徉于其上,暗叹这些鸟儿胆子不小之余,却是也觉着自己这后园的景致确实非凡,就算比不得皇宫吧,在后世也是难得一见的了。

“赵兄别来无恙否?”

身后小径却是转出两个人来,见到赵石一愣,脚步微缓,当先一人却是当即笑道,声音如黄鹂出谷,清脆悦耳,不过却是让赵石眉头一皱。

这人赵石自然是认得的,不是相府的大小姐还有哪个?几年未见,当初那个心高气傲,总摆出一副高人一等模样的丫头片子却好似变了一副模样。

身子高了不少,胸脯也饱满了起来,双腿修长,腰肢纤细,眉目间风情宛然,和当初的纯真稚嫩可是大不一样了,唯一相同的就是还和当年一般,穿了一身的男装,这时仰着修长的颈子,巧笑嫣然的走了上来。

想起当初这位大小姐在巩义县时的故事,虽说赵石对这位相府小姐着实不怎么感冒,但还是微笑点头。

杨倩儿身后却是那位赵石认为的闲人,文小方了,看见了她,赵石也就明白,这位相府大小姐八成是来探望文小方的。

“大人。”文小方微微躬身,施了一礼,容颜美丽如昔,如盈盈弱柳,也许是这两年在府上过的还不错,所以当年显得过于苍白的脸色也好转了不少,不过一身白衣,沉静若水,和当初也是有了很大的不同了,两个姿容都是绝美的女子站在一起,交相辉映,却都各有一番自己的风致,仿似将这园中的光彩都集在了此处一般。

后面小径之上,又转出几个丫鬟,其中两个,一个捧着香炉,一个捧着琴匣,两外四个无一不是男装,看来是这位大小姐带来的贴身之人了。

两个伺候文小方的丫鬟见到赵石,身子一抖,蹲身就要行礼,但手里拿着东西,不免有些手忙脚乱,嘴里却是齐声叫了一声,老爷出来。

之后在赵石摆手之中,几个小丫鬟都躲了开去,来到不远处,几个人偷偷探头探脑,却是叽叽喳喳个不停。

“那位就是……叫什么血虎的……赵大人?”相府的丫鬟自然消息便灵通一些,这在军中流传的绰号却是张嘴就来。

“可不是我家老爷还有哪个?”小丫鬟仰着小脸儿,满是与有荣焉的神色得意的道了一句,却是丝毫不想方才吓的魂不附体的情形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也不见有何特异之处啊,我还以为……还以为……嘻嘻,有那等吓人的绰号,应该是个凶的不得了的人物呢……如今一见,到是温和的紧……”

“哼,在咱们小姐面前,哪个男人还能威风的起来?”

“才不是呢,我家老爷在内宅从来没有发过脾气的,但你们是没见过外面那些将军们见到老爷时的样子,一个个都恭谨的不得了,老爷声音大一些,都能吓的他们不敢大口喘气呢。”

“行了,行了,知道你家老爷是顶天立地,侠骨柔肠的大英雄,这总行了吧……”

“啧啧,年纪轻轻,便官居三品,听书房侍候笔墨的杨小三说,相爷训斥少爷们的时候,提的就是他,说是把少爷们羞的那个样子……”

“小香又发痴症了,嘻嘻……人家喜欢的是女中巾帼,还是……嘻嘻,年纪大的,可瞅不上咱们这样的,想也不用想了。”

“就你们两个口没遮拦,也不知羞……”

几个丫鬟正是初长成的年纪,叽叽喳喳的也没个顾忌,不一时便说了个热闹。

那边厢,杨倩儿却是娇声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故友相见,怎的大人也不给个笑脸儿,真是让人失望呢。”

也许是又想起了当初在巩义县时那个倒霉的清晨,已经端庄成熟了许多的杨倩儿言语之间又微微带了些刺儿出来,到也颇合赵石的料想。

赵石摇头淡淡一笑,以前的他不会和女子纠缠不清,如今的他眼界开阔已经非是当年可比,更不会计较一个女子在言语是上的稍许撩拨了。

“这个赵石可是高攀不起,若无他事,我还有些军务等待处置……”

杨倩儿眉头一扬,还待说话,却是她身边的文小方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语声轻柔的道:“打扰了大人游园的兴致,应该我们赔罪才是,夏日正好,繁花似锦,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大人若是有暇,何不为暂去尘俗之念,共游一番,以乐身心?”

杨倩儿皱了皱小巧的鼻头,微微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身旁的闺阁密友,两个人是总角之交,相互知之甚深,不用问也知道,这位好友对眼前这个人是与旁人有很大不同的。

赵石微微沉吟,便也答应了下来,不过之前的兴致确实没了,这些日子满脑子想的都是武学的事情,本来到了今日,算是理出了一个头绪,就等着后天跟大将军折木清见上一面,折大将军乃朝廷宿将,几乎一生都在军中渡过,在领军经验上可谓是绝无仅有的存在,这些条陈拿到他的面前商议斟酌,也就算加了一个保险,断无出纰漏的可能的。

放下心头一件大事,心情自然也就轻松了下来,也就来到了这后园所在,虽说经历日多,无论言谈举止,还是心性都变了不少,但这个喜欢安静的性子却还是保留了下来,若是旁人,有美人相陪左右,那是求之不得之事,但放在他身上,却和扰人清静的其他什么人也没多大分别,不过他也不欲过于得罪相府的大小姐,便点头答应了下来,权力越大,知道的越多,则束缚也随之而来,人皆如此,赵石自己也不例外的。

陪着两个女孩儿来到池边凉亭之内,几个丫鬟来去几趟,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了炭炉茶瓯以及茶叶,手脚麻利的点火烹茶,不一时便闻到了袅袅茶香,赵石却是暗暗摇头,在自己家里,反而成了客人,好像这个一家之主有些名不符实啊。

“行了,你们都下去吧……”几个丫鬟总是将目光若有若无的放在赵石身上,这让杨倩儿有些微恼,几个丫头没见识,给自己丢人,这个家伙除了人高马大的有一身的蛮力,其他还能有什么了?

“赵大人海量,小女子是见识过的,且大人茶不如酒一说如今也传为佳话的,不过今日不知能偶遇大人,所以未有备下美酒,大人不要见怪才好啊……”

杨倩儿满脸促狭之意的说道,当初赵石初到景王府时闹出的笑话,随着赵石声名日响,也传了出去,她这么说,取笑的意思甚浓,却不待赵石说话,接着笑道:“说起这事,小女子到是想起一个笑话……”

“唐时,郎士元诗句清绝,但为人却是轻薄,好为剧语,每云:“郭令公不入琴,马振西不入茶,田承嗣不入朝。”马知此,语之曰:“郎中言燧不入茶,请左顾为设也。”即依期而往。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马晨起啖古楼子以佇。

士元至,马喉乾如窑,即命急烹茶,各啜二十余瓯。士元已老,虚冷腹胀,屡辞。马辄曰:“马镇西不入茶,何遽辞也?”如此又七瓯,士元固辞而起,及马,气液俱下,因病数旬,马乃遗绢二百匹。”

说完这个典故,这位大小姐自己已是笑的花枝乱颤,不过赵石却是听的似懂非懂,不过他读书日多,虽然这话里文绉绉的很是艰涩,但终非初来时,对古文一窍不通了,大意还是明白的,不过又是一个文人编排武将的诙谐故事罢了,这时说出来,多数是讥讽他不懂茶中之趣,和那位马镇西一样粗鲁罢了。

旁边文小方连连拉扯自己好友的衣袖,但杨倩儿之作不理,听她说罢,文小方这里却也是莞尔,偷偷瞧了瞧赵石的神色,却未看出恼意,心中一宽之余,却也暗自佩服其度量。

旁边两人都不出声,杨倩儿笑了一阵,也颇觉没有意思,这才收了笑容,转动着黑白分明的眼珠儿瞅了赵石一眼,眼神中却微露欣赏之色。

虽说初遇这人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好印象,但不得不承认,眼前之人却要比她见过的大多数男人都要出色太多,在这人面前,她从来都不能保持平日般的自信从容,所以一见面,本能的便选择针锋相对。

不过这时却是微微有些后悔,片刻之后收拾了心情,这才正容道:“赵……赵兄,方才是小女子失言了,大人莫怪,咱们本是旧识,其实我也很佩服你这两年的所作所为的,可惜倩儿乃女子之身,不然一定要如大人般,沙场扬名,论功于行台之上的。”

“不瞒赵兄,家兄在羽林右卫任职,说起赵兄来每每都是赞不绝口,敬畏有加的,不若等赵兄闲暇之时,与家兄一晤如何?”

赵石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前倨后恭的杨倩儿一眼,大是觉得女人的心思真的很难猜测,随即微微一笑,却是摇头开了一句玩笑出来,“杨小姐夸的我可是有些脸红了,还是不见了吧?估计又是个喝茶的,和我这个喝酒的可不搭调……”

旁边的文小方再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杨倩儿白玉般的脸上阵青阵红,这样的场面估计她连做梦也是不曾遇到过的,这时却是尴尬的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才好,比之当年在赵家庄时清晨那番闹剧给人的感觉也不过如此了的。

不过片刻之后,却又觉得确实有些好笑,也跟着笑了起来,顺便白了赵石一眼,心道,原来这人也知道说笑的,到不如外表看上去一般的木讷。

一笑之间,却好似之前的芥蒂尽自消去,气氛也融洽了下来……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453章 操琴

“赵兄为何不去川中?听爷爷说,此战功勋卓着者,今后必为大秦之翘楚,军中之栋梁,之后镇守一方,建衙开府,二十年之荣华富贵也就在这一年半载之间了……我爷爷那里可是从无虚言的……

不过听说陛下召赵兄亲自问对,许赵兄以领兵之权,为何却固辞之?赵兄可知,如今朝野之间,一些碎嘴的家伙说话可难听着呢……说赵兄是东征是吓破了胆,所以回京之后只躲在府中想过安稳日子了,其他的不一而足,赵兄难道真想在长安终老?”

毫无疑问,这丫头最敬重的还是她那位爷爷,之所以问出这么一番话来,也不是因为听了什么传闻,而是和爷爷下棋时说起国朝大将来的时候提起了赵石。

也是杨感年纪渐渐衰老,又见儿孙们也没个能继承家声的,心灰之下,将几个儿子都赶了出府,外放的外放,留京的也在府外别居,几个儿子知道不得老爷子喜欢,又对他怕的厉害,也就不常回去,到是将老爷子的孙子孙女送到府上伺候左右,不过当中还就是这个灵慧聪敏的孙女最得杨感欢心。

老人家年纪老迈,话也比以前多了许多,下棋之余,到是每每跟她说上些朝廷大事来当做消遣,不过这里面隐隐约约的心思嘛,几个儿子却都知道一点的,只是杨倩儿自己蒙在鼓里罢了。

前些日子大捷出来,朝野上下一片喧腾,下棋之时,爷孙两个便说起了国朝诸将,老爷子虽然年纪老迈,但心思可是一点不见混沌,说起这些大将来往往都是一针见血。

爷孙两个聊的兴起,最后却是提起了赵石这个已然是大秦年轻一辈中的翘楚的羽林将军,其实如今要说起国朝大将来,想绕过赵石去已经很难。

赵石的年纪在那里摆着,这几年的经历更是堪称神奇,乡野之间传颂的自然是君臣际遇,由此而青云直上的文本,朝堂之上,又有不同,只一个拥立之臣的名头就已经让人羡慕的眼睛发蓝了的。

至于军功和官职爵位,那更不用提,再加上赵石如今还是外戚的身份,试想国朝以来之良将,也再没有一人能在如此年纪便到得这般位置的,不知详情的总要酸溜溜道上一声果然是京城里面好做官,知情的则是只能说上一句,此人崛起如此之速,这中间的万般际遇还是其次,其人的本事手段也真正让让人侧目的。

便是宫里传出只言片语,说是他当着圣上的面,拒受兵权不去川中效力这一条,圣上竟然没有发那雷霆之怒,这份荣宠试问国朝百年,除了开国时那几位,其余谁能比得了?所以若要论起当今大秦的大将们来,总是要算上他一份的了。

说起赵石,这位在宦海之中沉浮了一生的老人也难免露出些羡慕的神色,这个杨倩儿记得很清楚,记得更清楚的是爷爷稍稍点评了两句之后,便也不再说些什么,但她却是忍不住追问了几句,不过也多数都是听那些年轻士子或者是各家的年轻人说的,无非就是如今若想建功立业,就去川中前敌,而赵石在这个上面就显得有些特异了起来。

尤其是当初三十万金兵叩关,赵石却是请命应援,可谓是迎难而上,而如今川中捷报频传,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可是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军中将领们十个里到有八个想去川中阵前走上一趟的,到了这个时候,这位羽林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却是没了动静,宫里还传出其拒受兵权的事故来,如此一来便让人有些不解了。

同门下平章事杨感当时只说了一句话,“识进退,明大势,可堪重任也……”不过之后却是有些惋惜的摇了摇头,杨倩儿也不知爷爷心底到底是怎么想的,虽说言有未尽吧,但这一句之褒,份量可是有些重了,试问朝堂上下臣子无数,能得这位四朝元老重臣说上这么一句的又能有几个?

所以,如今见到赵石,虽是初时有些小小的不愉快,但芥蒂一去,她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问起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毕竟旁人说起还都是雾里看花,听本人说又是另当别论了的。

不得不说,女子对政事感兴趣,在这个时代可是不多,不过多半却是她那位宰相爷爷言传身教的结果了。

赵石到也没了什么不耐烦,端起茶碗儿来喝了一口香茶,茶味清淡微苦,过后却是芳香四溢,可见乃是上品好茶,不过喝在赵石嘴里确实称得上是味同嚼蜡的。

“赵兄可得说真话,不然……不然我就拉方儿姐姐回我府上……”

文小方听她说的无赖,也不由莞尔一笑,看过去的眼神带了些嗔怪,却是如同一个宽容的长辈在看着爱胡闹的小辈一般,没什么恼怒,只是有些无奈罢了,这个淡如春兰的女子确实有种旁人无法企及的风姿和雅致。

轻轻放下茶盏,赵石笑了笑道:“那些人到也没怎么说错,我这人胆子不大,对自己的性命更是看得很重,东征时数次死里逃生,随我前去的军兵伤亡六百八十四人,二十七个亲从卫士全数战死,我是从他们的尸体堆里爬出来的,但他们的尸首却根本没来得及收拾回来……”

“到了草原,又遇到马匪,幸亏当时草原上下了一场大雪,才甩掉了那些马匪,不过生在大秦境内的人肯定做梦也想不到还有那般可怕的天气,风雪大作之下,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还是白天呢,几步之内就已经看不清人影,到了晚上,哈气成冰,后来听那些牧民说,遇到这样的天气,十个人里要有九个人会被冻死在外面,剩下的一个也得落下病根儿,有的人围着自己的帐篷转了半宿,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帐篷,最后便冻死在帐篷边儿上……

我呢,侥幸找到了一个背风的山丘,才没给冻死,这还不算完,风雪停了之后,又给一股马匪遭遇,这一次被围在山丘之上,想跑都难的,最终却是落下了一身的伤,好歹草原上的鞑靼人来的及时……

都说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乃大将之幸事,但生死之间,又有谁真个自己愿意往死路上走?

回到京师不多呆几天,还去打生打死?”

这些话却是半真半假,东征归来之后的感受也到有些,不过他本就喜欢这种在生死之间徘徊的感觉,这么说无非是闲着没事儿打发人的说法了。

不过这话里的真假哪里是杨倩儿能分辨的清楚的?只是从中觉出这一趟行程的惊险和艰辛,军士的伤亡在大胜金兵的胜利之下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但听赵石说来,却又是一番感受了,再加上想到若是换了自己几次死里逃生……

杨倩儿想到这里不由也打了个冷颤,嗯,一次还行,若是两次三次的跟阎王爷打交道,常人哪里受得了这个?

这边杨倩儿终于闭上了嘴巴,默默的寻思着自己的小心思,那边文小方也是微露黯然之色,却是招手叫过两个丫鬟,取过琴匣,声音柔柔道:“大人可愿听小方弹上一曲?”

赵石微微颔首,这个女孩儿却是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宁宁静静,性格温和,然行事却是特立独行,不与世人同,应该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和她身边的杨倩儿皆然相反,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素手轻抬,琴音舒缓,却如清泉细水,荡心涤虑,让人不自觉间便有宁静之感。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高天空阔,云淡楚江清。

独钓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

风波静,日高未起,枕上醉微醒……”

朱唇微启,一首清新小词,伴着琴声悠然而出,此时虽说日正中天,金乌高悬,但一副繁花江水之间,悠然荡舟垂钓,身旁一壶浊酒,清风皓月为伴的醉人画面好像活生生展现在听者脑海之中。

琴声渐歇,杨倩儿早已听的痴了,之前的种种心思都消失了个干净,俏脸之上也浮现出悠然神往之色。

便是赵石,脸上刚硬的线条也柔和了不少,不过他终非常人,并不沉醉于其间,而是心中本能的暗自警觉,琴声方罢,他便已站起身来,沉声道:“茶也喝了,曲也听了,这便告辞……”

说罢,转身便要离去……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454章 因由

“赵兄且慢……”

“大人……”

赵石这里说走就走,起身便要离去,对面的两女却是都站了起来,文小方因为站起太快,手还在琴弦之上割了一下,立时便低低痛呼了一声。

赵石站住身子,杨倩儿和文小方却都微有些诧异的互相看了对方一眼,接着两个人脸上却都是一红,别了目光过去。

杨倩儿伸出青葱般的手指,抚弄了一下衣袖,低低一笑,将尴尬掩饰了过去,这才说道:“难得遇到赵兄,怎的赵兄却说走就走……啊……”

这话一出口,她自己便已觉着有些暧昧,话头一下顿住,双颊浮起一层晕红,眉目婉然,她本就生的极美,此时微露娇羞,配着一身儒士袍服,整个人看上去让人立时便有不可方物之感的。

“知道赵兄军务在身……”不过毕竟是宰相家的小姐,尴尬之色微露便收,更是正色作礼说道,“听闻过些时候便是赵兄大婚之期,家兄对赵兄可是仰慕久矣的,想要登门一贺,只是他与赵兄未曾谋过一面,怕到时贸然登门,让人觉着孟浪,如今正烦恼着呢。

倩儿与赵兄也算有旧……还望赵兄大婚之时不忘一纸相邀,家兄与倩儿定会备下厚礼,登门道贺的。”

说完这些,杨倩儿心中也是舒了一口气出来,这样有攀附之嫌的言语她生平却是头一次说出口,心里自然好像堵了一团棉花般难受,若是再早上几年,别说眼前这人只是个羽林将军,便是面对王侯公卿,她也断不会如此行事的,毕竟她的爷爷乃是四朝老臣,连辰王见了都要恭恭敬敬的以兄呼之的。

不过话说回来,今时却已大不同于往日,随着杨感精力日衰,新皇又于此时登基,这位四朝老臣退位让贤看似已成定局了的。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东西,毕竟杨家根深叶茂,若是按照常理来说,就算去了杨感这棵参天大树,这样的大家豪门也不会轻易出什么事故,不过有些事情对于像杨家这样的豪门来说才算得上是更加的致命。

杨家自令公杨业开始,方自步入大秦豪门之列,之后也算得上是人才辈出,到了杨感这一代,终是走到了顶峰,只杨感一人,便盖压群芳垂数十年,可以说是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内外,国朝以来,未有出其右者。

但古话说的好,盛极而衰,无以为继,杨家本为将门,却出了杨感这样一个惊采绝艳的人物儿,偏偏还是个弃武从文的,更是一路扶摇直上,势头无人可挡。

杨家本是世代将门,虽也算得上是大族,但根基毕竟是在大秦军中,杨感执掌枢要数十年,除了当年因罚夏之败受了牵连,在金州呆了十年,受了一场大挫折外,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最终执掌枢要三十余年,两代帝王对他都是信重无比,这对于杨氏一族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不过话说回来,却也并不全是好处,杨家根基本在军中,族中自然也少不了那种墨守成规之辈,杨感继任杨氏一族族长之时便已有人颇有微词,当年杨感在金州荒僻之地一呆十数年,这其中未尝没有族中一些人暗中使了手脚,不愿出力让这个家族中的异类出头。

这都是陈年旧事了,杨感最终还是扶摇直上,将这些不满的声音也就压了下来。

不过隔阂既然已生,便很难消除的了,即便杨感身居高位,想要攀附之人不计其数,但杨氏一族的一些远支或是近亲,一来是因为到了杨感这个位置,就不能留下一个交结朋党的话柄于人,自然对族中便少了许多的照顾,有时还会对族中子弟严加约束,这么一来,便是旁人知道其中的道理,也难免生出怨尤之心,二来呢,身为百官之首,对于军中之事便是插手,也是慎之又慎,一切皆依旧例,军务之事到多数都交给了枢密副使汪道存,这样一来,杨家在军中之势力好似不增反减,如此这般,这些远支子弟却是和京师杨氏渐行渐远了。

如今川中战事顺利,逢此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之际,不光朝野内外,人心思变,便是杨氏族内也不平静,再加上前些日宫中有些传言,同门下平章事杨感自感精力不济,欲辞枢密使之职,虽然皇帝未有当场允诺,但聪明人都已看出,这位四朝老臣怕是要退下来了。

到了此时,杨氏族内也渐渐有了不稳的迹象,在地方上,这些年一些杨氏子弟已经另立门户,先不去说他,如今京师杨氏也面临着杨感一旦去位,便群龙无首的局面。

面对这样的情形,便是杨感也是有心无力,家族之兴衰荣辱有时和治国却有相同之处,往往都得缓缓图之,断然急不来的,如今他还在,族内的事情他还压的住,但长此以往,一旦他不在了,杨氏一族分崩离析,各寻出路也就不远了。

身在家族之中,杨倩儿虽是女儿之身,但耳闻目染之下,对这些事却最是敏感不过,家族之崛起必定是缓慢的,需要几代人的勤恳操持,而崩溃却往往是迅速的,这就和得病一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像杨倩儿这样的世家子弟,对这个道理却是最明白不过的,又有杨感这样的爷爷在旁熏陶,城府虽然并不算深,但一些事情在她眼中却是明了,在父兄族人只言片语当中,也便能猜出家族如今的情形的,心中暗叹父兄比之爷爷可谓是天差地远之余,却是也起了心思要为家族之事尽上一份心力。

尤其是这两年随着年纪渐长,她已经渐渐觉察出爷爷和府里那些幕僚们的意思,这事她却是从未对任何人说过的,她不是养在深闺,刺字绣花的小家碧玉,见识更非那些闺阁少女可比,自是不愿任由旁人安排,心中也是焦灼的紧,赶紧着要寻上一条出路……

不过她毕竟年纪还小,这几年虽说也以多才之名著于长安,小小的兰亭之会上,也结识了不少文人雅士,但仔细想来,却真就没有多少能堪为助力之人,不是才干未足,就是名声未显,再有就是些世家子了,这些家伙们别看一个个要么道貌岸然,要么脱略行迹,一副张狂做派,但又有哪个是好相与的?嘴上舌绽莲花,不定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这么算起来,当年随景王出京结识的赵石也就显得分外的鹤立鸡群了起来,不但为当今圣上的宠臣,在军中的名声也渐渐鹊起,若不是此次川中之战未有参与,不然更上层楼应该是理所当然之事的。

家中长兄素来对她爱护有加,又有志于军旅,才干嘛,在她看来虽与爷爷相比差之远矣,但却也不是一无是处,若能入得羽林左卫,得眼前之人些照看,将来未必就不能独当一面,将她们这一房撑起来。

有这些缘由在,她这些时日却是常常借看望姐妹为由,时常来这里和文小方相聚的,只是赵石这人根本不懂享乐之道,回后宅也是直接回到宿处,后宅这里虽有文小方这等才情相貌俱佳之女子,却从未有召唤戏乐之举,她一个女儿家,又是相府小姐,大秦虽是民风开放,但总归不能上赶着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