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民国(狂人阿Q)-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生们又问了一些问题,但是都比较温和了,有些还是牵扯到私人的问题,比如赵书礼一岁多的儿子,有的问会说话会走路没有,有的问要不要补过一个满岁,还有的问将来是不是要自己儿子也从军之类的。

    赵书礼轻松的回答了这些年纪尚轻还没有养儿育女经验的青年军官们,还不时夹杂些幽默,气氛慢慢缓和下来。这时候郑金声觉得时间差不多了,然后安排赵书礼到各个学院去参观。

    现在整个军校还不算完善,有三个学院,参谋学院、军官学院还有一个工程兵学院。赵书礼先到了参谋学院,学院的一个教师灵机一动说让赵书礼给学院题词,内容就是学院的名字,赵书礼的毛笔字不算好,但是也不算差,提起笔来酝酿了一会儿,正要落笔,突然他心中一动,突然想到了孔子学院,那为何不用名人来为学院命名呢,随即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提笔写下了四个字:卧龙学院!

    ※※※※※※※※※※※※※※※※※※※※※※※※

    本书中加了一道“│”的表示为了防和谐,但是看看本章的“│”加的真让人无语啊,那里敏感了吗。另外本书QQ群196112459,有兴趣的朋友加一下,其实这群早都建了,直到昨天开了单章才有人加,原来大家都不看作品简介的啊

正文 八十九节 英国增兵

    这四个字题完,身后一直跟着的看热闹的学生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高呼诸葛卧龙万岁,他们都是参谋学院的学生。紧接着赵书礼到了军官学院后,这里有样学样同样也要赵书礼题字,赵书礼稍加琢磨,写下了孙武学院,这个学院人数最多,爆发了更激烈的欢呼。但是到了工程兵学院赵书礼为难了,本想取个鲁班的,但是鲁班跟军人有些不搭调,最后反复琢磨也没想到合适的,只记得有个五丁开山的故事,是跟工程兵类似的,就起了个五丁学院,这个名字不是很响亮,这里的学员不是很满意。赵书礼随即鼓励他们说,工程兵中的名人就要从他们中间出了,将来要是真有这么一位,则学院更名也未尝不可,这才让学生们重新燃起了热情。

    赵书礼离开军校后,回了家,自从从美国回来后,事情就不断,基本上都没能抽出一点点时间陪妻子,整天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军营。这次还是在学校里,他才意识到他已经是一个父亲了,心中十分愧疚。

    这种愧疚可能普通人不会理解,想着你一个穿越客,穿越到了民国还有这个情绪,那个时代遍地都是贤妻良母,别说你因公废私这种光明正大的行为了,就是三妻四妾养小三老婆都很支持的。

    说这话的人恐怕就是那些没结过婚的小白了,一个人真正的结了婚后才会明白,婚姻有时候不像人们期望的那么美。自己的前世的婚姻遭遇就是如此,刚刚事业起步的时候,在父母的催促下他结婚了。妻子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还留过学,按说这样的女孩子应该通情达理才对,可惜她是一个独生女,自幼家里惯坏了。生活奢侈赵书礼都能忍受,他自己宁可节衣缩食也尽量满足妻子的要求,可是老婆对他出去应酬非常不满,不但要求他们每天都能按时回家,而且还要求他周末必须整天呆在家里陪自己。这要求不算过分,妻子留学国外的时候,从人家那里学来的。可是这在中国行不通啊,尤其赵书礼干的是外贸的生意,那里可能不应酬。当然那时候他可是很自律的,绝对不会去那种乱七八糟的地方,妻子也放心他的人品,但是就是这样妻子仍然不满意,三天两头跟他吵架。冲突最后爆发是因为妻子的怀孕,他一发现怀孕,赵书礼父母高兴的不得了,非常当回事,老母亲立即就搬了过来,一天24小时伺候妻子。可是妻子十分不高兴,她更愿意她母亲来,于是赵书礼又把丈母娘接到了家中,可是不久妻子又提出要求说要自己母亲回去,说不习惯跟陌生人整天在一起。这惹怒了赵书礼,大吵了一架,好在双方家长劝说下这事就算过去了。她的肚子开始出现了,又有一次,赵书礼晚归,还喝醉酒了,那天赵书礼母亲有些生病早上晚起了点,结果妻子自己做了顿早餐。就这个由头,又让赵书礼打发他妈妈回家,当夜吵个不停,赵书礼母亲边劝说着,边收拾东西打算第二日就走。赵书礼死活拉着不让母亲走,这要一走他以后还怎么做人啊,但妻子说,他母亲不走,她就走,要回娘家。并且当晚就挺着个独自,下楼,要打车回家。赵书礼气急,也不拦着,这门婚事就这么吹了,孩子也没保住,流了。

    第二个婚姻是已经小有事业的时候,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娶的是一个农村的老实女孩。女孩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搜刮赵书礼身上的钱,而且天天检查他的短信电话什么的。搞得跟特务似的,夫妻间如果不能信任的话,那么婚姻基本上就也快到头了。最后是一次在跟重要客户谈判的时候,妻子不停的打查岗电话,导致那个生意也黄了,回家后就是一顿好吵,离婚了。从此赵书礼不再结婚,专心打理生意,人也变得放荡不羁起来。

    到了这个时代,本来想着是没精力放在死人感情上了,于是接受了这个身份的包办婚姻,妻子虽然当初也不甚满意,年龄太小,说话口音重等,但是越到后面越是觉得亏待了妻子。没有时间陪她,没时间关心她,而她也没有怨言,也不会找茬,更别说跟赵书礼吵架了。她越是这样,赵书礼就越愧疚,这次孩子都快一岁了,他竟然都没看上几眼,这让他内心充满了自责。他毕竟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又有前两次婚姻作对比,这种愧疚感就更加强烈。

    于是这次回到家里,决定推掉一切公务,专心陪妻子,就当度假期了。

    人都说小孩在五岁前是最好玩的时候,赵书礼觉得很在理,看他肥嘟嘟的小身体,澄清的眼眸子,时不时的咿呀奶语,开心时的手舞足蹈,这些都能让父母开怀。赵书礼的回家,也让妻子傅青荷非常高兴,脸上虽然不表示,但是每天精心亲自准备各种吃的,还有照顾赵书礼生活的仔细,都能让赵书礼感到浓浓的夫妻之情。夫妻之情从何而来,有的人是从爱情转化的,有的人则是长年累月积累起来的,而赵书礼觉得自己则是从愧疚中而来。

    不过对于赵书礼推掉一切公务的做法,傅伦颇有微词,整天黑着个脸。他的脸色现在可是很有威严气象的,作为北方最大军阀之一的赵书礼的岳父,他在外面可是相当风光的,手里又有庞大的产业,经常出去其他地方公干的时候,当地最高长官基本上都会亲自陪同招待。也因此他养成了一副颐指气使的上位者脾气,比赵书礼还要严肃很多,这点上他更像是一个实权在握的大军阀。

    傅伦也老了,当年赵书礼跟他刚见面的时候,他就已经三十多了,现在又十年过去了,四十多岁的他脸上皱纹有了,头上白发有了,老年人啰嗦的特征也出来了,经常在傅青荷面前抱怨,要他劝老公赶紧去处理政事。可这十年来,青荷也长大了,现在敢跟父亲顶嘴了,往往一句话噎的他半天说不出话,然后气呼呼的背着外孙子出去溜达了。

    在家里度过了半个月的欢乐时光,赵书礼还是不得不离开家去军营了,因为英国人的援兵到了,五万人乘坐四艘运兵船,护送的有一艘战列舰,还有一艘航母因为远在英国还没有到,而这批军队则是从埃及和印度等殖民地出发的,因此提前赶来了。

    回到军营中,赵书礼已经换成了那个年富力强的国府上将,不再是初为人父的小父亲了。

    雷厉风行,当即把李忘川等人召集起来,了解这段时间的各种军情变化,看看原先的计划有没有变,要不要重新修正。

    被包围在廊坊的英军差点饿死,不停的有主动来投降的,但是在大吃一顿后,还是被李三江等人派人送回去。最后反而引来更多的人投降,大有骗吃骗喝的嫌疑。到了最后再也不肯让这些零散的来投降的人靠近包围阵地一步,开枪示警,不听的话就直接打死。最后是北京美国公使来协调,塞北军方面答应了,可以由美国商人向被围困的英军提供一些人道主义的补给。

    这仗打成这样也算是怪异到了极点,一方有投降的意愿,但是另一方就是不接受,团团包围起来,又不开打,谁也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最后当英国人的援军已经到达上海水域的消息传来,赵书礼才命令李三江,陈驰采取行动,立即迫降包围圈中的英荷联军。

    对于投降英荷联军正巴不得呢,虽然他们国内三令五申的不许他们投降,还说援军即将到达,但是这些士兵们可是实在不想再打了,不说这些天里受的苦,光看看摆开在他们周边的数千火炮他们就尿了。陆军部说的好,援军快来了,那让援军打吧,反正他们现在看这些人还算人道,起码逃跑过的那些士兵带回去的消息是对方很有军人风范,而且也见到了以前被俘虏的士兵,这说明对方并不是他们以前想的那样,对俘虏直接枪决。一旦对方不枪杀俘虏,压在联军士兵头上的最后一个紧箍咒也松开了,对方已联络投降事宜,迫不及待的码放好了武器等他们来接受。

    于是一万多吃尽了苦头的联军士兵兴高采烈的走进了战俘营,一路上还大唱一战时候流行起来的和平歌曲和那些反对整府的歌曲。

    赵书礼终于可以安心对付新来的英国援军了,1930年4月5日,英军援军到达天津港,随即派出侦察飞机到廊坊侦察。

    ※※※※※※※※※※※※※※※※※※※※※※※※

    另外本书QQ群196112459,有兴趣的朋友加一下,互相讨论

正文 九十节 又是南口

    英军的侦查飞机竟然没有费什么周章就发现了塞北军的动向,他们压着大批俘虏,正沿着铁路线撤退。一听到这个消息,新任联军司令埃德蒙·亨利·海因曼·艾伦比随即命令随性的骑兵追击。

    英军司令埃德蒙毕业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参加了恩尼斯基伦龙骑兵,从此就开始了他的骑兵生涯。由于骑兵背景,这次埃德蒙千里迢迢的还坚持调来了一个三千人的英国骑兵旅。

    但是骑兵旅的出击却被对方打了一个埋伏,但是损失不大,基本上全身而退了。

    埃德蒙又派出飞机轰炸,可空军只是在空中转了一圈后,没投弹就返航了,回来报告说,对方押送人员跟英军战俘混杂在一起,没法投弹。

    在这种情况下,埃德蒙只得不顾旅途疲惫,派全军压上,势要夺回被俘联军。

    ······

    “埃德蒙·亨利·海因曼·艾伦比,可有这个人的资料?”作战室中,赵书礼看着参谋拿过来的英军援军资料问道。

    “此人绰号‘公牛’,在一战中表现抢眼,对新战术很喜好,尤其擅长炮兵,我据此猜测此次英军已经带来了大量火炮。还有此人也喜好使用空军,一战中他领兵在中东作战,运用骑兵和空军曾使德国人损失惨重,而且在空军和骑兵的追击下,德军想逃也逃不了。战后因功封为陆军元帅,爵位子爵。”李忘川回答道,这些资料倒不是他费心搜集的,而是英国人公开的,他们派出这个擅长在东方作战的名将后,嚣张的宣称,埃德蒙一出发战争就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赵书礼道:“这么说是个行家了?”

    “没错!”

    “擅长空军,这么说我们的空军该出动了。”

    “作战计划已经拟定了,您看看。”

    赵书礼结果李忘川递过来的文件看了一眼,突然道:“好,我就是不怕事儿大。”

    ······

    埃德蒙子爵先生命令部队全力压上,但是并不混乱,有负责后勤的,有前面侦查的,有保护侧翼的,这倒不是因为他是个好将领的缘故,而是因为英军训练有素,这些都是平时训练中要求的。

    让埃德蒙子爵窃喜的是,对方押送俘虏的队伍行进并不快,他的大军虽然还没有追上,但是已经稳稳的吊在后头了,迟早可以抓住这些人,埃德蒙认为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对方的埋伏和偷袭,当然还有当地的天气。

    第二日大概觉得自己已经掌握的附近的地理地形,该适应的也适应了,埃德蒙开始放手大干了。大军已经到了上次英军被围的廊坊,埃德蒙下令英军大营驻扎在这里,然后派出了一千骑兵,有空军配合侦查,另外有一万步兵,相互配合快速前进,给他们的命令是相机夺下俘虏,即使夺不下也一定要死死咬住敌军。

    埃德蒙把大军驻扎在上次联军失利的廊坊车站,这是为了表明一个态度,英军不怕失败,在哪里跌倒还要在那里爬起来。颇有点当年麦克阿瑟逃离菲律宾的时候,说出的那句:我还会回来的。

    话说追击塞北军押俘部队的英军,一路快速逼近,但是塞北军的押送队伍竟然也加快了脚步,对方快他们就快,让英军非常生气,但是却不敢分开行动,让骑兵先去追击,毕竟这里是对方的国家,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人家那里,还是要小心为妙。

    好在虽然对方加快了速度,可由于塞北军押送着俘虏始终也没能摆脱英军,双方就这么你追我逃,到了丰台。英军追到丰台,对方继续逃,于是英军毫不费力的再次占领了丰台大营。收到这个消息后,埃德蒙命令大军移营,改驻丰台。尽管廊坊是一个象征,但是驻扎过就好了,埃德蒙的命令可不是来廊坊一日游的,他是要彻底击败塞北地方武装的,而丰台显然比廊坊距离塞北更近。

    大军征用了车站附近的火车,一日后就已经到了丰台车站,全军进入大营。

    埃德蒙吸收了查理的失败经验,他这次派出了一万人负责保护铁路,同时不停的派遣飞机沿着铁路线巡逻,一定要保护好这条补给线路。大军在丰台休整,前锋继续追击敌军,一直到了南口这个地方。但是被阻于居庸关无法北去,只能看着对方带着俘虏离开,于是前锋立即就请求了支援。

    居庸关本来是晋军守卫的,但是英军向中│央抗议后,中│央要求晋军撤离河北,晋军就撤离了,当然了关于此事他们会跟塞北军私下沟通的,他们移防给了塞北军,塞北军承诺战争结束后会归还给他们。至于阎锡山相不相信这个承诺就不知道了,反正他没的选择,既然自己要撤离,那么谁去占了都无所谓了,谁叫他老阎现在处境不妙呢。

    收到求援电报的埃德蒙仔细研究了居庸关的地形后,终于决定放弃营救俘虏的计划了,电令前锋原地构筑阵地,等待援军。援军有两个师三万人,其中中包括两个炮兵旅,另外还有空军配合。派出炮兵的目标是攻占居庸关,因为埃德蒙认为居庸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非强大的火力不能攻陷。埃德蒙总兵力五万人,此前已经派出一万人保护铁路线了,前锋有一万人,这次派出三万援军也就是说埃德蒙全军压上了。

    埃德蒙虽然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参加过英国半个世纪的殖民战争,从布尔战争到二战,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东方作战。他的战斗经验表明,东方军队的军纪、战斗意志和战斗技能都不可能跟正规的西方军队相比,至于上次查理的失败他归结为对方人数太多。因此手握五万大军的他,其实并没有把这次战斗放在眼里,尽管严密部署小心行动,但那是出于他的军事素养和习惯,跟重不重视对手没有关系。

    1930年,4月20号,除了护路队外,英国大军齐聚南口,准备发起对居庸关的攻击,然后就是继续北上,直捣塞北重镇张家口。

    南口还是那个南口,又是那个南口,地势仍旧险要,周围雄关林立,山地众多易守难攻。这里是一个绝对的战略要地,但是那是建立在这个地方的军队掌握着附近的雄关的基础上,而此刻英军没有这个条件。冯玉祥当年掌控着张家口居庸关,八达岭,石峡等要地的时候还一败涂地呢,英军能胜利?

    ······

    “司令,英国人落入吾彀中矣!”

    收到英军追击到南口,并且主力驻扎在这里后,李忘川对赵书礼如此感慨。南口本来就是塞北军参谋部给双方预设的战斗地点,没想到英军这么配合。他仅仅用了一群穿着英军军服伪装俘虏的塞北军就把他们的主力吸引到了这里,英国人实在是太老实了。

    “那就好!”赵书礼没多表示。

    “可是司令,我有一事疑惑,这英军怎么就如此大意,轻军冒进一点也不吸取上次的教训?”

    “我怎么知道,也许英军指挥官以为自己的手下各个都是赵子龙呢。”

    李忘川叹道:“早知如此,我们依葫芦画瓢,依旧用切断他补给的方式就能收拾他们了,何必煞费苦心的拟定那么复杂的作战计划了。”

    “用一种方式战胜同一个敌人你甘心吗?”

    李忘川笑了,就算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也是不甘心的,他这次煞费苦心的拟定的作战计划,那可是要玩个大的。

    ※※※※※※※※※※※※※※※※※※※※※※※※※

    书群qq196112459,有兴趣的朋友加下,欢迎讨论。同时,求票票啊~~

正文 九十一节 居庸关保卫战(1)

    正面防守居庸关的是李三江的第二军主力,共四个师六万多人,轻重机枪配备齐全,大炮也是优先提供,各型火炮达三千门,这次他不用在保留实力了,足可以跟英国人来一场势均力敌的炮战。

    陈驰的第一军第三师依然在敌后游击,并伺机采取大规模攻击,这次赵书礼给了他完全的自主权,可以发动一切他想发动的攻击。

    高凤举已经调回,他的第二师也将参战。此前第二师已经经过休整,高凤举还召回了正在军校中学习的许多第二师的军官,赵书礼本来是不想战争影响他们的学业的,但是高凤举说让他们经历一场战斗远胜在学校里学十年,从而说服了赵书礼。不仅是第二师,赵书礼觉得高凤举的话有道理后,随即就给所有军校生下了命令,要求他们全部回到原部队,即使那些从没进过军营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考入军校的学生,也被安排到前线的部队中去观摩学习。

    4月21日晨,也就是在英军到南口第二天,战斗打响,大炮轰鸣。

    显然英国人很心急,但是对方随即以大炮回击,让英国人意外不少。

    他们太自大了,根本就没有用心收集情报,自以为是的以为他们对付的不过是一群拿着长矛,顶多是装备轻武器的军队,他们把中国军队跟非洲黑人勇士等同了。

    “嗯,不错嘛,这么快就掌握了大炮的操作,不过听声音他们上次缴获的大炮不少吗,要不是查理那头犟驴自杀去了天国,保住了自己的荣誉,我真想说他是个废物的!”拿着军用望远镜看着居庸关雄伟的城墙的埃德蒙对部下说道,他说的也不全是错的,的确李三江的部队中装备了大量缴获的英军火炮,尤其是那些重炮声音太大,几乎遮住了其他小炮的哀鸣。

    “子爵阁下,我觉得对方恐怕不好对付,您看看他们的阵地布置的很讲究,相当专业。”

    “哦,我的小阿奇博尔德,你的判断很有道理,我想这也是陆军部派你来这里的原因吧,不镀镀金恐怕很难当一个将军啊。”

    阿奇博尔德的全名叫做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出身在一个军人世家,也是桑切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跟埃德蒙算是校友,只不过相差了十数年。一战中阿奇博尔德立功升至上校,距离将军就差一步之遥,可惜这一道坎不是那么好跨越的,有的人一辈子就挡在了这一步。尤其是一战后,似乎长期的和平降临了,阿奇博尔德升职无望,多亏了这次中国人不知所谓的挑衅让他看到了希望,活动了自己的老师,军中的长官,甚至还有父亲帮忙活动,费了好多事才得到了这次机会。

    “是的阁下,这次还多亏了阁下帮忙,否则我恐怕也来不了。”

    “这没有什么,谁让你父亲当年跟我钻过同一个战壕呢。不过你如果觉得因为这样我就会对你照顾的话,你就想错了,如果你像刚才那样总强调对手的强大的话,你知道我会怎么给你写评语吗。”

    “阁下,难道我说错了?”

    “你知道一个将军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是信心,战胜一切对手的信心!”

    “可是将军,我觉得正视对手也很重要。”

    “哦,上校先生,我觉得你的思想很有问题啊。不过也难怪,你只是一个参谋,不用上前线去的。信心、勇气这种真正军人的气质,你没有也很正常。”

    阿奇博尔德很气恼,他觉得这个老将军是在太偏执了,难怪他父亲告诉他这个人不好相处,要他小心点。

    “将军,我希望您收回您的言论,我觉得您是在侮辱一个大英帝国军官的名誉,我严肃的向您强调,我是一个有勇气,有信心和敌人周旋到底的纯正的大英帝国的军官,先生!”

    埃德蒙转过头看着这个年轻的上校,长满皱纹的面孔挡不住那双眼睛的锐利光芒,那双眼睛似乎随时都充满挑衅的光彩。

    就在这时候,一颗炮弹落在两人附近,轰然炸响,瞬间石走沙飞。

    阿奇博尔德惊的退后了三步,还好总算稳定住了身形没有跌坐在地。但是埃德蒙子爵一副自然的表情,一副同情的眼神看着这个后辈。阿奇博尔德什么也不说了,埃德蒙用他的实际行动给他上了很好的一堂勇气课。

    “哈哈,小阿奇博尔德,告诉你一个真理,打死你的那颗炮弹你永远也看不到,也躲不开!”

    阿奇博尔德点点头,不敢反驳。

    两人回到指挥部后,埃德蒙又故意问阿奇博尔德刚才查看阵地有什么心得。阿奇博尔德这才发现刚才的惊吓竟让他忘记了查看的结果,只见埃德蒙子爵一副嘲笑的神情摊开了军用地图,在一个未命名的高地上画了一个圈,那个高地位于居庸关五里处,四周条件较好,北面险峻南面平坦利于英军攻占,占领这个高地后,英军的大炮将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埃德蒙把这个未命名高地定为0号高地。

    这时候阿奇博尔德才想起来刚才他也是注意到了这个小山包一样的高地的,埃德蒙的眼光很准,但是他的表现就让人很不舒服了,尽管阿奇博尔德很佩服他的勇气,但此时那种对此人的厌恶更深了一层,他果然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

    ······

    “报告军长,英军有行动。”

    在李三江的司令部里,通讯兵报告道。

    “讲!”

    “我方侦查兵侦查到地方一队步兵正往我正面阵地左侧迂回,人数两千左右。”

    李三江一直想不明白英军会以何种方式攻击居庸关,这道雄关修建在太行余脉军都山的一道峡谷中,地形极为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成吉思汗当年灭金走的就是这条路,但是明朝后,经过徐达等名将重新修筑,几乎没有破绽,如果换成李三江的话,他绝对不会选择正面强攻这里。

    但英军就是派出了一队步兵往左侧迂回,这自然不是为了绕过居庸关,开玩笑,两旁都是绵延无尽的山脉,只有居庸关把守的峡谷可以通过,迂回是不可能滴。

    仔细看了看地图,李三江把目光放到了左侧如同人劈出的一条腿的那道小山岭,这倒山岭中间还有褶皱,而且是对着居庸关方向的,这要是放在过去冷兵器时代,敌人就算占据了这里,也没办法继续往前攻击,而且作为山脉,像这样的突出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英军占领这里将极大的改善他们佯攻的态势,尽管在这里依然要面对居庸关上守军居高临下的优势,但比之在山脚下跟对方对攻已经很好了。

    随即李三江做出了一个决定,派出了一团士兵去防守这里。

    他是一点优势也不能让敌人获得。

    好在居庸关距离这里比之英军更近,李三江派出的部队先英军一步抵达了这里,但是英军是不会放弃的,正面战场之外的一个小战场随即开辟了。

正文 九十二节 居庸关保卫战(2)

    英军是训练有素的,他们同时还携带了步兵炮,迫击炮等轻型步兵支援火炮。

    而李三江这边则只有迫击炮,但是机枪众多,且提前占有了地利,修筑好了简易工事。

    这个高地不高,只有七八十米,距离居庸关四公里不到,而到南口则有六公里多,占有这里英军的重炮将可以覆盖整个居庸关。

    因此英军是势在必得,尽管对方已经占优了,但还是强行攻击。

    在山脚下摆开了炮兵阵地,开始猛轰一气,在炮火的压制下步兵开始冲锋,这一套还是一战时候的套路。

    结果步兵冲锋至五百米附近,对方阵地上的机枪迫击炮一通猛轰,就败退下来,英国人可不是日本人,生命是大大的金贵的。

    各种迂回,突击,甚至夜袭,英国人都用上了,但是还是没有攻下阵地,倒是丢下了三百具尸体。并且他们已经再三请援了,甚至用要是没有援军将自行撤退这样的话,来威胁主帅。

    英国人的援军源源不断的派出了,但是李三江这边的援军却没办法派,不是因为兵少。而是高地的地形对他这边实在是太不利了,因为后面是一个断崖,虽然不高只有几十米,但是就是通不过,而面对英国人那边则是平坦的下坡,中国的风蚀地形竟然不帮助中国人,这可恶的风。

    对防守这里的102团来说,没有援军也不是最困难的,他们占据着有利地势,虽然在对方的炮火中有所损伤,但是东方民族的特性就是,在热烈的感情催化下愿意战死至最后一人。况且英军的损伤比自己这边还要严重,起码死了几百,还有同样数目的受伤情况。但是弹药问题却不能不考虑,他们是徒步过来的,当时为了赶在英国人前面,重武器都不敢带,弹药更是没法多带,现在又后援无望,这让人怎么打?总不能用牙咬吧,东方民族再厉害,那是精神上的,不是牙口好。

    因此激烈的战斗到第三天,102团的弹药储备就近乎耗尽了,而英军的援军三千人已经开到,并且带来了大量的物资补给。情况对塞北军不利——

    居庸关正面的情况就沉闷多了,双方一个占据绝对的地理优势,就跟对方炮战,另外一方也无法正面突破,只能选择不停的打炮,你打我,我打你。

    但是除了正面战场外,还有另外的战场。

    不应该忘记陈驰的军队,他的军队成分复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