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民国(狂人阿Q)-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除了正面战场外,还有另外的战场。

    不应该忘记陈驰的军队,他的军队成分复杂,但是无一例外都是精兵。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就是经过正规训练,并且文化素质较高极富于战斗热情的学生兵。最重要的是,他这个军事主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校学习,军事知识完全得自德国教官的手把手教授,而他本人并不是一个安安分分的人。

    这次赵书礼给他的命令是随即而动,策应主战场,他有完全的临机自决的权力。这个命令可是太对他的心思了,于是他决定采取一个特种战法。

    由于上次他担负的任务是后方游击作战,目的是让部队中的新兵们见识下战场,因此军中缺少重武器。本来陈驰倒是跑到兵工厂闹腾过,想提走一批新下线的75mm步兵炮,结果被赵书礼叫到司令部大骂了一顿。(赵书礼极端不喜欢部下癖性十足,要是电视中那种擅长多吃多占的G军军官在他手里,估计早打发到魏冉的土匪军中去了。)结果他就只能带着只装备着步枪和少量迫击炮的军队出发了,不过他却带足了手榴弹。

    虽然没有重武器,但是陈驰的第三师在上次的战斗中表现的还算不错,尤其是那次夜袭,如果放到合适的时机,那算是一次经典的战斗,只可惜他打的不是时候,破坏了李忘川的作战计划,又被赵书礼拉回去训了一顿,紧了紧螺丝后才放回军中。

    那次战斗同样给陈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登禹那种杂耍般的爬墙技术任谁看了都叹为观止。战后陈驰找到赵登禹让他推广传授这种技术,同时开始跟赵登禹交流起了西北军中的一些特殊战法。

    赵登禹是有问必答,把西北军因为一直以来为弹药所困,而被迫养成的那些,近战,夜战,破袭战,渗透战等战术战法讲了一遍。陈驰是颇为感慨了一下,一直久经战火,倍受打击却始终不倒的军队是不能小觑的。

    那些所谓的夜战,破袭战,渗透战等战术,军中德国教官曾经讲解过,那些不过是脱胎于一战中的战术。到了二战的时候,这些战术就很少用了,被坦克战闪电战,大纵深作战等理论战术所取代。原因呢不是这种战术落后,而是因为一战中双方都找不到对付机枪、战壕加铁丝网的铁通防御才无奈演化出了这种战术,二战中战壕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后,他自然就没人用了。只有在中国战场,中国和日本这一对技战术和兵器同样落伍的冤家还在继续使用,那时候西北军仗着这套战术没少给日本人吃苦头。

    这些都是后话,此时陈驰听完了赵登禹的细致讲解后,又问了许多问题。这种战法既然德国人讲过,他自然是听过的,演练中也使用过,可是没有实战过,此时他决定在英国人身上试试了。

    ······

    南口附近的村镇很多都被英军占领了,他们驱赶走了居民,目的是为了构筑一个合理的防御圈。但是这让居民们恨上了他们,本来他们是很喜欢英国人的,因为上次他们的两万大军送来了大量的补给——陈驰夺占的补给由于不好运走大多数就地分给了当地的百姓。

    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房屋,只能到跟前其他村里借住,好在这里的百姓长年生活在这里,有的在满清时代的八旗制中都还是一旗的,因此附近的村民也都好心收留了他们。但是要是能回到自己村子,当然是最好的了,因此人人心中怨恨。

    马宽就是其中一个人,他是汉八旗的一员,按照现在的民族划分,他属于满人。这是辛亥后的划分,辛亥前他们的名字叫做旗人,清帝退位后,旗人就都成了满人。这是不科学的,当年八旗兵入关,号称从龙二十万,也就是说他们的军队只有二十万人,其中相当多还是汉八旗,也就是留在辽东的汉人或者被他们抢掠到东北去的汉人编成的旗。辛亥后整府把旗人一棍子都打成了满人成分,这造成了一个现象,满人成了中国除汉人外的第二大民族人数数百万。于是满人从尽管前的十几二十万人口,增长到了数百万人,这增长率还真是惊人。

    今天夜里,突然有人找到了马宽,是他同村的杨二,这家伙是做买卖的,胆子很大,英国人上次来他还试图跟英国人做生意,要给英国人介绍几个胡同里的脂粉,但是被英国人打了一顿赶离了军营。跟英国人没做成生意,倒是跟塞北军做成了几笔生意,他帮塞北军搜集情报,对方给钱或者给东西,后来缴获的英军物质中很大一部分作为报酬给了他,让这小子发了一大笔狠财。

    “马爷吉祥!”

    “有话说有屁放!”马宽很看不上杨二那种低眉顺眼,见谁都像见了自己亲爹的作践样儿。

    “有桩买卖不知道马爷感兴趣不?”

    “啥买卖,要是好买卖你小子能想到我。”

    “哈哈当然是好买卖了,只不过小的我一个人吃不下啊。”

    “说!”

    “塞北军在招向导,答应事成之后没人给一百个大洋,是个好买卖不。”

    “当向导跟英国人打?这不是作死吗!”

    “哎,我就知道啊,这朝廷完了,旗人里啊没汉子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旗人里有汉子啊,这天下也不会被袁世凯那老贼给篡了。”

    “你他│妈放屁!谁说旗人没汉子,他塞北军那帮子人老子承认是爷们,敢打洋鬼子,老子服气。可是老子也是天生地养的,裤裆里吊蛋蛋的种儿,这活啊老子还接定了。”

    “哎,马爷,不用意气用事吗,这活确实不好干,弄不好要玩命的。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当不得真,谁不知道马爷是条汉子啊,您祖上不是出过将军吗,您上几代不也都是好汉子吗,跑过绿林,拜过大师兄打过洋鬼子。可现如今啊,这世道不同了,能留条命就得。我还是去找别人吧,看在一起玩大的面儿上,我还真不忍心看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

    “嘛意思?看不起爷们!”

    杨二的恭维让马宽很受用,但是最后那句话太伤人,他还就非干这笔买卖不可了,于是揪住了杨二的衣领子。

    “马爷,马爷,别别别,我真是好心。”

    “带我去!不然今天有你没我。”

    “你这不是作吗,何苦来着。”

    “少废话。”

    “好好好,你且等等,我再去找几个人去。”

    “等,等不了了,我跟你一块走,谁不知道你小子是什么人啊,谁知道你这一走还有没有影儿了。”

正文 九十三节 扫荡

    扫荡,不过这次该塞北军扫荡了。

    陈驰在找到了足够数量的向导后,终于开始行动了。

    自从上次赵登禹亮了一手后,陈驰就让赵登禹负责训练一批特战类型的士兵,人数为四千人,暂编为一个旅。同时陈驰也打了报告上去,希望提赵登禹做旅长,不过还没有批下来,正规化的军队就是麻烦,升职尤其是破格提升是非常麻烦的。

    虽然现在上面还没批下来,陈驰已经让赵登禹暂代旅长了,当然这是不合规矩的,但是赵登禹用自己的实力很快就征服了那些兵将,每一个人都服气,愿意接受他的训练和指挥。

    这次扫荡的主力军正是赵登禹训练的特种旅,陈驰命名为死士旅,用于突袭破袭战,敌后渗透战,夜战和决死冲锋。其中每个人原本都是军中的尖刀,军事技能过硬,枪法够水准,身体素质一流,后来又经过了赵登禹的格斗和冷兵器训练,现在更是了得了。

    旗人马宽现在是陈驰军中一名光荣的向导了,但是他内心很忐忑。

    在过去,作为一个生下来就不用为吃喝发愁的旗人,加上家里也有祖上传下来的几亩地,他身上养出了一大堆京油子习气,吃喝嫖赌说大话闹事等等。可是有一样他不具备,那就是勇气,他远没有他说的那样勇敢,那样爷们,整个旗人阶层不都这样吗,不然满清能完蛋吗。

    所以在一时心热硬要杨二带他去给塞北军当向导后,他就后悔了,心里直打鼓。

    但是却找不出能说服自己的理由退出。

    “我上有···没了都死了。下有···也没有,还没来得及省。中有···他妈│的,辛亥后就跟人跑了”。马宽少年的时候,父母张罗着给他取了一个商人家的闺女,这闺女到跟他一样,好吃懒做。可是不久,满清风雨飘摇,旗人的落地钱粮就有一日每一日了,好在此时父母尚在,家中日子还过得去。但马宽二十多岁的时候,父母都死了,他又不事生产,整日里游手好闲,最终老婆就跟人跑了,连个崽都没给他留下。

    因此马宽想来想去马宽也找不到退出的理由,只能硬着头皮撑着了。

    马宽有些怕他给带路的那队士兵,每个人都穿着整齐的蓝军装,不苟言笑。尤其是他们领头的那个,身材魁伟一副横像。

    “哎,你过来,前面就是你们的村子吗?”那大汉招呼了一声马宽。

    借着月光马宽仍然能看到这群官兵身上军装笔挺,铜质的纽扣闪闪发亮,此时听到人家招呼他点头鞠躬的赶紧小跑过去:“回大人,是的,那就是俺们虎村。”

    “距离南口够近的啊,我们这可算是打入英军腹地了啊。”大汉叹道。

    “就是要搅得他们一个天翻地覆才过瘾啊!”一个士兵兴奋的道。

    马宽心里嘀咕,这都是群什么人啊,都跟着洋鬼子这么近了,还能说笑出来。

    “这里地形你都熟吧?”军官又问马宽道。

    “不是小的吹,这方圆百里——”

    “说重点!”军官打断了马宽的吹牛。

    他一身军装在马宽眼里就是不怒自威,这一打断虽然声音不大,可是马宽还是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赶紧道:“是是,熟悉,很熟悉。”

    “那你知道,从哪里进去不会惊动敌人吗,我想这个地方一定有夜哨。”

    “恩,这个村子过去时候还比较有钱,住的都是旗人,想当年太祖爷那会儿,俺们跑马圈地——”

    “说重点。”

    “是是,所以这里的房子都盖的比较好,高墙大院很多,街道口也整齐,不好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去啊。”

    “高墙大院,哈哈,这个没关系,越高他们越不会注意,说说哪里的墙最高,院子最大就从哪里下手。”

    “啊?”马宽愣了一下,啥人吗,什么意思啊,难道要翻墙。

    “是地主马大元家的院墙最高大,这丫原本不过是王爷家的包衣,在我们这里买了地,然后家里又会做生意,一辈辈的就这么发起来了,其实——”

    “说重点!”

    “是是,以为落户的最晚,他们家就在村子最外边。从这里绕到东边就是了。”

    在马宽的带领下,这对百人规模的军队悄悄的摸到了虎村的东边,果然看到了一个十分高大的院墙,厚实的青砖碧瓦在晚上看不出来,反而显出一片暗色,显得凝重。

    “小李,你跟强子一组,一会儿你们留在外面接应,其他人小心点各自以班为单位进村,小心点两分钟后我要在院子里见到你们,听到没有。”军官布置着任务。

    “听到了!”士兵们压低声音道。

    “好,行动!”军官下达命令后,然后就要行动。

    突然马宽打断他们道:“其实,其实有个地方,别人都不知道!”

    行动突然被打断军官有些愠怒,此时已经到了村边,非常危险。

    “你到底要说什么。”

    “恩,这个,其实这地主家有个马房,别人都不知道的。就在这院墙的劲头,那马房角角有个洞子,是我们原来掏的,藏的很隐秘,我想要是你们从哪里进去会容易很多。”

    “马房,倒是够隐蔽,我想英军那些老爷兵恐怕不会睡马房吧,不过你怎么肯定那个洞还在?”

    “昨天我还跟他们的马夫进去偷——”说道这里马宽突然停了下来,不过大家也都明白他的意思了。

    于是就让他带路到了那个洞前,果然洞子藏的很高,外面用干高粱杆盖的严严实实。两个士兵小心翼翼的拨开高粱杆,发现里面同样用稻草盖死了,又轻手轻脚的在里面的柴草垛上掏了一个洞,接着轻手轻脚的摸了进去。

    其余人都还在外面等着,十分钟后那两个人才再次从洞里钻出来,在洞口给大家摇摇手道:“进来吧,里面十几个奇怪的洋鬼子都干掉了。”

    马宽最后也跟着进去了,他想着如果能进到这地主老财家,没准能捞一笔。而且他心里丝毫不会生出愧疚感,谁叫这地主老财跟英国人合作呢,他竟然让他的马夫给英国人喂马,而得到的补偿就是英国人没有强行让他家搬走,这就是汉奸啊,对于拿汉奸的东西,那可是劫富济贫啊,劫他的富济马宽贫。

    马宽虽然是个京油子,但有一点他比这些塞北的土生土长的士兵强,那就是见识,他一进去先是吓了一跳,看到满地的尸体。随后大胆的上去摸了几个兜,凑近后他认出来了,这哪里是什么奇怪的洋鬼子,这就是英国人的奴才印度土兵吗。

    马宽带路的这队塞北军显然是他们中的精锐,马家大院的英军全给搞死后,竟然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先是摸掉了对方的值夜兵,然后抹掉其他熟睡中的人的脖子,对方根本就没有发现。而且这个地主家中住了几个军官,现在全都死翘翘了。接着在马宽的带领下,扫荡了全村。

    之后开始打扫战场,清点收获,搜查漏网之鱼。

    这时候突然北方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枪响,不是这个村子的,听声音在数里之外,显然他们今天晚上不止他们一队人在行动,只不过有人不慎被发现了。接着发生的事情印证了他的猜测,很快枪声大作,各种哄闹声也响了起来。

    他们在这里也不安全了,谁知道英军会不会派出援军到这里呢。但是那个魁梧的军官还是没有下令撤退,直到几处大火烧起来并且一声巨响之后,他才放心的让大家出村。那些大火和爆炸毫无疑问是对方的军事物资,也是这次夜袭中最主要的目标。军官在虎村没有找到物资堆放地,显然他不死心,非要看到爆炸才肯离去。

正文 九十四节 借兵

    塞北军的死士旅数千人马,半夜两点开始行动,两个小时候后结束,造成的战果是杀伤英军五六千人,烧毁仓库六个,其中一个是军火库。

    对于这次的塞北军夜袭,阿奇博尔德忧心忡忡,觉得有上演上次查理失败的历史。

    但是埃德蒙却浑不在意。

    “现在铁路线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上,不过就是损失点物资罢了。我想我们应该教教这些卑鄙的黄种人,靠这些龌龊的手段是赢不了战争的。”

    阿奇博尔德道:“可是子爵,如果对方能夜袭给我们造成这么大的损失的话,那么他们不可能没有能力破坏铁路线啊。”

    埃德蒙冷哼道:“放心吧,这种事情我见多了,年轻人就是缺乏冷静啊。还有我们的机场修的怎么样了?”

    “已经可以使用了!”

    自从到了南口后,英国人在附近村庄抓了很多中国人当免费劳工,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可以临时停放飞机的机场,目的吗,自然是为了方便使用飞机轰炸了。

    “那就好,我们的航母今日就将到达,我们的那些飞行员,那些好小伙子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把炸弹扔到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了。”

    听到航母到达的消息,阿奇博尔德内心稍安,只要飞机能成功在这个机场上起降,那么就可以轰炸到张家口,更别说居庸关了。相信在自己军队优势火力的打击之下,这东方的落后民族会很快妥协吧,但是他总是觉得不安,虽然他心里有白人高人一等的思想,但是这次在中国却处处被动让他觉得那里很不对劲,尤其是他认为对方既然能发动那么大规模的夜袭不该切不断他们的铁路运输啊,尽管铁路线上有上万人武装巡逻,而且还有十几列草从日本买来的装甲列车,可是他们要是选择炸断铁路线应该不困难啊。

    ······

    下午时分在居庸关中,李三江收到报告,对方的航母开进了天津港。

    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倒不是害怕担忧他们的航母,而是心中觉得,这该死的战争总算要结束了···

    这几天,李三江可是非常疲累,当高地争夺战开始后,己方虽然占据有利地形,可是却相当于被困在了高地上,面对着敌人反反复复的攻击,他只能选择强行救援,于是援军跟对方阻截部队又是一番绞杀战,基本上谁也没有占便宜,英军还稍占优势。

    但是又不能不做,每次只能以巨大伤亡为代价突破英军阻击,然后给防守高地的军队送去必要的补给,可是又不能不这么做。

    直到今天收到对方航母到达的消息。

    “给胡田传令,今夜趁夜色撤退。”

    李三江随即给防守高地的团长下达了他早都想下达的命令。

    “那对方的机场要怎么处理?我看陈驰的战术不错,要不要给他搞掉。”

    第二军的参谋长宋邦荣对李三江道。

    “不用了,留着吧,这是个饵。”

    “饵?”宋邦荣十分疑惑,他显然还不完全清楚李忘川制定的详细作战计划,因为目前为止知道此计划的人不到五人,除了赵书礼外就是几个军长还有宋远知道。

    “好了,机场不用管了,接下来我们的任务该改变了,只要能固守居庸关三天,就可以撤退了,希望这三天计划能如期完成啊。”

    “什么计划?”

    李三江轻声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宋邦荣也没有追问,表面如常,但是内心已经很不满意了,他觉得这是对他的不信任!

    他觉得他有必要跟总司令赵书礼好好谈一下,但是之前他必须好好研究研究,到底他们是一个什么计划,猜出这个计划能证明他的能力,这能增加他在总司令心中的分量。但是那个饵究竟是什么意思,究竟要吸引什么东西呢。饵?饵!用飞机场做饵。

    ······

    高凤举从新疆回来已经有段日子了,此时他正驻扎在承德,同时在积极的训练士兵。

    他训练的科目有些诡异,竟然让自己手下的步兵们在练习骑马,马在草原上不缺,现在编入军队的军马至少有二十万匹。但是时日毕竟短暂,大多数人还在不断的上马,摔下来,继续上马,的过程中循环。

    高凤举今天也收到了英军航母到达天津的情报,他有些心乱了,英国人比他预料的要先到,弄不好该他完成的计划中的部分可能要拖延了,没拖延一天就意味着李三江的前线上多伤亡一天。

    习惯性的高凤举打开了自己的一本笔记本,这上面有他私塾时候的老夫子送他的一些格言。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这是劝他得意之时要懂得低调。

    嗜寂者不能如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这又是要求他保持低调的同时胸中要有乾坤。

    这两句话他一直当做格言,前半生以此为纲,未敢越雷池一步。这也是他为什么时刻低调,却一步步的爬到如此地步的缘故。

    但他今天始终静不下来了,他在新疆的表现让赵书礼认可了,回来后给了他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他可能不能完美的完成了。他一直以来都谋定而后动,虽然低调做人,但是做事却常常出人意料,常能给人惊喜。

    翻看了半天笔记本,他长叹口气,喊过警卫员。

    “给我备马,我去魏冉军长那里一趟!”

    魏冉的军帐中此时也是热闹无比,他手底下几个师长正跟他闹腾。

    一个师长不满道:“军长,你说这算个什么事吗,自打上次打奉军后,我们就一直窝在这热河,这不是把我们放羊了吗。我不说其他的,就说上次打英国人,凭什么不让我们打。这次英国人又派了那么多援军,还是不让我们去,我不服。”

    另一个接口道:“对啊,以前打土匪,打西北军,打奉军,我们也没比别人差不是。再说了,打那些人算什么本事,现在有了洋鬼子却不让我们打了,这算个什么事啊。”

    魏冉坐在办公桌后抽着闷烟不说话。

    有一个师长说话了:“军长,你倒是给我们拿个主意啊。我马三靶子是土匪出身,以前没少干过打家劫舍的勾当,什么人我都杀过,可就是没杀过洋鬼子。后来跟着军长打奉军我没有孬过吧,现在我要请战去打洋鬼子,这些鬼子兵老子老早就看不顺眼了,这是中国的地儿,狗│日│的成天介耀武扬威,不杀杀他们的威风那还的了。再说了,在这里都憋出个蛋蛋来了,还不出去打仗,我看还不如拉杆子占山为王去来的快活呢。”

    这是一个土匪出身的师长,过去也算是纵横察热的悍匪,张家父子的东三省他常去打秋风。

    但是他刚说完,突然魏冉掏出手枪,啪的一声拉开栓,冰冷的枪口就对准他的脑袋开了一枪。枪响过后,他戴的不太正的军帽嗖的一声朝后飞去,人吓得脸色青白一片。

    魏冉是个什么人,比土匪还土匪,那是说杀人就杀人的主儿,开了一枪后,他的枪并没有收起来,依然对着手下师长,眼睛冷冷看着他。

    这时候一个人出来解围,是参谋长黎行恕。

    “军长勿动怒,马师长也不过就是嘴上发发牢骚,他那里会真去拉杆子落草啊!”

    黎行恕劝道,他是个细心的人,他知道魏冉是因为黎行恕又说了土匪的话,魏冉既不喜欢这些手下提他们当年土匪的光辉,尤其是在上次索伦等地受挫后,他回来更是努力训练士兵,希望把军队打造成一个正规军,为此甚至杀了十几个不受军规的军官。

    “对啊师长,我们现在是正规军了,哪里还比不上一个土匪呢,这个道理马师长怎么可能不明白,他也就是发发牢骚,大家都有意见吗。”

    另一个机灵点的师长赶紧也来解围,结果魏冉怒喝一声。

    “你们有意见,难道老子没有意见吗,你们还好意思提在索伦的事儿。要让老子拉下脸去求援你们说说都是干什么吃的,十几万大军打不下几千人。闹得老子现在都抬不起头,你没看见每次开会时候司令那神色,摆明了把我们当土匪。你们还别不服气,你们也看到了人家第一师是怎么打的,看看你们一个个平时不好好训练,就知道闹事军饷钱粮少一个不行,打仗冲锋个个不顶事!”

    魏冉越说越气,底下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这时候卫兵进来报告说第一军二师师长高凤举求见。

    “你要管我借兵?你看的上我这些手下!”

    高凤举开宗明义希望从魏冉这里借两个旅的骑兵,魏冉也毫不客气的回答。

    “魏军长说笑了,第三军各个骁勇善战,战斗热情高昂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高凤举恭维道,这让在旁的几个第三军的师长窃喜不已,不为这句恭维只为借兵他们就有出战的机会。

    魏冉看到了自己手下的表情,斥责道:“都给我滚出去,不争气的玩意儿。”

    几个师长夹着尾巴溜了,只留下了黎行恕还在军帐中,在军中他的资历不比魏冉低,因此平常也不用对魏冉谦卑。

    “好,我借给你!”看着手下都出去了,魏冉才对高凤举承诺道。

正文 九十五节 该死的飞机

    英国人的飞机真不客气,航母到来的第二天,就对居庸关进行了一次密集轰炸。

    不过居庸关守军似乎早都预料到了敌军要轰炸,竟然在很早的时候就修筑好了防空阵地,高射炮高射机枪密集,打下了三架敌机,还俘虏了一架迫降在后方的。

    但是没人喜欢敌军的轰炸,因为自己损失更惨重,没听说过仅用防空武器就能打败空军的。战争中曾出现过很多名言,比如能打败战列舰的只有战列舰,能打败坦克的只有坦克,同样能打败飞机的只有飞机。只见对方第一拨空袭就摧毁了塞北军至少百门大炮,还伤亡几十个炮兵。这让李三江心痛不已,他的第二军虽然现在是塞北军的中坚,但是却不是绝对的主力,这些炮兵可是他的心头肉。他可不是现在直属赵书礼的第一军,什么都优先补充,什么先进武器都优先装备。

    因此他最不愿意听到英国轰炸机的轰鸣声,可英国人显然不让他如愿,第二天又进行了三波空袭,空袭过后是从正面和0号高地上对居庸关阵地进行猛烈的炮击,逼不得已李三江只能转移炮兵阵地,并让炮兵暂时规避。一时间,居庸关防线出现了一波险情,英国人恐怕要发动总攻了。

    李三江不是魏冉那种好面子的人,面对此情况立即就向总司令部求援,第一希望他能让陈驰师牵制骚扰对方运输,最好搞掉对方的飞机场,第二希望能给居庸关空军支援,至少派出战斗机来消除对方轰炸机的威胁。但是总部却没有答应,只要求他死守三天,然后允许他撤离。可居庸关的重要性他李三江不是不知道,他能撤退吗,如果撤退了,他会被同行怎么鄙视,估计他的军旅生涯也到头了。

    无奈,李三江只能硬撑,这时英国人果然如预期的那样发动了攻击,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他们的步兵发起了冲锋,希图从居庸关左边被炸开的一段城墙突破。双方围绕缺口甚至进行了白刃战,虽然最后是英军抵受不住压力退走了,但是李三江也感觉出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晚上让已经疲惫的各部队轮流进行夜袭骚扰,甚至希望自己去破坏机场,炸毁对方的飞机。

    李三江头痛,陈驰也头疼,自从上次破坏了对方的许多物资后,英军行驶在铁路上的车辆就密集起来了。他的部队可以自由行动,同时他也不知道李忘川的作战计划,心理上不会受到计划的掣肘。因此他果断的希望切断铁路运输,最好是缴获几列军车。但对方大量的武装列车护航,总是让他不能快速结束战斗,然后他们的飞机立马就飞来了,一番狂轰滥炸下,他只能撤退。他倒是想炸毁铁路,彻底的瘫痪对方的运输,但是上面却不同意,自从上次擅自夜袭丰台被骂后他可不敢随便违逆上面的意思了。所以陈驰在恼火的同时,对英国人的飞机也就更恨上了,誓言早晚要打下这些讨厌的苍蝇。

    除了铁路线作战不顺利外,他们几次夜袭英军驻地也失败了,对方有了防范,偷袭已经没有了效果。并且他的隐蔽部队有几次还被对方的侦察机发现,并且进行了围剿,这让他不得不把部队集合起来,再也不敢单独出去活动了。

    不仅是陈驰和李三江恼火,就连驻扎在承德的魏冉军也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