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当天傍晚斥候回报,言道南阳军已经退出五十里之外立寨,期间有一队人马自地势险要处退走。曹操便笑着对郭嘉说道:“奉孝,看来刘琮那小子可不止留了一军断后啊,那队人马定然是埋伏在那里,好在咱们没有贸然追击。”
  “依我看,刘琮应是让两军轮番断后,甚至会更多。明日到其寨中查看灶台便知。”郭嘉自信满满的说道:“只要摸清楚敌军数量,就一定能将其围困住!”
  果然,南阳军的临时营地中,越往后,灶台便越多。
  “成了!敌军五千步卒,两千骑兵断后,大军距其五十里左右!”郭嘉细心数过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对曹操说道:“请主公遣各路大军奋起直追,将其一举包围!主公亲领中军,以待刘琮大军返回相救!”
  “奉孝真是料事如神啊!”曹操眯了眯双眼,眼中寒光一闪而没,召来传令的近卫,将军令一道道发了下去。
  “破敌,就在明日!”曹操发出军令之后,望着南阳军留下的营寨,意气风发的说道。

  ☆、第二十二章 增灶设疑出奇计

  追击一开始进行的很顺利。斥候不断回报最新发现的敌踪,和郭嘉判断的几乎一样,刘琮不但留了一支骑兵断后,还有数支轻骑埋伏在地势险要处,甚至有一段道路两旁,堆积了不少干草。
  “这是想用火攻啊。”曹操对并辔而行的郭嘉说道:“刘琮此子果然诡计多端,不过这一次他想全军退回南阳,只怕没那么容易。”
  郭嘉点头道:“只待夏侯将军截住这支断后的骑兵,刘琮除非放弃他们,否则必然回来救援。”
  “哈哈,到那时他可别想轻易退走了!”曹操扭头对身后的部众大声喊道:“全军加快速度!务必在今晚之前,追到敌军!”
  “诺!”将士们的应和声此起彼伏,远远传到长长的队伍两端。
  到了晌午时分,负责传递消息的斥候回报,曹洪将军及曹仁、李典二位将军所部前锋已经与敌军接触。夏侯将军的骑兵正在向敌军前方绕行,很快就能完成合围。
  曹操听了大喜,催促全军继续加快速度,郭嘉感觉有些不对劲,却一时想不出哪儿出了问题。
  为南阳军全军断后的,是赵云的三千明光骑。
  晌午过后,赵云见追击而来的曹军越来越多,下令收缩队形,往一处高岗上而来。有位都尉不解,劝道:“将军,我军利于野战,为何据此高岗防守?”
  赵云微微一笑,说道:“这可是都督和军师早已安排好的,你只管带好兄弟们,听令行事就是了。”
  那都尉听了,放下心来,笑道:“既如此,末将只等将军号令!”
  看来大伙对刘琮都很信任,即便是被数倍之敌包围,也毫不担心。
  赵云翻身下马,取出地图仔细看了看,招呼部下分别往各处抵挡。
  “若是敌军人数与尔等相差不多,该当如何?”赵云收好地图,严肃的环顾部下。
  一名别部司马郑重道:“当突袭之!”
  “很好!”赵云点了点头:“以攻为守,轮番出击,切不可与敌纠缠死斗,都明白了?”
  “属下明白!”众人慨然允诺,各自翻身上马,指挥部下准备向曹军前锋发动突袭。
  赵云抬头看看天色,擦了把汗,对身边的护卫说道:“取水来。”
  刚喝了两口水,就见东面和北面烟尘大起,看样子追击的曹军主力到了。赵云微微一笑,将水囊丢入近卫怀中,干脆利索的翻身一跃,跨上战马,踩着马镫在马背上站起身眺望远处。
  “是曹洪还是曹仁?”看着烟尘中若影若现的旗帜上那个模糊的“曹”字,赵云暗自揣摩道。
  身旁的数百精锐都坐在草地上,有的还解开了铠甲。这明光铠胸前的护甲,都被这夏日的阳光晒的烫手了。
  赵云扭头望向西南方,隐隐也有烟尘腾起,估摸着是夏侯惇的骑兵绕路而行,渡过了颍水试图从前方截击。
  “杀啊!”五百余明光骑分成两队,一左一右向曹军的千余前锋冲杀而去。
  虽然只有五百余骑,但气势如虹,沉重的马蹄声犹如滚滚不绝的闷雷,让人不觉便热血沸腾起来。
  “将军,我等何时出击?”从黄忠麾下临时调来的轻骑都尉求战心切,骑着战马找到赵云问道。
  “稍安勿躁,很快就轮到你们了。让兄弟们做好准备。”越到这种即将爆发大战的时候,赵云的心情越是平静,他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过这总是好事。不至于头脑发热,做出什么错误的决策。
  那名轻骑都尉点头道:“兄弟们早都准备好了!”
  说话间,只见五百明光骑已经如同两把利刃,刺入了曹军的前锋阵型之中。曹军因急着追击,队形本就有些散乱,再加上明光骑来的突然,速度又快,立刻被分成了三截。率领这支曹军骑兵曹将见势不妙,急忙勒转马头,指挥部下试图变阵将明光骑包围起来。
  然而训练有素的明光骑并不与其纠缠,马速不减绕着曹军飞驰,瞅着空当便挺枪攒刺,很多曹军骑兵猝不及防,被捅翻落马。这名曹将大声呼喝,好容易聚其数百人围成一团,却被明光骑反复冲杀,很快便打散了。
  曹军骑兵士气沮丧,有些人甚至兜转马头试图逃跑,然而明光骑速度太快,不一会儿便将这千余曹军骑兵,冲得七零八落。
  估摸这战马体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率领这两支队伍的骑都尉呼哨一声,纵马脱离战场,很快回到高岗之下,清点人数,只伤亡数十人而已。
  而曹军前锋已是溃不成军,只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便伤亡两百余人。
  没等他们回过神,挟着弓箭的三百轻骑又呼啸而来,一阵猛烈而急促的箭雨,又射死射伤近百曹军骑兵,便是前锋曹将,也被射中了胳膊,差点栽下战马。
  这波轻骑来去如风,射完弓箭后又抵近射了一轮手弩,因距离的近,使得曹军伤亡大增,不少人甚至吓得探身伏在马背上,不敢露头。
  曹将气的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勉强收拢队伍,正要防御,又一队明光骑杀到!
  这回曹将干脆兜转马头,率先向后退去,心中气咻咻地想着,别看你们现在凶残的紧,待我方大军包围过来,你们一个都别想跑掉!
  待曹洪、曹仁及李典率领的各路步骑迫近后,这队明光骑便立即反身而走,退往岗下。
  虽然前锋遭受挫折,但曹洪等人并未放在心上,在他们看来,这支断后的南阳骑兵已经无路可逃了。因曹操有令,三人并没有急于下令进攻,而是将赵云的三千余人马团团包围,到了傍晚时分,斥候来报,夏侯惇率领的五千骑兵也已将南阳步卒团团堵在离此地七八里的地方。
  与此同时,曹操亲率中军与曹洪等会合,正在埋锅造饭,却见岗下明光骑向东南冲杀而来。
  “哼,凭你三千人马,还想冲出我军的重重包围!”曹操端坐马上凝神看了片刻,冷笑着对郭嘉说道:“却不知刘琮得知消息之后,会做何想?”
  郭嘉皱眉道:“以南阳军骑兵速度,当不至于被困于此啊。”
  “哈哈,那是刘琮太过托大,以为有些手段便能让吾追之不及,真是痴心妄想!”曹操毫不在意的一挥手:“传我军令,各部严守,不得放敌军走脱,违令者斩!”
  见明光骑数次冲锋一沾即走,曹操抚须道:“困兽犹斗,力不能持久,且看他们能冲得几回!”
  此时夕阳西下,天色愈发昏暗,郭嘉心中那种不详的预感,也愈发强烈了。
  他仔细回想着这两天的所见所闻,那些南阳军临时营寨内的灶台、斥候们报告的各种消息,思虑良久,却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疑点。
  难道是自己太多心了?郭嘉自嘲的笑了笑,抬眼向高岗上望去。
  夜色降临,曹操下令点起火堆,严防敌骑趁夜逃走。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明光骑冲杀数次便退回到山岗下,结阵防守。
  因追击匆忙,并未携带帐篷等物,好在夏夜凉爽,许多将士都和衣而卧,积攒体力为明天的恶战做准备。
  “夏侯将军那边有何进展?”曹操揉着有些酸痛的肩膀,向负责报信的都尉问道。
  那名都尉迟疑道:“自一个时辰之前,便再无消息传来。”
  曹操皱眉,正要再问,却隐隐听到一些异动,他警惕的环顾四周,只见夜色下唯有己方的火堆连绵不绝,照亮了附近的夜空。然而没等他放下心来,就听四面忽然传来喊杀声,紧接着无数支箭矢的破空声传入耳中。
  “不好!中计了。这被围的骑兵分明是诱饵!好一个增灶设疑之计。”曹操凛然一惊,急忙跨上战马,环目四顾,就见东、西两面有无数骑兵自沉沉夜色中冲杀而来,南面神弩车发射时特有的撞击声,石弹的破空声,伴随着曹军将士惊慌失措的嘈杂声,顿时响成一片!
  许褚和典韦各带护卫围了过来,曹操深吸一口气,下令诸军不得惊扰,各自防守,务必坚持到天亮。
  然而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加上山岗下明光铠暴起冲杀,里应外合,很快就将曹军的防守打乱了。熊熊燃烧的火堆照耀下,只见明光骑迅疾如风,往复冲杀,当者无不披靡。而自夜色中冲来的南阳兵似乎铺天盖地,无穷无尽,首当其冲的曹洪部众很快溃败,紧接着曹仁、李典、于禁等部也被冲得七零八落。
  曹操还要指挥各部反击,许褚等人见南阳兵来势凶猛,力劝曹操先暂时避其锋芒,曹操见事不可为,只得无奈退却。
  中军一动,各部越发混乱,原本为了包围明光骑据守的山岗,数万大军就比较分散,现在被突然冒出来的南阳军夹击,如何抵当的住?
  正仓皇向北退却,迎面又杀出一支人马,却是黄忠率领的两千轻骑,兜头便是一轮箭雨,曹操肩膀上也中了一箭,好在铠甲结实,只伤了皮肉。
  好容易闯了过去,曹操回头一看,只见火光之中,曹军各部溃不成军,他长叹一声,猛地一夹马腹,落荒而走。
  是夜,刘琮亲率大军四面围攻,斩首千余,俘虏曹军六千余人,天色微明时分,他在俘虏群中,又见到了老熟人——曹昂曹子修。
  曹昂这回运气不好,身中两箭,胳膊上还挨了一刀。所幸未伤及性命,见了刘琮,曹昂苦笑无语,唯有叹息而已。
  “子修还是随我回南阳养伤吧。”刘琮也觉得这家伙太倒霉了。这是第三次被活捉了吧?
  曹昂叹道:“仲怀就是放我走,我也没面目回去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子修不必介怀。”刘琮看了看他的伤势,笑道:“不养好伤,我是不会放你走的。”

  ☆、第二十三章 来势汹汹何以对

  “想不到竟然是这个原因……”刘琮将特卫营信使送来的密报递给贾诩,对于密报上的内容,感觉颇为好笑。
  贾诩接过之后就在马背上摇摇晃晃的看了,看完之后也是苦笑无语。
  这份密报的内容,便是特卫营探听出来袁绍之所以没有率军南下的原因——据说是因为他所疼爱的幼子生病。
  刘琮回头望了望渐行渐远的叶城,脑海中闪过许亮反身迎向敌军时的决然身影。
  自前几日在襄城附近击败曹操亲自率领的追兵之后,南阳军从容退回叶城,增加驻防人马之后,大军稍作停留便继续往宛城而来。
  这次二围许都,基本上达成了战役之前所设定的意图,夺回叶城,标志着继续保持对许都的高压态势。而且最重要的是经过半年多的实战练兵,各部战力均有很大提升。同时搅动得吕布、刘备等人趁机发难,想来徐州又将不得安宁了。至于已经成为车骑将军的董承等人秘密遣使和自己搭上线,反倒不怎么出乎贾诩的预料。
  如果说遗憾的话,就是袁绍太令人失望了,放着大好机会不加利用,竟然因为小孩生病而不肯出兵。到底是天下重要还是儿子重要?刘琮不知道是该夸袁绍是个好父亲呢,还是个不合格的霸主?想来在很多人心里,一定是后者吧?
  想到这儿,刘琮猛然意识到,如今已经是七月初,再有半个月多,蔡姝就要临盆生产了……
  这半年之中刘琮也曾回过襄阳数次,只是每次都来去匆匆,有心要留在襄阳多陪陪蔡姝,却总是被前线战事所羁绊。爱江山还是爱美人,现在的刘琮还没有资格去考虑这个问题。
  “先生,你说曹公此次会不会亲征刘备?”刘琮收敛情思,扭头对贾诩问道。这次设计击败曹军,其实并未使曹操实力受到太大打击。以曹操两州之地,恢复起来应当很快。
  贾诩点头道:“以刘备之能,关、张之勇,恐怕曹公不亲征的话,难以对付。更何况刘备此去,必然会和吕布再度联合,以老夫所见,不出半月,便有刘备、吕布瓜分徐州的消息。”
  “可惜我还得先对付孙伯符。”刘琮有些遗憾,说到底自己的实力还是不够强大,否则兵分两路,北抗曹操、南攻孙策同时进行,那样的话局势应该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贾诩听了,正色道:“都督切勿看轻了孙策!”
  “嗯,不会的。”刘琮虚心道:“孙策如今得周瑜、鲁肃相助,之前又收服了东莱太史慈,加之张弘、虞翻等人,实力不可小觑。”
  一直留心听二人谈话,以备行军途中小憩时记录的祢衡插言道:“都督何不与孙伯符言和,然后联兵共同北上,扫平曹、袁,岂不是易如反掌?”
  刘琮和贾诩相视一笑,祢衡这番话可谓是书生意气,且不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即便孙策能放下这段恩怨,那曹操和袁绍可是好对付的?且不说袁绍并有四州,人口百万,军队数十万,就是曹操都据有兖、豫,且镇抚关中,新得河内,虽然暂时丢了徐州,但也不是刘琮这个南阳太守、三郡都督所能相比的。
  “江东,我是一定要拿下的。”刘琮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贾诩微微颔首,这个战略意图,自然少不了他的贡献。
  祢衡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军国之事并非是其长,之所以会有此一问,也是他这半年多来与刘琮接触的久了,耳闻目染之下,开始不自觉的思考这些。
  他性格高傲自矜,平素又喜欢指摘时事,目无余子、臧否人物。其实在刘琮看来,他这个做派,更像是这个时代的愤青,看不惯很多事和很多人,却又无力改变,只能用痛骂来宣泄心中的不平罢了。所以偶尔祢衡的怪脾气发作起来,他也只是一笑而过。反倒是王粲私下里劝过祢衡几次,也不知是劝说的效果好,还是祢衡自身有了改变,总之他现在骂人少了,倒让熟悉他的人有些不适应。
  回到宛城之后,赵云、黄忠、魏延及张绣等各部进行休整。在刘琮的授意下,全军上下开展大讨论,内容以此次二围许都期间得失教训为主。讨论的重点侧重于战术方面,例如用兵是否得当?与操练时有何不同?以后应如何改进?粮草转运是否能更加及时、浪费是否还能减少?
  至于刘琮,则在第二天便赶往襄阳,因为于公于私,他都必须尽快赶回去。
  于公,他要回去面见刘表,汇报此次战役得失,针对孙策来犯进行布置和准备,同时还要彻查所谓的刘先等人谋反之事;于私,妻子临盆在即,做丈夫的虽然不能如同后世那样陪产,至少也要回去陪伴吧?毕竟这是蔡姝第一次生产,说起来刘琮还是隐隐有些担心的。
  其实关于二围许都的历次大小战斗,都有文书报与刘表。但文字和叙述又不同,刘表虽然并不热衷战事,却也听的津津有味。及至得知袁绍是因为儿子得病而不肯出兵,他先是哑然失笑,继而摇头叹息道:“袁本初因私废公,岂能得天下乎?”
  刘琮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袁公未能南下,儿又要调兵东向,曹公压力遽减,恐怕腾出手来,就会前往徐州亲征刘备。”
  “琮儿是担心刘玄德?”刘表有些奇怪的看了眼刘琮,这个儿子哪儿都好,就是不知怎地,总是说刘备的坏话。在刘表看来,刘备同为汉室宗亲,且有英雄名,其仁厚之风,天下谁人不知?若是能得其相助,岂不是实力大增?
  刘琮点头道:“只怕刘备与吕布联合,也不是曹公的对手。若是刘备兵败来投,父亲宜敬而远之,不要留他在荆州。”
  原来是为这个缘故。
  “这是为何?”刘表叹道:“琮儿对刘玄德误会太深,也不知他哪里得罪过你?”
  “父亲,琮儿与刘备并无私怨。刘备乃是枭雄,岂能甘居人下?曹公尚且留他不住,封其为左将军,还不是一样骗了一支人马跑去徐州了?”刘琮说道:“近日已有消息传来,刘备一到徐州便暗中与吕布联合,赚开小沛城门,驻守小沛的乐进猝不及防,狼狈逃走。不过数日之间,便席卷腾县、任城等地。”
  刘表苦笑道:“什么骗不骗的,琮儿说的也太难听了些。”
  “许他做得,还不许我说说么?”刘琮故作委屈状。
  “哈哈,罢了,不提刘玄德了。此次孙策率兵来犯江夏,据说其亲自领大军五万,来势汹汹啊。”刘表提起孙策,不禁有些烦恼。自家儿子本来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和孙策相比,似乎还差那么一点。人家席卷江东,除了庐江、豫章两地,江东郡县几乎为其底定,自其从袁术那里借兵,这才过了几年?
  刘琮对于历史上孙策平定江东的过程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因长沙张羡叛乱等事,以至之前的计划全被打乱,如今还要再做调整。他回想着和贾诩商议的细节,对刘表说道:“江东不可速下。而孙策此来,必会先取庐江,否则侧背不稳,何以全力进攻江夏?”
  “庐江太守刘勋兵强,孙策未必能取胜吧?”刘表迟疑道。
  其实他心里也不怎么看好刘勋,之所以如此说,无非是下意识的给自己找点安慰罢了。
  “这么快?”刘表这回是真的惊讶了,庐江治所在皖城,据说城池高大坚固,易守难攻,怎么可能两个月就会被打败?
  若是按照刘表的想法,就是三万头猪也能在皖城守上半年吧?
  “父亲有所不知,孙策如今气势正旺,又得周瑜、鲁肃等人相助,刘勋定然不是其对手。”刘琮这不是危言耸听,只是他即便知道历史,也无法明言,只能以揣摩和推测的语气来说。
  不过他现在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刘表听了点头道:“既如此,琮儿准备如何应对?”
  刘琮郑重道:“如今我方水军初成,但实际战力如何,儿尚不清楚,所以此次与孙策之战,宜稳扎稳打,先摸清对方的实力。”
  “为何不先助庐江刘勋?若是能守住皖城,便可进退自如了。”不得不说,刘表对于借势而为还是颇为擅长的。
  “刘勋未必领情啊。”刘琮叹了口气说道:“儿在接到孙策准备来犯的消息之后,便遣使往庐江,欲与刘勋联合,却被其婉拒了。”
  个中缘故,刘琮即便不说,刘表也能想象到。他怔忡道:“如此一来,孙策实力又将大增了。”
  “无妨,无非是他多了些战船和兵力而已。”刘琮信心满满地说道:“自去年这个时候在夏口编练水军,距今也有一年时间了,相信张允和甘宁等人,一定不会令人失望。”
  刘表点了点头,说道:“但愿如此吧。”说完之后,他又想起一事,忍不住略带责怪的看了眼刘琮,说道:“你派刘虎去河北去接甄氏之事,太过荒唐莽撞!且不说旁人说起此事,对你颇多讥讽,便是蔡军师心里,只怕也不舒服。”
  他考虑的是政治因素,自然会有些不满,虽然纳妾在世人眼中并不算的上什么大事,但总该有些考量。这件事自传开之后,便闹的沸沸扬扬,对于刘琮的名声也是一种打击。
  “是,儿子知错了。”刘琮除了老老实实认错,还真的无可辩解,难道我会告诉你,人家可是未来的魏国皇后?虽然是死后追谥的……
  见刘琮如此干脆的认错,刘表也颇为无奈,这件事他本不想提起的,但近来蔡氏吹了不少耳旁风,让他不得不有所表态。如今看来,琮儿还是知道轻重的,只是这孩子不知自何处听说了那个甄氏,竟然派侄儿刘虎不远千里去接,也不知接到人没有,若是接到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要回到荆州了。
  “罢了,以后这种荒唐事,切不可再做,如今你也是一方太守,三郡都督,凡事都要三思而行才好。”刘表摆出严父的派头,神情严肃的教训道。
  屏风后,蔡氏听了微微一笑,对侍女使个眼色,由她扶起身,两人悄悄自后门退出。

  ☆、第二十四章 情深何必觅佳人

  时值盛夏,天气酷热。好在傍晚时分来了一阵急雨,待雨过天晴,暮云嫣红晚风徐徐,倒也有了几分凉意。
  临水的楼阁上,轻纱飘拂,暗香浮动。刘琮用锋利的小刀将橘子分成四瓣,拿起几案上的布子擦了擦手,递了一瓣给半躺在竹榻上的蔡姝,笑道:“夫人也当起来走走才好。整天跟懒猫似的,就知道蜷在床上。”
  蔡姝有些羞涩的应了,却未起身,慵懒的伸手接过橘瓣,看着刘琮,心中涌出无限柔情。
  “小叶子看着比前些日子胖了些,再过些日子就要有弟弟了。”刘琮笑说道:“想来当是个好姐姐。”
  蔡姝让侍女掌灯,支着略显丰腴的下巴对刘琮说道:“小叶子最近是开朗了些,只是还不大说话。”
  “不用担心,以后慢慢会好的。”刘琮坐在榻前,握着蔡姝的手说道:“我不在的日子,辛苦你了。”
  想起怀孕时的种种,蔡姝说不委屈是骗人的,不过她也知道刘琮是个做大事的人,当下柔声说道:“比起将军,妾身这点辛苦算什么?只是将军在外征战,妾身总是提心吊胆,有时……”她摇了摇头,仿佛要把那些令人心悸的噩梦都忘掉。
  “为了以后咱儿子一世平安,我也要全力结束这个乱世。”刘琮刮了下蔡姝的鼻子,说道:“咱儿子的教养重任,可就交给夫人了。”
  蔡姝见他一口一个儿子,忍不住抽出手抚着隆起的肚子说道:“若不是儿子呢?”
  “那就接着生!生到有儿子为止!不,最好兄弟几个,那才叫热闹呢!”刘琮笑呵呵的打趣道:“我都想好了,若是个女儿,就叫招弟、再生个丫头,就叫来弟,万一再有三姑娘,干脆叫盼弟好了。”
  “什么招弟盼弟的,难听死了。”蔡姝扭了扭身子,抗议道。
  刘琮哈哈一笑:“那夫人就争取头胎生个儿子吧!”
  “这种事,如何争取?”蔡姝捏着小拳头轻敲刘琮肩头:“还说儿子女儿都喜欢,原来是骗人的。”
  “咱不是已经有个女儿了吗?”刘琮厚颜无耻的抵赖道:“生个儿子就儿女双全了哦。”
  蔡姝懒得和他口水,依到刘琮的怀里,甜蜜地叹了口气。这样的日子若是一直持续下去,该有多好?可惜听说再过些日子,这个坏家伙又要去打仗了。
  “夫君?”蔡姝贴着刘琮的胸口,低声唤道。
  刘琮抚着她的秀发,应了一声。
  “听说那个孙策很厉害,还有个名号叫做什么,江东小霸王?”蔡姝略有些担忧的仰面看着刘琮,轻声问道。
  刘琮微笑道:“是啊,和夫君我年岁相当,如今人家都已经是江东之主了,去年便封了吴候呢。”
  蔡姝身子一僵,抬手摩挲着刘琮嘴角处的疤痕,蹙眉说道:“为何一定要夫君去?难道荆州再无别人了吗?”
  “哈哈,孙策是很厉害,可你夫君我,也不是软柿子啊。”刘琮紧了紧环着蔡姝的胳膊,安慰道:“放心吧,如今我可是都督,又不用冲锋陷阵,夫人不必担心。”
  怎么可能不担心呢?蔡姝心底幽幽叹气,强颜笑道:“是了,我家都督威风八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厉害的紧呢。”
  刘琮见状,低头轻吻她的额头,一只手却老实不客气地向她胸前抚去,被蔡姝一把抓住。
  “夫君……”蔡姝双颊绯红,娇喘道:“妾身知错了。若是夫君实在想要,不若先收了绿萝。”说到后来,声音已低不可闻。
  刘琮只是一时情动,哪儿敢真的撩拨她,听蔡姝如此说,不由失笑,自己貌似还有件事没搞定呢。
  见刘琮神色有些怔忡,蔡姝偷笑道:“怎么,还有夫君不敢的吗?”
  知道蔡姝是说甄氏之事,刘琮就是脸皮再厚,此时也觉得脸上有些发烫,忙转移话题,说起以后怎样带儿子玩耍,让赵云教他武艺等等。蔡姝含笑听着,满眼憧憬,听到刘琮说起一家三口去踏春野游,临溪钓鱼,烧烤美味时,她忍不住笑道:“那成什么样子?也不怕旁人笑话。”
  说是这么说,可她的心里,却对这样的画面充满向往。
  “笑话什么?”刘琮悠悠说道:“真希望这一天快点来啊。”
  蔡姝握着刘琮的手紧了紧,嘴角微翘,却是什么话都不想再说,只想这样腻在他宽厚温暖的怀中,听着他低声耳语,竟不知不觉地沉沉睡去。
  第二天晌午过后,刘琮正在听吴宽汇报关于刘先等人谋反事,忽然有信使前来报讯,道刘虎护送甄氏已到了襄阳城外七八里处,很快便要入城了。
  “到了?”刘琮直起身,前些日子有断时间失去刘虎等人的消息,他还暗中为此犯愁,却没想到忽然间就到了。
  不过刘琮很快回过神,如今蔡姝临盆在即,甄宓的到来,不会有什么不妥吧?
  事实证明,刘琮的担心是多余的。至少表面看起来,蔡姝在得知消息之后,反应很是正常。
  对于即将见到甄宓,刘琮心里的情绪此时才真正复杂起来,若是甄氏并非传说中那么好呢?万一脾气倔强任性,会不会闹的家宅不宁?至于蔡姝,想来不会为难于她,只是别人会不会欺负她?
  然而见到甄宓的那一刻,刘琮才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问题。
  甄宓的绝色风姿,虽经长途跋涉而略带倦意,却仍然让所有人都为之倾倒,但刘琮从她那不卑不亢的表情中发现,她对自己一点好感都没有。
  其实这也难怪,刘琮想想也便释然了,看来自己还是有些自恋了啊。
  似乎自己在她的心目中,是个强抢民女的纨绔吧?刘琮自嘲的想道,就这件事来说,还真的有那么点意思。
  刘表见了甄宓,倒是颇为满意,蔡氏却因此担心不已,实在是因为甄宓无论姿色还是气质,都胜出侄女许多,万一侄女因此而失宠,只怕以后的日子就要难过了。
  当她委婉提起此事的时候,蔡姝反过来安慰了几句,但是到底不能让她放心。在蔡氏的安排之下,甄宓纳妾之事被大伙儿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不过如此一来,更合了甄宓的心意,她虽然知道早晚会有那么一天,却始终心存抗拒,现在能拖一段时间,对于甄宓来说可谓意外之喜。但聪慧如她,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