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說网
。。。
第六百一十章初见成效
自由?
草原上弱‘肉’强食,弱小的部落必须依附于强者,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下来。访问:。
此时,汉人击败蹋顿的消息已经传来,能够击杀乌桓中的最强者,这说明汉人实力惊人,依附这样的实力,兀杨部落没有任何抵触心理。
太史慈恩威并施,进一步打消了兀杨部的戒心,“使君已经订下了规矩,只要兀杨部肯为大汉出战,你们所得的战利品,青州只取一半,剩下来全部归你们自己所有,而且,劫掠过来的人丁你们可以自由分配,为奴为婢,悉听尊便,若是可以,你们甚至可以驱使奴隶为你们征战,战功不菲者,可在幽州、冀州获田百亩。”
一半的战利品!百亩良田!相对于刻薄的蹋顿,汉人显得很是慷慨。
即便心中觉得不妥,可是,对于财富、人丁的贪婪还是战胜了那份谨慎,当然了,眼下的余里耶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愿意为大将军效劳”
效力十年,听上去并不长久,可是,对于草原部落而言,这几乎是一代人的黄巾岁月。
十年之后,部落中的男丁还不知道能够剩下几个人,余里耶心中黯然,不过想到太史慈许诺的‘诱’饵,他又有些蠢蠢‘欲’动。
人丁、财富,这都是族丁部众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之前,只是缺少武器盔甲,所以才收敛很多,若是有汉人的军械相助,只要不是与鲜卑的大部落敌对,余里耶有信心取胜。
成功收编了第一支乌桓部落,太史慈显得很是开心。
这才叫以夷制夷!
眼下,李贤虽然贵为州牧,麾下更掌控三州,然而手中可供驱使的兵马却有限。
各地的郡兵虽说也有近万人,可势力‘混’杂,李贤懒得去纠缠。
与其争夺那些郡兵的指挥权,倒不如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嫡系人马。
八旗制度,用在游牧民族身上可谓再合适不过了。
李贤明白,只要确保己身势力不断壮大,纵使外族生出异心也干扰不了大局。
有了兀杨部落,可谓成功踏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只要让余里耶领着人马在外厮杀,太史慈就可以坐享其成。
不过,倘若遇上硬仗,青州军也需要攻坚克难,显示一下超凡的战斗力,否则的话,不足以服众。
半个月之后,当夫‘蒙’部的货物回转涿郡的时候,余里耶已经带着武装到牙齿的族人劫掠了两个部落。
由于妻‘女’都在青州军控制的城池之中,所以余里耶麾下的部众显得无所顾忌,他们不再担忧对方的报复,因而,下起手来显得很是凶狠。
没有妻儿老小的牵绊,乌桓勇士骨子里的悍勇被完全开掘出来,他们喜欢这种纵马如飞,百步之外飞箭取人‘性’命的生活。
如同汉人喜欢男耕‘女’织的生活一般,乌桓人生来就是在马背上的,若是把他们圈养起来,那才真正是活之无味。
十年,只要坚持十年,到时候,乌桓部落便可以携带巨大的财富回归草原,那时候,幸福才刚刚开始。
半个月的时间,兀杨部掳获丁口八百人,其中,成年壮丁四百人,‘女’人两百人,牛羊九百头,马匹三百八十三匹,可谓是所获颇丰。
按照之前太史慈许诺的分配方式,兀杨部落一下子增加了不少财货。
原本在塞外平原上还不觉得汉人的城池有什么好的,可只在城内住了半个月,兀杨部落的‘女’丁们就喜欢上了这种安宁祥和的生活。
只要有钱粮,美味的酒‘肉’、漂亮的衣物应有尽有。
况且,家中的活儿都有那些奴隶们去做,辛苦惯了的‘女’主人们一下子空闲下来。
由俭入奢易,男丁们回到家中,感受到妻儿发自内心的喜悦之后,也不禁感慨,之前的那番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太史慈的大力支持下,兀杨部落的装备都是上上之选。
正所谓千金买马骨,只要兀杨部落过的越来越好,那么,一定会有更多部落成为李贤手中的刀!
见识到兀杨部落的转变之后,夫‘蒙’青冉陷入了沉思当中。
显然,汉人是将兀杨部落当作刀枪来驱使的,他们眼下的风光,都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拼搏出来的。
夫‘蒙’部难道也得这么做?
这一切值得吗?
不过,夫‘蒙’部还有选择吗?
蹋顿虽然死了,可是,乌桓各部还有着不弱的实力,再者,鲜卑步杜根等人绝不会坐视夫‘蒙’部恢复壮大,他们一定会出手!
夫‘蒙’青冉明白,有了兀杨部落的榜样在先,很快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甘为汉人驱使的部落,那时候,倘若夫‘蒙’部依旧固步自封,不肯就范,岂不是将自己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这一次,夫‘蒙’青冉在将货物‘交’割完毕之后便匆匆地离开了。
毕竟是干系到部落生存的大事,夫‘蒙’青冉必须与族人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这一次‘交’易,太史慈用粮粟、盔甲、盐粒换来了八百匹良马。
夫‘蒙’部本身没有这么多马匹,他们也是拿着盐粒以物易物,才换取了足数的良马出来。
不谈夫‘蒙’部自身‘交’易的收获,单是这种转手倒腾的生意就为他们赚取了大量的利益。
原本夫‘蒙’部的权贵们还在盘算着,类似的‘交’易若是多做上几笔,部落很快就可以强盛起来。
谁知道,匆匆而返的夫‘蒙’青冉带来了一个令人惊恐的消息:“这是汉人与我们的最后一次‘交’易了。”
夫‘蒙’部的族长,夫‘蒙’青冉的哥哥夫‘蒙’怀远大惊失‘色’:“这是怎么回事?八百匹良马,我们已经是倾其所有了呀,当时汉人不是只要求七百匹就可以的吗?我们多‘交’付了一百匹,难道他们还不曾满意?可恶的汉人,实在是太过贪婪!”
夫‘蒙’青冉摇头低语:“不是货物的原因,兄长,不知道你是否听说了兀杨部落的事情?”
夫‘蒙’怀远皱起眉头:“就是妻儿为汉人胁迫,完全丧失了尊严的乌桓人?怎么了?”
夫‘蒙’青冉叹了口气,自家的兄长明明从汉人手中牟取了天大的好处,可心底却依旧不曾认可汉人,由此可见,举族投奔汉人的决定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成行的。
不过,为了阖族上下近万丁口,夫‘蒙’青冉还是说出了心中所想:“兄长没有去过涿郡,不知道这汉人的都尉是个厉害人物,他麾下的兵马实在以一当十的‘精’兵强将,一个小小的都尉况且如此,他身后的州牧李贤又是怎样的豪杰?”
夫‘蒙’怀远嗤之以鼻:“汉人若是厉害,何必要乌桓人自相残杀?他们自己解决便是!”
夫‘蒙’青冉一阵无言,这种驱使他人厮杀的手段‘阴’狠毒辣,比简单粗暴的拼杀高明了无数倍。
有心继续劝阻,可是,夫‘蒙’青冉明白,自家兄长依旧沉寂在恢复草原王者的梦境之中,让他向汉人屈膝纳降,实在是太过艰难了。
夏末秋初,草原上正是羊‘肥’马壮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乌桓、鲜卑、契丹等游牧部落都会南下劫掠。
然而,今年却有些不同了。
乌桓人的王者蹋顿在冀州败的灰头土脸,连‘性’命都丢了。
一个蹋顿并不足以震慑部落的贪婪之心,可是,谁曾想,汉人竟然拉拢收买了一群乌桓人,这伙乌桓人劫掠,杀人,可谓穷凶极恶。
两个月的时间,草原上便掀起了腥风血雨。
原本磨刀霍霍向汉人的游牧民族反过来竟然成了他人劫掠的对象,这让人情何以堪。
鲜卑、乌桓这些游牧民族不同与汉人,他们部落与部落间的联系很是薄弱。
这种分散的局面给兀杨部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没了‘妇’孺老幼的牵绊,兀杨部落的五百骑军来去如风,他们不惧怕报复,草原之大,却没有一个部落是他们的敌手。
甫一开始,乌桓的几个部落还没有将兀杨的骑军放到眼里,他们认为,不过是几百骑军,算不得什么。
草原上,部众在五千开外的部落还有几十个呢,其中,鲜卑、乌桓能挽强弓的部众更是早过了一百之数。
距离涿郡稍远一些的部落更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念头。
以往的岁月,为了争夺‘肥’美的草场,部落与部落间的厮杀多不胜数,要是天天紧张过度,那部落的头人早已经憔悴致死了。
在所有人看来,兀杨部落顶多会猖狂一阵子,等他们折损完毕,也就消停了。
然而,谁也没想到,武艺部落竟然像疯了一样,除却运送战利品的时间,他们几乎马不停息地寻衅、杀戮。
兀杨部落自身虽有折损,可是,在太史慈的许可下,他们开始征召奴兵上阵。
于是,兀杨部落的实力不减反增。
要知道,所谓的奴兵便是败于兀杨部落之手蛮人,为了活命,他们不惜出卖自己!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涿郡以北三百里的草原上竟然再也没有一个部落存在。
那些反应迟钝,自持有步杜根部作后台的家伙根本没把兀杨部落放在眼里。
结果,无非是为兀杨部落增加不少战利品罢了。
乌桓人、鲜卑人,只要不肯归顺,兀杨人都会予以惩戒。
谁都担心自己成为兀杨部落的下一个目标,一时之间,人人自危,他们急忙串连起来,希望团结互助,联合围剿背叛了祖宗的兀杨部落。
在各部落头人的蹿啜下,一支规模超过五千人的部落联合军出现了。
如果兀杨骑军不明情况,说不定会一头撞入陷阱当中,那时候,即便太史慈想‘抽’手救援也只能是鞭长莫及了。
这时候,好在夫‘蒙’部及时将情报透漏出来。
正是借着夫‘蒙’部与暗卫的情报,兀杨人才避过了围剿。
反正乌桓人没有胆子杀往涿郡,这样的话,兀杨人在暗,联军在明。
自古以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联军不可能长久地在一起,他们总会有分开的时候。
一旦分开,兀杨部落就有各个击破的机会。
借着部落联合的机会,鲜卑人在草原上的风头大涨,甚至有彻底盖过乌桓人的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部落联合军真的大获全胜了,那鲜卑人在草原上的地位将更加巩固。
夫‘蒙’部虽是鲜卑人,却一直被步杜根等实力部落排挤在外。
此番部落联合,夫‘蒙’部依旧属于打酱油的角‘色’。
只有搅‘乱’部落联合军的好事,这样的话,夫‘蒙’部才能牟取最大的好处。
部落与部落间勾心斗角的事情多不胜数,时间短的话,在汉人以及兀杨部落的压力下,众人还能勉强压制住,可若是时间一长,那些早有世仇的部落早晚会闹出事来。
厮杀了两个月,兀杨部众终于空闲下来。
长时间的辛苦,回报也是可观的。
除却上缴到太史慈手中的那份,每一名兀杨部众都有了八到二十名奴隶,家中的牛羊更是增加了十倍。
事先,谁能够想到兀杨部落会有今日?
作为部落头领,余里耶一直顶着骂名,直到今日,他才显得志得意满。试想,昔日若不是余里耶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只怕兀杨部早已经灭绝了!
放眼天下,除了兀杨部,谁能这般起死回生?
不过,要不是青州都尉体贴入微,用银钱、布帛、盐粮换取了多余了牛羊,要不然,不能到草原上放牧的兀杨人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些战利品。
涿郡,太史慈正在与一名目光深邃的中年人‘交’谈。
中年人头缠着发髻,指关节粗大,一看上去就知道是善‘射’的勇士。
这是被太史慈俘虏的乌桓人。
之前的几番大战,统共有四千多名乌桓人成了俘虏。
在太史慈驱使兀杨人征伐作战的时候,五百名乌桓人也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有资格拿着武器,跨上良马,他们不再是奴隶,而是享有俸禄的兵马!
与之相应的,酒‘肉’、银钱之类的待遇更是大幅提升了。
这五百人虽说不可能完全相信,但太史慈认为,只要假以时日,让这些乌桓人尝到甜头之后,只怕他们会乐不思蜀。
小說网
。。。
第六百一十一章一波未平一波又。。。
过去的日子里,归顺李贤的乌桓人所获颇丰,那大群大群的牛羊,三五成群的奴隶,貌美如‘花’的‘女’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其余人跃跃‘欲’试,他们认为,自家人的身手不逊于兀杨人,只要给机会,他们甚至可以做到更好。访问:。·中·文·蛧·首·发
于是,这名中年人就被人推举出来,成了太史慈的座上宾。乌桓人希望他能够劝说太史慈松口,给他们一个机会。
太史慈心中暗叹,李贤的主意绝妙无比,以夷制夷才是王道。
眼下,乌桓人送上‘门’来,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不过,太史慈早已经炼就了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领,听闻乌桓人表达出愿意卖命的意愿之后,他只是笑了下,嘴里道:“你们毕竟不同于兀杨人,他们有家小在我手中,除非能够狠下心来抛弃妻‘女’,不然的话,他们永远不敢反叛,你们就不然了,阿奇蛮,你自己说说,我拿什么来相信你们?相信你们离开军堡之后不会拍马离开,再不回转?”
阿奇蛮略一迟疑,太史慈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他们这些被俘虏的乌桓人没有把柄让人掌控。
总不能让部落将他们草原上的家人送到军堡来吧?
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可就这么灰头灰脸的回去,岂不是让族人们笑话、失望吗?
凭什么兀杨人能做的事情,其他人不能做?
阿奇蛮不肯认栽,他依旧辩解道:“中原上不是有句话叫做士为知己者死吗?我们虽然败在都尉手中,但是却‘蒙’都尉提拔再造,早有报效之心,只要都尉肯信任我们,我们乌桓的勇士绝不会不会让都尉失望”
太史慈故作思索,嘴里道:“话虽如此,可是城内城外的情报你们都已经尽数知晓,若是泄漏出去,冀州怕是有大麻烦麻烦。”
听罢,阿奇蛮急忙表忠心,“都尉宽心,我等并非狼心狗肺之辈,我可在此立誓,若有人敢泄漏军机,我一定亲手斩杀他的头颅!”
太史慈语气一转,道:“罢了,我且给你们一次机会吧。”
有戏!
阿奇蛮大喜!
同样是俘虏,兀杨部落的待遇一直羡煞旁人。
兀杨人出征时,装备、待遇俱是绝佳的配置,而其余乌桓人就不然了,由于没有家属为质,太史慈能够纵容他们成军外出都已经是天大的胆量了,其余的装备自然不会多给。
好在阿奇蛮等人知道机会难得,不敢妄生怨念,当下拿了军牌,便领着五百名骑卒打马北上了。
对于这伙乌桓人的目的地,太史慈连派人问询的意思都没有,反正北方俱是游牧民族的地盘,只要阿奇蛮他们能够劫掠些财货过来,哪里还用管谁是受害者?
阿奇蛮领军外出的时候,太史慈依旧待在涿郡,每日里除了打磨身体,便是四处巡视地方。
袁氏兄弟一败再败,二人已经联手遁入草原。
袁本初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得得来的三处州郡,如今有七成落入李贤之手。
令人惊讶的是,辽东公孙度占据五座城池之后停止了扩张,并没有与青州军发生冲突,这让不少人很是惊讶。
这一日,忽有小校快马来报,说有大股鲜卑骑军由并州入境,郡兵不敌,请都尉速速发兵救援。
鲜卑人数目较大,已非等闲流寇,各地虽有郡兵,然而绝不是其对手。
印象中,鲜卑人不是再过十多年才会发难吗?
难道说,在鲜卑人眼中,李贤是块软柿子?
去他娘的!李贤心中暗骂,历史已经改动的面目全非,当下他打起了‘精’神,将徐庶等人唤到身旁,此时,几人都已经得知了鲜卑来犯的消息。
李贤居中而坐,徐庶、徐盛等人各分左右列座。
盘膝坐在软软的蒲团上,每人身前都有一方木案,岸上有茶水。
既是军议,自然无需寒暄,李贤上来便切入正题:“探马来报,鲜卑大王扶罗韩合兵十余万,进犯冀州,诸公何以教我?”
先是乌桓人,又是鲜卑人,没有一个消停的!
好战的张飞咧嘴一笑,道:“还待怎的,杀他个屁滚‘尿’流便是了。”
对待外族,张飞很是踊跃。
徐盛一贯少言寡语,当下并不表态。
张辽虽然有所想法,不过眼下徐庶还没开口,他自然也不愿做出头鸟。
自古以来,出谋划策的事情‘交’由文士做就可以了,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若是徐庶等人想不出法子,张辽再出言予以点拨就是了,反正只要不误了大事即可。
至于糜氏兄弟,自打执掌财政大权之后,他们便极少发表意见,与徐庶相比,他们知道自家实在不长于谋略,倒不如安安稳稳的做好财物差事。
陈登等了片刻,见无人应答,当下知晓了众人的心思,嘴里道:“鲜卑人、乌桓人明争暗斗,背地里却窥视我中原物产,眼下,蹋顿虽未,可是,鲜卑却依旧存在,我估计,扶罗韩想要吞并乌桓人,否则的话绝不至于此”。
几人听了都微微颌首。
青州已经用一场场酣快淋漓的大胜证明了自己,而兀杨部落的存在也说明李贤的八旗制度行之有效。
眼下,若没有鲜卑人的捣‘乱’,说不定辽东的乌桓将尽数归降。
一个强大的汉人实力不符合鲜卑人的利益需求,因而,扶罗韩一意孤行,硬是要趁着青州军立足未稳,劫掠一番!
这一次,鲜卑人可以说是倾巢来犯。
七八万骑军,足足是蹋顿骑军的数倍。
虽说太史慈麾下兵卒强悍,可耐不住鲜卑人多势众呀。
为了防止意外,太史慈只得向李贤求援。
原本扶罗韩是想夺涿郡城的,可是,赵云的到来却改变了他们的想法。
于是,先使两百‘精’骑‘乱’其部署,调虎离山,后使主力齐至,兵临城下,这便是扶罗韩的打算。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有张扬的兵马打前站,鲜卑人轻车熟路。
这时候,李贤尚且不知道张扬已经成了带路党,他站起身来,走到议事厅中央的沙盘旁,嘴里道:“鲜卑人打的好算盘,若是他们取了并州城,再围了白狼塞,鲜卑骑军便可肆意妄为,那时候,我们就被动了。”
有了沙盘这种立体‘性’的地图,几人都觉得眼前开阔,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徐盛依旧不发一言,高顺目光在沙盘上巡弋了好一会儿,方才闭目苦思。
徐庶早有定计,当下朗声道:“鲜卑部众虽多,可其‘精’锐却少,余者多为裹挟、充数之辈,只要败其‘精’锐,破其根本,余者不足为惧。”
“嗯,言之有理,你且仔细道来”
“我听说扶罗韩是步度根的兄长,而步度根并不赞成攻汉,只要我们击败扶罗韩,鲜卑必退”
“善,如何破之?”
“扶罗韩狂妄自大,只要寻到所部骑军的影踪,使人用骄兵之计相‘诱’,扶罗韩必中计,到时,伏兵四出,定可杀之!”
听上去很是简单,可是具体实施起来却要好生思量。
首先,引‘诱’敌军的将领须得把握住时机,一旦时机错过,扶罗韩说不定便会瞧出破绽。
其次,埋伏的地点也需要好生选择,总要寻一个易守难攻易藏伏兵的所在才是。
当然,徐庶已经把这一切想好了。
地点选择妥当,唯有人选须得借李贤之口方能服众。
“鲜卑势大,可是,冀州却也不得不防,便让田楷、陈武坐镇涿郡,以防乌桓、袁氏卷土重来”
“喏!”
“徐盛、张飞”
“末将在”
“你二人各领本部兵马即刻北上”
“喏!”
张飞有些讶异,他没想到,闲置这么久,李贤竟然将他派上了战场。
不过,此时,张飞只有满腔的战意,绝无半点退缩之意。
经过数月的搜刮,兀杨部落的人丁壮大了两倍,每一名正兵身后都跟有三到两名辅兵。
辅兵的身家‘性’命俱在正兵之手,属于家奴一样的存在,这是效仿后世里‘女’真的八旗制度。
每逢大战,正兵奋勇在前,辅兵亦不敢缀后,只因为他们一家老小的‘性’命都由不得他们半点懈怠。
这法子虽然残忍,不过却是短时间能积攒战力的最佳方式。
若是八旗制度无效,‘女’真也不会在短短几十年便席卷天下,推翻了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
眼下,时间虽短,可事实却证明此法确实有效。
只是两个月的时间,兀杨部落的能战之兵就增加到了两千两百人!
骑军过千,便已然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扶罗韩也好,张扬也罢,他们已经将李贤麾下的军力‘摸’的透彻,唯独忽略了兀杨部落的存在。
在众人想来,兀杨部落只不是一群马匪一般的货‘色’,压根上不得台面。
事实上呢?
真正见识过兀杨部落厉害之处的家伙,都已经成了刀下鬼。
建安二年四月,鲜卑扶罗韩部统领十万大军南下,消息传出,朝野为之震动,并州官吏更是唬的心惊‘肉’跳。
若不是青州军力强盛,赵云及时赶来救援,说不定并州城已经破了。
并州是北地重镇,城高池深,扶罗韩攻了五日,除了损兵折将之外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张扬举兵来投。
扶罗韩大喜,两军合作一处之后,有众十一万!
然而又攻了三五日,还是没有任何效果,眼见郡城高大,轻易不可破,扶罗韩与张扬商议一番之后便挥军南上。
四月、扶罗韩军中粮秣短缺,存粮仅够十日之用。
鲜卑部众越多,粮食缺口便越大,可是,大家都是出来‘混’口饭吃,扶罗韩着急上火。
于是乎,寻找更多的粮秣成了当务之急。
强攻涿郡?摆明是块硬骨头,城内虽有粮秣,可就怕会崩坏满口牙齿,北上?不管是匈奴人还是乌桓人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呀。
思来想去,扶罗韩只有往南而行。
蝗虫一般的鲜卑骑军在什么时候都惹人厌烦。
进入并州后,太史慈早已率军严阵以待,鲜卑骑军除了破了几座村堡之外一无所获。
这时候,带路党张扬出现了。
袁氏兄弟败亡之初,张扬曾经加入其中,只是因为见机的快,所以才侥幸脱身。
现在,乌桓人败了,袁氏兄弟自顾不暇,而曹‘操’另有所谋,走投无路的张扬只好投奔了扶罗韩。
一心复仇的张扬本想先解决了突下毒手的太史慈,可与之相比,渐渐富庶起来的青州显然更有吸引力。
太史慈虽可恨,可又怎记得过青州的‘花’‘花’世界?
眼下,太史慈就在并州,不趁着他分身乏术的时候杀入其腹地,难道还要等着他做好准备的时候再杀过去吗?
将其中的利害关系分析妥当之后,张扬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扶罗韩。
鲜卑骑军继续往南而行!
正是在张扬的指引下,数万鲜卑骑军行进的格外顺利。
无论在哪朝哪代,保境安民都是衡量官员政绩的主要尺度。
眼下,李贤刚刚高升,麾下辖境扩成为四州,若是在这个时候传来郡城为流民所破的消息,岂不是凭白让人看了笑话?
徐盛、张飞得令之后急忙北上,徐盛的神策军不必多说,俱是老卒,就连张飞麾下都很是不凡。
脱离刘备,独自漂泊数年之后,张飞‘性’子沉稳了很多,在李贤的蹿啜下,他自领一军,名曰磐石,磐石营有三千人。
这磐石营的三千人马是李贤从降卒之间千挑万选出来的,虽说只是草草训练了两个多月,可战斗力不容小觑,毕竟,这些老卒都是见过血的。
算上徐盛的神策军,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万出头,当然了,扶罗韩虽然诈称十万众,可实际数字远远没有这么多,总共不过八万之数。
太史慈在冀州有三万兵马,即便算上援军,也不过四万人,四万对八万,这又是一场数量悬殊的战役。
青州军刚刚开拨了一百余里,一个噩耗便传来。
浑源城破了,相对于并州,浑源并不算是大城,可是,这也是鲜卑南下以来攻下的第一座城池,可谓意义重大。
小說网
。。。
第六百一十二章战浑源
鲜卑南下的时候,浑源城中的百姓便逃窜不少,等到城破之后,百姓更是四处逃窜,真正落入鲜卑手中的俘虏少之又少。首发地址、反着念↘↙
鲜卑人本想劫掠一番,恢复元气,谁曾想,城破之前,守军焚毁了最后一点粮秣。
扶罗韩很是恼怒,只得让部众挖地三尺,誓要榨干城中的所有好处。
原本听闻青州军北上的消息,扶罗韩便想大军出击,主动将其击杀在半途之中,可后来,经过张扬劝说之后,扶罗韩还是放过了这冒险的举措,转而闭‘门’不出,大有死守浑源城的迹象。
与此同时,分兵在外的张扬不断地攻城拔寨,两日间连破两座军堡。
堡内军民虽是死战,可还是敌不过贼人人多势众。
当青州军先锋抵达浑源城外十里处的时候,鲜卑人全部缩入城内,只是,‘精’于哨探的青州军发现,扶罗韩及其麾下的骑军不见了。
太史慈不敢大意,扶罗韩麾下可是有‘精’骑两千,真要是被寻上空档,杀了个狠的,那就损失惨重了。
大军长途奔袭了许久,听闻鲜卑人全在城中之后,徐盛倒稳下了心思,寻了个傍水的空地安营扎寨。
各‘色’的攻城器械尽数‘交’由随军的工匠营打造,用不了多久便会准备妥当。
不过,究竟该怎么剿灭鲜卑,这倒需要好生思量一番。
“将军,方圆十里之内未发现虏骑踪影!”
太史慈皱起眉头,嘴里道:“再探,范围增加到二十里,鲜卑骑军一定就在附近,别被他们糊‘弄’过去。”
小校轰然应诺,打马离去。
扶罗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要是流寇四处游走,那太史慈倒要苦恼一番,可现在据城而守,摆明了是给了太史慈尽数剿灭的机会。
正所谓天所赐,不敢辞,太史慈可不想放过这机会。
不过,在这之前,须得搞清楚扶罗韩骑军所在的位置。
浑源城池险要,两面环山,一处傍水,只有西‘门’可供出入。
浑源城的沙盘就在大帐的木盒之中,太史慈紧紧地盯着,好半晌之后,他才叹了口气,使人把几员将领尽数唤来,徐盛、张飞也在邀请之列。
击败袁氏兄弟之后,太史慈虽然没有把各个城池的将官换成心腹,可他还是使人把各地的地形绘制了出来。
每到一地,必先绘其地图,这是李贤一直要求的事情。
此时,太史慈传召,众人不敢怠慢,他们放下手头的事宜,尽数来到中军大帐。
守护在外头的亲卫持剑而立,营帐十步之内全部清理了出来,这是防止‘奸’细探听。
帐内,太史慈与徐盛的目光深深地陷入到了沙盘之中,浑源城的地势超乎寻常的险要,强攻的话,势必要损失惨重。
不能强攻,自然只能智取,可怎么个智取法,这就耗人心神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