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幻之盛唐(猫疲)-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什么声音。。。”
街道上正在举办庆典。张灯结彩的,各种肤色的人群,在歌舞器乐声中,兴高采烈的游街着。
“大唐的军队,在依兰之地,埋葬了哈里发和他的军队。。”
押送的军将用一种刻意夸耀的声音回答道
“为了庆祝这个伟大的胜利,各地民众都自发的走上街头,载歌载舞以示欢庆,大唐的官府也在城市的广场。发放免费的食物和酒水,开放宵禁与民同乐。”
听到这个消息,就算是心智坚定百折不挠坚持到现在的罗夏,也禁不住不由如坠深渊,彻底绝望了,所谓悲哀莫过于心死。
。。。。。。。。。
巴格达城中,我刚刚做完对那些本该轮换会后方休整的将士战前动员。回到住所。
他们难得的休整期和家人会面的机会,被突如其来的战争威胁所打断,物质上的补偿和精神上的安抚都是必须的,人的精神不可能永远都是紧绷的。特别是在这新占领的敌国腹地,四面皆是语言和习俗不同的陌生民众和潜在反抗势力。
当然作为对应措施,他们将被安排到出战次序最靠后的地方守备序列。
喝过冰镇的薄荷蜂蜜茶,换上宽松透气的,正想拉几个用过的侍女来,在这个雨后清新的庭院里,白昼宣那个什么的,打一场友谊赛什么额。
就看见小慕容领着一只小金毛过来。
望着一身唐式裙裳挽髻两团,按照某种拜见尊长的礼仪,来向我请安的金发少女妮可,我忽然有一种诡异的错觉。
“喂喂,你到底对她做了什么啊,。。”
好像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似得,变得有点小妩媚的女人味出来,还忍不住眼睛频频瞄向小慕容。
“我不过是按照你的要求给她做了番开导而已,。。”
“只是开导?。。”
我狐疑的看了眼笑眯眯的小慕容,喂喂,你这副吃干抹尽还暗自得意拼命摇尾巴的表情,实在太没有说服力了吧。。
“顺便教导一下如何和其他女子一起侍奉丈夫的共处之道啊。。。”
靠,我就知道没有什么好事,百合控永远就是百合控,哪怕被我掰了回来,让一个潜在的啦啦去开导还没有嫁人的纯情少女,实在是个错误啊。
等等,什么女人的相处之道,为毛我有一种介于ntr和被ntr之间的微妙的即视感。
很快,赛特抵达巴格达城的消息,打断了我这种莫名其妙的纠结。找到了自己的血脉根源,又有了家庭和事业之后,这个曾经流浪了上万里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个英姿飒爽的成熟男人了。
赛特得到的我的传信后,几乎是日夜兼程快马加鞭的就赶了过来,一起过来的。还有以安西子弟为骨干,城傍熟藩和二代归化人组成的,六个满编的新兵补充营,以及同样数量的征发民夫。
由于治下相对的平静和西部边防压力的消失,安西四镇这几年休养生息的不错,作为大都护郭臬,也有余力派出新一批后援,当然这不是无偿的,作为统治上层的核心民族,新生代的安西子弟同样会在广大的岭西行台境内。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且不论,重逢的新欢旧爱两人之间悲喜离合交加,又打又闹飞禽大咬之类的小儿女闹剧不说。他的到来,还解决了我一个人选上的问题。
北方先遣兵团,是为了对应与弗林或者说拜占庭的军事冲突,或者说战争预期,而特地编成,由岭西行台名下的五军统制十六路兵马使,诸镇防御使和团练使。外加五大藩属兵团里抽掉出来的混合部队,
预计编成一个重装车营。一个具装甲骑营,一个游击营,一个骑马的盾弩营,一个团的神机军,搭配以骊人营、褚羯营,夜叉营、青唐铁骑兵、铁甲游骑兵、河中骑士等十几个藩军团,作为辅助部队,全部用火器和弩弓强化过的。
此外光是为他们提供后勤辎重的武装义勇,就达到了三千人。
在雨季幼发拉底河水运受到很大影响下。他们沿着伊拉克行省西部沙漠边缘北上,以迎击侵入亚述行省的弗林(拜占庭)军队。
统领这么一支军队,需要的并不是特别出众的军事素养或是谋略,而是需要足够老道的经验和临机应变能力,并且有足够的身份和手段,指挥和协调正在北方亚述行省境内的泰伯里、米迪亚等藩属兵团的力量。
作为他的副手,则是昔日的老搭档李睿。被当地人称为布哈拉亲王的李睿,这次之所以被解除不得上战场的禁令,乃是因为养猪一样的由于生活是在太过苦闷,通过身体力行的不懈耕耘。他出自胡马特家族的小妻子,和以及陪嫁的数名侍女已经怀孕了,
这样具有皇室血统的继承人,以及继承其他贵姓分支家族的候选人,都已经有了。也可以少有牵挂的回到他魂牵梦绕的战场中。这或许是他参加的最后一次上规模的战争了。
他还带来一份大礼,一群从伊朗高原太回到河中去,想继续煽风点火的粟特叛乱贵族,结果当地大多数人已经厌倦了动荡和冲突,或者说被杀寒胆了。再加上因为大量人口的转移和分流,原本因为争夺土地水源等资源而积累的社会矛盾和压力,也大多不复存在,
所以愿意响应这些丧家犬的人,几乎没有,而在美索不达米亚打败哈里发军队的消息传来之后,更是举行了各种方式的庆祝活动。
为首的粟特叛党罗夏,潜回到自己的领地后,被他别有新欢的妻子灌醉在床上,等到醒来已经被五花大绑的送到了当地的康州防御使去,然后顺藤摸瓜大索余党,因此这场预期的动乱,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被扑灭了。
这次,对于拜占庭人的军事行动,被定为一种军事力量和国家意志的宣示,这场战争需要全力出手,威慑那些潜在敌对者和反抗势力,又要控制规模,避免打成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才能达到充分展示力量的效果。
最好的结果就是,将他们打痛或者说重创,赶回到外交交涉的谈判桌上来,获取更具有优势的条件,毕竟在好容易打垮了阿拔斯王朝之后,再和另一个帝国全力开战,就算是最狂人的饿好战分子,也不敢说有全面的把握。
保留某种程度上的外部威胁,对新设的军州和治下复杂宗教民族来说,未尝不是某种良性的刺激和促进作用。真要一口气把他们打垮了,就没有人来压制西边那些故国臣民了。
此外还有一件重要任务,以陆地上两河流域的大片占领区为根据地,对海外军州的力量进行一次大整合,进一步的加强海陆联合的控制力。
说道海外军州,其开拓的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乾元年间去,至今已经发展除了七大军州/镇。
海外军州名下所掌握的力量,其实是分为主要以南海都督府所属各种军事力量,和南海会社旗下海商集团构成的唐人拓殖船团为核心的各殖民地和附庸政权,及其从属的军民,他们也是构成各大海外军州的中坚力量。
对于这部分力量,有大义名分,也有军事存在和组织优势,更有国内亲族产业等渊源来约束和影响。
然后是数量更加庞大且成分复杂,游离在灰色领域的,沿途招徕来的各族归化人、义从团体,海盗、走私犯子,藩属和盟国臣民、番邦雇佣军等形形色色的外围势力,
对于他们,主要通过发布任务和针对性悬赏,有偿雇佣等方式,来调动他们的力量,不过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控制力就会随之下降,而且不适宜长期的作战需要。
不过确实很好的搅屎棍,用来恶心敌人也是不错的,很多人毫无立场和价值取向,属于敌我不明的双刃剑,一般是通过掌握他们的经济命脉和利益取向,来进行间接的推动和控制。
通过陆地的控制区,向海外军州提供兵员、劳力和装备,然后通过贸易或是调控手段,从海外军州,获得个殖民地和藩属政权的矿物、土产等资源。这只是第一步。
下一步是通过商业上的规划和干涉,形成横跨三大陆的贯穿东西南北的经济大循环。
。。。。。。。。。。。。
发现后方发生惊人变故的麦海迪,最终还是躲过了这位堂兄及其附庸派出的追兵,带着少量衷心的随从,消失在了阿拉伯半岛中部内维尔大沙漠地边缘地带。
关于他最后的结局,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他被贪婪的贝贾人所弑杀,头颅秘密献给了新统治者换取一大笔赏金,还有人说他在内陆沙漠的深处绿洲召集了一只彪悍而精干的军队,时刻准备着卷土重来,还有人说他已经放弃了付过的努力,隐姓埋名在那些愿意接纳他的贝贾人中生活下去。甚至还有说法,他其实来到了南端的也门地区,从这里买船出海前往印度或是非洲,将自己的血脉在异邦继续流传下去。
这也是最后一点关于他的消息,但是他的传说却才刚刚开始,在新统治秩序逐渐走向稳固的后续数十年间,关于这位最后末代皇太子的传闻,一直充斥在中部阿拉比亚及其周边地区,当地有无数人信誓旦旦的宣称,在那些按照传统四出袭掠的贝贾人中,见到这位所代表的旧王朝的旗号。
一些边远地区介于盗匪和旧王朝军队残余的零星武装力量,偶尔也会打出这位最后皇族的旗号,而让事情和传说变得而更加扑溯迷离。
旅人或是商家穿越沙漠地带是,所见到的海市蜃楼中,偶尔也会传出一些,像是复仇的亡灵一样游荡在浩瀚无垠的沙海中的黑色骑兵,以及他们头戴塔形宝冠手持新月符的首领。这写部分真假的消息,让那些饱受外族人压迫和故国臣民泪流满面,又不免充满期待。
《阿拔斯王朝兴亡录》
ps:这两天一直有点头痛,暂时只有这些了
w
正文 第七百八十九章 雄心慷慨宵飞檄5 t
“在我们之外不再有别的部落,唯有波涛,峭壁以及凶恶的罗马人。即使是效忠和驯服也免不了受其骄横跋扈。这些全世界的强盗,在劫掠一切大陆后,现在又到海上来抢夺。如果敌人富足,他们就贪求财物;如果敌人贫穷,他们也要征服以获取荣誉。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他们都欲壑难填,世上惟有他们对贫穷和富裕都怀有如此的贪心。他们抢劫、杀戮、偷盗却美其名曰“统治”,所到之处皆化为焦土,却称之为和平。”
——塔西佗记述的不列颠酋长卡塔尼库斯在最后的格兰比安山战役前演讲中对罗马暴行的控诉。
。。。。。。。。。。。。
锡洛皮小城内外,鹰旗招展,雨后湿润的空气中,到处是挥汗如雨构筑工事和营地的身影,无论是资源聚集而来的基督徒,还是被强征来的穆斯林,都挥动着镐和锄,将这里构筑成一座临时的战地营垒。
随着吹响的弯管长喇叭,身披镶嵌甲或是环甲的军团士兵,在头插马鬃手持旗标的士官们指挥下,徐徐列成轻步兵在前,重步兵居中,辅助部队和军团骑兵位于两翼的标准对敌阵形。
其中中央重步兵被分为两大集群厚重的横队,军团骑兵和辅助部队在两翼,以大队或是中队为单位,分为若干个松散的战斗小集群,以保护中央中队的侧翼和后背,最后是军官卫队和老兵大队构成的预备队。以及由他们所保护的无甲工兵操作的弩炮等攻城机械。
随着中央纵队的首席百夫长,喊出口令,肩膀和大腿都覆盖着鳞片或是环网的重步兵们。
用短剑和盾牌,拍打的节点,缓步拉开距离,给位于前列的长矛手和持大盾兵,留出足够的肉搏空间。
这也是最常见的战场列阵,足以对应大多数情况,尤其是在平原上对应敌人的突袭。
如果是敌人的骑兵发起冲锋,弩炮发射之后。轻步兵会先发动第一轮投射,然后散到两翼军团骑兵和辅助部队的间隙中,由中央第一横队的重步兵用短矛和大盾主动接敌,拦截住他们的冲势,然后两翼的辅助部队和轻步兵就会适时进行远距离打击和掩护军团骑兵进行迂回包围,给予敌人侧翼和厚背沉重的打击。
如果这种反击未能奏效,而且第一横队无法支持,他们就会散开后退,由第二横队接替迎战。为两翼的骑兵和辅助部队争取集结重整,继续发动攻势的时间。
然后第一横队与第二横队迎战敌人直到敌人溃退或是被打垮。
如果第二横队也无法支持。第一横队也未能重整,那么军官们就会投入预备队,但是通常他们不是正面攻击敌人,而是从两面包围敌人多额后方和侧翼,迫使他们动摇和崩溃。
以以上述战术为代表,拜占庭人在古罗马的军事传统和战争艺术上,演变出来的多种多样的变化,更好的适应帝国的重心移到东方后,所要面临的更多种类和民族的不同人敌人和战争需求。
作为沿袭古罗马大部分遗产的老牌军事帝国。拜占庭人的军队传统,多数时候是处于国土防御或是防御型的主动进攻中,
他们总是根据周边不同敌人的情况,在他们最缺乏准备的环境和集结发动战争,比如在隆冬时节进攻斯拉夫人盘踞的河网地区,拜占庭人军队可以借助冰面来袭击他们,而他们却无法在水中和芦苇丛里找到藏身之所;
2、3月份则是进攻游牧部落草原的机会。漫长冬季让他们牛马羸弱,饲草困难。秋冬之交或是冬末,则可以讨伐那些山地部族,大雪会让他们的行踪难以隐藏。而掉光叶子的植被,无法为他们提供掩蔽。
而对于习惯言人干燥地区的波斯人或是阿拉比亚人来说,寒冷和阴雨天是进攻的良机,难受的天气或让他们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
通过上述环境所采取的对策,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环境,再加上依靠强大的国力积累和相对先进后勤保障,只要统帅不是太过愚蠢,拜占庭军队总能在与敌人的交锋中,获得决定性的优势。
而帝国版图内民族的多样性,也让拜占庭人能够获得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长的兵源,以对应不同地区的战争需要,
相比那些外族,拜占庭的军官通常出身环境优裕的贵族家庭或是富有人家,很小就就收军事训练,然后加入士官训练队,学习士兵的基本勤务和战斗技巧,学会骑马和各种武器的运用,研究古代军事家的著作和战例,定期参加操练和演戏。
战时则作为参谋、辅助人员,服务于各联队的指挥官身边,从事文书或者信使的工作,有时候还可以参加起草简单的作战指令,作战计划的制定等。
通过学习和辅助工作的锻炼,并且在战场中取得上级的认可,他们就可以成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军官。
这样只要有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数量的军官储备,可以让前线指挥官,通过良好的部队训练和兵种协同,把握战场的主导权。
而且他们没有同时代西欧骑士那些虚伪的荣誉感,兵不厌诈同样是军官们的教条之一,熟练的使用诈术和谋略,以减少实现目标的代价,欺骗敌人也欺骗本国的士兵,从心理上上动摇和混乱敌人,同样也可以用欺骗性宣传来提高自己的士气。
依靠这些综合性因素下的军事体制,拜占庭在数百年的时光中,无数次击退了西方的日耳曼蛮族、北方的斯拉夫民族和东方游牧国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进攻和侵袭。并且让帝国的疆域,在巴尔干、小亚细亚、叙利亚、亚美尼亚、意大利及地中海群岛获得稳定的扩张。
但是在来自东方的赛里斯人面前,他们所擅长的军事素养和战术变化,似乎有些无所适从了,对方同样是是个疆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帝国,所征服的附庸民族和从属国家数量众多,因此他们的军队素养和战术手段,同样是综合而全面。
唯一的所能做到的,就是选择在潮湿的雨天下作战,以削弱对方传说中犀利的火器投射部队。
他们他们这些天。已经接战了多股不同作战风格的部队,互有胜负,但是作为主力的塞里斯正规军团,却始终没有露面,这让士兵们压力很大,又充满了期待。
但是就算再狂热或是激进的人,也没有想过要主动进攻占据巴格达的赛里斯军队,那是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哪里有包括塞里斯禁卫军团和首都卫戍军在内。八万多经过数千里征程,一路血战过来的士兵。更何况他们还能从东方的本土和海上得到后援,虽然具体数量尚不明确。
最有信心或者说最狂妄的人,也不敢说有毕生的把握,而在两个大帝国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双方的臣民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但是通过在北方地区的军事行动,在亚述行省的实际权益中,瓜分到足够的利益和地盘,却还是可以期待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从来就是用实力来对话的,无论是对外部,还是对内部来说。
对以包鲁斯为首的拜占庭将帅来说,战争胜负是某种政治上的延续,这场较量背后。
更多的是与赛里斯人贸易和经济交流上所获得巨大期待值,横跨两大路大部分地区之间的漫长商路贸易活动,足以让任何来自远方的舶来品。变得价值不菲而奇货可居。
要知道无论是古代的波斯人,还是近代的阿拉比亚人,依靠强力的控制和垄断手段,在横跨大陆被称为黄金香料公路的贸易线中。攫取了巨大的利益和海量的财富,并且建设起来辉煌的城市文明和维持庞大的军队。
在蛮族四处开花的溃灭狂潮之中,东罗马的继承者们,好容易才坚持到了宿敌波斯人的衰败,却赶上了更加强的阿拉比亚人的崛起,这些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好战无畏的沙漠牧民,甚至一度打到君士坦丁城下,让皇帝割地赔款甚至奉上身份尊贵的人质。
直到伊苏利亚王朝的创始者,里奥三世皇帝的横空出世,在君士坦丁城下,一把大火将穆阿维耶哈里发的野心和军队,葬送在普布鲁斯海峡凛冽的寒风和燃烧的海水中,才得以引领帝国重新走向复兴之路。
但是阿拔斯人很快就取代和继承了伍麦叶王朝的大部分遗产,继续垄断和把持着这些贸易线上的巨大权益,并且以更强势的姿态,频繁的碰撞冲击着,中兴时代的老大帝国权威,甚至与西方崛起的法兰克人结成某种盟约。
但是不幸或者说幸运的是,他们四面八方扩张的脚步,实在太过急进和得意忘形,以至于一下走的太远,还没来得及巩固那些新征服的土地。
却从历史上那些可怕黄祸的根源之地,远东的塞里斯帝国,招惹来了恐怖的敌人,霎那间,索格底亚那沦陷,巴克特里亚沦陷,呼罗珊和花剌子模沦陷,俾路支和法尔斯沦陷,锡斯坦和克尔曼沦陷,伊朗高原沦陷,然后这些黑发黑眸黄肤的敌人,余势不减的杀下高原,直接将毁灭和蹂躏和战火,一路烧到了美索不达米亚。
仅仅数月时间内,胜利者曼苏尔和他久经百战的军队,伴随着土崩瓦解的王朝统治,成为了过眼云烟。这种轰然崩塌的冲击和余波,甚至震动到帝**队脆弱的神经。
然后他们发现自己已经需要直面那些东方人,不过这未尝也不是难得的转机和契机。
要知道,光是通过与那些远道而来的赛里斯人的海上贸易,帝国就尝到了足够的甜头和期待。
而作为东西方大陆贸易的和终点,塞里斯帝国所拥有大多数东方商品最终原产地和庞大消费市场的双重地位,足以让任何一个试图进行直接贸易的人。因为所获得回报而疯狂不已。
有了如此一大笔跨大陆财源的补充,并且在东方的亚细亚获得一大片稳定的缓冲和屏障地区,在接连的战争中已经精疲力竭的帝国,也完全可以喘一口气,然后重新转过身来,对西方高举起征服的鹰旗。
像包鲁斯这样因为古典的家世和古老血脉,而从小被耳濡目染崇高理念和梦想的将帅,也或许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如今的君士坦丁堡,能够像历史上的查士丁尼皇帝一样。发动举国之力,全力以赴的收复和光复古罗马帝国的昔日版图。
但是前提,是他们必须让面前的对手,认清自己的力量和实力。
锡洛皮小城之外,新一场战斗的尘埃逐渐散去,
属于黑山雀联队的士兵,喘着气,相互包扎身上的伤痕,将阵亡的同袍收敛起来。这是来自东方的某只游牧骑兵,所造成的结果。
这些狡猾而彪悍的轻骑兵。用出色的马术。以及灵活的马刀和投枪,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记。
虽然依旧没能打穿他们的队列,但是也让剩下的士兵精疲力竭。于是,高举白色母鹿军旗的联队,接替了他们的位置。
在他们的视野范围内,
整整两个大队的军团骑兵和两倍数量的亚美尼亚骑兵一起,像狼群一样,紧紧咬着退去的东方游牧骑兵,将已经露出疲态的他们纷纷打落。砍杀在马下。
然后这些且战且退的游牧骑兵,突然不顾伤亡四散开来,追杀正酣的军团骑兵们,则看到了游牧骑兵一片黑色的阵线和点点寒光。
巨大的力量将他们的身体,连同护甲撕裂开来,脏器和血水在鞍具上,随着战马的乱动而喷溅着
整匹马被斜斜的贯穿。钉死在地上,虽然这匹可怜的动物,踢踏挣扎着想要站起来,结果就是进一步撕裂伤口。将自己的血液喷满地面而死去。
“弩车。。”
“赛里斯人的弩车。。”
像死神的镰刀一样掠过骑兵冲锋集群的武器,正是唐人重装车营所配备的联装弩车,这些用绞盘和杠杆上弦的战场利器,在短时间内很快就发射了三四轮。
将军团骑兵的锋线,冲刷的支离破碎,而四散开来,只有少数最英勇的骑兵去势不减的冲到弩车身前,却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拦截,纷纷马失前蹄,栽落翻滚在地上,铺设在草丛中,齐腰高的细细铁线,成为了他们失败的罪魁祸首
“这是什么。。”
紧随跟进的步兵联队也遇上的麻烦,他们目瞪口呆的望着尘烟里走出来的军队,
闪亮的片条甲和红色马鬃,与人齐高的弧面长盾,仿佛就是刚从古代壁画和马赛克镶嵌图上走下来的一般。
“我们在和古罗马军队作战么。。”
口中喊着这样的疑问,身体和脚步不停,向前裹挟拥踏而去,霎那间
盾阵对盾阵,拜占庭小圆盾鱼鳞阵战术对古典盾墙战术,带着巨大的力量对冲撞击在一起,发出啵啵啵的爆裂声。
像是喷涌的波浪一样,一直有人体或是盾牌在两军交接的地方,掀飞起来。这是来自各自后方的箭雨和投枪,才像黑色的阴云一样笼罩在他们头上。
鱼鳞状的小圆盾阵,顿时凹陷下去了一大片,而长条拼接成的盾墙,则像是草丛一样,竖起了一大片附着物。
随即从盾墙背后,冲出来的厚重披甲骑兵,更进一步的造成了拜占庭人知觉上的混乱,
“布罗诺埃?。。”
“这是布罗诺埃么。。”
圆尖盔,长马鬃,紫色披风和大片包裹头颈的鱼鳞护胸。由雅各派信徒用缴获的装备,所山寨的布罗诺埃骑兵,奔跑起来卷起震动,很好的动摇了他们士气和斗志。
忍不住去看他们的军官,却发现他们也同样的疑惑和惊讶。连随军牧师也有些失声了。
虽然这些雅各派骑兵,与拥有多种战斗技巧和适应性的正版布罗诺埃相去甚远,只会很简单的几个战术变化。
但是他们所造成的影响和混乱,足以为新一轮强攻创造上好的良机。
当他们初步发现这些所谓布罗诺埃的真相,以一种被侮辱的悲愤和怒气,争相奋勇扑杀上去的时候,兵种队列之间的间隙已经被拉开。
头戴角盔,身披毛毡和黑甲的高原骑兵,像是一股沉默的褐色铁流一般,略微绕过混战纠缠或是筹措不前的雅各派骑兵,从斜对角撞在拜占庭军松散的队列中。
如风暴一般掠过那些奋战的士兵,将他们撞翻或是掀倒在地,然后纷纷松开那些贯穿人体中的矛枪,挥舞起沉重的长斧锤棒,狠狠的将那些重步兵像是风吹落叶一样的扫的七零八落。
军官卫队和老兵组成的预备队,终于放弃了他们守护的营垒和器械,但是另一股骑兵的洪流,打断了他们的企图
这些喜欢在铁甲上,附着满五颜六色装饰物的中亚骑兵,狂叫着呼啸着,面对面的冲散了他们大步行进的队列,被砍断的拜占庭军旗和军标,像是风中飘摇的烛火一般,顽强的抖动晃荡之后,无奈的倒下飘落在某位骑兵手中,成为挥舞炫耀的标志。
“收兵。。”
新任的萨珊郡王,泰伯里…米迪亚联合兵团指挥官李思远,有些不甘心的看着,哪怕遭到重创,但依旧能够保持最后的阵形,拼死抵抗的拜占庭军,最后中止了让萨珊重骑出击的命令。
“行台本部的人马已经到了,弗林军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我们的任务和目标,是亚美尼亚人。。”
“追击战斗中,尽可能的俘获弗林兵。。亚美尼亚人如非必要,绝不留活口”
。。。。。。。。。。
在距离锡洛皮只有半天路程的临时驿站中,包鲁斯得到黑山雀和白鹿两个联队覆灭,几个大队的军团骑兵和数千名亚美尼亚辅助军被重创的消息,。
“我们的侦查骑兵在哪里,为什么敌人突然出现在战场。。而缺少征兆”
一个质疑的声音高喊着
“我们派往南向和西向的的侦查骑兵,。。全部没能回来。。”
这句话,让军帐之内,顿时一片失声。
ps:那个,又丢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我删了,然后不知情的情况下,存了新文件,然后用恢复软件也恢复不过来了,于是4月11日以后的内容和积累都没有,那些长姐还得去盗贴网站复制捏贴回来,然后重新小正。。。。泪目中,
(网网。)s
正文 第七百九十章 雄心慷慨宵飞檄5 t
“最困难之时,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之日。”
——尤里乌斯。凯撒
“做将军需要的才能与做士兵需要的才能大相径。。”
——古罗马哲学家利维《罗马史》
。。。。。。。。。。。。
听到首战告捷的消息,我正在吃年糕火锅。
天竺和宁远地区试种的糯梗稻米,做成的年糕,吃起来粘性略显不足而浆粉十足清甜四溢,别有一种独特口感,
这样的年糕从宁远东循州随着补给辎重,一起送来大概有几十车,我这份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