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岛,怎么也得放一支镇场子,吕宋孤悬海外,甲级舰队用不着,但是一支乙级舰队是少不了的。
    这些还是目前需要的舰队,未来呢?
    极乐岛(新几内亚岛)未来如果需要开辟的话,算上周边的岛屿,也得至少需要一支镇守;然后是澳洲,这又是一个面积丝毫不下于大唐的大陆,而且四面环海,一个方向至少得两支舰队守护,这就是八支;美洲就先不说了,往西看,天竺已经被占领,大唐早晚要和大食做过一场,而以如今双方的力量对比,大唐战败的可能性不会高于10%,一旦大食战败,那么阿拉伯半岛就会落入大唐手中,这又是最少两支;然后是红海也得需要海域一支;地中海海域那么大至少得三支;非洲周边需要至少五支;印度洋的巡逻舰队也至少两支;然后是欧洲(注:1)……
    这么多的舰队,就算全部是乙级舰队,那需要的船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得需要多少钱来建设啊?
    李贞固然有钱,但是他的钱多同时花钱的地方也多,他再能赚钱不可能完全凭着自己的钱将一支军种从头到尾的完全建立起来,这里面终究需要国家的力量来支持,而且是持之以恒的支持,就算是国家在短时间内也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是父皇的不是,父皇误会贞儿了。”李世民心中对李贞又是惭愧又是佩服,惭愧自己枉做小人,佩服的却是李贞的深明大义,至少换做李世民他如果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也不可能就这么说放弃就放弃。尤其是李贞现在还不是皇帝,虽然他的太子之位已经坐稳,但是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说不准,万一哪天李贞触怒自己,说不定自己就要罢免他的太子之位,到时候李贞可就真的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当然了,李贞此时大势已成,李世民就算是想要罢免他也不可能了,除非李贞造反,但是李贞明显不是那种急躁的人,不可能造反的。
    但就算不能罢免,可万一中途出现意外了呢?比如李贞遇刺?或者说得了什么绝症?再或者残废了呢?
    无论以上哪一种被实现,李贞的投资可就都要白白浪费了。
    对于李世民的想法,李贞也能猜到一二,对此李贞也只能说一句——父皇你想多了。
    李贞既然敢下这么大的本,放弃这么大的权利和利益,又是送婆罗洲又是送香料群岛又是送海军的,如果说他没有安排那是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既然李贞做到了这些,那就说明他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别说他不会遇到以上的事情,就算他真的中途被人杀死了,皇位也不会落在别人手中,只能落在李晃的手里——李贞是大公无私,但是那种大公无私是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比如说他无后了,或者说子女真的不堪造就了,当皇帝只能害人害己的时候,那他才会将皇位转让给血亲兄弟,但是现在他有儿有女,而且资质都还不错,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贞又怎么可能会无私到将皇位送给外人?
    “父皇过奖了,这些都是儿臣应该做的。”李贞正色道:“儿臣此生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儿臣希望有生之年将大唐的军旗插遍所有的已知之地,用大唐的铁蹄征服所有能征服的敌人,把大唐的威名传播到整个世界的角落。儿臣希望有一天,但凡是我大唐的土地上,太阳永不落下,儿臣要建设一个真正的日不落大唐……为了这个宏愿,儿臣愿意舍弃一切,别说是区区一个海军了,就算是舍弃儿臣自己的生命,只要这么做能对大唐的征服有帮助,儿臣也绝对义不容辞。”
    开玩笑,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是所有人都被李贞的大义给感动了的时候,别说李世民感动,就连文武百官对于李贞能如此毫不犹豫的放弃一支军队的控制权也是百感交集,但是无论这百感都是些什么感,此时都是所有人心情最起伏的时候。
    李贞在大唐熏陶了这么多年,也算是一个老牌的政治家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道理他当然懂。他自然也明白在这种时候说什么话最合适——在这种时候表达自己的愿望是最合适的,也最能撼动人心的,尤其是自己的宏愿还如此的大,如此的震动人心,更是能将所有人的血气给激发起来。
    “……”
    果然,听到李贞的宏愿之后,整个大殿一片寂静,所有人都震撼的看着李贞——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将自己的终极愿望在人前说出来呢,也难怪众人震撼。毕竟这个愿望太大了,可以说如果李贞真的能做到这一步的话,那他的历史评价将会远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果他能在征服过程中还保证足够的文治,那么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也要拜服在李贞的马下。
    所有人都被这份宏愿震撼到了,从李贞不由的就联想到自己,如果自己能参与到这件大事件里来,如果自己能辅佐如今的太子,未来的皇帝李贞完成这个成就,那么自己又能在历史上得到什么样的评价呢?
    想想都流口水啊。
    百官中九成的人都陷入了遐想之中,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看向李贞的眼光变了——变得厌恶、审视、复杂以及……懊悔。
    这些的之所以有如此表现,是因为他们是和平主义者,对于这些年来大唐屡屡对外发动战争早已经厌恶,但是和平主义者的具体划分也有所不同,有的人是因为骄傲——在他们想来大唐是中央王朝,只需要治理好自己的地盘就够了,何必统治那些蛮荒之地?
    现在看太子的意思,他还打算征服更多的野蛮之地?征服这么多野蛮土地有什么用啊?如果是为了开辟生存空间,目前打下来的地盘就够了啊,开辟那么多荒芜的地盘干什么啊?看着好看吗……好吧,那么大的地盘全部变成大唐的颜色,看着的确是挺好看的。
    也有人是从实际出发,毕竟大唐最近几年一直都在打仗,财政一片赤字,要不是往年还攒了一点家底,大唐社稷早就崩溃了。
    原本他们还以为大唐可能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了,但是现在听太子殿下的意思,一旦他继位,可能还要发动战争,而且还是比之前规模更大的征服战争……这怎么可以?大唐经济早就濒临极限,如果再让太子这么胡来——国虽大,好战必亡啊。哎,早知道就不支持太子殿下了,现在太子大势以陈,我们该怎么办?
    还有人是从自己的私心考虑,太子的威望已经与日俱增,一旦南洋和天竺彻底安定下来,那么他的威望将会达到巅峰,但是听他的意思,还准备将自己的威望再次拔高?这怎么可以?现在的太子就已经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来了,如果他的威望再次拔高的话,那么整个天下不都成了他的一言堂?到时候凭借他的威望,谁敢反对他?自己岂不是一辈子都要被他压在身下了?不行,这绝度不可以,一定要阻止他……
    最后的就是纯粹的圣母心了,他们对于大唐的征服战争原本就持抗议态度,因为这样会死很多人,而杀生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好的。现在一听太子要继续开启征服战争,当然是打心眼里拒绝了,如果真的让太子继续这样下去,甚至一直征服到生命的尽头……那得死多少人啊?
    绝对要制止太子这么做,如果劝阻不了他,那就让他倒在走向皇位的道路之上吧……
    在众多的反对者中,也就只有第二个是纯粹的公心,第一个是自大狂,第三个是自私小人,第四个是圣母女表,他们阻止李贞都是为了各自的目的,都有自己的险恶用心,也就只有第二个才是真正的一心为公,是从国家财政上考虑的,但是他们的考虑也不周全,算是一群糊涂蛋。
    然而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反对者也不是笨蛋,他们自然不会在群青激动的时候将内心的想法说出来,但是念头已经在心底扎根,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那么他们也不得不将念头付诸行动。
    支持李贞的人则一个比一个激动,原本的寂静很快就被打破,文武百官开始哗然起来。

第三百章 正确的政治立场
    第三百章正确的政治立场
    “好,好一个日不落大唐,就凭这一个名字,就当浮一大白,哈哈哈……太子殿下,你这个名字起的好啊,俺老程若是能看到那么一天,就算是立马死了也值了。”第一个呼应李贞的毫无疑问,正是武将阵营的程咬金,不比文官们,武将们一般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虽然程咬金号称老妖精,但这只是说他的心思细腻,在性格上还是很率真的。
    而相比于武将,文官们的心眼可就多不止一点啊——听殿下的意思,接下来是准备要重用武将了吗?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啊。
    难道要让那群大老粗压在自己头上?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得想办法将殿下的心重新拉回来。
    文武之争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毕竟文武天生对立,不是你压过我,就是我压过你,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种花家建立都是如此。
    不过此时应该没有人能想到,大唐已经是最后一个文武之争的时代了,到了唐末的五代,将会形成一个短暂的武人的盛世,在这一段时间里,武将的地位无限拔高,武将们可以当皇帝,可以当军阀独霸一方,相比于武将,文人只是他们的附庸。
    而后宋朝建立,开国皇帝赵大深知武人失控有多厉害,于是开始重文轻武,甚至为此定下规矩,和士大夫共天下,将武将势力彻底的打压了下去,再加上后来又诞生了理学这个怪胎,武人开始被压制,一直到了后世新的种花家成立,武人也都没有再翻盘过一次。
    当然,无论是五代武将发展到巅峰,还是宋朝以后文官彻底崛起,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情况还好,尤其是唐初的时候,应该是自古以来文武最和谐的时候,文武百官同心协力,将大唐建设成了世界的霸主。
    但是就算文武之间再怎么和谐,在暗地里双方也是有争斗的,虽然这种争斗并不严重,也没有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可争斗就是争斗,无论是资源还是皇帝的宠信,都是他们争夺的对象——因此现在文官们察觉到太子可能会重用武将,他们的自然心里就不舒服了。
    心里一不舒服,这反应就慢了,反应一慢,就落后到武将之后了。
    “知节所言甚是,日不落大唐啊……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听到这个名字,臣的浑身热血居然都在沸腾,恨不得拿起双锏再上战场杀他个十进十出。”秦琼和程咬金不愧是老兄弟,在程咬金开口之后,立马就跟声附和道,而且他也的确是被这个名字刺激到了,心中激动几乎难以控制,他毕竟是军人,他毕竟曾经是大唐的战神,心中的热血依旧还在,只可惜他早年打仗太猛,气血亏损太过严重,这些年虽然补充回来了一点,但是终究是拿不起兵刃也上不了战场了。
    尉迟敬德双眼充血,炭黑色的皮肤居然泛起了诡异的潮红色,已经将之前的不爽丢到了一边,声如雷震般大吼道:“是啊是啊,如果太子殿下您准备开启征服之战的那一天,臣还活着的话,还请一定要带上我啊。我老黑虽然年龄是大了一点,但是依旧能耍得起我的单鞭,舞得起我的长矛,在战场上杀几个敌人还是没问题的。”
    和秦琼不同,尉迟敬德的身体素质可是很好的,一直到死都是身体倍棒,足足活了七十四岁,可谓是一个老寿星了,这一点可比秦琼强的多了,其实若不是孙思邈及时为秦琼续命,并且提前为他量身订制了一套恢复疗程,秦琼也不可能活到现在,最多也就比历史上多活一段时间罢了。
    李绩也跟着出来凑热闹:“几位兄弟说的都很好,臣也不能落下,若是臣将来还活着,太子殿下可不要忘记将臣也带上啊,臣真的很想感受一下大唐之日永不落下的美景……”
    “对对对,还请殿下也不要忘了我。”
    “还有我,我觉得我也能活到那个时候。”
    “我也要提前预定一个位置,殿下一定要带上我啊。”
    “……”
    “……”看着群情激动的武将们,李贞无言以对,你们的脑子有坑是吧?我只是说一下自己的愿望,你们至于这么就提前预定位置?还是当着我父皇的面?你们这样的表现,我父皇会怎么想?他会不会误以为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想要诅咒他早死了……还好,父皇好像并不介意,但就算他不介意,你们也不能这么乱说啊,差点坑死我了。
    “日不落……果然是一个好名字啊,心潮澎湃,恨不能马上实现。”
    “说起来我虽然只是一介文人,但是一听到这个名字,我心中居然也是热血沸腾。”
    “哎,殿下的梦想若是真的可以实现,那我就算是死了也瞑目了。”
    “只可惜,老朽今年已经六十岁了,怕是见不到那时候的场景了,可惜,可惜啊。”
    “……”
    就在李贞吓得额头冒冷汗的时候,文官们终于反应过来,对于李贞的大志愿纷纷称赞——不管此时他们心中是何样想法,但是表面上对李贞都是赞扬有加,更是屡屡表现出自己的激动,恨不得以身相随。
    无论李贞的未来有多么残暴或者好战,无论李贞未来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无论李贞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所有人此时都只能支持李贞,哪怕有些人心中恨不得弄死李贞,此时也只能支持赞扬,而不能有丝毫反对——毕竟无论在什么时候,开疆拓土都是一个政治性非常正确的一个立场。
    毕竟开疆拓土什么的,终归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就好像古惑仔中的打地盘一样,无论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只要能打下来一块地盘,就等于是给帮中增加了收入,那么这个人就会得到小弟们的支持和崇拜,而一旦有人反对打地盘,那么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理由,都会遭到小弟们的厌恶。

第三百零一章 豪情满怀
    第三百零一章豪情满怀(改)
    有一些君王在历史上的表现并不怎么样,但如果一旦他的任期内有开疆拓土的事情发生,那么这个皇帝的历史评价就会比本身高出一大截——这一点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纣王……额……好吧,纣王的话就算了。
    最好的例子是亚历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铁木真,这两位都是世界上有名的征服者,一个从欧洲打到了印度,一个从亚洲打到了多瑙河畔。然而而他们的征服却给世界带来了无尽的杀戮,无数的人死在了两人的铁蹄之下,按道理来说,这样的人就算是下十八层地狱也足够了,理应被万世诅咒,被亿万人唾骂。但是实际上无论是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东方的成吉思汗,他们两人在历史上固然有一些骂名,但是也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两人的崇拜者几乎和骂他的人一样多。
    同样的例子还有西方的拿破仑、凯撒、大流士等等,还有东方的忽必烈、朱棣、秦始皇、汉武帝、汉宣帝等等,无论他们在历史上的负面评价有哪些,但是他们自己国家或者民族里,都是最有名也是最值得崇拜的的英雄。
    可惜,华夏自秦汉以来就最讲究中庸之道,这就导致君王的侵略性不强,只顾着自己碗里的肉而不知道锅里的肉更多,否则以华夏独霸世界五千年的强大于悠久,整个地球早就是汉人的天下了,古往今来的那些所谓的征服者,在华夏的强大底蕴中,连狗屁都不如。
    “好!当真是好大的一个愿望,贞儿有此心,朕心甚慰……不过,日不落大唐什么的,还是让朕来实现比较好,你还是好好的当你的太子吧……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的学习,否则若是将来朕将江山打下来,你却没有能力守住,那么朕的棺材盖……你可压不住啊。”李世民豪情万丈的说道,这样的可以超越三皇五帝,秦皇汉武的机会,他李世民又怎么能轻易放过?至于李贞,还是好好的当你的太子去吧,我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还不是要留给你吗?这么美的事情我就没有遇到过呢。
    至于刚才武将们的失态,他的内心是真的不介意,不说他的心胸之宽广,在历代皇帝中亘古未见,就说大家都是相交几十年的老兄弟了,李世民太了解他们的尿性了,在平时的时候还能收敛一点,但是一旦被人挑起情绪——就连李绩也都会说一些愈制的话来,李世民早就习惯了,如果他连这点错误都追究的话,那么这群老兄弟只怕早就罢的罢,贬的贬了,刺儿头魏征恐怕更是连命都保不住(魏征:为什么总是拿我当例子?)。
    李世民当然有资格释放自己的野心,他作为一代雄主,千古圣君,自然也有开疆拓土的大愿望的,就算是在历史上,他的名声也足以和秦皇汉武并肩,甚至比汉武帝都要隐隐高上一筹。
    只是历史上的他见识不足,因此一直将目光盯在周边的一亩三分地上,最多也就是将眼光放到西域,再往西就不在乎又或者是顾不上了。
    毕竟大唐周边敌人实在是太多,先有东突厥,紧接着是西域诸国,然后是吐蕃,最后是东北诸国,可以说李世民的一生都在打仗,并且一直到死都没有将周围的敌人彻底肃清。大唐周围最后两个敌人(西突厥和高句丽,契丹这时候还只是小弟,算不上敌人),还是到了李治时候才灭掉的,至于狗皮膏药吐蕃,更是连李治都一直都没有灭掉,相反反而是到了安史之乱之后被吐蕃打进了长安城,将繁花似锦,软红十丈的长安城给劫掠一空,实在是千古之奇耻大辱也。
    而现在不同,东突厥早就被灭,薛延陀和回纥只剩下可怜的一口气,随时都可能断气。
    西域三十六国最强大的几个已经灭亡,其余小国在大唐的威压下瑟瑟发抖的露出了自己的肚皮(动物向敌人露出肚皮等于是投降),任君采撷。
    东北诸国已只剩下一个新罗在苟延残喘,所谓的高句丽和百济已经成了大唐的地盘。
    高居世界之巅的吐蕃已经成了大唐新的领土,高原上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贵族们。
    西突厥虽然还在,但也已经被大唐吓成了惊弓之鸟,只要大唐愿意,随时可以以铁骑横扫之。
    契丹还未发展起来,李贞也不会给他们崛起的机会,迟早有一天,大唐的铁蹄会降临在他们的头上。
    倭国现在连本土都没有统一,大唐的舰队就已经在他们的头顶上巡航,这里迟早也会成为大唐新的殖民地。
    西南诸蛮灭的灭,投降的投降,六诏虽然还在,但也只是趁着大唐虚弱的时候偷袭了大唐一下罢了,一旦大唐认真起来,没有人是大唐的对手……
    外患已经消除,至于内部,最主要的敌人已经被压下去,足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对国策造成影响,虽然还有暗中的敌人,但是以他们的力量,也只能在暗处捣捣乱罢了,根本不可能让大唐伤筋动骨。
    可以说,大唐如今内患已消,周边的外患也已经基本解决,再加上李贞奉上的世界地图,让他开阔了眼界,李世民的豪情可是一点都不比李贞小啊。
    李世民愿望早就不是青史留名,甚至他已经不满足于和秦皇汉武并肩而立了,这个愿望早在南洋被开拓出来之后就已经实现了,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与那些古之圣王好好的较量较量,而古往今来第一征服者亚历山大自然就成了他的目标。
    “父皇愿意,儿臣自然是支持的。”李贞自然不敢和李世民在这种事情上政变,但是在心中却是一叹,如今已经是贞观十八年,而在历史上李世民只当了二十三年的皇帝,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历史上的岁数来计算的话,他最多也只剩下五年的寿命,五年的时间想要征服世界,神仙来了都做不到啊。

第三百零二章 为难……
    第三百零二章为难……
    “父皇想要远征,儿臣自然是支持的,只是以目前大唐的情况,短时间内恐怕支撑不了这么大规模的远征啊,所以还请父皇冷静,不要热血上头。”这就是李贞不看好李世民远征的第二个原因了,大唐现在的情况很危险,就算能渡过这一次危机,也必须要进行一次短时间的休养生息,三五年内是不要想着对外发动战争了——而李世民的生命也就只有五年罢了,就算有高明的大夫可以为他延寿,但是以李世民的勤恳,最勤劳的时候一天只睡一个时辰的劳苦,以他这样的生活作息习惯,就算是有长生不老仙丹,恐怕也活不了多久啊。
    “哈哈哈……贞儿你这就多心了,难道你认为朕连这点都想不到吗,朕怎么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你放心就是了,在征服之战开启之前,朕自然会进行一次休养生息。不过一旦大唐修养过来,朕就会挥军西进,和你口中的亚历山大大帝好好的比较比较,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征服者。”李世民大笑道,对于李贞的劝慰毫不放在欣赏。
    李世民固然豪情满怀,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和西方帝国掰掰腕子,但是他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此时的大唐虽然还不至于摇摇欲坠,却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现在发动征服之战,那么他的下场恐怕不比亚历山大大帝好到哪里去,甚至可能还不如亚历山大——至少亚历山大帝国是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才崩溃的,而如果李世民敢这么玩的话,只怕大唐会在他有生之年就会崩塌啊。
    “如此,儿臣就放心了。”李贞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倒不是怕李世民和自己抢征服世界的功劳,李贞还不至于连这一点东西都不放下,之前也说过李贞的性格,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只要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都可以做,名声什么的根本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否则他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一介皇子之尊去当一个商人了,哪怕他因此获得了财神的称号,甚至引起了民间的疯狂崇拜,但是在士林中,李贞的名声也并不好听,然而他却从来都没有在乎过这个,仿佛那些嘲笑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所以说只要是对大唐有利的事情,李贞才不会管一个所谓的名头挂在谁的头上呢,和实际利益相比,名声这种东西是最廉价的——可惜,就是这种廉价的东西,自古以来却少有人能躲过去,反而为了这不能吃不能穿的东西拼死拼活,实在是大大的不值当。
    言归正传,李贞根本就不在乎名声,而且李世民也未必能争得过李贞,就算是有神医续命,他的生命最多也只能维持十年罢了,其中五年还需要休养生息,然后用剩下的五年征服世界?
    还是那句话,神仙来了都做不到啊。
    这功劳终究会落在李贞的头上。
    既然这征服世界的功劳终究是自己的,那他又何必和李世民去抢?
    他唯一怕的就是李世民一时间热血上头,不管不顾的就立刻出征,那就一切皆休了——还是立刻变卖产业跑路吧,到了海外重新发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反攻大陆……
    现在看来,反倒是是李贞小瞧了李世民这个千古圣君了……
    不过想想也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圣君名号的,李世民又岂是一般人?他又怎么可能没有过人之处?又怎么可能会犯下这样的错误——我们通过研究李世民的一生就会发现,李世民一生可能犯下的小错不少,但是真正犯下的大错却是少之又少,唯一的错误就是不顾群臣反对远征高句丽了……何况这也不算错误,他固然是输了,但高句丽也没有落了好,损失可比大唐大的太多了。
    “不过,贞儿你为大唐付出良多,那朕也不能寒了你的心。”将征服世界的事情放到一边,李世民将话题扳回了海军的问题上:“你在朝廷不支持的情况下,以一己之力为大唐建设了整整三支舰队,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生生的创造出了一个军种,如今又毫无所求的将海军送还给了国家,此功不表不足以服人心啊……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贞儿此功,当做如何赏赐啊?”
    “这……”
    百官沉默了,倒不是百官不想赏赐李贞,恰恰相反,他们此时是很想赏赐李贞的,因为若是连李贞这么重的功劳都不赏赐的话,那么以后他们立了功,又哪里有脸要赏赐呢?
    所以李贞不但不能不赏,相反还要大大的赏,重重的赏,赏赐越多越好,然而……
    该赏赐他什么呢?
    李贞现在已经是太子了,是大唐的储君,在整个大唐王朝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更是掌握着整个大唐岭南以南的所有地盘的控制权,基本上南洋各地的开发都绕不开李贞,他更是整个岭南以南所有军队的直接掌控者……这样强大的势力,除了李世民之外,整个大唐就数李贞的权柄最高了。
    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利都是天下第二,仅次于皇帝的存在——这样的一个人,你该怎么赏赐?
    赏赐官职吧,人家已经是大唐储君,再升官就是皇帝了,现在皇帝还没死呢,你敢给他升人家还不敢要呢。
    然后赏钱?这个就更扯淡了,李贞可是大唐财神,他一年的收入比国库税收都多,连海军都是他以一己之力搭起来的架子,期间几乎没有花朝廷一分钱……这样的一个人,赏赐他钱?这究竟是在赏赐他?还是在寒碜他?
    然后是赏赐他权利?拜托,这个就更不可能了,如今李贞已经掌握了大唐一小半的军事力量,本身还有兵工厂这等后勤单位——手握大军,自己还有后勤生产能力,这就是一个军事巨头啊,如果李贞愿意,随时都可以成为一方军阀,也就是李贞志不在此,否则他绝对会成为大唐最头疼的存在。人家已经有这么大的权利了,朝廷都打算限制他的权利了,你还想给他送权利,想都不要想。

第三百零三章 不得不赏赐却又赏无可赏
    第三百零三章不得不赏赐却又赏无可赏
    赏赐的话不知道该怎么赏,但要说不赏赐吧,也不行,人家这么大的功劳你要是不赏赐,不光以后自己立功没有脸要赏赐,整个大唐有谁的功劳能比太子更大的?太子立下这么大的功都不要赏赐了,谁还能立下比太子更高的功劳吗?他们哪里会有脸面要赏赐?
    如果真的不给赏赐,那也就是说他们会将整个天下所有人都得罪了,而一旦触怒了天下人,哪怕文武百官都是高高在上的王侯公卿,也终究会被天下人所嫌弃,被他们的怒火所焚烧,死无葬身之地。
    再说太子立下这么大的功,你却不赏,李贞会怎么想?他会不会误会点什么?而以李贞敏感的身份,他要是误会了什么,只怕会产生一系列不好的影响,说不定皇帝只有舍弃某些人(比如主张不赏太子的那些人),才有可能平息李贞的愤怒了。
    何况就算李贞不介意,他手底下的那些人也不会愿意的——我家殿下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你们就给一个口头嘉奖?就算我家殿下是大唐太子那又如何?太子立功就不用赏赐了吗?这是那门子的道理?
    他是太子,可还不是皇帝呢,就算未来李贞皇帝,创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也有资格犒劳犒劳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