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你不是要为李贞顶罪吗?那我就遂了你的愿,让你亲眼看着你的儿子是怎么死的?我杀不了李贞,我还弄不死你儿子吗?
对于李正道这跳梁小丑一般的作为,房玄龄没有一点反应,只是冷冷道:“我儿屠城是事实,这点我不否认。但屠城究竟是个什么罪名,究竟该如何惩罚,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就连皇上说了都不算,只有法律说了才算。敢问张大人,屠城究竟是个什么罪名?又该如何惩罚呢?”
“我……”张亮没想到房玄龄又将火烧到了自己的头上,心中顿时大恨,不过一想到刚才皇上看向自己那赞许的眼神,张亮心中的不满顿时就消散一空,这是房相在给我争取露脸的机会啊。
想通了此节,连忙闭上眼睛思索了一阵,半晌过后,张亮才苦笑着睁开眼睛,看着房玄龄不由摇头道:“房相啊房相,你还真会给属下找麻烦,刚才属下在脑中细细思索了一番,发现《贞观律》中同样没有记载对于屠城的处置方法。又回忆了一下历史,同样没有发现类似的案例……这实在是无从判决啊。”
“不可能,你在撒谎。”李正道一蹦三尺高:“这怎么可能?历史上那么多座城市被屠戮一空,罪魁祸首怎么可能不会被惩罚?”
第二百二十四章 说的好有‘道理’啊(第二十九更)
第二百二十四章说的好有‘道理’啊(第二十九更)
对于李正道,张亮可不怕他,闻言只是看了他一眼,冷哼道:“李大人这是在怀疑我的专业性吗?历史上的屠城事件的确很多,但劳烦李大人你想一下,这么多的屠城案例,到底有几个是自己人屠杀自己人的?”
“我……”李正道顿时哑然,这话说的也对,屠城这种事情一般都是针对敌人来进行的,比如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及南京大屠杀,都是异族人针对中国人进行的,很少有自己人拿着自己人开刀的例子——太平天国时期倒是有,但现在才是唐朝啊,有个屁的太平天国。
不过想想也是,屠城一般都是带有宣示威风的举动,一般都是针对敌人的,谁会没事了吃饱了撑着,拿着自己的老百姓杀着玩啊?
曹操屠杀徐州,那是当时徐州还不是他的地盘,同样是敌对性质的,就算这样,他也是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进行的。
而既然是针对敌人的,那自然也就不存在惩罚不惩罚的问题了——没道理你屠杀了一个敌人的城池,主将不赏赐你也就罢了,还有惩罚的举动的,就算有,那也是随便惩罚两下,做做戏收买人心,没有参考价值。
既然不是屠杀的自己的城池,那自然也就没有惩罚的必要了,不但不能惩罚,还要好好的表扬一番啊。
“不知道李爱卿还有什么话说没有?”
“臣……无话可说。”尽管不甘心,但李正道还是低头服输了——输了就要认,这是他爹从小就教给他的道理。
“所以,房俊屠杀林邑城池,不但没有罪过,发而还有功劳啊。”李世民这时候也明白房玄龄的意思了,这是在为李贞摘了罪名之后,又开始为自己的儿子脱罪,而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竟然真的成功了。
眼看尉迟敬德被秒杀,作为好基友的程老妖精立刻站出来斥责道:“你这老倌,好没道理,难道林邑和白头冒犯我们的事情,就这么算了?”
“越王不是已经给了他们教训了吗?相信被越王这么一顿痛打,林邑一定不会再敢有丝毫异动了。”李正道辩解道:“再说了,说句不好听的话,狗咬了你一口,你还能反咬回去一口吗?”
“不过虽然房俊也打下了一个城池,但鉴于屠杀一城之地,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朕便判一个功过相抵,既不赏赐,也不惩罚吧,房爱卿意下如何?”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房玄龄便不再演戏,立刻躬身道:“皇上赏罚分明,臣无话可说。”
“既然如此,那便退朝……”
“等一下……”
李世民也被吓了一跳,差点没把心脏病吓出来,皱着眉头看着李正道:“李爱卿还有什么事吗?”
原本李正道告诫自己输了就要认,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在看到房玄龄那得意洋洋的表情,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邪火,冲的他头脑发蒙,说出了一段让所有人,包括后来的他自己都感到惊诧的话来:“皇上,越王殿下不修仁德,嗜杀成性,不重儒学,偏好百工之术,不喜读书,浑身沾满铜臭……如此离经叛道之人,实在当不得正人君子,更当不得一国之君啊。
如今林邑一行,更是暴露出了他残暴的一面,可怜林邑五万生民,却葬送在我大唐的屠刀之下……皇上,林邑是有错误,但百姓的无辜的啊,杀起民,占其地,此实在不是君子所为。
不,越王殿下根本就算不得君子,他是一个双手沾满血腥的超级无敌变态杀人狂,纵然白起在世,冉闵重生,比之越王也是不如的是。”
“……”金銮殿中猛然一静,所有人都傻了一般看着李正道,你丫的老年痴呆了吧?这得是多脑残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啊?你不想活了吗?
一时间他身边的人纷纷下意识的远离他,生怕被其牵连。
“那既然不屠杀林邑之民,不占据林邑之地,那林邑冒犯我大唐的罪行——依爱卿之言,朕该怎么做呢?”李世民面无表情,看不出一丝情绪波动,但内心其实已经怒极,甚至起了杀心。
“臣以为,林邑与白头者,蛮荒之地也,当地土著不识礼法,不知仁德,但大唐可是礼仪之邦啊,国大民多,又岂能与他们一般见识?小惩大诫一番也就是了。
而且臣曾听闻南洋多烟瘴之地,对于我大唐来说,实乃一块鸡肋他,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但产出不了多少粮食,而且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军力建设,实在是得不偿失。不若展现我大唐大国气概,皇上下道圣旨训斥一番,再将我们占领的土地归还给他们,如此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恩威并施,相信林邑白头一定会对我大唐感激涕零,称臣纳贡,为我大唐牧守南疆,更能震慑南洋诸国,一举数得。
至于越王殿下他们,虽然展现了我大唐威严,但毕竟杀戮过重,不如功过相抵,不惩也不罚,相必越王殿下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李世民不表态,并不代表别人不会说话,听了这话,尉迟敬德当即就跳了出来:“嘿,你这老东西,我看你是活腻歪了吧?我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东西,你就这么白白的送还给人家?你也忒败家子儿了吧?又或者说,你因为是败的是大唐的天下,败的是皇上的江山,所以败起来没有压力?”
“尉迟敬德,你休得放肆,我什么时候要败大唐的江山了?这件事说到底不就是一些化外蛮夷冒犯了我大唐吗?如今反正我们也把他们打怕了,也该是彰显我们仁德的时候了。再说,林邑那么大一片地方除了森林多一点外,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惦念的?就为了一点树木,就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镇守,值得吗?”李正道立刻就反驳,败家子儿这个名头他可不敢担啊。
“你……我……”论辩论能力,尉迟敬德这样的大老粗又岂能说得过李正道这个文化人?只是一句话就被他说的哑口无言,下意识的就想要挥动拳头,却被李靖拉住。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百万贯(第三十更)
第二百二十五章四百万贯(第三十更)
眼看尉迟敬德被秒杀,作为好基友的程老妖精立刻站出来斥责道:“你这老倌,好没道理,难道林邑和白头冒犯我们的事情,就这么算了?”
“越王不是已经给了他们教训了吗?相信被越王这么一顿痛打,林邑一定不会再敢有丝毫异动了。”李正道辩解道:“再说了,说句不好听的话,狗咬了你一口,你还能反咬回去一口吗?”
“我……”程咬金也哑了,将脑袋缩回后面装傻。
“这话有道理啊。”
“话糙理不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的确啊,林邑冒犯我们,那是他们不知礼数,咱们再反着打回去,又成什么了?难道也是不知礼数吗?”
“狗咬人不奇怪,人再反过来咬狗,那才更丢人吧?”
“……”
原本以为李正道是在作死的群臣,听到这里,顿时明白过来,李正道哪里是在作死?人家这分明是做好了准备啊。何况人家说的也的确有些道理,情不自禁的附和起来。
李世民强行压抑住心中的杀气,语气平淡的问道:“那照爱卿说来,朕出动了将近三十万大军(岭南道十多万,侯君集又带了十几万,还有李贞的两万多),不但什么都没有捞到,反而损失了不少物资粮草?不知道这些损失应该交由谁来赔偿呢?”
“这件事是越王殿下挑起来的,朝廷发兵救援也是为了救援越王殿下,这些损失自然应该由越王赔偿,反正民间都知道越王富可敌国,区区三十万大军的粮草,对于越王殿下来说,想来应该是九牛一毛罢了。”
李世民故作意动的点点头,不过又有些为难道:“爱卿说的对,不过那钱毕竟是贞儿自己赚的,是他的私房钱,朕除了许诺给了他一个免税的优惠之外,什么也没有付出。用贞儿的私房钱补充国库,朕实在是张不开这个口啊——贞儿是个好孩子,对于大唐对于朕从来都是只有付出,很少索取回报,就算碍于镇元大仙的规矩,不得不评价交易,但条件也都尽可能的往小了要……如今又要朕向他索要钱粮,朕真的没有脸开这个口了。”
“这……”所有人面面相觑,心中疯狂的吐槽,你没这个脸?问题是你还有脸吗?
“皇上,如果此事皇上不好开口的话,那就由臣们向越王殿下吧。”说话的不说李正道,而是一个御史,名叫崔鸾,看到这个名字,基本就知道他的身份了,正是世家站出来声援李正道的人,博陵崔氏出身,同样是家主的嫡亲弟弟。
“既然崔爱卿愿意走这一趟,那就再好不过了。”李世民紧皱的眉头松开,别有深意的看了崔鸾一眼:“只是不知道崔爱卿准备向贞儿要多少呢?”
崔鸾在心中想了一下,道:“此次我大唐出兵将近三十万,时间差不多两个月,这三十万两个月的军需物资是少不了的,差不多应该在一百万贯左右;
另外为了打通道路迎接越王殿下,我大唐损失了差不多五千人,这五千人的抚恤金自然也是不能少的,这差不多又是一百万贯;
最后就是驩州和罗伏州棠州三州中平民百姓被异族斩杀了不少,驩州和罗伏州更是被屠戮一空,他们的抚恤依旧应该算在越王殿下的头上,差不多又是一百万贯;
最后就是这三州被林邑和白头劫掠一空,损失不可计数,不过考虑到这三州都是下州,所辖郡县也都是下等郡县,臣就把领头抹去,一百万贯应该也差不多了。
所以根据臣的推算,越王殿下差不多赔付四百万贯银子就差不多了——当然,如果越王殿下手头紧,一时周转不开,那拿逼别的东西顶替也是可以的,只要价格差不多都可以,我们朝廷自然会帮越王殿下还了这笔账。”
“……我艹!”这是此刻所有人的心情,去你妹的四百万贯吧?
三十万大军两个月就要吃一百万贯银子的粮食?你的粮食是金子做的吧?
五千人的抚恤金就有一百万贯?一家可以平均分二百贯?这已经够一个五口之家舒舒服服的活一辈子了吧?咱们大唐士兵的待遇啥时候这么好了?这岂不是一人当兵战死,全家幸福一生?
还有三州的抚恤,一百万贯?你是怎么计算的?你知道三州一共死了多少人吗?至少五万人啊,一条人命就有二十两的抚恤金?咱们大唐的人命也忒贵了吧?不,是忒便宜了吧——和士兵相比,足足差了十倍啊,你其实是在做当兵宣传广告吧?
最后一条更扯淡,三个州十几个县几乎被搜刮一空,就一百万的损失?你也太小看咱们大唐的民间藏钱能力了吧?真以为除了你们这些大族外,整个天下就没有有钱人了吗?恐怕光是储存在三州府库里的银子,就不只这一个数吧?
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你到底是怎么算的帐啊?
“爱卿总结的很有道理。”李世民也是瞎扯淡,作为一个纵横沙场的老将,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崔鸾是在信口胡扯?不过为了钓出更多的鱼,还是装模作样道:“不过如果这样的话,那崔爱卿就不用去南洋了,贞儿前段时间来信说,他,哦不,是房遗爱在屠杀了日丽城之后,在城中发现了大量的金银和物资,物资倒也罢了,光是金银财宝就足有五百万贯,另外他还发现了一座金矿,他愿意将这五百万贯银子全都献给朕,以换取他对那个金矿的开采权——”
说到这里,李世民忽然笑了:“其实贞儿就是不想占朕的便宜,不想占大唐的便宜,他曾经用水泥的配方向朕这里换取了一个特权,那就是矿产的优先勘探开采权——也就是说,只要是贞儿发现的矿产,他都有优先开采的权利,别人不得以各种理由阻挠。
当时因为朕太过震惊于水泥的神奇,便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现在看来,还是贞儿的眼光够长远啊。
但他未免也太小看朕了,朕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既然是曾经答应给贞儿的权利,今天又怎么会让他拿钱来换?何况水泥的配方咱们也已经得到,当时的交易已经完成,谁也不欠谁的,又怎么可能收他第二次钱?”
第二百二十六章有种下了朝别跑
第二百二十六章有种下了朝别跑
“什么?金矿?”所有人顿时惊呼出声,更有人的眼睛已经开始冒光了。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注定会被所有人喜爱的话,那这个东西也只有钱了,而金子作为古代的最贵重金属,地位还要在钱之上,自然更受所有人喜爱。同样的道理,金矿作为生产金子的源头,自然被所有人关注。
如今听说李贞竟然敢在南洋发现了一座金矿,不少人的眼珠子都已经红了——阿和可是金矿啊,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金子的宝藏啊,哪怕就是最贫瘠的贫矿,一座矿生产几万两黄金也都是轻轻松松的。
“皇上,真的是金矿吗?”这回就连王珪都不淡定了,急切的问道。
“自然是真的。”李世民既然将事情说了出来,本就没有隐藏的打算,点头承认道:“那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金矿,产出的金子质量很高,成色也不错……不过你们就别眼馋了,贞儿有优先勘探采集权,只要贞儿想,这些金子注定是落不到大唐国库中了。”
“这种珍贵的东西怎么能落入越王手中呢?”王珪口不择言道,这可是金矿啊,而且听皇上的意思,这还是一个富矿,这样的矿怎么能交给私人开采呢?
“为什么不能给贞儿?”李世民顿时变色,心中却冷笑连连,什么金矿啊?只是一个被开采的差不多的贫矿罢了。不过朕可也没有说谎,自己只是说那个金矿很不错——这不是废话吗?天底下哪里还有差的金矿吗?至于成色——朕也只是说金子的成色不错罢了,可没说金矿的储量很丰富啊。
“因为……因为……”王珪因为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李世民说的很清楚,矿产的优先勘探采集权是李贞拿水泥配方换来的,且不说这东西能不能再换回去,就说水泥如今对大唐的作用,就不是一两座金矿能媲美的了的。
但是……眼睁睁的看着又一个大好处落入李贞手中,李贞的势力必定会再次增加,王珪真的很不甘心啊……
李世民看了失魂落魄的王珪一眼,没有理他,继续说道:“原本朕是打算将这笔银子还给贞儿的,不过现在看来,正好抵了崔爱卿所说的四百万两赔偿,另外还多余一百万两出来……”
“……”崔鸾很想要吐血,他之所以这样胡乱开价,就是想要削弱李贞的实力——李贞为什么会有今天这么庞大的势力?
除了识人的眼光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他足够有钱,非常非常非常的有钱。不论是问田书苑,还是少年军,之所以这么厉害,说白了那都是李贞生生用钱砸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别人也这么有钱,也用对同样的方法,那他也能砸出这么多精英来。
所以在无法削弱李贞现在势力的情况下,那么削弱李贞的发展潜力就很有必要了——比如,将他的钱夺过来,装入自己的口袋中……
但是现在看来,自己的策略不但没有让李贞削弱力量,反而还增强了他的力量。更可气的是,就算李世民想要得到这四百万贯,那这笔钱也不用经过自己的手了,那老子还怎么把里面的钱划拉到自己的钱包里?
“陛下不可。”就在崔鸾纠结的时候,李正道忽然开口救了他:“缴获归缴获,赔偿是赔偿,越王出兵的时候,用的是我们大唐的名义,那么他在南洋所获得的一切自然也都是属于大唐的,这五百万贯同样也是我大唐的,何况,里面说不定就有林邑人从我大唐抢夺而走的财宝呢,这些是要归还失主的,怎么能落入越王殿下的手中?
而我们出了那么多兵力,折损了那么多人,却是为了拯救越王殿下所作,素衣这笔钱必须由越王殿下赔偿……何况臣刚才在心中算了一下,三州死亡百姓超过五万,赔偿一百万两恐怕不够,至少得五百万贯才可以……林林总总加起来,应该是八百万贯,而不是褚大人所说的四百万贯。”
“哗!”所有人都听得目瞪口呆,这得是多强大的歪理,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啊?你这打的心思也太明显了吧?真以为皇上是个笨蛋吗?
“我靠~”这一次程咬金实在是忍不住了,一把跳到李正道身边,怒吼道:“你这是歪理啊,凭什么越王打仗缴获就要给朝廷?我们打仗就要他来出钱?还有,杀人的是林邑,我们为什么要向越王殿下索要赔偿?”
李正道冷哼道:“哼,前两个问题我已经回答了,我就不说了。至于最后一个问题,林邑是什么地方?穷苦贫瘠之地,整个国家的收入恐怕连我们一个中州的收入都比不上吧?如果我们索要赔偿,他们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危,咬咬牙自然也能拿得出来,但整个国家基本上也要崩溃了,他们又岂能不记恨我大唐?一旦等他们积蓄实力,定然还会报复回来……到时候又是一场战争,劳民伤财,死伤无数啊……”
“来了我们就打回去就是了,大唐还会怕林邑吗?”程咬金不耐的打断道,一把揪住李正道的前襟,厉喝道:“倒是你,我现在很怀疑你究竟是在为大唐考虑,还是为林邑考虑?大唐想要打林邑,你一个劲的反对,满口仁义道德,我大唐被屠杀的百姓你却是绝口不提……你这算不算是卖国贼?”
李正道一个干瘦小老头,哪里是程咬金的对手,被他整个人凌空提起,心里虽然害怕,但嘴上却依旧嘴硬道:“我这是在为大唐考虑……”
“我让你还嘴硬……”程咬金挥起拳头就要打人,却连忙被尉迟敬德拉住:“老程老程,别冲动,这里是金銮殿,你打了他,是要进天牢的,不值得……大不了等下了朝,咱们在宫外拦住他,给他一顿就是了。”
“哼!老东西,有种下了朝别跑,给我在宫门口等着。”程咬金不甘心的一把将李正道扔在地上,差点没把他的腰给摔断喽。
第二百二十七章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第二更)
第二百二十七章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第二更)
“……”所有人都无语的看着这两个夯货,在宫门口堵人,你们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
李世民同样是嘴角抽搐,你们这两个老流氓,竟然当着朕的面扬言要打人闷棍,太不给朕面子了。尤其是尉迟敬德,前面的话说的挺好的,还以为你转性了呢,现在看来,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啊。
“知节,不得放肆。”虽然心里想笑,表面上李世民还得装作严肃的样子,训斥道:“这里是金銮殿,岂是你撒野的地方?”
“皇上,不是老程我放肆,实在是这些混蛋们说的话太混账了。”程咬金气哼哼道:“说白了他们不就是想要越王的银子吗?还林邑贫瘠,林邑要是贫瘠,越王殿下能从一个小小的日丽城中搜刮出五百万两银子出来?这还没算那些堆成山的物资,换算成银子,恐怕也不下于一百万两了吧?这就是六百万两啊……还有一个金矿没算……
这样的地方也叫贫瘠?那老程得问问我们的李大人和崔大人了,如果连这样的日丽都还算贫瘠的话,那你所谓的富庶该是什么样的?长安?还是洛阳?问题是天底下又有几个长安和洛阳?”
“这话也有点道理。”李世民点头赞同道:“光是一个日丽城中都能得到这么多银子,别的城池就算没有日丽城多,但一半应该也是有的,何况还有僧伽补罗以及富春,这两个可是林邑最富庶的两个城市了,其规模远远不是一个小小的日丽能比得上的,那里的利益应该会更多才是……”
说到这里,李世民将目光投向刚刚才站起来的李正道身上:“李爱卿,对于知节的话,你又作何解释?林邑毕竟也是一个国家,虽然小了一点,但也不至于连五百万两都拿不出来——对于此事,爱卿最好给朕一个解释。你只记得我们屠杀了林邑五万百姓,但你却没有说我们被屠杀的那三州百姓的仇,应该找谁来报啊?依旧还在找贞儿吗?这些人可都是在贞儿进入南洋之前被林邑和白头屠杀掉的,和贞儿可没有什么关系啊。”
李正道被吓得满头冷汗,但还是强硬的辩解道::“臣……臣以为……以为,林邑白头者,蛮夷之地也,国民知礼数,不懂教化,因此野蛮一点也是应合情合理的……但是我大唐以仁德治国,报仇臣不反对,但屠城就有点过分了,这种事情传出去了,那大唐在别人的眼中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与蛮夷又有什么区别?以德报怨才能彰显我大唐大国气度啊。”
“以德报怨?”今天李世民是第二次听到这个词语了,不由嗤笑一声:“以德报怨,如果朕没记错的话,是出自《论语·宪问》吧?李爱卿是当世儒道大家,精研儒家经典数十年,那朕倒是要讨教讨教,这以德报怨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李正道当即傻眼,直接卡壳死机。
以德报怨的确出自《论语》,但孔老夫子说这句话可不是这个意思啊。
《论语·宪问》中的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人问:“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人家老夫子的意思根本就是支持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可没说要以自己的善行来对待自己的仇人啊。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意思,纯粹是后世儒家断章取义,故意歪曲孔子经义,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罢了,结果这一套理论竟然还被传了下来,当真是匪夷所思,奇哉怪也。
不过“以德报怨”这个理论在历史上倒是真的有,不过提出来的不是孔子,真正提出这个理论的其实是老子——《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问题是你们是儒家弟子啊,你们没事学什么道家的经义啊?你们是想要叛变师门吗?
何况,老子也只是说用你的善行来回报敌人的恶行,可没说要你对敌人的罪行忍让。他也没说人家都抽你右脸了,你不但不能还手,还得把左脸凑上去让人家继续抽——这不叫以德报怨,这纯粹就是犯贱……
见李正道低头不语,李世民故作失望,摇头道:“看来李爱卿回答不上来啊。既然你回答不上来,那朕就帮你回答: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这是孔夫子的原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诸位爱卿,有哪一位愿意帮朕解释一下?”
“……”回答他的只是一片寂静,尤其是之前附和李正道的那几个人,更是差点将头都缩到脖子里去了,生怕被李世民点到名。
有人害怕被点名,自然也就有人巴不得站出涞秀存在感,比如张亮:“启禀皇上,对于此句,臣稍稍有一点见解。”
“爱卿请讲。”
“是。”张亮整理了一下语言,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出自《论语·宪问》,乃是有人询问孔夫子对于仇人如何对待?是不是要用自己的美德感化他?孔夫子回答说,如果你以你的美德对待敌人,那你又准备用什么来回报你的恩人呢?真正的应对方法就是用你的正直对待仇人,用你的美德对待你的恩人,这才是正确的。”
“嗯,辛苦爱卿了。”李世民赞许的看了张亮一眼:“诸位爱卿觉得,张爱卿的解读如何?究竟是对还是错?有没有什么瑕疵纰漏?大家大可以仗义执言,不必有任何拘束。”
“……”继续无声中。
“皇上,您就别问了,他们现在都一门心思的装缩头乌龟呢,生怕被您看见呢,谁还敢站出来回答您的问题啊?”尉迟敬德跳出来,瓮声道:“而且张亮的解释也不算错,他们就算欧胆子站出来,也反驳不了张亮的观点,您问了也是白问,还是进行下一个问题吧。”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棍子打死(第三更)
第二百二十八章一棍子打死(第三更)
“这样啊,也有点道理,不过别人也就罢了,但有一个人的意见朕却是必须要询问的。”这时候,李世民已经将自己的不满完全的释放了出来,淡淡扫了李正道一眼:“李爱卿,这件事是你自己挑起来的,对于张爱卿的解释,你可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李正道见李世民问到了自己,虽然心中战战,但既然皇帝都问了,只能道:“臣……臣……无话可说。”
这话说出口,也就意味着李正道认输了,但李世民可没有放过他的打算。
“不过李爱卿的学术虽然不精深,但有句话却说的很对,那就是狗咬了人一口,人的确不能再咬回去,这话乍一听起来的确很有道理,但是……”李世民的声音忽然变得很重,李正道浑身一颤,浑身冷汗顿时就流了出来,但他的头却缩的更低了,嘴也仿佛被封住了一般,就是不吱一声。
又冷冷的扫了李正道一眼,李世民才继续道:“但是,朕曾经和贞儿也讨论过相应的话题。不过在朕说出这句话后,贞儿却给这句话增加了半句内容,朕觉得很有道理。那就是狗咬了人,人虽然不能咬回去,但可以一棍子将狗打死啊、
对于惹到自己的人,直接打死不就好咯,干嘛非要用狗咬人人不能咬狗这种比喻来安慰自己,显得自己很大度一样,其实只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人不是狗,既然不能咬回去,那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