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保安-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多的情报。
失踪和锦衣卫现在正处在恐惧之中,他本来只是出门想在街上买一点日常用的东西,稀里糊涂的就被人打晕带到了这间满是刑具的房子里边。刚才浇在身上的凉水使他的头脑异常的清醒,在对方还没有开始问话时已就爬在地上磕头表示要投降。因为这里的场景他太熟悉了,锦衣卫的诏狱中有的东西这里全有。
接下来双方的合作很是愉快,保安军统计局的人员向他详细的询问了他们此行的目的,人员情况,特别是为首的郭志一的信息问的更为细致,连他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都被问及了,这些问题当然都得到满意的答案。
动手抓人的正是保安军统计局的人员,下命令的是张楚,抓人是为了更好了解,郭志一这伙人的情况,同时也给郭志一施加压力,使他不能安心的思考问题,要让他急躁,不能按部就班的活动。
至于其他的锦衣卫人员,张楚并不想一下子将他们都抓起来,他还想与郭志一好好谈谈,于是在第二天的晚上,张楚又来到天悦客栈请郭志一喝酒。
第二百九十二章 皇帝的亲卫
这一天郭志一都是在惶恐和不安中度过的,失踪的那个锦衣卫还没有消息,好在没有发现保安军到他们原先作为接应点的客栈抓人。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再回那个客栈,找了一家更为偏僻的客栈安身。在天悦客栈这里郭志一也不敢留太多的人,他命令其他的人在旁边另找了一间客栈藏身,只留下他一人在天悦客栈等待张楚,他实在不想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傍晚时分郭志一终于等来了张楚,张楚一进门就报怨道:“真是官身不由己呀,这一天抄抄写写的,可把我累坏了。”
“张兄弟,快里边请,今天我们将酒菜拿回客栈的房间吃用,好好聊天休息,你看怎么样?”郭志一热情的打着招呼。
“这方便吗?”张楚迟疑了一下。
“没问题,我也是一个人在此居住,没有他人打搅。”
“那好,我今天一定要不醉不归。”张楚大笑着说道。
二人点好酒菜,叫小二送到房间,坐在客栈的火炕之上二人边喝边聊,气氛更加的融洽。
通过与张楚的聊天郭志一知道了更多的有关保安军的事情。据张楚讲保安军的实力并不是很强,只因与各地朝廷的特殊关系才得以生存了下来,官员们倒卖粮食等物资给保安军都发了大财,保安军还将工厂收入的大部分用来行贿朝廷的官员,用二当家朱济世的话讲,这叫花钱买平安。
保安军内部的主心骨其实是考中过秀才的朱济世,张楚只带着手下的一些精锐负责打仗。
朱济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被朝庭招抚,自己在朝中获得一官半职的。所以保安军做事始终留有余地,对地主商人等富人从没赶尽杀绝,被俘的朝廷官员都被留下来了,这些官员只不过怕被朝廷追究丢城失地的责任,没有敢回到朝廷中,但还是心向朝廷的,像原先延长县的知县马子州现在主管保安军的刑名,就只用大明的刑律来审案,从来不参与保安军其他的事务。张林的叔叔张洪也被朱济世留在了身边,管理着保安军日常的事务。保安军的衙门里还招收了不少读书人,他们也不愿意做一辈子贼。
“你们既然心向朝廷,还与官府有联系,为何不让他们招抚你们。”郭志一下决心将这件事弄个明白,回去就可以立大功一件了。
“现在在陕西、山西等地官最大的就是三边总督洪承畴了,此人残暴好杀,好大喜功,经常杀百姓冒充军功,有许多已接受他招抚的义军都被他骗过去杀掉了,所以只要洪承畴还在,就没有人敢向朝廷投降,你来时也应看到了在边界地区我们被迫修建的高墙坚堡,就是为防着洪承畴的进攻,要不然我们和其他义军一样,随便带着队伍到山西东部抢掠一番,日子会比这个好过多了。”看张楚的神情对其他义军大抢金银很是羡慕。
“其他义军很厉害吗?”郭志一乘机想弄明白其他义军的情况。
“那是当然,他们流动作战专往富庶的地方去,打开州县,攻破地主的庄堡,那银子和粮食可没少得,有了粮食想要多少兵将有多少兵将,现在义军以外号紫金梁王自用为首的有三十六路人马,王自用势力最为强大有几十万人马,其他各路也有几万到几千不等的队伍。这三十六路人马前些日子共同推举王自用为盟主声势更为浩大了,王自用曾极力邀请我们大帅参加,可惜二当家的总想着招抚把这事给拦下去了,要不然我们也跟着他们一起去发财了。”张楚为没能与王自用结盟感到十分遗憾。
“他们那么厉害不都被洪承畴打败,跑到河南去了,而你们却在这里没事?”郭志一在来中阳前已经知道洪承畴最近节节胜利的消息。
“他们那是败吗?朝廷叫我们什么?叫我们流贼,不流动起来我们怎么活,河南要比山西富庶的多,这里边的事你不知道,仗是可以商量着打的,洪承畴取得了胜利,王自用到河南抢粮去了,这对双方都有好处。只留下我们想投降都找不到门路,你看我们待的地方,都是山高谷深,穷山恶水,这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张楚说完端起一杯酒自顾自的喝了。
“投降找不到门路,这么多朝廷的官员就没有你们信得过的人吗?”郭志一拿起酒壶为张楚斟满酒问道。
“本来三边总督杨鹤对我家大帅很赏识,招抚了我们,给了我们大帅张楚守备的官职,我们大帅忠心为国,在勤王中杀死鞑子无数,好不容易回到延长,杨鹤却被撤职了,在洪承畴的逼迫之下我们不得不又造了反,其他的官员既没权利又不可信,我们二当家的朱济世说过,朝中官员都只为了一己私利不讲道义,皇帝都被他们蒙蔽了,大多数义军都是反贪官不反皇帝的,下边的官员根本不敢让皇帝知道这一点,我们要是能联系到皇帝身边的人,只要皇帝有话,我们肯定愿意归顺朝廷为皇帝出力的。”张楚无奈的摇摇头,举杯向郭志一敬酒。
郭志一听了张楚的话沉吟了一会儿,最后咬咬牙同张楚一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说道:“你们要真心归顺朝廷,我却有些门路。”
“这是真的吗?”张楚的眼中放出了光彩。
“那是当然,我在京师经商同时也为锦衣卫做事,我还有个身份是锦衣卫百户。我们锦衣卫的顶头上司就是大太监曹化淳,我可以将你们的情况向曹公公汇报,曹公公经常在皇帝身边行走,肯定能为你们说上话。”郭志一说完之后双眼紧盯着张楚,看他的反应,在桌子下边的右手偷偷抓住了藏在腰间的短刀。
张楚听了之后先是一愣,接着欣喜的神情一闪而逝,然后恶狠狠的说道:“这是真的吗?这事可不能开玩笑,我要是将你举报出去,掉了脑袋可是安不回去的。”
“我是朝庭锦衣卫百户郭志一,皇帝陛下的亲卫,张兄弟不会真的去举报我吧?”郭志一神色平静了下来,不紧不慢的说道。
“我当然要举报你,而且还要直接向二当家的举报。”张楚果断的说道。
第二百九十三章 事情败露
郭志一冒险向张楚讲明了自己锦衣卫百户的身份,说完之后等待着张楚的回应。
没想到张楚竟然说要向二当家的举报,郭志一想这下完了,悄悄握紧了腰间的刀柄想要不要现在就杀死张楚,以防身份暴露。
这时张楚接着说道:“二当家的知道这个消息肯定十分高兴,这下能够与皇帝直接联系上了,保安军有出路了。郭兄你不会骗我吧?这事可开不得玩笑。”
听到这话郭志一放松了下来,放开了拿刀的手,哈哈大笑几声说道:“这里是义军的地盘,我没事假装锦衣卫骗你不是找死吗,实话跟你说了吧,这次我就是受锦衣卫骆养性指挥使的派遣来联络义军的,东厂厂公曹化淳曹公公有话,皇帝说了,’寇亦我赤子,宜抚之,不必专戮。‘所以才派我们来这里了解情况,准备招抚你们的。”郭志一没有骗人,皇帝确实真说过这些话,不过那已经是年初的事情了,以崇祯多变的性格这些话早就不算数了。
“那样就好,要不我真的不敢相信,在中阳竟然能见到锦衣卫的百户,锦衣卫多大的威势,到哪去都是受了皇帝陛下的钦命,这酒不喝了,我连夜去求见二当家的,如果事成了,这赏赐肯定是跑不了的了。“张楚放下藏在衣襟底下的火枪高兴的说道。
”好,我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郭志一也怕夜长梦多,希望尽快有一个结果。
张楚告辞之后急匆匆的走了。郭志一没有敢在自己的房间内休息,跳上对面房屋的屋顶观察了整整一夜自己房间的动静,还好整夜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天亮之后郭志一刚刚潜回自己的房间,张楚就跑了过来,见到郭志一高兴的说:”郭兄好消息,有希望了,我汇报之后二当家的当时并没有表态,只是让我退下了,我想这事八成要黄,整整担心了一晚上,没想到一大早二当家的就派人将我叫了去说是要见一见你。不知你敢不敢去。“
”这有什么敢不敢的,锦衣卫刀山火海都敢闯。“郭志一心想,二当家的要是想收拾我昨晚就派人来抓我了,现在叫我去反而没有危险了。
在张楚的带领下郭志一来到了原先中阳县的县衙之中,现在这里是保安军的神经中枢,二当家的平时就在这里办公。显然事先有过吩咐,他们二人的到来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张楚将郭志一引领到衙门东侧的一间厢房之中。在那里郭志一第一次见到了保安军的二当家的朱济世。
朱济世虽然穿着便服,这几年来统筹全局的历练使他身上自然的散发出来一种威严的气势。郭志一感觉这个人就是保安军的二当家的肯定没错。
”你是锦衣卫百户?你用什么可以证明你所说的。“朱济世坐在那里没动,边喝茶边说道。
”这是我的腰牌。“郭志一将特意带来的锦衣卫腰牌拿了出来,张楚急忙跑过去拿着递给朱济世。
朱济世并没有接腰牌,继续说道:”小张说你从京师来,受皇帝委派来联系义军,还说皇帝说过‘寇亦赤子’要招抚我们,小张这个人就是好骗,你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就能办这么大的事情。你平时恐怕连皇帝的影子都看不到吧,还知道皇帝说什么。“
”我虽然官小,但办事总要有个跑腿的,总不能让京中的大官冒冒失失的跑到保安军的地盘来。“郭志一的头脑转的挺快,回答的无可挑剔。
“你既然是个跑腿的我也不难为你,回去给皇帝带个话,想好了怎么对待我们再派人来,没有合适的条件我们是不会接受招抚的,绝不能像上次一样,给我们大帅一个什么破守备就打发了,我们卖命为朝廷打仗,最后将我们当反贼来打。”朱济世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
“我怎么知道二当家的是诚心要接受朝廷的招抚,而不是在欺瞒于我。”郭志一倒是硬气,没有被朱济世的气势所压倒,紧接着朱济世的话语追问着。
朱济世脸上的怒意更浓,恶狠狠的说道:“以我的身份能私下里见你就是最大的诚意,如果我不是真心,知道这件事的你和小张都要死。”那样子像极了土匪头子,没有了一点儿读书人的样子。
郭志一与张楚都有了脖子上一凉的感觉,心中都想这秀才还真是凶恶。
朱济世接着说道:“不管你所说是真是假,我不想浪费与锦衣卫接触的机会,你与小张约好联络的方式,有了皇帝明确的话我们再决定怎么办。事情办砸了你知道会有什么结果,退下罢。”
郭志一不敢再说什么,与张楚一起退出了衙门。
到没人的地方张楚小心的叮嘱郭志一道:“郭兄我这身家性命现在可都压在你身上了,你一定要在曹公公面前为我美言几句,在招抚时给我安排个好职位。你行事一定要小心,如果事情办不成二当家的肯定饶不了咱们俩,在事成前消息泄漏出去,咱们也会死的很难看。”
“你放心吧,我大老远的来到这里不是来送死的,咱们兄弟两个升官发财就靠这一次了。你等着我的好消息就行了。”郭志一倒是信心满满的,他知道这次他只要平安的回到京师将所掌握的情况报告给骆指挥使,不管最后朝廷招抚不招抚保安军,他立功升官肯定没问题了。
二人回到客栈,张楚与郭志一详细的商定好了今后联系的方式和联络地点,张楚才离开客栈。
张楚走后郭志一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这时突然冲进来几个保安军士兵,手持刀枪一下子将郭志一逼到了墙角,郭志一判断了一下形势,放弃了反抗的打算,因为这些保安军士兵不但有拿刀剑的,还有好几个人手里拿着火枪,在门外好像还有其他人。
为首的一个军官模样的保安军用刀指着郭志一说道:“你的事败露了,乖乖别动,跟我们走还能保住一条命。”
郭志一心中叹息,怎么会这样,难道朱济世这么快就反悔了吗。
第二百九十四章 安全离开
郭志一与张楚商量好了今后的联系方式刚送张楚离开,就被几个保安军用枪逼住,还有一个军官说他的事情败露了,这让郭志一惊愕不已,但在对方火枪的威逼下却又不敢反抗,过来两个保安军士兵利落的用绳子将郭志一绑了起来。
郭志一试着动了一下手臂,发现这捆绑很专业,绳子很结实,想要逃脱已不可能,心中一下子凉了下来。看来朱济世这是反悔了,要不然就是朱济世暗中联络朝廷的事被大当家的发现了,不管是那种情况,自己都是必死之局。到这时他才有点儿后悔不该为了升官冒险来山西,在京城中做一辈子锦衣卫的百户,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也是很幸福的。
“说你还有没有同伙?他们藏在什么地方?”保安军没容郭志一多想就开始审问他。
“我只是来中阳经商的商人,没有什么同伙。”郭志一抵赖着,他也硬气了一回,弟兄们从京师跟着自己来中阳冒险,不能将他们都出卖了。
“经商?你的货呢?你躲在客栈中已好几天没出门,你这是经的那门子商?带回去仔细的审问。”那保安军军官不屑的说道。
“我真是来经商的,我冤枉啊。”听了那官军的话郭志一反倒放心了不少,看来只是自己的行动引起了保安军的怀疑,还有机会想办法脱身。所以他没有再反抗,乖乖的被这队保安军押着到了衙门之中。保安军并没有着急审问他,而是将他直接关到了监狱之中,郭志一在狱中正在想是说出与那个新认识的张楚的关系来保自己,还是说自己认识二当家的之时,牢门开了,狱卒指着他道:“算你走运,收拾东西,有人来保你来了。”
郭志一跟着狱卒出了监牢,在门口看到了满脸焦急的张楚。张楚并不多话,谢过狱卒,带着郭志一走了出来,到了没人的地方才埋怨道:“你行事怎么如此的不小心,这么快就被衙门里的秘探发现举止异常,幸亏我没走远,才将你保了出来,你这样会连累到我和二当家的你知道吗。”
郭志一连声的道谢,表示今后一定小心。实际上这事给他的心理压力十分的大,在以前作为锦衣卫出入监狱是常有的事,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这次被抓进来在牢门关上的那一刻失去自由的无助感着实令人恐惧。
在张楚的一再催促下郭志一不敢再作停留,与张楚约定好接头地点,招集起自己的手下急匆匆的离开了中阳。至于那个失踪的手下回去只能报告他遇到流贼为国捐躯了,这样既增加了此行的惊险程度,又可以使他的家人得到朝廷的抚恤,对双方都有好处。
中阳县衙内的朱济世和张楚听到报告郭志一等人离开之后,二人相视而笑,都对自己的演技十分满意。
旁边的郭西园园却满脸的不高兴,在张楚他们庆祝自己演出成功互相吹捧之时就说:“大帅,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知道这有多危险吗?自己冒险不算,还拉上朱先生。朱先生是秀才,是读书人,下次一定不能干这种危险的事。”
“好,好,我听从你的建议,这次的保卫工作辛苦你们了,不过这次咱们这么做也很值得了,大明的官员别的本事没有,相互之间勾心斗角却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表面上大义凛然,暗中却无比的下流龌龊,实际上还比不上那些太监公公,太监们再坏大多还是忠于皇帝的,而那些官员都完全为了自己,在朝堂之上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崇祯皇帝信任文官打压太监,消弱东厂和锦衣卫的权力,现在有点儿回过味来了,开始让锦衣卫外出活动,我们给锦衣卫提供点儿好素材,东厂的公公们就会做出好文章的,到时大明的官场就热闹了。”张楚知道为了自己的安全统计局的人没少花心思,先向郭西园表示感谢,又强调了这次行动意义重大,为自己非要与这锦衣卫接触作解释。
“西园,这仅仅是个开始,你们要好好经营这条线。我看这里边还有大文章可做。”朱济世也过来为张楚帮腔。
郭西园见两位保安军的大佬都这样说,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是下决心要将这条线抓的更紧。
郭志一带着手下急匆匆的离开了中阳,并没有马上回京师而是在山西又做了一番调查。他是个谨慎的人,张楚讲了许多保安军与义军的情况,他需要证实一下。调查之后他发现张楚确实没有讲假话,当初三十六路义军会盟保安军真的没有参加,保安军与各路义军的关系确实不十分和睦,保安军与义军先前的首领王嘉胤就打了好几次仗,保安军首领张楚向来有认钱不认人,不讲道义的名声,看来他们想接受官府招抚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弄明白了情况,郭志一这才放下心来,日夜兼程赶回了京师。
回到京城的郭志一见到了骆养性,骆养性大喜。听完郭志一的汇报更是无比兴奋,没想到此行如此的成功,锦衣卫重新出头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好生安慰郭志一答应定会重赏参加行动的所有人之后,骆养性没作任何停留马上跑到宫中找大太监曹化淳,向他禀报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曹化淳静静的听完骆养性的汇报,脸上神情波澜不惊,没有一点儿特别的表示,这令骆养性心中十分不安,难道曹公公认为这些情报没有价值或者锦衣卫诚心欺瞒于他。对于郭志一的报告骆养性开始也有点儿疑惑,主要是郭志一这次山西之行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成果,让人一时难以接受,不过骆养性知道郭志一的为人,自己又分析了半天觉得郭志一的情报还是可信的,他这才跑来向曹化淳邀功。
听完骆养性的汇报,曹化淳坐在那里细细品着手中的清茶,也不出声。骆养性大气不敢出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感觉自己的后背都有汗水冒了出来。
“办事的人辛苦了,但这些不能直接汇报给皇帝。”骆养性等了良久没想到等到的却是曹化淳这样一句话。
第二百九十五章 远程指挥
骆养性将锦衣卫百户郭志一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山西流贼的情报汇报给了曹化淳,没想到总管东厂的锦衣卫大太监曹化淳却说这种情报不能全向皇帝禀报,如果这样这次行动不就白费了吗,这次自己不但搭银子花心思,而且还关系到锦衣卫能否在皇帝心目中有更高的位置,这一切都被曹化淳轻轻的一句话说的随风而去了。
骆养性心有不甘的说道:“难道厂公认为郭志一所报非实?”
“非也,正因为我们得到的消息是真实的才不能向皇帝禀报。”曹化淳摇摇头说道。
"这又是为何?”骆养性心说都这个时候了你个老东西还卖什么关子,可他真的惹不起这个大太监,只能配合着像白痴一样提问着,他知道曹化淳自己就会给出答案。
"本来想这些官员贪污受贿、虚报战功、杀几个百姓冒充流贼的事肯定干了不少,现在才发现,他们更为可耻,竟然敢与贼人相互勾结,对身边的贼人不闻不问,任由其发展,他们卖给流贼的粮食,说不定就是皇帝好不容易筹来的赈济灾民的粮食。洪承畴为了自己的功劳不想着消灭流贼却任由流贼逃到富庶的河南地区,其心可诛。”曹化淳的脸上显现出来一丝怒意。
“如果是这样不更应该禀明圣上,让圣上下旨惩办他们吗?”骆养性这次是真的不解了。
“事情哪有那么容易的啊。一来皇帝始终自认为是中兴之主,怎么会相信自己管理的大臣会如此的不堪。另外现在想惩治大臣可没有那么容易了。那些官员连皇帝都敢顶撞,皇帝还佯装贤德,不能生气,到后来那些大臣们落个直言的名声,皇帝的政策根本执行不了。以前皇帝依仗我等还对朝臣有个制约,现在皇帝不信任我们,朝臣们更加猖狂了。”说起这些连曹化淳都感到无奈。
“难道就这样算了。那我们锦衣卫和东厂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骆养性感到锦衣卫的前途更加灰暗了。
“不要气馁,事情要从长计较,我们要慢慢的想办法,给朝中大臣们的争斗提供点儿资料,我们还没有力量与他们正面为敌,今后你们行事要更加小心,回去将这次行动写个折子给我,我直接送给皇帝,折子不用写的太多。只写受皇帝指令锦衣卫已从山西调查流贼情况返回,让皇帝知道锦衣卫还有行动能力,能够办事就行了。对于流贼只讲现在势力最大的是那个三十六路反贼的盟主王自用。然后暗示洪承畴对王自用放任不打,任由他逃到河南,我想皇帝听后肯定会严令洪承畴剿灭王自用,让他们两个杀个两败俱伤好了。至于那个心向朝廷的保安军,先放一放,与他们保持联系,让他们给我们提供流贼的消息,并报告洪承畴的动向,等到皇帝觉得清剿政策取胜的可能性不大时,我们再招抚保安军,给皇帝一个惊喜,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时期,意义就不同了。”曹化淳老谋深算,将下一步的计划都安排好了。
“高,实在是高。”骆养性习惯性的拍着马屁。
“高不高的没有什么用,我们都是皇帝近臣,与那些朝中大臣不同,说句不好听的话,即便是改朝换代了,大臣们都可以在新朝任职,我们太监只能跟着皇帝一起殉国了。以文人们给你们锦衣卫栽赃的恶名你想皇帝要是没了,你们锦衣卫还能存在吗?”曹化淳常年侍奉在皇帝周围,对国家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已经感觉到了大厦将倾的危险。可他还不想为这个王朝一起殉葬,因此努力想要干些什么。
曹化淳连改朝换代这样大逆不道的话都说了出来,令骆养性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连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都是靠着世袭得到的,不但他连他整个家族的命运都是与皇帝绑在一起的,因此激动的说道:”请公公放心,我骆养性就是拼了命也会保卫皇帝,保卫公公。“
”好,你能有这份心我就很高兴了。下去努力办差吧,我会在皇帝面前为你说话的。那个郭志一我觉得不错,先赏个千户让他当当,不能寒了办事人的心。“曹化淳的话让骆养性兴奋了起来,只要皇帝再赏识锦衣卫,锦衣卫恢复往日的威风也就不远了。曹化淳说完挥挥手让骆养性退了下去。
在山西的洪承畴从一次次被张楚打击中缓过神来,他能够从众多臣子们之中脱颖而出坐上三边总督的位子,其意志力是无人能比的。他对张楚恨的牙根痒痒,却压抑住了要带兵将工匠追回来的想法。经过这几次战斗他对保安军的防守能力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前保安军在山路的险要之处筑墙修堡的事他是清楚的,现在官军已有更多的军队让他来打这种攻坚战了。他只能暂时忍耐,准备找机会再找张楚报仇。
张楚抢走了洪承畴辛辛苦苦找来了工匠,没有打消洪承畴办兵工厂的想法。
洪承畴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太原城外的一个秘密山谷中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地方作为兵工厂的厂址,派出重兵守住谷口,又从各地搜集来一些工匠,官军的兵工厂终于开张了。在洪承畴的严格要求下,兵工厂还真生产出了一些质量不错的冷兵器,至于火器的生产还在摸索之中。
就在洪承畴努力生产、抓紧练兵之时皇帝的圣旨到了,摆设香案接旨谢恩,这一系列的程序洪承畴已经很熟练了,这一年来皇帝没少给洪承畴下旨。这次的圣旨好像皇帝要说的话很多,前来宣旨的太监都没有当众宣读,而是让洪承畴接旨自己看。走完程序洪承畴接过圣旨一看暗吃一惊,他不动声色的安排传旨太监下去休息,然后派人请来了师爷张绍堂。
张绍堂进得大帐就看见洪承畴神情严肃的坐在那里,张绍堂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上前施礼后并没有落座,而是站在那里听候洪承畴的吩咐。
洪承畴没说话,将手中的圣旨交到了张绍堂的手中,张绍堂看过圣旨,同样感觉到了圣旨上异样的味道。
这次皇帝的圣旨既没有勉励洪承畴也没有申斥他,而是具体写了三十六路流贼盟主王自用现在盘踞在什么地方。流贼有多少兵马,命令洪承畴点齐多少人马经由什么地方对王自用发动进攻,争取多少天内消灭流贼。整个圣旨就是一份作战计划。
洪承畴就不明白了,崇祯皇帝怎么了解的山西情况,怎么突然学会远程指挥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没有银子活不成
洪承畴接到了皇帝从京城传来的圣旨,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皇帝圣旨的风格大变,既不是表扬也不是斥责,而是一份完整的作战计划,一付我想好了你按我的意思去办的口气。对于崇祯皇帝文风的这种改变,洪承畴很不适应。
“你对此怎么看?"洪承畴问刚刚看过圣旨的师爷张绍堂。
“我看在这山西有人能够直达天听了,有人将山西流贼的情况详细的向皇帝汇报了。皇帝认为我们剿贼不利,虽然没有下旨申斥,可这直接远程指挥我们的军事行动却也透露出不满了。我们必须按照皇帝的意思行动了。只是不知这个向皇帝去报告的是什么人。”张绍堂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不免有些担忧。
“山西的官场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将流贼的事向皇帝汇报的那么清楚,今后咱们就没有了灵活掌握的余地,这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有谁会这么做呢?”这件事甚至比将要面对的流贼还要让洪承畴担心。
“怕只怕打报告的人接下来不停的向皇帝汇报我们的一举一动,那样我们就被动了,群臣们几十年的努力才捆住了锦衣卫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