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保安-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意思。这件事办成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的效果。老有所养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如果能在保安军中实现这无疑会大大提高保安军的声望。
以现在大明朝劳动者的生活条件,能够活过六十岁的人只是少数。这个保险公司的开销并不十分大。
征得李梅的同意后张楚开始了对保险公司的宣传工作。一时间李梅的名字在保安军内部不断的被提起。
很快大家都知道了,未来的主母李梅为了保安军的老人着想要成立一个保险公司,在老人们达到六十岁的时候按月给老人发钱,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善事,老人们的生活今后有了保障了,只要你努力活着就行了。保险是稳妥可靠的意思,这保险公司就是要给老人们一个稳妥可靠的保障。
随着保险公司的开张李梅在众人中的威望大增,张楚对此很是满意,他知道自己今后肯定要东奔西走,对外的征战少不了,一个稳定的后方是必须的,李梅可以作为他的象征稳定局面。
在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之后,张楚又推出了一项重大的影响深远的措施,经过与朱济世仔细的研究保安军士兵伤亡抚恤办法出台了。
这个年代人们参军打仗并没有想的太多,能道是当兵吃粮,能够有口饭吃就感到已经不错了,至于在作战中伤亡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当兵被认为是迫不得已的贱业。再加上大明朝廷一直以来刻意的以文压武,降低武将的地位,人们当兵没有任何的荣誉感可言。这使得士兵离真正现代军的要求差很远。
张楚想要建立起一只新型的军队,就要培养士兵的荣誉感,提高士兵的社会地位,这个伤亡抚恤办是重要的一个措施。
伤亡抚恤办法公布之后,保安军中的士兵更加安心了,他们的生活又多了一层保障。同时也明白只有守卫好保安军的政权,他们将有拥有的一切才有保障。
在抚恤办法中还规定士兵的抚恤也要由李梅的保险公司来发放。这样一来人们对保险公司的关注度更高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潜入中阳的锦衣卫
养老保险和军人伤亡抚恤办法建立后整个保安军的民众欢心鼓舞,更多的人考虑加入保安军的工厂或在政府中谋个职,以便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个保障,同时也希望保安军能够取得更多的胜利,政权更加稳固,使大家幸福生活万年长。
为了增强宣传的效果,张楚在新开张的保安保险公司举行了第一笔养老保险金的发放仪式。
在举行发放仪式之前《中阳日报》连续刊登文章介绍了养老保险制度,一时养老保险成了街头坊间的主要谈资,特别是报纸上预告说在将要举行的第一笔养老金发放仪式上张楚和李梅将要出席,对于张楚大家大家经常看到倒没什么好奇,李梅却是难得一见,几年来中阳各种工厂开工,大量的妇女走出家庭工作,街面上看到妇女并不稀奇,可李梅作为张楚的未婚妻,就如同后世的明星一样同样使人渴望一见。
在仪式的当天,保安保险公司的门前聚集起了许多的百姓,虽然仪式是在公司的大堂内进行的,大部分根本是什么也看不到,可还是有很多人围在那里不肯离开。先期赶到的保安军将百姓们驱赶到路旁,清理出通道等待张楚等人的到来。
快到中午时分人群一阵骚动,在大队保安军的护卫下,几辆豪华的马车驰到了保险公司门口,其中一辆车的车门打开先走下车的是张楚,身着盛装的李梅随后从车上走了下来。
旁边的一群人见到张楚和李梅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二人快速的走进了公司之内,门外的百姓意犹未尽,仍旧不肯离去,在门外等着张楚他们出来。
在保安保险公司的大堂内事先按排好的程序已准备就序。十名在保安军工厂中工作的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工人依次走到李梅的面前,从她手中接过一个精美的小本子,这是领取养老金的凭证。旁边的张楚含笑递上一份银子,老工人们脸上满是喜悦和惶恐。
“谢谢!谢谢!“工人们连声的道谢。年岁大了能够领到退休金这种以前只有官员才有的待遇落实到了普通百姓身上,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令工人们感到无比高兴,对张楚充满了感激之情。
”老人家,领到养老金是回家颐养天年呢,还是要继续工作呢?“张楚和他们闲聊着。保安军的养老金制度,规定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为六十岁,并没有规定到六十岁就强制退休,工人和工厂可以进行选择,如果不退休,工资和养老金照常领取。
”我要继续工作,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要为咱们的保安军生产更多更好的武器,保卫保安军,保安大帅。“老工人激动的说。
简短的仪式很快就结束了,这将很快变成《中阳日报》上的一篇报导,这也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张楚即便是穿越了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雄才大略,身上也没有王霸之气,振臂一呼万众来谈的事不可能发生,他只能辛辛苦苦的一点点的进行努力,通过实干来改变百姓的生活。
张楚与李梅的车队离开了,围观的百姓仍然在那里意犹未尽的议论着,过了一会儿才慢慢散去。参加这次活动保卫的统计局人员这才松了一口气。随着张楚的名气越来越大,针对他的危险也越来越多,现在张楚每次出现在百姓面前都让统计局的人感到十分紧张。
回到自己的府邸,张楚安顿好李梅来到前厅,郭西园早已等在那里。
“谢谢你们,这次出行又让你们忙了半天。”张楚上来先向郭西园道谢,现在张楚的身份与以前大为不同,统计局对于张楚的保卫工作越来越细致了。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郭西园虽然在事前极力反对张楚参加今天的活动,但干起工作来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我们的客人怎么样?他们没有到这次活动的现场?”张楚知道郭西园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问起了事情的进展情况。
“他们还算安份,并没有到养老金发放的现场,我们在人群中也没有发现其他可疑的人员。现在他们的身份已经查明了,是一个锦衣卫的百户和他的十个手下。”张楚他们所说的客人正是身负皇命,大老远的从京师来到中阳的锦衣卫百户郭志一等人。
“锦衣卫,锦衣卫竟然又在外边行走了,这事有点儿意思,我们要好好想想怎么对付他们。”锦衣卫的大名在几百年后仍然尽人皆知,张楚知道随着魏忠贤的倒台,锦衣卫基本上就没怎么行动了,虽然锦衣卫的机构尚在,活动能力早已大不如前,直到明朝灭亡也没有再干出什么有影响的事了。而这时京师的锦衣卫竟然到了中阳,看来朝中的权力斗争更加激烈了。
锦衣卫百户郭志一接受了指挥使骆养性的派遣,要为皇帝查明现在陕西、山西流贼造反到了哪种程度,因为皇帝已经开始觉得朝中的大臣有意欺瞒于他。
郭志一怀着拼死一搏改变命运的想法,精选了十个不怕死的手下,化装成商人的模样,直奔山西而来。郭志一这次的任务可以说完全是一份凭良心而为的事,如果诚心敷衍他们只需在陕西、山西等地转转,远离流贼,也就远离了危险。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当然知道手下在干活时的这些道道。所以他才选择了干活实在,又想强烈改变自身状况且始终不得志的锦衣卫百户郭志一执行这次任务,临行又是送钱又是叮嘱,希望他们能认真的执行这次任务,以此来改变锦衣卫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
郭志一果然不负骆养性所托,从接受任务那一刻起就没想到要敷衍了事,离开京师一路走来,郭志一他们几个也在不断的收集有关造反流贼的情报。
根据情报分析,近期官府与流贼斗争最激烈的地区已由陕西转到了山西,最近的几次大的战斗都是在山西发生了,三边总督果然神勇在山西境内多次的打败流贼。郭志一决定先去山西看看,如果真如情报里所说洪承畴已将大部分流贼剿灭,自己这次的任务也就轻松了,只要将剩下的小股流贼的情况查一下子就可以交差了。
郭志一来到山西时正赶上工匠营被保安军从太原抢走,虽然官府极力的封锁消息,郭志一他们还是听到了一些传闻。这让郭志一感到十分奇怪,三边总督统率数万兵马,被人抢走了工匠为什么不进兵围剿,人被抢走就抢走了,接下来没有了下文。
据说那些工匠全都被抢到了中阳,郭志一他们一调查更是吃惊,竟然有一伙名叫保安军的贼人在中阳盘踞了数年,官军却不去围剿,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郭志一决定去中阳看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二百八十九章 谍报战
郭志一对流贼的理解还停留在因饥饿而造反,靠劫掠生存,吃光一地直奔下一地的水平。保安军打下中阳后停留在那里数年,至今还没将当地吃光,赖着不走,他们是怎么生存的这令郭志一很是疑惑。而且官府还没有去进攻收复失地就任由流贼在那里经营,难道这山西的官场都通贼了不成。想想这就令人感到可怕。
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也为了完成任务,郭志一带着自己的手下直奔中阳,随着接近目标,得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郭志一的心中更是惊愕,这伙名叫保安军的流贼不仅占领了中阳,而且势力范围大到山西和陕西的数县,不但兵强马壮而且据说所控制地区百姓生活还不错。
来到中阳县的边界,郭志一发现保安军与官军控制地区人员的流动与商贸往来并没有完全被隔绝。于是他们决定化装成商人的样子潜入到保安军控制的地区一看究竟。
郭志一他们小心翼翼的接近中阳县境,前方的情景,使他有点儿明白了官军为什么没有去攻打中阳。在山路之上高高的围墙截断了道路,想要进入中阳境内只能通过谷口的大门,坚固的城堡耸立在谷口的旁边,官军想攻下这第一道障碍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谷口外有保安军设立的岗哨盘查着每一个进入的人员。郭志一想要进入肯定要费一番周折,于是提前准备好了行贿的银子。没想到过程却十分的顺利,岗哨让他们去登记姓名,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假冒资料,岗哨也没有起疑,发给了他们每人一个说是暂住证的铁牌,查看过他们携带的东西就放行了。
郭志一很是奇怪这些贼人今天怎么心情这么好,没有利用卡口敛财。问过路上的行人才知道,这里的卡口每日里都是这样的,保安军的卡口从不收钱的,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郭志一他们拿着暂住证一路畅通无阻,顺利的到达了中阳县城。
郭志一他们暗想,看来这保安军的警惕性并不高,只在最初的卡口查了一下以后都只看那个叫暂住证的铁牌牌,并没有详细的盘问他们,看来还是有机可乘的,此行的危险程度大为降低了。
郭志一没有想到的是保安军在中阳等地实行了严格的保甲制度,每一个人的户口都有严格的登记管理,像他们这些持暂住证初次进入中阳的人本来就是关注的重点,他们刚一进入中阳境内就有保安军负责秘密工作的统计局的人员盯上了他们,他们每走到一处行踪都被记录了下来。结合他们所报的商人身份,携带之物即无货物又无货款疑点迅速上升,以前还真没有一下子就有十几个可疑人员同时进入到中阳地区,所以情况直接报到了郭西园那里。
郭西园对此十分重视,派出人员随时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郭志一在自认为安全之时却没想到好几双眼睛在密切的监视着他们。十几个人在一起实在是太扎眼,郭志一只好将人员分成两组,一组住在了城内一个偏僻的小客栈作为隐秘的力量,保证大家的安全。他自己则带着三个人住进了中阳城内最大的天悦客栈。
选定天悦客栈是因为这家客栈规模庞大,不但有住宿还设有酒楼接待各方来客,是中阳城内最热闹的地方,人来人往客流量很大。郭志一认为人多有利于自己隐藏,同时也便于获取情报。
在客栈住下后郭志一等人开始了行动,这时他们才发现在中阳城内他们可以自由活动,可要想获得有关保安军的详细情报十分困难,不管是工厂还是军营都有士兵严密的守卫着。想要进入却是千难万难,郭志一他们几个在军营的周围转了几天都没能得到有关军队的任何信息,更别说进入军营之内了。
郭志一在客栈的酒楼中听来饮酒的闲客谈论,更是对保安军的状况感到迷惑。
他知道了保安军的首领叫张楚,可其他的传闻就不太令人信服了。什么张楚深山修练学成仙术拯救灾民,进京勤王杀死后金骑兵上万,郭志一都不相信这些话是真的。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仙,如果有为什么不来拯救苍生呢,如果张楚真在勤王之时杀死上万的后金士兵,立此大功还当什么反贼,皇帝赏赐的荣华富贵这辈子都享受不完。这些东西报上去也不能向指挥使大人交差啊。
不过郭志一在客栈发现了一个获取情报的好途径,那就是每天都不重样的《中阳日报》,报纸上详细的报道了中阳及保安军控制区所发生的大事,还附赠有精彩的传奇故事,郭志一在读过几天报纸后觉得不用去调查他已对保安军有了深入的了解,将报纸上的内容抄下来就可以向指挥使大人交差了。郭志一当然不能这么做,因为根据报纸的描述保安军的地盘简直就跟世外桃源一样,这两天还在刊登什么养老保险的事,竟然说工匠们在年满六十岁的时候能够领取养老金,这是只有朝廷官员才能够享受的待遇,而且现在由于朝廷没有钱,对于退休的官员只给特权,钱物给的越来越少了。保安军竟然要将这种制度推广到普通百姓身上,他们怎么能负担的起。后来报纸上说张楚要参加养老金的发放仪式,郭志一头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去现场刺杀张楚成功,那么保安军是不是就会土崩瓦解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就被郭志一否决了,因为即便刺杀成功自己全身而退的可能性也不大,自己死在这里,瓦解保安军的功劳不定记在谁的头上呢。郭志一此行是来改变命运的,绝不是来送死的。
通过报纸的报道看,这里的百姓生活虽然还是不富裕,但大家都在努力的工作建设自己的家园。郭志一觉得这报纸不能再多看了,看多了连自己都想在这里生活下去了。
看报纸获取情报还有个缺点,报纸上只报道保安军又打败了多少官军取得了什么胜利,占领了什么地盘,却对保安军的军事力量情况很少提及,要想获得这些秘密还得另想办法。
第二百九十章 老乡见老乡,我是骗子张
锦衣卫百户郭志一为了改变自己升迁无望的命运,带着手下潜入了保安军的老巢中阳县城,并且无师自通的开始了情报分析,通过阅读《中阳日报》获得了很多有关保安军的信息。这些东西涉及到保安军的方方面面,比如百姓的生活状况,保安军是什么样的军队,保安军地盘内发生了什么新鲜事。这些东西详细而有趣,如果不是将保安军写的太好,郭志一觉得可以拿这些东西回去交差了。
郭志一是个认真的人,他还想要获得有关保安军更多的秘密,所以这天一大早他就到了天悦客栈的酒楼寻找可以下手的目标。
郭志一已经调查清楚,今天是保安军规定的休息日。除一些工厂、商店外,大部分人都会在这一天停工休息。
这种休息日每七天一次,周而复始成为了保安军内部的固定假日。至于为什么是七天一休,连最有学问的学究也没能从古籍中考证出来,只听说这是保安军大帅张楚定的,他说我工作了六天要休息一下,所以将第七天规定为休息日。
在这一天许多在政府内工作的人员会到天悦客栈的酒楼饮酒、喝茶,不但能够获得许多的新闻,郭志一还想接触一下为保安军工作的人员,看能不能套出更多的消息。
早晨的酒楼还很清静,大堂内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客人,郭志一并不着急,一个人要了壶清茶坐在角落里慢慢喝着。
郭志一自己都没有想到运气会如此之好,事情进展的很是顺利,一个最佳的猎物进入了他的视线。那是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年青人,整个人看上去白净斯文,衣着比旁人都要干净整洁,看着他脸上细腻的皮肤和修长的双手,郭志一判断这人应是一个有钱家的子弟。富人与流贼肯定是死对头,这年青人的衣服虽然整洁却谈不上华美,没准家道已经败落。从他的身上没准能得到更多的情报。
“小二,来一壶酒。”年青人懒散的说道。他这句话更引来了郭志一的注意,因为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浓浓的京师口音,这在中阳县城内还真不多见。从京师来的郭志一听着天然有一种亲切感,而且大早晨的就开始喝酒,看来这个人不是嗜酒如命,就是生活不如意。
这种人爱说话容易搭讪,郭志一见他只有一个人坐在那里,走过去说道:“听兄台的口音好像京师人氏,我从京师过来,没准我们还是老乡呢。”
年青人听到郭志一过来与他搭话,先是一愣,继而眼中露出了惊喜。说道:“坐,快请坐,我就是京城人,没想到在这里遇到老乡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郭志一喊小二将自己的茶具移到了年青人的桌子上,自己与年青人相对而坐。
“您怎么会来这兵荒马乱的中阳啊?”年青人看他坐定才问道。
“在下郭志一,京师的一个小商人。”考虑到没有人会认识自己,郭志一干脆报了自己的姓名,做完自我介绍后他继续说道:“我这也是劳碌命,在全国各地行走,贩卖点儿货物,现在时局混乱,做什么生意都不容易。本来我有几个晋商的朋友,我就过来找他们,不想晋商现在也都无法将货物直接运到口外,只能经过这里到府谷,我只好到这里来了。不知这位仁兄怎么称呼,现在在哪里发财啊?”郭志一说着早已编好的假身份,并小心的打听着对方的身份。
“发什么财,我叫张林,在保安军的衙门里供职,打个杂什么的。”对面年青人满脸郁闷的说道。他没有说假话,他确实在保安军的衙门里供职,因为他就是保安军的大帅张楚,打杂也没错,保安军所有的事情都要他来管,他只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一点儿。
张楚能够参加这次行动是他自己争取的结果,郭西园等人极力的阻拦也没能拦住。张楚深受后世的电影电视的毒害,在他心目中锦衣卫是一个神奇的组织,身穿飞鱼补服,腰挂绣春刀,武功高强,心狠手辣。与这相关的东厂西厂的公公们一个个更是宗师级的武林高手,张楚知道这里边演义的成分居多,却忍不注自己想近距离接触一下锦衣卫的想法。所以他听说中阳来了个锦衣卫的百户说什么也要去看看,没想到他那一口的普通话却引起了郭志一的注意,两人没费什么劲就搭上了腔。
“张兄弟是京师人氏,怎么到这中阳来任职啊?”郭志一小心的问道。
“哎,一言难尽啊,我们全家本来生活在京城,还算小有资财,前几年我叔叔张洪科举高中,外放到中阳做了知县,我们全家十分高兴,同叔叔一起迁到了中阳,想着在此地做个生意什么的也有个照应,没想到生意刚开张不久,保安军攻占了中阳,我叔叔张洪虽然保住了命,可这县令却当不成了,我家的商铺也被保安军没收了,我们变得一无所有,被从原先住的地方赶了出来,全家眼看就要饿死,没办法只能出来找活干,幸好我读过书,虽然没有考取功名,可写写画画的还不成问题,进了保安军的衙门,给保安军的二当家的朱济世当个秘书。虽然家人不再挨饿,这境况已大不如前了。”张楚做出满肚子苦水的样子向郭志一倾诉着。这身份是早就设计好了的,有关张洪的事情还都是真的,只不过张洪的侄子现在正在别处忙着呢,张楚借用了他的身份,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秘书?秘书是什么官职?”郭志一以前还真没听说过秘书这种职位。
“秘书是保安军内的叫法,其实就和官府中的幕僚差不多,不过还不如幕僚呢,没有人让你出谋划策,一天到晚都是抄抄写写,被呼来唤去,永无出头之日。”张楚说完不由摇头叹息。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张兄弟也不必为现在的处境难过,一切都会变好的。”郭志一小心的劝解着。
“但愿如此吧。”张楚满脸充满了无奈。
郭志一听着张楚的话眼球一转,心思活跃起来,眼前这个张林被保安军没收了财产,自己又感觉不得志,更重要的是他在保安军二当家的身边任职,这不正是自己最好的拉拢对象吗。于是说道:“在这里能够遇到京师的老乡这真是缘份,不如这样,我来作东,请张兄弟移步雅间,你我好好喝上一杯。”
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们要投降
郭志一热情的请张楚一起到雅间喝酒,有这种好事张楚岂能推辞。
“那就让郭老板破费了。”张楚起身抱拳道。
“哪里,哪里,谈不上破费,二人把酒闲谈而已。”郭志一唤过小二将二人的东西移到了旁边的雅间之中,又点了几个菜,要了一壶酒。
二人重新落座后,关系又亲近了不少。
“来,为我们能够在这里相逢干杯!”郭志一举酒杯对张楚频频劝酒,张楚也不客气举杯畅饮。
一会儿二人喝的酒酣耳热,话语更多了起来。郭志一故意问道:“我有一件事特别奇怪,不知当问不当问?”
“你我弟兄有什么不能说的,什么事你尽管问。”张楚满不在乎的说道。
“我是想问,这保安军怎么也算是与官府相对抗,为什么这几年来官兵一直没有来收复这里。”郭志一直想找一个话题作为突破口,他不认为从张楚口中能问出什么有用的答案来,在中阳边界的高墙坚堡,己经给了他答案。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保安军的上层与周边官府的官员关系好着呢,怎么会互相攻击呢。”张楚看了看左右小声继续说:“这是个秘密,别人都不知道,我在二当家的身边负责文书工作,知道他们常有书信往来,才明白这层关系,我这你可不要到处乱说,当然你说了也不会有人信。不过还是不要给各位大人惹麻烦的好,等朝廷里的主剿派势力减弱,我们被朝廷招抚之后,大家还要同朝为官呢。”
“你们与官府有联系?你们想要归顺朝庭?”郭志一没想到自己随便一问就问出了个惊天的大秘密。
“这有什么奇怪的,你没见保安军在陕西、山西都有地盘,这几年来如果没有各地官员的默许,我们能活的下去。您老兄刚到山西不久可能不知道,保安军这几年与流贼打的仗比与官军打的要多的多。你知道当年我们大帅张楚北上京师勤王的事吗?当年保安军已经归顺了朝廷,千里迢迢到京师打鞑子,要不是洪承畴当了三边总督,故意排除异己,我们现在还是官军的队伍呢。哎,不说了,怪只怪现在朝廷里对流民主剿的人太多,断了大家归顺朝廷为官的路。”张楚说完端起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然后颓坐在那里神情很是落寞。
“你们大帅张楚打鞑子的事我听说过,张楚这么历害的人也想归顺朝廷?”郭志一尽量打听着保安军内部的情况。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张楚固然勇猛,而保安军真正主事的是二当家的朱济世,朱秀才。张楚从小就生活在山中,对外界的事务根本不了解,只会猛冲猛打,每次都是朱济世出了主意,然后张楚带人去打。这几年来,朱济世在中阳稳稳的享福,张楚转头圈的到处征战,到如今连个媳妇都没娶成。你见过这样说算的大当家的吗?”张楚嘴里喷着酒气,脸上显出了潮红,听口气很为大当家的鸣不平。
“那二当家的有意归顺朝廷了?”郭志一觉得自己发现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那是当然,朱济世是秀才,有道是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要进学求官,他不可能想当一辈子的流贼。如果朝廷招抚了我们没准我还能弄个官当当呢。”张楚的语气有点遗憾。
“来喝酒,喝酒,你们保安军果真能归顺朝廷将减少不少的刀兵,百姓也少受不少的磨难。”郭志一随声附和着说道。
张楚边喝边问起了京城中的事物,不停的感叹物是人非,几年没去京城中变化如此之大。
郭志一也不急于打听保安军的情况了,他怕问的太多张楚会起疑,两个人进入了正常的聊天模式。天南海北的聊着,两人聊的很开心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酒喝和差不多了,最后张楚一再邀请郭志一明天晚上还在这里由他作东请郭志一喝酒,两人继续聊。郭志一答应下来,张楚才高兴的站起身,摇摇晃晃的走了。
郭志一十分高兴,终于找到了一个了解保安军内部情况的突破口。他觉得没必要再在酒楼中打探消息了,于是回到客栈自己的房间,仔细的回想着张楚和他说过的话,这时和他一起到中阳的一个锦衣卫小旗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对他低声说道:“大人不好了,出事了。我们在接应点的一个人失踪了。”
“失踪了,会不会是被保安军抓了。”郭志一也很紧张,这可是性命悠关的事情,一个不小心大家就会全没命了。
“应该不是被抓了,只有他一个人从早晨出门到现在也没有回来,接应点附近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保安军如果发现了什么不会只抓他一个人,他会不会因为害怕自己跑掉了。”那个小旗回答道。
“命令接应点的人立即改变住址,派人在原先的客栈周围暗中观察,看有没有保安军去那里抓人,失踪的人知道我们在天悦客栈吗?”郭志一下完命令又询问道。
那个小旗回答道:“他只知道我们分成了两部分,你带人去了那里他不知道。”
“那就好,告诉弟兄们这两天多加小心,发现不对立即转移,现在事情进展的很顺利,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完成任务回京师了。”郭志一没忘了安抚手下人的情绪。
“那好,我这就去安排。”小旗集合出去了。
郭志一有一股危险靠近的感觉,可他刚与张楚搭上关系,不愿意功败垂成,舍不得就这样离开。他最后还是决定冒一下险,与张楚多接触几次,以便获取更多的情报。
失踪和锦衣卫现在正处在恐惧之中,他本来只是出门想在街上买一点日常用的东西,稀里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