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卫忠全声音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眸子一亮,大呼:“妙!妙计!此乃阳谋,三王必定会因此争吵不休,离心离德,甚至反目为仇!”
  杨沐道:“那两位爱卿觉得,三王中到底谁的威胁最大?”
  “这个嘛……泽王昏聩,沂王缺乏大局,只有盘王,才能虽不出众,却善使阴谋,在各大门阀中颇有人脉,辈分上又是陛下的皇叔,难以对付。”
  杨沐点点头:“那好,明日朕就请太后帮忙,邀请泽王与沂王进宫赴宴,给他们一个向太后诉苦的机会,朕再念及一下兄弟之情,偏袒他们一些,一起将盘王挤出来。”
  “呵!如此,明日过后,盘王可就急得跳脚了!”卫忠全爽朗大笑,道:“原来陛下早就心里有了计较,是老臣僭越了。”
  杨沐摆了摆手:“爱卿一心为朕分忧,朕之大幸,苍国之大幸。正是因为爱卿处事谨慎,善于谋划,这才将两位留下,就是有大事相商议。”
  “哦?还请陛下吩咐。”
  “吩咐谈不上。”杨沐摆了摆手,又摸了一下肚子:“午膳的时间到了,两位爱卿不如一同随朕用午膳,然后再慢慢商议。”
  “这个……老臣不敢!”卫忠全连忙躬身。
  “陛下,臣等武将,经常随军中士卒一同吃睡,习惯了一日两餐。”司马宏也抱拳推辞,要知道,与皇帝共同进膳,这可是元老级别的人物才有的殊荣,他自认为还不够资格。
  杨沐很讶异,问道:“军中的士卒,都是一日两餐?”
  卫忠全点了点头:“军中的士卒也都是平民出身,习惯了。”
  杨沐大为意外,他知道,除了大户人家钟鸣鼎食,一日三餐之外,普通的平民都是一日两餐的,只是没想到,竟然连军中的士卒也是一日两餐,简直不可思议。
  试想一下,士卒们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哪还有精力操练?长此以往,战斗力能提高就是怪事了!
  当即,他心里暗暗记住了此事,然后吩咐御厨将午膳端到旁边的偏殿,君臣三人同席而坐,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谈论开来。
  而此次,要商议的事情就是——军改!。。。“”,。


第20章 摆驾毓灵宫

  说起来,杨沐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六七天了,除了上次抵抗郑国大军入侵,就再也没有跟军中的士卒接触,所以直到现在,也只认识卫忠全和司马宏两位将军,就连这次官职制度改革,也没有涉及到军方的人物。
  他深知,长此以往,肯定会导致一些军中将领心生芥蒂,甚至埋下隐患。
  所以今天,杨沐特地把两位将军留下,就是要商讨一下军队的事情,明白苍国整个军队的运作,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功勋爵制度,同时要根除积弊。
  “先帝之时,为了避免世家门阀完全坐大,所以军中的将领都不是六大门阀的人,如同老臣一样,大多都是先帝身边的近卫出身,或者从小被皇室收养训练的孤儿。”卫忠全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一边说道。
  “哦?都有哪几位?”杨沐问道。
  卫忠全道:“除了老臣与司马宏,还有朱熙和韩桐两位将军,各自领二千士卒,分别驻扎在南山和桃园,不过,前几日听说郑国大军来犯,于是率军北上支援,但是行军半路,战事已经停歇,于是老臣让他们在皇城外扎营暂住,过几日再前去接收北方两城。”
  杨沐点了点头,以前是皇城为最北方,直接与苍国接壤,所以全国大部分兵力都驻扎在皇城郊外,但是现在收回了北方两城,大军势必要做一个很大的调整。
  但是想着,他又觉着不对,于是问道:“朕听闻,我苍国有三万大军,但是如今细细一算,加上皇城外本就驻扎的六千士卒,满打满算也才一万,这是怎么回事?”
  卫忠全一笑,道:“三万大军没错,但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苍国狭小羸弱,以六十万贫弱之民养三万大军,实在是力有不逮。所以,这三万大军中,真正有营地的正规军只有一万,剩下的两万都是农民兵。”
  “农民兵?”
  “所谓的农民兵,其实就是从农夫中挑选出来的青壮,平日里耕田种地,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只有每年农闲的时候,组织起来训练半个月,一旦发生战事,就临时征召起来,混编在正规军队中凑个人数,真正打起来也如同街头械斗一般,也算不得什么正经的士卒。”
  杨沐闻言点头,这一点他深有感触,上次兵临城下的那两万大军,有一半以上就是这种,乌合之众,一盘散沙,要不然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战败投降。
  自古以来,农民兵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占据优势的时候,可以一鼓作气跟在后面打秋风,看起来很吓人,但是一旦遭遇到挫折,也很容易就兵败如山倒,甚至影响一军的主力,历史上明末的李自成起义军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三王的封邑中,每一座城都有一千左右的兵力,直接由三王统领,介于农民兵和正规军之间,到底战斗力如何,这么多年没打过仗,谁也不好说,不过凭三王那摆脱不去的吝啬与剥削的贵族习气,估计也高不到哪去。
  一番交流询问之后,杨沐也大致明白了一些,各诸侯国之间其实都差不多,正规军与农民兵混编,只不过比例稍有不同罢了。
  譬如苍国,军队中的编制是以数值划定的,分别为十夫长、什长、百夫长、千人将、三千人将、大将军。
  但是,并不说这些武官前面的数值就是实际统领的人数,而是指可以统领的最多人数。一个最底层的十夫长,哪怕手底下只有五个士卒,也能称之为十夫长,而什长手底下有三个十夫长……以此类推,三千人将并不是指手底下就有三千个士卒,而是指满编状态下,最多可以指挥调动多少人。
  很明显,目前苍国的军队中,处于一个严重缺编的状态,司马宏、朱熙、韩桐几位三千人将中,都只是各自领着两千人,司马宏堂堂一个大将军,手底下也就只有三千直属兵马,直接跳过了三千人将,进行一个越级指挥。
  “昨日已经下达了政令,就是不知道士卒们对功勋爵制度,有何反应。”杨沐有些忧虑,这是他最牵挂的事情。
  卫忠全一笑,道:“既然如此,陛下何不御驾亲临,前往军营巡视一番,既可慰劳士卒,又能证实政令非虚,岂非妙哉?”
  “哦?”杨沐的眼睛一亮。
  ……
  “哎哟,舒服……左边,再左边点……”
  午膳过后,杨沐四仰八叉的躺在龙塌上,姬翎儿跪坐在床榻边上,轻柔的替他捏肩捶背。
  这几天,他每日都是天一亮就起床,不仅要与大臣们斗智斗勇,晚上还得花时间去逛脑子里的图书馆,恶补古代的政治知识,实在是忙碌得不行,都没时间好好享受一下向往已久的骄淫奢侈的帝王生活。
  所以,他决定今天下午好好休息一下,并且行使自己的权利——让姬翎儿来个价值一百块钱的套餐。
  但是很快,他就有些闲不住了,总觉得在旁边服侍的宫女太监们都一脸严肃,无趣的很,于是眼珠子一转,给漂亮可爱的姬翎儿讲起了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叫韦小宝,是一个青楼里的小瘪三,被人各种瞧不起,就连青楼里那些卖艺不卖身的妹子也都不看他一眼……而此时,整个青楼之中正面临着一场大危机,头牌花魁、艳名远播的李师师姑娘,正被人逼迫着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当小妾。”
  “这个人是一个官二代……唔,反正就是很有钱很有势力,平日里好吃懒做不学无术,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头顶生疮脚下流脓肚脐眼长痔疮,还有一脸大麻子,错落有致好像一圈蚊香……咦,你看着我干嘛?我又没头顶生疮脚下流脓,更没强抢……”
  算了算了,不讲了,提起皇后就来气,对于这个坑,杨沐觉得可能真的会变成自己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污点。
  姬翎儿抿嘴轻笑,这些日子以来,她早已经习惯了杨沐的性格,也不怎么害怕,只是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边捏肩一边道:“奴婢今天听懿仁宫里的小太监议论,说太后娘娘今早大发了一通脾气。”
  “哦?有这样的事?谁惹太后生气了,朕去剁了他。”杨沐道。
  “皇后娘娘。”
  “咳咳咳……她……咋了?这其中肯定是有什么误会!”
  “遵照礼制,皇后娘娘应当每日清晨给太后请安,但是这段时间来,皇后娘娘还从未出过毓灵宫……不知怎么的,今日太后去十二监查了一下,陛下还从未在毓灵宫歇息一晚,所以……”
  杨沐一惊,猜测道:“太后……该不会是去毓灵宫兴师问罪了?”
  姬翎儿点点头。
  杨沐暗道坏了,皇后那张冷死人不偿命的脸,太后见了还不得气死!
  乖乖,这要是再动点粗……杨沐感觉自己的心跳加速,到现在还有心理阴影。
  “快!快!摆驾毓灵宫!”。。。“”,。


第21章 与皇后做个交易

  一路上,杨沐心里万分忐忑。
  凭皇后那一言不合就动手的脾气,对太后做出点什么出格的事十分有可能。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太后应该没受伤,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当务之急,第一是要去毓灵宫探明情况,然后再安抚太后,把婆媳关系给处理好。
  姬翎儿在边上也十分纳闷,欲言又止,她自小就开始伺候杨沐,自然知道他的性格,当初将皇后抢回来的时候,陛下高兴着呢,像是捡到了天大的宝贝一样,可是这最近这几天,却表现的出乎意料。
  虽说很忙,但是能忙到洞房的时间都没有?
  她到现在还记得,当初杨沐晕厥过后,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嚷嚷着要去东洞房。
  不仅如此,皇后娘娘也颇为怪异,这么长的时间了,竟然从未出过毓灵宫,为此,后宫中的小太监和宫女们,背地里没少议论。
  不一会儿,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毓灵宫,还是上一次那扇窗户,杨沐小心的掀开一角,隐隐看到皇后盘膝坐在塌上,闭着眼睛,手捏指印,一动不动,祸国殃民的容颜中,带有一股庄严肃穆之感。
  练功?
  电视剧看多了,杨沐最熟悉的就是武侠剧里打坐练功样子,只要是闭着眼睛这般的,十有**就是在练内功,往往还嗡嗡作响,伴有五颜六的异象在身边围绕,后脑勺冒青烟之类的。
  不过,以皇后目前的状况来看,顶多也就是一个打坐静修的,别提什么内功了,距离什么武林高手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杨沐睁大眼睛,撅着屁股在窗户边偷窥着,一时间看得出了神。
  突然,皇后猛地睁开眼睛,眸子如电,闪烁着寒光,径直看向了他。
  “哎哟!我的乖乖!”被这么冷不丁的一看,杨沐吓了一大跳,下意识的闪退出两步,拍拍胸口,安抚一下自己狂跳的小心脏。
  既然被发现了,杨沐也就只好硬着头皮,尽量让自己显得大大方方的迈进房门。
  此时的皇后,与几天前有很大的不同,早已换下了一身大红婚服,而是身着一身素白的衣裙,如水出芙蓉,将她那完美的身躯勾勒的动人之极。
  “你可以留下,其余人都出去。”皇后冷冷道。
  杨沐:“……”
  他瞬间感觉到脊背上泛起一丝凉意,本来还想着身边有这么多人跟着,总能让皇后顾及影响收着点手,但是没想到,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让别人出去!
  难不成,又要动粗?
  杨沐咬咬牙,该面对的总要面对,既然已经来了,就算是龙潭虎穴也要勇敢的往前闯一闯,于是他挥退了一应宫女和太监,独自留了下来。
  “咳咳……听说,今日太后来过?”
  “没错。”
  “你把她怎么样了?”
  “没怎么样吗,我不会跟老人家计较。”
  杨沐:“……”
  什么叫做你不会跟老人家计较?说得好像是太后无理取闹,你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
  不过,杨沐也稍稍心安,太后毕竟养尊处优,或许只是在这里没讨到好脸,发怒也很正常。
  “跟你商量个事,以后可不可以对太后温柔点?”
  “怎么样才算温柔?”
  “……就是轻声细语,温和体贴,端庄有礼,怎么样,这个能答应?”
  “不能。”
  杨沐心堵,让着你几分还真以为怕了你了?你信不信朕马上……算了,夫妻间磕磕绊绊很正常,作为一个男人,懒得跟一个女子计较。
  “皇后,你就当给朕一个面子,你看你,每日吃宫里的,喝宫里的,住的地方都是朕的皇宫,不觉得欠朕一点什么吗?当然,当初是朕抢你过来的没错,可你不也是故意利用朕的吗?”杨沐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言辞恳切。
  皇后沉默了,她并非不讲道理,只是常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善与相处,所以对人对事都是冷冰冰一片,但实际上本性纯良,爱憎分明,对于杨沐所说,心里也是赞同的。
  杨沐一看有戏,赶紧加了一把火,故技重施:“你看你,这么一个漂漂亮亮的仙女,正是青春大好年华,整天呆在这宫里也挺无聊,要不然我们做一个交换,交个朋友,我每天过来给你讲一会儿故事,你也不吃亏,只要做好一个皇后的本分就可以了,怎样?”
  “讲故事?孙猴子吗?”皇后略微意动,奇谲瑰丽的西游世界给了她很大的震撼,以至于这段时间一直念念不忘,好想知道孙猴子踢翻老君的炼丹炉后,到底又有什么精彩的故事。
  杨沐认真的点头:“上次还只是讲一小段,后面还有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保管你满意!”
  “好。”皇后朱唇轻抿,点了点头。
  杨沐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有了这个保证,只要皇后不背信弃义,从此以后,后宫算是稳了。
  还有,他也总算发现了一个漏洞,这个外表清丽绝的皇后,其实内心里并不是什么吃人的猛兽,只要自己不作死,挑战生存的极限,应该问题不大。
  就冲她爱听故事这一点,或许还有机会拉近一下距离,把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朋友关系,再往上升华一步……
  想想就心里一阵火热,这么完美的女神,如果能揽入怀中,岂不就是拥有了全天下所有的美女?
  “话说悟空从东海归来,一众猴子猴孙簇拥而上,喊着大王大王,你从东海龙王那里借到什么宝贝?悟空哈哈一笑,我有一根棒子,能大能粗,能屈能伸,而且……”
  “这个你讲过了。”皇后突然冷不丁冒出来一句。
  “咳咳,别打岔……讲过了可以再重温一遍嘛,鲁迅先生说,温故而知新,或许能从中找到不一样的含义也不一定呢,你说是不是?”杨沐一本正经,同时眼睛盯着她,观察脸上的表情。
  好,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还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也并没有体会其中的深意,不通风雅,不食烟火,无趣得很。
  杨沐只得眼馋一下,然后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讲故事上,脑海中的图书馆中,一本简化版《西游记》,再次徐徐翻开……。。。“”,。


第22章 巡视军营

  傍晚时分,夕阳西沉。
  杨沐讲得口干舌燥,看看天,总算是可以休息了。
  “猪八戒真的要一起去取经吗?”皇后意犹未尽,一双闪扑扑的大眸子在略显黑暗的屋子中,犹如两颗宝石,动人至极。
  “想听?”杨沐问道。
  皇后点了点头,满脸期待,就像是一个被影视剧吸引,站在电视机前挪不动脚的小孩子。
  杨沐心中得意,本想再往下说一段,但是内心里升起的浓浓的报复欲让他改变了主意,道:“今儿个天也不早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着,起身径直就往外走。
  原地,皇后坐在塌上,满脸的错愕,许久之后,不屑的扬了扬嘴角,再次打坐练功……
  ……
  第二日清晨,杨沐照旧起了个大早,迷迷糊糊,睡眼惺忪。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良久,他摇了摇头,终于清醒了一些,昨天晚上他从皇后那里出来,又直奔懿仁宫,为了安抚太后,自觉当了一个出气筒,挨了整整两个时辰的训,当然还有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无非就是不能被狐狸精给迷惑,该拿出一点皇帝的威严来,该下旨废后的时候千万不要犹豫……
  最后,杨沐几乎是踉跄的回到了万寿宫,匆匆洗漱一番,又想起第二天要去军营,于是左思右想,熬了半个通宵,制作了一份见面礼。
  想到这里,杨沐唤来宫女太监,穿好了冕袍,然后来到书房,拿起桌案上的一个小本子,揣进了怀里。
  而这个小本子,就是他半个通宵,辛辛苦苦的杰作——《军训手册》!
  著作人,杨沐很不要脸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可是记得,大学军训期间,那些学生教官们,可谓是人手一个这样的小册子,不仅有一些基本的军规,还有军姿训练、体罚方法、练兵方法等等,可谓是麻雀虽小,五毒俱全,不不,是五脏俱全。
  有这么一个小本子在,哪怕几位将军不把它当作礼物,但是只要下令让他们遵照推行,效果一定会一鸣惊人。
  他可是记得,当初城门下,郑康率领下的那两万乌合之众,东倒西歪闹哄哄的样子,比中学生军训都还要不如,这样的懒散无纪律的军队要是有战斗力就真是见了鬼了。
  要是能按照这个小手册上的训练,保管只要半个月,整个军营的精神面貌都能焕然一新。
  不过,唯一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上面缺少了很多插图。
  并不是他不愿意花心思画上去,实在是因为技术原因,主要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铅笔这种东西!
  对于任何一个写惯了硬笔字的人来说,铅笔在画图的过程中是无可代替的,杨沐自认为不是什么国画大师,丹青妙手,勉强写一些毛笔字还能看,可若是画图那简直就是一团糟了。
  其次,就是纸张的问题了。这个世界上的造纸业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发达,就连他这个皇帝用的纸张,都像那种练书法的廉价宣纸一样,不仅表面粗糙,还略微有点泛黄,墨汁在上面散布极不均匀,也无法很好的运用笔锋,无疑为画图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不过,有文字描述也算勉强过得去,此次他巡视军营,也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可以一一教给几位将军,然后再往下推行。
  由于这次的巡视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军营,所以杨沐并不打算声张,一切从简,只是带上沈安以及一队宫廷侍卫,乘坐龙辇,趁着朦朦亮出发了。
  皇宫外,卫忠全与司马宏早就领着一队身穿甲胄的士卒在等待了,看见皇旗招展,龙辇徐徐而来,全都跪拜在地,三呼万岁,然后护卫在龙辇左右,从城门而出,直奔郊外大营。
  一路上,杨沐兴致很高,在辇车内左瞧右看,新鲜感十足,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大自然的景所吸引了。
  城郊外,穿过一座高山,就是一片广袤的农田,绿油油的稻田,三五个埋头做农活的普通百姓,每呼吸一口空气,都带有泥土芬芳的气息,让人身心愉悦,犹如身处风景区一般。
  大营在城郊十里之外,乃是一片地势略高的平坦地方,可攻可守,远远望去,一杆大旗在营地的上空飘扬,土石结构的营地中,是一间错落有致的营房,中间则是一个大校场。
  隐隐可以看到,在营地的周围,还有一些临时搭建的帐篷,错落有致,周围燃烧着一堆堆篝火。
  很显然,这是朱熙和韩桐两位将军,带领南山、桃园两地的士卒在此处临时驻扎。
  “怎么还没有人来盘查?”
  杨沐望着大营的方向,皱起了眉头,虽说这次巡视很低调,也没有提前通知大营中的将领,但是毕竟几十人的队伍在这里,总该有士卒上来盘查指之类的?
  “臣……臣去看看……”司马宏尴尬应声,实际上一看到那么多篝火痕迹,他就猜测,昨晚这帮龟孙子肯定是在彻夜庆祝,所以都已经太阳高照了,还都处在睡梦中。
  “不必了,正好一起上去瞧瞧。”杨沐从龙辇上下来,带领着众侍卫和士卒往上。
  直到营门口,才有值守的士卒发现他们的存在。
  “陛、陛下,将军……”恹恹欲睡的值守士卒一看,直接就是一个激灵,吓得整个人都在颤抖。
  卫忠全和司马宏狠狠瞪了他一眼,然后直入大营。
  只见整个大营中,四处可以见听见鼾声,地面上一片狼藉,盆碗陶罐,洒落得到处都是,残羹冷炙也没人收拾,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馊味。
  总之,完全没有一个军营的样子,反而如同一次郊外野炊。
  杨沐黑着脸,在军营里走动,脸越来越差,卫忠全和司马宏等人紧随其后,既羞愧又惶恐。
  不一会儿,整座大营一阵骚乱,得知消息的士卒纷纷唤醒身边的人,窸窸窣窣,穿衣服的声音不绝于耳。
  “末将朱熙韩桐,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远处,两个身着锁子甲的将军,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脸上都是诚恐之,叩头便拜。。。。“”,。


第23章 失职领罚

  杨沐扫视了二人一眼:“你们两个,给朕说说这到底怎么回事!”
  “末将失职!请陛下责罚!”
  朱熙和韩桐诚惶诚恐,心中大惧,早就听闻皇帝陛下在朝中大肆推行变法和改革,如此雷霆手段,若是对他们二人心生不满,可想而知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至于怎么回事,这就要说说这几日军中的气氛了。
  自从那日大败郑军之后,整个大营就弥漫着一股浮躁之气,逃过一场大难的士卒们一直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就连平日里本就不多的训练,也松懈了不少。
  直到前日下午,三道政令的宣布,彻底让整座大营都沸腾起来,要知道,大家都不是孤家寡人,家中大多都有妻儿老母,三大政令一出,家里的负担减轻了,心里也能下不少牵挂,哪怕是以后卸甲归田,生活也有了盼头。
  而且,功勋爵制度颁布后,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这些军中士卒,一些有想法的年轻士卒早已经跃跃欲试,隐隐还有些盼望着战争的到来。
  所以,昨天晚上不知道是谁起了个头,整个大营就闹哄哄起来,驻扎在营外的四千士卒也都加入了狂欢的行列。
  对此,将军们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个身在大营中的三千人将,也默许了这种行为。
  “你们可知,今早若是有敌袭,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杨沐冷着脸问道。
  “这……末将有错,末将万死!”两位将军连忙磕头,额头上冒出了一层冷汗。
  正如杨沐所言,若是真的有敌袭,那后果将不敢想象,不仅会全军覆没,恐怕明天整个苍国就得陷落,灭亡。
  身死是小,如何对得起先帝的提拔之恩?如何对得起先帝的重托?
  要知道,军中的高级将领几乎都是没有门阀背景的孤儿出身,自小被皇宫培养,长大后成为先帝的亲卫,然后下派到军中,一步步被提拔而上,当上了千人将,甚至三千人将。
  可以说,今天的一切地位,一切荣华富贵,都是先帝给的,在大家的心中,先帝就是一个长辈,如同再生父母,若是因为自己的失职而导致严重的后果,那真是万死都不为过。
  杨沐见此,也是恨铁不成钢,这两个三千人将都是正儿八经的皇室一系的人,仅凭上次郑军南侵,他们冒死带军北上支援就可以看出忠心。
  不过,治军方面的不足确实也不能全怪他们,大环境如此,又没有名将教导,治军打仗大多是根据惯例和经验,没什么统一的章法,不用想都知道,这种彻夜不眠的懒散之风,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换谁当将领都没用。
  于是,杨沐只得叹了一口气:“既然知错,就按照军规,自己去领军棍。”
  军棍?
  两位将军呆住了,按照他们的猜想,最少也是个革职查办,可没想到,陛下将板子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竟然只是让他们去领一顿军棍。
  早就听说,陛下雷霆手段,对臣子毫不手软,甚至还一言不合就斩了左相大人,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疑惑过后,两位将军就是大喜,叩拜道:“谢主隆恩!”
  随即找了个地方,招呼身边的士卒,举起军棍重重的落下。
  啪、啪、啪、啪……
  一下一下,如同打在死猪肉上一样,伴随着朱熙和韩桐的闷哼,他们的脸一点点变得通红,叫声也转为惨呼。
  伴随着节奏,远远围观的士卒们也都能感觉到一阵阵寒意,每一次军棍落下,都像是打在自己的屁股上,让人心颤。
  直到五十军棍落下,朱熙和韩桐两位三千人将的惨呼声,也终于变成了哀嚎。
  就连杨沐听着都觉得牙齿发酸,虽然不知道在军队中失职到底要挨多少军棍,但是从这轻重程度来算,二十军棍足够让人痛上几天,五十军棍的话,如果下手重点,恐怕就要在床上躺十天半个月了。
  好在,几个行刑的士卒也知道这是自家的将军,故意放了点水,只有皮肉伤,没有伤及到内脏和根骨。
  两人受罚完毕,再次谢恩,然后一瘸一拐的跟在队伍后面。
  杨沐在一众侍卫的保护下,在整个大营内走动,所过之处,士卒们纷纷跪拜,目光灼热。
  皇帝巡营,是一种对士卒的关切,也是一种重视,就是先帝都没有过几次,当今陛下能够在登基不到半月就巡视军营,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了!
  人类天生就是群居动物,是渴望被人重视的,军队士卒也一样,很多人一辈子将皇帝视若神明,到死都见不到一面,如今皇帝就站在面前,而且还专程巡营劳军,岂能不高兴?
  杨沐对此也颇为满意,相比于朝堂上的门阀当道,军队还算是牢牢掌控在皇室手里的,这也正是他最大的底气,只要没有军队造反,那些门阀再怎么折腾也没用,就像是被虫子咬几口,恶心一下,过个几天就全好了。
  小半个时辰后,杨沐心中也大致有了个数。
  整个大营的占地面积相当于两三个大学,分为营房、校场、兵库、粮仓等等,除此之外,他还看到了很多农具。
  这就不得不谈一下苍**队的现状了,正规军与农民兵不同,除了战斗力和形式外,最大的区别就是军饷。
  农民兵是没有军饷的,只有在战前会发放一笔安家费,战后会发放一笔奖赏,国库并不需要承担多少。
  可是正规军就不一样了,如果每个士卒每年的军饷是四两银子,再加上军械和军粮,也就是说每年国库要支出将近十万两的银子充当军费。
  于是,一种新的制度也就应运而生,叫做屯垦制度,顾名思义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