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的银子充当军费。
  于是,一种新的制度也就应运而生,叫做屯垦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一边种田一边当兵,由官府在兵营附近,划定一大片天地充当军田,由这些士卒们耕种,实现军粮自给自足,节约很大一部分军费。
  可是即便这样,士卒们也只能每日吃两顿饭,很多人都面黄肌瘦,拥有高大强健体魄者,寥寥无几。
  突然,杨沐转身,看看跟在后面的十几位将军,停下了脚步。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众位将军是否在担心?”杨沐道。
  “末将不敢!”将军们连忙拱手,像是小孩子的谎言被大人拆穿了一般,不敢抬头。
  杨沐爽朗大笑:“众位将军不用多心,大家都是先帝留给朕的肱骨之臣,朕只会重用,绝不会心生嫌隙!此次巡视军营,就是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交给众位将军去办!”
  “请陛下吩咐,末将等人定当庶竭驽钝,万死不辞!”朱熙单膝跪地,叩行军礼。
  “万死不辞!”余下将领纷纷跪地,高声叩礼。。。。“”,。


第24章 新式练兵法

  杨沐摆摆手,吩咐他们先把士卒聚集到校场上。
  众将领旨,各自归营,对手下的百夫长等一番吩咐,然后敲响了校场上的大钟。
  “铛、铛、铛……”
  伴随着校场上大钟的一声声大响,士卒们纷纷往校场上奔跑,手忙脚乱的列队,整个校场上尘土飞扬,黑压压的一片。
  杨沐坐在高台的主帅位,看着下面乱糟糟的一团,在心里默数了一下,从钟声敲响开始,至少是五分钟后,士卒才陆陆续续集结完毕,而且队伍中还有人在推推搡搡,有很多的杂音。
  一国的正规军队,效率和纪律竟然都如此低下!
  沈安站在一旁,察言观,于是踏前一步,大喝道:“肃静!”
  这一声大喝,整个大校场顿时安静了许多,虽然仍旧夹杂着一些窸窸窣窣的声音,但是总算不再有人头攒动,你呼我喊的情况了。
  上万的士卒,每一个都热切的望着高台上的帅位,那里坐着苍国最尊贵的皇帝,是一位圣贤之君,是苍国每一个穷苦人家的恩人,在皇帝陛下的旁边,站着的每一位,都是令人仰视的大人物。
  良久,杨沐调整了一下心态,起身站立,走到了高台边缘。
  “朕今日来巡营,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杨沐高声道。
  好消息?坏消息?
  众士卒们尽皆凛然,校场安静至极,有如细针落地可闻,心中既是期待又是忐忑。
  毕竟,这位皇帝陛下从未让人失望过,他登基以来,简直就是一个专们为大家带来各种好消息的皇帝,比家里贴的财神爷都还管用。
  可是,坏消息是什么?难不成新推行的政令都不作数了?
  这两日,军中也听闻到一些消息,据说几道新政令遭到很多大臣反对,陛下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如果真是废除政令,也不是没可能。
  于是,校场中又开始响起了细细碎碎的议论之声。
  万众瞩目中,杨沐又开口了:“这好消息嘛,一共有三件事。第一,功勋爵制度坚决推行,士卒凭能力获取官位!第二,维护军规,将军犯法与士卒同罪!这第三嘛,则是要给大家改善一下生活。”
  改善生活?
  士卒们纷纷不解,前面两条好说,基本上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不用担心政令被废除,但是改善生活是什么鬼?
  杨沐继续道:“朕宣布,从今日起,凡是我苍国的士卒,一日实行三餐制,每日午膳必有三菜一汤,必须有荤腥油腻!”
  三餐?
  午膳还有三菜一汤,必有荤腥油腻?有这样的好事吗?难道又要打仗了?只有打仗的时候才有一日三餐,士卒们才能吃饭管饱。
  众士卒懵了,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质疑。
  可是只要稍微动点脑子,就又觉得不对,郑**队刚刚惨败,短时间是没有能力南侵的,哪里来的打仗?何况陛下还说以后每天都这样,总不能每天都打仗?
  每日三餐,每天都能沾荤腥的日子,在大家的心里就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从小到大根本没碰过几次,就连昨夜的狂欢庆祝,都只是吃了顿饱饭,喝了一些军营自酿的淡酒,和一些咸菜下咽罢了。
  在军营中,就算是百夫长也大多和士卒们同吃同睡,普通的低贱士卒怎么可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而且,看旁边那些将军诧异的模样,似乎也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
  杨沐将士卒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有点哭笑不得,穷怕了的人,哪怕是路上捡坨金子都觉得是假的,过于优厚的待遇反而不敢相信。
  但是他也不急着解释,等到中午时候,大家吃上了丰厚的食物,自然而然就全部相信了。
  “众位将士,接下来就要说坏消息了。”杨沐走动了两步,道:“郑国惨败,必然不会甘心,等到与申国的战事结束,腾出了手,肯定会卷土重来,所以从今日起,必须严肃军法军纪,所有士卒一律实行新的训练方式,加倍操练,随时准备抵御来犯之敌!”
  下方,众士卒们面面相觑,就连站在高台旁边的将军们,也都十分的疑惑。
  士卒们的想法倒是很简单,新的功勋爵与军功奖赏制度颁布后,大家恨不得杀敌建功,赚取奖赏和爵位,热血青年们恨不得马上就有一场大仗,有机会谋一个前程和出身,皇帝陛下说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但是在大家听来,两个都是好消息。
  然而,站在高台旁边的众将军们想的却是更多。
  首先,郑国大败,想要谋划卷土重来是肯定的,严肃军法军纪也并无不可,但是什么新的训练方法,闻所未闻,到底是什么东西?
  要知道,苍国目前的训练的方法,与周边各个诸侯国都差不多,都是按照几百年传下来的经验和惯例练兵,至少在各位将军的心里,已经是最有成效的练兵方法了,几百年来就算是有哪个名垂青史的将才改革,也仅仅是在某些细节上做一个调整,换汤不换药。
  但是如今皇帝陛下,却在没有和众位将军商议的情况下,公然说要实行新的训练方式,如此莽撞行事,让人感到荒谬。
  尤其是卫忠全,身为两朝元老,军中职权最大的人物,半辈子都在浸淫于军伍之中,深深明白练兵的艰辛,哪怕只是改变一些细节,在全军中推行起来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更何况什么新式练兵了。
  且不说推行的难度,就从本身来说,新式练兵怎么新?如何新?新在哪里?
  口说无凭,有没有效果谁都不知道,哪怕是背后顶着一层神秘光环的皇帝陛下也不能例外。
  碍于校场中上万的士卒,卫忠全也不好直谏,只得将一肚子话憋在心里,想着到了僻静之处再劝说。
  可是没想到,正在这个时候,杨沐却坐了下来,从衣襟中掏出一个小本子,递到了他的面前。
  卫忠全接过,迟疑道:“陛下,这是……”
  杨沐神秘一笑,摆摆手:“爱卿不妨打开看看。”
  卫忠全点点头,然后小心的翻开了略微粗糙的小本子,开始浏览第一页。
  军姿训练、体罚方法、队列操练、军事素质、政训、团队协作……
  卫忠全皱起了眉头,这些稀奇古怪的称谓,别说看懂了,以前听都没听过,根本就不明白什么意思,而且这些字的下方还有一个个看不懂的符号。
  再往后翻,则是一些更加看不懂的东西了,竟然还包含什么立正、稍息、转向、阵地救护、军事演习之类的,就如同天书一般。。。。“”,。


第25章 全盘否定

  卫忠全疑惑不解,又往下翻了几页,这一次倒是看懂了一些。
  但是同时,心中隐隐的一丝期待也放下了。
  这些所谓的练兵方法能有效果?士卒上阵杀敌,需要的是兵刃拼杀和斗战技巧,这些个什么列队之法,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压根见不得世面。
  难不成,士卒们每天在校场上呆呆的站立,就起到练兵效果了?战场之上,生死相搏,敌人会和你比谁站的姿势好看吗?
  荒诞!无稽!
  卫忠全失望透顶,本以为这个屡次给人惊喜的陛下,这次仍然能够出人意料,带来什么高明的练兵方法,如今看来,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陛下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哪怕有神仙眷顾,有贤君风范,但是在治军方面依然是一窍不通。
  对于卫忠全的内心活动,杨沐一概不知,他心里想的是,一种新兴事物从出现到被人接受,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尤其是这种军国大事,肯定会遭受非同一般的质疑和阻力。
  但是,他终究还是低估了卫忠全的抵制决心,不到几分钟的功夫,小本子就被原样奉还。
  “爱卿莫非这么快就看完了?”杨沐十分诧异。
  卫忠全左右四望,迟疑了一下,道:“老臣斗胆,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什么?爱卿何故如此?”杨沐皱眉,怎么也没想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大将军,竟然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而且还是全盘否定,一点商量都没有。
  卫忠全咬了咬牙,低声道:“陛下所记载之法,实乃顽童游戏之举,难堪大用。”
  杨沐一愕,怎么都不敢相信。
  要知道,这可是中国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实践过的东西,别看它只是一个大学生训练方法,但是实际上,军人预备役进入军营之后,前期也是这样子训练的,可以说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一种先进训练方法。
  但是到了卫忠全的嘴里,却变成了顽童的游戏,难堪大用。
  世界各**队表示很冤,千千万万受过军训的人也表示愤怒,原来大家都被骗了,竟然为了做个游戏,受苦受累了半个月!
  “陛下,可否有思虑?”卫忠全见杨沐发愣,恭声问道。
  “大将军的意思朕明白,只是未曾演练,为何就能如此断定?”杨沐问道。
  “老臣练兵二十余年,绝对不会看错,此法一定不行!”卫忠全斩钉截铁,他心中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阻止这场闹剧。
  “那么,如果朕坚持要推行呢?”杨沐试问。
  坚持?
  卫忠全愕然,没想到一向容易沟通的皇帝陛下,竟然一下子变得如此坚决,就像是第一次在朝堂中,高声呼喊着要抵御强敌时一样。
  “陛下如果真要坚持,请恕老臣无礼。”
  “你意欲如何?”
  “老臣不敢抗旨,唯有请辞,自请为先帝守灵。”
  “爱卿,你……唉……”
  杨沐指了指他,不知道该说老顽固,还是该说忠臣,最后只得叹了一口气。
  “陛下,忠言逆耳,纵使陛下不愿意听,老臣也要多说几句。军国大事不可儿戏,若是太平年间,老臣也就由着陛下胡闹了,但是如今郑国雄踞北方,必然不甘心战败,一旦缓过神来,肯定会兴兵讨伐,陛下若是在这个时候推行新式练兵之法,一旦失败,必然会误国误民。不仅老臣是这样想,相信其余的将军们,如果知道了这么个训练法,也定然会反对的。”
  “爱卿所言,句句都在理。”杨沐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朕且问你,郑国有十万大军,如果南下讨伐,我苍国的三万羸弱士卒挡得住吗?”
  卫忠全摇头:“就算是举倾全国之力,也难以抵御,不过现在,郑国与申国鏖战正酣,无法分兵,不可能十万之众全部出动。”
  “这不就对了?爱卿也说了,郑国眼下正在攻打申国,无暇顾及我苍国,如果一味等待郑国发兵,岂不是偷安?”
  “陛下说得对,但臣还是觉得不妥。”卫忠全一副铁骨铮铮的模样。
  杨沐也无奈,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卫忠全眼下的模样,与电视剧中的一类人物很像,譬如甘龙、慈禧、红卫兵之类的,反正就是一副天错、地错、你错,只有我正确的样子,说得好听点是立场坚定,说得不好听就是老顽固,历史书中有一种术语形容这一类人,叫做保守派。
  这让他想到了满清末期,西方列强的新式军队第一次出现在神州大地的时候,举国上下都认为奇技淫巧,根本看不上眼,但是历经几次战败之后,这才开始承认技不如人,最典型的就是义和团,还宣称什么金钟罩铁布衫,坚决不使用洋枪大炮,最后落得被血腥镇压的下场,大部分原因就是源于这种对新兴事物极度排斥的心理,在全国一片响应的大好形势下,白白葬送了一次推翻清廷,民族自强的机会。
  直到甲午中日战后,清廷才终于开始接受西式训练之法,创立了“新军”,完全使用西式的军制、训练以及装备,一切依照德日制度,由德国人为主的洋人教习,是清朝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正规军。
  历史证明,先进要想淘汰腐旧,从来都不是空口白牙就能说清的,必须要经过事实的验证,方才能说服别人。
  这一点上,也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在他看来合情合理的东西,但是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就犹如鸭群中的天鹅,完全不被理解。
  想到这里,他沉吟了一下,道:“朕有一个折中的办法,眼下几个月内,郑国也无法南侵,不如趁着这个时间,挑选出一部分士卒用新式训练之法,其余士卒照旧操练,如何?”
  “这……既然陛下要耍性子,老臣便依了,待与众位将军商议之后,再具体推行……不过,老臣要与陛下言明,若是新式训练之法无效,一个月后就要停止,切莫再意气用事了。”。。。“”,。


第26章 谋划新军

  杨沐哭笑不得,原来在这位老将军的眼里,自己坚持推行新式训练法是在意气用事,而且还是在耍性子。
  不过,毕竟是两朝元老,忠君为国,一时气极才说出来这样的话,情有可原,杨沐也就不和他计较,对于这个约定欣然应允,一个月的时间,虽说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却也能够收到效果了,如果真的推行不下去,不用将军们反对,他自己就会下令停止。
  至于挑选哪些人出来,也是一个问题,韩桐和朱熙的四千士卒,肯定要是移防望丰城和江顺城的,如果要在他们中间挑选士卒集中起来训练,就必须要和本部人马分开。
  所以,他有一个新的想法,在每一个独立驻军中挑选出一百人,一共是四百士卒,彻底的独立出来,另外组成一支新军,成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力。
  一旦训练出了效果,就让这些人担任十夫长,在全国范围内招兵扩军,以如今苍国民众投军的热情,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拉起一支全新的军队。
  中午,整个营地就热火朝天的忙活开了,伙夫们特地从附近的村庄里买了两头六百斤的大花猪,收拾干净之后,骨头熬了汤,肉膘煎了油,倒入菜邹中一顿翻炒,溢出的香味让整个大营的士卒都在流口水。
  还没到开饭时间,整个大营就闹哄哄起来,香喷喷的米饭,油腻腻的荤腥,从伙房抬到了各个营区,分发到每一张餐桌上。
  锅碗瓢盆,还有狼吞虎咽的声音,同时响了起来。
  按照规矩,军营中每一个什队凑成一桌,骨头汤和菜都有限,所以由什长统一调配,倒是也没有出现什么哄抢的现象。
  “听说了吗,皇帝陛下有旨,要从每一个三千人队中抽调出一百人,组成一个新式操练军队。”一边吃饭,一边有人开始议论。
  “不是说全军都开始新式操练吗?”
  “脑瓜子真不开窍!这新式训练操练将军们又不太懂,肯定是要一步步来的,等他们学会了,然后再教我们,这不就等于是全军都用新式操练嘛……咦,刘柱子,你一个劲埋头吃干什么,平日里不就是你最能说吗?”
  “吃吃,快吃!管它呢,陛下怎么说,咱就怎么做,想那么多干什么!”刘柱子埋着头,捧着陶碗,往嘴里又夹了一块油腻腻的肥肉,唇齿留香,一脸的满足。
  其余士卒也都吞咽了一下口水,纷纷吃自己碗里的菜,边吃边讨论。
  当然,这样的一幕,几百座营房中都同时在发生,吃饱喝足后,新式练兵方法渐渐成了讨论的焦点。
  不知道哪一座营房中传出了风声,说是一旦成了新军中的一员,就等于是天子亲军,以后有机会做十夫长,什长,甚至是百夫长,拜将封爵,前途似锦。
  而且,百夫长和将军们,正在确定名单!
  这一下,本就如同沸水的军营中,像是倒入了滚烫的火油,一下子炸开了锅。
  刚听闻到新式操练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有许多士卒跃跃欲试,高喊着要响应陛下的诏令,但是如今,就连一些早已麻木了的老士卒,也争先恐后起来。
  士卒们纷纷从营房中冲出,浩浩荡荡涌入到营房外,刚巧看见大家都朝着千人将的营房奔跑,于是也都行动起来,唯恐被人抢先。
  疯狂,极度的疯狂!
  “第一百人队:石福贵、元小匠、刘二柱、陈有田、蒋满仓……”
  “第二百人队:张狗蛋、苏怂娃、赵石头……”
  “第三百人队……”
  刚到营房门口,众人就见到千人将捧着一张文书,嘴里念着一个个名字。
  “念着我了?”士卒们争先恐后,互相推搡着往前面钻,不停问身边的人。
  “怎么样,有我没有?”
  “哈哈哈!有我的名字!我被选中了!”
  营房前,众士卒屏息凝神,侧耳倾听,听到自己的名字的人兴高采烈,没有上榜的人,则是一脸沮丧。
  有心的人就能发现,这些被挑选到的都是年轻的士卒,甚至很多人都没有超过二十岁。
  “陛下,您真的要亲自训练他们?”远处的一处营房高处,司马宏站在杨沐的身旁,怎么也没想到,皇帝陛下竟然语不惊人死不休,提出要自己亲自操练这些人。
  杨沐撇了他一眼:“朕不亲自上场,难道你来?”
  他当然知道司马宏是想说什么,无非就是皇帝万金之躯,纡尊降贵,和普通士卒面混在一起,有失皇帝威严。
  可是,他也深深的知道,尊贵和威严从来都不是摆架子就能建立起来的,作为一国之君,可耻的不是与士卒打交道,而是国小民弱,被外敌侵辱。
  历史上,受尊敬的圣贤之君都是谦卑爱民,发奋图强的君王,反倒是那些偏安一方,取得小小成就就摆臭架子的割据皇帝,最后都没有善终,这一点杨沐就比较佩服光武帝刘秀,难怪被天朝伟人称赞,不是没有道理。
  “陛下,现在这三伏天的,大太阳都能把人给烤化咯,我们这些臣子习惯了倒没什么,您可要注意龙体呀!要是累坏了,苍国怎么办……哎哟,臣该死,不会说话!”
  司马宏心直口快,口无遮拦的说着,迎面撞上卫忠全一个瞪眼,于是赶紧改口。
  卫忠全也忧心忡忡:“陛下国事操劳,怎么能将大量时间放在操练士卒上?眼下三位王爷还在皇城中,若是没有陛下坐镇,恐怕会联合世家门阀,生出什么乱子。”
  “哈哈哈,这个爱卿就想多了。估计这个时候,太后的懿仁宫中,泽王与沂王赴宴正酣,大献孝心呢,至于被落下的盘王,应该已经开始惶恐不安了。三王嫌隙已生,离心离德,不足为惧。”
  卫忠全恍然大悟:“原来陛下和太后娘娘已经约好,实在是高明!如此以来,陛下就算是在军营中多呆几天也没有大碍。”
  “爱卿说笑了,朕岂能在军营中久留,白天操练士卒,晚上再回去处理国事,这样才能两不耽误。”杨沐哂笑,有点心虚,昨天答应好了家里的那只母老虎,每天一个故事,今天这才第二天,如果这么爽约了,下次见面还不得活生生撕了自己?
  闻此言,身边的将军们一个个大笑,颇为高兴,能够辅佐这样勤政的明君,实在是为臣者的大幸!。。。“”,。


第27章 头脑风暴

  “立定!”
  “向右看齐!”
  “报数!”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满伍!”
  “那个谁,错了要打报告,听明白没有!”
  “报告!”
  “作为士卒,要做到令行禁止,能做到吗?!”
  “能!”
  “好,那就这样,保持军姿,原地站立一个时辰,如有违令者,自己领二十军棍,二次违反者,逐出队伍!听明白了吗!”
  “明白!”
  ……
  大营西南方向的一个小训练场中,杨沐站在太阳底下,训练着这群刚刚入编的士卒。
  不愧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悟性和体能都还算可以,一些浅显的动作教了几遍之后,就都能够弄明白,再加上杨沐颁布的一些体罚措施,一人出错全军受罚,五六次俯卧撑和蛙跳下来,所有士卒都像是脖子上架着刀片一样,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哪个细节。
  士卒们的训练热情都很高,因为杨沐承诺过,只要训练出了成效就会组建出一支新军,他们所有人都能够当上十夫长,表现优异的甚至是百夫长、千人将!
  不想当将军的士卒不是好士卒,这样一步登天的机会,没有哪个人能拒绝,所有的士卒全都卯着一股劲,拼死一搏!
  杨沐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将主要的训练内容梳理一遍,预计七天之内训练完大学军训的主要科目,让士卒们做到令行禁止,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适应高强度的训练。
  七天之后,训练强度再加大,每日跑上个十公里,各种单杠俯卧撑之类的体能训练,灌输一些现代战场上的常识,一些古代步卒有名的战阵和技巧,基本上能训练到这一步的,在目前的苍**营来说,就已经算是兵王了,单单是行军布阵等理论知识,就要强过一般的百夫长。
  当然,一下午的时间,不仅有满意的地方,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服装!
  士卒们的军服很不方便,宽袖长衣,相比于寻常百姓穿的便服来说,只是稍微去掉了几分华而不实的装饰,不仅容易热,而且极大的限制了行动力,很不利于行军作战,要是高强度的战斗,或者是山林之中,则是更加的不方便,敌人一把火烧过来,一旦点着了,就像是一个人形火把。
  这不禁让他想到了一个兵种——骑兵!
  据他所知,各诸侯国之间,虽然时有大规模征战,也有马匹驰骋在疆场上,但是总的来说,骑兵还没有形成一个军种,最强大的主力是笨重的战车部队,大的诸侯国之间衡量军事实力的标准就是战车的数量。
  而之所以没有从战车过渡到骑兵,其实最主要的限制原因就是服装。
  中国历史上,正是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模仿草原部落的胡人服装,使赵国发展出了一支强横的骑兵部队,国力大增,反灭了中山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唯一个能与秦国一较长短的国家,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中原王朝的大变革,在之后的百年时间里,横扫北方游牧民族。
  倘若苍国的军队能够改良服装,甚至发展出骑兵,岂不是……
  想到这里,杨沐的心砰砰直跳,骑兵和步兵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一个有码,一个无码?
  当然不是!
  见过马的人都有一种体会,一匹狂奔的战马冲向你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没有恐惧,那么在冷兵器时代你当一个士兵真是屈才了,刺客和门客死士才是你的归宿。所以,战场上一旦出现冲阵成功,溃逃是唯一发生的事情,你周围有人逃跑了,你跑不跑?
  这就是骑兵的优势,相比于步兵,它的速度更快,机动能力和爆发力都更强,哪怕是久经沙场的老士卒,也从心底里会有一种恐惧,在空旷地带对战,骑兵几乎完全碾压步兵,以一敌十都不为过,简直就是古代版的坦克和装甲车!
  尤其是巅峰时代的重甲骑兵,基本上一个冲锋,除非久经沙场的步兵一般都会被冲的七零八落,军队一旦失去建制,基本就和老百姓差不多。
  如果苍国能够组建出一支骑兵,还用惧怕郑国的入侵?
  带着这样的想法,杨沐振奋不已,扫了一眼整整齐齐的士卒方阵,决定……下班!
  原因很简单,现在已经是夕阳西下,皇宫在十里开外,就算是辇车,也要将近一个时辰才能到达,他若是回去晚了,耽搁了讲故事的时辰,别说什么骑兵了,今天晚上就可能上演一次变态的骑兵有码大片!
  当然,离开大营之前,他也没忘了把沈安留下,这家伙站在边上看了一下午,对一些基本的训练早已经滚瓜烂熟了,监督一下这些士卒不成问题,接下来的一段时日他不可能天天都来军营,只好让沈安捧着小册子,慢慢琢磨了。
  回到皇城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开始了宵禁,两侧街道上黑灯瞎火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三五个稚童从窗户中探着脑袋,好奇的看着车队。
  杨沐累了一天,坐在颠簸的车驾上,昏昏欲睡。
  一想到还要给皇后讲《西游记》,他就一阵头大,好好一个女神,怎么就这么喜欢听故事呢,要是这个世界上有书店,直接买一本儿童读物给她,那该多好……
  咦?
  书店?
  杨沐瞬间精神一震,苍国似乎还真的没有书店,因为识文断字都是贵族的专利,知识都是在上层贵族中流传,普通百姓大多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
  他想到的不是售卖书,而是批量的印刷!
  历史上,就是因为印刷术的出现,才导致书的成本下降,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促使了识字率的提高,帮助一些出身低微的人们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以苍国如今的现状来说,只有降低书籍价格,让平民也能接触到书本,这才是提高国民识字率最好的捷径!
  到时候,图书馆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文史、数理化、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各种各样的知识,都能够通过低廉的成本,从图书馆里搬出来,官府可以开设学校培养人才,再通过科举制度提高老百姓读书的热情,使国家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快速提高综合国力!
  接下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咳咳,想多了。
  当下,就该首先把《西游记》印刷出来,相信不仅仅是皇后会感兴趣,就连那些贵族们也一定会趋之若鹜,赚他个几万两银子不成问题,甚至还可以远销国外……赚他一个亿?
  杨沐突然发现,今天出宫一趟,简直是收获颇丰,不仅推行了新式训练之法,想通了有码和无码的问题,而且还灵光炸现,通过印刷术探索出了一条完整的强国思路,简直是一次头脑风暴!。。。“”,。


第28章 泽王断臂

  回到皇宫,杨沐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毓灵宫,可是左顾右盼,都没有找到皇后的影子,只有几十个宫女太监远远的跪在地上恭迎。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从寝宫内室走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