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隋大业(涛涛)-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绰大败,十八万大军付之一炬,高鑫统一整合了叛贼的事情也全都传到了邺城,但此时高纬却是焦头烂额,惴惴不安,根本无暇他故。

原本,高思好覆灭,北周递来橄榄枝,南陈暂时退兵,高绰远赴济州平叛,高长恭兵权被极大削弱,高纬只用看着高延宗一人便可以继续安然享乐,却不想高绰竟然废物到了极点,十八万大军竟然连敌人的衣服都没摸到就被青州军完败,只有他自己带着几十名侍从狼狈而逃,钱粮辎重损失无数。

高绰的无能已经让高纬大动肝火,但另一件事却让他出离了愤怒。

自高纬得到《长生诀》已有一年,但自从一个月前他修炼到了第二重境界巅峰后便再无寸进,这让高纬甚是烦躁,别说本身就无心处理的政事,就连平常深得他宠幸的冯淑妃都有好几天没有得到他的滋润,幽怨不已,不少贴身服侍的宫女太监都受了淑妃娘娘的毒打和恶骂。

长生不死,万寿无疆谁人不想,尤其是高纬这种尊贵无双的人更是希望可以永生永世享受着荣华富贵,统御天下。在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面前,纵然冯淑妃再是倾城绝色,似乎也要失色几分。

高纬自修习《长生诀》以来便感觉身强力健,精神百倍,尤其是在房事方面,他更是龙精虎猛,即便不服用皇室秘药,他也能够夜御数女而金枪不倒。因此,高纬对《长生诀》愈发看重,每日休息不坠。也许自高纬有生以来,这是唯一一件让他可以持之以恒的事情。

前些时日《长生诀》突然现身建康,天下人的目光都聚集南方,高纬也很是发了一通脾气,然而私下里却是乐得哈哈大笑。司马复偷走的《长生诀》根本就是一个西贝货,高纬巴不得有人将之拿了去。

《长生诀》究竟能否让人长生不死还未可知,但它的名头实在太大,即使高纬是一国之君,拿着它也感觉分外烫手。

是,《长生诀》修炼的先决条件必须是九五至尊,然而这个条件却没有多少约束力。出身皇族的高纬虽然政事不精,浪荡昏聩,但争权夺利,残酷绝情的事情见过很多,做得也不少。他能斩杀自己的叔伯兄弟稳固皇位,其他皇室子弟为何不能谋反篡位?

于是乎,高纬秘密招人伪造了一份《长生诀》,看似在御书房藏得严密,实际上却是防备薄弱,让司马复很轻松地便窃取了去。之后高纬表现得气急败坏,众人误以为《长生诀》失窃,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他有意为之。

没有了那巨大的诱惑,高纬的性命自然安全许多,而他也可以偷偷摸摸继续修炼,只待时机一到就一鸣惊人,统一天下。

只是这《长生诀》实在晦涩难懂,一年时间高纬依然不能突破至第三重境界。实际上,若非每天有御医配制的极品药材辅助,以高纬声色犬马,虚弱不堪的身体要想一年内达到第二重巅峰境界绝无可能。

就在高纬深夜苦修,努力突破下一重境界时,高绰突然连滚带爬,狼狈至极地来到了皇宫。对此,高纬自然恼怒之极,但高绰的一句话却让他生生压住了内心的怒火。

昌黎王韩长鸾意欲谋反!

每一个君主最敏感的词语是什么,无疑是“谋反”一词。想当初,为了这两个字斛律光含冤而死,张雕等人罢官免职,郁愤难平。历史上,即便是雄才大略,被西方人华夏最伟大的皇帝不是照样因为这两个字错杀忠臣,同样的事情李世民也做过,手段一样冷酷无情。

无论韩长鸾是否谋反,高绰所言却直接挑起了高纬敏感的神经。自从他登基以来,不说民间叛匪横生,就连手掌大权的王公贵族也不安生,尤其是前些日子高思好和高延宗一事,更让高纬警觉惊惧不已。不然他又怎么能够忍受高兴和吴三桂耀武扬威,不敢轻易动用大军缴费。

高绰自然知道空口无凭,欺君之罪的严重性,此番他还带来了韩长鸾通敌叛国的证据。信是陈国宣城侯吴三桂所写,大意是陈主陈顼同意韩长鸾的条件,事成之后愿意共享《长生诀》,并封其为一字并肩王,统领黄河以北的地区,建立国中之国。

在高纬的心中,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三个人见过真正的《长生诀》,隋王高长恭,其子高兴,最后便是昌黎王韩长鸾。而这三个人中,高长恭无疑威胁最大,只是高纬每次都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借口斩除高长恭父子这对祸根。至于韩长鸾,他在高纬心中不过是一条狗,即便深得宠幸,却依旧改变不了他是奴才的事实。

不过当高纬看见高绰呈上的密函时,他却再也不能等闲视之。高纬出身帝王世家,自然也更加明白权力利益争斗的残酷性,其中复杂阴暗血腥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常人根本难以想象。长生不死,成仙了道,作用万里江山,世人谁能拒绝如此诱惑?

高纬勃然大怒,还没准备处置韩长鸾,后者却奔上大殿,痛斥高绰谋反作乱,而且也是证据确凿。高绰本身是高湛长子,可惜却是庶出,与皇位失之交臂,他心中如何能甘心?私下里违反法纪礼节的事情自然也做过不少,韩长鸾刻意挑刺,还不是铁证如山。

高绰和韩长鸾同时指责对方谋反,高纬却有些为难了。怎么说高绰也是自己的亲兄弟,又有共同的爱好,要杀他总是有些不忍心。而韩长鸾这么多年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高纬自然不会没有一点感情,再加上陆令萱,穆提婆,高阿那肱以及冯淑妃的求情,高纬一时间也有些下不了手。

虽然如此,谋反之事也不能权当作空穴来风,高纬下旨撤了韩长鸾和高绰本兼各职务,只保留了爵位,然后命人彻查此事。至于剿灭叛匪的事情,高纬则交付给了淮阴王高阿那肱。虽然高阿那肱极不情愿,但三贵一荣共荣,一损俱损,他却也不敢违拗。

虽然高绰、韩长鸾二人谋反的事情暂时不了了之,但高纬却更加警惕起来,不说皇宫中加大了防范措施,对于朝中的文武百官更是加大了监视力度,有些运气不佳,触犯了礼法的直接便被高纬枭首示众,场面异常血腥残酷。

对于因此遭殃的官员,高兴是不会去关心的,也没有那份心力。北齐自上而下已经腐朽到了一个极其可怕的程度,没有人的屁股是干净的,即便是如今被高兴器重的崔季舒,张雕一样如此。崔季舒曾今贪墨钱财,张雕也帮助佞臣害过别人。

政治,永远不会有黑白对错,这就是人性最赤*裸,也是最真实的表现。高长恭是个奇葩,不过那也是命运所逼迫的。

九月一日,高兴在仁州召开会议,与会者都是吴三桂任命的各地首脑官员。对于这些出身豪门大族的官员,高兴谈不上好感,但也没有愤慨难当,这世界上不追逐名利的人几乎没有,只是看你的吃相如何了。

因此,会议一开始,高兴便说明各地官员都会留任,虽然因为机构重组,州郡合并官职可能被降低,但待遇却是只高不低。而且,高兴也没有刻意追究那些欺压平民百姓的权贵的责任,只要不是张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高兴都网开一面。

如此,所有人悬着的心便放下了大半。山东省的惨剧众人可是听过的,别说做官,享受特权了,小命和财产都不保啊,高兴可是吃人的恶魔。

第三卷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二百九十九章两省总督

会议上,高兴的发言并不冗长,但却十分震撼。

他这样说:“诸位,对你我来说我们彼此都是陌生的,我不知道你们的过去,也没有兴趣知道。从今天我站在这里开始,你们就是我的子民,必须服从我的统御。从此时此刻起,你我同样都是白纸一张,无论你曾今是否杀人越货,贪赃枉法,我都可以既往不咎。但是,从今以后,尔等管理地方,处理政务都必须按照都督府出具的条令条例来执行,断不能恣意妄为,否则休怪我心狠手辣!”

接下来,高兴便开始了对治下政府等职能机要机构进行了重组,官员进行重新的任命。

如今高兴掌握十三州,数十郡县,是以他再次合并州郡,将徐州,北徐州划归山东行省管辖,而仁州等其它州郡则合并为江苏行省,治所设在仁州,改称仁州市,其他各州则全部被废除成为郡城。

高兴自领山东、江苏两省总督,统管两省军政大权。江苏省省长的职位让高兴纠结了许久,最终他还是决定任命张雕来担任,同时兼任仁州市市长的职责。

政治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其中的含义和道道却是千变万化,云谲波诡,而“妥协”一词更是在政治的背景下频频出现。这也许可以理解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虽然为了江苏省各地的安定团结,高兴迫不得已做出了让步,保留了大部分本土官员,但江苏省没有一个自己人显然是不行的。张雕和崔季舒一样,都是久历宦海的人,也许刚开始施政会有很大的阻力,但高兴相信这对于老谋深算,经验丰富的他们完全不是问题。

至于吴三桂,这小子就是个煞星,天生的战士,虽然杀人打仗是个好手,但在处理政务上实在拿不上台面。而且他本人也几次央求高兴允许他继续回到军队,继续带领着特种部队上蹿下跳,东奔西跑。对此,高兴自然不会拒绝,欣然应允。如今第一步战略基本完成,也是时候好好整合手中各种力量的时候,高兴也有意重新扩建特种部队的编制,让其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当然,高兴也不会不做其他准备。军权与财权永远都是王道,只要这两项在自己手中,纵使捣乱的蚱蜢再是威猛雄壮,也终究只是不入流的爬虫。

山东省有高兴亲自坐镇,又被他好好整饬了几回,虽然不敢说蚊若磐石,但也不是轻易就能撼动的。但江苏省却需要一个亲信来掌握财权,这个人就是叶瑾。

自从高兴入主盱眙时,叶瑾便坚定地站在了高长恭身后,没有任何迟疑,从此他的命运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在商业方面高兴并不精通,但他好歹来自一个信息爆棚的年代,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高兴言语中偶尔提到的经商之道对叶瑾来说都是金玉良言,再加上高兴脑海中先进的技术,他自然赚了个盆满钵满,在江淮之地更是威名远扬。

生意做得再大也不如做官来得强,毕竟华夏自古以来便是等级森严,士农工商。能够一步登天,吐气扬眉,叶瑾自然欣喜交加,当场便涕泪横流地跪伏在地,赌咒发誓为高兴管理好财物。

叶瑾毕竟出身淮州一系,为了不牵扯上高长恭,引出不必要的事端,高兴自然也做了不少安排。首先就是改名易冒,虽然把蓄了很久的胡须大肆修正一番让叶瑾很有些不舍,但当他看到高兴那殷切信任的眼神,想到从今往后可以光耀门楣,直上九天,叶瑾便义无反顾地将胡子剃了个干干净净,名字也换成了叶景,字景润。

虽然目不识丁的百姓也许连一个村子的事务都无法妥善管理,但这却不妨碍他们有一双发现世间污垢,官员污点的火眼金睛。

高兴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名叫锦衣卫。这个锦衣卫并不是历史上明朝那臭名昭著,杀人如麻,恶贯满盈的锦衣卫,其中的成员也多是些普通的底层百姓,在当地很有些道德威望,是百姓公选出来的。

锦衣卫直属高兴,只对高兴负责,其他任何人都不得过问。而锦衣卫的职责便是监察当地官员是否施政偏颇,贪赃枉法,违法乱纪,同时他们也负责向高兴传递百姓的意愿与心声。锦衣卫成员都会被授予一枚纯金打造的令牌,工作服自然就是上好锦缎制成的衣衫。锦衣卫虽然编制不高,官衔不大,但地位却不低,尤其作为高兴的嫡系亲信,能够入选之人无不欢欣鼓舞。

江苏省毕竟新得,高兴对于行政机构并未做出太大的调整,山东省却是不然,它不仅是高兴起家的根本,也是未来改革的试点。高绰新败,济州、齐州暂时无力来犯,而经过这数月的发展,山东省逐渐平稳,改革的步伐又要继续前行。

九月二十日,高兴组建省政府,在省长之下设立六部,即礼部,吏部,刑部,户部,工部,兵部。礼部负责教化百姓,祭祀典礼之事;吏部负责考核官员,举荐官员;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户部负责人口统计、土地丈量;工部负责手工业,商业,农事以及各项工程建设;兵部则负责士兵征募,预备役兵团的训练,军械辎重的调配。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封建社会不可能一下跳跃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不说如今生产力极其落后,人民蒙昧无知,高兴手中所掌握的资源和实力也远远无法推行先进的制度。

因此,他借鉴了历史上隋朝的三生六部制。六部各司其职,互不统属。如此以来分工明确,机构简洁,对于高兴进一步掌控治下有极大的好处。

六部部长职位甚是重要,甚至关系到高兴今后的大业,他自然不敢马虎。是以,高兴在九月二十一日诏告江苏,山东两省,但凡有识之士都可以在十月初一这天前往兴华书院参加考试,六部之长将会出自其中,而表现出众者也有机会得到一官半职。

消息传出,两省数十万百姓先是震惊,后是雀跃不已,尤其是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子弟,终于看到了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

之前的官员选举任免,多是通过推荐的方式,这也是士族豪门之所以可以和皇族叫板的原因之一。士族人脉颇广,关系更是错综复杂,有才之士若要谋求发展便不得不借住他们的力量,因此他们就掌握了极其庞大的力量,让皇帝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们。

对于本土的豪门大族来说,高兴这一招无疑是釜底抽薪,但他们却无可奈何。高兴的手段和凶名早已远播,谁敢轻易触犯胡须。他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家子弟努力参加考试,多争取些实权在手。

九月二十三日这天,高兴终于稍得了些空闲,于是便轻装简从,只带着凌萧云前往兴化市南郊的军营视察。

高绰十八万大军几乎全被鲁智深俘虏,这么多人加上原本的青州军全部驻扎在城中显然是不合适的,示意高兴便下令在城南兴建了一座大营。

“参见总督!”

高兴甫一来到军营门口,负责职守的士卒便立即恭敬地向他行礼,脸上都露出兴奋而激动的光芒,同时分出一人前去通知鲁智深。

士兵都是些粗鲁的汉子,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性格耿直、热忱,高兴与吴三桂决战以一完败三千勇士的事情他们早已耳熟能详,再加上此次高兴设计,轻松大胜高绰十八万大军之事,更是让青州军将他当作战神一般崇拜。

“免礼,嗯,小伙子精神不错,好样的!”看着面前这七八名身形虽然精瘦,但脸膛黝黑,双目有神,身上隐隐散发出淡淡的杀气,腰杆挺的笔直的士卒,高兴深感欣慰,便笑着将一名年轻的士卒搀扶起来。

高兴的态度顿时让众士卒受宠若惊,一个个紧紧抿着嘴唇,胸膛挺得愈发高耸,如同一杆标枪般站立着,眼中泛着激动不已的光芒。

“末将鲁智深来迟,还望总督见谅!”这时鲁智深已经率领着一干重要将领来到了大营门口,一齐向高兴见礼。

“免礼!”高兴虚抬双手,待鲁智深等人起身,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扫视了众人一眼,这才大声说道:“前些时日你们表现很好,很好!”

“都是总督运筹帷幄,末将不敢居功!”

高兴笑笑,然后问道:“智深,降卒整编的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这些日子我忙着处理其他事情,倒是没顾上过问。”

“回禀总督,兴化市外一战,高绰挥兵十八万来犯,但最终却只有不足千人逃脱,除了死伤的三万余人,我们总共俘获了十四万降卒。剔除四万老弱病残,还有十万民壮可用。末将只是将他们暂时整编,进行了队列训练和思想教育,具体该如何安排还要总督定夺!”

高兴点点头,然后说道:“你做的不错,幸苦了!走,陪我去看看那些降卒!”

第三卷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三百章黑旋风

(昨天欠的,抱歉!)

军营巨大的校场上,数以万记,赤*裸着上身,下身只着一袭短裤,光着脚板的汉子,排成一个个方阵,在炽热的骄阳下,正挥汗如雨地进行着队列操练,嘹亮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鲁智深正要下达停止训练,收操集合,向高兴行礼的命令,高兴却笑着阻止道:“智深,不忙,先看看再说!你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是!”众人答应一声,纷纷行礼告退,转眼间大营门口便只剩下高兴,凌萧云,鲁智深三人,在这偌大的军营中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高兴一边缓缓踱步而行,一边看着身边经过的队伍,忽而点点头,忽而又摇摇头。

高绰为了保住小命,疯狂招募民壮乡勇,仓促间人数是够了,但人员良莠不齐,战斗力更是无从说起。鲁智深设计俘获十四万高绰军,将老弱病残剔除后,如今还有十万人可用。经过近一个月的训练,这些人身上的农夫气息已经淡了不少,队伍走得也是有木有样,不过要想他们上阵杀敌,只怕还要费些苦功。

一支部队能否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除了成员要有强健的体魄,出色的军事技能,队伍还要有严密的组织,钢铁般的纪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

一只军队的思想是它的魂魄,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神意志。每一名士兵都会为这精神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青州军虽然没有真正打过多少硬仗,但他们从骨子里却是与降卒不同。他们明白自己为何而战,更以身为一名士卒而骄傲自豪,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纵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如今的山东省,虽然不能说繁花似锦,但却也是一片祥和。人民的生活虽然依旧不怎么富足,也许还有些拮据,但比起半年前那朝不保夕,惶恐不安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

高兴对于治下的子民是非常和善的,而愿意从军入伍的士卒也都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在高兴这里,他们不是送死的炮灰,而是一起征战疆场,建功立业,保卫家园的生死兄弟。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些粗鄙的士卒也许不知道多少圣人之道,但淳朴耿直的他们却明白知恩图报。高兴是他们崇拜仰慕的强者,更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为了他,他们可以悍不畏死,敢把皇帝拉下马。

济州、齐州的降卒根不在此,他们投降的目的只是为了活命,或者一时头脑发热,忍受不了高绰的颐指气使,残暴无道才喊出了反齐的口号。但他们内心却是极其迷茫而恐慌的,军人象征着流血和死亡。既是如此,那么效忠高绰和效忠高兴并没有多少区别。

青州军自然是见过高兴的,远远瞅见鲁智深陪同着一身白衣的高兴而来,他们却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见礼,而是挺直了腰板,竭力将每一个动作做到最标准,卖力吼出胸中的斗志与气魄。

“智深,最近济州和齐州有什么动向?”高兴看着校场上身形矫健的小伙子,听着他们山呼海啸般的吼声,体内的血液也似乎加快了流速,澎湃的力量在筋骨中鼓荡着。

江苏省新得,表面上虽然已经平定,但暗处定然还是波涛汹涌。虽然南有淮州高长恭在侧,北有自己,江苏出不了大乱子,但高兴还是将秦琼、吴三桂、张顺之三人留在了江苏省。

吴三桂怎么说也在江苏省称王称霸小半年,威望甚至高过高兴。张顺之身为丐帮之主,留在在江苏省自然也方便掌控局势。秦琼虽然没有经历过多少战争场面,但他天生就是骁将,有他帮助吴三桂,江苏省自然无忧。

“回禀总督,高阿那肱来到济州后并无什么大的动作,只是一边招募豪勇,组建军队,一边加强城防,防备我们西进!不过济、齐两州民壮被高绰征调一空,钱粮辎重损失无数,高阿那肱为了及早组建新军,不得不加大了对百姓的掠夺,两州百姓如今都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啊!”

说道后来,鲁智深的神色不禁有些黯然。他也是出身底层之人,深知民间疾苦。虽然前些时日一场大胜让他威名远播,但想到济、齐两州百姓因此蒙难,他心中便有些自责,兴奋之感便会淡去许多。

“再忍忍吧,目前我们的力量还不够,还不够啊!”看着鲁智深暗淡的脸色,高兴自然明白他心中所想。然而战争不是儿戏,统一天下也不是口号。他必须要忍耐,努力积蓄力量,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末将明白!”鲁智深用力点点头,脸色已经恢复,很有些刚毅的味道,“不知总督要将十万降卒如何处理?”

“甄选五万人出来,其他人组成预备役兵团,垦荒屯田。”高兴脚步不停,接着说道:“如今战事紧迫,我们必须要多存储些粮食物资才行,单凭淮州方向购进的物资只怕远远不够。万一哪天我的身份暴露,那可是天大的麻烦,我们必须早做准备才是!”

“末将明白!”

自山东、江苏两省揭竿而起后,高纬便果断下达了禁止与之贸易往来的命令。虽然有些人为了利润还是会偷偷和叛匪来往,但数量毕竟有限,高兴不剥削百姓,又要供养军队,大力建设自然困难多多。幸好有淮州在侧接济,不然高兴定然是焦头烂额。

“好一条壮汉,活脱脱的黑旋风啊!”高兴走了几步,突然被不远处的一个大汉吸引了目光,不由低声赞叹道。

鲁智深和凌萧云闻言,都不由好奇地顺着高兴的目光看去。

十米开外,正有一个身高接近一米九十,虎背熊腰的大汉。此人豹头环眼,方鼻阔口,五厘米的络腮胡子乌黑浓密,如同钢针一般挺立着,即便隔着老远,几人也似乎能感受到它的坚硬的程度。

那大汉等着一双铜铃大眼,微微泛黄的眼珠如同猛兽一般,凶狠凌厉。此时他双臂正四平八稳,高高举着一个重达百斤的石锁,双腿微微分立,很有节奏地做着深蹲。随着他一上一下的动作,他那黝黑的肌肤上,豆大的汗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耀眼的光芒,顺着颤动的,虬结的肌肉缓缓坠落地面。

大汉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雄性生物的阳刚之气透体而出。

剽悍,除了这个词语,高兴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个词语能更好地形容此人。如果说膂力惊人,勇往直前的秦琼是虎豹,那眼前的大汉便是充满了破坏力和野性的狗熊和金刚。

高兴虽然不认识所有青州军士卒,但他却断定这大汉不是出身青州军。能举着百斤石锁做深蹲的人不多,而且还神闲气定的人则更少,高兴不由对这大汉好奇起来。

高兴不由改变了方向,向那大汉走去。

这大汉孤立在队伍之外,又枯燥地重复着一个动作,这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不认真训练,不服从指挥,受到了教官的体罚。

“嘿,小子,看什么,难道你也想玩玩?”

见一身白衣,身形修长瘦弱,面皮白净,俊秀如女子的高兴来到面前,那大汉撇了撇嘴,手中动作不停,张开血盆大口说道。这大汉的声音甚是粗犷,就如同他的外貌一般,瓮声瓮气,传出老远。

这大汉的教官是青州军的一个排长,是通过刻苦努力从基层升迁而来。此次整编降卒,他便负责一个二百人的方阵。排长正准备向高兴回报工作,突然听见大汉如此说话,他心中一惊,差点一个趔趄跌倒在地。

“怎么?你不行?”见高兴只是定定地看着自己,却没有说话,大汉想当然以为高兴是被自己的动作言语震惊心中畏惧,是以眼中不由闪过一抹不屑。

“住口!”那大汉本来还想在说些什么,他的教官已经连跑带爬地奔将过来,一脸震怒地吼道。

“连长,怎么了?”大汉脸上没有多少畏惧,将石锁随意搂在胸前,疑惑地看着自家的教官。

“卑职见过总督!”那排长却是狠狠地瞪了大汉一眼,惶恐地向着高兴行礼。

“免礼!”高兴笑,然后继续看着身旁的大汉说道:“这是你训练的兵?”

“总督大人,此子性情顽劣愚钝,桀骜不驯,冲撞了您,卑职教导无方,还望总督责罚!”小排长顿时慌了神,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就要跪下。

高兴虽然待人温和真诚,但治军却是极严。他虽然不经常用皮鞭棍棒惩罚士卒,但与狗同宿同食,关小黑屋的方法却更让人难受。想到自己训练的士卒目无尊长礼教,自己责无旁贷,这排长心中恐惧的同时,更是恨得咬牙,赌咒发誓要好好惩治身旁的大汉。

见大汉依旧挺立如松,排长顿时怒不可遏,大声斥道:“混账,见到总督还不跪下?”

“你就是两省总督高鑫?纤细如此,如何独战三千甲士?如今看来也不过是浪得虚名,不过尔尔!”那大汉听见排长称呼,原本眼睛一亮,待仔细打量一番,发现高兴除了长得俊俏,一无是处,顿时便摇头叹息道。

第三卷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三百零一章三板斧

“大胆!”

那排长原本正单膝跪地,掌心捏汗,心中惶恐愤怒,听了大汉的话却如突然被火灼烧一般,猛然蹿将起来,狠狠一脚踹向那大汉,脸色已是煞白无比。**泡!书。吧*

“放肆!”排长变色的同时鲁智深的脸色也变得铁青,高兴不仅是两省总督,更是他心中的英雄,恩人,是神一般的存在,任何人都不能对他出言不逊。鲁智深出言呵斥的同时,右脚也迅速抬起,一记凌厉的鞭腿直奔大汉粗壮的脖颈而去,速度却是远远快过那排长。

“嘿!”

鲁智深的动作极快,当大汉感觉到劲风到了近前时,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做出躲避的动作。大汉却也没有闪避,口中轻斥一声,怒目圆睁,浑身肌肉再次膨胀几分,那粗壮的脖子上,虬结盘曲的血管如同小蛇一般纹起,展示着主人的健硕和力大无穷。与此同时,大汉猛然一摆头,硕大的头颅狠狠撞向鲁智深的脚背。

“砰!”

大汉的额头和鲁智深穿着牛皮靴子的右脚被亲密地碰触发出沉闷的响声,大汉身子晃了晃,脚下生根,纹丝不动。

鲁智深前冲的身子却是戛然而止,眼角挑了挑,眼神霎时变得无比凌厉起来,心中却是异常震惊。大汉的反应速度算不上绝佳,但他头上的力度和坚硬程度却远远超出了鲁智深的预料。刚才那一下撞击,鲁智深有一种和钢铁碰撞的感觉,直到此刻,脚背还一阵阵发麻,使不上力道。

“咚!”

排长的脚接踵而至,正正踹在大汉的腹部,发出如同牛皮大鼓一般沉闷的响声。然而让众人吃惊的是,那大汉只是踉跄着后退了三步,脸不红气不喘,怀中的石锁依旧稳稳当当。

鲁智深好歹也是一师之长,多数时候更是代替高兴行使着军长的权利,统御数万兵马,如今居然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降卒手上吃了暗亏,而且以二敌一居然仅仅只是将大汉迫退三步,这可真是刺激了鲁智深的自尊。

“小子好胆!”

鲁智深低斥一声,左脚用力在地上一点,揉身再上,使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