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并虎-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情况,造成常山财政粮存皆是不足,整个郡也只有三千郡兵,实在扩充不了军卒队伍,这也导致黑山军敢在常山郡狂妄纵横劫掠。
也正是这诸多原因,几乎没有人愿意来这常山任职一方,许多朝廷安排来的官吏,来到常山后,见到此处状况就立马弃官而走,因此这常山的官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多亏了常山本地青年,不愿见家乡就此残败,这才有不多的当地青年自荐入官府,代管本地事务,这才让常山有了基础的官治安定。
而这常山城守赵浮,就是常山本地人士,也是一个自发充当此处官职的人。
看着面前赵浮二十多岁的样子,却已经面色憔悴,如同三十多的样貌,可见其人在职期间是有多么的心力交瘁。
对于这些敢以身犯险,在此任官的人才,丁靖也十分佩服,佩服他们敢把性命留在于此,不求官途富贵,只求安定一方的心意。
丁靖入常山城后,与赵浮不停交流,心中越发感慨,只叹这汉末乱世的无情,百姓的无奈。
就在丁靖与赵浮相谈交流不止之时,忽然有斥候来报,言城外有人马数万来袭,丁靖闻言大惊,连忙领军至城上探查情况。
原来这黑山军陶升听闻丁靖来袭,心中愤怒不止,他带人纵横常山,无人敢当,如今丁靖竟然敢来剿杀,实在是将他陶升不放在眼里,这才连忙领人前来常山城下,欲给丁靖一个下马威。
丁靖带人于城头向外望去,只见城外有数万贼兵来迎,会于城前叫嚣挑衅。丁靖张目望去,只见贼军虽然人数众多,然而持戈带甲的却只有零星,多是些被陶升裹挟而来的流民百姓,堪称狐群狗党,并无队伍行列。
丁靖让曹性带士卒于城头将贼兵射退,亲自领两千铁骑杀出城外。
陶升见状,连忙令帐下岳曼出战,这岳曼使一杆长刀,颇有武力,得令后挥刀驾马杀向丁靖。
岳曼与丁靖战至一处,不三回合,被丁靖一戟刺死于马下。
见岳曼被丁靖杀死,陶升阵中一名头目大怒,立即拨马持叉来战。此人名岳塊,乃是岳曼长兄,其投靠黑山军前曾是一猎户,用一杆捕虎叉,勇力过人。
“我乃截虎夜叉岳塊是也!敢来与我厮斗?”岳塊手提虎叉,头裹黄巾,身穿绿袄,厉声大叫道。
丁靖转眼看向杀来的岳塊,只见岳塊手中虎叉寒光四起,慑人心魄,丁靖却毫不畏惧,拨马而进,直接朝着岳塊杀去。
“贼子受死!”
丁靖大喝一声,驾马跃起,提戟由上而下劈来,岳塊顿时一惊,连忙提叉抵挡,却被虎齿戟斩断虎叉,半个身子被虎齿戟削去,命丧当场。
又一头目死于丁靖戟下,陶升所携贼兵尽皆惊骇,不禁纷纷后退,想要远离丁靖这个煞神,贼兵队形更是混乱。
丁靖虎齿戟一挥,身后铁骑尽皆冲锋而出,搅得陶升队伍人仰马翻,贼兵抵挡不过,尽皆后退而逃。
见丁靖大胜,城中曹性、赵浮亦领军而出,一齐冲杀陶升贼军。
陶升根本无法掌控队伍反抗,又见丁靖驱马径直朝他杀来,只能拨马便逃,不再抵抗。
丁靖怎能放过这陶升贼首,连忙带军冲杀向前,追赶陶升。
无奈这黑山贼军人数众多,四散于前,虽不具备威胁,却也妨碍了丁靖的追击速度。
眼看陶升就要跑掉,丁靖举戟向天,大喝道:“并州丁靖在此!挡我者死!”
此声大喝如同雷涌,吓得周围贼军尽皆远离,生生为丁靖让出一条道来,丁靖连忙抓住机会,驾马前追。
不一刻,丁靖凭借马好,就要追上陶升,却突然见到前方一白衣小将,驰马从侧面堵截。
陶升正好撞到那白衣小将面前,白衣小将挺枪而迎,不一回合,刺陶升于马下。
白衣小将凭空杀出,抢了丁靖的猎物,一时间丁靖气愤不止,手提虎齿戟,直指那人,喝道:“尔是何人?为何抢吾猎物!”
那白衣小将却是不惧,兀自将陶升人头割下,栓于马脖前,枪指陶升人头,淡然道:“这狗头上又无汝之名号,何谈为汝之猎物?”
“少年人,汝成功的激怒了吾!”
见白衣小将如此嚣张,丁靖大怒,拨马提枪便要杀了此人,以泄心中气愤。
(本章完)
第46章 常山赵子龙
丁靖挥戟袭来,白衣小将亦是捻枪来刺,二人彼此直取致命处,毫不留情。
转瞬间枪戟相交,拼得火花四溅,烟尘滚滚。
二人武艺皆是不相上下,谁也奈何不了谁,却谁也不愿服输,直拼的风生水起、互不相让。
且说另一面,陶升贼军兵败,曹性与赵浮直追杀了数十里才止住,贼军中跪地投降者不计其数。
二人追杀残军期间,又遇见一支义军人马前来,其首领名为夏侯兰,乃是常山真定人氏。
曹性见这支人马虽兵甲不全,却行军规整、训练有素,却是不敢小视,又见此部军马亦在冲杀陶升残军,便上前询问道:“来军是何处人马?”
那义军首领夏侯兰听到官军问话,驱马提枪至前,欣然回答道:“吾等皆是真定平民,听闻并虎丁靖带大军前来剿杀黑山军,特来相投!”
听到夏侯兰话语,曹性亦是高兴,立即与义军合兵一处,共同追击残余贼兵溃军,直到下午时刻才止住兵锋。
今日一战,陶升的数万贼兵死伤近半,投降者更是过万,唯有不过千人逃走。
如此战绩,可谓丰盛,当称旗开得胜。
就在曹性、赵浮带人押解俘虏,清点战利品之时,却始终不见丁靖回来。曹性不免有些担心,立即带人前去寻找,夏侯兰见状也心存忧虑,亦跟随搜寻而出。
曹性、夏侯兰领人出城遍寻丁靖踪迹之时,丁靖已和那白衣小将战了一个下午,尽皆大汗淋漓,手臂发麻。
“痛快哉!少年人武艺不错,可愿跟随与吾!”丁靖用戟撞开白衣小将的长枪,口中踊跃喊道,二人已经交战近百回合,却依旧难分身负。
丁靖见这白衣小将武艺精湛,枪术用的平稳有序,竟不在张绣之下,如此人才,他岂能不生招揽之意。
白衣少年却是冷哼一声,长枪一横,口中喊道:“欲让吾跟随,先胜吾手中长枪再说!”
说来便挺枪再刺,又与丁靖交战不止,丁靖的武艺,这白衣小将也不得不服气,他自幼跟随名师学习枪术,枪法早已是一流境界,却不想在此遇到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猛人,竟能与他战得不相上下。
最令白衣小将气不过的是,与己交战的用戟少年,明明比自己年龄小,却竟然以长者姿态称呼自己“少年人”,怎能让白衣小将不气。
也难怪丁靖如此,只怪这白衣小将生得眉目清秀、品貌不凡,虽是二十好几,却似十**岁,这才令丁靖羡慕其外貌显少,这才有意称呼其为“少年人”,实乃心存微微羡慕,只因为丁靖虽是只有十六岁,却高大壮硕得如同二十岁成年猛汉,特别显老。
在这种微微的心理不平衡之下,才有意调笑那白衣小将。
二人驾马相交又数十回合,突然南面传来纷纷马蹄声,乃是大军前来之象。
丁靖再次扫开白衣小将的长枪,口中大笑道:“吾大军将至,汝若再不下马受降,定教你身首异处!”
“即是众军都来,吾亦不怕!”言罢,纵马横枪,再取丁靖。
二人再次交战。
不一会儿,曹性、夏侯兰临军而来,正瞧见丁靖与白衣小将正酣战不止。
曹性见状,连忙张弓搭箭对准白衣小将,口中大喝道:“休伤吾家主公!”
一旁的夏侯兰见到白衣小将,面露惊色,随即大喊道:“子龙住手!那是安北将军!”
白衣小将听闻夏侯兰话语,连忙停手收枪,惊呼道:“汝是并虎丁靖!?”
“汝是常山赵子龙?!”听到夏侯兰话语,丁靖连忙止住虎齿戟,口中亦是惊呼。
作为一个穿越者,丁靖岂能没有听过常山赵子龙的名头,在后世小说戏剧中,赵云的武力通常仅次于虓虎吕布,其人帅气英武,又沉稳有义,堪称完美将军,身受后世人之喜爱。
“汝怎知吾?”听到丁靖话语,赵云不解问道。
丁靖也是一愣,意识到自己露馅了,连忙故作了然,说道:“吾初至常山就听闻郡内流传,说这常山有一赵子龙,乃常山第一猛士。”
“今日你我交战一番,果然是名不虚传呀!汝真猛士也!”丁靖哈哈笑道。
赵云听闻也不怀疑,受了丁靖如此夸奖,也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脸上的自豪之意显而易见。
见赵云态度转好,丁靖连忙招揽,说道:“子龙可愿与吾共举大业?”
“吾与子龙前来,就是为了投靠安北将军的。”赵云还未及回答,夏侯兰已是拍马至二人前,喜悦说道。
曹性也将夏侯兰领着乡勇,前来投靠的事情,尽皆告诉丁靖。丁靖听后大喜,连忙收二人于麾下,赐二人校尉之职,以示恩重。
……
有了赵云、夏侯兰二人相投后,丁靖在常山境内更是如虎添翼,一月来,又接连破掉黑山军数处山寨巢穴,剿灭贼兵无数。
不过令丁靖有些无奈的是,这帮黑山军虽然战斗力低下,可是却顽固的很。
丁靖多次施与常山内的黑山军以恩义,想要攻心计收服残余贼军,却皆不能成功。那些黑山军依据山川险要据守,与丁靖大军相持到底,丁靖大军若不能攻破黑山军防守,就不能令其服从。
若是他继续死剿贼军,必是旷日持久的战事,不但令手下军士会有不少损失,还会浪费许多时日,而如今天下大乱,丁靖又怎可能在这帮贼匪身上花费太多时日?
而若是他停止进攻,后撤放弃的话,则这次行动堪称彻底失败,不但有损他的名头,失信于并冀,反而会令黑山军斗志更盛,更加扰乱四方。
如此情况,实在令丁靖头疼不已。
(本章完)
第47章 黑山军反击
围歼黑山军的行动持续了足足月余,丁靖、张郃、潘凤等三路军都不能取得彻底胜利,已被黑山军依托地利优势,将大军拖入持久战中。
唯有西路的上党方向,高顺用诱敌之计,全歼了于毒的精锐军力,生擒黑山军头目之一的于毒。并且收买投降之贼军,获得上党各山寨虚实情况,高顺借此尽破上党境内黑山军的全部山寨巢穴,彻底肃清了黑山军在并州的盘踞势力。
当丁靖收到高顺的战报后,心中顿时又喜又惊,喜得是高顺解决了黑山军于毒部,还俘获了十数万被裹挟的流民,充实了并州上党的人口。惊得是高顺竟是四路军队中最先完成作战目标的,而且用时还如此迅速,简直令丁靖都略感羞愧。
不过高顺在送来的军报里,也详细的描述了肃清于毒部的过程,丁靖也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最开始,高顺对于黑山军于毒部也没有什么好战法,也和其他几路进攻军队一样,不停进攻,一路推进。
虽然有不少胜利,却难以根除于毒部的军众,令高顺也气恼无奈不已。
一日,忽有二人来至军营前,求见高顺,言称有收纳于毒贼军之计。
高顺听得士兵传报,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接见了前来的二人。这二人气质皆不同凡响,一人身着素衣,腰背间挎着一柄宝剑,颇有大侠风范。另一人身着文袍素靴,眉目有神,似胸有韬略之士。
二人见到高顺后,纷纷自我介绍,原来这二人尽是随洛阳迁民而来并州,一人名为史阿,是剑神王越之徒,另一人名为荀攸,乃颍川荀氏族人,曾任黄门侍郎一职。
史阿、荀攸来到并州后,四处观察,发现丁靖军伍法令严明,治下井井有条,有匡扶社稷之雄心,便有了前来效力之心。
又见高顺大军被黑山军于毒部拖延,就挺身而来,前来相助。
荀攸为高顺出谋划策,提出诱敌计,让高顺率大军诈败几场,令于毒升起小视之心,又让高顺布下诱饵,引于毒倾巢而出,再早设埋伏,一举歼灭于毒部。
高顺依照荀攸计策行事,果然取得大胜,又趁胜追击,收买分化于毒部各头目,以此彻底肃清了上党境内的黑山军。
丁靖看完战报后,顿时有了计较,如今贾诩坐镇并州,行安抚迁民之事,其身重担,不可分离。丁靖正愁着身边没有智囊画策,如今高顺处得荀攸来投,便连忙写令与高顺,让他带人速速将荀攸送至常山,以做他参军,协助剿灭黑山军。
不提丁靖这面,且说冀州军方面,张郃、潘凤尽皆将才,二人东、南夹击,将黑山军杨凤、白绕二部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岂料黑山军依险要相托,与冀州军周旋不止,令张郃、潘凤尽皆无奈。
忽一日,太行山上冲出一支万人黑山军,绕开了冀州军主力,走小路至赵郡高邑一带,此地乃是冀州军屯粮之地。
因为最近一月,黑山军被冀州军压制,所以冀州军放松了警惕,将高邑这军粮存储重地守军派往前线协同作战,令此地守军却不过千余人,防御薄弱。
摸至此地的黑山军趁夜袭击,突破守军防线,杀入高邑城内,将城中粮仓全部点燃,仓内粮草尽皆焚毁,无一斛粮食被救出。
高邑粮仓被烧,大火直上天际,数十里之外依旧可以见到。身在前线的张郃听闻军粮被袭,顿时惊慌,连忙分出一半军队前来救援,只留潘凤领一半人马坚守前线。
张郃虽星夜驰军来救高邑,却亦是晚了,如今夏秋之际,天干物燥,粮食易燃不可扑灭,数万大军的作战兵粮一夜间全部丧失。
袭击高邑粮仓的黑山军部队不是别人,正是黑山军最大头目张燕的队伍,这张燕人称飞燕,行军来去无踪,最擅长袭击作战,这偷袭高邑的战略计划,正是其作战风格。
张燕袭击完高邑还不算,又领军赶至武安,来到潘凤所领冀州军之后,并派人至杨凤、白绕等黑山军处通信。
黑山军杨凤、白绕得张燕信件后,纷纷大喜,立即领军出山进攻潘凤军,潘凤军也不害怕,领军出营作战。熟不料张燕趁机从后方袭击,烧毁冀州军大营辎重,突袭潘凤大军后部。
黑山军各部彼此配合,三面围攻潘凤的冀州军,潘凤军战事吃紧,不能阻挡,被打得大败后撤五十里。
黑山军得此大胜,冀州军遭此大败,一时间冀州震动,无数人逃往他地避难。
大军粮草被焚,营寨辎重又被夺去,张郃、潘凤所领冀州军已经无力野外作战,唯有退回广平城、巨鹿城一线防守。
如此态势,则令丁靖陷入了危机之中,他大军身处常山,由此与冀州军的掎角之势打破,反而呈被黑山军呈包围之势。
而根据探马来报,正有一支黑山军白绕部,从赵郡前往常山郡而来。
毫无疑问,黑山军这是要彻底在常山解决丁靖,以报丁靖联合冀州围剿黑山军之仇。
最令丁靖无奈的就是,冀州为其供应粮食的道路也被黑山军占领,令军中无粮草补充,剩余粮草也只够坚持十日。
十日时间,莫说打败黑山军,就是用来冲出黑山军包围圈都不容易。
得知这种情况后,丁靖气得差点砸了桌子,心中大骂冀州军无能,另一方面也开始自省了起来,只怪他也轻视了黑山军,竟没想到黑山军竟然如此顽强,还能把握机会绝地反击,反而将冀州军打败,继而来围攻他自己。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丁靖被困守在常山境内,岂能容忍黑山军顺利将他包围,他必须在黑山军彻底包围自己之前,给黑山军一些沉痛的教训。
丁靖来到常山境内后,每日遍察常山地形,知晓常山南部有一地名石邑,这石邑虽不大,却是赵郡进入常山郡的必经之路,南面黑山军欲要快来常山,必过此处。
丁靖立即擂鼓升帐,召集军中将领,分配军令,道:“黑山军前来必过石邑,我军可于此设下埋伏,给黑山军一些下马威!”
“如何计较,请主公明说!”曹性说道,想要听丁靖把计划详细诉说,也好分配一下各将职责。
丁靖拿出常山地图,手指石邑地点,言道:“石邑西面有一山,名为石山,可埋伏大军。石邑东面有一林,林不大,只可藏千人。吾令曹性领骑军三千,暗藏于西面石山中,待黑山军前来,放其大军过。吾自领军于正面结阵对抗黑山军,待吾与黑山军交战,曹性再从后杀出,黑山军必向东溃退。”
“那让吾再领一军埋伏在东林之中,可全歼此支黑山军!”赵云连忙说道。
丁靖却是一笑,说道:“黑山军擅长山林战斗,于林中与之交战,徒增伤亡。”
“那该如何?”赵云无奈说道,“莫非让其逃跑不成!”
“当然不行,黑山军敢火烧安邑粮草,吾亦要让他们尝尝火烧的滋味!”丁靖狠狠说着,又下令道,“如今夏秋,草木易燃,夏侯兰汝可带人五百人提前于东林中设下引火之物,赵云汝再带一千军埋伏在东林之后,待黑山军进入林中,汝可点燃树林,则黑山军尽灭。”
听到丁靖话语,帐内众人尽皆骇然,不禁为丁靖此火烧计感到狠毒,虽心有恻隐,却依旧按令行事。
也难怪丁靖如此,黑山军前来包围他,必是要让他葬身于常山,他若不行狠招,灭灭黑山军士气,必陷入苦战。
(本章完)
第48章 黑山军破胆
不两日,赵郡的黑山军白绕部,领贼兵两万至石邑,大军不做任何停留,径直穿过石邑,欲直取常山城。
埋伏于西面石山的曹性见白绕贼军前来,也不阻拦,尽数放其通过。待白绕贼军穿过石山,行不至数里,正见丁靖亲率马步大军三千,于大道列阵已待。
白绕见并虎丁靖亲来迎战,心中微微恐惧,又见丁靖身后大军人数只有几千,而他手下贼兵有两万余,顿时底气大足,立即让贼兵冲杀向丁靖军阵。
丁靖见白绕贼兵冲来,却不害怕,领军阵向前拼杀,遏制白绕贼军兵势。
白绕贼兵虽多,却都是乌合之众,又不停赶路,早已经乏力,始终不能冲散丁靖军伍阵型,丁靖大军犹如堤坝一般,将贼兵军众阻拦于前。
就在丁靖正与白绕贼军交战时,曹性亦领骑军由石山后杀出,从南袭击白绕贼军。
白绕贼军岂料事态如此,一点防备都没有,当即被曹性大军杀得混乱。
贼酋白绕也是黄巾老兵,对于这种被伏击的状况也经历过多,心中虽然有些惊慌,却也保持住洞察之心。白绕四散观察,发现东面有处小树林,虽觉得其中亦可能埋有伏兵,却依旧让人往小树林行进,欲从那里撤退。
白绕知道,这树林不大,纵有伏兵,也定然不多,由此撤退的话,必定能取得成功。
白绕贼军两万,这撤退跑路起来,却是比一般步卒更快,转瞬间就有数千人冲入林中。
就在此时,率军于林后的赵云,亦让士卒放火引燃,呼啸间树林内火箭不止,火箭命中各类引燃之物,顿时林中大火瞬起,浓烟呛得白绕贼兵咳嗽不止,而火大又令人无法分辨方向。
除少数还未深入树林的贼兵外,大部分贼兵都被大火困在林中,活活烧死、熏死、热死,哀嚎哭喊声不止,响彻数里,令人心栗,皮毛发寒。
此时前有大军压境,后有火烧连林,又听得林中同伴惨叫,剩余白绕贼兵尽皆胆寒,不敢再做抵抗,纷纷崩溃投降。
唯有贼酋白绕不服,独领数百人朝着丁靖冲杀而来,丁靖见状也不做招揽,亲领大军迎战,对阵中一戟刺死白绕,终结了贼军残余斗志。
剩余贼军尽皆投降丁靖,丁靖却不敢收留,只因为他军中粮草本就不足,哪有粮食来喂养这些俘虏。
丁靖让大军搜刮贼兵身上食物后,将投降贼兵尽皆释放,不做收留。几时后,东林里火势止住,只见其中焦尸无数,碳味弥漫,尸油遍地,又见一具具尸首尽皆表情恐怖,令人观了更是心颤。
丁靖看了亦是心中悲戚,连忙让大军将林中尸首尽数收拾,安葬于黄土中,又让人摆酒设筵祭祀,以解心中阴郁。
处理好一切后,丁靖将贼兵俘虏全部放走,又领大军返回常山郡,等候黑山军再来。
次日,张燕、杨凤领大军来至常山境内,正好遇到白绕残军,二人连忙将残军收留,询问情况。
这些残军尚是惊恐之中,添油加醋般诉说了丁靖的刀山火海之兵策,一时间整个黑山军都惊颤不已。就连张燕这等纵横一方的悍贼,听了残兵描述都手脚发麻,心有惧意。
连张燕都是如此反应,更别谈黑山军中的普通军卒了,人人将丁靖视为洪水猛兽,不愿再前进,去攻打那恐怖的丁靖。
张燕无奈,立刻领军就地扎营,待明日摆下筵席,杀猪宰牛犒劳军伍,恢复军心后,再讨伐丁靖。
是夜,却不料丁靖与赵云,分别领骑兵两千,从两个方向袭击张燕、杨凤等黑山军营寨。黑山军本就因为残军的话语而军心低迷,夜间警惕性更是大减,被丁靖、赵云两军突袭,黑山军竟然没有察觉,白白让丁靖冲杀几阵,折损士卒辎重无数。
黑山军贼酋杨凤见敌军袭来,怒不可遏,随意拿起一把武器就要带人反抗,却被赵云瞧见,赵云驰马至其身前,一枪捅穿杨凤心脏,诛杀其身。
丁靖与赵云直闯入黑山军营地里杀了一夜,令黑山军损失惨重,就连首领杨凤都折在其中,张燕见此更是无奈,于次日大早领大军后撤数十里,暂时避开丁靖大军锋芒。
这日中午,常山本地黑山军的陶升残部突然带人找到张绣,将丁靖军中情况告诉张燕,言称丁靖军中粮食不足,大军撑不过半月。
张燕听闻后脑海中一亮,结合之前丁靖释放俘虏,搜刮俘虏身上干粮等物的举动,便肯定丁靖大军必定缺粮,心中转瞬有了计较。
……
却说丁靖自刀山火海之策大破白绕黑山军后,才返回常山城不久,史阿与荀攸就来到了军中。
丁靖连忙接见了二人,发现二人果然都是不凡之辈,史阿剑术超群,能空手入白刃,给他一把剑,他可以解决寻常数十个士卒,如此高手丁靖立刻将其收入亲军,暂任郝昭副手。
而荀攸更是厉害,其人虽然看似文弱,却眉宇间暗藏锋芒,腹中更是韬略无数,丁靖与之交流入夜,却总觉茅塞顿开、意犹未尽。
荀攸有范增之能,丁靖连忙将其任命为帐下参军,随军作军师之责。
荀攸听闻丁靖白日大破白绕贼军后,便知晓丁靖放走俘虏乃一石二鸟之举,一来可节省军中粮草,二来可让残军返回黑山军流传恐慌情绪,降低黑山军斗志。
当知晓张燕大军到来之时,荀攸连忙向丁靖建议道:“主公,张燕贼军前来,必不敢张扬进军,其必就地安营扎寨,以收军心斗志。此际,可派一支骑军夜袭其营,必有收获。”
丁靖听从了荀攸的计策,夜里与赵云各自带领骑兵袭击张燕军营,果然战果丰富,直令张燕大军后撤数十里不止。
……
话说张燕得知丁靖缺粮后,便有了一个计划,他叫来帐下督粮官左政,此人胆大心细,又对张燕忠心耿耿。张燕欲让左政诈降丁靖,骗丁靖来袭夺自己军中粮食,他又设下埋伏,可挫丁靖大军风头,涨涨自军的士气。
不一日,常山城突然来一骑,口中言称有机密相告。
丁靖让人将这人带入城内,亲自接见,而这人正是张燕帐下督粮官左政。
“汝有何机密来告?”丁靖让人刀斧夹于左政脖颈上,厉声对着左政喝问道。
左政故作惊恐,连忙磕头叫道:“我是张绣的督粮官,特来投靠将军,求将军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本章完)
第49章 黑山军诱计
就在张绣派出左政诈投丁靖,想要以粮草为诱饵埋伏丁靖大军之时,忽有一女子携数名黄巾力士于营外求见,此女正是从并州而来的张宁。
原来张宁听闻并冀联盟征讨黑山军后,便立刻前来寻找各黑山军首领,只因为她深知丁靖恐怖,黑山军绝不是其对手。
果然不出张宁预料,黑山军五大首领,丁靖的军队就独自解决四个,只剩下张燕一人。张宁虽知道张燕也是本领高强的黄巾悍将,但是她依旧肯定,张燕终将败于丁靖之手。
张燕连忙将张宁请入营中,见到张宁后,张燕不禁慌张,连忙跪下参拜,道:“张燕拜见天女大人!”
原来这张燕早就投效黄巾,还亲自追随过大贤良师张角一段时间,见过幼年时期的张宁,这才认出她来。
张宁连忙扶起张燕,口中失落说道:“张燕将军不必多礼,如今我只是一飘零女子,不是什么黄天之女了。”
张燕闻言却是摇了摇头,意志坚定说道:“天公将军死后,我黄巾虽颓败,却也未绝尽,我虽不如其他诸位黄巾大将,却也愿为天女肝脑涂地!”
见张燕态度如此忠恳,张宁也只是微微一叹,说道:“张燕将军,你可知道我此来为何?”
“张燕不知。”张燕恭敬回答道,并将张宁请入上座。
张宁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我来只是劝将军一句,并虎丁靖兵道诡诈,你不是他的对手。”
“天女这是何意!”张燕闻言不解,感受到了某种轻视,略显愤怒地说道。
“将军息怒。”张宁轻声一言,安抚张燕心中的不忿,继续说道,“我来,是希望将军即刻收手,莫再与那丁靖再作对。”
张燕闻言却是更加愤怒,一手拍桌,喝道:“天女是藐视我张燕么?还是为那丁靖前来作说客!”
“请将军休要如此,莫忘了河东白波军之事!”张宁继续劝解道。
“原来如此,我之前还纳闷白波军为何如此轻易的就投靠了那丁靖,原来是天女从中调度。”张燕却是更加愤怒,口中讥讽不止道,“你张宁身为天公将军之女,竟然背弃黄天大义,投靠汉家走狗,我看错你了!”
张宁闻言一愣,连忙解释道:“我没有背弃黄天!”
“休要多言!”张燕打住张宁话语,继而笑道,“过些时日,我让你看看,那丁靖的狗头,我是如何剁下来的!”
言罢,张燕立即令军中将士如帐,将张宁看管起来,强行软禁于一处军帐中。
话说张燕帐下督粮官左政入常山城投靠丁靖,正入丁靖下怀,他如今军中粮草不足十日支撑,如今这左政送上门来,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丁靖从左政口中得知了张燕大军屯粮之地,并获取了看押粮草守军的分布位置,发现张燕大军屯粮之地还算隐蔽,虽位于一处名为兰埔的山后,然而山前却是一片平原,无险要可守。
而屯粮地周围的防守军队虽然大量罗布,却只于北面驻扎防守,露出了后方一片空旷的地带,丁靖若是派出一支骑军绕后,攻入此屯粮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