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并虎-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见黑山军对丁靖在并州的统治是有威胁和打击的,若是放任黑山军不管的话,丁靖自己也寝食难安。
只是黑山军从不聚集一处,而是分散在太行山脉各地,往返与并州、冀州两地,若是不联合冀州的话,光凭借丁靖一人的力量,是绝不可能根除黑山军的。
韩馥得知丁靖竟然是来联手自己共同对付黑山军的,顿时放心了不少,可是心中依旧疑惑不已,怕丁靖这是假途灭虢之计,虚借联手之名,实乃吞并之意。
韩馥不知道如何是好,谋臣荀谌建议道:“可让丁靖带少量兵马来邺城亲自行结盟祭天之事,若是他敢来,则丁靖必无贼心,若是他不敢来,则丁靖必有二意。”
韩馥觉得荀谌的话有道理,欣然采纳,让辛评为信使前往上党,传递韩馥话语。
不几日,辛评来到上党城,以信使身份拜见丁靖,丁靖连忙令人将其带至正堂接见。
辛评见到丁靖后,只见丁靖眉宇俊朗,一身胆气,十足的少年英杰,心中亦是佩服不已,连忙拜道:“冀州牧账下辛评,拜见安北将军!”
丁靖受了辛评拱手一拜后,笑着说道:“仲治(辛评字)兄此来,可是韩冀州答应结盟共讨黑山军了?”
“黑山军祸乱冀州久矣,州牧大人早有意愿讨伐。”辛评笑着说道,随即话锋一转,“州牧大人常言,丁刺史之子丁靖,年少而有雄才,如今虎步并州,实乃常事。”
“吾等冀州民众亦知并虎名头,可猛虎难免有食人之意,吾等冀州百姓不知丁州牧是否真心联盟?还是欲吞并冀州!”说着,辛评紧盯丁靖面目,想要看看丁靖如何反应。
只见丁靖却是面色平静,不惊不怒,随即笑道:“仲治兄,休要多想,吾实乃真心结盟,怎会图谋冀州?不知,韩冀州如何才能信我?”
见丁靖如此淡定,辛评内心也是惊讶,对丁靖也更加高看,听丁靖发问,辛评也不多言,直接说道:“我家州牧大人说过,若是丁将军肯亲自去邺城行结盟之礼的话,一切自然万事大吉!”
丁靖思虑了片刻,一旁的郝昭却有些担心,害怕韩馥会趁机谋害丁靖,想要阻止。
丁靖举手阻止郝昭的阻拦,对辛评说道:“容我安排一下,半日后,吾将携骑军两千,与仲治兄共赴邺城结盟。”
见丁靖竟然果断的就答应了,辛评心中更加惊奇,对丁靖的胆识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不禁叹道:“丁州牧有雄才!”
听辛评夸赞,丁靖却毫不在意,连忙下令安排一番后,就领精骑两千,星夜朝邺城赶去。
得知丁靖亲自来邺城结盟,韩馥也彻底放心了,连忙调集人手,准备结盟祭祀之物。而冀州民众也议论纷纷,尽是在讨论丁靖来冀州的事务,也难怪如此,如今丁靖少年得势,可谓如日中天,被世人关注也属正常。
对于能够和并州之虎互相结盟这事,韩馥手下的将官、民众都显得十分期待,主要是韩馥此人过于文弱,不提公孙瓒、袁绍,就连黑山军他都不敢招惹,有这样的州牧在上,难免州内的将官、民众不悲叹。
如今丁靖前来结盟,正好可借并虎好勇战的性子,激发自家州牧的血气,不提打败公孙瓒、袁绍等诸侯,至少可以收拾一下黑山军这帮黄巾余孽。
不过韩馥帐下对于结盟一事却有不同意的,那就是他的幕僚郭图和治中李历,这二人虽是韩馥亲随,但是却早有二心。
郭图、李历与袁绍外甥高干乃是至交,自袁绍统领渤海后,这半个冀州都归属袁绍,而袁绍的野心怎会只有半个冀州,于是便派高干时常联系郭、李二人,欲为内应谋夺韩馥地盘,郭、李二人也早有投靠袁绍之意,自然十分卖力。
袁绍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假信幽燕公孙瓒,商讨共谋韩馥冀州,待公孙瓒出兵,那时候韩馥必定惊慌失措,届时再让郭图、李历韩馥出主意,让韩馥请袁绍带军入邺城抵抗公孙瓒。
只要袁绍大军进了邺城,这韩馥还能有什么本事翻出浪来,这若大的冀州顷刻间便彻底归了袁绍把持。
然而这个计划还未施行,丁靖却横插一脚,要来与韩馥结盟,彻底扰乱了袁绍得好算盘。
此时,郭图已至李历府邸拜见,共同商讨丁靖前来结盟的事情,见郭图前来,李历连忙将他请入府中。
“公则(郭图字),汝可终于来了,急煞我也!”李历连忙拉住郭图,直奔话题,急切问道,“袁公大计未出,丁靖小儿却半路杀出,该如何是好?”
郭图微微一笑,冷言说道:“快刀斩乱麻即可!”
言毕,郭图以手作刀,摆出个割喉的动作,李历立即明白了郭图的意思,连忙起身而去。
(本章完)
第42章 刺杀
当丁靖携大军与辛评至邺城时,韩馥早已经派人十里外相迎,前来迎接的乃是韩馥帐下谋士,冀州别架沮授。这沮授并非冀州世家大族出身,但是他年少有大志,其人又多有谋略。
自黄巾大乱起,沮授就常出计策于县里,多次破灭黄巾来犯,在冀州享有不错的名气。
韩馥命沮授代替自己前来迎接丁靖,可见韩馥对丁靖的重视,丁靖亦久慕沮授大名,连忙拱手招呼。
“并州之虎能来冀州,乃是冀州福气。”沮授立即对丁靖客气回礼,说道,“州牧大人在府内设下宴席,为将军接风洗尘,请将军随我速速入城!”
丁靖闻言也不拖延,命郝昭带两千骑军于城外各自扎营,自己则带着数骑亲卫与辛评、沮授共入邺城。
当丁靖进入邺城后,发现沿途街道两侧早已经站满了前来观看的民众,只怪他丁靖年少却有大业,并州之虎的名头早已经传遍天下南北,这才引得邺城百姓沿街观看。
这种如同动物园被当猴看得感觉,令丁靖实在有些受不了,不过此地并非他统领,他也不好让人驱赶围观民众,只好摆手笑脸朝周围民众打招呼,装成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其实际内心早已经腹诽不已。
“安北将军,对我冀州感觉如何?”见丁靖似乎实在无趣招呼四周民众的目光,随行的沮授立刻转开话题,缓解丁靖的尴尬。
听到沮授话语,丁靖也停下手中动作,对沮授笑道:“冀州地大物博,人才犹多,民众富庶,实乃华夏宝地!”
见丁靖如此夸耀冀州水土人文,沮授、辛评尽皆欣喜,连忙为丁靖介绍起冀州的风光人情来,丁靖也专心致志的倾听,了解着冀州的状况。
丁靖和二人有说有笑的行进在通往州牧府邸的街道上,突然丁靖听到一身弦崩之声,连忙将沮授、辛评二人扑倒至马下,只听“咻”得一声,一支羽箭恰恰从丁靖马上射过。
随即四周拉弓声不断,无数羽箭从四周激射而来。
“有刺客!保护主公!”
周围数名亲卫连忙护至丁靖身前,以短刀劈砍阻挡射来的箭矢,周围的围观百姓想不到竟会如此,纷纷尖叫,四散而逃,一时间街道上混乱无比。
可埋伏在此的刺客明显有备而来,目标直指丁靖,一番乱箭下,护在丁靖身边的亲卫尽皆折损,就连沮授的大腿上都中了一箭。
“韩馥欲害吾乎?”
丁靖连忙拉住身旁辛评,短刀直接抵在辛评脖颈上,在他脖子上印出一道血痕。
辛评亦是心中慌乱,不知道如何回答丁靖,倒是腿中一箭的沮授连忙说道:“州牧欲杀将军,何必如此麻烦!”
听到沮授话语,丁靖心中瞬间冷静了下来,正如沮授所言,韩馥虽然软弱,但他毕竟是冀州牧,这邺城在他十足的把控下。若是韩馥要杀丁靖,大可以在丁靖入城的瞬间,就令数百兵卒杀出,届时丁靖就算本事再大,也免不了顷刻间被砍成肉泥。
韩馥有更好的方法和兵力埋伏自己,何必在此用二十多个刺客埋伏?显然这些刺客并非韩馥安排。
设下埋伏的人到底是谁,丁靖暂时无暇理会,此时围观民众逃跑散去,街道已是略有空旷,丁靖这个刺杀目标也被无限放大,如此情况乱箭毫无阻拦的朝着丁靖射来。
丁靖绝不会坐以待毙,又不忍辛评、沮授被自己拖累,死于乱箭之下。
如此情况,丁靖即刻抓起辛评、沮授二人,将周围一处面摊踢翻,借面摊上的实木桌为盾,阻挡射来的箭矢。
见丁靖拿木桌充当盾牌,箭矢对其无效,周围刺客顿时丢下弓矢,抽刀而出,欲快快围杀丁靖。
丁靖也是悍勇,见二十多人包围而来,全然不惧,丢下木桌,拔出腰间刀刃,率先朝刺客冲锋而去。
这些刺客都是死士,又精通刀剑格斗,虽是如此,却不如丁靖兵王的战斗力,被丁靖转瞬间砍翻五、六个刺客。
“城守军快来了!速速斩杀丁靖!”
见丁靖如此悍勇不屈,刺客首领更是来了火气,亲自带头杀向丁靖。
丁靖又砍翻左右两个刺客,只见那刺客首领迎面扑来,丁靖刀刃前刺,直接插入刺客首领腹部。
岂料这刺客首领被刀刃刺入身体,却不退后,而是双臂前屈,拼死将丁靖抱住,口中含血大叫道:“还不快杀了丁靖!”
丁靖被刺客首领死死抱住,一时间既不能将其甩开,又不能拔出刀刃,周围其余刺客见状,立即把握机会,朝着丁靖挥刀砍来。
丁靖连忙躲避,行动却被刺客首领抱住而受阻碍,肩膀、背部皆受刀伤。
见丁靖受伤,周围刺客瞬间斗志旺盛,攻势更加迅猛。丁靖知道,如此下去,自己必定葬身于此。
“吼~~”
丁靖大喝一声,仿佛虎啸龙吟一般,双手托起抱住自己的刺客,将其躯体夹在手臂之中,以人体作为武器,挥舞攻向周围刺客。
在丁靖巨力下,这刺客的身体竟然被他舞得虎虎生风,胆敢阻拦的刺客尽皆被丁靖用刺客首领躯体打得头脑迸裂,血溅不止。
不久后,韩馥大将潘凤率城守军也抵达此处,见丁靖被袭击,连忙领军救援。
仅剩的几个刺客也早已经是强弩之末,怎能抵挡城守军士的联合攻击,纷纷命丧当场。
这时,腿受一箭的沮授连忙对着潘凤,大声喊道:“留活口!”
沮授话音未落,那郭图却不知从何处跑来,口中喊道:“州牧有令,刺客全部诛杀!一个不留!”
潘凤闻言立即令军士全体上前,将围攻丁靖的刺客全部诛杀,唯有一个刺客见大事不妙,心生惧意,连忙转身逃跑。
军士们岂能放他而走,纷纷持兵上前攻杀,那刺客没有退路,忽然他的余光见到身旁有一人影,竟是一百姓躲避在一处卖伞摊下。
刺客连忙将那人影从伞摊中抓出,却是一名身穿锦衣罗绸的八岁小女,那刺客为了求生,直接架刀于小女孩脖颈之上,以此为人质,要挟道:“别过来!谁再过来,我就杀了她!”
(本章完)
第43章 若个书生万户侯?
仅存的刺客劫持人质相对,城守士卒哪里肯放了他,根本不在乎人质的生死,依旧要上前剿杀。
可怜刺客手中人质,尚只是年仅八岁的小女,粉雕玉琢,两眼泪汪,被刺客挟持住,遭这池鱼之殃,却不敢大声哭泣。
“都住手!这是甄家的孩子!”
这时候辛评突然走出说道,手指被刺客劫持的人质小女孩,竟是认出了那小女孩的身份。
冀州甄家可谓三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冀州甄家,徐州糜家,兖州卫家,江东鲁家。
此四大家族为东汉末年的四大商业世家,每一家都是富可敌国的家族,在地方府衙有着十足的地位,是一地经济的支柱力量。
而这四家的政治眼光也极好,历史上甄家先投袁绍、后投曹操,借二人之势,甄家在北方也是始终屹立不倒;卫家、糜家、鲁家也分别投靠了曹操、刘备、鲁肃,这三家后面也各自立国,可见这些商业世家的政治眼光有多精准。
甄家虽是商业家族,但是亦是实力雄厚,在场众人听到辛评话语,潘凤及麾下士兵立即停手,一时也不敢再逼迫那刺客。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之时,丁靖却站了出来,直接推开围住刺客的士卒,径直走到那刺客面前数米。
此时丁靖浑身煞气,再加上他身上沾满了血液,仿佛地狱修罗一般,士卒怎敢阻拦,纷纷后退远离丁靖。
那刺客见丁靖过来,更是惊慌,仿佛见鬼一般,以剑抵住人质,口中支吾惊叫道:“你……你……你别过来!别……过来!”
丁靖却是不理,手中已捡起一把短刀,一脸杀气的走向刺客。
丁靖与刺客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无论刺客如何威胁,如何哭喊,丁靖眉头都没皱一下,反而杀气更盛。
见丁靖如此狠戾不退,那刺客终于彻底崩溃,大叫一声,手中剑刃朝着甄家小女脖颈抹去,想要死前也拉个垫背的。
刺客如此举动,一时间周遭人众,无不恻隐,皆是为那无辜躺枪的甄家小女摇头叹息。
就在此时,丁靖右臂猛挥,手中刀刃径直离手飞射向刺客,刹那间就洞穿刺客喉咙,巨大的冲击力令刺客身体不禁后退,直钉在身后墙下,刀刃竟然入墙三寸不止。
丁靖如此迅若奔雷的动作,令周围人众根本还没有看清,就见到刺客命丧当场,一时在场所有人尽皆骇然,一脸惊恐的看向丁靖。
“并州之虎,贲育之勇也!”见此,周围人众无不惊叹。
刺客被杀当场,甄家小女也平安无事,潘凤立即让士卒掩护丁靖先到医馆治疗,一面又令士卒安抚城中百姓,收拾这里的残局。
沮授却是让人将刺客尸体尽皆留下,发出悬赏让人指认,看看能不能找出这些刺客的身份。
冀州牧韩馥听闻丁靖在城内被刺杀受伤,急忙来到医馆探望,面露愧疚的握着丁靖之手,说道:“是吾观察不周,竟让小人伤及吾侄!”
韩馥虽然顾忌丁靖有野心,但是他与丁原毕竟有旧,早年也见过幼小的丁靖,对这个故人独子也十分关心。此次丁靖在邺城内被刺客袭击,以韩馥的性格怎能不担心,又害怕丁靖因此厌恶自己,世人借此毁谤自己,这才急着前来探望丁靖。
见韩馥称呼自己一声侄儿,这在辈分礼仪上有亲昵之意,丁靖也不自大,连忙对韩馥回拜道:“劳叔父担心,吾这小伤,修养几日就好!”
原来丁靖虽被刺客伤了两处,却都只是刀伤入肉,并未伤到筋骨,如今抹上伤药,包扎完毕,只需要休息休息,就不成大碍。
见丁靖如此勇猛健壮,真的没有大碍的样子,韩馥也放心不少,连忙为丁靖安排了一处府邸,命侍卫护好,待丁靖休息几日后,再共同举办结盟仪式。
三日后,丁靖与韩馥共会邺城练兵场,焚香祭天,自此结盟,共同进退。
是夜,韩馥于州牧府邸设宴款待丁靖,将自己手下官吏将校,及冀州有名有姓的大族代表,尽皆请到了府上,以此庆祝冀并同盟成立。
宴席上丁靖自然是主角,前来瞻仰敬酒的人络绎不绝,丁靖也是来者不拒,虽然身有伤势,却豪气存身,与宴席嘉宾豪饮不止,一时间宴席上礼乐不停,热闹异常。
韩馥见丁靖如此合群,让这阴郁的府邸竟然热闹非凡,心中亦是感慨高兴,对丁靖也更加喜欢。
就在丁靖与宾客们饮酒甚欢的时候,宴席间竟然响起了一道不悦的冷哼,竟有人幽幽放言道:“世人称赞并州之虎勇猛异常,有孟贲、夏育的勇武,可孟贲、夏育皆是莽夫之徒,熟不知这并虎是非亦如此?”
众宾客闻言尽皆哑然,不知是谁与丁靖挑衅,连忙寻声望去,只见说话者正是韩馥谋士郭图。
这郭图与韩馥乃是同乡,又与韩馥亲近,一时间场上宾客尽皆不言,纷纷看向主座上的韩馥,想要看韩馥如何处置。
此时韩馥也是尴尬不止,一面是他邀请来的丁靖,一面是他至交的好友,他本就是柔弱之人,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见韩馥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场上宾客也不惊讶,似乎习以为常,继而转头看向丁靖,想看这事主如何对付。
“呵呵!”见所有人看向自己,丁靖轻轻一笑,却是拿起酒樽,一边饮酒,一边豪气说道,“好男儿应有大志!怎可像孟贲、夏育一般呈匹夫之勇?”
“吾观并虎年纪轻轻,未及弱冠,又有何大志?”郭图更是反唇相讥,完全不留底线。
“吾年纪虽小,却也知匡扶社稷、身佑黎民,董贼乱京,家父以节相抗;联军讨董,吾亦是竭力相随!”丁靖亦是不惧,大声喝道,“反观汝,一短目书生,未立寸功于世,只会摇唇鼓舌,安敢在此狺狺狂吠!”
听丁靖如此话语,郭图胸中气急,却是口不知何言,只能手指丁靖,叫道:“你……你……你……”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云台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见郭图如此气急败坏的样子,丁靖继续说道,顺便吟了首诗,以此讥讽郭图只是一逞舌书生。
随即丁靖将樽中酒一气饮干,直接掷樽丢向郭图。
郭图正气急败坏,不及躲避,正被酒樽砸中脑袋,昏厥当场。
(本章完)
第44章 冀州甄家
郭图被丁靖用酒樽砸晕,场面顿时控制不住了,韩馥立即令人将郭图扶下去照看,酒宴也因此停止。
可酒宴上的事情却没有因此掩息,当丁靖回到客府后,无数冀州官吏将校和世家大族,纷纷派人来丁靖府上拜访,令丁靖实在应接不暇。
而酒宴上丁靖与郭图爆发的事件,也瞬间传扬了出去,一时成了整个河北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尤其是丁靖在宴席上豪言作出的那首诗,也成了整个河北文林中的佳句,此诗词豪情万丈、愤然慷慨,又诗体与往常不同,更被文人墨客不停点评。
更多大好男儿也因为丁靖的这首诗,对丁靖更存崇拜,纷纷离家前往冀州,想要投效丁靖。
而丁靖诗词中,也体现了他崇拜武力中兴,尊仰云台阁二十八将的志气,不少忠于汉室者对丁靖更是青睐有加。
剩余几日,丁靖每日待在客府之中,前来拜见的人也渐渐少了。韩馥也终于布置好了征讨黑山军的事宜,只需几日后丁靖回到并州,点齐大军,与冀州大将张郃会师常山,就可以对黑山军展开剿杀。
这一日,又一名客人前来拜访丁靖,竟然是冀州甄家家主甄俨。这甄俨虽然三十不到,却也是少年出名,早年就被推举为孝廉,现在任职冀州邯郸长,执掌一地大县的军政。
丁靖连忙将甄俨请入正堂,令人端茶送水,热情招待,道:“甄家主光临,真乃靖之荣幸!”
甄俨连忙拱手笑谢,道:“安北将军客气,俨能得见将军,实乃幸事!”
二人互相客气的打完招呼后,便闲聊起来,甄俨似乎有意考较丁靖,问了不少军事、政治上的问题,丁靖亦是微微回答,点到即止,并未多说。
突然,甄俨话锋一转,对丁靖正声问道:“将军如今执掌一州,不知对这天下时局有何看法?”
见甄俨突然如此发问,丁靖也是一惊,不知道面前甄俨想要做什么,只好口中打着哈哈,言道:“自黄巾起义,董卓乱京,大汉社稷累卵,吾等汉臣必竭心匡扶汉室,重整光武之业!”
“将军如此回答,是看不起俨么?”听到丁靖的套路话,甄俨脸色严肃,有些生气地说道。
甄俨如此逼迫,丁靖也有了兴趣,也不生气,反问道:“那俨兄又对天下时局又有何见解?”
“自黄巾起义,董卓乱京,大汉社稷将倾,将军领一州军卒,又有雄才韬略,何不……”甄俨看了看四周,见除丁靖亲卫外,没有外人,直视丁靖,继续说道:“将军何不携军自立为王,待时机成熟,将那至高之位取而代之!”
听到甄俨话语,丁靖差点惊得茶杯落地,对着甄俨说道:“俨兄慎言!”
甄俨却是不惧,依旧直视丁靖,想要看出丁靖心中所想,岂料丁靖乃是特种兵王出身,什么大风大浪的考验没经历过,依旧是面色如常、波澜不惊的样子。
事实上,丁靖岂能没有窥视龙椅的心思,只是有些话实在大逆不道,心中想想就好,万万不能张口说出,那样只会引来灾祸。不过甄俨的想法丁靖也清楚,他这是已经看出了大汉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矣,唯有改朝换代、破而后立一路,便想要提前将自家与未来的问鼎人物绑在一起,保住家族富贵。甚至若是进一步,甄俨还想效仿秦时吕不韦,作那奇货可居之事。
而他丁靖,就是当前价值最高的潜力股,若是此刻支持,将来收益必定百倍、千倍、万倍。
可是甄俨瞅了半天,也没看出丁靖心中想法,以为丁靖没有争夺天下的心思,顿时无奈,便要拱手拜退。
“俨兄莫急着走,我并州尚且缺一从事中郎,不知俨兄可有兴趣?”丁靖突然拦住甄俨,笑着问道。
听到丁靖话语,甄俨脸上露出喜色,并非是因为丁靖招揽他,而是因为他知道了丁靖并非没有称王制霸的野心,只是韬光养晦,不欲直言罢了。
想到丁靖竟然如此谨慎,甄俨更加高兴,说道:“俨多谢将军招揽,只是吾现为邯郸长,不便离去。吾家中有一弟,名尧,亦举孝廉,其才不下于吾,定可胜任从事一职。”
听到甄俨话语,丁靖也有些遗憾,显然是甄俨作为甄家家主,绝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才只让其弟甄尧前来投靠自己,而非自己来投靠。
这举动就像是历史上的诸葛家,诸葛诞在魏、诸葛瑾在吴、诸葛亮在汉,三个人分别在三方势力,尽皆位高权重,无论哪家得胜都可以保住家族辉煌。
只可惜诸葛家的如意算盘打得好,却不知道那天道无常,诸葛诞在魏,可魏被司马氏取代,诸葛诞也是满门被屠;诸葛瑾在吴,可其子诸葛恪功高盖主,也是被杀;诸葛亮在汉,可邓艾、钟会攻入cd其后代死战而绝。
自己实力还是不够,不能让甄家全力投靠,对此丁靖也没有办法。不过甄家既然愿意肯帮助丁靖,这已经让丁靖很高兴了,连忙对甄俨更加款待。
“将军,可知那日在街上救下的稚儿小女?”闲聊间,甄俨突然对丁靖问道。
丁靖回想了一下,便记起问的是刺客埋伏的那天,自己从刺客手下救出的人质小女孩,随即笑道:“起先吾并不知那女孩身份,后来蒙辛评相告才知,竟想不到是甄氏族人。”
“将军救下的女孩,正是吾之八妹,俨在此谢过将军!”甄俨再次向丁靖拱手拜谢。
丁靖却是摆了摆手,笑道:“举手之劳,不必挂谢。”
见丁靖如此豪迈,甄俨也不再矫情,随即想到什么,又对丁靖问道:“将军可知那日伏击刺客,是谁安排?”
“此事沮授先生已调查清楚,那些刺客都是治中李历的门客。”丁靖也未隐瞒,如实和甄俨说道,“只是事发之后,那李历便如同人间蒸发,沮授先生派人遍寻邺城,也不见其人。”
“若是那李历有日被吾拿住,吾必杀其头,以报此仇!”丁靖以手握拳,狠狠地说道。
“将军不必着急!”甄俨却是笑着说道,“吾知晓那李历去向何处?”
“何处?”丁靖连忙问道。
甄俨以手指向东边,轻声说道:“渤海。”
“竟是袁绍!”丁靖惊呼道,立即意识到李历前往渤海是去投靠袁绍,又想到历史上袁绍谋取冀州的举动,丁靖便知晓了自己徒遭刺杀的缘由,定是自己前来与韩馥结盟,扰乱了袁绍的夺冀计划。
……
不久,二人事情协商得差不多了,甄俨也告辞离去,丁靖亲自送其出门。
甄俨回到家族中后,连忙传下家主令,分派家族财力、人力迁去并州,协助丁靖构建财富势力。并指派其弟甄尧为并州方面的总管,前往并州任丁靖麾下从事一职,甄尧欣然而往。
甄俨的动作很大,可见他是下了真决心,决定支持丁靖,借丁靖保住甄家未来的富贵。
就在甄俨安排家族在并州的事务之时,其八妹甄宓来到其书房,嗲声嗲气的说道:“二哥,我也想跟三哥去并州,您让我也去嘛!”
甄俨轻抚甄宓额头,说道:“并州苦寒,八妹何必去那地方?待在冀州岂非更好?”
“家里无聊,洛儿(甄宓乳名)不想待!”甄宓撒娇道。
甄俨思虑片刻,知道并州虽然苦寒,但是已被丁靖强军肃清,如今正安稳无比、蓬勃发展,并没有什么危险,又拗不过甄宓不停撒娇,连忙宠溺的摸了摸妹妹的头,笑道:“好,我肯许你随三弟去并州。”
“哦!太好了!哦!讨好了!”得甄俨准许,甄宓高兴喊道,活像一只快乐的小鹿一般,不停蹦跶。
说来也奇怪,这甄宓虽然八岁,却自幼聪明,识字解文亦是一遍就精通,若是假以时日,将来可成女博士。聪慧是一方面,甄宓的相貌也是不凡,虽是八岁,却已经眉黛含嫣,待过几年,必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儿。
若非丁靖那日迅杀刺客,如此才貌双全的萝莉,可不就没了么!
也因此,甄俨才会主动找上丁靖,显露投靠支持的意思,说来这前因后果也实属缘分。
(本章完)
第45章 常山破陶升
几日后,韩馥筹集好了大军粮草,征讨黑山军的行动也正式展开。
冀州方面以张郃为大将,统兵马两万,作为主力,于南面广平为进攻方向,清剿黑山军白绕部;东面则有冀州大将潘凤领兵马一万五,从赵郡进攻黑山军杨凤部。
并州方面,丁靖指派高顺为大将,率领大军两万由上党、壶关一带进攻,直取黑山军于毒部。至于丁靖,则让曹性领三千骑兵,与自己在冀州汇合,借道冀州来到常山郡,攻打实力较弱的黑山军陶升部。
至于黑山军最大势力的张燕,因为其一直东来西蹿,丁靖等人皆不知其大队踪迹,只能暂时搁置不管,先挑这些弱的下手。
围攻计划布置完成,丁靖与曹性会师后,立即驱军至常山境内。
只见这常山虽是冀州一郡,可是贫寒程度却不下并州边郡,只因为这常山临近代地,时常遭受异族乌丸袭扰,百姓苦不堪言。现今又有黑山军劫掠此地,这常山更显得破败,偌大的郡地,却无一处城池有繁荣之象。
当丁靖大军来到这常山城,常山城守赵浮引人出城相迎,丁靖立即随赵浮入城,赵浮也知道丁靖此行目的,连忙将常山的情况纷纷与丁靖细说。
原来常山至今已是人口流失过半,境内有地不能耕,民众有力无处泄,整个常山如今只有二十万户不存,且都在乡间小村,各个城池内几乎没有富户豪强。
如此情况,造成常山财政粮存皆是不足,整个郡也只有三千郡兵,实在扩充不了军卒队伍,这也导致黑山军敢在常山郡狂妄纵横劫掠。
也正是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