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屯粮地周围的防守军队虽然大量罗布,却只于北面驻扎防守,露出了后方一片空旷的地带,丁靖若是派出一支骑军绕后,攻入此屯粮地,夺下粮草后再依山据守,则大事可成。
  届时丁靖大军有粮,张燕大军无粮,则黑山军不攻自破矣。
  想到这里,丁靖就要即刻点齐大军,星夜绕道至兰埔山后,奇袭张燕屯粮地。
  就在这时,参军荀攸突然轻咳一声,拦住了丁靖。
  丁靖知晓荀攸有话要说,连忙让人将左政带出帐外远处好好犒劳招待,随后看向荀攸,疑惑问道:“公达(荀攸字),有何话要说?”
  “主公,不觉得这左政来得太巧了么?”荀攸面露疑色,娓娓说道,“我军现今缺粮,这黑山军督粮官就来投效,实在太巧了!如今我军虽接连大胜,黑山军虽接连大败,然而黑山军主力尚有,若是那左政诈降我军,诱我军入套埋伏,也未尝不是。”
  丁靖听完荀攸分析,觉得十分有理,连忙拿出地图仔细研究,发现这兰埔山果然有玄机,恍然说道:“原来如此,这张燕也知用计矣。”
  “公则请看,这兰埔山有何玄机?”丁靖指着地图,对荀攸笑着问道,想考较一下荀攸,挽回一下差点中计的面子。
  荀攸立即看向地图,观察了片刻,却是了然,笑道:“此山为石山,又无河流经过,定是山上没有水源补给,或是山上水源缺少。”
  “公则……你竟然……也通地理之识。”丁靖闻言微微一叹,看来这次面子是真的夺不回来了。
  荀攸却是微微一笑,说道:“主公亦是果断,攸亦佩服!”
  见荀攸拍了两下自己的马屁,丁靖心中舒坦,继而说道:“若如此,吾等何不将计就计,反击那张燕一下。”
  “主公所见,亦是攸之思虑耳。”荀攸说道。
  次日晚,丁靖点齐大军,亲自带队,由左政为向导,借骑军之迅捷,绕道至兰埔山后方,欲奇袭黑山军屯粮地。
  当丁靖大军绕道兰埔山山后,果然旷野间无一处黑山军驻防,屯粮地的后背,直显露在丁靖兵锋之下。
  “将军,前面就是张燕的粮草了!”丁靖骑旁的左政,手指不远处的屯粮营地说道,面露兴奋之色。
  丁靖闻言亦是一笑,对左政说道:“汝如此兴奋,可是欣喜于成功诱惑我军袭来,以为吾要葬身于此?”
  左政闻言一惊,看向丁靖,疑惑道:“将军此言为何?”
  “休要再装!”言罢,丁靖一虎齿戟挥来,只朝着左政脑门袭来,左政哪里躲得开,转身间就被大戟脑浆迸发,当场死绝。
  解决了左政,丁靖大戟一挥,率领全军突入屯粮营地中,打穿营中防守军队,将粮草尽皆夺取。
  随即丁靖立即让人收拾粮草,尽数迁入兰埔山中,并构建防线,虚设营垒、模仿大军驻扎之象,依靠山势而守。
  不一个时辰,张燕果然率军包围而来,将丁靖骑军尽数围在兰埔山上。
  看着兰埔山中的并州大军慌忙下马步战,竟然依靠山脉防守,张燕张口大笑道:“这丁靖果然不出我所料,其舍不得这批粮草,竟然让骑兵下马步战,欲死守这山,果然蠢不可言,他怎知晓,这山中并无水源,岂是他能防守住的!”
  丁靖困守兰埔山死守,张燕却是围而不攻,期间山中无水,无法造饭补给,还好丁靖出发前就令大军只带水袋、不带干粮,这才让大军得以熬过无补水之苦。
  三日后,张燕终于迫不及待,以为丁靖大军缺水三日,必定士卒饥渴无力,于是亲领全军,正式围攻兰埔山的丁靖大军。
  而兰埔山上,丁靖大军只有两千人,却虚设营垒,让张燕以为丁靖大军倾巢于此。
  张燕大军来袭,战事一触即发,丁靖兵少,连忙令士卒收缩防线,退至山腰阻截战斗。
  见此形式,张燕以为丁靖士卒战力匮乏,这才不得已后退,连忙让大军尽入山中,欲速速剿杀丁靖全部。
  今天要和老同学聚会一场,可能要从早玩到晚上,只此一章,有空再补上!对不住了!
  (本章完)


第50章 一身是胆赵子龙
  张燕大军主力尽数上山围攻丁靖,以为能够就此葬身丁靖于此,熟不料兰埔山的动态尽在丁靖与荀攸的洞察之下。
  此时藏于二十里外的荀攸、曹性也已得知兰埔山的情况,原来丁靖独领两千军卒独守兰埔山,却留下五千大军在此静候,待张燕主力登山攻打丁靖本部时,此地大军再由后袭击。
  届时张燕主力正处于山腰,上下夹击之下,张燕无力防守,士卒必定惊恐,到时候可取全胜,甚至可以直接斩杀张燕,覆灭整个黑山军。
  得知张燕主力已经开始进攻兰埔山,曹性顿时惊喜,又害怕出兵迟了让丁靖会有危险,连忙对荀攸说道:“参军,吾军速速出击吧!”
  荀攸却是摇了摇头,没有即刻出兵的打算,想要再等等。
  “参军何故如此?莫不是陷主公于险地!”见荀攸不同意马上出击,曹性顿时大急,沉声问道。
  “主公虽困山巅,那黑山军却一时半会儿攻不下主公防线,汝不必担心。”荀攸淡然说道。
  曹性却是不听,其心忧急切,又见荀攸来投时日不久,以为荀攸故意拖延,赫然说道:“汝不忧主公危险,吾忧矣!莫不要以为主公将军权交予汝,吾就不能令大军出击!”
  说完,曹性就要出营召集兵马,出击兰埔山,进攻张燕大军。
  荀攸见此亦是不再淡然,少见得动了真怒,对曹性喝道:“汝欲谋夺军权否?”
  “吾只忧心主公安危!”曹性毅然答道,面色不惧。
  荀攸见曹性不服军令,对身旁赵云、夏侯兰下令道:“给吾擒下此人,看押于帐旁,待主公回来再发落。”
  赵云、夏侯兰得令后也不知如何处置,一面是被主公委托军权的参军荀攸,一面是最早跟随主公的忠心强将曹性,二人的身份地位都很崇高,岂是赵云、夏侯兰这两个新投效的校尉将领能够对付的。
  见二人犹豫,荀攸亦是怒斥二人道:“汝二人亦要违抗军令?”
  “末将不敢!”
  二人连忙摇头,随即领命擒拿曹性,无奈曹性弓术过人,这近身战斗却不如二人,须臾间就被擒缚。
  “荀攸狗贼,竟敢让人擒吾,吾和汝誓不两立!”曹性被二人缚住,立即怒骂不止,却也于是无补,只骂得口干舌燥,这才止住,愤然静坐于旁,怒视荀攸。
  解决完曹性,荀攸又静心等待了半个时辰,见时间差不多了,一声令下:“赵云听令,吾派汝为先锋,带一千突骑冲击张燕军阵,冲乱其大军阵脚。”
  “赵云得令!”赵云连忙接过荀攸令箭。
  见赵云如此干脆,荀攸也十分佩服,道:“张燕大军主力近万,子龙只有千人,竟如此干脆领命,汝心不惧否?”
  “大丈夫有何惧!”赵云胆气豪迈说道。
  荀攸听闻更是欣赏赵云,随即又再次下令道:“夏侯兰听令,汝与吾共领大军四千,距离子龙一里外掩杀,莫不能让黑山军构建防线。”
  “兰得令!”夏侯兰连忙应道。
  分布完军令,荀攸就要领军出击,这时曹性却是大声喊道:“吾也要随军出战!”
  听到曹性话语,三人尽皆看向其面,荀攸率先说道:“解其缚!”
  把曹性放回军中后,大军即刻出发,不作任何停留。
  ……
  兰埔山。
  张燕大军已经攻伐丁靖于山上一个多时辰,他手下精锐主力尽皆上山,唯有过万的喽啰杂兵守在山下包围,防止丁靖突围走脱。
  此时,张燕与丁靖的直线距离不过数百米,二人甚至能直视彼此面庞。
  丁靖虎齿戟在手,目标明显,张燕一眼就看到了他,随即其心中大喜,手指山顶,喊道:“小的们,丁靖就在那里,随我攻上去,将那丁靖的头怒当夜壶用用!”
  听到张燕呼喊,众贼兵尽皆兴奋,连忙发动更猛的冲势,朝山顶冲来。
  张燕军卒人多势众,丁靖这边却是全然不惧,在攻入屯粮地进山时,丁靖就不停让大军准备滚石等物,而这兰埔山又是石头山,这滚石什么的十分易取,丁靖军队只是几日就在山顶囤积了大量滚石。
  张燕军卒冲来,丁靖令大军将滚石分批放下,顿时无数巨石涌流而下,砸死无数黑山军士卒,使张燕军卒不能再存进半步,只能位于山腰周旋。
  就在张燕军卒暂时无力再攻山时,赵云亦领军到达,亲率千骑、身先士卒,杀入兰埔山下大军之中。
  只见赵云持枪左突右进,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杀得黑山军兵卒无力抵抗,转瞬间就冲毁了山下重重包围。
  张燕见山下事态严重,恐自军困于山腰,遭丁靖军队上下夹击,于是连忙令士卒下山,回山下旷野地带结阵防守。
  赵云见张燕主力想要下山,此时身后荀攸大军未至,尚未形成有效包围,若是让主力下山,则夹攻之策将失败。
  见此行状,赵云剑眉一冷,长枪直指张燕主力,带大军又冲入兰埔山中,与近万张燕主力大战起来。
  张燕绝想不到那千人骑军的将领竟然敢冲击万人军伍,要知道这万人军伍乃是黑山军主力,战斗力丝毫不低,可不似那些裹挟来的流民杂军。
  “给我放箭,将那白衣小将射死!”张燕手指赵云,命令军中弓弩手放箭射击。
  一时间数百名弓箭手纷纷放箭,如雨般的箭矢朝着赵云射来,赵云威然不惧,直冲箭矢覆盖处,依旧领军杀来。
  叮叮叮……
  箭矢与兵戈甲胄声不断,赵云挥枪舞动,打落箭矢无数,胯下战马亦被其掩护,须臾间赵云率先杀入张燕主力大军中,横枪冲击,搅得张燕大军混乱。
  在箭雨之下,能随赵云冲来的骑兵也不过只剩百骑不到,其余的人莫不是被射死,就是心中害怕拨马掉头躲避。
  唯有赵云领着百骑不到,先登在前,于山腰下攻伐。
  山中石多零乱,战马难以周转,赵云干脆跳下马来,于步战中挑乱张燕主力贼军无数。
  如此情况,山腰上的张燕与黑山军将赵云的动态尽皆看在眼里,所有人心底惊骇不已,张燕不禁惊叹道:“世上竟有如此狠人!”
  而山顶的丁靖更是将场面看得清晰,见那在张燕军中来去自如的白衣小将,自然知道那是赵云的身影。
  他心中亦为赵云的胆大而心惊不止,竟敢千骑破围兵、匹马闯箭雨、百骑冲贼军,如此不露恐惧的行为,就连丁靖都自叹不如。
  对此,丁靖服气得赞叹道:“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呀!”
  (本章完)


第51章 黑山军溃败
  像赵云这般人物,全东汉末三国就只有三个,一个是赵云自己,一个是张飞,还有一个就是甘宁。
  张飞的胆大在于其性格,从不思虑后果,哪怕在万军从中,也敢冲入其中直取上将。
  甘宁的胆大在于其心态,只求出尽风头,哪怕敌军虽众,只要可借此扬名显尽风头,他都敢去一搏。
  赵云的胆大在于服从一切,只要是上级的命令,哪怕十面埋伏、敌众我寡,他亦会冲进去拼杀一番,以让军令不失。
  如今赵云得令冲破敌军阵脚,那张燕主力想要下山重整阵脚防御,赵云认为,若是让张燕主力下山稳住,则是让他军令有失。
  这让他岂能忽视不管,这才带军舍命突入山中,杀入张燕主力军中,组织贼军下山列阵。
  见赵云冲入贼军中,身处包围险境,丁靖亦是担心,立即让身边士卒不再防守,尽数冲下而去,攻杀张燕山腰大军。
  丁靖大军冲杀而下,借地理之利而攻势迅猛,张燕不敢放任丁靖率军冲杀,立即集结部分大军向上防御抗击。
  如此,赵云的围攻之势也被缓解不少,不至于被人海淹没。
  不久,荀攸终于带大军前来,冲杀赶退四处杂军后,令夏侯兰与曹性分两支骑兵军列于两侧,自己亲自带着弓骑兵居中,以鹤翼之阵围住兰埔山。
  张燕大军顿时陷入苦战,上有丁靖大军冲杀,无数滚石随之而下,根本无法列阵阻挡。下有荀攸鹤翼兵阵蚕食,弓弩手奔射箭羽,大军死伤惨重。
  张燕想要组织军队冲下山去,却被夏侯兰、曹性二人各领游骑冲杀,士卒无法一齐大规模下山列阵,零星下山者转瞬就被骑兵补刀杀死。
  没过多久,张燕的主力就折损大半,余者也尽皆惊恐,不知如何反击。
  “丁靖,你好算计!”张燕悲愤喝道,已知自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与丁靖之战他已败了。
  不过张燕作为黄巾悍将,独领黑山军最大首领多年,也非甘心伏首之辈,见大势已去,张燕怒喝一声:“并虎虽猛,但我张燕也要虎口拔牙,让那并虎吃掉我黑山军之前,也要崩掉他两颗牙来!”
  张燕在黑山军积威日久,他这一声号令,顿时令不少军卒热血沸腾,虽明知就要失败,却也纷纷愿意再做最后一拼。
  立时,就有两千余人跟随张燕其后,不退反进,又朝山上得丁靖大军扑来。
  张燕这最后的抵抗可谓悍不畏死,根本不在乎滚石与箭矢,一直向上冲锋,绝不停止。
  转瞬间,张燕军卒与丁靖军卒交战一齐,陷入白刃之战,彼此混战不止。
  如此情况,丁靖军卒的滚石之利则被破去,山顶丁靖兵少,混战对他更是不利。
  见山顶情况危急,山下的荀攸也紧张担心,连忙指挥军队全力攻山,趁早解决黑山军反抗。
  此时的山上,张燕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与丁靖同归于尽,覆灭之前也要拉个垫背的,而这个垫背的目标,正是并虎丁靖。
  张燕直冲到丁靖面前,手中砍刀直指丁靖,口中厉笑道:“并虎用军之能,我今日已经领教,听闻并虎武力过人,不知是不是徒有虚名!”
  丁靖见张燕杀到自己面前,脸上也是兴奋,饶有兴趣的看向张燕,发现张燕孔武有力,手足修长好似巨猿,一看就是武力不俗之人。
  “想必你就是张燕吧!怎么?你想挑战我?”丁靖虎齿戟一挥,厉声喝道。
  张燕大口笑道:“挑战?非也,我只是手痒,想要杀只狗而已。”
  听到张燕口中羞辱,丁靖大怒,随即挥舞虎齿戟杀来,直取张燕首级。
  虎齿戟挥来,张燕砍刀一舞,抵挡丁靖猛招。
  二人来回拼杀,步战扭转不停,周围士卒不得近身五步内,否则必定殃及受死。
  丁靖虎齿戟长而迅猛,若是马战对斗,则张燕不出三十合就已受诛。
  无奈二人此时步战,虎齿戟虽然用得攻守兼备,却不如张燕砍刀灵敏,再加上张燕手足修长,在这山石间来回跳跃,步下变位走位速度更快。
  一时间丁靖只能防守,少有机会进攻,而张燕则尽显自己飞燕之能,如灵猴般四处游走,似燕般八方流转,令丁靖要不停改变方向战斗,苦不堪言。
  见丁靖不擅长山地步战,张燕心中更是惊喜,不停转换进攻方位,消减丁靖体力,再寻找机会一举击杀丁靖。
  如此情况,丁靖依旧脸色坚毅,手中虎齿戟依旧挥得密不透风,不给张燕任何机会。
  又几个回合,张燕突然发觉事情不妙,丁靖的虎齿戟变得迅捷起来,令他攻势渐止。
  原来这丁靖可是特种兵王,这步战之能犹在马战之上,岂会轻易输给张燕。他只是见张燕武力不俗、步伐灵敏,有一种以柔克刚的作战风格,就抱着训练的心态只管防御少见进攻,想要磨砺一下自己的步战戟法而已。
  这戟法磨砺的差不多,张燕的路数也被丁靖看清,立时间丁靖转守为攻,风格大变,令张燕难以阻挡。
  “你为什么突然这么强?”张燕拉开与丁靖的距离,惊疑地问道。
  丁靖虎齿戟一抖,笑道:“之前是想要考验你一番罢了,你的武力不错,又懂得兵法韬略,何不投效与我?”
  听到丁靖话语,张燕却是藐视笑道:“我张燕为飞燕,自由天地,岂能受你制约!”
  言罢,张燕决然朝丁靖攻来,丁靖见说服无用,心中虽是惋惜,手中虎齿戟却不留情。
  又数回合,丁靖躲过张燕猛砍,虎齿戟一刺,洞穿张燕腹部,搅得张燕肚中脏器流出,随即身亡。
  张燕一死,黑山军军势大泄,荀攸也带大军杀入山中,击穿黑山军一切防御。
  首领葬身于丁靖戟下,大军也遭溃退,军败已成定局,剩余的黑山军也不再反抗,纷纷投降。
  取得胜利后,丁靖立刻领大军接受投降,并让人收容好张燕尸体,厚葬于此,以敬其悍然不屈的品性。
  自此,黑山军五大首领,四死一降,黑山军再无首领,彻底变为乌合。
  次日,丁靖又领军杀至黑山军大营时,竟有一女领黑山军全体投降,让丁靖没想到的是,这带人投降的竟然会是张宁。
  (本章完)


第52章 休养生息
  见张宁带着黑山军残军前来投诚,丁靖也不再多做攻伐,将张宁请入自军帐中。
  看着面前眼带忧伤的少女,丁靖毫无触动,只是疑惑,问道:“汝不是应该在并州么?为何来到这里?”
  “我又不是囚犯,为何要待在并州,天下这么大,我想行哪儿,就行哪儿!”张宁顶嘴说道。
  “好好好,算我问了句废话。”丁靖不想和这女人扯皮,继续正色说道,“既然你来这儿了,那么我有一件事情想要求你。”
  见丁靖态度认真,张宁也知晓他想要求什么,说道:“想让我帮你招揽黑山军么?”
  “诶,你怎的知晓!”丁靖再次一惊,随即了然,心想这女人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价值只限如此,除了帮丁靖做招揽黄巾的事情外,她对丁靖而言还真的没什么其他用了。
  张宁只是冷哼一声,不做回应。
  “你若帮我,若是今后你有事求我,我也帮你一次!”见张宁没有反应,丁靖做出承诺,以此为诱。
  张宁闻言轻声一叹,说道:“我可以帮你招揽黑山军,至于你的承诺,言而无信之徒的话,我会信么?”
  丁靖闻言一僵,心知张宁对郭太一事,还是心存芥蒂的。
  不过对于丁靖而言,只要张宁肯帮忙招揽黑山军,其他的都是小事而已。
  有了张宁的帮助,再加上丁靖大军之威,群龙无首的黑山军很轻易的就被丁靖尽数收下,整个深山里的黑山军,包括老弱妇孺在内,全部被丁靖分批次带回并州,划归农籍。
  让丁靖最为开心的是,这黑山军零零总总的人数共有三十来万,与洛阳迁民和白波军不同,黑山军这三十多万里,有二十多万都是青壮,正是最好的劳动力,极大得弥补了并州移民中妇孺老幼多、青壮健儿少的状况。
  除了人口财物粮草等实体收获外,丁靖的名望也在冀州更加深广,冀州官民无不对丁靖称颂有加,言称丁靖乃护民猛虎。
  韩馥也对丁靖更加喜欢,他知道此次并冀联军讨伐黑山军中,冀州军被袭击而导致战果底下,能打败黑山军都是并州军的功劳。因此韩馥心中略感羞愧,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丁靖,差点让丁靖折在常山郡。
  为了弥补自己对丁靖的歉意,韩馥拿出无数钱粮赠送给丁靖,如此横财,丁靖自然不会拒绝,亦是欣然收下。
  回到并州后,丁靖的底气也足了起来,对此次作战的全体参与将领官员,都进行了封赏,就连投诚的黑山军贼酋于毒,都赐予了副将官职。
  唯有一人无奖,反而受到了惩罚,这人就是曹性,当听闻曹性违抗参军军令,想要强行带军出战的时候,丁靖简直愤怒地不行。
  虽然曹性是并州老人,最早跟随丁靖,还立下了雁门防守之功,不过丁靖治军严格,有赏有罚。
  不过鉴于曹性最后并未成功领军出击,造成的危害不大,因此丁靖剥夺曹性半年俸禄,罚军棍三十,以儆效尤。
  曹性对此也服气,怡然接受了惩罚,反而因为丁靖的治军严谨而高兴。
  如今并州人口充足,钱粮饱满,又无直接外患军事。
  于是丁靖返回并州后,即刻展开休养生息的政策,对于民农则发布垦田策。垦田策曰:凡户所新垦荒地为田,无论粟田、桑田、水田等及他田,对半分而,一为户自有,三年内不得私易,一为官有,户可用十年,后续田需官府准。户田一收十税一,官田一收十五税一,由里正、村长共同监察,郡府巡察。
  也就是说,丁靖在农田桑事等事情上,推翻了原有的税收以人丁来收,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减少了税收。
  最令并州民众高兴的,可不仅仅是税收降低了,还有那土地分配的制度。除了现有耕田外,并州的可垦荒地很多,只是水源不足,很难开垦。如今丁靖休养生息,帐下军卒分批次化为军屯卒,训练一月,修建水渠农堤一月,各军交替而行,每月不止。
  一时间并州可垦荒地便成了香饽饽,无数民众开始进入荒地开垦良田,而根据垦田策,民众开垦的荒地,一半可归自家拥有,这种好处极大的诱发了民众的积极性,开垦得速度比丁靖大军修建水渠的速度都快。
  不仅是农业,对于畜牧业丁靖也极力支持,因为丁靖治下也有许多羌胡人,这些羌胡人还是以牧马放羊为主。对于羌胡人的马匹,丁靖给予官方支持,定期每年向羌胡人收购成年马匹数千,绝不停断。而羌胡人的羊则是丁靖最看重的产物,羊毛可为衣料,羊肉可为食物,一身都是宝物。
  丁靖将羌胡人的羊引入并州商业体系,鼓励百姓购买食用,而丁靖也以官方层面授予羊只买卖便利,设立专门的易羊署,协助与羌胡人的交易事务,帮助羌胡人和汉人两利双收。
  至于商业系统,因为冀州甄家的大力投靠,并州商业有了较好的提升,但依旧不如丁靖所满意。
  这个时代的重农抑商还是很重,官府对于商贩的打压依旧严重,对物品交易束缚太多。
  于是丁靖颁布简单的鼓励商业政策,除铁器、马匹交易把控严格外,其他一切交易,包括粮食、食盐等都放松了许多。并且还降低了商业的税收,改为二十税一,至于其他杂税等,全部免除。
  当以上各类政策发布后,丁靖手下官吏纷纷劝谏阻止,就连贾诩、荀攸都持反对意见,认为丁靖这么做的话,会导致税收缩水严重,迟早令官府入不敷出,库仓见底。
  见到身边的人都反对,丁靖也有些发憷,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错是对,不过他也不想朝令夕改,而且有些事情不试一下,怎么知道是好是坏呢?
  因此,丁靖暂时压住了身边人的劝谏,决定先施行自己的政策一段时间,若是实在不适合,再改回来不迟。
  果然不出贾诩、荀攸所料,当丁靖的政策发布不两个月,丁靖的官府库存就减了三成,税收弥补不上花费。
  当贾诩将此事上报后,丁靖也无奈,心中依旧不甘,强行独裁决策,决定再等等看。
  又两个月,丁靖的官府库存又减两成,不过贾诩这次却没有急着劝诫阻止了,而是和丁靖一样,也决定再等等看。
  政策发布半年过去了,丁靖的官库终于开始上升,并且税收比以往更多。遍观并州境内,农业勤恳、商业繁荣、民族互和,一切都变得比以前有生机,更加的欣欣向荣。
  自此,贾诩和荀攸也算是真正佩服起丁靖,心服丁靖不但擅长军事,连民政统治也有见地,假以时日,必成雄主。
  小小并州,自丁靖入主两年余,竟然变得不再贫瘠,已快要追上一些中等州府,之前被强制迁到并州的民众,也就此不再抵触,对这片土地也有了归属和喜欢,对这并州的统治者也有了敬佩和折服之感。
  (本章完)


第53章 祸水东引袁本初
  话说丁靖在并州休养生息之时,渤海袁绍亦是将渤海发育到了顶点,帐下兵精粮足、钱帛丰盈,可谓兵强马壮。
  当此之时,袁绍集团就有了扩充势力的打算,可渤海处地尴尬,北为幽燕,归公孙瓒、刘虞统治,实力强大,不好攻取。
  南边为青州地界,虽是好地,却黄巾贼匪、割据势力众多,有田楷的青州军、孔融的北海军、臧霸的泰山众、管亥的黄巾军、鲍信的济北军,实力复杂,不好下手。
  如此情况,袁绍的扩充方向只有西面的冀州韩馥,恰好韩馥性格柔弱、优柔寡断,没有争霸之心,是一个相对比较好捏的柿子。外加上韩馥所领的冀州富饶,如此好的地盘,怎能不令人垂涎。
  不过韩馥毕竟是袁氏门人,袁绍明目张胆的前去攻打他的地盘,于道义名声上有损。
  因此,袁绍派人暗中勾结公孙瓒,联手公孙瓒共同讨伐韩馥,平分韩馥地盘。
  幽燕苦寒,公孙瓒也早就按耐不住了,得到袁绍密信后,当即欣然同意,领大军攻打冀州韩馥,不十日就夺下安平郡,兵锋直指巨鹿、邺城。
  韩馥顿时大急,召集帐下文武商议,韩馥帐下只有张郃、潘凤两员大将,兵微将寡,怎么挡得住擅兵行战的公孙瓒。
  就在韩馥无奈之际,谋士郭图建议道:“公孙瓒将幽燕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挡,难以抵敌。渤海袁本初智勇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州牧为袁氏门人,可请其军入冀州,共御公孙瓒,则无虑矣。”
  长史耿武听后,连忙出列谏道:“渤海袁绍,虎狼也,引其入州,岂非引狼入室。若赶走公孙瓒后,袁绍以大军不走,夺取冀州,何解?”
  韩馥听完耿武之话后,却是毫不在意,独断道:“吾乃袁氏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择贤者而让之,诸君不必再多劝!”
  见韩馥心意已决,就是要把冀州防御交给他人,其余官将也不好再劝,唯有叹息不止,心道冀州换主不远矣。
  而此时,一旁的沮授亦是出列,说道:“州牧欲借兵阻挡公孙瓒,何只借渤海?不借并州?”
  “并州丁靖与我冀州有旧,共为盟友讨伐黑山军,有生死之交,若向其借兵阻挡公孙瓒,其必准!”辛评也出列说道。
  原来自丁靖来冀州共同剿灭黑山军后,丁靖在冀州的人气暴涨,不少官吏都看好丁靖,心有遐想。
  听到沮授、辛评二人话语,另一旁的郭图却是大急,想要站出来劝阻,却不料韩馥也态度欣喜,笑道:“丁靖,吾之侄也!叔有难处,侄必相助。”
  见韩馥如此,郭图知道自己劝不住了,便不再多话。是即,韩馥派出使者,一至渤海,一至并州,请求借兵抗敌。
  却说郭图与袁绍早已经勾结,私底下有秘密联络,在韩馥使者未出邺城之时,郭图就令快马将消息带到渤海。
  当袁绍得到郭图消息之时,心中是又喜又恼,喜的是韩馥果然不出所料,邀请他入州抗击公孙瓒,恼的是韩馥竟然还请了并州兵,为他谋夺冀州徒增了阻碍。
  公孙瓒军队实力强大,袁绍想要击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