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枭雄(雨天)-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从第三队借调而来的迫击炮指挥官,余壮明手底下的那两门六十毫米迫击炮才算是发挥出真正的威力来!

在经过一连串的密集急速射炮击后,很快对面的第四镇的重机枪就不再响起嗒嗒声了,而这个时候侧翼也是传来了密集的枪声,余壮明就知道,从左翼迂回的第一队已经成功迂回,并且从侧翼对敌军发起了进攻。

果然不出他所料,很快他就是见到了传令兵,传令兵带来了管带史进同最新的命令,要求第二队和第三队从正面发起进攻,一举突破敌军阵线。

这一个黎明,注定是不安定的!

张殿如手下的部队在面临李纯一整个协加上一个炮营的猛烈进攻,根本就挡不住,堪堪抵挡了两个小时后,张殿如就是率领部队从林亭口撤退,并且往宝坻县逃亡而去。

此战,李纯以伤亡五十余人的代价,偷袭了张殿如的一个标,杀伤了敌军两百余人后,成功击溃张殿如所部,迫使他带领残部撤往宝坻。

消息没有多久就是传到了身在京师的段祺瑞案桌上!

段祺瑞当即就是一脸黑色拿着宝坻传来的电报找到了王英楷!

“他赵东云欺人太甚,竟然在今天凌晨偷袭了我的十六标,他这眼里还有没有我们,他这是要搞造反!”段祺瑞气呼呼的扔下战报,看着同样也是一脸黑色王英楷道:“绍宸啊,如今不是我们想要打,是他赵东云想要打,横着竖着他就是铁了心要入主京师!”

王英楷虽然早有预料会和赵东云开战,但是也没有想到赵东云反应这么快,他那奉天的第二镇和第一协才刚到唐山呢,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开战了!

“打也不是不可以的,不过也不早这么一两天了,你的第四镇先缩回来,等我第一镇还有第五镇北上了后,再汇集第六镇,第七镇一举北上,我倒是看看他赵东云是不是真的那么能打!”

眼见王英楷下了决心,段祺瑞的火气才算是略微平息了下来!

“既然来了,就吃了午饭再走!”王英楷如此说着,段祺瑞也不推迟,当即道:

“那就唠叨你一顿了!”

随着午时将近,这两人相继落座准备吃饭的时候,外头却是传来了一阵紧急的脚步声,王英楷看见来人一脸的慌张,出声训斥道:“怎么回事呢,慌慌张张的!”

来人乃是他的嫡系随从,但是却对王英楷的训斥没有半点反应,还是一脸慌张的走到王英楷面前,然后递出了一纸电文。

这年头写的密密麻麻的电文一般就是通电,而王英楷看了这封通电后脸色迅速黑了下来:“好他个张南皮,当真我北洋无人乎!”

段祺瑞这听着有些纳闷,然而等他接过王英楷递过来的这封通电电文看了几眼后,也是心中迅速生出了怒火!

“他们敢!”段祺瑞扔下电文,然后就是直接站了起来:“他们要是敢弄这什么中华联邦帝国,我北洋十余万大军立马就挥军江宁,踏平武汉三镇!”

于此同时,唐山的赵东云临时官邸内,赵东云看着手中这份张之洞发表的通电,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这张南皮果然是人老心不老啊!‘中华联邦帝国’,他倒是敢说!”

第两百零七章中华联邦帝国

1906年的十月和十一月份,当被中国北方省份,尤其是直隶和东三省以及山东、河南等省份因为袁世凯的被刺杀而引发的北洋兵变中持续动荡的时候,南方的诸多督抚们也没闲着坐等北洋内斗出结果后乖乖的俯首称臣。

而且南方诸多督抚们,尤其是张之洞,端方他们都是老练的传统官僚,他们的行事方式和北方赵东云等新派军阀是截然不同的,至少他们就没和赵东云,王英楷他们一天一个通电,随便什么事都恨不得搞的全天下人都知道。

南方诸多督抚,也就是张之洞前期发表了几封不关痛痒的通电,主要还是劝解北洋诸将保持克制,但是接下来当北洋诸将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南方诸多督抚们却是没有了多少声息。

哪怕是一直叫嚷着出兵北上勤王的端方和荫昌,都是放下了往日的高调,进而埋首整顿省内军队上头,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端方用迅速的手段清理了一大批倾向于北洋派系的军官,进而在中高级军官层面上掌控了驻扎江宁之第九镇、江西之第二十七混成协、安徽之第三十一混成协。

而荫昌也是不甘落后,在踢掉了部分北洋派系的中高级军官后,也是勉强掌控住了江北混成协。

不仅仅是两江和江北方面在整顿军队,进行扩张备战,实际上湖广、闽浙、两广甚至云贵等南方省份都是不约而同的加速了编练新军的步伐!

除了整顿军队外,南方督抚之间还进行了频繁而秘密的联系,依靠南方督抚领袖张之洞的威望,再加上端方为首的满族重臣的支持,实际上南方诸省很快就是达成了类似庚子年那种南方诸省联盟态势。

这里从北洋十月中旬起兵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南方督抚公开支持就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南方诸省对北洋,尤其是袁世凯死了之后的北洋是没有什么好感的,更加别说支持了。

在诸多南方督抚的心中,北洋的这一次起兵就是正儿八经的叛乱,是无法容忍的,更加别说让他们对王英楷或者赵东云这些军头俯首称臣了,不管是王英楷还是赵东云,他们说起威望和资历,一般只能在北洋体系内说,但是这个所谓的威望和资历要是放在全国范围内,那基本连二流都算不上。

庚子年前后,国内首屈一指的汉人重臣自然是李鸿章,而李鸿章死了后,虽然袁世凯是北洋继承人,但是实际上也压不住诸多清末重臣的,比如说张之洞,人家当年和李鸿章扳手腕的时候,你袁世凯还在朝鲜那疙瘩里勾搭闵妃呢。

此外威望通达全国的重臣里头,还有岑春煊这人,然后满族的几个重臣实际上威望也不小,端方、锡良这两个人可是清末政坛了少数几个能和汉人重臣相对抗的满人重臣。

所以在当代说起威望这个词汇,实际上轮不到王英楷和赵东云什么事,南边一群督抚都比他们强。

在这种情况下,当北方发动动荡的时候,自然也就别指望南方督抚能够服从北洋里的王英楷或者赵东云了,在这个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另外一面领袖的旗帜,那就是张之洞!

面对北方的动荡,南方诸省联合起来互保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庚子年的时候他们就干过一回,如今虽然情况和当年所有不同,但是京师失陷,北方陷入战火之中却是事实。

尤其是在王英楷拿着枪逼着光绪写下了退位诏书后,给予南方省份的震动是极大的,端方等人拒不承认退位诏书的有效性。

但是哪怕南方督抚们,尤其是那些满人督抚们不愿意承认,但是事实就是,京师已经落入北洋掌控之中,包括光绪、慈禧甚至载沣、载洵在内的一大票皇族都被抓住,而后被软禁,哪怕是有几个逃入了使馆区,但是也影响不了大局。

北洋诸将之前的联合进攻京师,并采取包围后再进攻的方式,再加上满清皇族之前信心还是比较大,完全没有预料到王士珍会阵前反叛,冯国璋会败的如此干脆凄惨,所以满清皇族非常悲剧的失去了第三次西狩的机会,光绪,慈禧,以及光绪的几个皇弟载沣啊之类的,一股脑都落入了北洋军的手中。

再加上甭管是被逼的还是自愿的,但是那份退位诏书却是实打实的被颁布了出来,上头的国玺大印可是货真价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从法理来说,南方诸省已经是失去效忠的对象,而让他们对王英楷俯首称臣也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幻想着复国伟业的端方和荫昌等几个满人督抚一商量,然后一转身就是对张之洞表达了效忠!

他们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保住爱新觉罗家的皇帝位!

也就是说,他们接受仿效英国的虚君制度,皇帝只保留虚名,其他什么权力都不要了!

而张之洞呢,本来就对王英楷,赵东云这几个北洋军阀头子相当不爽,你丫的新政本来玩的好好的,你北洋非要叛乱,在张之洞看来,北洋诸将不管是王英楷还是赵东云,一个个都是祸国殃民的野心家!

再者,作为一个儒家子弟,和很多传统士子们一样,他本能就是反感所谓的共和,中国人有皇帝的历史数千年了,这一旦没有了皇帝那还了得?

当然了,作为汉人重臣的领袖,张之洞也是没有办法接受光绪他们继续呆在汉人大臣上头拉屎拉尿的,所以这几年他才和袁世凯联手推动君主立宪制。

在他看来,皇帝还是需要的,要不然你让天下士子的一身才华卖给谁去?

但是时代如今也变了,这皇帝虽然得有,但是最好还是不要管事,什么军国大事自然有我等儒家学子管着,你皇帝就别操心了,学明朝的那些皇帝就行了,没事练练丹,锯锯木,偶尔玩玩豹子看个大象啊什么的,那样可就是君臣相处之道的典范了!

再者,如果答应了端方他们,那么一个首相可就来了!

届时甚至都不能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绝对的万人之上了!

诸多理由加起来,再看到南方诸多督抚也是支持自己,而且南方诸省的军队加起来似乎也不少了,好歹也有几镇几协呢,如果再练练兵,估计凑出十几个镇也不是难事。

于是乎南方督抚一串联之下,一个‘中华联邦帝国’就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之所以没继续叫大清帝国之类的,那是因为甭管光绪被逼还是自愿,那退位诏书是真的不能再真了,不承认也没有办法,再加上这年头很多人还是挂念着反清复汉的,为了避免外人嚼舌头,同时也是为了拉拢诸多汉人重臣,所以端方等人是主动建议,这国名得改一改,大清之类的就不再用了,换一个高大上的。

于是乎这几个人一琢磨,就是想出来了一个‘中华联邦帝国’的国名,然后发表通电表示继续遥尊身陷京师的光绪为首任帝国皇帝。

十二月二号,张之洞在武汉召开所谓的‘国会’南方诸省派遣过来的代表一同商定了所谓宪法以及各种体制等等。

然而张之洞就是成为了首任的帝国首相,荫昌成为陆军部大臣,而北洋的死对头岑春煊也是屁颠屁颠的从上海跑了过去,然后担任了度支部大臣,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刚成立的中华联邦帝国首任内阁中,除了荫昌是满人外,其他的清一色是汉人大臣!

为的就是向外界表示,这绝对不是属于满人的政权或者内阁,而是属于天下人的内阁!

但是这只是表象,因为随后发布通电效忠于中华联邦帝国的诸多督抚中,满人督抚的名字就占据了近半!

十二月二号到三号,南方多省几乎所有的督抚们相继发表通电拥护中华联邦帝国,其中的满人就有:两江总督端方、陆军部大臣兼任江北提督荫昌、云贵总督锡良、安徽巡抚恩铭、江西巡抚瑞良、新疆巡抚联魁、上海道台瑞澂等。

同时还有大量的汉人督抚,包括两广总督周馥、闽浙总督丁振泽、四川总督赵尔丰、陕甘总督赵尔巽、江苏巡抚陈夔龙、浙江巡抚张曾扬、贵州巡抚庞鸿书等。

消息传到了唐山后,原本对张之洞成立所谓中华联邦帝国还感到庆幸的赵东云也是开始担忧起来。

为什么?

因为赵东云和王英楷之间的斗争,甚至追溯到之前和冯国璋、王士珍之间的战争,这虽然打的激烈非常,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北洋内斗,这争夺的并不是说对这个国家的领导权,而是北洋老大的地位。

怎么讲呢,北洋诸位大佬之间的斗争也算不上什么生死之争,冯国璋虽然兵败了,但是现在照样活得好好的,王英楷就算心里头恶心他,但是冯国璋宣布下野后,王英楷照样得好吃好喝款待着,毕竟北洋诸位大佬之间都是多少年一起走过来的了,许多人曾经都是朋友,甚至私底下都还有不浅的交情,只不过各自派系的利益让他们拔刀相向而已。

退一万步说,北洋的这场内斗不管谁输谁赢,这肉都烂在北洋的锅里头,一旦王英楷和赵东云分出胜负来,那么接下来就是统一北洋,进而发展壮大北洋这个体系。

但是现在张之洞联合其他南方督抚在南方搞出来一个所谓的中华联邦帝国,这已经是伤害到了北洋的整体利益。

要是张之洞他们真弄出来什么北伐军,然后杀进直隶并打败王英楷等人的话,他赵东云的下场也好不到那里去!

第两百零八章天津会谈(一)

张之洞联合南方督抚在十二月初搞出来了一个所谓的中华联邦帝国后,就是给激烈非常的北洋内斗浇了一盆冷水!

尤其是张之洞就任中华联邦帝国首相后,提出的第一项政策就是组织南方联邦军队北伐,以迎合圣驾后,就更是让整个中国的局势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

一时间里,就连原本闹的纷纷扬扬的赵东云和王英楷之间的差枪走火也是悄无声息停歇了起来!

本来十一月底,也就是二十九号那天赵东云麾下的奉天第二镇之李纯第三协已经发起偷袭,从而攻克林亭口,并会同第二镇之第四协准备一鼓作气,进而攻克宝坻了。

然而南方诸省搞出来了这个中华联邦帝国后,赵东云就是下令前线部队暂缓预定的攻势。

相对的王英楷那一边,原本准备北上增援京师方向的张怀芝第五镇、王汝贤之第二十九混成协也是暂停北上,从而迅速把目光瞄向了南方!

十二月三号,王英楷面对南方诸省成立所谓的中华联邦帝国发表了措辞强烈的谴责通电,称南方诸省督抚不管共和之大局,妄图颠覆中国之共和大局,实乃国家和民族之大敌!

然而通电这玩意也就是表表态而已,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作用!

十二月四号的京师,阴沉了多日的天空终于是飘扬起来了小雪,在北洋常备军司令部内,王英楷身穿着深蓝色的将军外套,看着窗外挂着雪花的枝条!

“为什么想要做些事情就这么难呢!”王英楷低声叹了口气后,把视线从窗外收了回来,然后看向了身边的段祺瑞和王士珍:“你们说,难道我们把皇帝赶下台,给国家和民族谋求共和真的是做错了吗?”

段祺瑞冷着脸色道:“我们没有错,错的是他张之洞,是南方的那些食古不化的督抚们!”

“他们都是千古罪人!”王士珍也是毫不客气的批判着南方督抚们:“你看看他们做的这些事,不仅仅是想要践踏我国之共和进程,我看他们更是要挑起内战!”

王英楷把目光扫过段祺瑞和王士珍,然后再一次投向了窗外的枯枝白雪,自从起事一来他第一次感到了茫然,这个时候他想着,如果是袁公面临着自己的处境,他会怎么处理?

如果袁公还在,南方那些督抚们是否还敢如此?

他继续看着窗外,口中则是继续道:“唐山那边呢,现在是什么反应?”

段祺瑞道:“子杨那边已经发表通电,表示坚决不承认南方联邦政府!”

“这么说来,子杨他还是顾大局的!”王英楷说着的时候,手中的手已经不知不觉握紧,然后道:“联系唐山那边,就说我想和子杨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我们北洋的未来!”

段祺瑞和王士珍听罢,脸色都是齐齐一变,那段祺瑞更是道:“这……”

王士珍也是脸色一闪而后叹声道:“没有想到,这一次我们几家争来争去,却是让张南皮做了嫁衣!”

王英楷这个时候,回过身来,然后道:“如果袁公还在,如果我北洋还是数月前的北洋?南边的几个省敢反吗?”

不等段祺瑞和王士珍回答,他就是自言自语道:“张南皮之所以敢这么做,所看的无非就是我北洋如今群龙无首、内斗不止!”

王英楷紧了紧身上的外套,然后再到:“你们,我还有那赵东云,我们加在一起这才是北洋!”

唐山,赵东云看着周学熙,不由得苦笑,王英楷倒是选择了一个好说客!

这周学熙和他赵东云关系算是比较密切的了,不过袁世凯死了后,周学熙和其他袁世凯的幕僚一样,都是选择了投向王英楷,而没有选择投向他赵东云。

今天再看周学熙,彷佛感觉好多年已经过去了!

“子杨,你是知道的我周学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政客,我最喜欢的还是办实业,如果不是不得已,我是不愿意插手到你们几个的争斗中去的!”周学熙如此说着:“如果没有南边的这个事,你们几个争了也就争了,最后不管是你还是王绍宸,总归是有人胜出然后收拾残局,继续率领我等北洋人奋斗的。但是如今这个局势你也是看见了,南边的在张之洞举起一呼之下,几乎所有南方省份都是选择投向了这伪联邦帝国。

如今他们更是说要北伐,实乃已经成为我北洋之生死大敌,共和大敌,如今这个局势下,你说如果我们北洋几家还和以前那样各干个的,这不是便宜了张南皮他们吗?”

周学熙见赵东云还不说话,于是又是深吸了一口气:“就算你不待见王绍宸,但是一旦王绍宸他们落败,届时怕你的东北也是保不住吧!唇亡齿寒啊!”

赵东云听到这里,伸手虚挥了挥:“这大道理我都知道,不过他王绍宸总不能张张嘴就把我打发了吧!”

“如今你也不算外人,我就给说句实话,如今这局势我不满意,我手底下的数万将士也不满意,要是他王绍宸想要息兵休战自然是可以的,不过这条件吗!”

周学熙听罢面露喜色:“只要你有这个新,那么一切都好谈,至于条件我也不好说什么,届时你们大可亲自谈!”

赵东云此时此刻也是在思虑了起来,很明显王英楷如今是两面受敌,哪怕是他手底下的联军兵力比自己多,但是也绝对不可能一南一北两线作战的!

张之洞的北伐军北上在即,他必须先停下和自己的战争,然后全力对付南边的督抚,甚至还有可能联合自己一起南下镇压南方督抚。

这种情况下,赵东云也不好直接联合南方督抚和王英楷开战,因为这涉及到了一个大义名分的问题,他赵东云身上的北洋烙印是深入骨髓,拆掉骨头都是洗不干净的,哪怕是国内的三岁小儿都知道他赵东云是北洋大佬,这要是背叛北洋和南方联邦合作,那就不是什么利益问题,而是大是大非问题了,低下的一大票文官武将们是绝对不会容许自己做出这种抉择的。

而且说实话,赵东云也不愿意王英楷就这么倒台了,到时候没了王英楷,自己就得直接面的南方联邦,到时候可不就不好玩了。

当今的最好策略就是,利用如今的局势从王英楷手里割取最大的利益,然后一边扩军,一边做事王英楷和张之洞他们杀个你死我活,等时机成熟了再出来收拾残局。

所以他想了想后,然后道:“也好,你回复他,就说我可以和他坐下来谈一谈!”

周学熙听罢,面露喜色:“如此大善!”

在南方北伐军正在组建,不用多久就会北上的巨大威胁下,王英楷和赵东云的会晤安排的特别快速,王英楷、段祺瑞、王士珍这三个大佬,甚至徐世昌、周学熙等北洋文官幕僚们在两天内就是全部抵达天津,他们都在等着同一个人,那就是赵东云!

十二月八号,天津外的铁路上,一辆和寻常客车略有不同的列车正吐着黑烟朝着天津驶去,这辆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不同的列车里却是出现了大量身穿深蓝色军服、佩戴者奉式军衔标志的军人。

在其中的一个车厢内,依旧一副军人打扮的赵东云批阅着从奉天送过来的各种报告,不多时车厢的门被敲响,随即李三就是走了进来。

“司令,我们快要进站了!”

赵东云这才放下笔:“这些批阅好的文件你安排人送回锦州去,不能因为我外出就耽误公务!”

李三点头道:“明白,不会耽误事的!”

于此同时,天津火车站外,已经汇集了大批民众,同时还有大量警察部队正在四处警戒执勤,自从袁世凯在京师街头被公然刺杀了后,包括赵东云在内的北洋大佬们一个个都是加大了自身的安保力量!

这一次来天津会谈,碍于辛丑条约不管是王英楷和赵东云,都是不可能带着大批亲卫部队过来的,但是不妨碍用变通的方法啊,天津不能驻军,可没说不能驻扎警察啊!

北洋体系下可是有着天津警察这么一支武装力量,该警察武装脱身与武卫右军,乃是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北洋体系军队了。

而赵东云来天津,为了避免外交上的麻烦,所以让手下的护卫部队全部换上了天津警察部队的服装,他可不是孤身前来,而是带着三百多人的卫队一起来的,而在天津郊区,奉天第一协则是虎视眈眈着,赵东云在天津内一旦身遇险境,这第一协就会立马杀进来营救了,生死攸关时刻谁还关什么辛丑条约,外交之类的啊。

当然了,人家王英楷的北洋常备军第一混成协也就在天津南部的马厂,段祺瑞的北洋常备军第二混成协就在廊坊,随时也能杀进来。

提前抵达天津打前站的奉天陆军司令部参谋部会办秦龙标和好几个前来迎接赵东云的人站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

“赵先生,此番时间紧张,还是多亏了你的大力支持啊,不然的话我到现在怕是连个下榻的地方都不好找!”

赵晨亮却是朗声笑道:“秦会办你客气什么,东云是我侄子,他要来天津我这个叔叔自然是要准备妥当的,你放心,下榻的饭店已经准备好,绝对不会耽误了大家伙的行程,更不会堕了我赵家的面子!”

赵东云要来天津和王英楷等人进行会谈,不仅仅是苏系体制内的人忙碌起来,而且福元公司的诸多人员也是忙碌了起来!

为了给赵东云安排下榻的地方,福元公司直接把天津最豪华的饭店利顺德给整个包了,这等手笔,哪怕是王英楷也享受不了的,没办法,谁让他王英楷手里没一个资财上千万的超大企业呢。

就在秦龙标他们说着话的时候,前头小跑了过来一个士兵,然后对着众人说:“司令的专列要进站了!”

当下,秦龙标神情开始严肃了起来,就连一旁的赵晨亮也是不由自己的抚了抚自己的圆顶礼帽,然后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礼服是否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众人的一片期待声之中,远方传来了一声鸣笛声,紧接着一辆专列就是驶入了站台。

待专列听闻了后,先是下来了近百名身穿天津警察制服的赵东云卫队队员,等他们警戒了周边后,赵东云才在是在万道目光中走下了列车,踏上了红地毯。

第两百零九章天津会谈(二)

在众人的瞩目中,走下火车的赵东云穿着北洋制式的深蓝色上等第一级冬式礼服,腰间带着一柄镀金镶玉的指挥刀,不过肩膀以及袖口和领口上的军衔标志却是不是以往的那种金龙吐宝珠的标志,而是奉军近期才改的黄底金星式军衔标示。

赵东云走下车后,代表王英楷、段祺瑞等人前来迎接的乃是周学熙,只见穿着一身西式燕尾礼服的周学熙露出笑容走了过来:“赵司令,您可算是来了,我这等的腿都软了!”

“呵呵!”在这等公开、而且还有诸多记者在场的场合里,赵东云露出了标准的政客式笑容,然后主动迎了上去伸出手:“周老哥客气,您怎么亲自出来了,我这是何德何能啊!”

这看两人打招呼的情形,让一大票前来接车的士绅以及记者们也是心里嘀咕,看这样子,似乎和谈是要成了!

和周学熙见过后,赵东云又是见了秦龙标以及赵晨亮等这些己方在天津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天津一行,估计这两天就没怎么睡过。

由于时间紧急,赵东云和王英楷之间的谈判时间安排的非常迅速,但是时间紧迫之下,相关的布置也不能缺了,别的不说,单单是赵东云来了住哪里?他随行的数百名文武官员和卫队士兵们怎么安排,这些都是需要一一操心的事,再者赵东云带着这么多私人卫队过来,虽然都是披着警察的外衣,但是谁都知道这些都是奉天的军人,如何才能够不引起外交上的纠纷也是个麻烦事。

幸好天津英租界当局还算比较明朗,没有刻意为难北洋诸将,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都带着大量的安保人员前来。

以上这些为了这一次谈判而准备的诸多事务,都是需要秦龙标等人来操持,而福元公司那边也是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支援,比如为了安排赵东云以及随行人员下榻,福元公司就是大手笔的直接包了利顺德饭店。

如今赵东云来了,对这些工作人员自然也是要问候一二!

待匆匆见过了己方的工作人员后,赵东云就是带李三的带领下,走上了火车站广场上的一个小高台!

看着下方诸多前来迎接自己的民众,这些人里头以年轻人为主,看他们的服装打扮也都是以年轻学生居多。

赵东云抬起头,环视了一圈台下诸人后,然后才朗声道:“在我来天津之前,有人问我,你去天津是为了什么?

而今天,我可以告诉诸位,我来这天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中华之共和!

十几年前,袁公带领我等在小站练兵,辛丑年后我等全力推行新政,废除科举,建立新式学堂,办新军,兴工商,这一切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让我四万万华夏子民过上有饭吃,有衣穿的日子,可是满清皇朝为了他们的统治,以无耻的手段谋害了袁公!”

赵东云说到这里的声音低沉了下来:“那个时候,有人告诉我,袁公都去了,你还谈什么共和呢!但是我华夏子民里千万个袁公,一个袁公倒下去了,就有十个,百个千个袁公会站起来,继而再创我华夏之共和!

任何人,不管他是谁都不能阻挡我华夏实现共和大统,任何挡在我们前面的人都必将遭到历史无情的见他!”

“如今南方有一小撮民族败类,他们忘记了自己身上的炎黄血脉,忘记祠堂里的祖宗牌位,为了一己荣华富贵出卖了这个国家,背叛了这个民族,在我们好不容易挣脱了异族帝制后,他们却是摇摆着尾巴出卖自己的灵魂,把这个国家和民族再一次推向了深渊!

如今南方诸省数万万华夏子民正在饱受异族帝制的压迫,他们渴望着有人带给他们自由,渴望着有人带给他们尊严,面对同胞们的苦难,我们能够坐视不理吗?

不能!”

刚来天津,赵东云就是给国内舆论界甚至国内诸位大佬们带来了当头一喝!

面对民众做公开的政治演讲,这种事放在西方国家里算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在中国,尤其是当代的中国却还是头一回,哪怕是孙文那些革命党都没进化到这个程度,至于王英楷段祺瑞等人虽然是近代化军人,但骨子里实际上和张之洞他们一样,都是传统的官僚,平常时候都是高高在上,那里会去接触民众,考虑什么民间舆论啊。

然而赵东云却不是他们,一直饱受威望不足的赵东云可是比较在乎舆论上的宣传,毕竟他不能和张之洞他们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