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枭雄(雨天)-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和历史上袁世凯称帝之后死了后遗臭万年的情况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历史上的袁世凯如果不是他临死之前犯糊涂了,非得要过一把皇帝的瘾头,捞一个共和之父的身后名还是相当容易的。
现在的王英楷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成为了了历史上1911年到1912年阶段的袁世凯,不说别的,单单是打进北京城,然后把光绪赶下台来,就足以让他名流千古,如果再能够坚持推行共和制度,那么一个国父的名头是跑不了的。
对未来你有着更多期待的王英楷自然不会轻易答应铁良等满清皇室提出来的各种谈判条件,甚至连慈禧提出封他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总管全国政务的条件都给拒绝了,执意要让满清皇室退位,从而建立共和。
二十六号,面对慈禧的顽固不从,王英楷下令其第一镇的部队攻克紫禁城,等他们一路杀入瀛台的时候,他们看见了已经表情冷静,眼露哀伤的光绪帝!
“我早就知道这一天会来,但是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这个亡国之君在最后的关头里,依旧被慈禧软禁着,这光绪也算是‘悲剧’的典型了。
二十七号,已经悄然回到唐山的赵东云手捧着一份报纸,上面说的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来都从来没有过的大事!
皇帝退位了!
光绪帝在最后关头,写下了这份退位诏书,然后士兵们用皇宫其他地方里找到的国玺给盖上去后,这一份退位诏书也就算成了!
中国数千年来,第一次头顶上没有皇帝,而取而代之的则是所谓的共和政府!
在这个极端注重名份的国度里,王英楷之前哪怕已经进入京师,哪怕已经是得到了诸多北洋将领甚至少数几个南方督抚的效忠,但是他依旧没有成立所谓的‘政府’。
而是一直等到了退位诏书后,根据退位诏书里光绪帝的那句授权北洋组建共和政府的条款,这才名正言顺的举起了共和政府的招牌。
当天,王英楷就是在京师成立了所谓的‘立国委员会’,自号‘立国大统帅’,并任命段祺瑞、赵东云两人为‘立国副统帅’。
并邀请各省督抚、社会各界名望士绅北上京师,共商立国大事!
虽然对于王英楷的这些手段早有预料,但是今天看来却是依旧让赵东云心里满是羡慕嫉妒恨啊!
是谁攻克通州,逼迫王士珍背叛朝廷,进而一举灭掉冯国璋和满清皇室的?是他赵东云,可是为什么仅仅三四天的时间不到,他王英楷就成为了立国大统帅?然后一副共和领袖的模样。
赵东云是个有野心的,你要是说他心里头不念想着总统宝座,那肯定是瞎扯,再加上赵东云手里兵力众多,这加起来足以和北洋其他诸将联军比肩,然而为什么还是被迫居于王英楷之下?
尽管理智上他知道这是为什么,不外乎就是威望和资历而已!
然而情感上他却是无法接受,这眼睁睁看着本来有希望到自己手里的东西,一转眼就跑到别人手上了,这要是能服气才怪了。
别说他赵东云不服,就连苏系的其他将领们也是一个个黑着脸,赵东云和王英楷之间的斗争可不仅仅是两个人私底下的斗争,而是两人为首的两大派系之间的斗争,赵东云败就代表着苏系落败,而这对于曹锟,陈光远等苏系将领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
“司令,如今到了这个局势,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直接打过去,老子就不信他王英楷能挡得住我们三镇三协!”孟恩远端坐着,神情虽然和以往一样严肃,但是说起话来却是充满了怒火。
一边道陈光远也道:“他王英楷何德何能当我北洋领袖,共和之大总统?今日若退,依照我们两家往日的仇怨,今后还能有我等好果子吃?未来恐怕东北都不保啊!”
赵东云继续沉着脸不说话,一旁的顾蓝玉也是说着:“如今这个局势,的确是不能忍了,之前的联名通电还是后续的退位问题上,他王英楷何曾问过我们的意见?他自己一个人就把这些事给办了,而且听说第一镇和第六镇在京师抄家上百,加上从户部以及银行里得到的银钱,最少也能拿个三五千万,这个钱要是让他们用起来,以后我们的劣势就更大了!”
赵东云听着这几个人的话,然后看着刚赶到唐山的徐邦杰:“老徐,你也说说!”
徐邦杰和其他人一样,也是对如今这个局势赶到头痛万分,这皱着眉头道:“如今我等是进退两难,要打的话,就算等我的第二镇和第一混成协都到了,我军在关内的部队也不过步队两镇一混成协,骑兵一协,总兵力不过四万。而王英楷他们在京师就有三个镇,再加上他们接纳整编了第七镇一部,然后在直隶等地近期扩张的部队,这加起来怕是要超过六万之数。而且张怀芝的第五镇和河南王汝贤的第二十九混成协也能迅速北上,到时候我们的兵力劣势就更大了,所以这打起来的话,要守估计问题是不大的,但是要发起进攻,取得击溃敌人攻克京师,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如果我们要是不打,等这王英楷他们稳住阵脚后,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恐怕就不是五六万的敌人,而是十几二十万的敌人了,以我们在关外的人口和财力,断然是无法让我们也扩军到数十万的,到时候恐怕难度更大。”
赵东云听罢也是皱紧眉头,这些可能性他也考虑过,但是自己想和听别人说出来差别极大,这听起来就让他更加感到左右为难了。
现在的赵东云第一次后悔入关了,假如当初自己不入关,转而投靠清廷的话,估计王英楷和段祺瑞现在还得和冯国璋以及王士珍他们耗着,这打一两年的话,等自己扩军到十万之数,到时候就可以一举出关收拾残局了。
不过这种构想也只能想想罢了,当初袁公之死造成的震动是极大的,赵东云要是还想要和王英楷、王士珍他们争夺北洋之主的位置,实际上就不可能一直所在关外看戏,那样的话会安全是安全了,但是威望上立马就会让他沦为和吴凤岭、张怀芝一个层次。
你看看当初北洋七位大佬里头,当初躲开去的吴凤岭和张怀芝现在都混成什么样了,在世人眼中他们已经彻底沦为了二流军阀,这以后要是还能混起来,那就得发生一万个奇迹了。而主动参战的其他五个人,实际上哪怕是战败了的冯国璋在威望上都比他们好的多,而王士珍,段祺瑞、王英楷以及赵东云这四个人里头,尤其是赵东云和王英楷,那更是威望如日中天,至少人们在讨论未来之共和大总统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人们已经把王英楷、赵东云列为的候选人,而段祺瑞,王士珍他们算是候补的,但是张怀芝和吴凤岭就没影了。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的,而且玩政治,你就不能值盯着所谓的利益得失去考虑事情,因为很多事情哪怕明明知道会让你损失惨重,但是你也必须去做的。
就像现在,哪怕明明知道对上王英楷的联军胜算不大,要想攻克京师的话基本上和痴人说梦差不多,但是这并不妨碍赵东云下定了决心要和王英楷开战!
当有了政治需要的时候,哪怕是必败的战争,那么也得打,更何况,谁又敢说他赵东云就一定会败了?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还少吗?
自己这一方虽然兵力较少,但是优势也是明显的,首先自己还控制着唐山,而唐山有什么?福元机器厂,有这个机器厂在,赵东云就能够每个月获得七八千支步枪以及数以百万发的子弹,而且还有身管火炮以及迫击炮、重机枪等诸多军械。
有了福元机器厂,至少赵东云在后续扩军以及补充战损上就不用太过担心了。
另外赵东云比王英楷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赵东云手下的军队都是他赵东云嫡系私军,乃是全部听从他赵东云号令的。
然而王英楷呢,他的是联军,联军的意思就是王英楷指挥不了段祺瑞和王士珍,顶多就是协同作战而已,到时候只要自己死死咬住其中一人跟他们玩命打,另外几方来不来救还是个问题呢。
这个局势下的王英楷是有钱、有盟友、有威望,而赵东云有的就是军械和统一的指挥,在战争还没有打起来之前,谁敢说赵东云就一定会败了?
赵东云沉默了许久后,然后道:“如今我等身处生死关头,进一步这整个国家都是我们的,退一步也许我等就会身败名裂,所以这个当口里,还望诸君和我一起努力!”
说到这里,赵东云对着右手旁的方壁永点了点头,当即方壁永就是站了起来,然后朗声道:“遵照司令之指示,参谋部制定作战部署如下:
“第三镇即可从通州、蓟县回援唐山战区,唐山战区之布防详细如下,唐山西北部一带,即玉田、丰润一线,由第三镇负责,唐山之西部一线,即大钟庄、八门城一线由第二镇负责。
第一混成协驻防唐山,构筑防线进行布防,第一骑兵协北上遵化,进而威胁敌军侧后翼的同时,防备吴凤岭之第二镇南下。”
第两百零五章林亭口之战(一)
说完了作战部署后,赵东云把目光落在了陈光远身上,然后道:“秀峰,如今局势紧张,我也没有太多时间兼管着第三镇了,而你这几年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这样,你先帮我把这第三镇管起来!”
陈光远听到这话后,哪怕是事先已经得到赵东云暗示的他也是忍不住心中狂喜,他等着这第三镇统制的位置都等了好几年了,从第三镇成立的那一天起,他就是苦巴巴等着赵东云把第三镇交给他了。
如今多年的愿望总算是实现了,当即他就是猛地站了起来,忍住内心的狂喜,大声道:“职部定为司令效死!”
赵东云伸出手来虚压了压,把陈光远提起来当第三镇统制,是他早就有了打算的事,随着赵东云手底下的部队越来越多,他如今忙着打理五六万大军的事务,而且还有东三省的诸多政务要他处理,那里有时间去当第三镇的统制啊,实际上在之前的作战中,第三镇的指挥都是由方壁永等参谋部的人实际负责,他赵东云也就是挂了个名而已。
不过老是让参谋部的人去处理第三镇的日常作战事务,也是不行的,赵东云迟早是要提起来一个人帮他管着第三镇的,如今这大敌当前,抛出去一个第三镇,也好加强笼络陈光远的效忠。
紧接着赵东云继续道:“第五协统领嘛,让孔眺北来做!”
调整好第三镇的两大要职后,赵东云就是一心把心里放在布防上头,然后静待战争的到来!
而这场战争比众人想象的来的还要快,仅仅是二十九号那天,京师那边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召开第一次立国大会,段祺瑞的前锋部队就已经是抵达了唐山边缘,做出了一副攻击姿态。
面对段祺瑞的前锋,赵东云可没有丝毫手软,现在的他实际上已经和王英楷、段祺瑞他们彻底撕破了脸皮,战争左右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加上这几天时间里他从关外紧急调遣而来的奉天第二镇以及奉天第一镇之第一协以及相继抵达唐山。
所以趁着张怀芝和王汝贤的部队还没有北上,他得趁早发动战事,先打一场,把王英楷他们的士气和信心给打下去再说。
“传令下去,从现在开始,不用顾忌什么来,给老子打!”赵东云可没有什么道德癖好,进行不宣而战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当晚,林亭口外圆月妩媚,光可鉴人,而这朦胧的月色中只见依稀看见一条黑乎乎长龙从远方徐徐而来。
“秀山兄,最近大家伙上下可都是憋着一股火气,所以你这一次要狠狠的手势京师里的那几个,让他们知道我们可不是任人欺凌的!”徐邦杰看着在夜色中前进的部队,语重心长的对身旁的奉天常备军第二镇之第一协统领李纯如此道:
“这一次本来司令是准备让顾蓝玉率队去宝坻的,不过我和司令说了,我们第二镇之第一协距离宝坻更近,理应让我们打头阵,所以这才把这个机会争了过来!”
李纯当即道:统制放心,卑职绝对不会辱没了我第二真的名头!”
“恩,好好干,如今我奉军正在大扩军,未来的机会不少,能不能抓住就要看你自己的了!”徐邦杰说了这么一句后,就是转身带着镇部的人走了,留下李纯等奉天第三协的人。
李纯的此时也是回过头来,看着在月色中行军的自家部队,心里头充满了期望,他需要一场胜利!
不仅仅赵东云和整个奉天陆军需要一场胜利,徐邦杰也需要一场胜利,而他李纯更是需要一场胜利!
李纯,早年也是淮军将领,随后投入袁世凯麾下小站练兵,从而和其他北洋高层一样奠定了自己北洋嫡系的地位,1902年到1903年在教练处任职期间,和身为北洋军政司教练处帮办的赵东云相交甚密,当赵东云升任第三混成协统领的时候,邀请他到第三混成协任职,所以他那时候就算是彻底投入了赵东云麾下,在第三镇里历任管带,标统,随后调任奉天第二镇第三协统领。
这晋升的速度虽然不算满了,但是到了一协统领之后,想要再进一步的难度就是增加了无数倍,因为这不仅仅是从协统到统制的一小步那么简单。
当个协统虽然算是高级将领了,但却不是独当一面的将领,李纯上头还有一个徐邦杰压着呢。
只有当上了一镇统制,或者是混成协的统领,那才算是真正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苏系里当今这种独当一面的大将实际上就那么几个:陈光远、孟恩远、徐邦杰、林永权。而其中的林永权的大将身份含金量太低,基本上苏系的中高层都知道,赵东云重用林永权,为的就是在锦州留下一个心腹,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强。
也就是说林永权能爬到奉天第一镇统制的位置上,靠的不是他的能力和资历,而是他对赵东云的忠诚!
而这种依靠个人愚忠上位的办法,其实在北洋体系内是为人所不齿的,至少李纯就是看不起林永权,当然了,他不会知道,实际上他自己在外人眼中也是差不多这种类型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当年和赵东云私交甚好,他也不会在军将众多,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后世里显赫军阀的苏系里爬到一协统领的位置。
细数当代苏系将领,其实就会发现好多都是后世里名声显赫之辈,比如陈光远、李纯、曹锟、何宗莲、孟恩远、吴佩孚、冯德麟个个都是后人耳熟能详的大军阀。
而除了这些历史名人外,实际上还有更多赵东云自行挖掘并培养的才华性将领,比如方壁永、顾蓝玉、孔眺北这些人,一个个才华实际性并不逊于以上诸人多少,而近几年招揽的大量留学回国的狮子,那军事才华更是超过普通将领。
单纯比较谁手底下的军事人才最多的话,赵东云敢说第一,国内的其他人就绝对不敢说第二。
要在人才济济中的苏系里上位,丝毫不比在袁世凯时代里的北洋上位容易多少!
而作为一个以军权为核心的体系里,依赖战功自然是上位的最佳路线,这也是李纯渴望胜利的原因。
至于这场胜利来的是不是因为偷袭、不宣而战之类的,赵东云都不在乎,他李纯就更不在乎了。
数个小时后,临近黎明时分,月亮已经是悄悄下了山,整个大地都是一片漆黑!
“你的第五标都准备好了吗?”昏暗的煤油灯下,李纯把视线放在了冯德麟身上。
冯德麟道:“职部第五标已经准备妥当,随时能够发起进攻!”
“嗯,这就好,既然都准备好了,那么也就不要拖延了,传令后方之第一炮营,让他们按照计划准时开炮!”李纯看了看手中的怀表,如今时间已经是凌晨五点,再有半个小时,天色就会开始发亮,而天亮之前,他的部队就会发起进攻!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后方数里的某片树林外的空地上,十余门火炮正一字排开,一名参领放下了手中的怀表后,然后直接下令:“按照预定诸元,开炮吧!”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这个依旧被黑暗所笼罩的炮兵阵地上突然火光连接闪起,十余门火炮开火时所爆发出来的炮口焰让这个炮兵阵地看起来一暗一亮,彷佛黑夜里的稀星一般。
而就在这个时候,林亭口内几个昏昏欲睡的第四镇站岗士兵忽然听到了什么,似乎像是口哨声,又想是嘘嘘声,不过这声音好耳熟啊,似乎在那里听过一样。
然而这个念头并没有停留多久,紧接着他们的脑海里就是不约而同的冒出了一个词汇来:“炮击!”
回过神来的他们连忙卧倒,同时口中也是在大喊着!
不过就算不用他们大声高喊,实际上林亭口的第四镇士兵们已经是都知道了炮击,为什么?因为那第一轮炮弹已经落地了,爆炸的声音那么响亮要是你还不知道炮击了,要么你耳聋了,要么你已经被炸死了!
几乎瞬间里,无数第四镇的士兵们从睡梦中慌乱爬起来,然后连衣服也是顾不上穿了,拿起枪支就是在军官的喝骂声中跑到昨天临时挖好的防御阵地上。
尽管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事实真相也不难猜,无非就是赵东云或者其他几个北洋大佬的军队打过来了,甭管是谁打过来,拿起枪进行防御作战总是没错的。
不过遭到突然的大规模炮击,还是让这个第四镇的一个标发生了极大的混乱,尽管视线不佳,但是李纯从望远镜里头依旧可以看见火光中倒出奔跑的敌军士兵,当即就是对身边的冯德麟道:“阁忱兄,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冯德麟这个当年辽西三大巨匪之一,日俄战争中彻底投靠赵东云大土匪,现在一身中级军官的合身军服穿着,看起来也是像模像样了,至少不知道他低细的人看来现在的他,绝对不会想到这人当年是个土匪。
“职部领命!”冯德麟并没有太大的耽搁,很快就是出去,然后开始率领他的第五标发起了进攻!
两百零六章林亭口之战(二)
“怎么回事?到底是谁打过来了?是赵东云还是王英楷还是吴凤岭?,进攻的有多少人?他娘的,你他娘的倒是说话啊!”林亭口内的一栋民房里,几个第四镇的军官们正在开着紧急会议的时候,第十六标统带张殿如满脸愤怒。
其他几个明显也是刚起来,连衣服都没有穿戴整齐的军官们也是一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都没人说话,好半天后第二营管带刘朝录才道:
“进攻方向是从东边来的,十有就是赵东云的人马,而看他们炮击的密度来看,至少也是有一个炮营的支援,这样的话,来人至少是一个协!”
虽然大家伙现在还是一头雾水,但是在座的几个也都是老资格军官了,而通过炮击的密度来判断敌人有多少火炮,进而推论进攻的敌人有多少,那也是身为一个军官的基本功了。
“至于是奉军的那个协,暂时我们还不得而知,不过现在他们已经炮击好几轮了,估计不用多久就是步队进攻了,标统,你看现在我们?”
张殿如深呼吸着,半晌后道:“先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来攻,然后立即向宝坻派人,告之我部之情况,并请求立即增援!”
林亭口的天色刚刚发亮,冯德麟就已经是指挥着自己的部下发起了首次冲锋!
一场进攻战里,冯德麟自然不会把自己的所有部队一股脑都填进去,而是只派出了两个步营,随后一一个作为预备队,除了预防不测外,更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准备随时投入战斗扩大战果。
而在战线的最前方,史进同和其他的奉军军官一样,身穿着深蓝色的军官常服,肩膀上佩戴着黄底白杠,上别一枚金星的协参领军衔肩章,红底色的领章更是直接表明了他步兵军官的身份。
“让第二队先缓一缓,别迎着火力冲,传令机枪排给第二队那边给予火力压制!”史进同此时并没有和其他军官以及士兵们那样显得很兴奋或者害怕。
相反现在的他非常的平静,平淡的脸色上看不出任何意思情绪上的波动,只见他是不是的拿起望远镜观察战线,然后就是对身边的传令人员和其他军官们下达一个又一个作战指令。
在当代的战争里,如果说排级和队级的军官是需要浴血奋战,直接和敌人拼杀的话,那么到了标统,协统这个层次,考虑的大多已经是整条战线上的布局了。
而在这两次低级军官和高级军官之间,营官带这个级别的军官就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这个级别的军官不仅仅要面临着敌人的火力亲自上前线指挥部队作战,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战略能力,能够让部队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来,进而配合更大规模的作战。
所以当代的军官阶层里,营官带是一个分水岭,营官带以下的那些队官和排长们就是典型的下层军官,而只要军衔达到了参领阶层,当上了营官带之后,那么才能算是一支军队里的中层军官,成为一支军队里的核心阶层。
在战斗中,史进同所作出的每一个战术决定,都直接影响到了这场进攻战的过程和结果!
“传令营属迫击炮组,让他们对第二队当面敌军进行三发急速射压制炮击!”史进同这话刚说完,不多时他又是传令:“让第三队投入战斗,增援第二队!”
“再传令第一队,让他们加快迂回速度,务必在十五分钟内抵达预订阵线,再让第四队提前结束休整,准备投入战斗!”
一连串的口令下达后,史进同看着前方依旧被敌军两挺重机枪压制的第二队,当即就是道:“给后方炮队送去炮击最新诸元,请求立即进行炮击支援!”
史进同对如今的进展相当不满意,对面的那两挺重机枪已经持续开火多时,而且对面的敌军昨天才抵达这林亭口,根本不可能修筑起坚固的重机枪堡垒,但是为什么己方的迫击炮还是没能打掉他们?
史进同虽然算是第一次参加关内的战斗,但是之前第三镇在通州的一连串战事经过早就已经通传全军,几乎所有军官这段时间都在研究通州的各个战例,一些高级军官们普遍对顾蓝玉使用的快速迂回战术非常感兴趣,并以参谋部为中心,展开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但是低级军官们更加看重的却是迫击炮攻克重机枪的战术!
而奉天武备学堂里更是把如何利用迫击炮攻克机枪阵地的战术列入了优先教学以及考核内容。
所以哪怕没有打过重机枪,但是史进同也知道在第一时间里就传令各队,要及时利用手中的六十毫米迫击炮打掉敌人的重机枪啊,可是现在呢,眼看着十几分钟过去了,敌人的重机枪竟然还在持续开火,这怎么看都不正常。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第二队前线,队官余壮明看着自己手底下的这个迫击炮排也是满脸的忧色!
“该死!”他的迫击炮排在刚才刚准备对敌人的重机枪阵地发起炮击呢,但是由于进攻之前对地形的侦查不够详细,而且又是在晚上,导致对当地的地形不够熟悉,迫击炮组的迫击炮刚放下来组装好呢,就是一连串的敌军机枪子弹扫射了过来,而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选择的迫击炮阵地竟然刚好在敌人重机枪的射击窗口!
当时两个迫击炮组的指挥官和十多名士兵当场就死伤死伤过半,最最关键的是两个迫击炮组的指挥官竟然一死一重伤,两个主炮手一个都没能活下来。
这迫击炮虽然相对于传统身管火炮而言简单方便,但是它也是一种火炮,要想发射出去很简单,但是你要打的准了那可就不容易了,至少瞄准镜你得会用吧,射击诸元这些你得会计算吧!
而在奉军里头,一般会用这些东西的都是迫击炮组的指挥官以及主炮手,而寻常弹药手、福炮手其实是不会的,至于普通步兵就更不懂这些玩意了。
怎么说呢,这玩火炮再怎么样也算是技术性兵种,培养起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而受限于国内士兵的文化素质无尽接近于零,所以哪怕是极端重视技术兵种的赵东云,也只能是挑选一些稍具文化,或者聪明伶俐的士兵进行培养,至于寻常士兵们能听懂指挥口令就行了。
至于军官的话,正式班出身的还好,除了基本的战术技巧外,基本上其他的什么都能懂一点,由于迫击炮是配属给步兵的,所以正式班出身的军官大多也会玩这迫击炮。但是以往第三镇随营学堂,现今的奉天武备学堂里速成班出身的军官们,除了速成班炮科的军官外,其他步兵速成军官大多是不会这玩意的,那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基本都得花在充实文化基础、提升步兵战术素养上头了,腾出不了多少时间去学其他东西。
按照道理来说,一个队两门迫击炮,会玩这两门迫击炮的人也有四个,如果算上正式班出身的队官,那就是五个了,基本上这已经足够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敌人的一个重机枪扫射,竟然把迫击炮组的两个指挥官和两个主炮手都给干掉了,而余壮明又是个速成班出身的军官,你让他玩迫击炮战术他是可以的,但你要是让他亲自开炮,那精度就没准了。
余壮明用剩下的炮手和弹药手再一次拉起迫击炮组的时候,却是发现没人会瞄准目标和调整诸元,他也是硬着头皮指挥打了两发,但是他这半吊子水用来指挥迫击炮压制步兵冲锋还行,但是要先做到命中精度缩小到数米范围之内,进而端掉敌人的重机枪阵地,那么就是太为难他了。
暗自叫骂了一声后,余壮明拉过传令兵:“你去后头的第三队,让他们支援一个迫击炮的指挥官过来我部!”
这有迫击炮还用不了,这种事余壮明可无法容忍!
不用很久,一个上士就是到了余壮明的身前,此人的军衔乃是清末军衔制度里的士兵阶层里的士官,清末军衔里除了后人常知的三等九级军官军衔外,还设有额外军官,也就是相当于外军的准尉,同时还设立士官三级上士、中士、下士,士兵三级正兵,一等兵,二等兵,由此形成六等十六级的军衔体制。
在赵东云麾下的奉军之中,由于编制和北洋其他部队略有不同,这迫击炮部队是属于新编的,由队辖设立‘迫击炮排’,其排长兼任其中一个迫击炮组的指挥官,军衔为协军校,也就是最低级的军官。而另外一个迫击炮组的指挥官则是由资深迫击炮手担任,军衔为上士。
再加上两名中士或者下士军衔的主炮手,就形成了一个辖有两门六十毫米迫击炮的迫击炮排核心组成,至于其他人比如副炮手,弹药手什么的随便叫喊几个人过来筹数都行了。
值得说明的是,清末新军里的上士、中士和下士之称呼,其实和外军没有什么关系,乃是来源于夏商周三代之官号。
不过当代人们口头上还是比较少称呼军人的军衔,一般都是称呼职务,比如赵东云以前当第三镇统制的时候可没什么人叫他为赵都统,一般都是叫赵统制。
有了这从第三队借调而来的迫击炮指挥官,余壮明手底下的那两门六十毫米迫击炮才算是发挥出真正的威力来!
在经过一连串的密集急速射炮击后,很快对面的第四镇的重机枪就不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