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恪没有消减突厥过多的大军。

所以,突利手中的突厥精骑达到了十万之众。

因此,李恪才会显得从容而淡定!

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即便李世民回长安,只要给他留下五万大军,加上裴行敛的三万黑骑军,自己的一万狼骑和两万突厥精骑,这十一万大军即便不能灭了高丽,但绝对能够稳定现在辽东的局势,不至于吃败仗。

“定方,本王明日就离开青唐城,西北就交给你们两个人了——”

李恪向苏定方和狄知逊说道。

“殿下放心,末将绝对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

苏定方朗声答道。

“殿下请放心,微臣必将全力以赴——”

狄知逊也回答道。

“恩,有你们两个人在西北,本王很放心!”

李恪肯定的说道。

第二天,一支精骑出了青唐城,他们就是李恪北上的队伍。

李恪这次北上,他并没有走同州那条路,而是走了华州这条路,因为他要顺道去太原。

除了在太原调集一万狼骑营之外,他还要去陆军学院跟李靖谈谈,还要跟李淳风和董伯仁等汉学院的老谋士们聊聊。

所以,花了将近十天的时间,李恪回到了太原城。

他走进太原城的北王府时,已经到了旁晚时分。

早已知晓的陈其和房遗爱、任虎、侯虎和哲羽等心腹早已在府中等候。

“参见殿下——”

见到李恪,诸将朗声说道。

“不用多礼——”

李恪淡淡的说道,又对一旁的侯虎说道,“狼骑营准备好了吗?”

“早已准装待发——”

侯虎应声答道。

“哲羽,本王北上,鬼面骑务必听从陈其调遣——”

李恪向哲羽说道。

“诺——”

哲羽领命。

“陈其,太原对本王很重,你心里清楚该怎么做——”

李恪对陈其说道。

“殿下放心,陈其晓得怎么做——”

陈其朗声答道。

“遗爱,陆军学院在大唐的重要性你知道,本王将他交给你,你可不要让本王失望啊!”

李恪又对房遗爱说道。

“三哥放心,遗爱不会给你丢脸——”

房遗爱答道。

“任虎——”

李恪继续说道,“我们的秘密作坊由你的黑旗营负责,你要做好保密和安全工作。”

“殿下放心,末将用项上人头担保——”

任虎大声道。

“恩——危机时刻,本王也不想说太多,你们下去吧!”

李恪吩咐众人,大家依次离开了大厅。

然而,晚间时分,太原城北王府的书房灯火通明。

这里坐满了大唐最为顶尖的谋士们,有军神李绩,有神相李淳风,有董伯仁、杨师道等诸多汉学院的老师们。

虽然大家职责不同,但也算得上的李恪的心腹。就连军神李靖,渐渐的也成了李恪的心腹中的一员。

书房被鹰卫里外三层把守的严严实实,就是一只麻雀都很难飞得进去!

只是,不知道李恪跟大家商议了一些什么问题,直到深夜时分,众人才依次离开了书房。

然而,每一个出了书房的人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这不能想象今晚他们在书房中商议和讨论的问题有多么的严峻。

第二天,东方的天际刚刚泛白,李恪便率领一万狼骑营和两千鹰卫匆匆北上。

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家陆军系

李恪日夜兼程的赶到白岩城的时候,太宗皇帝的车架早已离开,只给他留下了五万南衙新军,让幽州大都督程知节代为统帅。

“殿下,大军就交给你了,老夫这也要告辞了!”

程知节向李恪辞行道。

李恪清楚这是李世民的意思,跟程知节说了几句客套的话,就将他送到门外,等到程知节离开,李恪对王中长说道,“传令,让全体将领到帅账议事!”

“诺”王中长领命。

咚咚咚——三通鼓声响罢,就见诸将依次走进大厅。

大帐内出现了数十名将领,除了裴行敛和薛仁贵之外,其他的将领李恪一个人都不认识。

“学生参见校长——”

突然,书名将领向李恪行礼道。

李恪看到称呼自己为校长的有八名将领,他们都身穿都尉军服。听到这个称呼,李恪就清楚他们的陆军学院毕业的学生。

“参见校长——”

裴行敛和薛仁贵也向李恪行礼道。

“参见北王殿下,末将的突厥将领蓝东——”

一名突厥将领向李恪施礼道。

“恩——北平郡王身体可好?”

李恪问道。

“可汗身体健朗——”

蓝东回答道。

这时,大帐中除了蓝东这名突厥将领之外,其他人都是陆军学院的将领,整个大帐就成了李恪的大本营。

因为,陆军学院第一批毕业的学员蒙昭的表现,李世民要求陆军学院毕业时一半的学院都要到新军中服役。而陆军学院的学生各方面技术都过硬,使得他们在新都担任了要职,这才使得五万新军中有这么多陆军学院的将领。再者,这又何尝不是李世民的意识呢?必要的时候,他宁愿不要这些优秀的将领,也不能让他们继续待在新军之中随同自己回长安,这样的话将城防交给他们会很危险。

看到大帐内陆军系的学院,李恪的脸色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对于太原陆军学院学员们,李恪很相信他们的能力,有李靖这样的战术战略老师,有陈其这样的总教官,有侯虎、任虎和哲羽这样的实战派教官,陆军学院的学生在战术理论和战斗技巧方面都绝对是一流的,而李恪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将领。起初,他以为李世民会给他留下五六万的大军和一些陌生的将领,让自己难以段时间跟新军融合。现在一看大帐内的陆军系将领,李恪倒是很喜欢李世民的这一举动。有了这些将领,李恪对高丽的战争又有了一番新的是思量。当初在青唐城接到李世民的手诏的时候,他只想着能保持不败就行,现在看到这些将领,他绝对对付高丽人,他了七成的胜算。

“大家坐吧!”

李恪淡淡的说道。

等主将落座,李恪这才将这里官职最高的薛仁贵问道,“薛礼,你说说最近的战况!”

其实,薛仁贵和裴行敛的级别一样。而且,裴行敛统领三万黑骑军,以统兵能力而言,要比薛仁贵强。但薛仁贵自从北征就在大军之中,他了解高丽的情况,李恪这才点名问他。

“殿下,自从皇上北征到白岩城,高丽人就依托白岩城的坚固城防跟我们周旋。现在,白岩城高丽大军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之众。”

薛仁贵简单的说道,“白岩城的通往高丽的必经之路,不攻下白岩城,我们就难以再前进一步。”

“我们的粮草能够支撑多久?”

李恪向裴行敛问道。

他也觉得好像,裴行敛率领自己的三万黑骑军在这次北征大战之中会充当运粮的角色。

“殿下,学生这次从幽州运来了可供二十万大军两月的粮食,皇上离开之后没带多少粮草,全都留给了殿下,以现在的大军人数,可以支撑大军三个月之久。”

“三个月啊——”

李恪叹息一声道,“足够了吗?”

诸将都不清楚李恪话中的意思,不敢询问。

半晌,李恪这才抬头问道,“你们对当前的战局有什么看法?”

“殿下,学生认为高丽人恐怕守不了多久——”

一名将领起身向李恪说道。

“你叫什么名字?”

李恪问道。

“学生叫李菲——”

李菲答道。

“你继续说——”

李恪说。

“诺”李菲领命,继续说道,“殿下,学生认为当前的局势对高丽不理,高丽倾举国之力据守白岩城,这个冬天已经耗费了他们太多的国力。现在已经快到了春天,只要大唐守护好所侵占的高丽一半的国土,不让他们百姓耕种田地,他们国内就会出现波动,白岩城必将不攻自破。”

“哈哈——”

李恪大笑道,“你的注意不错啊——”

李恪继续看了大厅的诸将一眼问道,“你们还有什么想法,继续说吧——”

“校长,学生认为高丽人今晚有可能袭营——”

一名将领突然开口说道。

“恩?”

李恪惊讶道,“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叫徐忠——”

徐忠向李恪回答道。

“说说你的理由——”

李恪笑道。

“殿下,皇上离开,你来到白岩城,大军需要交接仪式,而留下的又是南衙新军,殿下对新书不熟悉,高丽人会认为这个时候我军的军心不稳,肯定会派兵前来袭营!”

徐忠解释道。

“你们认为呢?”

李恪向大家问道。

“学生也是这么认为的——”

裴行敛附和道。

“学生也是这么认为的!”

薛仁贵附和道。

“恩——”

李恪笑着继续说道,“那你们说说,本王该怎么布防啊?”

“校长,我们何不将计就计,给高丽人一次火攻呢?”

徐忠说道,“将大营腾空,引诱高丽大军进入营地,再放一把火。”

“殿下,既然高丽人想偷袭我们,那我们何尝不借此机会攻下白岩城呢?”

裴行敛突然说道。

“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李恪问道。

“没有——”

裴行敛沮丧的说道。

“借机攻下白岩城,本王也有这个想法,但是需要谋划和部署,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你们商议一下,给本王制定一个详细的战术!”

李恪向裴行敛说道。

他敢于这么要求,是因为在场的除了蓝东之外,其他的诸将都是陆军学院毕业的学院,都是科班出身的军事将才,还有裴行敛这个参谋科班出身将才。李恪认为这些人再制定不出一个详细的计划,那陆军学院的教学水平也要值得怀疑了!再说,他认为这些将领之后还会有很多参谋出身的将领,他认为只要利用好在这些人的脑袋,十万大军也能平了高丽。

“诺——”

裴行敛领命道。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负责——”

李恪道,又对薛仁贵道,“新军五万人马你去统领,具体部署你跟裴行敛商议,但必须一战打出大唐威严——”

“诺——”

薛仁贵兴奋的答道。

李恪一次性就给了他五万大军的统领权,这是对他想信任和能力的肯定,薛仁贵怎么会不兴奋呢?

“蓝东——你的突厥精骑就先休息几天吧,过几天本王只有安排——”

李恪对蓝东说道。

“诺——”

蓝东知道李恪的身份在,知道他是突利的女婿,而他又自己是突利的心腹将领,自然是惟李恪马首是瞻。

“那你们继续商议——”

李恪大步的离开了大帐。

其实,他是想给这批将领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因为,只要这批将领成熟了,他们才是自己宝贵的财富,才是自己西征西域,攻打大食王国的精兵悍将。

第六百九十四章 这是第一战

李恪详细的看完裴行敛给自己的作战方案,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笑道,“本王不支持这个方案——”

“殿下的意思是?”

裴行敛不理解李恪为什么会这么说。

“你们的计划很周密详细,本王很喜欣赏这份作战方案。”

李恪严肃的说道,“可是,你也看到下面所罗列的大概的伤亡数字,攻下白岩城,我们就要损失三万多人。现在军营里全部都是骑兵,没有步卒,为了一个小小的白岩城损失三万骑兵,这样值得吗?”

“殿下——”

裴行敛脸色尴尬的说道,“这是学生的失职,还请殿下赎罪——”

“这不能怪你,也不是你们的错,你们做的作战方案考虑的是战争的胜败,而本王作为大军的统帅,还要考虑到伤亡人数和这场战争的代价,我们看待战争的观点不同,才会有这方面的分歧——”

李恪鼓励的向裴行敛说道,“你要记得,作为一个合格的统帅,不能只考虑胜负,还要考虑怎么样才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多谢校长的教导,学生明白了!”

裴行敛给李恪行了一个黑衣卫独有的军礼。

“你下去吧,今晚高丽大军可能要袭营,你和薛礼两人商议一下,做一下部署——”

李恪淡淡的说道。

“诺——”

裴行敛领命离开。

等裴行敛离开,李恪再次拿起这份作战方案,细细的看了一遍,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容。说实话,他对这份作战方案非常满意,他认为这份作战方案充分的说明了陆军学院的教育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方案不断写详细周详,就连战斗中自己一方会有多少人员损失都做了一个大概的估算。

然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恪才不想攻下白岩城。说会损失自己三万精骑,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李世民刚刚离开白岩城,自己就攻破了白岩城,这对现在的自己绝对没有什么好处。再者,新军五万多人中将领基本都是陆军学院的学员,李恪觉得自己能百分之分控制得了这支精骑,不能让他们在攻打白岩城的战斗中当炮灰。

这些诸多的原因,使得李恪不愿意跟高丽开战。

他现在想做的就是,跟高丽在城外大战一场,杀杀高丽热的嚣张气焰。再跟他们将和谈判,稳住当前的局面。

看长安局势在做据顶。如果,长安城没发生什么变化,他就用心攻下白岩城,灭了高丽这话国家。要是长安城发生什么变故,他必须要挥师南下,要解决长安风波。在他的心里,高丽可以不灭,但国内不能出现混乱。

旁晚时分,王中长进来汇报,说薛礼和裴行敛求见。

李恪让两人走进帅账。

“参见校长——”

“都部署好了吗?”

李恪问道。

“是——”

“那今晚本王就看看你们的杰作吧——”

李恪淡淡的笑道,他很欣赏薛仁贵和裴行敛两个人。

“殿下,我们在白岩城外的一处高地设下了帅帐——”

薛仁贵开口说道,但他话还没有说完,李恪便笑道,“本王知道了,你们去忙吧——”

“诺——”

两人奉命离开。

“王中长——”

等两人离开,李恪继续开口说道,“去新的营地——”

“诺——”

王中长领命。

李恪来到新的营地时,这里除了自己的鹰卫和狼骑营之外,就只有两万突厥精骑。

裴行俭和薛仁贵两人没有征用狼骑营,他们只是用五万新居和三万黑骑军做了一番部署。

站在高地上,李恪目视远处,淡淡的说道,“你觉得他们的部署有漏洞吗?”

“殿下,没有漏洞——唯一的缺点就是,假如高丽人二十万大军全部出城,他们的部署大军将要承认很大的考验。”

侯虎思考了一番这才回答道。

“那你认为呢?”

李恪又想王中长问道。

“殿下,高丽人不会全部出城,他们最多只会出十万人——十万人夜晚袭营的话,眼前的部署已经非常周密了!”

王中长说道。

跟随的李恪身边,王中长和侯虎等人也受到了熏陶,对于兵法部署还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就是拭目以待吧!”

李恪淡淡一笑,回到自己的大帐继续看书。

晚上,白岩城的城门打开,高丽大军缓缓的出了城。

这次高丽人出动了十万大军,他们领军的将领叫李言顺。

高丽大军出了白岩城,分成三路直奔唐军的营地而来。

啪嗒啪嗒——黑夜之中,马蹄声很清脆。

“将军,前方两里处就是唐军大营,他们的营地有喧哗声——”

斥候回道。

“哼哼——他们在庆贺吗?”

李言顺冷冷的说道,“下令大军——杀向唐军营地——”

“是——”

传令兵领命。

李言顺和十万大军杀向了唐军营地。

两里的距离不远,片刻就到了唐军的辕门处。

因为,高丽人在白岩城下成功的拦住了大唐军队的攻城步伐,高丽人开始变得嚣张和傲慢,他们根本就没注意辕门处是否有守卒,大军蜂拥的杀向了营地。

李言顺率领自己的一万亲卫是杀向了唐军的中军大帐的位置。

可是,当高丽大军进入了营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大营里空荡荡的,除了散乱的杂草和破旧的几顶帐篷之外,什么都没有。

李言顺杀到中军大帐时才发现营内空空的,发现自己中计了。

他还没有来得及下令,就听见有士兵喊道,“火——大火——”

他的话语一落,就见天空像流星划过一样,一支支燃着火焰的羽箭射向了营地。羽箭在落到营地上时,跟地上的杂草一起燃烧。不少士兵中了箭,身上也燃气了熊熊大火。

因为,唐军的羽箭上用的是火油,就是当年对付吐蕃攻城时的那种油,只要滴在身上,就能将你烧穿。

“啊——”

惨叫之声此起彼伏。

顿时,大火开始在大营里蔓延,高丽大军不少人已经葬身在火海之中,军心开始不稳,大军慌乱不已。

“怎么会这样?”

李言顺不解的问道,随即又喊道,“撤——”

命令下达,他第一个骑马冲向了辕门除。

只是,李言顺刚冲向辕门,就发现辕门处已经大火熊熊,根本就出不去。

就见大火的对面,一员唐军冷冷的目视自己,他的眼神冰冷,既是眼前的大火也溶解不了这一抹的寒光,李言顺不由的打了个冷战。

“驾——”

李言顺不敢跟唐军对视,骑马返回了营地继续寻找出口。

而营门口的薛仁贵看到李言顺离开,他嘴角露出了淡淡的冷笑,率领自己的亲卫离开了辕门。

第六百九十五章 战斗

李言顺骑马冲向了大营深处,他率领亲卫在营内找出口。只是,今晚他的运气实在是太背,找了半天他也没发现一个地方可以供他安全的离开。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他身边的亲卫问道。

“我怎么清楚?快去找出口啊——”

李言顺大声道,“让大军稳住军心——”

然而,现在的高丽大军军心已丧,他们就像丢了魂的丧失,在熊熊大火的营地里嚎叫不已。

远处,高地上的李恪看着大营里的火光,向身边的部下问道,“大军现在什么位置?”

“殿下,薛礼率领两万大军正在营地的四周巡视,只要有一名高丽人逃出,他就会将他们斩杀于马下。裴行敛已经率领六万大军埋伏在白岩城下,只要城内大军出城救援,就会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侯虎认真的向李恪回答道。

“——用活烧死那么多人干嘛,留几个活口吧——”

李恪淡淡的说道。

“殿下的意思是?”

侯虎有点不解的问道。

“想要瓦解高丽人的军心,还有被火攻更有效的办法——”

李恪短暂的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去过告诉薛礼,狼骑营也出战,留下点活口,慢慢玩!”

“诺”侯虎领命离开。

李恪看着夜幕之中的营地火光冲天,营地里惨叫声起伏不断,心里微微的叹息一声,没有说话,默默的回到了自己的帅账。

白岩城内,高丽主将高得柱发现自己派出去袭营的十万大军遭遇了伏击,葬身于火海之中,顿时一言不发的坐在主将的位子上沉默不语,他的脸色阴沉的可怕,身边的将领都不敢说话,就连派兵出城救援这样的建议都不敢出口提。

整个大厅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的冷凝,白岩城的诸将们心都冷了!北王李恪在军事上的才能他们心里很清楚,这次袭营主要是针对新军跟北王李恪的黑衣卫之间的不和,新军将领跟李恪之间的生疏,想打唐军一个粗手不及。

但是,现在自己派出的十万大军遭到了伏击,葬身在火海之中,诸将的心里现在想的就是怎么才能守得住白岩城,而不是在想怎么去派人救援城外的十万大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李恪到了辽东时,有了李恪以前的战绩,现在大厅里的多半将领在想,怎么才能不让自己成了李恪的俘虏,怎么才能在这次大战中保住自己的性命。

所以,有了城内诸将的这般表现,白岩城也没有主动派出大军救援,高丽派出袭营的十万大军就这样被歼灭了,部分人还成了唐军俘虏。

战争结束的时候,李恪在新军营地接见了裴行敛和薛仁贵两个人。

“不错吗,你们的这次的伏击战很出色——”

李恪淡淡的说道,“本王为你们感到欣慰——”

“殿下——今天一战,我们俘虏了一万高丽人溃兵,其余九万全都葬身在了火海之中——”

裴行敛向李恪汇报道,他的语气很冰冷,好像死了的这九万人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殿下,学生斩杀了高丽主将李言顺——”

李恪淡淡的说道,将李言顺的人头放到了李恪的案几上。

看着李言顺那颗狰狞的有点过头了的头颅,李恪淡淡一笑。

“见他插在白岩城下,让高丽人看看跟大唐作对的下场——”

李恪狠狠的说道。

“诺——”

两人领命离开。

第二天,李恪命令蓝东,让他率领突厥精骑在白岩城挑衅高丽人。

高丽人接受了昨晚的袭营的惨痛教训,今天龟缩在城内不敢迎战。再说,他们已经龟缩了几个月,已经习惯了这样防御。

所以,白岩城的城楼上,高丽的主将高得柱冷冷的目视城下的两万突厥精骑一言不发,他手下的将领也沉默不语。

蓝东见高丽人龟缩在城内不敢应战,早就有心理准备。他对自己的部下大手一挥,两万精骑从中分开,两千名唐军新军将一千多高丽战俘被押上了战场。这些战俘衣衫破烂不堪,面容乌黑,全身又有一股发焦的糊味,正是昨晚在大火中被俘的高丽俘虏。

唐军新军将俘虏一字排开在白岩城下,缓缓的退出了战场。

白岩城上的高丽主将高得柱看到战俘,他一下子就清楚了唐军的目的。

因为,之前他也研究过李恪的战术,作战思维等,他清楚的知道北王李恪对待俘虏的手段。

倏然之间,高得柱有点茫然了!他今天年纪已经过了五十,当年大隋北征高丽的时候,他就是一员小将,那个时候大隋的皇帝讲仁义,有待战俘,高丽才会趁机而大败随军。即便大唐皇帝这次御驾亲征,他的宽仁态度也让高得柱想到了对付大隋皇帝时的手段。然而,看到大唐将战俘押上战场,要在白岩城下处决。他清醒了,他清楚眼前的北王李恪不是前朝的大隋皇帝,更加不是当朝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他就是他自己,北王李恪,在大唐跟军神比肩的男人。

“马队准备——”

蓝东冷冷的吼道。

他的亲卫马队开始缓缓走出,在战俘面前停下。

蓝东很喜欢这样的血腥的场面,这很符合他的性格,他本就喜欢鲜血喷涌而出的那种快感。

“高丽人,你们降不降?”

蓝东用生硬的汉语话问道。

因为,自大隋隋炀帝时期,高丽和扶桑等附庸国都开始学习说中原话。而李恪攻下突厥之后,突厥的将领们都学会了中原话。

高得柱依然没有说话,他铁青着脸目视白岩城下的战俘。

“恩——哈哈哈——”

蓝东大笑道,“不降——破城之日你们的结果跟他们一样,北王殿下有令,破城屠城——哈哈——哈哈——杀——”

蓝东疯狂的笑道,他的笑声响彻在了白岩城下,让城上的高丽守卒听着都有心颤。

“啊——”

惨叫声此起彼伏,就见一颗颗的高丽俘虏的人头滚落在地上,鲜血从他们没有头颅的尸体中喷涌而出。杀完战俘,一千名突厥精骑缓缓催动战马,冲到了白岩城下,吓得守城的高丽士卒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就放箭,但他们的准星不足,一箭都没有射到突厥精骑的身上,突厥精骑突然弯弓搭箭,城头上响起了正惨叫,不少高丽守卒被设下城墙。

“哈哈——哈哈——”

蓝东狂笑道,“突厥人,你们等着,今天的大仇本将军一定会报——”

高得柱忍不住吼道。

“哈哈——”

蓝东狂笑道,“你不会有那边机会,破城之日,你要殉城——”

说完,领着自己的大军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白岩城。

第六百九十六章 降了吗

有了一万的俘虏,即便白岩城的高丽大军守住城池,不让唐军攻破,但是他们每天都会看到唐军在白岩城下杀俘。看到自己的同伴,就像被杀猪一样的宰杀在白岩城下的时候,城楼上的高得柱心如刀绞。很多次,他都忍不住想要出城跟唐军决一死战,可看到军容整齐,杀气腾腾的突厥精骑,他忍住了自己的冲和愤怒,他清楚大军一旦出城,面对突厥精骑和黑衣卫大军,他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死。

这几天,李恪过不轻松,他的心思放在了长安城。

因为,李世民的大军已经从幽州出发走进了洛阳城。然而,让李恪不解的是,李世民和他的北征大军到了洛阳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向长安进发,而是选择了驻留在洛阳城。李恪有点茫然,他想不通李世民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也发现了长孙无忌和李承乾的阴谋不成?或者说,他的病情已经到了不能在前行的程度,只能留在洛阳救治?

突然之间,李恪心中非常沉重,他觉得有无数的重担压在了自己的身上。因为,这次的对决他不能输,他输不起。他的身边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的身边还有数万的黑衣卫大军,还有数十名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领。

“王中长——”

李恪喊道。

“殿下——”

王中长走进大帐。

“长安的情报来了没有?”

李恪询问。

“还没有,殿下!”

王中长回答道。

“命令朱童,让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弄清楚洛阳方面的情况!”

李恪狠狠的说道。

“诺——”

王中长领命道。

看到王中长背影消失在大帐中,李恪脸色变得有点差。

“殿下——”

这时,蓝东走进了大帐。

“蓝东——”

李恪看了眼前的突厥大将一眼,“这次白岩城投降,本王想让你的突厥大军进城——”

“殿下的意思是?”

蓝东疑惑道。

“你不懂?”

李恪反问道。

“懂——”

蓝东恍然大悟。

“对——那你下去吧,告诉突厥的勇士们,城内的东西本王一分都不会要,都赏给他们——”

李恪冰冷的说道。

“诺——”

蓝东领命离开。

白岩城,将军府。

老将高得柱仔细的看完国王的诏书,这才叹了一口气说道,“诸位,大王的要死是让我们李恪议和。”

刚收到国王的诏书时,诸将显得非常紧张,不清楚国王对大唐到底是什么态度。现在听到国王要跟大唐议和,诸将心里松了一口气。

“大王想跟大唐议和吗?”

其中一名将领再次问道。

“不是跟大唐——”

高得柱纠正道,“大王的意思是,我们跟李恪议和——”

“……”

大厅里的诸将都不解,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不休。

半晌,就见高得柱低声说道,“大王诏书中说,大唐国内可能出现了动乱——”

然后,他看了诸将一眼继续说道,“李恪身为大唐的皇子,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无动于衷吗?所以,本将认为这才是他到白岩城之后不主动攻城的真正原因。”

“大王为什么要我们降李恪,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