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名士大儒们心说这小子到底是谁呀?虽然大儒们对于四处流窜的刘备很疑惑,但刘备报名号起了作用。不管怎么样,各地大儒心中,都有了一个叫刘备的人,有一双大耳朵,还有一双长臂猿的手,好像创了一支队伍,叫什么皇协军来着。
这就达到了刘备的目的。
别人都是报菜名,他是报本名,乱窜了半个多时辰,浑身臭汗,累的死狗一样的时候,终于报了一个遍。
就见刘备左胳膊夹着托盘,右手抹了把头上的汗,十分得意,“这一下,众人多少记住我刘玄德了。”
这时候,门口传来唱诺声,“蔡邕上师,秦峰大人到……。”
鸿儒蔡邕来了,满堂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门口。
“秦子进!”
“平定叛乱的秦子进!”
“说不得,要好好认识认识,定要记住此人!”
众人都开始移动脚步,刘备被撞的东倒西歪,心里大骂同人不同命。心说我跟秦子进是一起招募的乡勇,我怎么就混成这样的呢?气死我了!
刘备的大耳朵甩啊甩,本来不想去迎接秦峰。忽然想到他是北部尉,秦峰是他顶头上司。刘备一阵哆嗦,面容一整,托盘一扔,急忙就跑过去了。
同为鸿儒的郑玄,带着顶级大儒赵岐、司马徽、许邵在前,又有太学正堂里面的数千儒士在后,迎接“中神通”鸿儒蔡邕。
“蔡老!”
“诸位好,好……。”
蔡邕只跟东郑玄,西赵岐、南司马,北许邵见礼,其余人只是挥了挥手,就示意秦峰上前,道:“诸位,这位便是这次鸿儒大会,老夫推荐的代表,秦峰秦子进。”
“子进,这位是郑先生……,赵先生……,司马先生……,许邵先生……,皆我大汉儒师!”
天大地大,儒家最大。并且,鸿儒郑玄,大儒司马徽、许邵、赵岐,的确是德才兼备的大文豪。秦峰见到这“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不敢怠慢,急忙拱手一礼,道:“秦峰见过诸位上师。”
其实,郑玄四人也不敢怠慢秦峰。他们敬佩秦峰对国家的功勋,急忙还礼道:“秦大人有礼了。”
而对秦峰来说,这四个人都是熟人,最熟的就是司马徽了。然而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这辈子还需重新来过。秦峰的确不敢怠慢,只因这四个人,代表了天下绝大多数的儒士,把人家师傅得罪了,谁还跟你打天下?
此次鸿儒大会。天下儒士齐聚一堂,讲经论典。然而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在,天下其他儒士也知自己分量。说到讲经论典,其实就是五人出场,其他人学习。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见到“中神通”推出来了他的代表。
于是乎,南司马徽推出来了一个人,便是荆州大儒宋忠,人名别看矬,秦峰也不认识。但提起宋忠的徒弟。秦峰还是熟悉的。此人的徒弟有四人知名,便是王肃、尹默、李撰、潘浚。
北许邵这边,推出了儒士孔伷。
东郑玄,隆重介绍了他数千弟子中,最优秀的弟子赵商。赵商也是东汉末年的大儒,只不过一生都在研究四书五经,没有什么政治抱负,因此名头没有传到后世。
西赵岐,推出了一个叫法衍的中年人。法衍秦峰不认识,但法衍若是说出他儿子的名字。秦峰一定认识,就是法正了。
东郑玄,西赵岐,南司马。北许邵,中蔡邕。五个人,二大鸿儒,三大儒,门生遍天下,代表了当世儒家的最高级别。此四人代表。个个摩拳擦掌,争取能够在鸿儒大会上,成就“名士”。
众人便对即将登台讲经的秦峰五人羡慕不已,但凡能够道出新鲜的儒家理念,必定成为名士,名扬天下。其实其他人也可以登台,但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知道个人斤两。因此,都等着观摩五大文豪指定的这五人有何经典言论。
于是乎,皇帝老儿来之前,各地儒士就在大殿里面,互相介绍,互相认识,互相闲聊。
秦峰、曹操、袁绍三人,就在蔡邕身边。蔡邕不时为他们介绍各地的儒士,秦峰默默记下,深知今后争霸天下,需要文人治国,一定能够用得到。而曹操和袁绍,也是默默记下。
会场嗡嗡嗡,众人各自扎堆聊天。
“混账东西,还我的狼毫!”忽然之间,传来尖锐的童声。
异声突起,众人不由自主止住话头,循声望去,大殿顿时沉静下来。
秦峰也看了过去,但是会场人太多,一时间找不到。然而曹操眼尖,指道:“看看,在那里!”
秦峰顺着指点看去,就见不远处人群一阵骚动,钻出来一个五六岁大的黝黑小孩,按着头顶的纶巾。后面追着一个三四岁的白面粉嫩小娃娃,手里拿着一把小羽扇,头上的纶巾都歪了。
“还我!”粉嫩娃娃气急败坏的模样,手中羽扇指道。
黝黑小孩转身做了个鬼脸,“就不给,就不给。”又吐出舌头一阵上下摆动,“呼噜噜噜~。”
“可恶!”粉嫩娃娃大怒,以于身材不成比例的身手,就在案几上连跃。
黝黑小孩大吃一惊,没想到对方身手了得,转身要走的时候,晚了一步,被从后面扑了个正着。
“哎呦~。”黝黑小孩就被压在了地上。
“无耻之徒,捅你鼻子!”粉嫩娃娃从地上捡起一支笔,就插进了黝黑小孩的左鼻孔里。
毛笔杆子进去了一半。
秦峰看到后,鼻子一阵发酸,不禁说道:“少说进去了五公分,别看人不大,这鼻孔倒是深邃。”
谁知黝黑小孩也不示弱,放手乱摸间,从地上抓起了一把笔,叫道:“白面小贼,敢插我鼻子,捅你嘴!”
噗~,一把笔,少说十几根,一家伙全捅粉嫩娃娃嘴里了。就见粉嫩娃娃一嘴全是笔,成了个逼样。
秦峰看这两别看是小孩,但下死手,将来必定不是无能之辈,“这谁家的孩子?”
他话音未落,就见人群中跑出来两个气急败坏的中年人,一个黑面,一个白面。
白面的抓住了粉嫩娃娃,呼道:“孔明,不可如此!你怎么能插人家鼻子呢!”
黑面的抓住了黝黑小孩,叫道:“仲达,太不像话了!无论发生了什么,要懂礼仪知道吗?怎么能捅人家嘴呢!”
曹操和袁绍这些人议论纷纷的时候,秦峰已经是“肝胆俱裂”,汗水立刻就下来了,心说这神马情况?这是诸葛亮和司马懿?
秦峰有感天道无常的同时,不禁想到,怪不得后来二人打死打活,原来打小就开始掐了。他又感到,不愧是司马懿和诸葛亮,就是跟一般人不一样,小时候就知道插鼻子捅嘴了,这偏门走的,硬是要得。(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一章诸子论典
数千人的会场上,却是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在打架的两个小儒生身上。
小诸葛亮扇着小羽扇,怒指小司马懿,叫道:“混账东西,信不信小爷我弄死你!”
小司马懿不甘示弱,怒道:“再叫,再叫少爷就捅你菊花!”
“什么!捅我菊花?”小诸葛亮大怒,“气死我了!别拉着我,今天我就打死他!”
秦峰震惊了,曹操眼珠一转,道:“此必定是当爹的没有守护严密,那啥的时候被孩子看到了,就知道捅菊花了!”
秦峰闻言,差一点没软到地上,然而他转眼有一想,司马懿有七个兄弟,显然,司马懿的老爹能干,被司马懿看到制作弟弟的过程,也是难免的。
场中,小诸葛亮和小司马懿被大人拉住,依旧踢腿挥拳,要弄死对方。凶神恶煞面孔扭曲抽搐的模样,大人见到都害怕。
而二人的老爹,气的恨不得呼死他们的不孝子,但当着各地大儒的面,他们不能发作,不断给对方的爹行礼。
司马懿的爹司马防,一边作揖,一边道:“兄台,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诸葛亮的老爹诸葛珪,连连鞠躬,道:“兄长,小儿失礼,失礼。”
众人闻之,不免赞叹,道:“你看看人家这礼仪……。”众人又看小诸葛亮和小司马懿,一个个恨不得弄死对方的模样,“怎么生出来的孩子,这样呢?”
会场虽然有近万人,但都是文人书生。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见到打架就腿软那种,因此无人敢出面制止。
而秦峰,笑眯眯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打架,真是旷古大戏,他看戏还看不过来。那里会过去拉架。至于曹操和袁绍,唯恐天下不乱,他们仿佛在小诸葛和小仲达身上看到了小时候的他们,也不去管。
好在。有管场子的来了。
只见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来到了出事地点。刘备便感到,在鸿儒大儒的面前执法,绝对是出名的大好机会。一定要执法从严,违法必究。
“谁在喧哗打闹。搅乱鸿儒大会!”刘备甩着两只耳朵,人未到,声音先到。谁知走过去一看,傻了眼。
他没想到是两个孩子打架,这还怎么执法?
司马防十分尴尬,急忙行礼道:“这位大人,在下长安京兆尹司马防,小儿失礼了,失礼了!”
京兆尹!刘备严肃的面容立刻松动,回礼道:“原来是京兆尹司马防大人!”他走过去摸了摸司马懿的头。道:“这小子,虎头虎脑的,真是虎父无犬子呀!”
啪~,司马懿一巴掌就将刘备的手打了出去,翻白眼道:“你谁呀,胳膊这么长,跟个大马猴一样,一边蹲着玩去!”
刘备尴尬的笑了笑,又暗中止住变色的关羽和张飞。他又走向诸葛亮,诸葛亮的老爹诸葛珪急忙道:“这位大人。在下泰山郡丞诸葛珪,小儿失礼了,失礼了!”
刘备急忙还礼,“在下刘备刘玄德。原来是诸葛大人。”他就摸了摸诸葛亮的脸蛋,道:“生的俊朗,果如诸葛大人一般无二。”
小诸葛亮就用羽扇打开了刘备的手,扭头一旁,扇着扇子道:“那里来怪人,就耳朵有特色。”
毕竟对方是小孩。刘备闻言也不恼。他看诸葛亮扇扇子,一个机灵,心说这寒冬腊月还扇扇子,这逼装的,长大了一定跟秦峰是绝配。然而刘备不知道的是,后世里此子长大后,跟他成了绝配,如鱼得水。
刘备做好了“保安队长”的职责,看住了场子,又命人来打扫。而原本带着儿子来见世面的二位老爹,有感颜面尽失,暗中掐着儿子,跑到角落里面闭羞去了。
曹操脸黑道:“此二子长大后,不是“凡人”。”
袁绍头大,道:“有潜力,有潜力。”
秦峰心说何止有潜力,真是太有潜力了。一个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弄死曹魏,一个弄死了曹魏。
秦峰摸着下巴,暗瞅诸葛亮和司马懿,少顷,却是摇了摇头。按理说,他应该为将来做一些打算,但是,这一次,他的心境依然不同。直如同射雕五绝一般,以不屑做一些事情。
“陛下的车驾和百官到了!”
忽然一嗓子传来,会场中的各方大儒,第一时间就是整理衣冠。随后,就在蔡邕和郑玄的带领下,出去接驾。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外面呼了一遍,里面呼了一遍的时候,汉灵帝已经坐到了龙椅上。
就此,在太学正殿的鸿儒大会,正式拉开了序幕。
“诸位爱卿,诸位先生,请坐。”汉灵帝坐在高高的堂上,而在大殿中,秦峰等人就在各自的小案几后面坐定。按照排名座,蔡邕等五人坐在最前面。秦峰在百官里面能排进前三十,因此坐在了面对汉灵帝的第二排,他左边是曹操和袁绍。
汉灵帝挠了挠腿,又说了,“今日大贤齐聚一堂,讲儒家经典,说祥和之世界,实难千古未有之盛事也。汝等不必管朕,蔡爱卿,你来主持开始吧。”
说到鸿儒大会,其实就是张让提议出来,讨好汉灵帝的。鸿儒大会的目的有二,其一就是各地大儒跋山涉水齐聚京城,说明天下已经太平。其二,儒士讲经论典、歌功颂德。如此就成汉室中兴,皇帝老儿高兴。
蔡邕还没有开始主持的时候,张让拂尘一甩,走出来道:“陛下雄才大略,只是半年,便平定了百万黄巾叛乱。陛下十全武功,便是秦皇汉武,也没有这样的功绩。匈奴乌丸,闻之丧胆,纷纷遣使称臣。陛下中兴,重开盛世,万邦来朝,天下之生灵,得以安居乐业,皆陛下之功德也~。”
这话把汉灵帝说的,浑身通畅。飘飘欲仙。
曹操闻言,暗道:“就嘴好使。”
汉灵帝高兴了,谁敢不让他高兴,群臣互相看了看。齐道:“陛下十全武功,重开盛世,功德之高,还在高祖、武皇帝之上,万民安居。皆陛下所赐也。”
随后,数千儒士也是一起赞颂。
这些儒士,可说代表了天下所有的读书人,被天下所有人赞颂,就算是刘邦刘彻也没有实现了,而汉灵帝刘宏实现了,他岂能不高兴,简直高兴的合不拢嘴。而开鸿儒大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而儒士们,也有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次官方的正规鸿儒大会,结识各地大儒,成就名声。
因此,汉灵帝被“吹上天”后,鸿儒大会,也就开始了运转。
“有请诸位儒家代表,登台讲经!”
这里的讲经,不是经文,是六经。
曹操撞了一下秦峰的胳膊,道:“子进。行不行?我可告诉你,这些都是大儒,说不出来个一二三,就毁名声了。”
秦峰微微一笑。他自有计较。
而大殿门口,刘备甩着耳朵张望,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他上不去,上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秦子进就能说出来?他坑蒙拐骗是把好手我信,讲经论典?他看过六经吗?”
秦峰“这辈子”的确还没有来得及看六经。
蔡邕等五人谈论了一番后。确定了宋忠第一个登台,赵商第二个登台,法衍第三个登台,孔伷第四个,秦峰作为主办方的代表,最后一个登台。
少顷,错落洋溢的讲经声传来,数千儒士静听,不时摇头晃脑,心中印证。而汉灵帝哈气连连,十分没有意思,不免隐秘中出手,就在身边宫女身上乱摸,摸的宫女脸红,这才十分有意思起来。
一炷香时间后,大殿西北角的席位间。
司马防训斥道:“仲达,好好听宋忠先生讲《尚书》,你闭着眼睛算什么?”
谁知小司马懿闭目道:“这叫眼不见心不烦也……。”
司马防大怒,然而司马懿又说了,“这位宋忠先生,一直翻来覆去说商纣,他这是在影射当今。似乎卢植大人就是比干,皇甫嵩大人就是闻太师,但是有什么用呢?这世道,还是要乱的,所以说发牢骚没用……,呜呜~。”
司马防急忙捂住了儿子的嘴,他恼怒儿子不听话,但他又不得不佩服儿子小小年纪就有超然的见识。他跟所有的天才父亲一样的想法,“我儿子是天才,一定要好好教育,将来,光耀门楣就全靠他了。”
司马防松开手,道:“博取众家之长,才能够丰富自己,别老是看别人的短处。你一定要记住,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咱们家才是最重要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小司马懿深以为然,道:“孩儿将来,一定光耀门楣,能多光耀就多光耀……。”
经过几轮热烈的掌声,轮到孔伷这位大儒登台了。
孔伷不愧是后来成为名士的大儒,他将注解的《春秋》讲出来后,引起太多的喝彩。
然而在大殿东南角,一个粉嫩的小孩,已经趴在了案几上,羽扇盖住脸,不一会打起了呼噜。
诸葛珪听到精彩处,忽然听到呼噜声,大怒,拍了案几。
诸葛亮当时就机灵了过来,一抹嘴上的口水,拿扇子正冠道:“父亲,讲完了?可以回去吃饭了!”
“吃饭?”诸葛珪那叫一个气,哆嗦道:“你非把老夫气死不可!”
小诸葛亮摇了摇小羽扇,道:“父亲大人切莫生气,台上那人也敢解释《春秋》?他翻来倒去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就是让所有人春秋大义效忠汉室。但是,也要看人的。以孩儿看,天下早晚大乱,汉室里面若是出不来人……。”
诸葛珪急忙捂住了诸葛亮的嘴,语重心长道:“将来不论发生什么,一定要忠于汉室,忠于朝廷!”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蔡邕起身,道:“下面,就有子进先生,登台!”
秦峰起身的时候,大殿陷入了沉静。
众人的目光,集中在这位强势崛起的年轻人身上。许多人不免想到,“这位秦大人打仗是把好手,就是不知道儒学如何?是大老粗,还是文武全才?”
小司马懿和小诸葛亮,也难得认真了起来。别看他们人小,但已经研究过秦峰了,便感到,这位将军在黄巾战场上展现的军事才能,真是天马行空,寻不到边际。
“若也是应经论典,就没什么意思了。”小司马懿道。
小诸葛亮摇了摇扇子,“前面四个说了半天废话,还不如讲点治世手段来的实际。”
而对于秦峰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名扬天下的机会。能不能得到“名士”这个“技能”,就看这一回了。若是能够得到,将来争霸天下,各方名士大贤来投。
若是得不到,就属于砸锅了。将来各方名士大贤,比如贾诩、徐庶这样的,“秦子进是谁?原来是鸿儒大会上瞎胡咧的那个!咱们岂能投奔这种人!”
双刃剑,就看秦峰怎么搞了。(未完待续。)
PS: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过年走亲访友,初一初二初三都“躲”过去了,一个人在家里码字。
这两天真不能再“躲”,毕竟是过年,亲友老人那里无法交代。这两天只能二更了,早晨早点爬起来码一章,晚上回来码一章,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第一百五十二章镜庄孙子
汉灵帝举办的鸿儒大会,是历史上第一次官方正规的儒学的大聚会,到会的二大鸿儒蔡邕、郑玄皆有弟子过万,还有三位名士大儒司马徽、许邵、赵岐皆是当时儒学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各自派出代表,讲经论典,阐述对儒学的理解。
到会的各地儒士,纷纷响应,纷纷记录,会场之热烈,不亚于儒家内的百家争鸣。
大会进入高朝的时候,轮到秦峰登台讲经论典了。
热烈的掌声告一段落,各家儒士肃静下来,一副静听的模样。然而心里,却是敲着鼓。
“前面的孔伷等人,讲了《春秋》《尚书》《礼经》《易经》,讲的很好,让吾等对这四经,有了新的认识。”
“不知道秦子进会讲什么?”
大殿门口,刘备听到议论忽有所悟,马上乐开了花,便对关羽道:“秦子进最后一个登场太好了,他不讲《乐经》,就要讲《诗经》,真是太妙了!”
张飞环眼一瞪,不明白道:“大哥为何这么说?”
关羽眯缝着眼,招牌式的看不起一切的模样,道:“《乐经》《诗经》虽然也是六经之中,但说的是乐曲和诗词,与《春秋》《尚书》《礼经》《易经》,稍逊一些。”
张飞恍然大悟,粗放道:“原来秦子进要讲吃喝玩乐呀。”
刘备听到后嘎嘎一笑,心说三弟弟这话糙理不糙,秦子进你完了。
殿内,曹操脸黑,不是不高兴,是原本就很黑,转首道:“本初兄,你知道子进贤弟要讲什么嘛?”
袁绍头大,不是想不明白憋的,是本来就头大,摇头道:“没听他说过。问也不说。”
曹操脸更黑了,就对另一边的马日磾道:“马大人,前面那四个不讲道,他们把《春秋》《尚书》《礼经》《易经》都说了。这让子进还说什么?”
马日磾叹息道:“蔡老先生让子进最后登场,太过托大,就看子进临场发挥了。”
袁绍就露出不满,“子进在儒学上的造诣,一定不及蔡老先生。蔡老先生以己度人。后发制人,这不是为难子进吗!”
而走上台的秦峰,面对数千散发着浩然正气的儒士,非但没有怯场,反而身心大受洗涤。想那后世,儒家没落了,又开始提倡本土儒学了。一个个,小学生都穿儒服入学,早干什么去了?
现如今,各地大儒皆在。秦峰便想着,就在这一千八百年前,就与这些大儒们一起,重建华夏,多好。
然而,这需要一个思想来引领,才能让灾乱不断的华夏,重获生机。这个思想,就是秦峰今天要讲的。当然,他并不是孔子那样的圣人。他一个人难以创造思想,但他后世而来,见多识广,他可以用后世已经成型的理论。来引导现在的华夏儒学。
秦峰登上台后,先是对更高处龙台上的汉灵帝刘宏一礼,就在台上案几后端坐,手扶案几对台下的数千儒士道:“诸位,前面四位讲六经,讲的很好。本人就不讲这些了。”
此言一出,台下一片哗然。而龙台上,就是皇帝老儿刘宏坐的地方,张让拂尘一甩,宫女就放下了帘子,就看不到里面的情况了。原来,汉灵帝听讲听睡着了。
儒士们虽然看到了,但谁也不说,于是乎,鸿儒大会这才真正成为华夏儒士的专场,而不是汉灵帝用来提升他统治威信的宣传大会。
小诸葛亮在角落里面扇着扇子,“不讲六经?那他讲什么?”
小司马懿眼睛一眯,不禁道:“此人行事果真天马行空,无迹可寻,不好测度……。”
殿中,蔡邕就有些着急,自古以来,自从孔子定下六经后,儒士们都讲六经,不讲六经,你还能讲什么?
郑玄瞅了蔡邕一眼,就对台上的秦峰问道:“不知秦先生,讲什么呢?”
秦峰笑道:“今日,我就对你们讲一讲,儒家《理学》。”
二大鸿儒,三位大儒,十分惊讶。名士大儒司马徽忍不住起身一礼,道:“在下愚钝,不知《理学》是何经典?”
秦峰掩饰尴尬,心说现在可不是给别人长脸的时候,他暗中对天一礼。既然老天爷将他送回了东汉,说不得,他也要好好盗版盗版了。其实,剽窃后世对秦峰来说,与其说是盗版,倒不如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争论了多少年没有结果,但到秦峰就有结果了,一切都是先有他,才有后世。没办法,谁让秦峰穿了。
秦峰说的这个理学,就是程朱理学,是统治后世儒家五百余年的强大儒学流派。
他起身还礼,道:“《理学》是不才秦峰,十余年来呕心沥血之作。今日难得恰逢其会,就拿出来,期望各方儒士见教。”
此言一处,全场数千儒士嗡嗡开始议论,“此子了不得,年纪轻轻就已经著书立说了!”
“实不知《理学》到底如何。”
曹操一阵挤眉弄眼,“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秦子进还能著书立说?”
袁绍头大,实话道:“当世大儒都在,应该假不了吧,若是不然,子进一生都毁了。”
“秦子进这么无耻的家伙,还能著书立说?”刘备便感到,好像有一万头乌鸦从头顶呼啸而过。
殿中一角,荀彧目视秦峰,露出期盼之色。而小诸葛亮、小司马懿终于来了精神,他们虽然年幼,但对六经已经倒背如流并有个人独特的见解,此刻齐道:“终于能够听到真正的新东西了,也不知这位秦先生的《理学》到底怎么样。”
这时候,蔡邕就代表全场儒士说话了,道:“子进呀,不知你的《理学》说的那个方面的事情呢?”
秦峰微微一笑,心说爷又不是孔子,你们这帮人不说静听,反而不断的问东问西。既然你们都问了,我也只好曰了。
于是秦峰面色严肃起来,曰:“秦峰所著的《理学》。主要讲解三个方面:第一,本体论,世界的本原问题。而理,就是世界的本原。所谓理为“本”,气为“具”。”
秦峰伸出两根手指,“第二,心性论,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
“第三。认识论,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正所谓,“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也。”
秦峰这一二三点一说出口,在场的所有大儒包括蔡邕、郑玄这种鸿儒级别的儒家大师,皆倒吸一口冷气。而一些小儒、中儒,匪夷所思一番后,才露出恍然震惊之色。
而刘备大耳朵甩了甩,流露出听天书的模样。
张飞豹子头一探,问道:“秦子进这是说什么呢?俺老张怎么一个字都不懂?”
原来秦峰讲的是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儒家从孔子开始。就是搞哲学的。哲学就像天地,其他各类学科就是天地间的万物。虽然后世重利,搞哲学的如同凤毛麟角。但没有哲学作为价值观、思想观的标杆,你什么也玩不了。
在场的,儒士们都听明白了,但有些人他不明白,比如刘备等人。
秦峰所说的理学,就是宋明时候的程朱理学,其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有一句话说得好“天理不容”。可想而知《理学》在社会上的地位。
在场的所有儒士,震惊了。因为他们所有人,穷一生之精力,只是在发扬孔子的思想学说,而秦峰就了不得了,是在拓展光大孔子老人家建立的儒家体系。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重义轻利观念。
于是乎,秦峰直如同先师孔子,就在台上,用跟在场儒士对答的方式,开始阐述他的理学正宗。
理学,作为道德神学,是统治后世五百年的伟大理论体系,代表了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儒家神权,十分符合儒士的心理,而王权合法,也让汉灵帝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一时间,秦峰在台上侃侃而谈,说道激昂出起身度步,引来阵阵喝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我秦峰的著理学的原因。”秦峰最后十分大声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正气浩然,风骨铮铮的儒士风采,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秦峰提出的理学,立刻就获得了在场所有儒士的肯定,并引为是继“颜回”后,对孔子思想最为重要的发扬和光大。
汉灵帝刘宏急忙打开帘子,露出头叫道:“说得好,爱卿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汉室,开万世之太平,太好了,说的太好了!”
秦峰一咧嘴,其实他是说他自己,跟汉室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就此秦峰提出的儒家《理学》,成为了孔孟后,儒学的最重要的思想体系,并开始承担重建儒学价值体系的职能,通过对理论挑战和现实问题的创造性回应,古典儒学通过理学而得以复兴。
在场的鸿儒,大儒,中儒,小儒,全部震惊了。会场炸开了锅,纷纷分组讨论秦峰的理学。谈到兴起之时,个个激动的浑身发抖,大喊着孔圣人的名号,却是跪拜秦峰。
鸿儒蔡邕皓首连摆,激动道:“子进所讲理学,如明镜一般,照亮了我心!”
鸿儒郑玄摸着雪白的长胡子,浑身发抖道:“没想到子进比庄子,还要博学多才!”庄子不是儒家,他所说,是在儒学外,秦峰还知道更多事情。
名士水镜司马徽不断点头,道:“子进不但文韬,还有武略,如此说来,孙子与之相比,也是逊色良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