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名士水镜司马徽不断点头,道:“子进不但文韬,还有武略,如此说来,孙子与之相比,也是逊色良多了!”

一时间,三位儒家首领的话传播了出去,在场儒士不免呼道:“子进先生博学可比庄子,武略还在孙子之上,如同明镜一般,照我心!”

殿门口,“保安队长”刘备大耳朵甩啊甩,一方面震惊于秦峰的个人素养,一方面又是嫉妒恨,忽然听到儒士皆说,镜子,庄子,孙子。他“福由心至”,便对关羽张飞狠狠道:“秦子进这家伙,尽装孙子了!”

“哎呦~。”关羽闻言,摸胡子的手一哆嗦,拔下来好几根长胡子,一阵阵心痛。

张飞哈哈大笑,道:“大哥,你太有才了。镜庄孙子,这你都能想出来!”(未完待续。)

PS:  感谢:枫林残忆灬、淡淡的失落意、叶炏等兄弟的支持。

第一百五十三章新圣秦峰

鸿儒大会上,秦峰以《理学》为敲门砖,没想到一家伙就敲开了在场所有儒士的心房。他的理学体系,因此震惊当世。

随后,作为理学的提出者,作为儒家导师。秦峰直如同孔圣人一般,坐在台上,回答儒士们的询问。

秦峰没想到理学在这些儒士心中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力,心说不愧是后世统治五百年的理论体系,就是牛。他一方面窃喜,毕竟名声来了。但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儒士提问出现,让他迫于奔命。

“下不来台”,或许就是从秦峰这里开始流传的。

然而一时间,儒士们都不说孔子曰了,全都是秦峰曰~秦峰曰。一时间,秦峰曰出来的话,在现场数千儒士间流传。

身在儒士中的曹操和袁绍最有体会,他们叭咂了叭咂嘴,心说齐活了,秦子进真是神了,有他不会的东西没有?

二人对视,难掩目光中的震惊之色。曹操忍不住道:“本初兄,上面的那位“儒家大师”,真的是那位一脚丫子踩了卫仲道命根子的子进贤弟吗?”

“嘘,别瞎说,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情。”袁绍暗指左右亢奋的儒生,心说你可别乱说话,看这些人都已经将秦峰当圣人膜拜了,非把我们打死不可。

曹操面庞一阵抽搐,发自内心的羡慕嫉妒恨,目视台上被儒士包围的秦峰却是侃侃而谈的模样,不禁道:“没想到子进贤弟博学如此,十几年的辛苦著成《理学》,今日传于到会的儒士,明日就能传遍天下。他的名声,势必如日中天!”

袁绍也是摇头苦叹,叹的是他自己,他想着,若是他就好了,就凭借这《理学》经典。不想当三公,也会被硬抬上去。忽然说道:“若是子进招募弟子,恐怕,数千人是有的。”

曹操脸黑道:“数千人?恐怕数万都打不住。好家伙。咱们想都不敢想。”

“镜庄孙子?你这大耳朵,你说谁呢?”殿门口,几十个儒士围住了刘备。

刘备大惊失色,一方面劝住关羽和张飞不要乱来,一方面急忙道:“不不不。诸位大贤理解错了,刘备这是总结概括。”

儒士们一愣,这时候,忽然旁边蹦出来一个摇着羽扇的小孩。小孩一手摇扇子,一手怒指刘备,叫道:“混账东西,以为吾等好骗?竟敢辱小爷的偶像,打丫的!”

话音未落,小孩就冲了上去,一脚丫子踹在了刘备的命根子上。

“呜哇!”刘备惨叫一声。捂着裤裆,跪了。

谁知又飞来一脚,正中面门。“呜哇!”刘备又惨叫一声,一手捂脸,一手捂裤裆,躺了。

拿羽扇的小孩扭头一看,是刚才捅他嘴的黑小子踹的这一脚。于是乎,后来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同仇敌忾,带领几十个儒士。对刘备大打出手。

“竟敢辱没我儒家圣师,打,给我狠狠的打,打死算少爷我的!”

“哎呦。呜哇,别动手,二弟三弟别动手,千万别动手。”刘备一边挨打,一边不让关羽张飞动手。因为一动手,就会成为儒家的对立面。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就算是皇帝,也不敢成为儒家的对立面,就别说刘备了。

而小诸葛亮等人只以为是在说他们别动手。

小司马懿嘿嘿一笑,就用脚踹,叫道:“哈,我不动手,我在动脚尔!”

“哎呦,这小王八蛋,太阴险了!”

小诸葛和小司马人小力少,儒士下不去狠手,刘备得以活命。

刘备挨着揍,却是忍不住想到:“秦峰有这么牛逼?发扬儒学、开宗立派?真没看出来!”

其实秦峰也没有想到儒士们如此“热情”,他其实也就是寻常人穿越,并不牛,但架不住他见过的多,程朱理学盗版过来,可把东汉大儒们震惊了。

这名声,扶摇直上九万里。

在场的数千大儒,一个个对秦峰赞不绝口。这时候,打完刘备的小诸葛亮回来了,他虽然年幼,但引经据典不服任何人。然而此刻对自创流派的秦峰,钦佩不已。

他看到一群群的大儒,只是赞不绝口,小心眼里藏不住事,叫道:“你们这些人,都说要学习《理学》,这理学是秦子先生所创,你们皆是秦子先生的徒弟,应该拜师才对。”

“啊!”众人惊呼。

秦峰看到小诸葛亮冒出来了,只以为要给他捅娄子,忽然发现,不是在捅娄子,而是在抬轿子。秦峰暗抹一把冷汗,心说这辈子果真是世事无常,这上辈子尽跟我作对的臭小子,难得帮爷说了句公道话。

诸葛亮上一世,虽然帮助刘备带领皇协军反杀回了大陆,但关键时刻,诸葛亮彰显了华夏文人的铮铮铁骨。他看透了刘备的本来面目,看透了罗马侵略军亡我华夏民族的本质,毅然决然离开了刘备,并力挽狂澜,挡住了罗马侵略军对江南的进攻。

因此,当时的秦峰对诸葛亮大为改观,并追封战死的诸葛亮民族英雄称号。

于是,秦峰暂时静观其变。

蔡邕和郑玄二位鸿儒十分尴尬,但虽然是小诸葛亮这个孩子说的,但人家说的有道理,就不能以年幼而不听。

蔡邕顾左右言它,道:“这位小儒生,你说错了,是秦子进先生,不是秦子先生。”

谁知小诸葛亮轻摇羽扇,摇头摆尾道:“孟轲、颜回皆被世人尊称为子,就算是残疾的孙膑也称子,那么,秦先生,为何当不起一个子字呢?”

“哎呀!”在场群儒这才知道小诸葛亮的意思。

“子”字是一个尊称,也是老师的意思。但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子字辈,但凡是子字辈的,就已经是全天下人的老师,不论是当世还是后世,被世上所有人的永远尊为师长。

这样的荣耀,也只有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圣贤才有。

秦峰也是被震惊了,他万万没想到,诸葛亮是在为他争取儒家的荣耀。

蔡邕、郑玄二位鸿儒,司马徽、许邵、赵岐三位名士大儒。他们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已经刻入到了他们的骨子里。

五人对视一眼,他们必定会学习理学,并且还要好好学习。他们尴尬的表情忽然被庄重取代。只见五人并排一起,宛如当年拜师一样,就拜在了秦峰的台下,齐道:“恩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全天下最牛的儒家领袖们跪了。唔~,会场数千儒士震惊了。然学无前后,达者为师。既然秦峰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开创了孔孟后新的儒学思想,那么,他必定会得到天下儒士的尊敬。

于是乎,数千儒士,纷纷正冠,有礼有节,拜倒在地。齐呼道:“尊师秦子在上,请受吾等一拜。”

“哎呦呦~。”秦峰一阵捂心口,虽然他上一世高居殿上,但也没有被天下儒士如此推崇。而如今却被所有当世儒士跪拜,他感到一阵阵的受不了。

秦峰忍不住想说,你们都别拜了,其实爷也就是顺嘴瞎胡咧。这什么《理学》,其实爷也不太懂,若是数学一元二次方程什么的,还能讲的再详细一点。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子的。秦峰是后世来的,他随口说一说,对于一千八百年前的这些人来说,就是惊世骇俗进步。乃至于都不用他去引申。台下这些鸿儒大儒们,就开始为他引申了。

也就是说,作为后世来人,秦峰根本不需要去做什么,只需要指点一下大方向,对于当世来说。就是一次革命性的进步。

汉灵帝见状,眉头一皱,但很快就舒展开了,连赞道:“好,太好了,朕的治下出了儒家圣贤,这说明朕治国有方呀!好一个秦子进,就是我朝的圣师。汉室万世太平,就靠他这样的能人了。”

张让没想到他提议开鸿儒大会,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望着台上的秦子进,心说这小子算是起来了,谁也挡不住了。他也能听出汉灵帝话里的意思,什么样的世道能出圣贤?当然是盛世了,盛世是谁治理的?当然是陛下了。

张让立刻说道:“陛下治国有方,开盛世繁华,才有秦子这样的大贤人出世。”

汉灵帝乐开了花,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万世之太平,秦子先生这两句话说的很好嘛。”

汉灵帝刘宏很高兴,然而若是他知道,秦峰出世是专门要弄死汉室的,万世太平是别人家的,不知道这位好色卖官的皇帝,会怎么想。

皇帝很激动,太监也很激动,下面的儒士拜了秦子这位老师后,也很激动。

就有人大叫了,“秦子先生,对我儒家一脉发扬光大之功德,还在孟子、颜子(颜回)二位先师之上。可称在世的亚圣、复圣!”

此话一出,得到了所有儒生的认可。这来自于秦峰提出理学体系的博大,精深,所有人因此都受惊了,没有人敢在儒学思想上反对他,反而敬畏他。

然而有人不乐意了,只见小司马懿走了出来,一抹鼻子,道:“什么叫可称亚圣、复圣?晚辈看来,秦子先生对我儒家思想的贡献,还在孟子、颜子之上。应该成为新圣,新圣的意思,汝等都懂吧?”

“新圣!”

“就是如此!”

“新圣!新圣!儒家新圣秦子先生!”

人群中一直无语的曹操和袁绍被震惊了,曹操捂着胸口,靠在了袁绍身上,“哎呦呦,怎么回事?秦“子”都不行了?怎么忽然又成圣了?”

袁绍则是大喜过望,道:“孟德贤弟,咱们跟子进的交情,子进成圣了,你懂得……。”

曹操也忽然来了精神。

而台上的秦峰,已经懵了,“爷成圣了?新圣!成圣就这么简单?”

(PS:告罪,过年走亲访友,初一初二初三躲过去了,一个人在家里码字,这几天实在是躲不过去了,请大家能谅解。这几天二更,小毅早点起来码一章,晚上回来码一章,初七开始恢复四更直到月底。

昨天或许是起点章节后的作者感言出问题了,没显示出来,气煞我也!在此对昨日等更新的书友告罪。)(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孔明仲达来求评

秦峰为了摆平东汉的数千大儒、中儒、小儒、还有稀有的鸿儒。只能是硬着头皮,搬出来后世统治儒家五百年的理学思想体系。

理学体系果然不愧是儒家最强的体系,一经秦峰提出,数千儒士为之震动。秦峰因此推广发展了儒家思想,得到了与会所有儒士的认同。

为了感谢秦峰发扬儒学,在小司马懿的童言无忌下,与会的鸿儒大儒纷纷表示赞同。就此,鸿儒大会上,秦峰贺号戴花,被当时大儒们抬进了圣人殿堂,被称呼为新圣,就此威名大振,天下为之震动。

于是乎,公元184年11月30日的这一天,数千大儒,见证了秦峰成为新圣。

孔融激动的无法自制,捶胸呼道:“又见圣人,又见圣人。吾祖得知,一定欣慰!”他倒是不自私,孔子的弟子中又出圣人,对整个儒家都是有好处的,他一抹眼泪,“吾等期盼新圣能够丰富《理学》,教导弟子,弟子们一定将理学发扬光大。”

孔融的意思,是希望秦峰能够广收门徒,教导理学。

秦峰也已经无法自制了,这抬得高,摔得狠。心说发扬光大这件事情,爷恐怕是做不了,做多了露馅。于是急忙大义郑重道:“秦某当以辅佐陛下治理国家为上,恐公务繁忙,没有时间!”

后面龙台上的汉灵帝听到后,心里吃了蜜一样,对张让道:“秦峰成圣好,朕的手下也有圣人在世了,朕必定流传千古,万世流芳,啊哈哈哈哈!”刘宏一阵大笑,兴起时抓过来一个宫女,又是龙抓手,又是撩阴手。

可把张让吓坏了,急忙命令太监放下帘子。

场中。众人的目光都在秦峰身上,早就忘记更高的台子上,还有一位皇帝老儿。

孔融见到秦峰喊忙,就对一旁的蔡邕等人道:“这可如何是好?”

蔡邕道:“其实人多嘴杂。也不好辅佐新圣。不如选拔一人出来,跟随新圣左右,记录圣人言行。”

鸿儒郑玄一阵点头,惭愧道:“如今圣人手下还没有人,这真是吾等当弟子的缺失!”

孔融征询了鸿儒大儒们的意见后。就对秦峰道:“新圣岂能没有弟子跟随,在场的这些人,任由新圣挑选。从此辅佐新圣,成就理学正宗,传于天下达闻。”

秦峰闻言眉头一皱,随即大喜过望,他瞅了一眼荀彧,心说这句话真是趁了爷的心思。

当他在台上向下望去的时候,太多人蜂拥上前,一个个翘首期盼。希望能够成为追随圣人的弟子。

“师傅!”

“老师!”

人群里爬出来两个小屁孩,一个黝黑,一个白面手拿羽扇。

秦峰看到后,一阵哆嗦,心说你们两个还是算了。主要是司马懿和诸葛亮太小了,秦峰若是带在身边,得不到帮助不说,还要费力气照顾。他如今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那里有功夫照顾他们。

“随缘吧,跟在爷身边。没准就成长不起来了。”秦峰来到东汉后,有感于世事无常,对于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处理,就是一个随缘。他丝毫不在意或许二人会成为他的敌人。这也证明了他充满了信心。

大儒、中儒、小儒都在挤,一个个渴盼的目光,望着秦峰。

秦峰不免想到,爷在后世歌城的时候,若有这么多“公主”仍有挑选,就好了。他心里一惊。便感到还是不要闲扯淡了,办正事要紧。于是,秦峰严肃道:“文若可在?”

人群一阵晃动时,荀彧抱拳在小肚子上,低头恭敬走到了前面,拜道:“学生荀彧,见过新圣。”

秦峰就在台上端坐,笑道:“不知文若先生,可愿在秦峰身边,提点指教?”

荀彧大惊,大喜,再拜道:“愿以此生追随秦子先生,辅佐先生整理理学,发扬儒家经典。”

秦峰哈哈一笑,忽然道:“好像前几天,有人不是这么说的嘛。”

荀彧闻言十分尴尬、惭愧,冒汗,急忙道:“弟子愚钝,有眼不识泰山……。”

就此,秦峰就用理学摆平了所有人,前几天还不愿意跟他的荀彧,此刻也是上杆子要追随。他不禁想到,这就是名声的好处。

于是乎,秦峰通过此番鸿儒大会,在孟子,颜子之后,以孔子隔代弟子的身份,被称呼为秦子,新圣。与孔子,孟子,颜子,并称为儒家四圣。

威名暴涨下,隐隐已经成为当今儒家的领袖。

同时,汉灵帝也对臣下出了一位圣人激动不已,又在秦峰的辅佐声中乐开了花。兴奋之下,就在龙台帘子后面,频频对宫女发动进攻。

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由于秦峰提出了理学正宗,因此,又成为了具有开创性的大会,具有革命性的大会。

这一次的大会,深入人心,在儒学界影响力甚广,乃至于千多年后,都有很强的影响力。

这一次大会后,儒家出现了一位新圣,各地孔庙内,孔子身边,在孟子,颜子等亚圣,复圣之外,又有新的人物,新圣秦子,作为孔子的再传弟子,登堂入室,站在了孔子,孟子等圣人的身边,接受儒家弟子的顶礼膜拜。

秦峰的名声之大,几乎已经成为了当时儒家的领袖。但凡儒家弟子,皆说秦子,皆拜秦子,皆学秦子的理学。似司马懿、诸葛亮这些小弟子,或者是其他人所有人,早晚祭拜孔子之时,还要给秦子上一炷香,表示对这位当代儒家领袖的尊敬。

“中平元年11月,皇帝诏曰:秦峰制理学经典,对儒家的发展和朝廷的进步,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朕明旨,昭告天下,特封秦峰为新圣、关内侯。期望今后,各地儒家弟子在新圣的带领下,发扬儒学正宗,辅佐朝廷,开万世之太平……。”

汉灵帝刘宏。沦陷在秦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语下,认为汉室有圣人出,根基固。由于刘宏顶不住小弟弟作祟,诏书颁布下来后。也就起驾回宫准备发动别样的攻势去了。

而与会的儒士并没有走,而是在晚些时候,就在太学正殿,召开了盛大的晚宴。

宴会上,由于皇帝老儿走了。南台最高的地方,就成了秦峰的专座。他坐在最高处,而鸿儒蔡邕在左,鸿儒郑玄在右。

秦峰特别不好意思,毕竟这二位都是弟子近万的那种,走到哪里都是领袖,如今却是成了作陪的人。

秦峰下面,也就是他刚才演讲的台子上,坐着司马徽、许邵、赵岐、孔融等当代大儒。

最下面的地板上,坐着数千儒士。曹操和袁绍坐在最前排。二人抬眼看到秦峰的时候,就忍不住一阵阵叹气。

而刘备身为“保安大队长”,不断在地板的席位间乱窜,不断说道:“在下流弊流癣多,专程为众位大儒服务。上菜、上酒,有什么缺的就找流弊。”

“流弊流癣多?这名字这么奇怪?”

“你不是叫刘备刘玄德吗?”

刘备急忙拱手一礼,道:“新圣大人总是用乡音这样称呼刘备,刘备听的亲切,不敢辞。”

儒士们恍然大悟,纷纷举杯道:“原来刘大人跟新圣大人这么熟呀。失敬失敬。”

刘备恭敬道:“有幸追随新圣大人南征北战,现在就在新圣大人手下任职北部尉。”

于是,秦峰就在最高处,与儒士频频举杯。曹操、袁绍二人。有感于已经于秦峰差距绝大,唉声叹气。

而刘备,就在席间流窜,上酒上菜,增添炭盆取暖,并不断自我介绍着。渐渐的。各地大儒心中就有了这么一个人,是新圣的手下,被新圣称呼为流弊流癣多。

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宋忠代表荆州儒士,敬秦子先生。”于是,在宋忠的带领下,数百荆州地方的儒士起身,一起敬秦峰酒。

这可是提升威信,为将来争霸打基础的好机会,往往这个时候,秦峰都会来者不拒,杯到酒干。

儒士们不禁称赞秦峰文武兼修,道德圣贤之风非比寻常。

“司马徽代表豫州儒士……。”

“赵岐代表雍凉儒士……。”

“XX代表江东儒士……。”

数千人,一群一群,一片一片起身,代表他们的地域,向秦峰敬酒。

“哎……。”

“哎……。”往往这个时候,曹操和袁绍就唉声叹气。他们也是碰杯,袁绍头大道:“看来,未来首登三公者,必定是子进贤弟了。”

曹操脸黑道:“就差过程和年纪了……。”

而刘备还顾不上叹气,只见他在席面见游走,那里的儒士敬完秦峰酒,他就抱着酒坛子过去添酒,“我是刘备,新圣大人跟我老熟悉了,称呼我是流弊流癣多……。”

会场的气氛很热烈,儒士们纷纷说理学,有些已经开始辩论起来。

蔡邕、郑玄两位鸿儒见状十分欣慰,道:“秦子先生出世,让吾等有看到了儒家鼎盛的气象。”

秦峰急忙一阵谦虚,十分不好意思,毕竟他什么也没做,随手扔出来一套后世的理论,就将当今大儒们镇平了,还是非常平的那种。然而他越是惭愧,越给人圣贤谦逊的感觉。

就在这个时候,不谦逊的出来了。

会场上,西北角和东南角,两个儒生娃娃气鼓鼓的。小诸葛亮拼命摇着扇子,小司马懿眼珠滴溜溜的转,都在为无法成为圣人弟子而黯然神伤。

“什么荀文若,什么王佐之才,小爷我长大了,一准比他强!”小诸葛亮摇着扇子不满。

忽然之间,小司马懿的眼珠子不转了,头顶冒出来一个灯泡的时候,起身。

“臭小子又要搞事!”司马防一把没抓住,司马懿就跑了出去。

司马懿来到了司马徽等大儒的台子下面,恭敬的躬身一礼。

司马徽等人是大儒,道德典范,丝毫不会因为司马懿年幼而看轻他。司马徽抚须笑道:“这位儒生,何事?”

司马懿又恭敬一礼,就对许邵道:“常闻许先生月旦评,今日晚辈斗胆,请先生为晚辈点评一番,不知先生可愿屈尊?”

突然,又一个摇着羽扇的小娃子跑了过来,稚嫩的声音呼道:“还有我!”

顿时,二个小小儒生的举动,引来的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秦峰发现后,心里一动,“月旦评?”他立刻来了兴致,也不知,许邵这位从未走过眼的牛人,会怎么去点评司马懿和诸葛亮?(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乐极生悲

月旦评,也就是东汉末年由许劭主持的,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的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天下流传,以为美谈。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

至于为什么一经品题,身价百倍呢?这是因为许邵看人很准,说的对,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他为什么看的准,是因为许邵在大儒之外,还是得到周易真传的很厉害的相师。

许邵的点评非常有特点,他根本不用花太多时间去了解你这个人,只要看面相,掐指一算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了,并且说的准。

直如同后世里的算命先生,后世算命先生算得准,从无失手,传开了后,自然会有太多人找上门算命,一算值千金,也毫不为过。

不过许邵点评不要钱,同时,他点评也是挑人的,并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得到他的点评。

“求评!”小诸葛亮和小司马懿一起说道。

二个人粉嘟嘟的,十分可爱,于是乎,许邵有感于二人的可爱,就准备破例一次,对他二人点评一番。

许邵起身,对秦峰蔡邕郑玄三人一礼,道:“三位上师……。”

蔡邕和郑玄就向秦峰望去,其实秦峰也迫不及待想要听一听东汉“著名评论家”许邵对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点评。于是,他点了点头,道:“今日吾等难道相聚,此二人虽然年少,但看非凡才,许邵先生就请为他们点评一番吧。”

小诸葛亮和小司马懿,大喜过望,急忙又行礼。

许邵应诺,重新坐下的时候,面对诸葛亮二人。就从怀里拿出来了一些事物。秦峰观之,好像是八卦罗盘等东西。

司马防和诸葛珪跑了过来,他们虽然也是有身份的人,但这里是鸿儒大会。他们于名士大儒相比,相差甚远。他们一方面鞠躬行礼,代儿子告罪。一方面就站在儿子的身后,期盼大儒许邵能够为儿子点评。

许邵要点评人,这可是大事情。宴会场中立刻就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聚集了过去。

许邵详看小诸葛亮,少顷,面露惊讶之色,对司马徽等人道:“此子不凡,明于治可为相,匡扶天下之人也!”

众人闻之,皆露出惊讶之色。

小诸葛亮听到后,喜形于色,心说这位许邵先生还是有些本事的。说出了小爷我的志向。他摇了摇羽扇,不免向高台上端坐的秦峰望去。

秦峰也十分惊讶,不是惊讶诸葛亮的成就,而是惊讶许邵果真是有本事的人,不禁说道:“厉害呀,简直神算。”

在场数千儒士,纷纷议论之中,小诸葛亮无形当中有了许多名声。

诸葛珪大喜过望,按着小诸葛亮的脑袋,一个鞠躬。道:“多谢许邵先生的点评……。”父子二人就此欢天喜地,返回了西面。

近处,司马防心中焦躁,这来自于小诸葛亮的压力。反而司马懿不动声色。死盯着许邵,面露笑意。

众人的目光再次汇聚过来的时候,许邵回看司马懿,又露出惊讶之色,道:“今鸿儒大会,果真人才辈出。此子鹰视狼顾。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多权变。咦,不是不是……。”

许邵原本大惊失色,因为他看出司马懿有帝王之相,但忽然发现,此面相正在渐渐消退之中。想来,应该是小孩子不懂事,想要当皇帝,长大了懂得世道了就明白了。因此,许邵就没有说出来。

司马防非常生气,道:“许邵先生,您对鹰视狼顾,作何解释?”

许邵笑了笑,道:“司马先生莫要生气,鹰视狼顾者,不一定就是心术不正。鹰视洞察大势,狼顾在正,则为惩奸除恶。此子尚且年幼,最终如何,还要看司马先生的教导了。”

小司马懿自始至终没有说话,远处看到小诸葛亮的时候,露出愤恨的目光。

小诸葛亮轻摇羽扇,心说黑小子跟我比,落了下成了吧。谁知头顶出现了一个巴掌,啪的就将他高昂的头扇了下来。

“哎呦,爹,你打我干什么!”

诸葛珪气道:“臭小子,文人有傲骨,但你小子太傲了。若是不知收敛,便是许邵先生的点评再好,你也终不成人。”

小诸葛亮开了窍,羽扇一阵急扇,转身过去的时候,就对小司马懿遥遥一礼。

小司马懿见到后,眼神连闪,回了一礼。转身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诸葛亮一眼。

“哎呦,吓死我!”诸葛亮大惊失色。原来司马懿能狼顾,就是肩膀头子不动,而脖子能转180度,平常人只能转90度,这忽然转过来跟鬼一眼,可把诸葛亮吓坏了。

此刻,会场上多是在谈论小诸葛亮和小司马懿,人们没有想到,随便走出来两个小孩子,却是得到了几乎名士一样的褒奖评价。

至此,许多人忍不住了,都跑出来请求点评。

许邵一一推辞,道:“评的多了,心乱了,就不准了。”

然而曹操和袁绍对视一眼。袁绍道:“这是一次机会。”

曹操的席位就在第一排面对许邵等人所在的高台,只见他起身,道:“许邵先生,不才曹孟德,新入朝堂,诚惶诚恐,期望许邵先生能够点评一番。”

“哦?”许邵看到是曹操,由于曹操是执金吾,九卿般的高官,这让许邵不能拒绝。

会场再次沉静下来的时候,许邵充分发挥第一流相师的手段,又是详看,又是写写画画。众人露出疑惑模样的时候,旁边也懂相术的司马徽急忙道:“前面小儿面相简单好看,成人者,面相中落下太多成长中的沧桑,就需要更多时间了。”

众人这才恍然,静待结果。

少顷,许邵扔了笔,别样的模样看着曹操,悠悠道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闻言一愣。

袁绍一阵摇头,心说这点评?毁誉参半。

沉静的会场上,忽然嗡嗡议论之声大起。

乱世之奸雄,后现代的人。一定会认为,此人要造反。然而在当时,对奸雄有另外的一个解释。乱世之奸雄这句话的意思:世道大乱的时候,是一个奸诈危险的人。

整句话的意思:盛世是治理国家的贤才,乱世是能够掌控生死。奸诈危险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