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山无法冷静了,心中实如惊涛骇浪。一年多来,他饱受人间冷暖,遭尽了白眼,几乎已经没有颜面活着。“别人都唾骂我,都嫌弃我。唯有秦大人知我,用我……。秦大人又是一位仁义爱民的好官,秦大人用我,我岂能不效力?”

他马上就有了决定,大礼参拜,“主公在上,周山愿以此生,为主公效死。”

一般人都不会喊主公的,都叫老爷什么的。一般老爷,也不会轻易让下人喊主公。

周山喊主公,是真心表达他的效死之心。而秦峰没有拒绝,是他将周山当心腹。

秦峰很高兴,上一世的经历让他知道,周山一定会将华夏商会发扬光大,成为巨无霸级别的国企联合体。他见周山破衣烂衫,形容憔悴,又知周山家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于是秦峰大手一挥,典韦就从旁端过去一个盘子。

秦峰说道:“周山,这里有十贯钱,你拿去先安置家人,打理一下。明日,再来这里见我。我要好好跟你商量一下,开商会的事情。”

周山望着眼前的财物,他年少就给人做事,别的东家,都是尽可能的克扣剥削。从来没有见过,这般仁德宽厚的东家,还没有开始做事,就给了钱。他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又拜道:“主公知遇之恩,周山无以为报。”

秦峰和蔼笑着,“去吧,好生安置家里人,若是不够,再来找我。”

周山是流着泪走的,走出洛阳府衙的时候,回头观望。他用力擦掉眼泪,暗暗发誓,就用此生,来报答主公的大恩大德。

……

周山大步流星,往家里走,来到家门口,望着破旧的家门,面上却是浮现出男人终成大事的模样。他大步走进家门,终是忍不住喊道:“母亲大人,夫人,我回来了!”

堂中跑出来周老太太和周夫人。

周老太太见到儿子无恙,止不住的落泪,又拍着搀扶她的媳妇,道:“我就知道,秦大人仁义,是绝对不会为难我儿的。”

周夫人见男人无事,擦去了眼泪,又幽怨道:“他虽然没有事情了,但咱们早晚也是饿死。”

“哎……。”老太太叹气了。

然而周山十分有精神,他拿下背后的包袱,招呼母亲和媳妇进屋。

屋中,当周山在桌子上打开包袱的时候,一堆如山的大钱闪耀。这把老太太和周夫人惊的,瘫倒在地。

“你抢劫了!”周夫人惊呼道。

老太太吓的一直念佛。

周山急忙解释,“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秦大人请我当掌柜的……。”说到兴起时,他激动不已,连连呼道:“从今以后,我周山就是秦大人的人了,这洛阳城里,谁还敢小看我?”说完,就瞅了周夫人一眼。

到了晚上,吃过一年来最饱的一顿饭,周山哼着小曲,望他的小黑屋走去。却见大屋门口,媳妇倚在门边,用那眼神看着他。

周山意乱神迷的时候,傻乎乎问道:“媳妇,你这是干啥呐?”

周夫人“大怒”一叉腰,道:“怎么滴,功成名就了,就忘了糟糠妻了吗!”她一把就将周山抓进了屋子里。

不多一会,屋子里就传来嗯嗯哈嘿的声音。周山终于重振雄风,不禁发誓,一定要好好为主公做事,上刀山下油锅,绝不皱眉。

另外屋里,周老太太满脸喜悦,就在屋子里间的祖先堂上,供上了一个长生牌位,又是上香又是磕头,嘴里嘟囔道:“列祖列宗保佑,我儿找到了一位好东家。漫天神明保佑秦大人多福多寿,子孙满堂……。”

第二天。

周山在夫人的服侍下,穿上新装,准备前去洛阳府衙。

周家老太太语重心长的嘱咐儿子道:“世人多冷漠于你,唯有秦大人看中你,此去,你一定好好为秦大人死力,不必挂念家中。”

日上三竿的时候,周山又来到了秦峰的“办公室”。

周山在以前的东家那里,十几岁学徒开始,十几年含辛茹苦,最终坐上了掌柜。商道之术,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各种门道清楚的很。

“主公。”周山拜道。

“周山来了,起来做吧,在我这里不必拘束。”秦峰堂上高坐,伸手招呼。

周山起身,急于开始工作的他,问道:“主公,不知您打算投资什么生意呢?”

秦峰微微一笑,道:“做生意我不太懂,但也知道,要做富人的生意。周山,那么我来问问你,什么样的产品,是富人们不可或缺,每日都需要的呢?”

周山闻言,思索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八章双管齐下

做生意,就要做需求量大的生意,这样才能挣大钱。而古代不是现代,工业类的大规模需求根本没有。因此,古代需求量大的,就只有从人们的日常需求中去找了。

周山很快就说道:“主公,您要开酒楼?”他看来,世家大户每日里饮酒作乐,开酒楼能挣钱。

秦峰点了点头,酒楼是要开的,这种行业不但能够为将来的情报卫提供消息来源,也能起到掩护的作用。但现在,秦峰还不打算开酒楼。因为开酒楼的话,一家两家没啥意思,开的多了,虽然东汉的房地产没有后世那么泡沫,但也不是现在秦峰的经济基础能够多点开花的。

于是秦峰说道:“酒楼咱们暂时不开,开一间挣不到多少钱,开多了就成寻常馆子了。”

周山哑然后,就十分佩服秦峰,道:“主公说的深合生意精髓,多了就寻常了,而士族风雅之人,皆好追求唯一。”

“那么,什么东西多了才更能挣钱呢?”秦峰笑道。

周山摸了摸胡子,琢磨不出来,但察言观色后,道:“周山愚钝,请主公指点。”

秦峰知道周山善于商道,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因此创新方面就不行了。他不在拐弯抹角,道:“咱们造纸。”

“造纸?”周山十分惊讶,但又有他的理解,说道:“主公,纸张的确十分珍贵。但由于原材料昂贵,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却低。恐怕这样的产品,很难做……。”

话说造纸,古人早就掌握,但直到东汉和帝时期,经过蔡伦的改进,才形成了一套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篾席一类的过滤装置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在东汉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而造纸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原料方面,东汉的时候就是破布、树皮。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到了隋朝、五代时期,竹、檀皮、麦杆、稻杆等也都已作为造纸原料先后被利用,从而为造纸页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充足的原料来源。

由于秦峰有上一世穿越的经验,那个时候,他的帝国庞大文明先进,作为帝国的领导者,好学的秦峰掌握了许多技术。就算没有吃过猪肉。也看到成千上万的猪,从眼前跑过。

秦峰就提出转变原材料,道:“别人都用树皮和破布,咱们用竹子,秸秆等位原料。”

周山有些傻眼。

秦峰就解释道:“十年树木,树没皮就死了。而布匹,比纸张还昂贵,至于破布的产出就太少了,原材料制约了造纸的发展。”

周山有些领悟,布匹这种东西。从中提取出的麻纤维,是造纸的必须原料。而布匹的贵重,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昂贵程度还在纸张之下。对于广大百姓来说。没有破布一说,再破的布,最起码也会留下当补丁。

周山不禁问道:“主公,那么怎么处理新的原材料呢?”

秦峰点了点头,周山的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点上。新的原材料,必定要有新的处理技术。正是因为东汉的人没有新的处理技术。因此无法拓展新的原材料。没有丰富充足的原材料,就不可能扩大生产规模。

秦峰拿出一卷竹简,交给周山看,上面是秦峰回忆上一世,归纳总结的一些要点。

后世唐朝的时候,利用竹子为造纸原料制成的竹纸,标志着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唐时,在造纸过程中加矾、加胶、涂粉、洒金、染色等加工技术相继问世,为生产各种各样的工艺用纸奠定了技术基础。生产出来的纸张质量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多。

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使纸张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竹子的处理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材。每年到芒种节令,便可上山砍竹,选用刚刚生长叶子的嫩竹。

第二,沤浸,将材料截成五到七尺一段,就地开一口山塘,灌水漂浸。为了避免塘水干涸,用竹制导管引水滚滚流入。浸到一百天开外,把竹子取出再用木棒敲打,最后洗掉粗壳与青皮。

第三,蒸煮,侵泡后的竹穰就像苎麻一样,再用优质石灰调成乳液拌和,放入楻桶里煮上八天八夜。

第四,抄造,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过滤装置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五,烘干。烘焙纸张时,先用土砖砌两堵墙形成夹巷,底下用砖盖火道,夹巷之内盖的砖块每隔几块砖就留出一个空位。火从巷头的炉口燃烧,热气从留空的砖缝中透出而充满整个夹巷,等到夹巷外壁的砖都烧热时,就把湿纸逐张贴上去焙干,再揭下来放成一叠。

周山看完竹简后,极为震惊。他知道这时候的造纸受制于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布匹原材料,由于布匹在东汉等于钱,因此就算是破布也很难大规模收集。第二,就是生产周期长。

而秦峰用竹子后,竹穰就能取代布匹里才能提炼出的“苎麻”,而加入人工烘干后,就不用望天收(自然晾晒)。如此一来,既解决了昂贵的原材料,又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秦峰有上一世的经验,知道全国对纸张的消耗量,此刻笑道:“周山,你说,全天下都用咱们的纸,能挣多少钱?”

“这……,恐怕……,没数了……。”周山激动的浑身发抖。他清楚的知道,新的技术就会带来一场行业内的“革命”,垄断者,想不发财都难。

秦峰忽然面色一整,“赚钱是其次了……。”他拿起一卷一斤多的竹简,“几张纸,就能够取代一卷竹简。有了便宜的纸张后,文化才能够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人们有了文化知识,国家才能够真正的兴盛起来。”

周山动容,他这才知道,原来主公造纸,并不单单为了谋利,还是为了天下的知识文明建设。

周山拜倒在地,道:“周山必定全力以赴,推广纸张。”

秦峰点了点头,他深知成立商会,产品不能太过单一。虽然一时间他也无法铺开太多后世的产品,但最开始,怎么也要双管齐下。他的第一管,就是纸张。第二管,就是制糖。

他上一世穿越的时候,就是靠制糖起家,制糖难不倒他。并且,糖这种东西,能够衍生出太多副产品。

于是秦峰说道:“周山呀,咱们商会不做二道贩子,要做原创,原创才能够挣大钱。我准备,卖糖。”

周山原本听的很带劲,一心要跟着秦峰做原创,但一听到卖糖,就晕了,急忙道:“主公?卖糖的太多了,就周山知道的,洛阳城就有数百家铺子在卖,挣不到钱。”

秦峰早有准备,从桌子底下拿出来两包糖,打开后,一包是黄色的,一包是黑色的。黑色的差一些,黄色的是这个时期最好的糖。

东汉早就有糖了,但由于没有先进的提纯技术,都是黄黑之色。而又几百年后,国内的制糖工匠发明了“滴漏法”为蔗糖脱色。其法是将蔗汁熬至相当浓度后倒入一个叫“瓦溜”的漏斗形陶器之中,从上淋入黄泥浆,以现代技术观点而言是把黄泥浆作为吸附式脱色剂来制取白糖。

秦峰指着两包糖,道:“咱们卖普通的糖,自然买不到钱,但咱们卖白糖,就是白色的糖。”

“还有白色的糖?”周山当时就感到是奇闻,惊道:“主公,周山站了十几年柜,从来没有见过白色的糖,有这样的糖?”

秦峰又拿出一个包,打开后,雪白的糖,晶莹。原来,他早有准备,前几天就做出了“瓦溜”,提炼出了二斤白糖。

一旁值守的典韦,见到白糖两个眼睛就放光,叭咂了叭咂口水,心说主公真是太神了,黑糖水倒进什么“瓦溜”里面去,流出来就白了。

周山一开始不信这白色的是糖,忍不住走过去,捻起一点放到嘴里,透心甜。他当时就震惊了,又一会后,激动的全身发抖。他万万没有想到,世上果真有白糖,主公是怎么造出来的?

周山发抖道:“主公,白糖是怎么造出来了。”又喊道:“只是这白糖,就能够垄断整个制糖行业,想不挣钱都难。”

白糖,这对周山这样的古人来说,太难以理解了,但对秦峰来说,太简单了。

为了加大利润,提升产品的多样化,秦峰还有许多副产品要做,便从最简单的开始。于是,他拿出一个大海碗,倒进去一壶凉茶后,又加进去一勺糖。

搅拌均匀后,秦峰托着这一碗红褐色的茶水,对周山道:“周山,你知道这一碗叫什么?”(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鸿儒大会

秦峰在茶碗里面加了些糖,问周山是什么。

周山有些领悟,抓耳挠腮后,“糖茶?”

“错。”秦峰喝了一口,便感到味道不错,道:“这叫冰红茶,喝了去火。”

“啊!”周山直如同幼稚园的小孩,直勾勾看着秦峰,“冰……冰红茶!”好在周山也是有能力的,立刻激动道:“好名字,若是茶楼卖这种茶,一定有销路。”

谁知秦峰摇了摇头,道:“茶楼里面卖挣不了多少钱,咱们烧制瓷罐,放入其中……。”

周山终归是在商道中有能力的人物,他马上明白,这是秦峰在提点他,立刻道:“周山茅塞顿开,主公是在提点周山,不单单制糖,还要开发副产品。”

秦峰十分欣慰,道:“糖制品的副产品会有很多,咱们的白糖一定能够垄断糖业,其衍生出来的副产品,一定也要垄断。”随后他就问道:“周山,你来说说,咱们这糖产业,都能有什么副产品呀?”

周山经过秦峰的提点后,心里有些概念了,但左思右想,想不出来,惭愧道:“周山愚钝,愚钝……。”

其实不能说周山愚钝,而是一千八百年前,太古代了,人们的思想不奔放,并也体现在经商上。

而秦峰,来自于一千八百年后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上什么都有,奔放。作为一个穿越者,在这古代果真如鱼得水,随便说说,那就是至理名言。

秦峰忍不住兴起,随口道:“糖划开,熬稠了,就是糖稀……。”

“糖稀?”

“拿两根小细棍……,这就是给小孩玩的,又吃又玩。”秦峰笑道。

周山惊了。

秦峰又道:“咱们的糖白,制成块,就是冰糖。嗯……。冰块一样的糖,懂吧,入口即化。”

周山受惊了。

秦峰呵呵一笑,道:“制成块的过程中。加点奶……?”

周山彻底震惊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拓展产品的。

一旁传来典韦粗犷的声音,叫道:“俺知道,奶糖!”

秦峰十分欣慰看了看自己的龙卫将,笑道:“都会抢答了。”

“嘿嘿~。”典韦挠了挠头。十分得意。

周山彻底被震慑了,便感到,此生能够追随主公,真是三生有幸。他敬服不已,拜道:“周山见过太多商会的大商贾,个个经商有道,花样百出。但跟主公比起来,就如同孩童一般了!”

秦峰微微点头,道:“以后,咱们商会还会贩卖更多的新产品。但万事开头难,现如今,就先做糖和纸张。宣传一定要到位,大规模制造,这就能够短时间内占据市场。”

周山盘算一番,激情稍退,面露难色,道:“主公,属下斗胆问一句,主公打算用多少钱粮铺开局面呢?”

这次终于轮到秦峰愣住了。他这样的人。直如同大宅门的七老爷,开拓创新拉关系是把好手,但具体开铺子招人,就不在行了。因为秦峰心里。根本就没有什么金钱感念,有钱往外花就行了。

秦峰难得尴尬,道:“周山,这就要靠你了,你看咱们花多少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全面开花呢?”

周山松了口气。说实话,他压力山大,因为他感到,主公全活,好像没什么地方用到他的。他脑筋一阵急转,道:“主公,恐怕,要一百万贯,才能够全面开花。若是只开一个点,万贯足以。”

他看到主公面露难色,忍不住道:“主公,您……有多少钱?”

秦峰挠了挠头,直言道:“不瞒你说,买了庄子后,就剩生活费了。”

“哎呦~。”周山险些闪了腰,何者全是顺口瞎胡咧,画大饼了。

然而秦峰就是七老爷的脾气,从来不去算他有多少钱,只去计算该怎么去做。但是七老爷有七老爷的本事,就是门道多。

秦峰挠着下巴琢磨了起来,心说不就是钱吗,去谁那里弄点?曹操、袁绍?

这时,外面值守的许褚走了进来,道:“主公,甄家派人来了!”

秦峰听到后,露出喜色,对周山道:“这下好了,送钱的来了。”

甄家使者到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代表甄逸,恭贺秦峰当上了洛阳令。并且提到了甄家姐妹,生怕秦峰望了婚约。

秦峰岂能忘记他的媳妇们,也忘不了甄家有钱,他就对周山说道:“周山,你马上去邺城,找我老丈人,谈谈合作的事情。”

这不需要秦峰多做吩咐,周山就知道该如何去办事了。于是乎,周山辞别了秦峰,跟着甄家的人,连夜启程,望邺城而去。

而秦峰,就此做起了甩手掌柜。当然,这并不是秦峰不负责任,而是他相信周山的能力,一定能够办好这件事情。并且,秦峰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三天后,中平元年,也就是184年11月底,洛阳城更加繁华了起来,文化气息暴涨,街道之上,明显文人墨客多了起来。这来自于鸿儒大会马上就要召开,各地儒士齐聚洛阳。

同一时间,周山来到了甄家,并得到了甄家家主甄逸的热情招待。

周山代表秦峰表达了对老丈人的敬意和对媳妇们的思念,甄逸十分有老丈人的面子,连连说道:“老夫女婿不是凡人,不是凡人。”

周山就拿出了一包糖,道:“这是我家主公,送给未来主母们的礼物。”

甄逸瞅了一眼,道:“不知是何物?”

周山急忙道:“一包糖。”

甄逸闻言,心脏胡腾了一下,他本以为会是金银玉器,没想到,竟然只是一包糖。甄逸有些不悦,但无法发作出来,微露不满道:“老夫这女婿,就是有想法,就送老夫女儿一包糖?”

周山笑道:“老大人切莫误会,虽然只是一包糖。但却是这天下独一无二的事物。除了我家主公外,可说只有二位小姐,是第二个第三个享用这事物的人了。”

甄逸心说你小子就别吹了,忍不住道:“不就是一包糖吗。还这么一点,信不信我甄家的库存,就比你带来的多?还独一无二,老夫那女婿也太不像话了,当了辣么大的官。就送一包糖,真是岂有此理!”

甄逸气的吹胡子瞪眼,便感到遇女婿不淑,果然是活土匪,只进不出。

当周山打开糖包的时候,甄逸瞅了一眼,疑惑道:“咦,白面?老夫女婿不是送的糖吗?糖呢?”

周山指着白糖道:“这不是白面,就是糖,白糖!”

“白糖?”甄逸的眼珠子当时就瞪圆了。他家就有卖糖的店铺,糖这种货物,他也亲手进过。这世间只有黄黑的糖,什么时候糖是白色的了?

然而甄逸当时就扑过去了,他是个大商贾,经商多年,第一时间就准确把握到了这种白糖对市场的冲击力。他用颤抖的手,指着,“这这这……,这是糖?”

“然也……。”别看周山只是个掌柜的。还是那种暂时没有店面的掌柜,但忽然就在这位累世大商贾面前,有了太多成就感。

一炷香后,甄逸吃着糖。喝着冰红茶,看着记录有制作竹纸工艺的竹简,震惊显形于色,呼道:“这都是老夫女婿搞出来的?”

“不错,周山十分敬佩主公。”周山由衷道。

甄逸亦是震惊,道:“老夫那女婿太有才了。这必须发财了,老夫全力支持。你刚才说一百万贯,这笔钱老夫全出了,只占五成股份。”他说到这里,得意道:“怎么样,老夫这老丈人够意思吧?”

谁知周山一阵翻白眼,道:“老大人,您够不够意思,在下不敢妄断。不过合股是不行了,我家主公说了,可以将冀州的代理权,交给老大人。”

甄逸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不愧是我女婿,就是铁公鸡,老丈人都不让合股。”然而甄逸也是知道,垄断的买卖太发财了,谁都不会去合股的。代理权也相当有吸引力,于是乎,甄逸当时就拍板了,道:“代理权就代理权,一百万贯就当货款了。”

“老大人,您真会做生意,货款,硬是要得!”周山笑道。

甄逸十分得意的笑了笑,谁知周山又说了,“我家主公说了,这一百万是加盟费。”

“什么,加盟费?什么是加盟费?”甄逸晕了,他经商几十年,从来没有听过加盟费。

周山露出敬佩之色,道:“我家主公真乃经商奇才,首创加盟费,又让商道有了一门!”

甄逸得知什么是加盟费后,气的吹胡子瞪眼,然而技术在秦峰手中,想要进来赚钱,还就得给钱。

“太有才了,太狡猾了……。”为了成为未来华夏商会的代理商,甄逸只好忍住肉痛,给了一百万加盟费。

周山和甄逸谈具体合作事情的时候,白糖也送到了甄宓姐妹那里,二人看着秦峰的书信,望着晶莹洁白无瑕的白糖,就象征着她们之间的爱情,二人偎依在一起,喊着甜甜的糖,露出甜蜜的笑容。

另一方面,鸿儒大会在洛阳北城区的太学里面,盛大召开。

太学正殿,能够容纳万人的大殿内,万儒齐聚,人山人海,文化气息冲天。那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服务人员,都是太学的学生。殿门口的迎宾学生,不断扯着嗓子,喊着,“郑玄上师到!”

“赵岐上师到!”

“司马徽上师到!”

“许邵上师到!”

东郑玄,西赵岐、南司马,北许邵,东汉末年最牛逼的鸿儒、名士大儒,带着他们得意弟子都到了。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从来没有这样的盛会出现,就算是孔圣人以来,都没有这般集合天下鸿儒、大儒、中儒、儒士的盛会。与会的,不论是学生还是儒士,个个摩拳擦掌。心说这一次齐活了,谁只要能够稍微露一下脸,全天下都知道他了。

真正名扬天下的机会到了。

少顷,又有迎宾喊道:“河内司马家到!”

“南阳诸葛家到!”

随后,各地儒林大族皆至,一时间儒林盛况初露。(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章仲达捅孔明嘴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天下但凡是认识字的,都是儒家弟子。不认识字的,削尖了脑袋也要认识字,从而成为儒家弟子。

而一场鸿儒大会,在东汉的中平元年召开,便成为万千儒生,扬名立万,成为“名士”,名传天下的契机。

因此,但凡是有资格来的都来了,就算是隐居深山老林里面的,也无法无动于衷了,也都纷纷出山。

184年11月30日,上午,洛阳城,太学院,正殿。

上万平米的殿上,摆放着一排排小案几,空隙间已经沾满了人,都是带着纶巾的人。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早就来了,然而并不是以儒士的身份,而是以维持治安的身份来到。

关羽、张飞带着衙役,就在外面警戒。

刘备大耳朵扇着,借助他是“保安大队长”的身份进了大堂,望着满堂鸿儒,嗡嗡跟一堆苍蝇一般。他便心里想,这可是出名的大好机会千万不能放过。

他就站在殿门口,往里面瞅,拿着花名册瞅,专门瞅名士大儒、和盖世鸿儒。

不一会,刘备就找到了第一个目标: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东郑玄,天下二大鸿儒之一,牛人,还是太牛的那种。

只见鸿儒郑玄四周全是人,里三层外三层,有拱手行礼的,有人直接就跪了。最外面的,有人进不进去,推搡中还开始动手了。

这“包围圈”,别说刘备一个人,带一个加强连也冲不进去。

刘备的儒家身份不够,不足以出现在大儒们的身边,也没有加强连开道。

但刘备就是刘备。人家有办法。

“二弟,快,快给我端杯茶来!”

“好嘞!”关羽大红脸,只以为大哥口渴了。急忙去搞茶。

少顷,刘备手中多出一个托盘,托盘里面是一杯茶。

“大哥,你不喝?”关羽红脸道。

刘备呵呵一笑,道:“二弟你不懂。就靠这杯茶了!”他说完,颠颠就向郑玄所在的包围圈跑了过去,端着个托盘,喊道:“劳驾,让一让了啊!让一让了啊!”

关羽看到后,红脸更红了,撸着五缕长髯,不禁想到:“大哥什么地方都好,就是太那个了……。”

人们看刘备端着茶,呦。这是工作人员,一定是给郑玄老先生送茶的,挤谁,也不能挤他。于是,众人闪身的时候,刘备就顺利的进去了。

刘备来到郑玄面前,一阵点头哈腰,道:“郑老先生,在下流弊流癣多,啊不不。刘备刘玄德……。”刘备一阵暗骂,心说都他吗是秦子进闹得,就是不让人好好说话。

刘备继续说道:“在下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的孙。现在是北部尉。今天是管这场子的,有事但请吩咐。老大人,请喝茶。”

郑玄被刘备说的一阵趔趄,心说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宗亲?但人家是鸿儒,鸿儒都是有礼仪的,虽然他不认识刘备。但还是礼貌的接过茶,道:“多谢。”

四周的儒士,心说这大耳朵是谁?北部尉?一看不是“服务生”,是来借机出名的,心说这大耳朵够狡猾。儒士们不能容忍刘备的欺骗,隐秘中一阵推搡,就将刘备送出了“包围圈”。

刘备被挤出了一身臭汗,虽然被送了出来,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就此,刘备端着茶,到出乱跑,见到大儒,就上茶,胸前的“飞机场”拍的啪啪响,逢人就说:“我是刘备,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的孙,癣多。皇协军就是我创立的,老大人喝茶。”

名士大儒们心说这小子到底是谁呀?虽然大儒们对于四处流窜的刘备很疑惑,但刘备报名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