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已然授首,双眼有些死不瞑目的耶律齐。亲手将他斩杀的拓跋野,也觉得这个大辽王子,如果能顺利成长起来,将来只怕也是一位枭雄般的君主。

很可惜,死掉的枭雄没人去理会。直接收刀下令道:“来人,将他的人头带上,把阵亡的兄弟尸体带上。立刻离开这里,返回皇城迎接公子回部落。”

对于拓跋野而言,用来换命的人头已经得到,其它那些逃过一劫的辽国武士,他已然没了兴趣。对他而言,抓紧时间返回皇城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来时的千人队,同样出现了几百人的死伤,拓跋野也觉得,这人头得来真的不易。在抵达兴庆府地界,让失伤的骑兵,带着那些尸体返回部落。

另外为保证安全,拓跋野交待返回的骑兵,立刻通知部落首领。让他加派人马,前来皇城迎接拓跋玉回归。不然,他不敢确定,护送拓跋玉回部落的路上能一路太平。

在拓跋野等人离开,那些负责阻止被追散的耶律齐护卫骑兵。沿着战斗的足迹,一路追踪到耶律齐被斩杀的地方。看着那具无头尸体,这些骑兵也显得悲呼连连。

没了耶律齐这个王位继承人,他们土狼部落的命运可想而知。这些幸存下来的骑兵,很快决定分兵两路。一行人,乔装打扮去调查那些凶手的身份。

另外一行人,却快马加鞭返回土狼部落,必须赶在耶律图动手前。让部落中的首领们,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不然,他们这些依附部落的骑兵,都将面临覆灭的命运。

在拓跋野带着耶律齐的人头返回时,远在皇城的赵孝锡,很快收到武卫送来的飞鸽传书。看到上面的四个字,赵孝锡也显得长松了一口气。

‘狼头授首!’

做为引领土狼部落崛起的幕后人物,耶律齐的死亡,就意味着这个部落的狼头被斩杀。接下来,失去耶律齐引领的土狼部落命运,只怕不会太好。

从辽国幸图部落的兵力调动,足以看出耶律图提前一布,进行剪除耶律齐的行动。而土狼部落,尽管能与幸图部落一较高下,却是建立在耶律齐活着的基础上。

要是耶律齐死了,那么土狼部落的命运。除了被吞并,只能选择充当叛军部落。跟如今被赶到大辽僻壤之地的叛军一样,过着逃离故土蛰伏待起的生活。

这种流离转徙的生活,尽管非常幸苦。可至少能保证部落的血脉延续,至于何时能解除这种危机。也许要等到,耶律图这位将来的大辽皇帝,解除对他们追杀的那天吧!

第三百三十一章同袍既兄弟

就在拓跋野成功追杀耶律齐,带着余部赶回皇城兴庆府,赵孝锡调来的亲卫队,此刻已经出现在西夏皇城下。那冲天的血腥之气,吓的守城官兵也立刻紧闭城门。

若非看到赵大一行人,全部驻足于城门之下,没做出什么攻城的举动。得知消息的赫然连,很快就上城门一看,才知道这些浑身铠甲带血的骑兵,是赵孝锡的亲卫队。

此行前来兴庆府,面对拓跋部落的三千骑兵,赵大的亲卫队同样付出了百余人的伤亡。可死在他们杀戮之下的骑兵,只怕不下一两千人。战斗力可见一斑!

那怕是痛恨这些帮凶的拓跋玉,看着这些倒在赵大手下的部落骑兵,也有种非常心疼的感觉。不管兄弟间的竞争如何,这些人还是他部落的子弟啊!

看着最后死战不退的部落骑兵,拓跋玉最终没忍住,走到阵前道:“勇士们,你们都是拓跋部落的雄鹰,你们不应如此战死。还是退走吧!

不管你们此番是真心来接我回去,还是听从大公子他们的吩咐,前来劫杀于我。你们都不是赵将军的对手,再战下去,你们都将战死于此。

想想你们的孩子,想想你们部落中的亲人,你们真的甘心,让他们连给你们收尸的机会都不给吗?如果你们还认我这个公子,赶紧退走吧!我保证不追究你们的罪过!”

或许是带队的首领战死,又或许是这些幸存的骑兵,知道无力带走这位族长器重儿子的命。又或许是最后那句,不追究罪责的话,最终幸存的骑兵才下跪退去。

原本亲卫队的骑兵,是不愿意放这些人离开。因为他们的伏击。亲卫队也付出了百余人的伤亡。对于敢冒犯他们的骑兵,亲卫队的骑兵风格都是杀无郝。

可看着苦苦哀求的拓跋玉,赵大最终才网开一面,吩咐亲卫队的骑兵。给那些幸存的拓跋骑兵让开一条路,这些幸存的骑兵,才得于捡回一条命。

其实在赵大看来。这些看似被包围的骑兵,只要他狠下心,没人能逃脱亲卫队的追杀。可赵大不想,再让亲卫队的骑兵倒在这里,放他们离开,比杀他们更有利。

做为亲卫队的将军,赵大也需要站在赵孝锡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此番释放拓跋玉,更多是不希望拓跋部落没落,失去一个对抗大辽的盟友。

放走这些剩下的千余骑兵。让他们回去告诉拓跋部落的骑兵。以前他们看不起的大宋骑兵,如今也能以一敌十,杀的他们溃不成军,让拓跋部落对大宋心存畏惧。

二来,无疑就是给拓跋玉一个收买人心的机会。何况,赵大也清楚,这些幸存的骑兵,不管出于何意前来参加伏击。只怕不少人都是听命行事。

那些负隅顽抗的骑兵领队,在战斗中都被亲卫队的骑兵重点照顾。真正剩下来的千余骑兵。已经没多大的战意。逼急了,少不了会狗急跳墙,会结盟凭增变数。

现在即卖了拓跋玉一个面子,又能给这些幸存的骑兵,一个终生难忘的深刻教训。赵大觉得,不杀原比杀更有利。也就顺着拓跋玉的台阶下来。

打扫完战场,不适合继续跟队行进的受伤骑兵,赵大很快让人发出信号。让就近监视拓跋部落骑兵的秘营武卫,将这些伤员接回秘营进行治疗。

至于那些已然失去生命的亲卫骑兵,赵大亲自替他们收拾了仪容。将他们全部带到了皇城跟下。以至每个亲卫骑兵,此刻看上去充满了凶悍跟愤怒的杀气。

得知亲卫队抵达,赵孝锡亲自带着一队武卫骑兵,来到已然紧闭城门的皇城下。看着赫然连还有那些紧张的守城官兵,他很平静的道:“赫然将军,打开城门,本王要出城!”

面对一脸平静的赵孝锡,身为守城将的赫然连,没来由感到一阵寒意。可最终还是下令道:“开城门,让巴蜀郡王出城!”

尽管下令开城,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是隐密的命令,守城的弓箭手们做好准备。如果这些大宋骑兵,真的做出危害皇城的举动,他也会下令捕杀。

只是赫然连清楚,仅凭这支血未干,不足千人的骑兵。想攻下这座重兵把守的皇城,几乎是没多大可能性。可引起一番混乱,想来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伴随着城门被几个略显紧张的守城兵给打开,赵孝锡朝赫然连点头致意,很快就骑马缓行了出去。血铠在身的赵大等人,看着赵孝锡从皇城里面出来。

很快一个翻身下马的动作,集体单膝的跪拜行礼道:“参见王爷!”

那近千人整齐划一的动作,加上那震耳欲聋的吼声,看的皇城上的赫然连,还有那些守城官兵。也第一次明白,大宋原来也有如此精锐的骑兵。

唯独显得有些例外的,无疑就是呆呆站着,同样一身铠甲的拓跋玉。其它人都落马下跪,唯独只有拓跋玉,下马后站在那里,显得非常的刺眼。

望着这些远到而来的手下,赵孝锡坐在马上,享受着他们的尊敬。对于这些心腹死士般的手下,赵孝锡其实也很欣慰,能有这么多忠诚于他的战士。

就在所有皇城上的官兵觉得,赵孝锡会让他们起身时,翻身落马的赵孝锡。将战马交给身边的武卫,走到赵大的身前道:“兄弟们,一路幸苦了!”

‘为王爷,万死不辞!’

又是一番震天的回答,看的赫然连这位守城将,也是羡慕嫉妒恨。如此年青的郡王爷,能得到这么多精锐手下的拥护。何尝不是,他们这些带兵将军期望的事情呢?

将赵大扶起道:“起来吧!”

伴随着赵大起身,显得有些情绪激动,其余亲卫队的骑兵,此刻也一脸严肃认真的表情。甚至在这些骑兵眼神中,还能看出几份崇拜的气息。

面对这些手下的尊敬,赵孝锡却显得很平静。转而步行到,那些阵亡将士的马匹前。看着这些阵亡的将士,赵孝锡的心情无疑有些沉重。

能挑选到亲卫队的武卫跟骑兵,无一例外都是最忠诚于他的骑兵。可此番他们过来充当护卫,却在即将抵达时,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望着这些尸体都整理过的士兵遗体,赵孝锡略带沉重的语气道:“拓跋玉,看到本王这些阵亡的兄弟,你有何感想?”

都快觉得自己被遗忘的拓跋玉,听到赵孝锡的声音。重新想起,当日被俘的时候,这位冷酷的大宋郡王,割掉他耳朵的惨痛经历。

如果这些亲卫队的骑兵,是勇猛果敢的铁血骑兵,那赵孝锡就是这支铁血骑兵的信仰跟图腾。再次见到赵孝锡,拓跋玉只剩下畏惧,仇恨似乎凭空消失不见。

不知如何回答的拓跋玉,最终只能苦笑道:“巴蜀郡王,你的这些士兵,都是真正的勇士。对于他们的阵亡,我同样感到万分的抱歉。”

对于拓跋玉的回答,赵孝锡无置可否的道:“此次本王看在国主跟公主的份上,还有你族叔代为求情的面子上,答应将你接来皇城,并有条件的放你离开。

可你们拓跋族的回报,就是让本王这些兄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本王说,他们是因你而死,有没有冤枉你?那你能替他们报仇吗?或者说,让本王亲自出手?”

看着赵孝锡不容质疑的口气,拓跋玉很明白。赵孝锡话中所说的报仇,只怕是让他将跟与其竞争的手足给杀了。至于那些放走的骑兵,没人会关心他们的生死。

尽管拓跋玉清楚,想当上部落的首领,他那些夺权的兄弟手足,就必须铲除。可拓跋玉有时也想,能否保留一下家族的血脉,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

现在看到赵孝锡逼视的眼神,拓跋玉非常清楚,这是对方在让他表态。如果拓跋玉不答应,回归部落后铲除那些派兵伏击的兄弟,赵孝锡会亲自带兵讨伐拓跋部落。

鉴于这种情况,拓跋玉最终咬牙道:“请郡王殿下放下,玉会给他们一个交代的!”

听到拓跋玉的这番回答,赵孝锡很快轻点头道:“好,本王看你表现。赵大,命令所有百骑长,随本王牵马带这些兄弟入城。晚上本王,亲自替他们送行!”

又一次将拓跋玉放一边,赵孝锡很快牵着两匹驮着尸体的战马。表情严肃的,拉着驮尸的战马往城中走出。而赵大等军官,以相同的方式牵马携尸进城。

这种战死后的厚待,看的拓跋玉也是眼中惊叹不已。对于他们这些掌权者而言,就算再忙乎手下的士兵,也不会做出这种不符尊卑身份的事情来。

可在赵孝锡看来,这些阵亡的骑兵,是接受他的命令而来。如果没有他的命令,他们根本不会落到今日的下场。他有必要做点什么,弥补心中的愧欠!

活着,他是这些阵亡骑兵的领袖兼兄弟。死了,他除了是领袖,而是他们的兄弟跟袍泽。这种战场兄弟情,是不分王爷还是普通一兵的。

无论前世今生,赵孝锡都是一个非常重视战友情的人。那怕他现在贵为郡王,也希望能以普通战士的身份,送这些战友最后一程!

第三百三十二章边境局势骤紧

看着牵马驮尸入城的赵孝锡,站在皇城上的赫然连跟守城的官兵,都能感受到那份悲凉却激动的心情。普通一兵,战死后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古今往来有几人呢?

相比皇城上守城官兵,觉得死后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真的死而无憾。做为领兵将领的赫然连,却终于理解,为何这些精锐的骑兵,会对赵孝锡如此狂热的拥护。

那怕赫然连觉得,赵孝锡此举更多是用来收买人心。可扪心自问,如果将来他带领士兵出征战场。出现这种伤亡,他能否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

对于他们这些统兵将领,能走到今日的品阶。谁不是踩着手下将士尸骨,堆成的军功被提起的。可赫然连从来没想过,以这种方式给予阵亡士兵最大的尊重。

等到这队铠甲染血的骑兵队入城,不少城门口的西夏官兵,都腰板挺直表达对亡者的尊重。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战士,也能感受到这份生离死别的悲凉。

看着这些沉默却有序的骑兵入城,拓跋玉真正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气息压的他喘不过气来。做为领兵过的武将,拓跋玉能感受到,这些骑兵心中的火热。

他敢说,如果此刻有人敢挑衅他们。这些士兵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就算一支万人骑,也会在他们面前胆寒。这种勇猛的气势,确实令他感受到亲卫队的强大。

一些还在街道上闲逛的西夏皇城百姓,看着这支打着大宋龙旗的亲卫队入城。也自发的闪躲到一边,没人敢去冲撞跟阻拦,甚至躲到一边的时候,也沉默不语。

整个皇城的街道上,仿佛随着赵孝锡一行入城。陷入了寂静无声的状态。看到这一幕,赫然连也忍不住叹道:“大宋有此子,真乃幸运!”

只是有句话他没说出来,那就是大宋有了赵孝锡这样的统兵郡王。对于他们这些番邦之国的臣民而言,就未必是幸运。甚至可以说,是灾难也不为过。

等到赵孝锡领着亲卫队。住进已然准备好的临时军营。有关他这支亲卫队的猜测,也变成皇城百姓讨论的话题。不少皇城百姓都觉得,大宋真的不好惹了!

如果说去年的兰州大战失利,让不少百姓甚至君臣觉得,那只是指挥作战的赫连铁树报仇心切,中了宋军的埋伏。其实大宋的军力,是远远打不过西夏的铁骑。

可今天看到赵孝锡的这支亲卫队,再也不会有人抱着那种小视大宋军力的幻想。有这样一支强悍的亲卫骑兵队,谁敢保证赵孝锡手下。没有其它更强悍的骑兵呢?

得知赵孝锡的亲卫队入城,段誉跟木婉清等人,甚至连李清露也赶了过来。看到摆在军营中,那几十尸气息全无的骑兵,每人都能感受到赵孝锡心中的悲意。

第一次看到赵孝锡的手下部将,李清露从这些将士的眼神中。能感受到他们对赵孝锡的拥护,是发自内心真诚的拥护,而非赵孝锡的郡王爷身份。

在她看来。铁鹞军或许是她见过,最为强悍的骑兵。可看到这些铠甲血渍未消的骑兵。李清露突然觉得,这支骑兵的战斗力,只怕一点不输铁鹞子。

就在她抵达这里,关注着军营即将进行的火葬仪式时。她很快看到了,处于队伍中显得有些悲伤的拓跋玉。如果不是离的近,她都认不出此人就是她表哥。

望着其它人的目光。都注视到那些尸体之上,李清露很小心的走到拓跋玉身边。轻声的喊道:“拓跋表哥,路上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听到有人喊自己,似乎接受了一场精神洗礼的拓跋玉。回头就看到,站在身后观望的李清露。还有一个他没见过的妙龄女孩。

知道此次能回归西夏,这位即将嫁为人妻的表妹,也是出了不少力。拓跋玉很快弯腰道:“拓跋玉,见过公主殿下!多谢公主美言,让玉有机会重返故土。”

虽然曾几何时,拓跋玉也想过,迎娶这位才貌双全的表妹公主。可有过其它部族公子失败的经历,拓跋玉也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

此番已然知道,李清露既然和亲大宋,成为那位年青郡王妃子的拓跋玉。还是恪守着臣子之礼,以公主的尊称,跟这位表妹攀谈,以免令人不快或误会。

似乎明白拓跋玉的有意疏远,李清露也清楚,她现在的身份,确实不能再象以前那样。同这种亲戚,又或者年龄相仿的男人亲近,以免引来赵孝锡的不快。

只是她很好奇,有皇室发出的通关防,赵孝锡的亲卫队,怎么还会出现这么大的伤亡呢?而且,看这些骑兵的实力也不差,那么攻击他们的人,又是谁呢?

提及这个事情,拓跋玉显得很无奈跟失落的道:“回公主,郡王的亲卫队,在护送玉回皇城的路上,遭到了三千骑兵的伏击。那些骑兵,是我大哥他们派来的!”

一听这话,李清露显得很惊讶的道:“怎么会这样?拓跋野将军,不是告诉过,拓跋部落不许派兵去救你。等你进入皇城,在求郡王放你回归部落吗?难道?”

似乎猜到了一种可能,李清露有些不敢置信般,没把剩下的话说出来。这种手足相残的事情,摊到任何人身上只怕都不好受。

见李清露意识到,那些人不是来救他,相反是来杀他。拓跋玉也很悲伤的道:“如果他们有能力,能扛起部落兴亡的重任,我就算永远不回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大哥跟二哥的性子,相信公主殿下也清楚。他们除了知道夺权,根本就不懂如何处理部落的事务。明知部落此刻危机重重,却还放不下心中那些贪心啊!”

这话说的简单,可面对掌控一个大部落族民的生死。这种不是君王,堪比君王的至高权利。任何心有野望的人,能够无动于衷呢?那怕拓跋玉,也不甘一世平凡。

摊上这样的出身,很多时候就算不争,也很难逃脱别人的猜忌。除非愿意另谋出路,跟部落划清界线。不然,就是依附于某个强势的继承兄弟身边,以求庇护跟免除猜忌。

讲究弱肉强食的草原部落,谁又会甘心当个弱者呢?

明白这是必须经历的一种血腥淘汰,也是部落新老更替,必须经历的一道痛苦。拓跋玉也渐渐,压下那些心中对手足的好感,让自己能适应成为掌权人的心路磨砺过程。

不知道如何安慰拓跋玉的李清露,也只能抱以一声长叹。做为皇室公主,李清露对于这种夺权时手足相残的事情,见到的也不是第一回。

就如她有时说,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当个普通牧民家的女孩。那样她或许就不会承受,太多不应该她承担的重担。很可惜,那只是一种幻想跟奢望!

伴随着她们的聊天,在那些亲卫骑兵的搭建下,那些阵亡士兵的遗体,被陆续摆在了火化台上。随着赵孝锡一声‘兄弟们,走好’的声音,干柴堆也变成了熊熊的烈火。

看着先前已然脱下,摆放整齐的铠甲跟刀箭,每个参与送行的亲卫骑兵。都感受到,一种逝者安息的气氛。有这位郡王亲自送行,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做为赵孝锡的部下,就算他们还有家人亲属。回去发给他们家人的抚恤金,也足够他们家人一生衣食无忧。这也是赵孝锡,一直坚持做到的事情!

正是这种生前享受亲卫荣誉,死生不用担心身后事的保障。让这些加入亲卫队的武卫跟骑兵,真正的无畏生死。今日他们送行战友,它日也会有战友替他们送行。

在军营举行着火葬仪式之时,得到赫然连汇报的李乾顺,也同样感觉到。这次幸好他没选择两位大辽王子中的一位,不然西夏真的危险。

只是他心中始终有个心结,一直未解,望着得到召唤过来的兵部尚书。李乾顺略带深意的道:“你们觉得,这支亲卫队,会不会就是那支覆灭铁鹞的鬼骑军?”

对于李乾顺而言,当初铁鹞子在黄河边的损失,让他一直耿耿于怀。要知道,铁鹞军代表着皇室,代表着西夏的至强军力体现,失败真的让他颜面尽失。

了解李乾顺心结的兵部尚书,很快道:“国主,据臣所知,赵郡王手下的鬼骑军似乎在宋辽边境出现过。而这支亲卫队,是从成都路一路开拨而来的。”

经过李秋水的提醒,李乾顺已然了解到,大宋训练的上万精锐骑兵。已经开赴到宋辽边境,让辽国方向也紧张不安,开始在边境加派部队驻扎。

尽管李乾顺知道,这是大宋有意威慑大辽,为即将到来的两国和亲做准备。警告大辽方面,不要轻举妄动。不然,大宋的军队,很有可能挥军入辽。

眼下大辽方面也在紧急应对,这场三国大战能否打的起来。只怕要等,那两位大辽王子返回大辽后才知道。其实不光大辽大宋兵力在调动,西夏的兵力同样在调动。

尤其在与辽国接壤的地方,李乾顺更是集结了重兵防御。对他而言,能让大辽打消入侵西夏的想法,就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局面。这场大战,西夏当旁观者无疑是最有利的!

第三百三十三章求仇人帮忙

当赵孝锡忙着替阵亡将士祭奠时,关闭的皇城外,又响起一阵吵杂的马蹄声。先前被赵孝锡卫队吓了一下的守城官兵,立刻又打起精神,张望着蹄声跟火光出现的方向。

等到这支人数仅有几百的骑兵队伍抵达皇城门口,看着队伍中打起的旗帜,不少守城官兵也认出,那是拓跋部落的旗帜。可怎么这个时候回城呢?

不管如何,随着拓跋野现身喊门,负责守卫皇城的兵将。还是不敢拒绝这位万夫长的意思,上报到赫然连处,很快就得到了同意开门的回复。

等到拓跋野进入城内,很快询问道:“大宋郡王的卫队是否到了?”

引领着他们的守城兵将,回道:“回将军,大宋郡王的亲卫队,比将军早进城不到两时辰。不过,他们进城时,还带了近百具尸体,似乎在路上受到了袭击。”

一听这话,拓跋野的表情也纠结了起来。虽然他早就知道,那三支尾随而至的部落骑兵,肯定不会轻易罢手。对他们而言,拓跋玉的威胁非常大。

好在这次他总算,完成了赵孝锡提出的条件。只是现在让赵孝锡手下,付出这么大的牺牲,谁知道他又会怎么为难自己呢?

偏偏拓跋野清楚,如今赵孝锡的卫队顺利进城,意味着那几位公子的算盘落空。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做些铤而走险的事情。再不回去,拓跋部落怕是会大乱啊!

带着这种纠结的心,拓跋野很快带着身边的亲随,来到了亲卫队驻扎的军营。等到他抵达被同意进入时,刚好看到赵孝锡在替那些阵亡将士装骨灰。

望到这一幕,拓跋野也显得有些担心。生怕等下赵孝锡又会反悔,再提出一些为难的条件,那他如何去完成呢?要知道,杀耶律齐已然是冒极大的风险了。

就在他显得有些担心的时候,看到他走进校场的拓跋玉,很快上前道:“叔父。幸苦你了!不知叔父,此行为何匆匆出城,又深夜进城呢?”

先前从李清露那里得知,拓跋野在他进城前,不知为何突然带兵离开了皇城。可现在,又大半夜的进城,刚回城就找了过来,着实令他有些好奇。

面对拓跋玉的询问,看到他并没什么损伤。拓跋野终于放心的道:“玉儿,看到你平安无事,叔父总算放心了。至于我出城做甚,等下再与你细说。

先前进城的时候,我听人说,你们进城前遭受了埋伏。我还一直担心,你会出什么意外。对了,那些伏击你们的骑兵呢?都被杀了吗?”

清楚那些受命于部落其它公子的骑兵。敢做出这种背叛部落首领的事件,想来也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念头。除非是全部战死。不然只怕没人敢逃跑。

对于拓跋野的询问,拓跋玉苦笑道:“侄儿此行返回西夏,一路多亏郡王爷手下保护。我倒没什么损伤,可那些将士,都是死于先前的战斗之中。

至于部落的三千骑兵,此刻只怕也三不存一。最后还是侄儿求情。亲卫队的赵将军,才看在侄儿的面子上放他们一马。我也答应,不追究他们的责任,毕竟他们也受命行事。”

有这样仁慈的部落首领,自然是他们这些部落臣民的幸动。可在拓跋野看来。一谓的仁慈也是非常致命的。现在看来,这位侄子的心还是有些软啊!

略带考验般道:“这样说,你都知道他们是谁派来的了!你就没想过,如果你真的落到他们手里,他们又会如何对待你呢?你仁慈,我知道,可他们呢?”

面对拓跋野的问题,拓跋玉终于严肃的道:“叔父,请放心,侄儿心中有数。既然他们不认我这个兄弟,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为部落,我必须狠一回。”

有了这个回答,拓跋野也不再说什么。其实真要说起来,这或许是身为部落首领一脉的悲哀。看似子孙众多,可每到继承人轮换,首先被开刀的就是手足兄弟。

就在叔侄俩交谈之时,赵孝锡让人将收敛好的骨灰盒,全部包裹存放好。待到返回大宋后,他们的骨灰盒,一部分将埋葬在骑军营,一部分将交还他们的亲人。

而他们的名字,也将被铭记在骑军营烈士纪念碑上。这也是加入骑军营,不少骑兵所希望得到的最高待遇。毕竟,这是流芳千古的荣誉啊!

交待段誉将已然有些困倦的木婉清等人带回,那怕同来的李清露跟王语嫣,也被他安慰着先离开军营。至于他,晚上就将在这里住宿,陪这些亲卫队的骑兵同宿一夜。

等到专门给他准备的房间收拾好,赵孝锡才朝赵大道:“赵大,去把拓跋野叔侄叫来。另外,在我们没出来前,禁止任何人靠近客厅。”

‘是,王爷!’

吩咐身边的近卫,将客厅周围包围的水泄不通。赵大才将一直等待召见的拓跋野叔侄请来,告诉他们赵孝锡有请。至于谈什么,赵大同样不清楚。

望着拓跋野手上推着一个木盒,赵大跟拓跋玉都有些好奇。可这个时候,他们都没询问,三人很快进入到客厅之中,而两扇房门很快被紧闭了起来。

请礼问好之后,拓跋野也没多废话,很快道:“郡王爷,这是你要的交换条件!”

将手中的木盒一推,赵大很快就接了过来。得到赵孝锡的示意,很快就打开了木盒。等到他看见,里面乘放的竟然是一个人头时,也很好奇这人头的主人是谁。

做为带兵将领,又是百战老兵,赵大对人头还是不会感动惧怕。毕竟,如果出现在战场的时候,他们每战砍下的人头,只怕很多都数不清。

瞄了一眼,此刻还未闭眼的耶律齐人头,赵孝锡很快道:“拓跋将军,还真是兵贵神速。放心,本王说过的话,从来都不会随意更改。拓跋玉,随时都能跟你离开。

只是本王现在很想知道,拓跋将军现在是不是想着,立刻把他带回部落,早点去见你们的族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本王奉劝拓跋将军,还是打消这个念头。”

呃!一听这话,拓跋野很好奇的道:“为何?”

赵孝锡也不多说什么,很快将一封新收到的飞鸽传书,丢到了拓跋野面前。等到拓跋野跟拓跋玉看到这份谍报,显得异口同声的道:“怎么可能!”

对于两人的惊叹之声,赵孝锡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才开声道:“有什么不可能呢?这世上,只要给的起价钱,什么人都是靠不住的。不得不说,你们那位大公子很大方!”

上面写的内容,就是在得知拓跋玉被赎回,有些不甘失败的拓跋部落大公子。尽然花费重金,拉拢了部落其它长老,联名对老族长进行逼宫让位。

如今的拓跋族长,也就是拓跋玉的父亲,已经被软禁在部落大营之中。除此之外,拓跋野的家眷,此刻也被大公子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