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正式场合,从来不将父王这个称呼说出的耶律齐。内心其实很痛恨耶律洪基,当年对他的抛弃。可草原的规矩就是如此,适者生存,弱者淘汰。

谋士清楚耶律齐心中的不平,很快道:“据我们的密探打听到的情况,此次原本不至幸图部落,在开始排兵布阵,准备对部落进行打击,其它几个部落也有所举动。

只是在幸图部落开始出兵,打算袭击我们部落时,其它几个部落似乎都选择了观望。据说,国主是发了话,不许其它部落参与此事,但消息还未得到证实!”

听到这里,耶律齐突然眼神一凌道:“看来,他真的无视我们两大部落的残酷竞争。不管如何,我都不会坐经待毙,就算死,我也不会这样窝囊的死去。

给部落长老发信,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拉拢部落附近的大小部落。不求他们帮忙,就让他们中立,不要参与此次竞争。我倒要看看,幸图部落能否吞下我们部落。”

似乎知道这位父王,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兄弟间的争斗他会当成没看见。尽量给他们提供相差不大的力量进行较量,胜者将被定为继承人。

尽管目前耶律齐的实力稍显不足,可单凭一个支持耶律图的母系部落。耶律齐觉得,他还是有办法,让对方在这场竞争中占不到便宜。

就算暂时不好杀了这个弟弟,能剪除掉幸图部落,给其一定的重创,耶律齐觉得,他未必会失去竞争继承人的机会。就算耶律洪基冷酷无情,为了大辽他知道该做什么选择。

望着耶律齐斗志昂扬的眼神,这位一直陪伴他成长的谋士,也清楚这是一场不胜则亡的战争。那怕现在的局势对耶律齐不利,可只要去拼命,总会有机会的!

在耶律齐为即将到来的竞争而拼命时,耶律图同样在计划着,如何让这位突然冒出的大哥消失。此次的西夏行,真正让他感受到这位大哥带来的威胁。

为了能成功接掌大辽的权柄,耶律图的原则只有一个,任何挡他上位的人都是敌人。他不会顾及任何情面,铲除一切阻碍他登顶的人。

在他开始懂事,并接受皇族子弟教育时,那位母亲还有母亲那些亲戚。就给他灌输,在皇位继承的事情上,容不得他有任何心软。

因为这种竞争,往往代表着生与死。甚至这种生死,不单单是他们个人,还会牵涉到支持他的人性命。成者王候败者寇的道理,耶律图同样非常清楚。

跟耶律齐一样,此刻的耶律图也在与谋士盘算着回国的事情。虽然他也想过,将这位大哥留在西夏。可耶律图更清楚,现在还不到你死我亡的时候。

本身护卫力量就损失比较严重的耶律图,在这个时候理智的选择了隐忍。而且他相信,在他没返回大辽前,这位大哥应该还不敢杀死他。

可把性命寄托于猜测之上,耶律图都觉得不保险。为此,他还是决定,离开皇城之后,马不停蹄往大辽赶,甚至可以花费一些代价请人当保镖,护送他们返回大辽!

第三百三十八章不要金银要人头!

尽管西夏方面知道宗赞不告别别的事情,可第二天吐蕃的卫队,还是打着他们王子的旗号。在皇城百姓的注视下,保留了颜面离开,甚至城外还有一支千人骑护送。

就在这些百姓觉得,这驸马征选都没进行,怎么吐蕃王子就离开时。没多久,上次被拦下来的大辽小王子的卫队,再次出现在皇城百姓的视线之中。

面对此次他们离开,赫然连还特意陪行,不少皇城百姓也被搞糊涂了。不是传言刺杀公主的凶手,就是这位大辽的小王子吗?那怎么还让他离开呢?

就算有些百姓心有不甘,却也没人敢象赵孝锡那样,单枪匹马的将他们拦阻下来。这一次,耶律图在赫然连这些城防军的看护下,也总算顺利的出了城。

得知顺利出城,耶律图掀开马车上的车帘,略带不甘的道:“兴庆府,本王总有一天,还会回来的!来人,传令众军加速行军,先离开兴庆府再说。”

此番来西夏,真正让他感受到了耻辱。尤其是昨天,赵孝锡丝毫不顾颜面的不屑,更让他恨上了这座皇城的所有人。只是他明白,眼下不是雪耻的时机。

想要洗刷在这里承受的耻辱,首先就必须登上那张皇帝宝座。如果不能胜利掌权,他所有的想法都不可能成为现实。眼下,平安返回大辽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花费了不少的代价,耶律图从那位兵部尚书手里,得到了一千骑兵的保护。只是这种私下的交易,为了顾及影响,更多要等他们离开兴庆府,才会得到那些私属骑兵的帮助。

在耶律图换乘战马。不在需要这缓慢行进的马车,开始往夏辽边境赶时。那些皇城百姓,很快又看到,第三支离开皇城的队伍。

相比耶律图享受到大辽王世子的待遇,耶律齐却显得很平常了一些。身边的护卫,也没先前两支队伍多。就连本人。也是直接骑马缓行,与赫然连告别后离开。

看着吐蕃跟大辽陆续离开,赫然连长松一口气时,更多也充当了深深的担忧。做为皇城守将,赫然连非常清楚,眼下平静更多只是暂时的。

等到大辽两位王子回到大辽,相信那位大辽的皇帝,不会轻易的放过西夏。到时好不容易,平息下来的两国战乱。怕是又要再起风云。

其实在赫然连看来,这次选择与大宋结盟,他更多觉得应该。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赫然连已然发现,赵孝锡相比这些前来应征的王世子,文治武功都强上不少。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赵孝锡能否真心实意,帮助西夏对抗大辽呢?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如果不救,西夏这次只怕真的赔了公主又折兵啊!

当三支队伍离开皇城时。赵孝锡却收到布衣阁,紧急送来的情报。看到这封情报,赵孝锡很快道:“来人,去把拓跋野叫来。这事,本王要好好问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布衣阁紧急送来的情报。就是侦察到拓跋部落,跟着拓跋野出来的三支千人队。如今正隐藏在赵孝锡卫队前往兴庆府的路上,第一批伏兵想必今晚就能接战。

得知赵孝锡有请,待在皇城等待拓跋玉回来的拓跋野,也不明白这个时候。赵孝锡为何会主动找他。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不管如何,在拓跋玉没顺利回归前,拓跋野面对赵孝锡都必须委屈求全。这并非拓跋野怕了赵孝锡,而是为了部落的稳定,必须忍气吞声应付赵孝锡的霸道。

等到拓跋野抵达大理卫队下榻的驿馆,如今的驿站里面,除了还未离开的回鹘卫队,已经显得很空荡。可就算如此,附近巡逻的守城兵一样不敢大意。

当拓跋野抵达驿站,赵孝锡也没隐瞒什么,直接道:“拓跋将军,你是不是觉得,本王同意将拓跋玉带进西夏,你们就万事大吉了?”

拓跋野一听这话,显得有些不解的道:“还请郡王明示?”

望着一头雾水的拓跋野,其实赵孝锡早就知道,此事并非拓跋野的手笔。可在赵孝锡看来,这种情况下,不借题发挥一下,岂不太傻了。

很快将翻译好的密信,直接丢到了拓跋野坐的位置上。看到上面写的内容,拓跋野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了起来,随后却显得一脸怒气。

‘他们还真敢这样做!’

骂出这样一句,看着赵孝锡严肃的表情,拓跋野立刻道:“郡王爷,还请见谅,此事野真的不知情。他们想必是其它两位公子私下所做之事,绝非族长下令所为啊!”

赵孝锡对于他的回答,显得很平静的道:“这是你一家之言,本王不管他是什么人。我只知道,他们准备伏击本王的卫队。你说,这种不守承诺的事情,本王应怎么做?”

听到这话,想到赵孝锡当时在皇宫所说的话,拓跋野咬牙道:“请郡王放心,野这就派兵去解救你的卫队。不管他是谁派来的,谁敢打你卫队的主意,就与野为敌。”

明白他一直都是支持拓跋玉接掌部落的万人将,拓跋玉的生死,也关系着他的生死。如果拓跋玉不能掌权,他跟他身后的族人,都将因此而被清理血洗。

既然那两位烂泥扶不上墙的公子,敢这样公然派兵截杀拓跋玉,就意味着他们从暗斗变成了明争。那么他也必须拿出决断,不再给这两位公子保留颜面了。

看着拓跋野说出这话,赵孝锡突然抬手道:“拓跋将军,还请稍安勿躁。听将军话里的意思,这些伏击本王卫队的拓跋骑兵,并非将军指使的?”

拓跋野听着这话,苦笑道:“郡王,拓跋部落的事情,能瞒过别人,只怕瞒不过郡王吧?此事真不是野所为,而是两位公子统领的骑兵,不想看到玉儿他平安回归吧!”

见拓跋野这样干脆的自爆部落的家丑,赵孝锡反倒点头道:“看来拓跋将军对侄子,还真的信心满满啊!算了,这事就不用你出手了,本王的卫队不是那么好伏击的。

既然今天拓跋将军在这里,本王的卫队想来明后天就会抵达。将军是不是听听,之前在皇宫说的条件呢?要知道,本王的条件可不好完成哦!”

望着赵孝锡诡异的笑容,拓跋野心里骤然一惊,却很快道:“还请郡王直言!”

‘先前在皇宫,国主一直言拓跋部落,为捍卫夏辽的边境,做出不菲的功勋。而拓跋玉的回归,方能让目前即将陷入分崩离析的拓跋部落稳定下来。

换句话说,拓跋玉能否平安回归部落,关系到拓跋部落的未来。这样的拓跋玉,值不值得拓跋部落,拿出点诚意来呢?本王不要金银,也不要战马,只要一个人头!’

不要金银要人头!

这话听的拓跋野心中困惑,可得到赵孝锡用茶水,将这个人名字写出来时。拓跋野内心一苦,叹道:“郡王爷,此事太过滋事体大,传出去只怕辽国会震怒啊!”

写在桌子上的人名,正是耶律齐三个字。要这个人的人头,无疑是彻底跟大辽翻脸。到那时,拓跋部落必须承受大辽震怒的后果,能否保存下来真的尚未可知。

赵孝锡对拓跋野的回答,很平静的道:“拓跋将军,这就是本王的条件。而且,给你考虑的时间不多,如果他返回大辽,就意味着我们两方的协议破裂。

或许你会觉得,本王为什么非要他的命。原因很简单,他差点要了本王小妹的命,也差点要了银川公主跟段世子的命。本王不想他安然回到大辽!

顺便说一句,他如果死了,大辽有人会震怒,但同样有人会高兴。更何况,将军出身拓跋部落,难道就没点隐藏起来的力量。据本王所知,这辽夏边境马匪众多呢!”

抛下这样一句话,拓跋野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可他清楚,赵孝锡既然把条件说出来,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要耶律齐的命,就会要拓跋玉的命!

就在拓跋野还想商量一番时,赵孝锡却以公事为由,直接端茶送客。临出门的时候,赵孝锡还特意提醒他一遍,耶律齐卫队行进的路线。

望着离开的赵孝锡,坐在会客厅的拓跋野,也清楚给他考虑的时间不多了。一命换一命,听上去很合乎情理。可拓跋野非常清楚,一旦做了这事,拓跋部落再无反悔的机会。

一句话,赵孝锡让拓跋部落去追杀耶律齐,是一箭双雕的打算。既解决了未来的对手,又把拓跋部落绑上了战车。让他们从此,没机会再与辽国眉来眼去。

走出驿馆的拓跋野,此刻才真正明白,这位大宋的郡王爷。非但武功高人一等,这算计人的本事,同样也不是他所能相比的。

那怕他知道这是个坑,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往里跳。相比杀一个大辽王子,拓跋野还是觉得,拓跋玉的性命更为重要。这不但关系整个部落,更多也关系他的身家性命!

第三百二十九章钱收下,人没有

抛出条件的赵孝锡,不担心拓跋野不答应。一个外族王子,跟一个关系他身家性命的部落首领,那头轻那头重,赵孝锡相信拓跋野这样的老江湖,其中利弊他分的清楚。

果不其然,在抛出条件不久,拓跋野很快带着手下的千人骑兵队,快马加鞭的出城。至于他是去救援拓跋玉,还是去追杀耶律齐,从他行军的方向就一清二楚。

对赵孝锡而言,在耶律齐出城的那刻,他这一行人就被武卫跟布衣阁给盯上。先前他分批洒出去的侍卫,此刻都受到了武卫的无情捕杀。

这些替耶律齐打探归途情况的侍卫,离开皇城后的一举一动,都被武卫给监控了起来。相比这些大辽武士的伪装,武卫无疑高出他们一截。

反倒是先一步离开的耶律图,敢拉的下脸请西夏的兵部尚书,派一支千人队沿途保护。虽然这样做,会给人留下胆小怕事的印象。

可在耶律图看来,任何面子都不如性命重要。只要能平安回到大辽,夺得太子之位。在这里丢掉的面子,耶律图早晚会亲自找回来。

这种歪打正着的方法,让赵孝锡觉得这耶律图,并非看上去那样有勇无谋。只是相比耶律齐的威胁,赵孝锡觉得耶律图更小一些。

既然耶律图担心归途,会碰到他大哥的暗杀。那么赵孝锡,自然要让这种担心变成现实。让耶律图明白,他跟耶律齐只能活一个,根本没第二种可能性。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赵孝锡特意将西辽边境活动的秘营马队,也布置在耶律图回程的路上。将从捕杀到的耶律齐侍卫身上搜到的东西,送到那些打埋伏的人手里。

栽脏陷害。有时也需要一点技术,赵孝锡既然想让两兄弟势同水火,就必须将戏演的真实一点。甚至为了劫杀耶律齐,他还布置了后备计划。

如果拓跋野的袭击不成功,让耶律齐逃了出去,那些跟踪的武卫就会进行补刀。一句话。无论如何不能让耶律齐逃回大辽。

失去了耶律齐,其背后的部落,要么接受被耶律图收编血洗。要么只有一条路走到黑,另外投靠大辽的其它王世子,延伸部落的传承。

无论如何,这次的王位继承人之争,赵孝锡都会将它充分的利用起来。这种兄弟间的骨肉相残大戏利用好了,将令大辽乱上再乱,再受一次重创。

当赵孝锡坐在西夏皇城。调动着各方力量进行幕后行动时。同样距离兴庆府不远的赵大一行,很快也收到了武卫送来的情报,知晓前方有三支骑兵打他们的伏击。

看着武卫送来的情报,赵大对着身边的拓跋玉道:“拓跋公子,看来王爷预料的一点不假。知道你回来,你两位兄长很热情啊!在前方派了三千骑兵接你呢!”

听到赵大的嘲讽,拓跋玉内心一苦道:“赵将军,给你添麻烦了!”

时至今日。除非他真的甘心受死。不然,他唯有相信赵大。希望这支精锐的骑兵,能带着他杀出重围。只有活着回到部落,他才能报今日之仇。

在来兴庆府的路上,赵大已经告诉过拓跋玉。此次他能否被释放,还要看拓跋部落表现的诚意。说的直白点,他的生死还不属于他自己掌控。

当然。在这种行军的过程中,他也可以选择半跳逃跑。可他确信,那怕他能逃出这些骑兵的追捕。也绝对回不到部落,就会被几位兄弟的手下斩杀。

唯有跟着赵大他们进入皇城,跟支持他的部落将领汇合。他才能名正言顺的返回部落。如果他不能活着回部落,一切想法都是徒劳。

见拓跋玉明白自身面临的凶险局面,赵大很快道:“来人,给他一套弓箭还有头盔。拓跋公子,等下战斗起来,你必须跟在我身边。不然,后果你应该知道的!”

看着递到手上的弓箭跟头盔,拓跋玉很恭敬的道:“赵将军,玉现在是你的近卫。请把我当成你真正的近卫,我会寸步不离待在你身边,斩杀一直敢于靠近你的敌骑。”

面对拓跋玉表现出来的恭敬,赵大也没说什么,很快吼道:“全军听令,擦亮你们的刀箭,戴上你们的头盔准备战斗。让这些番邦贼子,尝尝我们近卫骑的无敌杀戮。”

能被抽调到这支卫队中的骑兵,无一例外都拥有加入黑骑军的实力。只是为了不刺激西夏人,那些黑披风跟鬼脸面具,不到特殊时刻都不会装备上。

可现在他们装备的防护铠甲还有头盔,都能充分保证他们的安全。加上他们使用的装备,都跟黑骑军一模一样。一千对三千,他们还真的没什么可担心的!

伴随着赵大的命令下达,那些骑兵面带兴奋,纷纷佩戴好防箭头盔。拿出弓箭跟刀枪,在各自队长的指挥下,往那些伏击骑兵所在的地方缓骑而去。

随着伏击骑兵的游骑出现,赵大连追杀的骑兵都懒的怕,直接往对方等待的地方杀去。有了兰州之战的洗礼,赵大等人已然无畏这些西夏骑兵。

等到第一支千人骑,稳稳当当的出现在卫队正前方时,同样使用铁枪的赵大。将手中的长枪一举,整个卫队的骑兵,开始步调一致的等待冲锋的命令。

对赵大而言,在这种平原地带,想伏击走官道的他们,无疑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这些不敢光明正大露面的骑兵,能做的就是速战速决。

看着赵大等人队形严整,同样等候多时的拓跋族骑兵。明白他们此次出来,最大的任务就是斩杀拓跋玉。如果拓跋玉不死,返回部落死的就是他们。

很快一个身穿铠甲的骑兵上前道:“敢问当前的,可是大宋巴蜀郡王的卫队?”

处于近卫保护中的赵大,很快道:“既然知道我们是巴蜀郡王的近卫队,尔等为何还在此阻拦。难道,你想挑起两国的战争吗?”

赵大的话一出,骑兵很快道:“敢问将军是?”

‘巴蜀郡王近卫队将赵大!’

对于赵大而言,他真正的本姓,都遗忘的差不多。做为赵孝锡的家将,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子孙后代,都将成为赵家的家臣良将。

这位蒙脸的骑兵,很快道:“赵将军,我家公子并非有意与郡王为敌。只希望赵将军,能将拓跋玉交出。我家公子愿奉上黄金千两以示歉意!”

随着这位骑兵的话说出,后面的队伍中,果然有几个骑兵的,抬着几箱黄灿灿的金子。看上去,对方似乎诚意十足,只要赵大交出拓跋玉。

面对这样的贿赂,拓跋玉隐藏在头盔中的表情,也显得异常的狰狞。尽管他早就清楚,这种情况早晚会发生。可从未想过,这一刻到来时,会这样让他痛彻心扉。

就在这位谈判的骑兵,觉得这点黄金,只怕不会让对方动心时。赵大却道:“看来你家公子还真大方!行,我先看看黄金真假,来人,把黄金拿过来给本将看看。”

随着赵大的命令下达,身前两个骑兵,很快就策马走了过去。看到过来的骑兵,准备拿走黄金,那位骑兵显然,没意料会是这种情况。

就在他说‘慢’的时候,赵大很快道:“怎么?怕本将说话不算数吗?那你们回来吧!不让本将检查黄金真假,本将岂能轻易把人交出来?”

看着赵大二话不说,就直接翻脸结束谈判。这位领了死命令而来的骑兵首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赵大派出的骑兵,将这一千两黄金给打包带回。

等到赵大装模作样,检查了一下黄金的真假后,很高兴的道:“不错,这黄金是真的。对了,刚才你说,让本将把什么人交给你们啊?什么人,值一千两黄金?”

先前还担心赵大,会为了钱将他交出去的拓跋玉,听着赵大开始装糊涂。立马意识到,这位骑兵首领,怕是被赵大给耍了。这黄金吞了,人怕是不会交了!

果不其然,那骑兵首领很快道:“赵将军,这钱你可是收了,还请将拓跋玉给交出来。不然,休怪我等不给赵将军面子,少不了也要给赵将军讨教一番了。”

对于骑兵首领说出的威胁,赵大一阵大笑后说道:“真想不明白,你们公子怎么会派你这种傻事,来做这种傻事呢?想要人,没有!想死,本将成全你!”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恼羞成怒的骑兵首领,立刻道:“冲,杀了这些宋狗!”

伴随着他的命令下达,这支千人骑很快排出冲锋阵形,开始往赵大一行人冲击而来。面对这支气势汹汹杀来的西夏骑兵,赵大同样铁枪一挥,除了身边的近卫骑,其余骑兵全部杀了出去。

原本首先发动进攻的拓跋骑兵,反倒首先挨了箭雨的袭击。看着对方几乎人人,都拥有超高的射术,带队冲锋的骑兵首领,也觉得这下怕是撞到铁板了。

果不其然,在他们开始展开箭袭反击之时,赵大手下的骑兵已经射出了几轮铁箭。相比他们的反击,碰到身穿铠甲跟头盔的骑兵,几乎徒劳无功没多大杀伤力!

第三百三十章狼头授首

当赵大带领亲卫队,与拓跋族的伏兵展开撕杀之时。通往大辽的道路上,同时上演了两场撕杀。确切点说,是两场追杀之战。而被追杀的,正是从皇城出来的大辽王子卫队。

相比赵大带领这些战斗力,丝毫不输西夏铁鹞军的卫队骑兵,以很干脆利落的手段。将一支支等待多时的拓跋骑兵追杀驱散,显得很轻松继续前往西夏皇城。

两支被追杀的大辽卫队,却显得有些狼狈不堪。尤其是,为了快速返回大辽的耶律齐,也没想到针对他的追杀,会来的如此之快,快的根本不给他分辨的机会。

若非他手下的骑兵用命,在第一轮的追杀当中,他只怕就难逃一死。只不过,看着身后策马追击的蒙面骑兵,耶律齐同样清楚,他的危机远没结束。

在耶律齐不得不,派出手下的卫队,分批阻击对方的追杀时。另一路前往大辽的耶律图,却碰到不间断的马匪骚扰,身边的护卫每前进一步,都显得提心吊胆。

虽说这些马匪的实力,不足以对他们的队伍形成威胁。可不断受伤丧命的情况,让耶律图不得不将警戒线扩大,以便提前发现设伏于道路附近的散兵游骑。

看着替他压阵的千人骑,耶律图现在很庆幸,听从了谋士的建议。跟西夏的兵部尚书,以重金聘请其部落的骑兵,来保护他一行返回大辽。

如果没有这支千人队,这些跟狼一样不时出没的小股马匪,足以将他的卫队一点点吞噬。等到他疲惫不堪的时候,就是丧命于这些马匪的手上之时。

再次遇到袭击的耶律图,看着再次追击而出的骑兵,也显得非常恼怒。可还是听从谋士的吩咐。不做任何停留,继续往大辽方向前进。

在那些谋士看来,这些藏头露尾的马匪,肯定是有心人派来,伺机刺杀耶律图的。而这种刺杀的机会,唯有在西夏境内。一旦他们回到大辽,这些马匪绝对不敢再追击。

行进没多久,先前追击的骑兵带着一具尸体,回到了队伍之中。领头的武士,显得很气愤的道:“王子,这些马匪是土狼部落骑兵假扮的,你看这是什么!”

土狼部落,耶律齐的母系部落。部落中的精锐骑兵,都会在肩头纹上一个狼头。在这种地方。杀死的马匪出现这种标记,想想也知道马匪来自那里。

看着那个略显刺耳的狼头,耶律图咬牙道:“我的亲大哥,你还真看的起小弟啊!假扮马匪,栽脏西夏。看来西夏发生的刺杀,应该都是你的手笔吧!算无遗策啊!”

相比耶律图的气愤,谋士却显得有些谨慎的道:“单凭一个狼头标记,应该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对了。就杀死这一个马匪吗?其它偷袭的马匪呢?”

带队的护卫很快道:“手下敢发誓,那些马匪就是土狼部落的骑兵假扮的。手下曾经跟他们一起作战过。那些人射箭的动作使用的铁弓,都能说明他们就是土狼部落的骑兵。”

生怕这位谋士不相信,这位护卫又将捡到的铁弓递了上来。看到铁弓上的狼头标志,谋士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而耶律图,却突然显得镇定了下来。

很快道:“让勇士们幸苦些,把游骑哨放远一些。一旦遇到敌情。立刻进行支援。有什么事情,等我们返回大辽再说。把这具尸体,还有铁弓都带上。

有了这些铁证,本王到要问问土狼部落那些头领,到底还有什么话好说。敢刺杀本王。他们就要做好灭族的准备。继续前进!”

清楚有这支西夏千骑队护卫左右,耶律图完全可以放心返回大辽。只要他不冲动,不理会那些马匪的骚扰,这种小股骑兵的刺杀,根本不可能得逞。

在耶律图不顾一切,花重金要求充当保镖的骑兵,加快速度行军时。被追杀了一天一夜的耶律齐,终于被那些饿狼般的追击者,堵在一片草原之上。

望着已然合围的追击者,已然疲惫不堪的耶律齐,还是保持镇定的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你们知不知道,本王若死在这里,大辽必发兵西夏进行报复。”

听着耶律齐的大声威胁,围捕的骑兵队中,走出一个高大的蒙面骑士。很平静的道:“实在不好意思,就算两国会因此大战,今日你也必须死。”

面对这样的回答,耶律齐深吸一口气道:“阁下一路追杀至此,难道在本王临死之前,还要藏头露尾不成?能否告诉本王,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派来的?”

对于耶律齐看似临死前的要求,蒙面骑士却很直接的道:“不好意思,那怕我知道这种追杀有点胜之不武。可我有必须杀你的理由,要怪就怪你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听到这话,耶律齐立刻道:“你是大宋郡王爷派来的人?”

可他这句喝问,换来的却是那名骑士,很干脆的吼道:“杀!一个不留!”

追杀耶律齐的蒙面骑兵,正是拓跋野带领的骑兵。这些骑兵,都是他的亲信死士。他根本用不着,去让部落另外派人追杀。直接亲自动手,带耶律齐的人头去还侄子的命。

伴随着拓跋野的怒吼之声,那些同样感觉到耶律齐手下,难缠强悍的拓跋部落骑兵。也没想到,以他们一支千骑队,追杀这几百人的辽国骑兵,却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

望着直面杀来的拓跋部落骑兵,耶律齐终于感觉到穷途末路的威胁。而他身边这些亲近死士,同样意识到危险,着急道:“王子,我们挡着,你快逃!”

根本不给耶律齐任何拒绝的机会,那些同样疲惫不堪的骑兵,继续亡命般的进行阻击。而另外一些保护耶律齐的骑兵,则以命抵命般,为耶律齐杀出一条血路。

很可惜,人数优秀在这个时候,体现的分外明显。那怕耶律齐身边的骑兵,替他杀出了一条血路。可没等他来的及喘口气,就被一支直奔马头的铁箭将战马击毙。

栽倒在地上的耶律齐,刚从地上爬起,就看到先前与他对话的蒙面骑士。拎着一把鬼头刀,策马直冲而来,斩杀抵达在他身前的最后两个护卫。

望着那刀锋袭来,耶律齐抽出弯刀格档,却觉得手腕一疼。弯刀被对方一刀劈飞,刚准备说话之时,却发现自己的头颅,神奇的看到了一具无头的尸体。

看着已然授首,双眼有些死不瞑目的耶律齐。亲手将他斩杀的拓跋野,也觉得这个大辽王子,如果能顺利成长起来,将来只怕也是一位枭雄般的君主。

很可惜,死掉的枭雄没人去理会。直接收刀下令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