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晋无敌铁军-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不会吃路边摊上的东西。

    “高敬宗小儿所托非人啊!”房默轻轻笑道:“这么明显的疏漏居然还会出现……如果不是故意留给他们线索,猴年马月,他们也找不到这里。”

    “也不见得是所托非人,恐怕是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打草惊蛇。”王猛皱起眉头道:“按原计划行事……”

    说话间一阵阵整齐的脚步声响起,不一会儿,长街上南北两方,同时出现两队黑色甲胄的步兵,这些黑甲步兵都是身披黑色铠甲,左手执长方形步战轻盾,右手执大环刀,杀气腾肥头腾,而前后又出现密密麻麻的弓弩手。

    “里面的人听着。现在你们被捕了!一切拒捕行为将被视叛逆,格杀勿论!”随着徐敬宣法华叫声。一队队内卫军全副武装的内卫军士兵便将这个金玉阁包围了起来,弓弩引弦待发,环首刀出鞘

    ……

    “区区高敬宗,见过郗使君”

    高敬宗率领着北府军籍戡、崔逞、陈应以及女扮男装的谢道韫,以及陌刀军一团将士列队迎接郗超。高敬宗就是这么一个人,人敬我一尺,我让人一丈,若是对笔欺负到头上,他绝对不会客气。桓熙随手给了高敬宗一个下马威,摆上了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人头,高敬宗这边用命全副武装的陌刀军一个团共一千六百甲士给郗超转而来一个示威。

    郗超也并不客气,大大方方受高敬宗一礼,然后伸手扶了扶,算是回礼。

    郗超看着站在面前的整整齐齐四个方队,极为感慨地道:“高都督治军有方,令超大开眼界啊……”

    高敬宗笑了笑,谦逊道:“敬宗不敢当使君以官阶相称,郗使君直呼敬宗姓名即可!”

    郗超摆了摆手:“超不与都督客气,不过直呼姓名也不妥当,超也算是将门出身,托大了叫你敬宗贤弟吧!”

    高敬宗笑了笑,也不再推辞。

    高敬宗当即引着郗超、桓熙等进入都督府大厅。宾分主客落坐,郗超望着大厅内的高脚桌椅,忡怔了好一会方才问道:“大厅弄成这样,是不是太惊世骇俗了?”

    高敬宗笑道:“若无赵武灵王胡装骑射,便不会有我汉家紧身戎服。”

第285章 陌刀陌刀

    郗超皱着眉头打量了半晌太师椅,学着高敬宗的样子坐在上面,背往后靠了靠,啧啧而叹道:“妙!妙!这以后的膝盖,就不用受罪了。”

    随即,郗超笑道:“见敬宗贤弟如此,便知贤弟也是一个雅人,如此桌椅,不知道贤弟可否介绍工匠认识一二?”

    “兄台何必如此麻烦!”高敬宗笑道:“这桌椅不过玩物,敬宗曾先后打造四套,郗超归时,不妨带回襄阳两套,另一套借郗兄之手,转赠大司马。”

    “如此……也好!”郗超沉吟道:“敬宗贤弟也是个知兵之人,你军中有许多弓箭手么?”

    高敬宗摇头道:“卑职惭愧,带得都是些初上战阵的新兵,还来不及训练他们射箭!”

    郗超皱起了眉头,高敬宗笑道:“可惜了,北府军成军时间太短,训练不足,如今这中原早非惜日之中原,也算是化外之地,搞不到什么好的东西,况且弓弩造价不菲,敬宗有心亦是无力啊!”

    郗超随手招来亲随,亲随俯身,郗超在其耳边低语一阵,不一会儿,郗超亲随拿来一个图画,郗超接图画递给高敬宗。

    高敬宗如今不再是小白一枚,一眼就看出这画上画的是一座床子弩。这是晋朝在床子弩的基础上改进出来的重型弩机,名叫万钧弩。钧是中国古代计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万钧就是相当于三十万斤,当然万钧弩并非需要三十万斤拉力才张开,在这里只是一个形容词。万钧弩是两晋朝廷的镇国之宝,威力非常大。这种万钧弩第一次采取棘轮上弦的方式,比较省力,百人可以操作,射程可多达一千余步,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八百步,几乎可以无视目前所有盾车与盾牌,任何甲胄在其面前,简直和纸糊的一般。

    郗超道:“为兄可以送你一百座!”

    “哦——?”这一次高敬宗真的吃了一惊。万钧弩这种武器各军镇均装备极少,除了建康五城之外,哪怕西府军装备此物地也不算多。郗超实在是称得上大手笔了。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个道理敬宗还是明白的,郗兄这份礼太重!”高敬宗迟疑一下笑道:“敬宗却怕承受不起啊……”

    郗超轻轻一叹:“贤弟却是多虑了!送礼就讲求一个诚心,有所求便不是送礼了。这百座万钧弩机是超送给北府军的见面礼。不是用来交易的筹码,贤弟大可安心收下。如今这天下动荡,诸胡亡汉之心不死,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北府军越强。西府军便越安。超代明公送给高都督中这些物事,乃是诚心诚意……”

    “好,兄台如此慷慨,敬宗亦不能太过小家子器!”高敬宗笑道:“也罢,郗兄这份大礼敬宗便收下了。来而不往非礼也,敬宗再送郗兄一个小小的见面礼,请郗兄赎罪,容敬宗先卖个关子!”

    双方交谈将近一个时辰,却始终没有进入主题。谈判比的就是耐心,这点两世为人的高敬宗非常清楚。哪怕郗超扯东唠西,高敬宗却也不急。能否得到西府军桓家的支持,对于高敬宗和北府军而言极为关键,但是张嘴求人的人,在讨价还价时终归要矮上对方一头。在高敬宗看来,桓温若是想扶持一个软弱地豫州傀儡政权,那么陈郡谢万是一个更加合适的选择。若是桓温想要获得一个强大可靠的盟友,那么高敬宗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高敬宗实在想不出,桓温究竟能够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

    盟友云云,不过是一个口头的承诺罢了,这个问题,高敬宗理解的非常透彻。所谓的盟友,就是为了出卖的,盟约也是用来撕毁的。恪守盟约那才是真傻。

    满清朝廷签订了两千六百多份卖国条约,前前后后赔偿战争赔款共计十亿多两白银,但是满清却没有换来真正的和平。同样,苏联建立之初为了获得德国的谅解与支持,割让了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德国在二战之初,毫不在意这个盟友和盟约,直接发动东征计划。

    就连我们一向都看不起的北宋,在签订檀渊之盟后,也毅然撕毁条约,发动北伐。

    打铁还在自身硬,无论这个盟约结不结,都没有什么关系,一旦北府军势弱,桓温也不介意上来吃肉喝血……

    谁也不是傻子,谁都知道最终要在谈判桌上达成一个妥协,对于高敬宗和北府军的条件,郗超已经差不多心中有数,高敬宗想要的是单线作战,而不是两线受敌,从高敬宗宁愿睢县空虚,也不把北府军第四、第五两个中郎将府五万余兵马北调,就可见高敬宗对朝廷和桓温实在是不放心。郗超在想地是却是另外一个问题。

    郗超作为东晋前太尉郗鉴之孙,北中郎将徐扬刺史郗愔之子,桓温首席参军,他在事上打了半辈子滚,一打眼就知道高敬宗麾下这些士兵都是难得的能战之兵。在这个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拥有数千上万兵马,自称为王的比比皆是,郗超想的是,这个看去还稚气未脱的高敬宗,是想当单纯的霍去病呢,还是想当第二个司马炎。

    两双方勾心斗角谈了将近两个时辰,临近午时,高敬宗设宴。桓熙看着如同流水一样上来的菜肴,颇为不悦道:“岂可无歌舞助兴?”

    高敬宗笑道:“桓大公子见谅,我这个都督府中未养家妓,也未有乐师。”

    桓熙醉眼朦胧:“不是还有什么红袖……添香吗?”

    高敬宗眼眸中杀气陡然出现,望到这一幕,籍戡大呼要遭。籍戡急忙道:“桓大公子,你醉矣!”

    桓熙不理会籍戡,端着酒杯,迈着踉跄醉步朝高敬宗走来:“岂……可无……歌舞助兴!太有失待客之道,高都督,您以为呢……”

    “哈哈……”高敬宗怒极反笑道:“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恶客上门……”

    “看来,我是恶客喽!”桓熙道:“高都督,今天要让本公子失望了!”

    “不是失望,而是绝望!”高敬宗淡淡的道:“你会后悔的!”

    兵甲锵锵,一队陌刀军甲士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而入。桓熙脸色大变,失声尖叫:“你想做什么?”

    “无他,歌舞助兴以佐酒!”高敬宗冷声喝道:“尔等听见了,桓大公子要看看尔等的本事!”

    “遵命!”十六名陌刀军,陌刀陡然出鞘,大厅内一片刀光,十六名身高超过八尺的人形坦克齐齐大吼:“杀——”

第286章 智几若妖

    雪亮的陌刀发出隐隐的雷声,继续朝着桓熙面前斩来,尽管桓熙也清楚。高敬宗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方式杀他,可是桓熙仍然大骇,紧张的攥紧拳头,只得咔嚓一声脆响,手中的酒杯应声而碎。

    桓熙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额头的冷汗瞬间就流了下来。陌刀军讲究的就是神挡杀神,佛挡灭的气势,没了这股子气势,人家只要近身,就有无数种法子结果掉陌刀手。陌刀一旦催发,力不竭,不停止这是起码的规律,否则一旦强行停下就会给敌人可趁之机……

    十六柄陌刀,组成一个微型陌刀刀墙,整齐如一举刀,整齐如一劈落,然后再将长长的刀柄顶在腰侧跨前一步挥刀横斩。事实上高敬宗并不会什么陌刀六斩,也不会什么功夫,而这个时候陌刀对于任何武将来说,都是一种陌生的兵器,也自然不会什么刀法。不过高敬宗却在后世二十九军大刀队无极刀法十二式,化繁留简,形成六招刀法既破锋斩、破军斩、扫军斩、追风斩,雷奔削、虎突刺。这六招刀法,集合无极刀法精髓,形成劈、扫、削、掠、斩、突六势。

    集合而成的陌刀刀法,被高敬宗无耻的冠之“陌刀六刀”,十六陌刀手施以扫炽斩之后,顺势跨步向前,人借刀势,刀借人威,人刀合一,施展了陌刀之追风斩。

    才是奔雷削……

    望着这一幕,就连籍戡也感觉异常震撼……高敬宗微微一笑道:“桓大公子,这才是男人应该看的舞,郗兄,不知道在下所言对否?”

    “如此刀法霸道之极啊!”郗超喃喃道:“那岂不是连人带马要劈成碎片……”

    高敬宗点点头道:“士披重甲,如墙推进,一刀之下,人马俱碎!”

    桓熙吸着凉气道:“大汉斩马剑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桓大公子所说非虚!”高敬宗自豪的笑道:“这刀就是仿造大汉斩马剑所造,陌刀乃刀中霸主,它象征着大汉雄烈与豪放,在战场上它将创造无与伦比的辉煌,陌刀既出,何与争锋,此刀将成为鲜卑、匈奴、氐、羌诸胡的终于噩梦……本都督要让诸胡宁愿在漠北冻死饿死,也不敢南下一步。”

    桓熙嘴巴动了动,再也没有说出一个字。作为桓温的长子,桓熙也不完全是绣花枕头,至少见识和眼界,他是向来不缺的。依靠可种重装步兵,不需要太多,数千上万,就可以横扫天下了。

    高敬宗亮出陌刀,不仅吓住了桓熙,就连郗超也被震撼住了。郗超意识到必须更改原来的计划,否则此行就算是泡汤了。

    十六名陌刀军将士连续舞了一刻钟的陌刀军六斩,整个大厅内寒光闪闪,让人感觉杀气森然。无论西府军来使还是北府军将领都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陌刀军将士收刀退出大厅,郗超一摸后背,发现早已湿透……郗超道:“敬宗贤弟,不是为兄托大,贤弟虽然如今兵强马壮,然而北府却不比西府,尽管朝廷诸公对明公有何误会,然而疏不间亲,明公乃今目姑丈,纵然有卑鄙小人煽风点火,陛下亦要顾忌大长公主的颜面。然而北府军……地处各方势力夹缝之中,处境较西府军更为艰难,随势而动是不可避免的。”

    “敬宗鄙陋,本来并无资格评论天下事。今日在郗兄面前妄言一二。”高敬宗点点头道:“郗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氐秦苻坚如今初占西河之地,占领关中、西河、河朔,苻坚东征张平,虽得三四万户,十数万民,扩土四百余里,乍看实力雄厚,实则不然。去岁关中大旱,府库几乎没有积蓄,三五年之内,苻坚虽有进取之心,却无进取之力。再说慕容燕国,如今燕国勋贵入主中原,坐享万里河山,看鲸吞天下之势已成,熟不知慕容燕国,亦是纸老虎一个!”

    “纸老虎!”郗超闻言淡淡一笑:“这个比喻倒也贴切!”

    郗超十分惊讶地望着高敬宗,不知道他这消息从何得来。高敬宗崛起时间不过半年,要建立一套情报组织,并且取得成效,最快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两三个月前高敬宗不过拥有三城之地,不足十万百姓。难道那个时候,高敬宗就开始着手布局了吗?

    至此,郗超已经完完全全推翻了见面以来对高敬宗形成的印象。这是个深藏不露的小家伙,虽然年纪轻轻,却对天下诸事了若指掌。就是建康城里的大人物们,能够将这些事情了然于胸的也寥寥无几,这个年纪只有十五六十的年轻人,究竟是个什么路数?

    郗超开始怀疑起手中的情报,他怎么也看不出,眼前这个在自己面前镇定自若侃侃而谈地年轻人会是一个无名之辈。

    高敬宗却丝毫不理会郗超异样的目光,而是继续侃侃而谈道:“燕主慕容隽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更甚者,隽多谋少决,失在后事……燕主隽在,燕国倒也不至于颓败,然而最关键是其命不久矣,一旦隽亡,即位必为燕太子慕容暐,慕容暐八岁,主弱臣强,非社稷之福。若北府军大举攻袭,燕国诸公为求自保,必团结对外,若本都督三年修养,五年生聚,得兵五十万甲,荡除胡虏,必不远矣!”

    郗超面上平静如常,心中早已苦笑连连。

    高敬宗吊足了郗超的胃口这才笑道:“据敬宗获得的详情,朝廷拜陈郡谢万公为帅,只怕已经存了对大司马的猜忌之心。然则敬宗如今出现在朝廷诸公视野之内,为分大司马之权,必重用区区。大司马既然坐襄阳,不能束手待毙。朝廷诸公一旦出手,必要邀请苻坚出兵叩剑门,威胁益州,攻其必救,围魏救赵,以迫大司马回师益州。大司马若是回师益州或是引军威胁建康,朝廷必然授权敬宗,威胁大司马襄阳后方……”

    郗超此时心中已经掀起惊涛骇浪。他自以为藏了一手好牌,只好连哄带骗,把高敬宗这个家伙绑上襄阳的战车。不过此刻郗超却半分都顾不上了。因为高敬宗的进退,不是无路可走,事实上高敬宗的选择,远比桓温更加广阔和自由。

第287章 继续,不要停

    一

    “敬宗不才,愿率北军将士列于大司马麾下,旌旗所向,莫敢不从!”高敬宗大大方方把自己的条件摆在台面上“但,只限讨胡,其他赎难从命……”

    郗超悠悠而笑,高敬宗也跟着笑了起来。崔逞虽然感觉有些莫名奇妙,不过却能够听得出笑声中并无丝毫敌意。

    高敬宗此刻的心态反倒没有崔逞、籍戡那般患得患失,毕竟这次机会对他而言虽然难得,却也并非绝对不可错过,只要手握人财军,我心既帝王。此刻倒是也并不太在意能不能得到桓温的“友谊”,当然,有一个强大藩镇的“友谊”总是好的,很多事情会方便许多。

    郗超轻轻舒了一口气,低声感慨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若是超猜得不错,这便是贤弟拿出来的条件了?”

    高敬宗下意识地耸了耸肩膀:“谈不上条件,不过既然是与郗兄商谈协议,总要拿出点货真价实地东西来。敬宗不喜欢绕来绕去地兜圈子,有话还是讲在当面的好。”

    ……

    二

    睢县都督府后院,红袖抱着剑站在庭前,纤长的身形站得笔直,如一个俊美少年,只是两只眼睛显得清澈如水。

    红袖添香读书并不算多,在乱世中打滚,对人心和力量的感觉都是很敏感。她和心直口快的妹妹添香并不一样,有很多事情,她想得比较远,也比较多。这次之下暴怒出手,事实上她们二人还留有余地,知道什么人可以动,什么人不可以动。像他们这样的可怜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自由。更何况她们如今犯了弥天之罪,以下犯上,将会被处以极刑。

    不知道怎么的,红袖站得笔直的修长身子竟然有些微微颤抖。

    添香突然从后面搂住了红袖的脖子,呢喃道:“谁家俏娘子,当真好看……惹得我都动心了……”

    红袖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红晕,扬着小脸,似乎再等着添香多夸她两句,听到添香最后一句话,她却掩却了脸上那一点喜色,然后喜色才上眉梢,却有一股浓郁的幽怨涌上心头。红袖戚戚然的一笑,露出了白白的糯米银牙,她的脖子长长的,束起头发后面露出的几丝少女绒毛,在阳光下仿佛在发出微微的光芒:“我也不知道怎么……昨夜做了……那种……羞人的梦。”

    添香顿时沉默了,咬着嘴唇,一声不吭,她抬起头看看红袖星眸凄美。

    红袖拍拍添香的脑袋,勉强笑道:“你想什么呢?”

    “你想什么,我就想什么!”添香眼眸中缓缓凝结一股水雾:“你忘了咱们的仇?”

    红袖轻叹:“怎么可能忘记,从前咱们没有半点机会复仇,别说复仇,就算身份暴露,也是死路一条,弄不好也会牵连祁门陈氏,如今……”

    “红袖,添香,我们出城去城外看看!”就在这时,一个银铃般悦耳的声音响起,软软的,柔柔的,入耳极舒服。红袖回头,却见一个身着淡蓝色长裙的美人走进院子。那美人身材修长,体态婀娜。一头如云秀发挽了个高鬓,插着一支雀儿钗。柳叶眉儿弯弯,杏眼含着春情。粉靥抹红,恰到好处。只站在那里,便有一种别样的诱惑。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郑诗诗。郑诗诗道:“天气寒冷,咱们带些蒸饼,送与城外的可怜人分食!”

    红袖与添香一左一右,护着郑诗诗登上马车,缓缓朝着城外走去。

    马车里,郑诗诗神情一缓,突然变得有些低落。

    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因为谢道韫。谢道韫是女儿身的事情,她一眼就开出来了。尽管在这个以男人为尊的时代,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庸,郑诗诗仍感觉心里莫名的失落。

    哪怕昨天夜里高敬宗使出混身解数,极力讨好她,仍让她感觉愤愤不平。红袖见郑诗诗一脸苦恼之色,为她平添几分娇柔,令人不由得心生怜惜。

    红袖问道:“郑娘子姑非有为难事?不如交由我们姐妹二人,无论是谁……”

    红袖添香这一对姐妹花行事风格颇为另类,大有一言不合,拔剑相向的意思。

    郑诗诗苦笑一声,轻声道:“不瞒红袖添香,而今都督声名鹊起,不久之后便可以更进一步。

    可惜,奴的出身……

    红袖黯然无语,添香道:“都督更进一步,封侯拜将,大娘子岂不是应高兴吗?”

    “高兴?”郑诗诗咬着嘴唇,无奈的道:“这讨贼都督府、夏邑侯府女主之位,空悬已久,但是却不会永久空缺,奴的身份,岂不是太过尴尬?”

    添香那眼珠子滴溜溜直转,显然是在打另一番主意。

    红袖看在眼中,只笑了笑:“妹妹,莫要乱来,这时不是你我二人可以插手的。”

    三、

    睢县县城牢房,环境非常恶劣,作为郡城大牢,其实只是一个过场,临时关押犯人的地方。虽然是白天,牢房中却依旧漆黑一片。就在这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十数名举着火把的内卫在徐敬宣的带领下,鱼贯而入。

    内卫士兵把火把,插在木栅栏上,顿时把牢室照映通透。一个须发蓬乱的青衣囚犯坐在一堆干草上,双脚双手还戴着铁锁,身上还沾着隐隐约约的血迹。

    徐敬宣淡淡的道:“率先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徐敬宣,如今职掌北府内卫。识相的话,少受点皮肉之苦,想充好汉,某家也会成全!来人,动手……”

    囚犯顿时懵逼了,怎么这样,啥也不用,上来就开打?

    徐敬宣就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只见两个狱卒上前,将这名青衣囚犯架在一个案几上,除掉鞋袜,然后在脚心上刷上盐水,随后又牵来一只老绵羊。动物,哪怕是食草动物,也需要补充盐份。老绵羊察觉到囚犯脚上的不同之处,就用粗燥的舌头,****起来。

    脚心是人敏感部位,或者有人钢筋铁骨,不打严刑拷打,然后对于这种绵羊挠脚心的酸爽,实在承受不住。

    “啊…哈哈……啊……呵呵”

    不稍片刻,青衣囚犯便求饶道:“我招……我……招了!”

    “谁指使你的!”

    “大燕冗骑……”

    徐敬宣眼睛一瞪:“玩我呢,继续”

    狱卒又在其脚心刷盐水,然后把羊牵过来。

    青衣囚犯神色惶恐,喘着粗气道:“我招!”

    “我是大晋……”

    徐敬宣冷声道:“继续,不要停!”

    青衣囚犯顿时急哭了:“我说的是真话!”

第288章 裁军?

    高敬宗最终与郗超二人在房中密谈一个时辰之久,具体二人谈了什么,反正无人可知,而且高敬宗和郗超二人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出使任务达成,郗超急着回去向桓温复命,就提出告辞。高敬宗亲自送郗超、桓熙等一行人到睢县县南十里亭,郗超一面拉着高敬宗的手往朝南走一面随口问道:“敬宗兄弟今年贵庚?”

    高敬宗搔着头一笑:“小弟今年十八岁……”

    郗超吃了一惊,扭头看了他两眼,笑道:“却是不像,倒像是十三四的样子……”

    高敬宗苦笑无语,摸着鼻子郁闷地说:“小弟咸康八年元月生人。”

    老子明明是公元1980年元月十一日出生。

    咸康八年,就是公元三四二年,按照古代计算年龄高敬宗称自己为十八岁也不为过。郗超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表示自己根本不信。

    “其实我自己到底多大,小弟也不清楚。”高敬宗不好意思的道:“小弟是永和元年被师傅捡到,按师傅推算,小弟应该是咸康八年前后生人……”

    郗超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开口。临行时桓温曾向郗超透底,如果实在不行,就向高敬宗许下婚事,命其前往襄阳求亲。来到睢县亲眼看到北府军的实力,郗超随即打消了这种念头。一个庶女,三个月前嫁于高敬宗为妻是恩赐,现在却等于羞辱了,弄不好还会反目成仇。正应了那句话,此一时彼一时。

    不过,这次出使北府军,至少让郗超明白一件事情。北府军的实力绝对不像原来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弱,而且高敬宗的身份,也是一个大谜团。高敬宗虽然自说自己在梁郡崇法寺长大,郗超早就动员了手中的力量去调查,整个梁郡境内居然无人听说有这么一座崇法寺。

    事实上这也是高敬宗考虑不周,后世商丘境内确实是有这么一座古寺,这么古寺却是北宋时期建筑的,距崇法寺建立还有七百多年时间呢。另外是郗超可以断言,任何一个佛寺绝对培养不出高敬宗这样的人物。

    此时,郗超隐隐感觉有些不安。因为高敬宗的出现,这让桓温的大业似乎出现了极大的变数。郗超翻身上马,挣扎一番,冲高敬宗道:“贤弟,为兄不知道你从什么渠道得到慕容隽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为兄也不想知道你的消息渠道,但是为兄却给贤弟提个醒,慕容隽不会那么容易死的。”

    望着郗超、桓熙等人的背景,高敬宗怔怔出神。

    看着郗超肯定的目光,高敬宗顿时陷入了迷惑之中。难道是西府军还有更加隐秘的消息渠道?可是历史上慕容隽就是在两个月后升平四年元月二十四日病逝。

    难道是记忆有误,还有是因为自己这个异世蝴蝶的出现,历史已经出现了偏差?或是历史强大的复原性开始小显神威?

    自己已经义无反顾,宁愿选择在这历史前面撞得粉碎。而自己身边这些兵马,却是真真切切在这个时代的,而不是如自己一般穿越而来。按照原本的历史,北府军也不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北府军百万军民,应该惨死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就在高敬宗浮想联翩的时候,突然又一队人马出现在睢县南方。

    升平三年十二月初六,大晋朝廷的宣诏使,秘书省秘书郎、散骑常侍王坦之率领一行二十四人的宣诏使团抵达睢县,正式向讨贼大都督高敬宗宣示大晋朝廷任封爵节的诏命制文。

    第二天晌午,在睢县县城南的校军场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宣诏使王坦之代表皇帝向高敬宗授予象征着开国称王权力地位的双旌双节。

    这一天,北府亲卫军两个步兵团一个陌刀军,一个骑兵团,共四个团一万余将士士兵全副武装开赴校场,以队为单位站成方阵,静静地等待着仪式的开始,等候见证自己的统帅正式成为王。另外北府军将成为历史。因为既刻朝廷正式给予北府军正式编制和番号。

    王坦之等二十四名宣诏使,各捧圣旨,分列众将官阵前。几乎同时,王坦之翻开圣旨朗声唱道:“升平三年十一月丙辰,大晋皇帝制曰:国之大事,在戎在祀,朕承国祚,河山破碎,海内板荡。边夷獗猖,奸贼肆掠,伪帜滥扬,止征诛不能克难,非讨伐无以定边。周公议五爵,白旌黄铖,励砺赏罚。讨贼大都督,都督五州军事、夏邑县侯高敬宗,御敌摒寇,夷狄闻之丧胆,巡边戍境,三军因而振奋。故制龙旌虎节,金印紫绶,委诸封疆,拜以藩国……

    听到这里,高敬宗的脑袋感觉顿时不够用了,晋朝不是没有异姓王,至少晋朝的朝廷承曹奂为异姓王。但是大封异姓王是在皇帝势弱的时候才会封,一旦封异姓王,就意味着一个朝代由盛转衰或即将灭亡。乱世时的异姓王最多。

    现在东晋朝廷居然要封自己为夏王,这是高敬宗从来没有想到的。最让北府军诸将校和官员高兴的当属长史崔逞了,他如今已经在短短三个月内连续升官,从最初六品参军,正式升为正四品国相。

    咸宁二年(277年),晋武帝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如高敬宗的夏国,辖县二十五座,属于大国。可以按照规定置上、中、下各五千军队。

    高敬宗举起双手接过圣旨,高呼:“臣高敬宗奉旨谢恩!”

    一万余北府军将士皆振臂高呼:“谢陛下隆恩!”

    王坦之身后的宦官则捧着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