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逐鹿传-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敬的女儿、封任得敬的女儿为妃、又给了任得敬丰厚的回礼罢了,真要是较起真来,从始至终大中都没有真正答应过任得敬甚么。
所以,你让任得聪怎么回答吴玠的这个问题?
不过——
任得聪也并非无能之辈。
他很快就道:“是,朝廷并没有答应过我大兄甚么,可也没有反对我大兄提出来的条件,且陛下封我大兄之女为妃,又重赏了我大兄,这些足以说明朝廷默认了我大兄所提议的,当然,朝廷也可以不承认这些,那陛下数十年来积攒的威信……”
吴玠呵斥道:“大胆!”
吴玠可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身上的杀气那是一点都不掺假,因此,他这一呵,不仅让任得聪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还让任得聪心里一颤!
任得聪赶紧平复心神,然后解释道:“元帅勿怪,借我一万个胆子,我也不敢诋毁陛下,实是我们任家为了此事已经赌上了全家几百口的性命,所以,我有些心急,才有些口不择言。”
听了任得聪的解释,吴玠的脸色才稍稍有所好转,然后说道:“按说,某家只负责打仗,朝廷与你们任家的事,我不便发言,不过,念在咱们是朋友,我就给你们任家几句忠告。”
任得聪忙道:“元帅请说,任家从不忘恩情!”
吴玠沉默了一下,道:“首先,某家可以明确告诉你,不管旁的,这衡山地区,朝廷肯定是要收回去的,原因我不说,你也一定能想明白。”
这事不难想明白。
大中只有占了衡山地区才可以随时威胁西夏,让西夏不敢像以前一样,想战就战,想和就和,不服天朝管。
退一步说,就算大中真让任家世代镇守西夏,衡山地区也绝不会给任家的,否则,大中又何必支持任家造反,继续支持李家不就得了?
这一点,其实在任得聪来见吴玠之前,任得敬等人就已经分析出来了。
再者,也是最实际的,你甚么时候见过豺狼将已经吃进肚子里的肉再吐出来的?同理,大中好不容易才抢回至关重要的衡山地区,怎么可能再将衡山地区吐出来?
所以,任得聪这次来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要回衡山地区,而是打探大中的目标,打探大中会不会履行之前诺言,也就是让任家代守西夏?
……
第八百四十七章 以己度人
……
任得聪这次来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要回衡山地区,而是打探大中的目标,打探大中会不会履行之前许下的诺言,也就是让任家代守西夏?
换而言之,大中收复衡山地区,任家其实是勉强能接受的,只要中军不再继续向西。
消化了一下吴玠的话,任得聪直言不讳的又问道:“那你们会不会再西进?”
吴玠说谎道:“某家现阶段接到的命令是夺取衡山地区,至于会不会西进,那得等官家和朝廷的进一步命令。”
任得聪心道:“莫不是大中准备视形势而定是否吞并西夏?”
吴玠仿佛是能看穿任得聪的心思一般,道:“某家给你们任家一个忠告,就赶紧灭掉西夏李氏,这样你们任家才有机会替朝廷世代镇守西夏。”
在任得聪看来,吴玠说的,很有道理——如果任家能灭掉西夏李氏,那么任家就能吞下整个西夏,到那时,任家就能有上百万可战之兵,中军虽然能打,但面对这上百万可战之兵,也一定会掂量一下,值不值得动用大量人力和财力来收复西夏,尤其是在西夏愿意归顺大中的情况下,如此一来,大中很可能会让任家占据西夏,世代替大中守卫西夏。
吴玠又道:“其实,我们西军在此陈兵,对你们任家也有好处,据某家所知,西夏朝廷刚从衡山地区调回去了十万精锐,加上西夏朝廷原来拥有的军队,其兵力即使没有二十万,也一定有十五万,关键是西夏朝廷的军队都是百战精锐,你们任家的那三十几万大军能不能敌得过西夏朝廷的十几万精锐,真不好说,有我们西军为你们任家牵制一下西夏那十几万精锐,你们任家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说起这事,任得聪也有些懊恼!
当初,任家决策失误——如果任家果断将夏州城锁上,然后绕道直奔兴庆府,也就不会有之后这么多事了。
只可惜,任得敬太忌惮掌管了西夏军队半辈子的李察哥了!
所以,任得敬跟李察哥在夏州纠缠了十几日,错过了最佳战机,结果,被李仁孝将衡山地区的精锐夏兵调了回去,进而导致中军越过了没有多少军队驻守的衡山,然后夺取了衡山地区,为任得敬反夏带来了很多变数。
也可以说,任家是一步错,结果导致步步都错。
任得聪道:“朝廷帮住我们任家,我们任家从上到下全都感激不尽,不过,后面的事,就不劳烦朝廷了,我们任家会自行解决。”
吴玠听罢,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任家是不想让我们西军继续西进吧?”
任得聪笑道:“是不想元帅的西军有无谓的折损。”
任得聪这话有一个潜在含义,那就是,蛊惑吴玠拥西军而自立。
这是任家最期待的事。
如果吴玠拥西军占据川陕、陇右自立,那任家不仅多了一个实力强大的盟友,未来任家的西夏也将拥有一道最完美的隔离带将西夏和大军隔离开来,进而杜绝了大中吞并西夏,西夏丢掉重要的衡山地区的影响也可以降到最低,而且,那时任家还可以在大中和吴玠两边左右逢源,甚至可以坐山观虎斗,再乐观一点,任家可以找一个恰当的时机收服吴玠吞并川陕、陇右,将来甚至有可能会取大中而代之。
总之,吴玠如果能自立,那对任家而言,好处将多不胜举。
吴玠怎么会听不出来任得聪的潜在意思,他暗自冷笑,心道:“你们任家也太不了解我大中的组织结构了,先不说我大中军政互不统属,我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政事,因此根本得不到西部地区的官员的支持,就算抛开官员不说,仅仅是西军内部,也不是我一人说得算的,张宪在陇右,王彦在陕西,我但凡有点异动,他二人必定起兵来讨伐我,退一步说,就算张宪和王彦不起兵来讨伐我,就是我蜀地的西军,也不可能跟随我拥兵自立,我中军从上到下全都接受过政治教育,因此,他们知道他们是为谁而战的,那个谁绝不是我吴玠,所以,我只有指挥这支部队的权力,没有拥有这支部队的权力,这种情况下,我脑袋得进多少水,才会傻到去干拥兵自立这种蠢事?”
想是这么想,可吴玠嘴上却打哈哈道:“最重要的还是你们任家能取西夏李氏而代之,否则,说甚么都是没用的,也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你们任家的速度一定要快,要不然,夜长梦多,说不准哪天让我们西军西进的命令就下来了,到那时,如果你们任家还是这种进度,那某家一定会毫不犹豫挥师西进。”
任得聪以己度人认为,吴玠也有拥兵自立的想法,只不过,任家现在还没有伐掉西夏,因此,现在两家谈这些事,还有点为时过早,进而认为,从吴玠个人的角度出发应该是希望他们任家能取代李氏成为西夏之主,在这个基础上,吴玠催他们任家动作快点,完全说得通。
想到,任家未来有可能与拥兵自立的吴玠结盟,进而让任家拥有无数可能,任得聪激动不已!
不过——
任得聪还是进一步试探道:“还请元帅多帮我们任家争取一些时间。”
吴玠满口答应:“放心吧,某家一定会尽量帮你们任家争取时间,毕竟……哈哈,你说是不是。”
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嘴之后,吴玠神色一正,又道:“不过,最关键的并不在某家这里,还是在于你们任家的速度够不够快,嗯……直说吧,某家最多也就能给你们任家争取一个月时间,时间一过,你们任家如果还打不开局面,那么某家势必要挥师西进,否则,朝廷一定会将某家换掉。”
吴玠又“推心置腹”与任得聪密议了一会,才亲自送任得聪离开。
送走了任得聪,吴玠立即回到中军大帐,然后让人拿来空白奏折和笔,之后亲自给李衍写奏折。
这份奏折,吴玠写得非常细致,将李仁礼和任得聪来找他的过程全都写进了奏折,然后密封,叫亲信来,吩咐亲信快马加鞭将奏折和任家给他送的所有礼物包括十个美人一并送回燕京交给朝廷。
亲眼看着亲信离开,吴玠心道:“任家这群叛逆,想害死某家啊,不知道在大中像某家这样的重臣和重要人员身边全都布满了锦衣卫和亲军都尉府的密探,某家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朝廷的眼睛?而且,朝廷现在又在大搞反腐倡廉,这个时候如果出点事,某家没准就会万劫不复!”
……
第八百四十八章 造化弄人
……
李仁礼回到兴庆府了之后,立即来皇宫见李仁孝。
恰巧此时李仁忠也在李仁孝这里。
李仁礼立即将他去见吴玠的经过完完整整的跟李仁孝和李仁忠说了,并着重说了李仁孝写给李衍的那封“亲笔信”。
李仁孝听罢,矢口否认道:“朕确实给中主写过一封亲笔信,但朕在信中写的是按照咱们之前商量好的请中主声援咱们,并没有请大中出兵帮咱们平叛,朕又不傻,怎么会干引狼入室一事?”
李仁礼有些迟疑道:“陛下写的这封信,嗯……除了陛下以外,还有谁见过?”
见李仁礼不相信他,李仁孝很不高兴!
可李仁孝还是答道:“此信乃是由蕃汉学教授斡道冲所写,朕亲自抄录,然后亲自装入信封当中,由小顺子密封。”
斡道冲,家学深厚,是汉文和西夏文字著作丰富的学者,而且,斡道冲品德很高,世人尽知,因此,如果斡道冲见证了李仁孝写给李衍的信只是求大中声援西夏并不是请大中出兵相助,那李仁孝的话就会有说服力得多,所以,李仁礼赶紧问道:“斡道冲可曾亲眼看见陛下给中主写信?”
“这……不曾。”
李仁孝怎么说也是西夏之主,斡道冲哪敢“监视”李仁孝写信?万一李仁孝想在此信之中写点私密之事呢,比如请他的伯父出兵相助。
所以,李仁孝写的这封信除了他自己和李衍、萧让、金大坚以外,其实没有第五个人见过。
李仁孝很不高兴的又道:“就算没有第二个人见过,又如何,朕难道会说谎不成?”
李仁礼道:“现在已经不是陛下说不说谎的问题,而是大中一口咬定是陛下跟中主求救,大中才出兵的。”
李仁孝提高了一些声音道:“那是中主说谎,或者是谁将朕的亲笔信掉包了,没关系,朕可以公开说,朕没有向中军求过兵,请中军班师回朝将衡山地区还给咱们大夏。”
李仁礼也提高了一点声音道:“陛下何时见过草原上的狼吃了羊儿,还会将羊儿吐出来的?”
见李仁孝和李仁礼都火了,李仁忠赶紧打圆场道:“好了,好了,中军夺得衡山地区已经成为事实,咱们再争论此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怎么解决眼前的困境,现在前有狼来后有虎已经到了咱们西夏生死存亡之际,咱们必须妥善应对,否则……”
后面的话,李仁忠并没有说出口,可李仁孝和李仁礼都知道李仁忠是甚么意思,否则就是他们西夏李氏的末日。
李仁孝沉默了一会,道:“朕这几日冥思苦想,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你二人帮朕参详一下,看看是不是可行?”
李仁孝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又道:“如果让任贼继续打下去,别说咱们打输了,就是咱们侥幸打赢了,西夏只怕也将不复存在了,两败俱伤的西夏是不可能抵挡得住所向披靡的中军的,为今之计,也只有分一半西夏给任贼与任贼讲和,然后咱们双方陈大军于东方,方能威慑住中军令其不敢轻易西进,进而暂时稳定局面,然后咱们再徐徐而图之。”
李仁忠和李仁礼有些诧异——他们没想到才十二三岁的李仁孝竟然真能想到化解眼前困境的办法!
这也让李仁忠和李仁礼重新审视了李仁孝,觉得李仁孝也许也能成为一个明君——李仁忠和李仁礼不约而同想道:“陛下接手的如果不是一个千疮百孔的西夏,老天再眷顾一下陛下,别刚一登基,就灾难频发,陛下没准也能在历史上重重的留下一笔,现在……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李仁忠沉默了一会,道:“陛下的办法倒是有一定成功的可能性,只不过……陛下刚一登基,就……有些……有些……”
李仁孝自嘲道:“朕刚一登基,就丢了半个大夏,有些对不起列祖列宗吧?”
李仁忠和李仁礼全都沉默不语,也可以说他们默认了李仁孝的自嘲。
李仁孝沉默了一会,又道:“朕无能,刚一登基,就天灾不断,盗匪四起,重臣叛乱,大国之军压境,实属无德无能,所以,此事一过,朕就下罪己诏,然后让位给越王。”
李仁忠和李仁礼是两朝老臣,怎么会不明白李仁孝这是准备一肩承担起所有罪过包括割让一半的西夏给任得敬?
实话实说,这不是一般的有担当。
由此,李仁忠和李仁礼也看出来了,李仁孝虽然年轻,但其实是有明君的资质的。
所以,李仁忠和李仁礼同时哭道:“陛下……”
李仁孝摆摆手,道:“朕意已决,你们如果还是大夏的臣子,还是李家之人,务必要做好此事,也不枉……也不枉……”
后面的话,李仁孝实在是说不出口了!
他其实也想当一个好皇帝,不说将西夏发扬光大,至少也要保住祖宗家业。
奈何,造化弄人!
……
如今正是争分夺秒之时——如果中军西进,那么一切都将不受西夏朝廷所掌控。
所以,一定下策略,李仁礼便立即马不停蹄的前往夏州与任得敬议和。
顺便说一句,任太后得知,李仁孝要与任得敬议和,也给任得敬写了一封亲笔信规劝任得敬见好就收不要成为西夏的罪人。
一路无话。
只说李仁礼到了夏州以后,立即就请李察哥安排人护送他去任得敬的军营。
几经辗转,李仁礼来到了任得敬的中军大帐见到了任得敬。
李仁礼恨死了以下犯上的任得敬——李仁礼认为,如果不是任得敬狼子野心趁西夏虚弱叛乱,西夏又如何会落得如今这般进退两难必须靠割让一半的疆土才有一线喘息之机?
所以,李仁礼也懒得跟任得敬废话,直说道:“陛下有旨,只要国相肯罢兵和解,陛下愿将西南路及灵州送给国相,使国相可以自为一国,从此以后,李氏愿与你任氏共同执掌西夏。”
任得敬实在是没想到李仁孝会有割让半个西夏给他这么大的魄力!
这让刚刚才与任得聪深谈过的任得敬,有些举棋不定,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进兵灭掉李氏?
……
第八百四十九章 贪得无厌
……
李仁孝开出来的条件实在是太优厚了,让任得敬都动心不已,进而,任得敬将李仁礼先请下去,然后将他的弟弟任得聪和任得恭叫来商量对策。
任得敬将李仁孝开出来的条件跟任得聪、任得恭说了之后,任得聪和任得恭兴奋不已——他们认为任家这次冒险反夏值得了,现在他们任家至少可以得到西夏的半壁江山。
不过——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任家要不要见好就收?
沉吟了一会,任得恭最先开口道:“我觉得,可以答应夏主的条件,夏主这已经很有诚意了,连大夏基石灵州都愿意给咱们任家,咱们应该见好就收。”
任得聪也道:“能有这么一个结果,确实不错,可咱们跟大中之间的约定怎么办,我怕,一旦咱们违约,大中没准会以此为借口出兵征讨咱们,再有,我敢肯定,吴玠已有拥兵自立之心,这种情况下,咱们如果能够得西夏,就有无限可能。”——如果吴玠真能拥西军占据川陕、陇右自立,那对任家来说,未来真有很多可能性,没准有一天,任得敬就能取李衍而代之。
任得恭还算冷静,他道:“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吴玠拥兵自重毕竟还远,不如先得半个西夏,然后再从长计议,至于大中……再想想办法,大不了,咱们先给大中进贡岁币,或者向大中称藩?”
任得敬想了想,道:“能不能折中一下?”
任得聪和任得恭一起问道:“怎么折中?”
任得敬眼中贪婪之色一闪而逝,然后说道:“让李氏去瓜州、沙州,咱们任家据灵州、夏州等地,你们觉得如何?”
西夏最繁华的地区就是灵州、夏州等中心地带。
这灵州,就是后世宁夏的灵武,这个地方在河套平原,“黄河九曲,唯富一套”,水草丰美,物产丰富,而且,这个地方,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位置非常重要,如果哪个政权占有此地,则对于这个政权的发展壮大大为有益,唐朝时候,灵州尚是内地,宋朝定都开封,灵州才属于极边之地,当初,李继迁就是得了灵州,才有了现在的西夏,再有,这灵州乃是中原跟河西走廊的交通枢纽,占据灵州就可以控制丝绸之路大搞国际贸易。
夏州同样重要,夏州可以说是党项人的发祥地,至少是党项人的发家之地,党项人世居夏州,因此,夏州可以算是党项人的祖地。
灵州、夏州一带拥有西夏七八成的人口,以及西夏的绝大多数重要设施。
如果按照任得敬的想法分西夏,那么只占据西北边陲之地的西夏李氏,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退化成草原上的一个普通的部族,而占据灵州、夏州一带的任家,一点都不影响他们与“即将拥兵自立”的吴玠联合,未来仍就拥有无限可能,这就是任得敬的折中之法。
可以说,任得敬打得一手好算盘。
尽管任得聪和任得恭都觉得李仁孝不会答应任得敬如此过分的条件,可贪婪的任得敬还是将他的想法跟李仁礼说了。
李仁礼听罢,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愤怒了,冲任得敬破口大骂,将任得敬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恼羞成怒的任得敬,命人将李仁礼的鼻子割掉,然后打了出去,并声称,如果李仁孝不按照他的想法分西夏,他就率领大军打到兴庆府去,然后灭李氏满门。
李仁礼回到夏州以后,将任得敬的贪婪跟李察哥说了,李察哥大怒,说要与任得敬鱼死网破。
李仁礼简单的包扎一下伤口,就回到了兴庆府,然后又将任得敬的贪婪跟李仁孝等人说了。
听李仁礼说完,自李仁孝以下,西夏上下无不义愤填膺,纷纷叫嚷着,就是将西夏送给大中,也绝不教贪得无厌的任得敬得去!
不过——
将西夏送给大中,到底是一时气话,除非是真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否则西夏李氏又怎么会走如此极端的一步?
不久,李察哥派人给李仁孝送来了他的建议。
李察哥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打一次。
李察哥老练的提出,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是绝对得不到的,任得敬现在必定是以为他已经胜券在握,所以才敢漫天要价,这种情况下,只有将任得敬打疼了,任得敬才会收起他的贪婪,如果能将任得敬打败,那就更好了,到时候连灵州都可以不给任得敬,让任得敬直接滚到西北去。
当然,李察哥的建议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那就是,一旦李察哥打败了,那么西夏李氏可能就会面临灭顶之灾,另外,夏军要是与任得敬叛军开战,没准会鹬蚌相争教大中渔翁得利。
可话又说回来,任得敬也太贪得无厌了,根本就不给西夏李氏别的选择。
往往这种时刻就是考验一个君主的决断能力的时刻,李衍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以说是经历过无数这样的时刻,如今轮到李仁孝经历这种时刻了。
李仁孝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三个多时辰,然后自己打开房门走了出来,再然后对一众亲信说道:“打吧,赢了再说,如果输了,朕就认了大中拿出来的那封朕所写的‘亲笔信’是朕亲笔所写。”
换而言之,如果李察哥能打赢这一战,李仁孝到时候再根据形势想办法收拾残局,如果李察哥这一战打输了,那李仁孝就准备将西夏送给大中、送给李衍,保李氏一门富贵,西夏也将彻底成为历史。
可以想象,李仁孝做出这个决定有多难,尤其李仁孝还只是一个不到十三岁的孩子。
可李仁孝最终还是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很快,李仁孝的决定就送到了李察哥那里。
李察哥看罢李仁孝的命令,放声痛哭,然后将李仁孝的命令传遍全军,夏军上下一片哀鸣。
哀鸣过后,夏军爆发出来了前所未有的士气,李察哥亲自部署,然后亲自带大军前去与任得敬叛军决战。
任得敬其实也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好,甚至有些后悔没有接受李仁孝的提议。
可现在说甚么都已经晚了,李察哥已经率大军攻过来了,任得敬只能迎战,否则,任家就将前功尽弃,所以,任得敬只能压下不好的感觉和后悔,亲自组织大军迎战夏军……
……
第八百五十章 西夏灭亡
……
夏军与任得敬叛军这一战打得非常惨烈。
这是开战之前,两边都没有想到的事。
话说,这也很正常,战端一开,走向往往就由不得任何人了,只能是视情况而定。
具体过程就不过多赘述了。
虽然夏军比任得敬叛军少了一半还带拐弯,但是因为夏军是哀军,最终夏军还是以微弱的优势击败了任得敬叛军。
从没想过自己会输的任得敬,并没有做输的准备,结果被李察哥率大军掩杀了二十余里,沿路血流成河。
经此一败,折损大半的任得敬,不得不率领残军离开夏州,然后向西边的应理撤去。
而另一方面,虽然夏军是胜利一方,但因为此战打得太过惨烈,加上夏军本来人数就少,结果,李察哥并没有对任得敬穷追不舍——将任得敬叛军撵出了夏州之后,李察哥就收拢部队,然后想偷偷的舔舐自己的伤口!
然而——
世事难料!
就在这时,西夏朝廷却给李察哥发来求救信——李仁孝在信上说,吴玠已经亲率大军西进,直扑兴庆府而来,让李察哥立即率大军回去勤王……
……
与此同时,正准备率残军前往西凉的任得敬,也接到消息说,中军张宪部刚刚打下了凉州府,他们去不了凉州府了!
任得敬大惊,赶紧将报信的人找来,亲自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报信的人见到任得敬之后,将不久之前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给了任得敬。
原来——
就在吴玠率大军攻打衡山地区之时,张宪也率领陇右之军出了陇右到了兀剌孩城。
不久之后,张宪便将陇右之军分为东西两路,并命李从义率领东路大军攻陷黑水城,又迂回进军贺兰山,击溃留守人数不够的夏军,最后屯军浑垂山,而他本人则率领西路大军借道西州回鹘,陆续攻陷沙州、肃州与甘州——在围攻甘州时,西路军也遭到了守将的顽强抵抗,最后张宪亲自上阵攻陷。
不久之后,张宪亲率大军到了凉州府,凉州府守将任得敬的亲信王智见中军乌云压境,不敢抵抗,弃城投降。
至此,河西走廊全数沦陷。
……
其实——
打从一开始,大中这边,也可说此战的总指挥吴玠,就没打算用谈的方式收复西夏——谈有用,要他们这些武将干甚么?
因此,吴玠一边麻痹李仁孝和任得敬、一边密令张宪趁西夏西北部空虚从西往东攻打,目的是,先夺取河西走廊,然后再向东推进,之后与吴玠一块左右夹击西夏,一战而伐掉西夏。
换而言之,其实自从中军打过衡山,西夏灭亡的结局就都已经注定好了。
至于夏军与任得敬叛军的这一战,则完全是意外收获。
……
吴玠在率大军西进之前,曾派杨再兴率领天下一营和折可存率领折家精锐奇袭兴庆府。
杨、折二人所率轻骑确实先李察哥一步到了兴庆府。
可李仁孝对此早有准备,他组织兴庆府的民众紧闭城门全都上城墙进行抵抗。
这让全都是骑兵的杨再兴和折可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战机失去。
不久,吴玠所率领的大军和李察哥所率领的大军几乎前后脚到了兴庆府城下。
李仁孝遣使节来质问吴玠,为何无缘无故撕毁盟约攻打西夏?
吴玠直接将皮球踢给朝廷道:“某家奉命收复西夏全境,至于其它的,某家一概不知,你们若想问原因,将来可以去京师问朝廷,现在,某家给你们一天时间,无条件开城投降,某家保证绝不乱杀无辜,如果明天辰时一到,你们还不开城投降,那我大军将立即攻城,到那时,你们的生命安全,某家可就不敢保证了。”
面对吴玠的蛮不讲理,自李仁孝以下,无不愤怒无比!
后来,李仁孝与众人一商量,决定打一次。
李仁孝等人之所以有这个决定,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李察哥刚刚打赢了倍数于夏军的任得敬叛军,这给了李仁孝等人战胜中军的信心。
第二个原因,吴玠手上的军队并不多,往多了说,也就四五万,也就夏军的一半。
第三个原因,李仁孝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同样也得不到。
在李仁孝等人的期盼下,中军和夏军在兴庆府的城下展开了决战。
西夏用其惯用的办法率先发起进攻。
这一战关系到西夏李氏的命运,李察哥不敢不全力以赴。
在李察哥的指挥下,西夏的泼喜军率先发起进攻。
中军则以床弩和飞天神雷还以颜色。
在这波交战中,泼喜军仗着其良好的移动性,略微占了点上风。
李仁孝等人见状,心稍稍放下了一点,李察哥也趁此机会果断派出铁鹞子,准备一战分出胜负。
然而——
让李察哥有些没想到,甚至是有些不安的是,面对气势如虹的铁鹞子,中军除了继续以床弩和飞天神雷还击,并没有做其它的应对。
这让久经沙场的李察哥,很是想不通,不明白吴玠到底想怎么打这一仗?
吴玠并没有让李察哥纳闷太久。
很快,中军的前线部队就将各自手上的火枪抬起。
两箭之地,铁鹞子刚开始加速,中军的火枪便开始有条不絮的射击。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
噼里啪啦一顿乱响过后,西夏以前所向无敌的铁鹞子连人带马成片成片的倒下。
等到铁鹞子冲到了一箭之地,已经所剩无几。
中军又开了一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