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俅身为太尉,手中也有不少的把柄,只是他是皇上面前红人,暂时没有危险。至于,王黼、李邦彦等人则不一样了,尤其是李邦彦的身份最为敏感,他是皇宫大内太监总管,势必小心为上,也是潜伏在皇上身边重要的棋子,要是有任何闪失,他们就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众人都铁青着脸,皱着眉头,面色凝重的离开了东宫,太子赵桓的脸色也不好看,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面临这样尴尬的局面。赵桓恼怒地踢了面前的桌子,双手拽得死死的,冷笑连连,低声道:“本宫绝对不会束手待毙的,就算是逼不得已也不得不为之了!”

  与此同时,赵构深夜与赵有恭碰面,他们二人不再楚王府见面,不约而同地去了琥珀山庄。赵似看见他们二人前来,微微一笑的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原本赵似准备撤出山庄,最后赵构请求他留下来,只是赵似已经卸下责任,一切都交托于他们二人了,只要他们商量大事,赵似都会离去不愿意参与。

  赵有恭、赵构二人恭敬地点点头,目送着赵似离去后,他们二人就坐了下去。赵构开门见山地说道:“接下来我们要对付的人是谁?你有什么建议?”

  “********李邦彦!”赵有恭风轻云淡地笑了笑,毫不犹豫地说出口,像是早已想好了答案似的。

  赵构赞同的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

  太子赵桓猜得不错,赵构的计划便是逐个击破。现在,局势对他有利,理所应当的用好才行。他们二人没有任何的把柄,而太子赵桓一方基本上都有把柄,只要拿捏得当便可以击破,逐一让他们伏法受诛。

  赵桓乃是皇长子,又是当今太子,赵构不愿意真的与他硬碰硬,那样一来他的势力将完全暴露。另外,赵构与太子赵桓争锋相对,就算不是为了皇位只怕有心人也会说他的不是;赵桓才是名正言顺的正统皇太子,他不过是郡王,就连王爷还未达到,万万不能走。

  即使赵桓手中势力较大,只要剪除他麾下的主要人员,就会是一盘散沙,那个时候赵桓也不过是光杆子司令,掀不起任何的风浪。赵构的主要目的不是谋取皇位,也不是想要父皇废了赵桓的太子之位,立他为太子。

  赵构真正的目的是剪除大宋国内奸佞之臣,太子赵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偏偏选择与这些人同流合污,只能怨他自己倒霉。如果是拉拢其他朝臣或许还好点,只可惜这些人手中都有把柄,就算是做得再好,也担心被翻出来,随便一条都可以治他们的罪了。

  赵构经过分析终于确定了接下来对付的人选,李邦彦首当其冲,一来是他的身份,二来他离他们最近,下手也是最好的对象。只要剪除李邦彦也就是斩断了太子赵桓以及其他人得知皇宫大内的一举一动,剪除了重要棋子,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赵有恭与赵构的想法如出一辙,他知道打蛇要打七寸,唯有重创要害才能给予致命一击。虽然太子赵桓对他不仁,赵有恭也不会真的将赵桓置之死地。毕竟,太子赵桓也是他的兄长,有些事情还得估计一些,其他人则不相干了,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李邦彦此人要对付远比其他人要好多了!”赵有恭像是知道赵构心中所想,微微一笑的说道。

  赵构惊讶道:“此话怎讲?”

  赵有恭娓娓道来:“李邦彦的父亲李浦原本是个银匠,而他本人也喜欢与进士交流,只要沿途进京赶考的有任何需求,李浦都会帮忙。正因为如此,才让李邦彦得了进士之名。”

  “不过,他却有些才学,而且为人俊朗豪爽,风度优美,写得一手好文章。入京以来,名声鹊起得到皇上赏识;但是,李邦彦却喜欢风月场所。若不是如此,只怕也不会成为宦官。”

  赵构好奇地问道:“莫不是其中还有什么秘密不成?”

  “的确是有些秘密,李邦彦仰仗着自己在京城中的关系,有些目空一切,横行无忌,居然在怡红院为了一名女子与他人发生口角,最后演变成斗殴。不曾那人居然练得一身武艺,李邦彦与他斗殴只能被揍,那人心思歹毒直接废了他,让他永远不能人道。”

  “那人废了李邦彦引来了衙役,还是被那人逃走了。不过,李邦彦的大好前程却在那一次彻底被废了,成为太监,这是李邦彦的耻辱。李邦彦在宫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渐渐地露出本性,再次放浪不羁,而且还变本加厉,要是扳倒他只需要你的身份彻底的追查便可以解决了。”

  赵构恍然大悟的点点头,他本身就是监察御史,根本就不需要设下圈套,直接彻查李邦彦的日常举止便可以判定他的罪过。不过,赵构还觉得赵有恭话中有话,并没有完全讲明,笑眯眯地说道:“堂兄,要是仅凭这点只怕难以扳倒此人,莫不是还有其它原因?”  

第二百七十二章 请君入瓮

  赵有恭嘴角抽了一下,抬起头看着赵构,一字一句地说道:“这厮还有龙阳之好?”

  “龙阳之好?”赵构嘴角也抽了抽,呆若木鸡,整个人都傻了,瞪大着眼睛回望着赵有恭,直到他坚定地点点头才相信这是真的。

  若是发生在后世也是见怪不怪了,在大宋国内有‘龙阳之好’,也就是同性恋实在是屈指可数。虽然李邦彦是太监,又生的俊俏;之前还听闻他喜欢风月场所,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

  赵有恭解释道:“李邦彦这厮在那次事件后,整个人性情大变,不仅爱好变了,就连人也变得阴晴不定。他有这样的爱好,也是无意间调查得知的;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并没什么,主要是这厮专门喜爱少年,死在他手中的少年也不下十人。”

  “确有此事?”赵构皱着眉头,‘龙阳之好’古之有之并没什么,只是出了人命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了。

  赵有恭回道:“确有此事,这件事也是无意中查到的。原本想到对付此人时,便下令调查有关于他的一切,终于找到了证据。若不是有段时间有人来到官府留下案底,只怕也难以发现会是他所为。”

  “那厮唯恐东窗事发,那次过后便没有任何行动,也不曾派人强行掳掠少年软禁,故而官府最后不了了之就此结案,让他逃过一劫。即使官府真的追究,也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一切都在暗中进行,要不是前些日子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只怕也没有任何头绪。”

  赵构接着问道:“如此说来,你已经条查清楚了?”

  赵有恭淡淡的点点头,回道:“若不是今日你也提及此人,从他身上入手,我也准备开始行动了。根据埋伏在四周的探子回报,从里面又有几名太监抬着几具尸首出来丢在山林中,只怕那厮按耐不住必定会再次掳掠;那时我们在行动,便可以人赃并获,任他巧舌如簧也难以狡辩。”

  “既然如此,那便着手行动!”赵构赞同的笑了笑,道:“这一次我们请君入瓮,瓮中捉鳖!”

  赵有恭又将自己调查的事情悉数说给赵构听,经过跟踪调查,李邦彦每个月趁着皇上不在宫中几日时间,又不会召唤他便会前往一处宅邸。这处宅邸是李邦彦收受贿赂得来的,隐藏的很深,要不是尾随跟踪也不知情。

  上一次玩死了几个少年后,李邦彦便急匆匆的回到宫中,善后的事情全部交给其他小太监。根据探子得到的情报,这些太监是他的心腹,与他有相同的癖好,同流合污,只是未曾留在宫中,反而留在宫外,一直隐瞒的很好。

  现在,李邦彦是宫中太监总管,他想要欺上瞒下非常的简单。赵有恭得知消息后,便算准了李邦彦近些日子就会前来,只因为府中又重新掳掠了少年,势必会勾起他的兴致,这样一来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局,也不需要设计圈套直接让他自投罗网。

  李邦彦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赵构、赵有恭二人盯上,他在皇宫中心思却飞到九霄云外,只因宫外的府邸小太监传话来说是搞到了几位少年,长得非常俊俏,听得他心里痒痒的。

  太子赵桓的叮嘱早就被他抛之脑后,在他看来,自己只不过是太监总管,手中没有任何的权力,根本就不会首当其冲被赵构盯上,就算是要动手也是王黼、梁师成等人先行一步。

  “李邦彦,近日看你魂不守舍,是否身体欠恙?”宋徽宗看着李邦彦心不在焉的模样,关切地问道。

  李邦彦躬身回道:“回禀皇上,臣前几日偶感风寒,经过太医诊断并无大碍,让皇上担忧了,奴婢之过也!”

  宋徽宗心里疑惑不解也没有点破,李邦彦身子骨一直很硬朗,侍候在他身边多年一直未曾出现病痛,更不曾生病休息。现在赵构、赵有恭行事风格与赵似截然相反,他们不向宋徽宗报告任何事情,待事情确定后再道出,以免露出蛛丝马迹。

  因此,宋徽宗一直到现在都蒙在鼓里,他只是有些诧异,并未真的怀疑,也没有询问太多。最后念及李邦彦是身边的老臣了,也就让他下去歇息去了,待生病了再回来。

  在宋徽宗执政期间,太监做官多不胜数,有些太监还娶了妻子;李邦彦在府外有住处这点赵佶知道的,便让他下去了。李邦彦感激涕流的躬身离去,出了门便急匆匆的赶去了,他惦记着小太监说的话,哪有心思想太多。

  李邦彦出了宫门,整个人健步如飞,两眼泛起别样的光芒,还有一丝兴奋之色。看他的模样看上去根本不像是偶感风寒之人,那速度就连一般人都赶不上,他没有回到自己的府邸,而是兴致盎然地走向了别处地方。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李邦彦更是小心翼翼以防有人跟踪。虽然太子赵桓的话他没有放在心上,也不见得真的会毫无顾忌,李邦彦知道赵构等人对他们虎视眈眈,唯有小心谨慎才行。

  “大人!”府邸的太监看见李邦彦,急忙上前恭迎。

  李邦彦微微颔首,急切地问道:“他们在哪里?”

  “老地方,大人请!”小太监献媚的恭维道,率先走了一步,为李邦彦引路。

  李邦彦为了满足自己的特殊爱好,以防他人窥视便命人做了一间独立的房舍,四周都是厚实的城墙,只留有一扇窗户。通过这个窗户外面可以看见里面的情况,李邦彦看了一眼,眼睛一亮,赞赏地说道:“果然好姿色,待会爷享用后便赏赐你了!”

  “奴才谢过爷的赏赐!”小太监兴奋地回道。

  李邦彦面带笑容的让人打开房门,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五名十二岁左右的少年害怕的缩成一团,上下打量一番各个都长得俊俏,面冠如玉。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惶恐不安的神情;看见李邦彦的笑脸,犹如恶魔;弱小的身体颤抖的往后退去,面色苍白无力,泛白的嘴唇不停地哆嗦着,围成一团缩在墙角边不敢动弹,显得孤单无助又害怕至极。

  李邦彦看见他们害怕的模样,心里一阵兴奋,笑容更加灿烂了,直接吩咐道:“记住守好四周,不允许任何进来,要是爷没有尽兴,后果你们知道的!”

  众人连忙回道:“奴才们知道!”

  “知道了还快滚!”李邦彦不耐烦的催促他们离去,又转身笑眯眯的朝着他们走去,那种笑容看得众人全身泛起一阵鸡皮疙瘩,不敢惊扰他的兴致,只得匆忙退了出去。  

第二百七十三章 百口莫辩

  小太监们急匆匆的退了出去,不敢停留,以免惹恼了李邦彦的兴致。现在,李邦彦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少了李邦彦的庇护只怕锦衣玉食的生活就不再了。对于习惯大鱼大肉,吃饱喝足便知道享受,岂能愿意回到以前那种日子。

  李邦彦在这里称王称霸,没人敢说半分,唯命是从。李邦彦在皇上身边卑躬屈膝听候差遣,在这里作威作福。众人侍奉在他左右,对他的脾性摸得清楚,也知道李邦彦看上去人畜无害,实则阴险狡诈。

  若是惹恼了他们,只怕皮肉之苦是最轻的,最严重的是虐待至死,那种滋味他们可不愿意体会。回想当初一位太监在他兴致正好时打扰,愣是被折磨了三天;众人还记得那人的惨叫声,还有临死前的凄惨模样,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寒颤。

  “这次爷比较满意,兴许时间可以长点!”

  “是啊!爷这些日子憋了不少的火气,上次好不容易弄来了几人不到三天便折磨死了;还未享受呢,害得我们也受到牵连,承受爷的怒火,想想就觉得晦气,只是不知是何人惹恼了爷!”

  “朝中的事情还是不要去议论了,免得惹恼咱爷;上次掳掠来的姿色也不错,身材也挺好的,要不是爷火气难消,全部撒在他们的头上,只怕我们也难逃一劫。可惜的是,我们都没有好好地享用一下;希望这一次爷的火气没那么大,到时候我们也有好处!”

  两名小太监守在一旁低声细语地交流着,他们想起这些少年关押在这里,只能看不能吃弄得他们心里痒痒的。两人窃窃私语混不然不知外面发生的一切,此时赵构率领官兵前来,整个府邸已经围的水泄不通,插翅难逃。

  赵有恭早在李邦彦悄悄出宫后便得到消息,他与赵构两人准备对他下手,故而提前在皇城四周安排了眼线。无论李邦彦如何乔装打扮都难逃法眼,当他出现在皇宫外就有人将消息传递出去。

  赵有恭接手山庄以来,就将人员全部安排在汴京城中,监视众人的一举一动,首当其冲的便是李邦彦。接着,消息得到后赵有恭立即通知赵构展开行动。由于赵有恭身份暂时不能露面,只得由赵构亲自出面才行。

  赵构是计划的制定者之一,亦是执行者,他身份摆在那里,又是监察御史,正好以此为借口带兵抓人,这样一来才是最高明的圈套,不需要一兵一卒,也不需要任何阴谋诡计便能瓮中捉鳖。

  “所有人听本官命令:若是进入府邸后有人胆敢反抗,除却罪魁祸首外一律杀无赦!”赵构大喝一声,厉声道:“给我撞开大门,冲进去!”

  这些官兵全部都是从御林军中挑选出来的,也是宋徽宗给予他的权力,以防有人自恃官位较高,位高权重,目空一切。此外,赵构随行都会带着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又有御林军在旁,只怕无人敢动了。

  许景衡皱着眉头看着冲上去的官兵,低声道:“大人,这样做只怕有些不妥!”

  “如何不妥?”赵构反问道。

  “若是没有在确凿的证据下,贸然闯入民宅,只怕皇上那边不好交代,就算大人有先斩后奏权力。若是贸然闯入没有任何收获,就会影响大人的前程。并且,这么大的动静,要是没有抓到人,惊扰百姓有损大人威名!”

  赵构笑眯眯的说道:“许大人多虑了,到时候你便知道了!”

  许景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不解的看着神秘的赵构,也就不再多言了。众人听候赵构的命令,竭尽全力撞开大门,陆陆续续的全部进去。小太监听闻外面有声音,慌忙前来看见清一色的御林军,整个人傻眼了,呆若木鸡一动不动的杵在原地。

  赵构等人紧随而至,他瞥了一眼颤颤惊惊的太监,厉声道:“李公公在何处?若是有欺瞒,当心你们的脑袋!”

  小太监那里见过这样的仗势,被赵构的威压吓得魂不守舍,颤抖的身子连忙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回道:“在……在那里!……”

  “快快带我前去!”赵构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见一处独立的房间,声色厉苒地低吼道,吓得他们连忙起身直接带着赵构前去了。

  许景衡听到赵构提及‘李公公’大吃一惊,这一次突袭此地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就被赵构命令他跟随前来。直到赵构道出那人是谁以前,他都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李公公不是在宫中侍候皇上吗?为何在此?”许景衡百思不得其解,皱着眉头暗暗地想道。

  李邦彦身为大内太监总管,深得皇上宠信,在宫外有宅邸也是人所共知。只是这处宅邸是他的府邸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皇上正在宫中,而他身为太监总管却不在身旁侍候着,犯了欺君之罪。

  李邦彦正准备享用,手中还捏着鞭子,却被人打断,怒火中烧,他要是看看到底是何人敢如此大胆扰了他的兴致。那名太监在赵构的威逼之下不得已前来,看见李邦彦怒气冲冲的模样,心想糟了。

  李邦彦举起手中的长鞭,直接打了过去,大有将他打死的用意;那名太监想退已经晚了,正准备承受李邦彦的怒火时,鞭子一直没有降在他的身上。他抬起头,睁开眼睛却看见一只手捏住了鞭子。

  赵构从他的侧面走了出来,右手猛地用力直接将皮鞭扯了过来,丢在地上;面若寒霜,冷冷的说道:“李公公真是好兴致啊!”

  李邦彦看见赵构走了过来,看了许久才确定眼前不是幻觉,之前的怒火烟消云散,惊恐不安地看着赵构,想要说话看见赵构冰冷的眼神后选择沉默以对,冷汗直流浸透了他的背部,双腿不停的哆嗦。

  赵构冷着脸不屑一顾地从他身边走过去,目光停留在他身后的那些少年身上;这群少年惊恐不安的眼神看着赵构,那种孤立无援的眼神深深刺痛了赵构,听说是一回事亲眼见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他看来这些少年与自己年纪相仿,本是天真无邪的生活却被李邦彦这厮留下了一层抹不掉的阴影。此时此刻,赵构恨不得一刀杀了李邦彦,目光越来越冰冷,毫不掩饰眼神中的杀气。

  纵然李邦彦巧舌如簧,也想不出任何话为自己辩解;赵构的手段不是他能够想象的,回想起那日太子赵桓的话,当真是悔不当初。只不过一切都已经晚了,再也没有任何机会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你能送我回家?

  “李公公,这些少年是你的儿子吗?”赵构指着缩在墙角的五名少年,目不转睛的望着李邦彦,一字一句地问道。

  李邦彦嘴角抽了抽,他是太监岂能有子嗣。若是没有那次事件,只怕早有子嗣。只可惜李邦彦自诩风流才子,最后落得断子绝孙的下场。赵构明知故问,让李邦彦敢怒不敢言,更是惶恐不安。

  众人诡异的看着赵构,嘴角也抽了抽,这是**裸的嘲讽。李邦彦自知理亏不敢反驳,也不敢大声回话。现在他落在赵构手中,人赃并获,百口莫辩,要是这个时候惹恼赵构,只怕小命难保。

  李邦彦不是傻子,反而非常精明之人;赵构怒火中烧,眼神中满是杀意,毫不遮掩自己的内心。既然赵构敢带着御林军闯入,也就说明他已经知道了一切,李邦彦再狡辩亦是惘然。

  “回大人,不是!”

  赵构厉声道:“差点忘了,你是阉人,岂能有子嗣!既然他们并非你的子嗣,那你为何将他们圈禁于此?若不是本官来得巧,只怕这些人身上又多了皮鞭,或许还不止吧!”

  虽然赵构来得快,还是晚了一步,其中一名少年的衣服被皮鞭打碎了,白皙的皮肤上留下一道道痕迹,还有一丝血迹。赵构是习武之人,他一眼便看出这些孩子不懂武功,这一皮鞭打下去便是皮开肉绽,要是再晚来片刻,只怕这些少年的身上遍体鳞伤,鲜血淋漓了。

  “他们不是你的子嗣,莫不是你买来的奴隶?”赵构自言自语地说道,目光直接略过李邦彦,看都不愿意看一眼,他知道要是再看下去势必真的会动手将他杀之,只怕那个时候有理也变成仗势行凶了,“这些孩子看模样清秀,不像是奴隶,倒像是寻常百姓家孩子,难道这些孩子是拐来的?”

  赵构质问的目光看着李邦彦,看得他整个人如坐针毡,心惊胆战的,急忙回道:“他们都是奴才花钱买来的,并非奴隶也并非拐卖。”

  大宋早已没了奴隶制度,更是严令禁止拐卖儿童。虽然三令五申,仍然有人铤而走险。但是,作为父母有权将自己的孩子卖人,这点宋律中倒是没有禁止。因此,有些父母便会把自己的孩子卖到王孙贵族做丫鬟、书童、奴仆等,还有的卖到妓院等烟花之地。

  若是李邦彦真的承认这些孩子是拐来的,那便是触怒宋律,要被五马分尸的;若是承认是奴隶,那便要千刀万剐。因此,李邦彦立即改口称之为买来的,还是他们父母自愿卖得,这样一来便不受责任。

  “果然有些本事!”

  赵构心里一紧,他没想到李邦彦脑子转得如此快,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危机,还让自己鞭打孩子找到了合适的借口。若是这些孩子真的是李邦彦花钱买来的,赵构要是问他为何责打孩子,只怕那个时候李邦彦会说他们犯了错责打处罚,这样便可以趁机躲过一劫。

  既然能够得到皇上的赏识,擢升太监总管,势必有些本事。并且,李邦彦也是侍奉在皇上身边的近侍,每天又与读书人打交道,自己也有些才华。若不是那次意外,只怕也是权倾天下的贼人。

  即使身为宦官,李邦彦也得到官阶,只不过后来受到太子赵桓的拉拢,干脆放弃官职,直接得到皇宫大内的太监总管一职,为得是待在宋徽宗身边,打探消息,成为赵桓的内应。

  李邦彦有能力做官,又成为太监总管,必然不是泛泛之辈,也有些本事。赵构重新打量起李邦彦,确实长得俊俏。即使是后世的明星也不遑多让,的确是有些资本。

  如果不是李邦彦心急如焚,忙中出错,又不听太子赵桓的嘱咐收敛一下,自认为赵构不会对付他,毕竟他是小角色。只是赵构却反其道而行之,打得他措手不及,才会显得被动。

  若是真的正面交锋,李邦彦也不一定会中圈套,只可惜他的弱点被赵有恭得知,也就意味着赵构知道了。既然知道了他的缺点,对症下药便可以减轻很多麻烦,不然要除掉李邦彦,剪除太子赵桓设置在皇宫中的内应还需要一番功夫才行。

  现在赵构最缺的就是时间,要不是时间不得人,兴许赵构也不会想到第一个人便是李邦彦,他还能继续作威作福。人们最期望的事情,往往事与愿违,最后栽倒在赵构手中。

  赵构直接无视他的回答,转身看向了那些少年,他知道这些少年是被恐惧饶了冷静。现在他出现在此地,这些少年又与他年纪相仿,早已不是懵懂不知的孩童,心里的恐惧应该少了很多。

  “你们真的如他所说是父母卖给他的?”赵构轻声问道,现在的他们还惊魂未定,只得安抚为主,引导为辅,让他们道出真相,这样一来才有机会给予李邦彦致命一击。

  “不好!”李邦彦慌了神,他没想到赵构转身询问那些少年,要是真的道出真实情况,只怕他要身首异处了,整个人都紧张起来,惧怕不已,心思不停地转动着,想着下面的对策。

  赵构的话这些孩子没有回答,他看着这群少年苍白的脸上布满了惊恐,便知道他们还是惊魂未定。李邦彦恶毒的模样烙印在他们心底,产生难以抵挡的恐惧,就算赵构出现他们还是非常害怕。

  “不要害怕,现在已经没事了,待事情过去,我便送你们回家!”赵构软声细语地安慰道。

  这些少年还是无动于衷,惊恐不安的看着李邦彦,就连赵构上前都惊恐地向后退去,生怕他与李邦彦是一伙的。赵构见他们惊魂未定,一时也想不出办法,眉宇间有些焦急了。

  李邦彦见他们因为害怕没有说出真相,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不禁有些得意,神色间的惧怕之色消失无踪,趾高气扬的说道:“大人,奴才都说了他们是被父母卖得孩子,哪里还记得回家!……”

  李邦彦以为逃过一劫,稍稍安心却被一位稚嫩的声音打断他接下来的话。顿时,他觉得天空中乌云密布,心里‘咯噔’一声,心脏再次提了起来,整个人都傻了。

  只见一位缩在墙角的少年从孩童中走了出来,天真无邪的脸上满是惧怕之色,无助的眼神中满是期待,又像是害怕赵构,还是弱弱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弱弱地问道:“你……真的能送我回家?”

  赵构见状好不容易有人回答自己的话,斩钉截铁的点头回道:“只要你想回家,我必定做到,决不食言!”  

第二百七十五章 悔不当初

  “你想回家吗?”赵构微笑地说道。

  那少年迫切的大声回道:“想!”

  赵构温柔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看着那少年急切地模样,赵构心里笃定定然送他们回去。其他少年听见赵构坚定地回答,他们眼神中的畏惧消散了不少,渴望的眼神直愣愣的看着赵构,意思很明显了。

  “你真的能送我们回家吗?”

  众人纷纷附和的问道,赵构依然微笑的点点头,坚定地回道:“只要你想回去就行!”

  赵构的话鼓舞了他们的内心,害怕渐渐地消散了,对家的渴望有增无减,异口同声地回道:“我想回家!”

  看着这群少年迫切的眼神,赵构心知肚明。若非那名少年敢于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成为众人首位站出来,抵御住内心的恐惧,只怕赵构这次前来想拿个人赃并获变成擅闯民宅之罪。

  “现在我问你们,他之前说你们都是父母卖给他的是否属实?”赵构和颜悦色地轻声问道。

  众人连忙摇摇头,回道:“不是!”

  “为何你们之前都不敢说出来?你们可知道差点回不去了!”赵构痛心疾首地说道。

  众人惭愧地低下头,胆怯的瞟了一眼李邦彦,哆哆嗦嗦回答道:“我以为你与他是一伙的,那人不是好人,用马皮鞭抽我们。若是我说出来了,只怕又是一顿毒打,已经有人因为说出想要回家,被他们狠狠地打了一顿,最后吐血死的。”

  赵构一听火气猛地上窜起来,对李邦彦等人怒目而视,转身指着他们说道:“你们可曾记得哪些人下的手?”众人眼神有些畏惧,不敢道出来,他又接着说道:“不要害怕,有我在此他们奈何不了你们的,你们大胆的说出是哪些人便是!”

  自从赵构道出送他们回家,众人对赵构的话言听计从,再次鼓足了勇气指出了三人,尤其是其中一人对他们拳打脚踢,还直接拿铁棍打他们,就像是刑罚似的。

  那三人颤颤惊惊地跪在地上,动弹不得;听到众人指出他们三人时,又看见赵构眼神中的杀气,浑身一震,直接软了下来,吓得屁股尿流。赵构的手段他们听说过,这位可是真正上过战场的爷,又是皇子,手握生杀大权焉能不害怕。

  赵构目露凶光,杀气腾腾地大喝道:“来人,将他们三个狗奴才拖出去直接乱棍打死!记住不要让他们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