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称雄-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字。
真实的情况是,一个游击,一营原本三千人,实际上却只有两千人,一千人只存在名册上,是游击将军一直吃的空饷。剩下的两千人中,也只有两百家丁能战,用那一千空额来养这二百家丁,剩下的一千八,也是层层克扣,武器简陋,战力低下凑数而已。其它的守备、千总们基本上都是如此,四层空额,剩下六成中又仅有一成家丁可战。
在这次的剿匪中,他们跟随着杨嗣昌作战,结果先败于大昌,再败于汉中,更是损兵折将。那些军官们好不容易收拢了败兵回到郧阳,结果就听说刘钧准备把他们这些人全都裁了。
这些军官打起仗来一个比一个没用,但却都把带兵当成了一个赚钱的行当。靠吃空额扣兵饷发财,如果刘钧把他们的编制裁了,那他们还靠什么赚钱。
断人财路,那比杀人父母更加惹人怒!
一名千总阴阴的说道,“刘钧要裁我们也可以,但朝廷欠了我们四个多月的粮饷了,这可是近十万两银子,只要刘钧能够现在把这十万两饷银给付了,咱们就让他载。”
另一个守备接着道,“十万两可不够,咱们这次为朝廷剿匪,死伤了不少的弟兄,这抚恤总得要吧。另外,刘钧要裁撤咱们,总得给些遣散费吧,也不多算,这抚恤和遣散费加起来给个十万两吧。”
“对,就是这样,咱们向刘钧讨要这二十万两银子,若是拿不出银子来,休想遣散我们!”
(感谢南营玉的月票支持,大家还有月票的支持一下哦!)(未完待续。)
'正文 第199章 收房'
出征近一月,刘钧终于又回家了。》。》
虽然刘钧给弟兄们放了假,可他如今堂堂镇南侯一镇总兵,手下亲兵们早做好了安排轮流休假,以保证侯爷身边随时都有一队亲卫。留下来的亲卫足有一百人,他们一路上早打起了刘钧的全套仪仗,镇南侯的,郧阳总兵官的。
甚至黄州府和麻城县还早派出一队衙吏在前开道,鸣锣敲鼓的,好不热闹。一进西湾镇上,就立马能看到街口有一个新树立的高大石牌坊,这正是地方奉旨修建的,为的就是表彰刘钧的功绩。石牌坊很是气派,而西湾镇上稍有些脸面的人物,此时都早早聚到牌坊下迎接刘钧来了。
对于这些父老乡邻,刘钧没摆什么架子,远过多下马来跟一众熟悉的乡邻们打招呼。刘家已经归宗锁口河刘家,但刘钧这次回来依然直接回西湾来,家人也早回了西湾。
一阵寒嗐过后,刘钧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往家中走去。
“二爷回来了!”
远远的,刘安就在高声叫喊。
然后几个仆人便开始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声中,刘家的中门大开。刘钧这时也才发现,刘家的那栋宅子也有不少的变化,大门明显刚整修过,门楣更高,门口的狮子也大了,原来只是简单的两扇大门,现在门更大,且钉着铜钉泡,漆着朱漆。两边还各有一座小门。
仅看这门面,就知道刘家今时不同往日了。
刘家今天张灯结彩,上下喜气洋洋。大门打开,刘老爹和大哥刘钊兄弟刘键都出来迎接,老爹看到儿子更是激动的眼泪都落下来了。
他拉着刘钧的手,激动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儿子居然已经封侯了,光宗耀祖啊,连他这个老秀才都因此得了一个散官荣衔,刘母也得了诰命。甚至刘钧的祖父都被追赠了一个五品官。
进了府,刘钧便看到雪琪陪着母亲、姨娘带着大嫂、姐妹们站在里面迎接。
到了家,放下行李,稍洗漱了一下。刘钧便先跟着老爹和两个兄弟一起先去祖父的灵前告祭,刘老爹对着父亲的牌位,激动的说了大半天,一会哭一会笑的,把刘钧升官封爵的好消息仔细的报告了一遍。
接下来。刘家便是宾客不断,锁口河刘家的人最先过来,还着大车的礼物,接着是刘钧的岳父陆维章,同样带着许多礼物赶来,然后是刘钧的几个姐夫们,再是本地的官员、乡绅们。
这个时候,庆祝似乎也就是吃吃喝喝。
陆老爹早把一切张罗好了,请来了一个后厨班子自带材料上门操办酒宴。对于这些前来的客人,刘老爹倒是个个欢迎。刘钧则倒比较淡定。这就是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闻了。
想当初,他巴巴的赶去刘家贺寿,送上重礼可人家都没正眼瞧他。而现在呢,刘家对他的态度,那可真是天上地下了。这虽然有些势利了一些,可这些事情却是不可能太在意的。
对于前来锦上添花的人,刘钧也是欢迎的,他脸上一直带着笑跟大家打着招呼,起码表面上做到了礼节。
好多赶来的人都委婉的向刘钧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他们能不能送些家族子弟进九头鸟营,他们都已经知道九头鸟又要扩招了。当然,这些人也并不是打算让子弟直接去做普通的士兵,他们知道如今九头鸟待遇很好。希望的是子弟进入九头鸟中,担任些小军官或者文职吏员之类的。
好多人都看到,许多早先加入九头鸟的那些麻城子弟,大多原来只是些普通的商人子弟、秀才子弟,甚至是农夫、工匠还有和尚等,可几个月后。最早加入的那批人如今哪个不是军官,运气好的,刘钧的那些把兄弟,全都成了副将参将游击将军。混的差些的,起码也是八九品的军官武职了。
“九头鸟确实还要扩招,诸位父老乡亲们肯大力支持,这自然是最好的。”刘钧对这些人提的要求都笑着答应下来,不过却也说明他们送来的人还得经过一次考核选拔,不过家乡子弟肯定会优先录取的。
“最近我正准备干一票大买卖,收益会很高,但凭我一人之力肯定干不了,希望多拉一些人合伙,如果世伯手中正好有闲才没处投,那么到时可以考虑下我这边。别的我不敢多说,但我敢保证,这生意做起来,绝对比投钱买田收益更大,而且更稳更长久。”
刘钧抛出了一个诱人的消息,但具体的又不肯透露,只说如果想要合伙做这个买卖,那可以先准备银钱。而且这买卖很大,起码也得一千两以上才有资格入伙。
虽然说朝廷很穷,可在地方上,尤其是湖广,士绅们还是很有钱的。不过很多人有钱却没地方投资,想买田都很难买到,大把的银子只能埋在地窖里。而现在刘钧提出有一个大买卖,居然收益比买田还要高还要稳,立即就激起了许多人的好奇之心。
可惜刘钧点到为止,不肯多谈,还直接抛出了入伙最低一千两银子的门槛,可这种态度,却反而使得更多人有了兴趣。若是刘钧一上来就谈他的买卖如何如何有前景,怎么怎么能赚钱,说不定大家反而会有警惕提防之心,不会相信。
可现在刘钧这样的态度,大家却都反而认定这生意估计是真能赚钱的买卖,而不是什么骗局。况且,刘钧如今可不是那个小小的练总了,当初他要靠李家梅家等撑腰,而如今刘钧自己就是侯爷了。
“哎呀,侯爷一定要带上某啊,银子好说,万八千两的马上就能筹集。”一个西湾镇的商人立即道,若不是跟候爷是十几年的乡邻,他一个小小的商人,哪有机会跟候爷拉上关系。现在候爷要做生意,那不赶快跟上还等什么时候。谁都知道,在大明,商人必须得跟官绅勋贵们搭上关系,才能保证做的长久。
“这事暂时不急,若世伯有心。准备好银子就行,到时候我会通知你们。”刘钧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然后又似漫不经心的抛出一句,“这个买卖起始将会筹集至少百万两银子入股合伙。但收益也高,现在我只能告诉你们一句,这买卖比买田可划算多了,甚至能比盐买卖的利润!”
盐买卖的利润!
短短五个字,却把一众围过来的乡绅商人们齐齐震惊了。盐买卖的利润啊。这年头跟盐的买卖都是最赚钱的,那些微商,哪个不是腰缠数十万上百万身家,靠的是什么,不就是盐吗?
不过盐这行当虽暴利,可都被那些勋贵盐商们垄断,外人想要进入难上登天啊。这位新候爷,有什么办法插手其中吗?
刘钧只是抛出了一个诱人的开头,然后就不肯再多说半点了,甚至他都没时间再理会这些人。他举杯跟大家敬了一杯酒后,便推说身体疲倦要先告退休息了。镇南侯发话,大家当然不敢有意见。
刘钧留下老爹和兄弟替他招待客人,自己直接回房了。
陆雪琪坐在屋里,见他回来,立即要给刘钧倒茶,刘钧一把拉住她的手,“你现在可是侯爷夫人了,而且还有身孕呢,这事让别人做就是了。”
所谓小别胜新婚。刘钧出兵在外近月,还真很想陆雪琪了。
“夫人,你看天色不早了,咱们早点安歇吧!”一面说着。刘钧一面伸手去揽她的腰,结果陆雪琪却是躲到一边,“夫君,妾身身子不便,不能陪夫君了。今晚,你去西厢屋睡吧。”
刘钧有些怔怔的望着陆雪琪。“夫人,其实你现在身子并不碍事的。”
“不行,万一伤了孩子怎么办。”陆雪琪不肯给刘钧丝毫机会。
刘钧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结果,本来喝了点酒,心中一股火头升起,现在却无处可浇灭了。沈曼陈圆圆还在虎头堡,也是远水难解近渴,没想到,他拥有美,现在却只能孤枕难眠。
但这事情他也不想勉强陆雪琪,知道她是在意孩子,与她又聊了会分别之后的事情,最后刘钧只得往西厢去。
进了西厢房,刘钧却发现屋里居然点着灯,还熏了香,一股好闻的气息飘荡着。
床上还有个人!
刘钧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房间,然后他看到床上的人是瑶瑶,见到他满面红晕,立即低头不敢看他。刘钧左右打量了一下,又看了看她,心里差不多想到了什么。
“雪琪安排你的?”
瑶瑶点了点头,用蚊子般的声音回了声嗯。
刘钧走过去,坐到她身边,瑶瑶的身子抖动了一下,刘钧坐开了些。瑶瑶是雪琪的贴身丫环,还是陪嫁丫环,这种丫环按此时的习俗,是小姐的贴身人,陪嫁之后,往往会成为姑爷的通房,在小姐生病来月事甚至怀孕等情况下,替代小姐陪姑爷。若是运气好的,以后也许还能抬举做个姨娘。要是再能生一儿半女,地位会更稳固。
“好了,我有些困了,想早点睡,你也早点下去休息吧。”瑶瑶是个很漂亮的姑娘,但刘钧不是那种见到白菜就要拱的人,他不会去强迫别人。
没料到,本来一直低着头的瑶瑶,听到这话却猛然抬头,“姑爷嫌弃我吗?”
听到这个回答,刘钧也是很意外,刚才看她反应,还以为她不愿意呢。“你是个不错的姑娘,但这事情你得自己选择,如果你不愿意,我不会强迫你的,以后也不会为难你。甚至等以后,我和雪琪还会给你找个好人家,送你出嫁。”
“我愿意!”
瑶瑶迅速回了一句,然后又低下头去,“我愿意。”她又重复了一句。
刘钧仔细的打量着她,想要瞧出这是不是她真实的想法。
“侯爷,我来服侍你宽衣!”
瑶瑶似乎想用行动来表明她的态度,她不再低头头坐在那里,她抬起头来,并要为刘钧宽衣。
刘钧握住她的手,对视着她的眼睛,“你考虑好了?”
“嗯。”
刘钧笑笑,松开了手,任由她开始替自己解衣。瑶瑶是个不错的姑娘,既然这是她的选择,刘钧也乐于接受,想做就做,只要是两相情愿,又何必犹豫呢。
“侯爷,把灯吹了吧!”
“留一盏灯吧,我想要仔细看清你的模样。”
“好羞人的。”
屋里灯被吹灭数盏,只留下了最后一盏小灯,屋内光线暗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未完待续。)
ps:感谢a卐沙之舟弦空的打赏!sf0916
'正文 第200章 我们的红夷大炮'
早上起来的时候,刘钧感觉神清气爽。●⌒,转头,却发现枕边人早已经不见了。过了会,阿宝进来侍候刘钧起床,给他穿衣梳头。
“瑶瑶呢?”刘钧问她。
“她一早就去伺候夫人起床了,夫人赏了她一套上好的头面呢。”阿宝手脚利落的帮刘钧梳着头发,一面禀报道。瑶瑶昨晚上在刘钧这里过夜,然后一大早就全府皆知了。瑶瑶先前侍候了雪琪起床,然后跟着雪琪去向老爷和老太太请安,雪琪替瑶瑶向两个老人叙说了昨晚的情况,然后请两老人抬举了瑶瑶。
现在,瑶瑶已经得了抬举,妇人发髻都梳起来了,老爷子和刘母还赏赐了她一套头面和几身衣料,甚至还专门给她划拔了一个小院,已经正式抬举成刘钧的侍妾。
宝儿对瑶瑶原本还是满合的来的,但今天却觉得瑶瑶很有心机,对她有些不喜。
刘钧敏锐的感觉到宝儿对瑶瑶这个新上位的姐妹有些敌意,笑了笑,很正常的情况。他现在也差不多明白陆雪琪的一点意思,陆雪琪是知道他在外面有沈曼和陈圆圆两个女人的,也知道她们一个以前是秦淮河红人,一个是吴松的红戏子,还都做过妾,因此对这两个女人虽然也已经认可了,但却不肯让她们进刘家的家门,顶多算是刘钧在外的外室。
为此,她甚至主动的抬举了自己的陪嫁,以做为她的后援。
后宅女人们的战争,刘钧明白这一切,但并不打算去干涉,只要不超过一定界限,他也就随她们去斗法好了,反正这种事情是禁之不能止的。而且,他本来也没打算让沈曼和陈圆圆进刘家的门。
不过瑶瑶今天一早把自己丢在这里,却跑去雪琪那边,又去老爹老娘那们。确实有点很心机的样子。看来,他对瑶瑶也确实了解太少了一些,不过想想这似乎也是很正常,哪个丫环不想上位呢。有了机会当然得抓住。而且就算抬举做了妾,可也根本无法撼动雪琪这个正室地位的,她丢下自己去讨好雪琪也很正常了。
哎,处处都是江湖啊。
“阿宝,我也抬举你了吧。你愿意不?”刘钧穿好衣服,突然对宝儿道。
宝儿明显吓了一跳,脸一下子红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刘钧看她那惊吓的样子,觉得很好笑,“既然你不反对,那我就当你同意了,一会我跟夫人还有老太爷和老夫人他们说一下,给你抬举了。”
“侯爷不要拿我开玩笑了。”宝儿心中突突的剧跳着。
刘钧笑了笑,出了房间直接去厅堂。雪琪和大嫂还在那请安奉茶呢,瑶瑶果然已经梳起了发髻,衣服首饰也都换过了,都是不错的头面和衣料,一看就知道是雪琪赏她的。
刘母见刘钧过来,便告诉他已经把瑶瑶抬举了。刘钧点了点头,“这是应该的,正好,宝儿也一并抬举了。”
厅里众人都有些愣神,陆雪琪愣住。瑶瑶也愣住。嫂子梅氏甚至有些惊奇的打量着刘钧,她知道刘钧昨晚收了瑶瑶的房,怎么这半个早上的时间,二叔就把宝儿这丫头也收了?
刘钧要抬举宝儿。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宝儿过去一直伺候刘钧的,宝儿还是家生的,知根知底的,两个老人都没意见。陆雪琪这个时候更不可能有意见了,也点头同意了。众人中,唯有瑶瑶似乎笑的有些勉强。
“以后瑶瑶和宝儿你们两个在家要好好照顾夫人和老太爷老夫人。”刘钧对两个新抬举的侍妾道。
宝儿似乎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之中,一直怔怔的,直到这时才终于醒悟过来,脸上充满了复杂神色,但更多的似乎还是惊喜。虽然被突然袭击了,但她最后还是默认接受了此事,按规矩,上前依次给老爹、刘母和刘钧与雪琪敬茶,这也算是走过仪式了。
她们虽被抬举了,但现在也仅仅是个侍妾而已,连办个酒席的资格都没有。
刘钧并没在多沉浸在温柔乡里,他在西湾又呆了一天,当天晚上自然是宝儿房里过的夜。然后第二天一早,刘钧便告别家人,策马去了虎头堡。临出发前,陆雪琪本来是想让刘钧带上瑶瑶的,最后刘钧拒绝了。
“夫君在外身边总得有个人照料。”
“有亲兵有军伴足够了,军中可不适合带女子。”
陆雪琪轻嗔了刘钧一眼,小声道,“夫君是怕瑶瑶会妨碍了你跟那什么三娘子、沅沅姑娘她们一起快活吧。”
“你还真有大妇风范啊!”刘钧笑着道。
“夫君在外面有女人妾身也管不了太多,但有一点,收敛着点,而且永远不许带回来,就是生了孩子妾身也不会认的。”
对她的警告,刘钧只是笑笑,然后翻手上马挥挥手告别,策马离开了。
刘钧回到虎头堡后,立马巡视了一遍名下的那些作坊,在赵顺等工匠的陪同下,亲自往下面各个车间走了一遍。
如张山先前汇报的一样,各作坊现在是一切顺利。
“赵顺你们做的很好,在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把各工坊管理运作的井井有条,非常好。”刘钧先把诸工头们大大称赞了一番,并且当场给他们赏赐下十两至百两银子的积分券以做鼓励。
“现在工坊的势头很好,赢利也不错,要继续保持下去。”如今这个形势,到处一片混乱,兵荒马乱的,那些乡绅地主甚至商人们,也都在大量招募训练家丁护卫,采买武器,而朝廷现在对这种情况,也渐渐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理的并不严格。甚至各地方上,除了官练的练勇外,地方乡绅们开始大办乡兵民团,都是朝廷默认的。
这种情况,就使得现在军械生意很是火爆,寻常的刀枪箭矛需求很大,就是刘钧火器坊生产的这些火铳火炮,也一样不愁销路。尤其是现在刘钧的火器行已经把品牌打出来了,质量很过硬,虽然价格高些。但质量有保证,还有是许多人慕名来订购火器的。
“上次我给你们补充了一批工人,咱们的火器坊现在的产能提高了不少,但现在我又有一张大单子要交给你们。时间很紧,你们得抓紧赶货,还可以去多挖些工匠回来,另外自己也多招募些学徒工人,还得让工匠们多带些徒弟。银钱不是问题。现在赶货第一,大家明白吗?”
刘钧这次带来的订单确实很大,整整五万杆火铳,其中刘钧自己要练五万新兵,因此他自己就开了两万杆的火铳,虽然并不是所有兵都配火铳,但火铳不比刀枪,消耗较大。
另外秦良玉也向刘钧订购一万柄火铳,她在上次见识了刘钧九头鸟火器犀利后,便也决心给自己的白杆兵配备一定的火器。以提高白杆兵的战斗能力。秦良玉也和刘钧一样,得到皇帝训练新军的要求,秦良玉准备把白杆兵增加到三万人,这还没包括将隶属于刘钧的重庆参将和夔州参将的两营六千白杆兵。
而梅之焕、李长庚、袁继咸等督抚也都要训练新军,他们要训练五万新军,也准备走大量配备火器的路子,三人也一下子向刘钧下了总数两万杆的数量。
五万杆火铳,这是一个大订单。不过,时间很紧,都等着这些火铳装备训练。
“全都是飞龙铳?”赵顺听到五万杆火铳的订单时。也震惊的不轻,不过马上又惊喜激动起来。
“嗯,诸位督抚总兵们见过我们的飞龙铳后,哪还愿意再用落后的鸟铳。五万杆。全部飞龙铳。”
“多少时间要货?”
“最多三个月时间就得全部交货,可以分批向各客户供货。”
赵顺闻言连忙摇头,“时间太紧了,我们现在一月最多能钻一万杆铳管,五万杆,起码得五月时间。”
“我没那么多时间给你们。你们得想办法把产能提起来。总之,原料不够就加紧采购,人手不够就去招募,要是工匠不够,就想办法去挖人。三个月时间,最迟三个月,所有五万杆飞龙铳全部得到货。”
“侯爷,咱们这批货,售价多少?”
“十两,通通十两一杆。”刘钧回道。
“啊,怎么才十两,我们先前不是卖二十两一杆吗?”另一个负责帐目的管事惊道。
十两一杆飞龙铳,这是刘钧订的价。原来二十两,那当然是因为开价高。现在几位督抚加上自己一下子订购五万杆,还开价二十两这不现实。而且实际上,火铳的造价并不高,朝廷一般鸟铳成本甚至只要二两银子,当然,那是偷工减料版的,但就算足材实料且是更先进的飞龙铳,造价也不会太高。
尤其是刘钧现在的火铳坊规模这么大,还采用了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后,不管是原料的采购还是制造加工的人工成本等,都大大压缩削减了许多成本。
而飞龙铳比之鸟铳更先进的,也多是些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而已。
现在刘钧的火器坊,一把飞龙铳的全部制造成本,已经压缩到了五两银子。因此,就算刘钧把原来的售价下降到了一半,收十两一杆,也还有一倍的利润。
当然,这是大批量的采购,还是自己人的订单,才有这样的价格。如果是其它的单子,肯定没这么优惠的,若是零散的小单,则价格会更高一些。但总体上来说,价格还是大幅度下降了,不过刘钧预计,飞龙铳降价后,销量肯定会上升,能争取到更多的客户。
飞龙铳价格低了,也就能有更高的竞争力,把一些原本想要买鸟铳的客户,抢夺过来。毕竟现在火铳坊生产能力大增,只要抢到更多客户满负荷的开工运转,才能赚到更多钱。
“另外,火炮坊也得扩大规模,我们这次也得到不少火炮的订单。”
上次刘钧拖着几百门炮去四川作战,火炮立功极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损耗也大。现在铸造的火炮,大多以青铜为主,铁铸为辅。青铜炮成本更贵,但性能更好,一门青铜佛郎机能打一千发,而一门铁铸炮,却只能发六百炮左右。而如果战事激烈,火炮射击比较密集,间隔短,那寿命还会下降,铁铸炮下降更厉害。
好在打废的炮还能再回收重铸,尤其是青铜炮。
不过火炮终究各部配备的比率较少,但刘钧得到好几万新军的订单,也是一笔不小的单子了。
“这次我希望我们自己能开始铸造一些千斤红夷炮或者三千八百斤的重炮。”刘钧对赵顺又提出了一个要求。红夷炮虽然沉重,野战性能不强,但如果是打会战或者攻城战的时候,却也有别的火炮能以取代的重要功能。
红夷炮能打的更远,因此可以攻城,或者用来远距离打散、破坏敌人的结阵,总体来说,各种炮都有他们的作用,不存在哪种炮有用哪种不好用的可能,而只是能不能更好的发挥利用各种火炮而已。
你拿红夷大炮来装霰弹打近战,明显就是使用失当,用虎蹲来攻城,也明显期望过高。刘钧希望给自己的部队装备一些红夷大炮,就是为了能让自己以后作战时,有更多的战术选择,拥有更强的战斗能力。
“铸红夷大炮技术上我们没有问题。”赵顺向刘钧保证道。
“那就好,现在我还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们,我们接下来要再建一个造车坊,打造辎重营的厢车,以及战车营的战车,以及炮车等。我们以后对各种车辆需求很大,因此自己建一个厂子,招募一批工匠,自己采购材料自己造更可靠,也能更便宜一些。”
“另外还要建一个绵甲坊、建一个铸盔坊,建一个被服坊!”
刘钧一口气提出了许多计划和要求,赵顺等管事们一个个都认真的记下,瞬间觉得肩头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咱们先建坊满足自己的装备,然后再想办法扩大生产,对外销售,赚取利润!”刘钧的野心很大,建军工作坊,不仅仅是要投钱进去,而是打算以后还要反过来赚钱进来。不过,要做到如现在火铳作坊一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完待续。。。)
'正文 第201章 阎王贴'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温暖的阳光自澄净无云的蓝天斜照下来,把赵良佐的身影投在平坦的青石板街面上。赵良佐脚步匆匆,全无兴趣关注街道两边那密密麻麻的店铺。这些店铺的房檐并不高,但门面却都很宽,有绸缎老店也有东瀛倭刀,此外川广杂货,南货铺,口外皮货发售,西洋货物俱全等等各种招牌幌子,琳琅满目。
街道上,乘轿的,骑马的、跨驴的、步行的,熙熙攘攘。
来自东西两洋、四面八方的客商,通行在这街市上,携带着各种商货。门前挑着灯笼的茶社里,更是座无虚席,还有说书的瞎子,唱曲的盲女。飘着香味的酒楼,人声鼎沸,随着香味飘荡的还有歌伎的哧哧笑声。
虽然大明朝到了如今,北鞑南倭总算是平定了。可北有建虏兴起,南有流寇坐大,天下比之从前越加的混乱,一天不比一天。陕西河南连年遭灾,各地饥民四起做乱,连武昌城里的米价,都涨到了一两银子一石。
可就算如此,当赵良佐行走在武昌城中时,依然有种恍惚的感觉。在这里,依然是金迷纸醉,歌舞笙平,就好比南都、扬州那些江南繁华之地一样。
刘良佐去过北方,甚至每年都会走遍北方的那些大城市,北京、大同、太原、西安、洛阳、开封等,北方与江南不止是地域的不同,差别的不止是气候,更似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度。
在半个月前,武昌城里也曾经有过不少变化,乞丐增加了许多,粮价上涨了,甚至还有许多流民不断的涌来,茶楼酒肆里的那些士绅豪商,脸上的笑容中也往往夹着几丝担忧。甚至不少有钱人,已经开始准备迁往长江的下游。
原来有钱也难买到的田产。市面上也一度开始有了出售,甚至田价还开始下跌不少。
然后,这一切就在半个月前,突然又如随风而去。武昌城里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物价也下跌了,流民乞丐也少了。田地也重新有市无价了,那些打点了行李准备搬迁的人,也重新把行李放了回去,一切照旧了。
原先闹的很大的献贼曹贼们又被官军击败了,献贼还被生擒了,流寇们终于是不成气候的,原来让武昌城一度紧张的流贼已经消失无踪,整个湖广境内都找不着有名号的贼匪了。武昌城终于又安全了,可靠了。
这座周围三千零九十八丈的湖广省城,九省通衢。水陆码头,繁华依旧。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重新恢复了原来的生活,刘良佐此时就感觉心绪不宁。他是一名士绅,父亲曾经中过进士外放过知县,最后做到了知府。刘良佐自小读书,不过却不是科举这块料,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