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称雄(语丁)-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牧最大限度拖延对手,沿途层层布防,以巨石箭弩迫使对方无法快速行进,未免秦军强行通过密林前方布下精锐骑兵。
时间缓缓过去,前方赵军阵营丝毫没有任何动静,隐约可以听到战马嘶鸣之声,“再探!”
“是!”
几匹快马冲出,几声惨叫传来,秦军派出探子纷纷落马,石头缝隙中露出赵军弓弩手身影,以此隐藏身形很难被人发现。
战马失去控制纷纷冲出,王陵看在眼里,无法得知前方情形只能稳步推进,只望能够快点通过密林。
“上?将军,秦军又动了,要不要再砸一次。”
“不急,若是一味拦阻反而让对方看出我意图,命令下去,先放秦军过去,进入第二道防御之后按计划行事。”
“末将遵命!”
秦军缓缓向前,李牧阵营始终不为所动,前面尚有一处险地,其中部署数千兵力,加上雷猛率领的骑兵精锐,秦军想要快速通过根本无法做到。
王陵人在马上泛起嘀咕,赵人打法真是奇怪,紧一阵慢一阵,从意图来看应该是要拦阻秦国大军增援大梁,赵军藏身密林无法判断对方兵力,先前一战,双方各有死伤,赵军猛攻秦军阵营,战力惊人,从这一点看兵力应该要在五万以上,不然绝对不会是如此打法,如今变成依托地势沿途阻击。
“将军,前面路途变得狭窄,两侧赵国有所部署。”
“过去看看。”
王陵上前,王翦催马跟在身后,先前失利长了教训,鲁莽行军最是无益,弄不好还要连累军中·将士。
但见前方山谷瞬间收紧,犹如一个巨大布袋,此时到了袋口位置,两侧高处尽是赵军身影,突出位置上方摆满巨石,一旦大军接近必然趁机发动。
“夺下关口,迅速进兵!”
王陵一改常态,左右阵营纷纷冲出,以最快速度接近密林口,上方赵军将领丝毫不动,秦国兵士快速通过,盾牌始终护住身体,一无落石二无箭矢,冲过赵军严防之地一脸疑惑,就这么冲过来,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第二队,第三队,赵军严阵以待看着下方快速行进秦军阵营,时间慢慢过去,秦军通过阵营不足三成,猛然轰鸣声从两侧响起,巨石瞬间落下,砸在两侧山体之上发出巨大声响。
“快,快。”
一人连连催促,眼见巨石从高处落下,这样攻势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抗衡,巨石砸中秦军身体声势犹在,快速推进。
“王翦!”
“末将在!”
“率兵一万守护后营,其余将士继续进兵。”
王陵此举也是无奈,方才看得清楚,地上尽是枯草,十万大军拥挤在一起,一旦对方以地利优势发动火攻必然吃亏,迟迟不见李牧身影担心赵军偷袭自己后营,不敢大意,立刻命王翦率兵回援。
王翦催马抖枪直奔后营而来,喊杀声四起,李牧率众杀出,目标正是秦军后营,若非王陵事先有所应对,此番后营必然尽数被赵军所灭,粮草物资尽毁。
“李牧,莫要嚣张,王翦前来会你,看枪!”
王翦一声怒吼催马抖枪直取李牧,李牧顺声看去,王翦挺枪冲来,不敢大意,长剑闪闪,两人再次遭遇,密林之中一剑一枪闪动光芒。
第五十五回安民
大梁城,水势退去,城内一片狼藉,王城大火迅速蔓延,整个王城毁于一旦,战争并非攻占而结束,看着百姓眼中带着愤恨目光,赵括清楚仅仅攻占城池远远不够。
大军进驻,赵括发布告示,认命魏无忌为魏侯统领魏国大小事宜,魏无忌始终是魏人,加上昔日威望,魏无忌的出现将魏人心中亡国之恨大大减弱,甚至有一种错觉,魏国还在。
大梁城内四处可见赵军身影,大小街道得到清理,打开粮仓,其中粮食堆积如山,百姓家中大多没有存粮。
“分粮了。”
“人人有份!”
赵国兵士推着粮车,扯着嗓子喊着,大街上一片死寂,从清晨一直到黄昏,百姓的烟囱里丝毫不见任何炊烟飘出,偶尔有几声孩童哭声,很快被大人的怒斥声打断。
一人摇头,“一点都没发下去。”
“回去再说。”
大大小小粮车重新聚集,信陵君眉头深锁,魏人心中的结如何打开成为一个难题,单凭发放粮食远远不够,至少是一个开始。
“挨家挨户的送。”
咚咚咚,任凭兵士如何敲打,房门始终紧闭不开,妇人紧紧搂住孩子,孩子睁大眼睛,眼中带着泪水,幼小的心灵里尚且无法弄清战争的意义,唯有一点,从大人的眼神中看到的恐惧。
又是一次失望而回,一人叹口气,“不想给人送东西还这么难。”
“多半是你长得难看,把人给吓着了。”
“你小子长得好还不是一个都没送出去。”
信陵君站起身形,“每家每户送去一担,放在门口。”
一天过去,米担放在那,房门依然没有任何打开痕迹,整个大梁城只有赵国兵士来回奔走身影。
“还是不要?”
兵士连连摇头,整个大梁城如同死了一般,原本的生机随着碎裂城墙还有漫天大火而消失。
“把饭煮好,把肉煮烂,能炖多香就炖多香。”
一块块肉闪烁光芒,一碗碗饭透出醉人的香,嘎吱一声,房门打开,一名孩童探出头来,四下无人,快速将饭食端回。
“娘,有肉。”
“吃吧,可怜的孩子。”抓在手里塞进嘴里,脸上露出天真笑意,真的饿了,饥饿更加让人恐惧。
所有门开了,大梁城活了,炊烟萦绕,离去的商队纷纷返回,昔日熟悉叫卖声再次响起。
大梁城百姓走上街头,看着修缮一新房屋、城墙,明显位置上贴着告示,上面写的清楚,若有赵国兵士欺凌百姓军法处置,减免赋税等等。
“要真是这样,以后可真是有好日子过了。”
“怕不是骗人的吧。”
“不会,信不过赵人难道还信不过君上。”
“说的也是。”
赵括推行一系列安民之法,为的就是向魏人表示诚意,跟随赵国相比原来魏国只会更好。
魏王城
一场大火,房屋尽数烧毁,只留下几座近乎光秃石柱,原本华丽之色被灰烬沾染失去原有光彩,一口巨大棺材停在王城中央,那具烧得无法辨认尸体应该就是以火自尽魏王,一生荣耀,最后时刻以这种方式解决。
“大王,后事如何解决?”
“交给信陵君好了,按照魏国习俗,无论怎样终究是魏国的王。”
几道身影缓步而上,登上高处放眼看去,整个王城尽收眼底,不可否认,魏王城规模相比赵王城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括登高远望,大举兴兵彻底占据魏国,沐尘、白英分列左右,从战之初,两人几乎不离赵括左右。
一阵脚步声响起,赵括回头,魏无忌顺着石梯快步向上,“大王,让微臣好找。”
“四处看看,赵括原本无意为难魏王,不想落得如此。”
魏无忌叹口气,“昔日魏王也算是英明之主,只可惜身边尽是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徒,最终被虚幻之言所蒙蔽,魏国略遭秦国欺压,最终复国无望,索性放任由之。”
“大梁城内情形如何?”
“粮食系数发放,受伤百姓得到救治,破损房屋同样修缮一新,百姓对大王恩情心存感激,只有一些劣民因战死伤心存不满,已经暗中派人盯着,若敢有异动直接剿灭。”
“离散之痛,本王最是清楚,算了,只要能够安分守己,不要去找那些人麻烦。”
魏无忌躬身道:“大王仁慈。”
“魏王的后事。”
信陵君低头,对于已故魏王始终带着些许愧疚,身为魏人,最终带着赵人攻入魏国土地,不管是怎样的理由都好,始终难以让人信服。
赵括叹口气,“这件事全权由魏侯处理,以君王之礼厚葬。”
“多谢大王。”
“王城若是可以恢复便做魏侯府邸。”
信陵君道:“大梁城内尚有一处旧宅,如此足矣,魏无忌不敢多求。”
“一切在你。”
“大王下一步是否伐韩?”
“伐韩已是必然,先要看看秦军动向,以免趁机攻打大梁截断我军退路,大梁城防修复之后,立刻将高渠之水分流,以免他日有人效仿。”
“还是大王想的周到,如此不仅可以解决大梁城用水困境,同样可以避免再受水患之苦。”
“还有一件事。”
“但讲无妨。”
信陵君道:“当日有人看到魏太子离开大梁进入韩境。”
赵括冷笑,“魏侯是担心他日复国!只要可以安顿好魏国百姓生活,无人响应如何复国,赵括决意兴兵,志不在魏、韩之地,秦何以强盛,法制而非人制,赏罚分明,百姓不必担心被权势所压,更加不用担心无粮可食,土地得以耕种,国库充实,即便遇到灾荒之年同样可以应对,一切安置妥当,百姓方能一心为国。”
“大王一番话受益良多,得大王信任,必然将魏国百姓视如亲人。”
“立刻派人通知李牧,大梁已破,大军退回大梁外围,秦军若再进,可全力出击。”身后一人答应一声快步跑下。
魏国边境,秦、赵双方不停变换阵势,秦军主要以阵势向前推进,占据地利之势赵军不停以弓弩巨石袭扰,加上正面骑兵阵营威慑之力,秦军进军速度明显减慢。
眼见天近黄昏,王翦不免心急,穿过密林不过半日行程,如今一天下来走不过半数,“将军,赵军明显是在拖延,如果再不行军岂不是正中赵军下怀。”
王陵久经沙场如何看不出,赵军只是袭扰,几乎没有任何正面冲突,如此战法目的十分清楚,这里距离大梁城不过三日行程,即便中间有所耽搁,大梁城总不至于连一个月都无法守住。
“不急,继续列阵向前。”
阵阵脚步声传出,王翦无奈只得催马跟在一旁,赵军后营,一队骑兵快速奔入,“雷将军,大梁城已破,大王有令大军退回大梁城外围,若秦军再进,可全力出击。”
“太好了,只可惜错过一场好戏,立刻通知上·将军!”
李牧得到消息,“太好了,如果再迟几日,恐怕真要与秦军在这里拼上一场。”
面对王陵如同铁桶一般防御,李牧始终无法找出攻破对方防御之法,大梁已破,索性退回,到了平坦之地方能发挥骑兵优势。
“走之前总是要送些礼物才是。”
命令下达,两侧巨石纷纷落下,秦军阵营快速一停,有了前面经验,对付滚石越发容易,阵营不必聚集,以免再被对方火矢所伤。
秦军一阵忙乱,足够小心依然有所死伤,受伤兵士纷纷抬走,其余阵营重新列阵,一缕残阳透过树荫,密林之中闪出道道金色光芒。
第五十六回韩殇
魏国亡,消息传出,列国一片哗然,即便当日强大秦国,同样无法做到彻底灭魏,赵国做到。
以往秦国进兵,各国探子纷纷而动,未免一家被灭,其余诸国纷纷派兵支援,于是便有六国抗秦,多半于此,各国主要目光依然集中在秦国身上,对赵国缺乏警惕,赵国刚刚经历战乱,应对四国联军兵力有所损耗,必然不会立刻出兵。
赵括做到,先是与燕结盟,进而大举兴兵,派出精锐潜入魏国封锁消息,攻克大梁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韩王城,韩王面色铁青,下方跪着一人,声泪俱下,正是魏国太子,大梁城破由亲信护着逃离大梁,不敢直接入秦,转道入韩。
“魏国亡了。”
魏太子眼中含泪,“大梁城破,父王自毁,万望大王出兵讨伐魏国为父王报仇。”
韩王叹口气,“下一个必然轮到本王,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魏国实力远在韩之上,得知消息韩王吓得浑身发抖,一旦赵军攻韩,以韩兵力根本无法抗衡,莫非寡人同样要走魏王老路。
魏太子抬头看去,韩王脸色铁青额头上尽是汗迹,必然是怕了,想要报仇唯有依靠秦国,身形站起,寒暄几句,带着亲从赶奔秦国,只等他日借助秦国之力伐赵复魏。
魏国太子离开,韩王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赵灭魏,不日必然伐我,诸位如何应对。”
“魏国亡了,太不可思议。”
“不想赵国这么强大,甚至要在秦之上。”
“难以久持!”一人连连摇头,下方议论纷纷,谁也想不出好的法子,韩王看在眼里不由得叹口气,“难道诸位就看着被人所灭,国破家亡不成!”
一人上前,“大王,赵灭魏胜在奇,如今不同,大王已经知晓,完全可以提前应对,坚城固守,派遣善言之人,一路入齐,一路入秦,若两国发兵来救,赵国并不足惧!”
“好吧,若是两国俱不发兵又当如何?”
“这…”那人顿时愣住,打,打不过,不打只能降,这种话必然无法说出口,索性闭嘴不言,身形退到一旁。
“死战!”
一人快步进入,魏王抬头,正是负责训练新军韩非,数日不见,整个人黑了许多,身上原本书生之气被杀伐所取代。
“韩非!”韩王面露喜色,平日韩非一力言战,以法强国,那些所谓的道理根本充耳不闻,看着更是不顺眼,如今反而成为依靠。
“大王若是畏战,试问何人敢战,何人愿战,韩非以为当发布告示,举全国之力与赵决战,齐、秦终究是外人,利用外人之力终不如己,此战若胜,国人当敢战能战,大可与秦、赵争锋。”
韩非一番言论,众人低头不语,经过历练原本口吃毛病好了许多,一直演练新军,得到消息立刻骑马返回都城,眼见众人面露惧色不免火起。
“真的可以?”
“可以!”韩非态度坚决,身形虽略显瘦弱,右手按在腰间剑柄之上,整个人所发出的气势令一旁众人不敢正视。
“好!”韩王站起身形,“寡人决心与赵军死战。”
一人上前,“援兵一事?”
韩非冷笑,“遇事总是希望借助他人之手,如此下去,韩如何强盛,当日四国联军伐赵,赵何以胜,靠的就是无谓之精神,人人为国而战,赵军兵临城下,诸位大可手持利刃与赵军厮杀,君明则国盛,将勇则兵强。”
“好,说得好。”韩王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多少年不曾有的冲动在这一瞬间升起,上下打量韩非,虽瘦削不失威武之态。
“只要大王决心一战,此战必胜。”
“如何?”
韩非道:“大王可效仿当日赵国,采取清野之法,令韩国百姓纷纷退入都城,如此可大大增强都城可调动人力,赵若兴兵前来,难免水土不服,大可先发制人,以夜袭之法毁掉赵国粮草,进而固城坚守,赵军唯有退兵一途。”
韩王听罢连连点头,立刻发布告令,除了都城两侧险关之外,其余百姓进入都城备战。
单表秦国增援大梁阵营,一夜过去,赵军丝毫没有动静,王陵再次派出几路探子,一夜之间,对方完全有可能做出改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时间不长,探子回报,“将军,前方不见赵军身影。”
“再说一遍。”
“已经探明,密林之中不见赵军踪迹!”
“必然是跑了!”
王翦迈步进入,恰好听到,王陵眉头皱起,“不对,赵军既然有意拖延为何突然撤走,如此太过诡异,莫非是其中另有玄机不成。”
“父亲,再不出兵,赵军恐怕真的要跑了。”
“待我想想。”
王翦急得一跺脚,不可否认对父亲变阵应对之法心中敬佩,只是一味谨慎未免延误战机。
“派出斥候,前往大梁方向,一定要找到赵军才行。”
几路斥候再次奔出,连连催动战马,奔出密林,前方尽是开阔之地,战马四蹄扬开一直跑到天黑,一阵战马嘶鸣声传出,秦军斥候连忙停住,爬上高处放眼看去,前面便是赵军大营,远处便是大梁城,不经意间落在大梁城城上,顿时神色大变,大梁城上飘动旗帜并非是魏而是赵,赵军已经攻克大梁。
斥候仔细确认,没有错,身为斥候对各国旗帜,兵士盔甲颜色了如指掌,不敢耽搁连夜返回。
“赵军攻入大梁,不可能,短短不到二十天,魏国亡了。”
“已经看清,整个大梁城遍插赵军旗帜,绝对不会看错。”
王陵一拍大腿,“并非王陵谨慎延误时机,只怪魏人太过无能,坐拥坚城高地,数万大军如何能让赵军轻易攻入!”
赵军水淹大梁王陵并不知晓,按照常理,即便赵军拥有攻城利器没有数月根本无法攻下,斥候回报大梁被赵国攻克,确实出乎王陵预料。
王翦拎起大枪向外就走,王陵出声阻止,“站住。”
王翦回头,“赵军立足未稳,何不率领大军攻入大梁,相国大人曾言,若大梁城被赵所据日后必然威胁秦国。”
“其中道理为父如何不知,大梁城已破,赵军完全占据先机,此刻兴兵绝无胜算,不如立刻禀报相国再谋良策。”
大军驻扎,王翦无奈,一阵狂奔,手中大枪扫过,沿途树木纷纷折断,内心愤怒可想而知,王翦对自己要求极为严苛,从小习练武艺,初次出战不利,出兵大梁愣是被那个叫李牧的人活活拖住,“李牧,总有一天你会败在我的枪下。”
咸阳城,吕不韦看着眼前长得虎头虎脑少年不免心中喜爱,一生富可敌国,如今大权在握,怎奈膝下只有一女,若能有一子自当继承大业。
“世子聪慧过人,恭喜大王,恭喜夫人。”
秦王面带悦色,一旁坐着一名绝色妇人,一身华服,当年的歌妓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秦国最有权势女人,吕不韦有推波助澜之功。
“光读书还不够用,以后要多与相国大人学习治国之能。”
“政儿,可有听到父王所说?”
嬴政站起身形,当年在赵国经受磨难,年岁不大确是透出孩童少有的沉稳,“孩儿不仅要学治国,还要学治世之道!”
“何为治世之道?”
“天下一统,四海归秦,世间再无纷争。”
“好,说得好。”
秦王听罢连连拍手,吕不韦忙道:“小小年纪便有如此之志,即便本相同样自愧不如。”
“相国大人言重,带着政儿出去转转,寡人有事与相国大人商议!”
第五十七回风情
赵姬站起身形,躬身施礼,但见环肥燕瘦双目含情,吕不韦看在眼里,这个女人越发变得让男人着迷,甚至有些后悔,悔不当初留在身边享用。
秦王点头,赵姬拉着嬴政手臂,“走吧,政儿。”
赵姬轻抬莲步,一双美腿在纱裙下若隐若现,尤其是越发丰满臀部,随着身体左右摆动,让人忍不住想入非非。
吕不韦收回视线,正殿顿时变得安静,秦王身子斜靠在上面,顿时多出几分倦态,吕不韦道:“大王是否要问出兵一事?”
秦王微微点头,“十几日过去,一直没有音信传回,寡人心中不免惦记。”
吕不韦道:“此番赵国大举兴兵伐魏,同样出乎本相预料,赵国经历先前一战必然元气大伤,这一点根本无法掩饰。”
“若真如此,为何执意兴兵?”
吕不韦道:“赵国根本没有退路,即便休兵养民,短时间内无法起到作用,更加担心我再次联合发兵,如此下去,赵国只会陷入一个怪圈之中。”
“兴兵反而对赵有利!”
吕不韦点头,“赵王必然清楚其中道理,所以才会兴兵伐魏,其中一步棋走的极为精妙。”
“讲。”
吕不韦接着道:“与燕结盟,齐国先前大败,必然不敢对赵用兵,长平之地可为屏障,如此伐魏之势已成!”
秦王连连点头,眼睛微微闭上,吕不韦看在眼里,不过数日未见,眼前的大王和以往那个神采奕奕的王判若两人。
秦王发出一阵咳嗽,吕不韦看在眼里,“大王为何满面倦容?”
秦王叹口气道:“最近身体不适,好在有赵姬在身边照顾着。”
“大王对夫人情义令人敬佩。”
秦王淡然一笑,“不知为何对别的女人始终提不起兴趣,多半是身体缘故,这些日子可是苦了她。”其中所指必然是床底之事,赵姬本是风流底子,加上正值虎狼之年,需求可想而知,即便身体康健同样难以吃得消。
“大王乃秦之本,当保重身体才是。”
“不碍事,休息一段时日必然无事,还是说说战事为好。”
吕不韦点头,“此战若能速胜,赵国可借助魏国之地增强实力,若是不能只会深陷泥潭。”
“以相国之见,此战如何?”
吕不韦略作沉思,“魏国虽不必往日,至少不会如此不堪,当为后者!”
“如此便好,秦若想成就霸业,赵国始终是心腹大患,寡人自是不懂攻城掠地之法,一切唯有仰仗相国。”
“吕不韦必然竭尽所能!”
一阵脚步声传来,两人同时抬头,一人快步入内,从身上装扮来看应该是负责送信信使,吕不韦站起身形,那人来到近前,“拜见大王,相国大人。”
“可是有信送来?”
信使快速从背后取下书信,吕不韦抠开上面密封不由得神色大变,只见上写,“大梁已失!”
“魏国亡了!”
吕不韦手持布卷,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旁秦王听得清楚,站起身形,“拿来与寡人看!”
吕不韦连忙双手奉上,秦王接过,布卷上写得清楚,大军进入魏境遭到赵国阻截,索性伤亡不大,三日后,赵军退去,探子来报,大梁城已经被赵军攻克,唯有原地驻扎等候命令。
“赵国,赵国!”
秦王一时激动,一口气险些憋住,吕不韦连催带喊,秦王长出一口气,“相国,如何是好!”
吕不韦道:“大王莫急,赵虽灭魏依然不具备与秦争锋实力,赵括必然是要彻底占据长平之地,进而对秦形成威慑之势,如此未免太过天真。”
“若赵国再兴兵又当如何?”
吕不韦手捋胡须,“赵括必然伐韩,那韩王胆小怕事,魏国被赵所灭消息应该早就传到,为何迟迟没有派人前来。”
“相国大人是要助韩?”
吕不韦摇头,“韩已失去作用,当伐楚。”
“伐楚?”
吕不韦点头,“楚国疆域广阔,春申君一直试图收复被秦所占城池,有楚国在,必然无法做到与赵全力一战,若能灭楚,秦国疆域可扩大一倍,兵力同样可以大大增强,到时挥兵与赵决战。”
“如人可为伐楚之将?”
“蒙恬。”
“也好,一切按照相国大人之意办就是,寡人身体困乏先行回去。”
“吕不韦恭送大王。”
吕不韦走出正殿,四处打量,不见赵姬身影,想到方才动人风情不免动了心思,加上秦王身体有恙,赵姬正值虎狼之时,如何耐得住寂寞。
吕不韦四处转悠,宫中侍卫不敢拦阻,一阵女子娇笑声传出,吕不韦加快脚步,透过门板缝隙看去不由得眉头一皱,但见赵姬笑颜如花,胸前一对软绵宝贝随着笑声抖动,赵姬身前站着一人,右臂处空空,正是嫪毐,前文有过交代,当日曾随吕不韦入赵意图杀死赵括为弟子连晋报仇,不想遇到高渐离搅局,最终只得罢手。
嫪毐回到秦国,吕不韦极力拉拢,凭借嫪毐一身惊人剑术入宫做了侍卫统领,嫪毐性格孤傲,从不相信任何人,原本以为不近女色,只是忽略一点,嫪毐同样是男人,只要是男人,面对赵姬风情必然无法把持。
吕不韦目光如剑,嫪毐转身,身为绝顶杀手对杀意有着特殊敏感,“既然来了,何必躲躲藏藏!”
吕不韦迈步走出,“嫪统领正是好本事,方才恰好路过,希望不要扰了夫人雅兴!”
赵姬身子微侧,“相国大人真是说笑,只因政儿喜欢练剑,所以只要劳烦统领大人,至于大人口中所提雅兴实在不敢恭维。”
吕不韦淡然一笑,“如此可真是要嫪统领费心了。”
“大人放心。”
吕不韦转身离开,赵姬目光看去,其中不乏怨恨之色,当年身入烟花之地,以为今生无望,对于男人不过是逢场作戏,直到遇到吕不韦,浑身上下散发出的男人气息,始终无法忘记的销魂一刻,若可以,宁愿留在身边,哪怕只是做一个卑贱的妾。
当一个女人深爱一个男人,确是被那个男人无情投入另外一个男人怀抱,那一刻必然只剩下恨。
嫪毐看在眼里,“夫人恨这个人?”
赵姬淡然一笑,“算不上,如果没有他必然不会有今日这般荣耀。”
嫪毐冷笑,“还好,若是夫人真的恨,嫪毐不介意杀了他。”
“为何对姬如此?”
嫪毐默不作声,用手指了一下心口位置,赵姬出身风月之所,对于男人挑逗之法最是清楚,嫪毐身体强壮,平日虽少言寡语倒也不失乐趣,最主要的是不似吕不韦那般花言巧语,寡情薄性。
“大人,能够借一步说话?”赵姬说完用手一指一旁假山,假山之中树木环绕,嫪毐心领神会,左右无人,赵姬脚下极快。
嬴政练了一套剑,出了一身汗,迈步上前不见娘亲,索性四下找去,一阵男女喘息声从假山后面传出,嬴政迈步上前,猛然一道身影跃出,速度极快,几个闪身消失不见,嬴政听见声响心中好奇,来到近前,赵姬快步走出,头饰、衣衫不免凌乱,“政儿,练得如何?”
“还好,只是有几个地方无法领会,找不到嫪统领。”
赵姬笑道:“必然是有事先走了,政儿,刚才可有看到什么?”
嬴政摇头,“政儿应该看到什么?”
“没事。”赵姬不免心虚,刚才一颗心险些跳出来,不想这样刺激,下次一定要小心才行。
第五十八回进兵
?
赵国大军一举灭魏,收拢魏国兵力接近四万,交给信陵君统领,以信陵君才能,只要假日时日必然可以形成战力。
探子来报,秦国大军距离大梁不到半日行程安营扎寨,李牧等人进入大梁城,眼见大梁城城墙修缮一新,相比以往不同,城墙之上并没有太多攻城留下痕迹,如此不免称奇。
进入王城,众人见礼,谈起水淹大梁一事,众人直竖大拇指,如此不费一兵一卒攻克魏国都城,普天之下唯有大王一人可以做到。
沐尘哈哈大笑,“秦国恰似懒汉看小媳妇!”
“此话怎讲?”
“次次落空,看着眼馋。”
众人哈哈大笑,秦国大军进入魏境目的再清楚不过,趁赵军进攻大梁之时发动攻势,若真如此,赵军必然无法全力攻城。
赵括道:“一切多亏诸位拖住秦军,不然恐怕大梁城下又是一番苦战。”
李牧站起身形,“此次拦阻秦军倒也惊险,险些吃了大亏。”李牧说起交战之事,尤其是对阵王翦,说到精彩处,众人纷纷喝彩,李牧与王翦一战难分上下,更是设下陷阱险些将王翦擒住,按理略占上风。
“秦不乏猛将,本王手下同样不缺勇者,信陵君镇守大梁开渠分水,李牧率兵三万负责外围城防,其余众将统兵伐韩。”
命令下达,赵国大军直奔魏韩交界,韩境数匹快马来回奔行,其中不乏赵国骑兵身影,韩非得到消息,赵括兴兵进入韩境,抽出腰间长剑,“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到了,准备迎战!”
韩王城
韩王得到消息,心里早有准备依然神色大变,恰如吕不韦所言韩王胆小怕事,此次与赵对战也是无奈之举,“全军备战以拒赵!”
韩百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