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蒙山军(wa)-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均追夺原官,军机大臣赵舒翘、右都御史英年被勒令自尽;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已被处斩;逃回甘肃的武卫后军提督董福祥已被革职、通缉。但洋人仍不满意,决意追究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的责任。事关朝廷脸面,李鸿章和庆王费尽力气,换来个发配新疆,终身监禁。总算将洋人憋着的那口气给顺了过来。但朝廷的脸面实实在在地丢尽了。
德国人还不罢休,咬定要为克林德公使报仇,先是要光绪帝亲赴德国赔罪,几番交涉,终于换成了其弟醇亲王。准备马上动身出洋了。
最后就是赔款了。洋人咬定要4。5亿两白银,李鸿章凭着龙谦捉来的西摩尔及手下数百官佐,总算将赔款压至了3亿两,以关税盐税抵押,在四十年内付清。最终数字还没有定,但慈禧已经默认了这个结果,最后就是驻军问题了。洋人提出拆毁大沽炮台、天津租界展界还好说,自山海关至北京沿线驻军的条件,李鸿章却死活不答应,和议便僵在了那里。
慈禧其实对和谈已经失去了兴趣,获得这个结果。尤其是洋人不追究她这个最大的主战派已经令她喜出望外了。赔款及驻军在慈禧看来都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了。而李鸿章的奏疏说赔款可以,让洋人在腹地驻军必将为后世留下莫大的祸患,坚持要洋人取消这一条款,朝廷又不好明着发旨意让李鸿章答应列强,卖国是无法避免的了,但遮羞布总要找一块,替罪羊也要有。
荣禄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龙谦不是想要地盘吗?现在可以明确将鲁南两州给他了。至于军费,既然当初在太后面前夸下海口,那你就自己想办法去吧。
荣禄的性格就是这样。总给人一种模糊不定的感觉。他很少坚定地支持谁。也很少明确地反对谁,很少给人留下揽权的印象,但又长期处于权力的最高峰。慈禧重用荣禄的原因绝非民间传说的俩人曾是青梅竹马的情侣,而是荣禄总能站在慈禧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对于两支新军间业已发生的矛盾。荣禄采取了一种基本中立的态度。这是他一贯的做法。他绝不会看在龙谦掏的两万两白银的份上为蒙山军出死力。要说下功夫。袁世凯比龙谦下的功夫既早也大。能够让慈禧公开表态让袁世凯所部撤出鲁南两州。已经够对龙谦荣宠了。
接下来荣禄回避了宁时俊的求见。他知道宁时俊是求结果的,等关于山东各部驻地的谕旨一下,什么都解决了。见不见都没有关系了。但等数日后太后突然召见荣禄。看到面沉如水的慈禧,荣禄不知道哪里有出了岔子。
“袁世凯真是胆大妄为!真以为他手里捏着两万新军朝廷就拿他没办法了吗?”慈禧气愤地拍着桌子大叫。
屋子里只有李莲英在,荣禄不知袁世凯闯了什么祸,惹得太后老佛爷如此的震怒。
“莲英,你告诉他。”
“嗻。”李莲英瞟一眼荣禄,开始讲述龙谦、张莲芬及吴永在沂州境内遇伏的情景。
“这,这怎么会?”荣禄也被吓住了,袁世凯的部队假扮土匪袭击三名朝廷大员,假若是真的,袁世凯这厮不是要造反了吗?“太后息怒,奴才素知龙谦与袁世凯有隙,这是龙谦的奏报吗?”
“不!是张莲芬与吴永联名的奏报!吴永还中了枪,差点被打死!难道他俩会一起欺瞒朝廷不成!而且,龙谦所部已抓获了数名伏击者,其中确有沂州兵在内!也从羁押的陶三口中获悉,抱犊崮一直与沂州驻军有着往来的关系!怪不得他们一直拿抱犊崮没办法!哼哼,真是好奴才!”
李莲英将两封奏疏递给荣禄,又自作主张搬过一个秀墩来。荣禄没敢落座,先看了龙谦的报告,又看了张莲芬和吴永的奏报,从日期上看,张吴的奏报比龙谦的报告早了一日,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的,而内容上也有所不同。张吴是在控诉沂州新军,矛头对准了袁世凯。而龙谦却仅是陈述了事实,提出为避免矛盾的激化,请求朝廷将威胜军右翼调出山东。
“荣禄,你怎么看?”慈禧盯着荣禄。
“可下旨切责袁世凯,要他明白回话。奴才以为,或许是其部下自作主张,也可能是沂州巡防营所为,总之,朝廷不可偏信一面之辞。”
“莲英,你说说。”慈禧将目光转向了自己的总管太监。
在公开场合,李莲英从来就不会发表有关朝政的意见,但今日只是最小的范围,李莲英装模作样地想了想,“回老佛爷的话。奴才以为荣禄大人所言甚是。但眼下应当立即下旨安抚龙谦,勿使其部对朝廷生了怨恨之心。”
“下旨切责袁世凯。要他明白回话。另外,除沂州兖州外,山东省每年向龙谦所部拨付三十万两,不!五十万两银子,以作军费。和前日议定的旨意,一道发往山东!”
荣禄想,龙谦必定派人走了李莲英的路子了。不然这个老奸巨猾的太监不会如此公开地偏袒龙谦。可是,袁世凯这事做的真是失策之至!还有两名文官作证,难怪太后盛怒。
“嗻。我这就去办。”
“还有,要龙谦将那个陶三,以及俘获的几名凶手,一并送给袁世凯!”慈禧补充了一句。
经此一变,龙谦与袁世凯算是结了私仇了。荣禄想,这或许正是慈禧希望见到的吧。
第二十六节风波一
因部队整编驻扎于白魏镇的新任排长程建国请了假回到家里,发现母亲好好地站在屋檐下喂鸡,“咕咕咕咕”,母亲朝院子里撒了一把玉米籽,一只芦花大公鸡率领着十几只母鸡去抢地上的粮食。
“可以拿粮食喂鸡了啊﹍﹍”程建国心里感叹一声,喊道,“娘,你不是病了吗?好了?”
父亲带话给他,说其母生病要他回来一趟。于是朝连长请了一日假赶回了郑家庄,母亲好好的,哪里有生病的样子?怎么回事?
“你爹在屋里,你去跟他说。”母亲将箩筐里最后几粒玉米丢给了满地撒欢的鸡群,朝屋里撇下嘴。
搞什么搞?身为自治委员会副主任之一的老爹竟然欺骗队伍了?
撩起钉着无数块补丁的棉门帘,程建国进了屋里,“狗子你回来了?”正蹲在地上整理农具的程大牛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身。
“叫俺大号。”程建国不满地看了父亲一眼,“你咋能骗俺呢?这不是让俺犯纪律吗?”
“没有急事,老子能骗你回来?”程大牛瞪了儿子一眼,“那件事,究竟查出来没有?咋不查到底?你们抓起来的人,为啥全都放了?”
“我咋知道?抓人的命令是周标统下达的,司令回来就给作废了。营长下了命令,不准再提这件事。”程建国答道。
抓的人大都是郑家庄的村民和籍贯是郑家庄的官兵。那些人现在都回到了家和部队,江云带来的短暂的恐怖基本消失了。但这正是令程大牛深为不解的地方。因为儿子的部队执行了抓捕令。俘虏据说也是由儿子的所在的部队羁押着,所以他才不惜欺骗,将已经当上了排长的程建国骗了回来,目的就是一问究竟。
“怎么能放了呢!给官军当耳目的,肯定就在这些人当间!”程大牛又瞪起眼珠子,“司令啥都好,就是心太软了。还是江处长做的对﹍﹍”被抓的名单据说就是江云亲自拟定的,并不是部队中郑家庄子弟都被抓,像自己的儿子就啥事都没有。
“你就别吵吵了。据说江处长受到司令的痛骂,连周标统都挨训了。”
“周副司令本来就不该娶郑老贼的女儿!他是活该!”
“要是就问这事。俺就回去了。俺只是个排长。上面的事俺也不知道,反正那几天够紧张的,司令回来,特别是司令下令放人后。总算是消停了。”程建国似乎心有余悸。
“你怕啥?别看江处长年纪轻。办事稳当着呢。他咋不抓你?因为他知道你绝不会泄露司令去峄县!”程大牛坐在缺了一条腿的凳子上。“不行,这事儿俺得跟司令说一说,绝不能就这么过去!狗子的们真狠。晓得司令是咱根据地,咱蒙山军的主心骨,害了司令,郑老贼就可以回来耀武扬威了!呸!他是做梦!”
“嘿,要说见司令你可比俺容易的多。据说司令就在庄子上,你咋会想到骗俺回来?”程建国奇怪起来。
“这不是见不到司令嘛。起初说司令被打死了,没把俺吓死。还是人家陈庄主见识远,说司令是贵人,是应了上天的星宿的。司令倒是回来了,俺去了两趟,都没见着﹍﹍”
“算了,司令好好的,俺是亲眼见了,还跟俺聊了几句﹍﹍”
“司令跟你聊啥来着?”程大牛着急地问。
“没啥呀,就是问俺当排长了,和原先有啥不一样的,鼓励俺好好干!”
“是呀是呀,你小子还算争气。一定要好好干,对得住司令才行﹍﹍”
“不跟你啰嗦了,俺回部队了。对了,咱家的房子啥时候翻盖?”家里已决定翻盖正房,还要修两间西房。钱已经凑够了,主要是程建国的军饷,已经分到名下的股金可以支付的部分。另外,老程担任自治委员会副主任,每月还有三两银子的补助,这个规定是从部队返回根据地推出的,原先都是义务劳动。因为龙谦对自治委员会的工作很是赞赏,所以建议给自治委员会的成员发放津贴。因为津贴的出现,导致了另一个问题的发生,原先不热衷此事的各村有头脸的人物都积极起来了,提出要重选自治委员会的领导机构﹍﹍毕竟,每月一至四两银子的补助对于贫困的乡村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可以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准了。
“这就不用你操心了。你小子好好的在部队上用心,别给老子丢脸。二狗也十七了,俺还要将他送给部队呢﹍﹍你说,司令为啥不见俺呢?”
“司令见别人了?”程建国反问。
“那倒没有。除了陈庄主和陈淑姑娘,其他人都进不了司令部﹍﹍”
“那就是了。这事肯定伤到了司令的心了。另外,司令事情多,顾不上见你也是正常的。不说了,俺走了。对了,小弟决定参军了?”
“定了,没有蒙山军,就没有咱家的好日子。做人可不能忘本。谁跟龙司令过不去,就是咱家的仇人,你小子给我记住这点。”
“二狗也不一定要参军吧?”想起西沽之战的尸山血海,程建国经常感到后怕。这个感觉不能对别人讲,但想到弟弟参军,总是觉得有些不忍,“听说队伍上要成立什么技术学校,不如让二狗去学学技术,也是一样为司令效力啊。”
“什么技术学校?二狗大字不识一筐,能上学校吗?当兵,当兵去!”
“庄里不是办了识字班吗?二狗为啥不去念书?”
“他不是念书的料!这个你别管了,去吧去吧。”程大牛挥手赶走了长子。
难怪程大牛见不到龙谦。现在龙谦确实无暇接待他这个级别的人。
三天里,郑家庄被从未有过的恐怖气氛所笼罩。龙谦在沂州道上遭遇伏击的消息是江云带回来的。当时龙谦陪着受伤的吴知府返回了峄县。
江云回来后,带人对关在双鸡村的陶三动了大刑,陶三熬刑不过,招供抱犊崮与沂州巡防营有着经常的联系,具体的联系人就是郑经的大公子郑诚。这个结果让周毅恼恨异常,为洗脱自己,召集鲁山、王明远、宋晋国、江云等人秘密研究,决定立即清洗内部。江云的情报科很快根据部队花名册拟出了一份名单,由周毅、鲁山亲自逮捕可能走漏龙谦去峄县消息的官兵加以审讯查出内奸。
谁是嫌疑者?江云做了分析。之所以沂州官军联络抱犊崮漏网之徒打龙司令的主意,是有人泄露了龙司令去峄县的消息。那么。有机会获知司令去向的人。无疑就是嫌疑人。那几天龙谦基本在郑家庄司令部,活动范围完全可以查清楚,所以清除奸细的工作并不太难。所以,一面按照从严的原则抓人甄别。另一面由情报处负责严审陶三。找出更加细致明确的线索。
根据陶三在严刑下的招供。郑诚是这件事穿针引线的人。郑诚之所以图谋龙谦,原因很清楚。这样,矛头便对准了郑家庄特别是郑诚的亲朋好友上了。
于是鸡飞狗跳。先是抓了七十多名部队官兵,后来蔓延至郑家庄村民,又抓了四十余人。周毅发了狠,连王月蝉都亲自带卫兵抓了起来,因为她那几天去过白魏镇,谁知道是不是传递消息?周毅坦言,他是跟家人讲过龙谦去峄县的,不敢保证妻族的清白。除掉王月蝉,其余人,包括郑婵、温氏均未离开郑家大院一步,至少她们没有传递情报的可能。王月蝉为什么被怀疑,是因为她既知道龙谦的去向,又有外出的事实。
王月蝉被抓时气愤地责问周毅,她是请假去白魏赶集,去白魏的村民没有二百也有一百人,难道他们都是奸细?何况,平时村子间走亲访友的众多,你能抓得过来?
周毅冷冷地说,“这就不是你操心的事了。别说是你,便是郑婵有嫌疑,老子一样抓。我问你,你好好的,跑去白魏做什么?”
“我去买水粉,你管的着?我是向孙娟请了假的!”
“你已经参军,要胭脂水粉做什么?”
“当兵就不能用胭脂水粉了?何况是为你老婆!”王月蝉气得发抖。
好在龙谦及时返回了司令部。得知情况后,立即下令放人,全都放了。龙谦将周毅、鲁山、王明远、宋晋国和江云痛骂一通,并将江云关了禁闭。态度之严厉是从未有过的。既痛恨这几位将领处置问题的草率,又惊讶于他们调兵抓人的越权,感到自己精心构筑的管理体系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这个责任,实际上要龙谦自己来负。军权是最重要的权力,其核心的表现在于对部队的调动和使用上。本来,蒙山军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军令体系,分为战时和平时,部队的调动和行动有着严格的规定。战时,各部队长接受命令分为战前、战中两种情况,战前传达军令是会议部署和由参谋科起草、司令官签署的书面命令,战中军令的下达则由参谋科书面或口头传达。平时则是另一套体系,军事训练、野外活动都有严格的计划,由各部队长执行。
但这次乱套了。闻知龙谦遇伏和内部存在奸细,稍微了解情况后,为洗脱自己,周毅立即提出将嫌疑人全部逮捕,宁肯错杀,绝不放过。而龙谦去峄县时,宁时俊不在家,司徒均去了胶澳,宋晋国不主军权,周毅、鲁山和王明远算是平级,没有指定一个临时负责人,倒是召开了会议,还邀请了前来打探消息的陈超列席。之所以要陈超参加,完全是因为陈超与龙谦已经建立的亲戚关系。参加会议的周、鲁、王、江、宋五人或者出于对龙谦的感情,或者出于对内部的忧虑,均赞同立即清洗内部。之所以不等龙谦返回便开始行动,是担心消息走漏后奸细逃跑或策反部队。其实,五人都认为策反部队的可能性极小。但江云描述的沂州道之战让他们感到后怕,万一龙谦出了问题,这支已经初具规模,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武装集团注定会瓦解。所以,尽管王明远和宋晋国表示了一定的疑虑,但还是投了赞成票。唯一公开反对大规模抓人的,反而是不任军职的陈超。可是他又说了不算。所以,几个人决定立即集结部队,将分散于各部的“嫌疑者”抓起来再说。
现在,人虽然都放了回来,但恐怖的气氛并未消除,不仅在根据地的村民中,便是在蒙山军官兵中,龙谦沂州遇伏掀起的风波正在蔓延,其最致命的就是,队伍中藏了要致龙司令于死地的奸细。所以,各部要求严查奸细的呼声很高。对龙谦放掉所有嫌疑人不理解。各部军官纷纷反映,要求彻底清查奸细。而揭发,密告等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郑家庄人人自危不说,部队也出现了不稳定的苗头。
第二十七节风波二
由于援兵的及时到达而逆转了山道伏击战的龙谦当然不能丢下张莲芬和吴永回郑家庄,他必须安置好负伤的吴永。而且,他需要抓住沂州道遇伏、吴永中弹负伤的带来的机遇,促成张莲芬和吴永联名上奏朝廷,控诉袁世凯所部光天化日之下袭击朝廷大员的罪行。打出这张牌,对于正在太原为威胜军右翼待遇奔走的宁时俊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而安排江云回去的主要目的是从陶三口中取得有利的口供。
不顾惊恐和疲劳参加了对俘虏突审的张莲芬惊怒异常,连称“骇人听闻”,不用龙谦提示,当即便起草了弹劾袁世凯的具名奏折,陈述了自己与吴永知府为何同龙谦将军前往沂州,如何突遇伏击赖随行官兵拼死护卫侥幸生还的事实,要求朝廷严惩凶手,为无辜死难的威胜军右翼官兵做主。这份奏折请龙谦过目并要他联名时,龙谦提出了不同意见,那就是将重点放在事实的陈述上,而不是控告袁世凯。为什么这样做?龙谦冷静地讲述了自己与袁世凯所部的恩怨,指出沂州驻军勾结漏网土匪,主要针对的是自己,而不是您和吴知府。这样的话,自己就不适合在奏疏上签字了。而且,沂州驻军勾结土匪的罪行,或许是下级军官之为,袁公未必知晓。直接弹劾袁抚台,我们手中并无证据,还是不要这样写吧。
张莲芬身在官场数十年,在山东供职的时间也不短了。对于龙谦与袁世凯的恩怨一清二楚。此番龙谦得蒙慈禧赏识,驻军鲁南,受到袁世凯排挤的现状也很清楚。原以为出了这档子事,刀把子被龙谦攥在手里,一定会大做文章,跟袁世凯恶斗一番,出一出胸中的恶气。谁知此人心胸如此开阔,竟然有为袁世凯开脱之意。不禁大为佩服,“退思,张某没想到交到你这样的好朋友。比起你来。张某真是白活这把年纪了。两军阵上有万夫不当之勇,统军征战直令洋人束手,治理地方自有锦绣文章……便是这心胸气度,张某是万万不及。”张莲芬叹道。
若是能一举扳倒袁世凯。龙谦当然不会客气。以袁世凯的人望。朝廷断然不会因为这件事干掉袁世凯。既然如此。还不如将目标缩小一些。于是,在龙谦的暗示下,张莲芬与吴永的奏疏变了调子。将火力对准了袁世凯手下的沂州诸将,给他们结结实实地安上了勾结土匪戕害朝廷命官的罪行。提醒朝廷,此事已激怒了威胜军右翼所部官兵,若不能妥善解决威胜军右翼与沂州驻军间的矛盾,后果难以预料。
吴永的伤势不算严重,初步判断没伤着骨头,安顿好其在峄县养伤,龙谦急急赶回了郑家庄,去处理内部的问题。他万万没有想到,没想到直接折返郑家庄的江云已掀起了一场风暴。
严厉批评了周毅、鲁山等人并将始作俑者江云关了禁闭,断然释放了所有的“疑犯”后。龙谦将自己关在了屋里,让从警卫连临时调来的通信兵小薛烧了一桶热水,美美地洗了个澡。
龙谦相信,向郑诚提供自己行踪的,十有**就在被释放的人中间。江云的侦察方向没有错,但方式错了。存在隐患和导致部队不稳两种后果摆在那里,龙谦当然会做出稳定部队的选择。
郑诚和郑笃这两个家伙绝对不会咽下那口气。侵夺其家财带来的仇恨高于杀父之仇,尽管郑经并不是直接死于自己之手。龙谦相信,只要郑氏兄弟不死,这个仇恨就不会泯灭。但是现在顾不上去处理郑诚了,遗憾那天程二虎带来的骑兵没有捉到郑诚,不然情况会更加有利。
龙谦尝试着去做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尝试着用政治的眼光去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世界,闯入了当今中国最高当权者的视野,拥有了一支对自己忠心的军队,不过用了三年多的时光。龙谦独自盘算冥想时,对自己的成绩暗暗地骄傲。龙谦断定,由于有自己的到来,历史正在被改写。未来会怎样,令人期待也令人焦虑。当前最主要的是真正掌控两州,建立更大范围的,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地。做不到这一步,其余的都免谈。
沂州道遇伏是一个意外,更是一个机会。以张莲芬和吴永出面向朝廷控诉,肯定比自己派宁时俊斡旋的效果好。龙谦判断,宁时俊不会在袁世凯那里拿到任何想要的东西。并不是之前蒙山军与武卫新军数次对垒的宿怨,而是威胜军的成立和自己被派回鲁南,彻底断绝了与这位晚清枭雄和解的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将越来越成为袁世凯心中的大敌。既然注定是不死不休的敌人,抓住一切机会找对手的麻烦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张莲芬与吴永的联名上奏会不会促使朝廷下令让袁世凯的军事势力退出鲁南,龙谦并无保证。但这方面的努力应当不遗余力地去做。
江云莽撞地启动了公开整肃内部的动作之所以不妥当,是因为带来的后遗症远大于查出一两个奸细,特别是在部队吸纳了近千名陶三旧部的情况下。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龙谦自执掌蒙山军帅印后,就暗暗发誓不走曾经的历史上有过的错路,比如大规模的肃反,自相残杀。满清政权实际上在洪杨之乱后就四分五裂了,中枢对地方,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控制力逐渐失去,表现在表面的,就是督抚威权日重。而去年发生的祸乱,更是加重了这一趋势。如果蒙山军要走向统一,那就必须面对利益各异的形形色色的实力派,用武力消灭对手的办法在龙谦看来并非上策,那样对国家实力的损耗太大。即使统一全国,也无法应对扑面而来的世界局势的巨变。
对于历史,龙谦其实是一知半解。可资利用的东西并不多。但他有限的历史知识告诉他,就文化的繁荣,思想的活跃,春秋时期恰恰是最高峰。现在我们在文化上引以为傲的东西,大多诞生于春秋战国的混乱年代。随着中央集权的出现和董仲舒的歪理盛行,儒家学说成为了统治者的工具,彻底失去了独立性。随着学术的沦丧,中国人慢慢地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也慢慢地失去了创新的能力。所谓治乱循环。在龙谦看来,恰恰是禁锢思想的后果。但实际情况是,统治者总将更加严厉地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思想上文化上的统治作为治理动乱达到长治久安的路径。
能不能走出一条新路?能不能真正建立一种包容各方。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允许各种流派的思想在一部宪法的框架内共存?这是龙谦最近不断考虑的问题。这是一条完全没有人走过的新路。国外没有研究,中国的历史肯定没有,非此即彼是我们最主要的文化特征。但这却是龙谦深为鄙视的。所以。自他执掌蒙山军,从来没有整顿统一过思想,有的只是统一的纪律。只要不违反军纪,你想说什么,你想干什么都可以。
实现自己有点幻想的理想,蒙山军无疑是唯一的载体。所以,这种文化的建立,必须自蒙山军始。但军队又是要求绝对服从绝对统一的武装集团,军队当然越“纯”越好,有思想的武器是危险的。这一对矛盾是困扰龙谦很久却找不到解决方法的难题,而且,他目前尚无任何一个人可以敞开心扉去探讨这些问题。
至于部队的稳定,龙谦相信除掉陶三旧部外,原先的基本部队不会因为此次大规模的逮捕审讯而出现问题。陶三旧部分散在各部队中,并未集中,这就问题不大。
现在,他必须处理好这件事了。先从哪里下手呢?
洗完澡后,龙谦换了一身军服,独自去了周毅一家所住的院子,劈头便遇见了王月蝉。
“对不住了,我向你道歉。”龙谦不太会称呼王月蝉,叫郑太太似乎不合适,叫名字呢,说起来她还是周毅的长辈,这该死的封建多妻制。
“龙司令,”王月蝉没想到龙谦竟然给她道歉,眼圈立即红了。
“是他们莽撞了。周兄当时的心情我理解,你也该理解。若是心里有憋屈,责备我龙谦便是。我知道你绝不会当内奸。”
最后一句话将王月蝉弄哭了,开始是抽泣,后来干脆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抱着女儿的郑婵,一看院子里是龙谦,立即呆住了。
郑婵以及温氏都在这次事件中被架在了火上。因为周毅在军中的地位,她们的人身尚未受到侵犯,但切切实实感到了巨大的危险。因为王月蝉的被捕,郑婵确信,即便是她处于王月蝉的地步,一样会被抓起来。
好在龙谦回来了,好在龙谦制止了恐怖的蔓延。
“龙司令,您过来了,他不在家﹍﹍”
“周夫人,我不是找周毅的。是来看看你,也看看她。她受了委屈,我已表示了歉意。”龙谦面无表情地看着蹲着地上哭泣的王月蝉,转脸对郑婵说,“你和你母亲想必也受到了惊吓。现在没事了。但我还是想跟你说几句,”龙谦斟酌着词语,“周毅是你的丈夫,是我出生入死的兄弟。这次他做错了事,错的是做事的方法,不是肃奸本身。令兄策划对我的袭击是铁一般的事实,不是我龙某人的虚构,更没有冤枉令兄。那一仗如果不是上天垂怜,我就会和那几个阵亡的兄弟一样死在沂州道上了。如果发生那样的事,对于你会是什么结果,你可以想一想。所以,我劝你彻底与郑诚断绝关系,不要幻想着保存什么亲情了。郑诚已是我的敌人,也就是蒙山军,包括周毅的敌人。周夫人,你做到我要求的这一点,你就是我蒙山军的家眷,是我龙谦的嫂子。希望你想清楚。”
郑婵脸色雪白,“龙司令,俺是个妇道人家,嫁鸡随鸡,怎么能害您?那不是害我夫君吗?”
“就是这个道理。话虽说的重了些,但郑诚毕竟是你的兄长,我只是希望将来如果,我说是如果,你们要站稳立场,晓得谁才能给你们幸福。”龙谦见王月蝉站起身,“王月蝉,你是蒙山军的兵,我就多说了,这件事与你无关。但我还是要找出奸细来。我给你一个任务,你好好想一想,究竟问题出在哪里?不要跟别人说,直接向我报告。”
“我?”
“对,就是你。这是我给你的命令。”
第二十八节阶级
从周毅的院子里出来,隔着道垂花门就是当初郑家的主院,现在仍是蒙山军司令部所在。正屋五间,三间做了参谋处的作战室,布置了沙盘和地图。西厢住着参谋处的人,东厢是厨房和餐厅,南屋住着警卫,隔出一间设了禁闭室。
禁闭室现在关着江云。龙谦朝南房望了一眼,一名背着枪的卫兵在禁闭室门口踱着步,看见龙谦,立即打了个立正。龙谦收回了去跟跟江云谈谈的**,转身进了自己的卧室兼书房。
回到屋里没五分钟,小薛跑来报告说陈庄主求见,龙谦“哦”了一声,“请他来吧。”他以为陈超一定是跟他说肃奸的事。自与陈淑定亲,与陈超见面的次数反而少了。
“陈先生,”站在正屋台阶上的龙谦看见陈超由丁小富陪着从东面那道门进来,轻轻地叫了一声。
“你回来了……淑儿要来,我没让。听说了那档子事,她担心的很。”陈超进得屋来,一屁股坐在龙谦的书桌背后,“退思,你太大意了。”
龙谦为陈超沏了茶,“我命大。没事。咱不谈这个了。对过去了。好久没下棋了,咱俩来一盘?”说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