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wa)-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面势力的本领。千万不要小看了天下英雄,说实话,自庚子之乱后,满清其实已经亡了,现在的时代,就是天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时代。据说袁世凯当初曾自撰一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足见其野心不小。关外豪杰众多,如果不能善加接纳,是完不成第三种目标的。另外,要学会与洋人打交道,你们已经见识了美国人和德国人的厉害,假如没有德国的武器,没有美国的技术,我们蒙山军不会有现在的局面。洋人都是逐利的,你实力越强,他就对你越尊重。”

“我明白了。”宁时俊道。

“明白什么?”

“明白司令为何要让大家写出对出兵东北的态度,你是想将明白大局的人派过去。”

“是啊,强扭的瓜不甜。我们根子还在山东。东北站不住脚,退回来就是,山东丢失了,蒙山军就完了。所以,周毅他们说的也不算错。可是,机会从来就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冒险,就没有收获啊。我也想稳稳地站住山东,静观局势之变化,但山东地理位置极为关键,为连接南北之枢纽,图谋蒙山军的,绝不止是袁世凯一路啊。我是认为,只要我军拥有了东北,即使丢掉山东,也是划得来的。但现在的情况,没有山东,就不能图谋东北。所以,留在山东的兄弟,担子一样很重。这样,不管我点将到谁,走的,痛快地走,留下的,做好艰苦奋斗建设根据地的准备。说山东,其实,我们手里只有鲁南两州,连子弹都造不出来,更别说枪炮了。就算能造枪炮,你们估计都想不到打一场仗得花多少钱。咱们从北京抢的那些银子,差不多都用在鲁南建设上了,后面的事情多着呢。”龙谦脸色阴沉下来,“就这样,天色不早了,我就不留饭了,你们回去吧。关于东北的事,让我再想一想……”

第十五节整编前后五

这一夜,很多人跟冯仑一样彻夜无眠。

下午散会后,冯仑回到自己的住所,越想越烦躁,于是跟自己卫兵打了个招呼,独自去了龙谦那里,想跟龙谦聊一聊,问在院子里读书的欧阳中司令在不在,欧阳中说司令正跟宁参谋长几人商议事情呢。冯仑问还有谁,欧阳中说还有王司令和鲁标统。冯仑便回去了。

田镇是个大镇子,商号密布,论繁华可比鲁南的村镇强太多了,东西向的大街两侧尽是商铺,大部分打烊了,但经营食品的店铺都还亮着灯。

冯仑在一家烧鸡店买了一只烧鸡,用油纸包着,径直朝周毅的住所走去。周毅等从曹州赶来的将领都住在田镇最大的客栈里,客栈已被后勤处包下了,用来接待从鲁南及曹州赶来的将领及他们的随从。

进了客栈,劈面遇到周毅的卫兵严玉龙,“周标统呢?”

“报告冯副标统,周标统在二楼他的屋子里,我正要给他打饭呢。”严玉龙曾是冯仑老三营的士兵,当然认识老长官。

“你去买几个烧饼来,再买瓶酒来,我和周标统喝一杯。”

严玉龙看了眼冯仑手里的烧鸡,“好嘞,马上就来。”

冯仑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上了二楼,“老周,老周,你在哪里?”

周毅从最里头的一间屋里探出头来,“是你呀。”

“买了只烧鸡,让小严去搞点酒来。咱俩喝一杯。”

“不算违纪吧?”周毅笑着问。

“扯淡,这不是休息时间吗?谁他妈的敢管咱们?曹敏忠手再长,也伸不到这儿来。”

“你小子,有心事?”周毅给冯仑扯过一把椅子。

冯仑瞟一眼屋子里的陈设,靠窗摆了一张书桌,摆了一盏铁制的烛台,两根蜡烛都点着了,桌上文房四宝齐全,桌子上摊了几张纸,看来周毅刚才正伏案工作过。

“推荐各部的人选吗?”

“当然。明天要交卷呢。”

“就是来跟你扯这事。刚才司令叫了他们几个正谈呢。估计也是说这事。我以为你也在。没想到你倒沉得住气。”

“谁?鲁山?”

“当然,还有王和宁。”

“随他的便。”周毅起身给冯仑倒水。

“老周,你说说,这次整编。会给我一个什么位子?”

“怎么?没信心?”周毅朝桌子看一眼。“协统你不要想。但标统应当有你一个。”

“当然不会去想协统!但标统就四个,未必轮得到我吧?”

“嘿,怎么会这样想?”

“封国柱铁定有一个。这次将叶延冰招了来,我看肯定给他一个。这两个人,我比不了。就是石大寿,程二虎,邓清华,熊勋,范德平等几个,我怕是都争不过呢。”

周毅愕然,“老冯,你多虑了吧?二虎熊勋几个怎么能跟你比?现在担任副标统的,可只有你跟国柱两人!”

“范德平做王明远的副手,位子不是跟我一样吗?我心里真没谱。”

“想多了。虽然他没有跟俺通气,但他办事还是公道的,当初的四个营长,石大寿没法子跟你们仨比,我看用不着上火。来,喝茶,给的应当是南方来的新茶,味道真不错。”

“我从来不喝茶,费事。你说,如果宁时俊要当协统,你怎么办?”

“他干嘛当协统?做他的参谋长好好的。”

“参谋长不过是个幕僚,怎么跟带兵的实职相比?就像叶延冰,当个副校长,有屁的意思?如今找上了他的小姨子,无论如何也该给个实权位子了。老周,我总觉得,司令这一年来变化很大,大概是官升的太快了吧。”

“你呀,司令心思重,管着这么大个摊子,自然不能想过去一样跟咱们天天在一起,什么话都说。也是的,你跟着他在武定,就没有跟他扯过?”

“虽然都是蒙山的老兄弟,说句实话,还是他们八队的几个更贴心一些。延冰跟我都是六队出身,但延冰如今身份不同了。我比不过了。”

“司令最不喜欢扯过去的事,你是知道的。连石大寿,张玉林,梁华达这些人都受到重用,你瞎担心什么?我可是将你列为标统的第一个。明天一早,我会去跟司令聊一聊。没事的,别瞎想了。如果别人想还有情可原,你都没信心,还让别人怎么活?自蒙山整军,哪一仗你不是抗重担?放心吧。”

“我来,也是为了提醒你……凡事还是多存个心眼好。”

脚步声临近,周毅听出是严玉龙,便没有接话。果然,严玉龙喊了声报告,左手捧着一包烧饼,右手拎着一壶酒进来,将食物和酒放在桌上,出去又找了两个杯子和筷子来,替俩人倒上酒,然后出去了。

“来吧,喝点酒,天气开始凉了。”

冯仑不再跟周毅谈这次整编的职务安排,他赶到周毅有些缺心眼了。郑诚策划伏击龙谦的事情并未了结,如今郑诚尚未归案。换做自己,也不能无动于衷吧?下午龙谦叫了宁时俊等三人密商,那三人可都是当协统的当然人选。周毅的第二标驻守兖州,跟龙谦的联系越来越少,龙谦借此机会换上自己的心腹是极有可能的事。可是看周毅的样子,全然不去考虑。

吃光一只烧鸡,又吃了一个烧饼,一壶酒也喝得差不离了。冯仑便告辞离开了客栈,回去的路上被警卫营巡逻的士兵盘查了两次,搞得他心情愈坏了。回到住所竟然彻夜未眠。

第二天中午,冯仑竟然听到一个消息,说上午时候鲁山与龙谦吵了一架。这个消息让他感到意外。但告诉他这个消息的一营副营长兼一连连长刘春宁却信誓旦旦地说,他亲耳听到了龙司令在训斥鲁标统,鲁标统出来时一连的晦气。

冯仑兼任一标一营营长,刘春宁算是他的副手,他没问刘春宁跑到司令部干什么,只是追问了细节,然后就感到困惑起来。想了想,冯仑跑到鲁山的住所去打听消息。

冯仑虽是副标统,但一直跟一营营部住在一起,鲁山所住的院子也是临时租的。跟参谋长胡宗玉住在一起。冯仑赶过去时。见鲁山正对胡宗玉咆哮。鲁山在八队当小队长时脾气暴躁的很,但后来在龙谦的调教下性格沉稳了许多,鲁山发脾气骂娘的样子让冯仑想起了蒙山寨的时光。胡宗玉见冯仑进来,“正好。你老兄劝劝他吧。”

“老鲁。咋的了?生这么大的气?”

“哼。算了,跟你说也没用。”鲁山阴沉着脸,一把推开胡宗玉出去了。

“怎么回事?”冯仑望着鲁山的背影。低声问胡宗玉。

“他没说。刚才与司令吵起来了。挨了训,心里不痛快。”

这倒是新鲜事!这几年还真没人敢和龙谦吵架的。

“嘿,这个老鲁。”冯仑掉头出了院子,也不去寻鲁山,直接去了王家大宅找龙谦去了。

龙谦不在,他的副官欧阳中正在他的屋子里,趴在桌上写着什么。

“欧阳,司令呢?”

“哦,是冯标统。司令跟周标统出去了,有事?”欧阳中急忙起身让座,为冯仑倒水。

“别,我是来交卷的。”冯仑摸出一张纸,这是他上午时候写的关于东北局势的应对意见及整编推荐人选名单。思虑再三,他将自己推荐为标统之职了。

这件事上,应当当仁不让。

“哦,正在统计呢。司令等着要。”欧阳中接过来,插在桌上的一沓纸张当中。

“听说鲁山跟司令吵架了?”

“嗯,”欧阳中四下张望,似乎不想接这个话题。

“这个鲁山……”冯仑知道欧阳中不会对自己透漏细节,“那俺就回去了。”

“冯标统,明日上午十点在这里开会,我就不再通知你了。”

“好,我知道了。”冯仑知道明日上午将揭开谜底。

冯仑没有再去找周毅,但下午的时候,一标各营连长都知晓了鲁山与司令吵架的事,有几个人过来找冯仑,意思是请冯仑去劝劝鲁山,去向司令认个错吧。冯仑也想知道鲁山究竟为何与龙谦发生冲突,便再去了鲁山的住所,但胡宗玉说鲁山被封国柱拉走了,也不知去了哪里。

封国柱当初是和鲁山平级的八队三个小队长之一,或许封国柱的话鲁山能听进去?这个节骨眼上,除了人事安排外,鲁山会跟龙谦有什么冲突呢?论关系,鲁山毫无疑问是龙谦手下头号大将啊。上午发生的事,真的让冯仑感到迷惑不解了。

晚饭时冯仑再次来找鲁山,鲁山仍未回来,倒是叶延冰,程二虎蓝心治,江云等几人在胡宗玉的屋子里讨论着什么,见冯仑来,大家都不再说了。

“有啥事还瞒着我?”

“说鲁山呢,这小子,也不知跟国柱去了哪里。这不是犯纪律吗?”叶延冰道。

“鲁山究竟跟司令吵什么?真是糊涂!”冯仑道。

“谁说不、不是呢?有什么话不、不能好好说?”程二虎面有忧色。

“我看也没啥大不了的。都是老兄弟了,再说司令又不是小肚鸡肠的人,没啥。等见了鲁山,我劝劝他,去给司令认个错,不就完了。”冯仑笑笑。

“是的嘛。”蓝心治道,“司令是一军之主,有什么意见又不是不能提?咱们都要注意维护司令的威信,就算鲁山哥有理,也不能去跟司令吵架呀。”

“延冰,这次你该回部队带兵了吧?司令总不会让你一直窝在军校吧?”

“在军校也蛮好的。听参谋长说,朝廷要在各省都建立武备学堂,如今咱蒙山军接管了全省的防务,说不定随营军校就会改编为武备学堂了。你没尝过滋味,在军校干也蛮有意思的。”叶延冰笑笑。

这小子。倒是会装。冯仑转脸对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的江云说,“你小子,总是神神叨叨的。你消息灵通,济南、泰安一带的北洋军真的撤走了?”

“已经开始撤离了,估计本月底就会离开山东了。”江云细声细气地说。

“嘿,这下子咱们该进济南府啦!想当初司令说咱们会堂堂正正地占据省城,我还心里犯疑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成了真的!”冯仑笑呵呵地说道。

“是的嘛。只要听司令的,咱们没准还要进北京呢。”程二虎这句话倒是说的利索。

“你们多心了。鲁山跟司令多少年了,吵一架也不算什么。”冯仑道。

“不能开、开这个头……”程二虎摇着头叹气。

第二天上午,蒙山军营长以上军官们再次坐满了司令部临时会议室。现在。营长以上军官全部配备了怀表或者手表。一部分是历次作战缴获的,也通过华源和中兴公司向外国商行购买了不少。因而计时也由原先的时辰计时改为了小时计时,所以没有人一个人迟到。十点钟,会议准时召开。

龙谦直接开讲。“昨晚看大家的报告一直到凌晨三点。关于东北局势的应对比较复杂。五花八门,但大家都表述了自己的意思。这个问题,我们专门召集会议讲。但整编方案不等人。需要抓紧上报兵部。今天,我将准备上报的整编方案公布。”

龙谦扬了扬手里的一沓纸,“欧阳中替我统计了大家的推荐意见,我看过后认为,大家对于部队整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所提的意见基本符合部队的实际情况,推荐的各部官长都是久经考验的军官,所以,我拟定的这份方案,充分参考了大家的意见。但也有我自己的考虑。弟兄们,部队扩编是件好事,我想几乎所有的人都对部队扩编抱着欣喜的态度,希望在部队扩编时得到提升,担负更为重要的责任。这个态度,我第一是赞成,第二认为理所应当。

“但是,蒙山军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军事组织,不是自由市场!不能讨价还价!如果有些高级军官自恃有资历,有战功就可以向我讨价还价,那就大错特错了!谁来当协统,谁来当标统,谁来当参谋长及各处处长,必须符合部队发展的要求!这就是我任命各部主官的依据。一句话,我说了算!当然,最终的结果,还要等兵部的批复。但太后及庆亲王既然让我推荐各部主官,想必不会驳回我的面子。谁不服气,谁就去随营军校回炉学习,将自己的素质提高一步再说。”

冯仑心里咯噔一下,这些话无疑使对着鲁山的。看来鲁山的协统一职竟然飞了。冯仑的目光寻找到了鲁山,见他竟然坐在了角落里,而不是像平时一样坐在最前排。

“现在我宣布向兵部上报的任职名单。第五镇参谋长,宁时俊。副参谋长兼参谋处长,司徒均。另外,司徒仍然兼任随营军校副校长兼教育长。任命方声远为第五镇高级参议。任命瞿鸿翔为随营军校副校长。”

“任命为鲁山为预备役部队司令官,范德平为副司令,邓清华为参谋长。”

果然,龙谦竟然将鲁山跟王明远做了对调!这显然是对鲁山的惩罚。

龙谦继续讲,“司令部各大处的处长,基本没有变化。其中医务处处长由齐尚明担任。齐医官是在美国念过医学院的,自前年冬加入我军,为我军医务正规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他来担任医务处处长是众望所归。”

齐尚明是跟随大卫回来的美国华侨,精通西医,蒙山军野战医院的组建成立跟此人有莫大的关系,在他的联系下,去年又有七名留美的学医华侨回国加入了蒙山军医院,使得蒙山军医疗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冯仑不在意总部各大处的任命,他关心的是野战部队的主官人选。

“古小林为警卫营长。梁华达为直属工兵营长,刘连娃为辎重营营长。迟春先为骑兵标标统,贡开辰为炮兵标标统。根据实际情况,骑兵标暂时不设营一级编制,编五个连。炮兵标暂编两个营。工兵及辎重兵的作用大家在本次抗洪中已经看到了,将来一定会继续加强其力量,所以,梁华达及刘连娃两位营长在第五镇内部享受标统之待遇。”

龙谦停了片刻,喝了几口水,开始宣布最重要的内容,“以第一标为主组建第九协。协统王明远,参谋长胡宗玉,副协统兼第十七标标统,封国柱。副标统兼参谋长张玉林。第十八标标统,石大寿。副标统兼参谋长韩子英。以第二标为主组建第十协,协统周毅,参谋长蓝心治。副协统兼第十九标标统冯仑。十九标副标统杜三立,参谋长郑双庆。第二十标标统,叶延冰。副标统,吴念。参谋长,刘春宁。预备役二营整体调入第九协,三营整体调入第十协。留预备役一营为本,扩建预备役部队,作为主力部队的补充来源……下面,由宁参谋长宣布各协各标的具体组建方案及各营营长人选……”

冯仑终于将心落在了肚子里。执掌一标就可以满足,何况还兼任了副协统呢。他注意到了几名在不同时期加入蒙山军的清军降将都受到了重用,比如韩子英,瞿鸿翔等。但却没有太在意宁时俊接下来宣读的主力部队的具体组建扩建方案,当然也就没有注意到原营长程二虎、熊勋、盛光、丁小富,情报处行动队长蒋存先,随营军校教官许公持等几名悍将没有编入主力部队任职,而是全部被调入了预备役部队任职了。

第十六节整编前后六

宣布整编方案后,龙谦接着宣布了第五镇各部的驻防地域:第五镇司令部及直属分队将进驻济南府及泰安府。第九协部队负责守备济南以东青州、莱州、登州三府,第九协司令部及直属队驻莱州,第十七标进驻登州,第十八标驻青州。第十协部队负责守备沂州、兖州、曹州、东昌四府,第十协司令部及直属队驻兖州,一部进驻曹州府。第十九标驻沂州,第二十标进驻东昌府。这样就完成了第五镇在山东要地的展开。

两个主力协所缺兵员将从各自的驻地募兵补足。

预备役部队在调出二营和三营后,成建制的部队只有老兵比例最高的一营了,龙谦下令预备役部队司令部暂留武定府,驻守沂州费县的预备役一营也将前来武定府归建,在武定府募兵再编两个营。这样,就需要从司令部直属队及两个协中抽调一部分老兵及下级军官以便迅速搭起两个营的架子。龙谦放了狠话,这次补充建设预备役部队,由镇台参谋处统一抽调骨干,抽到谁,各部必须全力支持。这是考验你们大局观的时候,预备役一下子支援出两个战斗力很强的建制营给主力部队,人总得讲点良心嘛。

龙谦要求各部在两个月内完成补充缺额的任务并按照训练大纲展开训练,司令部在两个月后对各标进行第一轮点验。龙谦强调,此番任命的各部官长在兵部正式批准后生效。但如果过不了点验一关,主官即行撤职。另选贤能。

整编方案一出,除掉鲁山等一批没有安排职务被调入预备役的军官们,全军皆大欢喜。

留守青城县的,在抗洪中立功受奖的预备役二营五连连长黄锦辉是没资格参加整编会议的。但十分关心部队的大整编。听参谋长邓清华传达完部队整编方案后,压下对部队大扩编的喜悦,立即陷入了巨大的困扰中。闻名全军的勇将鲁山竟然替换了王司令,出任了预备役部队的司令官。自己所在的二营及并肩参加武定抗洪的三营整体被编入主力部队,其中二营调入了十协,三营调入了九协,据说还会扩编。毕竟在编制上两个各辖两个步标的步兵协目前各自只有一个标。黄锦辉不相信另一个标会依托预备役调过去的营去扩编为标。毕竟是后娘养的。而且,自己的营队比起主力部队的营,还少编了一个连,他妈的。该叫队了。黄锦辉认为还是称呼连长更威风。

这次整编。印证了黄锦辉对预备役部队的认识,它就是为主力部队训练储备队伍的。预备役,预备役。文化课成绩不错的黄锦辉已经可以读报纸了,字少说认识了上千个,琢磨预备役这三个字,越琢磨越泄气。不过,这次自己将跟随营队回到主力部队中了。从勤王之役的两年来,部队番号一变再变,当初自己参军受训的老四连已经堙没在军史中了,当初的老连长范德平如今已是预备役部队副司令,升的是够快的。而自己不是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即从一个小兵升到了连长吗?

按照一般的解释,预备役部队是与原两个步标平级的单位,这次王司令直接就任第九协协统也说明了这点。那么,老连长范德平岂不是已是和封国柱,冯仑平级的大人物?这又有点可笑。预备役如今只剩了一个空架子,成建制的部队只剩了正往这里赶来的老一营,怎么跟人家九协、十协比?想到编制充实,老兵最多的老一营,黄锦辉又有些不解,如果由预备役抽兵支援主力部队,那么老一营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那些超龄服役的老兵是换不来的财富。在军校学习时,教官曾反复强调过参加过三次以上,特别是负过伤的老兵的重要性,认为这样的老兵至少顶三个新兵。当初在西沽与德国人血战,战斗结束后,老营长,如今从预备役司令位子上就任九协协统的王明远对自己说,小黄,经过这一仗,你算是脱胎换骨了。当时不明白营长的意思,现在终于明白了,能够与人高马大,训练精良的德国人拼杀中活下来的自己,已经摘掉了新兵的帽子。果然,娘子关之役后,自己即当上了班长,回到根据地,自己就是副排长了。黄锦辉总结自己的从军生涯,西沽那场惨烈的白刃拼杀是最关键的一步。班长就死在那一仗里,自己尸骨仍未得回到故土。黄锦辉常想,如果班长活着,现在或许已经当上了营长吧?而自己这次到十协,会升入关键的营级,从而进入高级军官的行列吗?黄锦辉感到沮丧,不像其余两个连长那样兴高采烈。为什么,因为他觉得预备役部队低人一等,最明显的证据就是,鲁山是因为与龙司令发生了冲突才被贬入预备役的。鲁山名气多大呀,蒙山军打开郑家庄,人家就是副司令了,和周毅平级,比王司令的职务都高。那时自己还在家里务农呢。所以鲁山对于黄锦辉,那就是高高在高不可攀的存在。

鲁山怎么敢与龙司令当面争吵呢?黄锦辉几乎是在下意识里将屁股坐到了龙谦一边。这支部队是谁的?毫无疑问是司令的。叶延冰副校长,哦,如今又回到主力部队任职了,在军校给他们那一拨学员讲军史时就反复讲过,没有龙司令,蒙山军就是一帮占山为王的草寇,绝不会有今天的地位。而龙司令,黄锦辉是认识的,这个认识,是指龙谦认识他。最早在西沽之战后就认识了。王明远营长亲自将自己介绍给了龙司令,说自己在白刃战中干掉了三名德国兵。龙司令大为赞赏,那时自己第一次面对全军最高统帅,平易近人的印象是最深刻的,黄锦辉没觉得龙司令有多威严。和士兵们有说有笑,一起吃饭,聊天。

娘子关夺关之战是叶营长的一营干的,但从其他连队抽调了几十名老兵,黄锦辉报名参加了那一仗。比起西沽血战来简单了许多,伤亡也小的多。战后龙司令再次跟他交谈,称赞他主动求战的精神——有这股子劲,完全可以当班长!自己真的就当上了班长,那是自己迈入军官行列的最关键一步。而这次武定抗洪,自己的五连受到的司令部嘉奖。龙司令亲自来五连宣布嘉奖令。还跟自己聊了一阵,祝贺自己当上了连长——连长是军队之父,班长是军队之母。你过去是个好班长,希望你当好连长!

鲁山标统怎么能与司令吵架呢?不知道缘故。黄锦辉立即判定鲁山不对。不过。司令就因为这个就惩罚鲁山是不是有点那个?嗯。有点心胸狭窄了。大概鲁山很懊悔吧?

黄锦辉很快见到了走马上任的鲁山。他和三营另一位叫莫新伟的连长,以及九个班排长被叫到了原先王司令的院子,身高马大的鲁山司令完全没有被贬斥的沮丧。笑眯眯地看着他们,“根据王司令及你们营长的推荐,你们几个将要留在预备役部队服役。这是命令!经过了总部参谋处的签署认可!你们马上回去安排下交接,然后找邓参谋长报道!”

黄锦辉注意到莫新伟跟自己一样,有些意外的感觉。

“怎么?不愿意?你们都是预备役的精华,连自己的老部队都看不起?告诉你们吧,预备役将要大扩充,总部抽调了大批优秀的军官来充实预备役呢。马上你们就知道了。之所以留下你们,恰恰是因为你们优秀!”

尽管黄锦辉不愿意,但军令如山,不能不服从。自参加蒙山军,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了服从,即使是上司下令他去跳黄河,估计也会毫不犹豫地跳进去。这正是平民与军人根本的区别。黄锦辉及其十人马上各自回到自己的单位,那边也接到了命令,黄锦辉将五连交给了副连长。

鲁山司令的话很快得到了证明。全军一批“名人”,如程二虎,丁小富,盛光等著名的营长,全军闻名的神枪教官许公持(黄锦辉在军校即受过许教官在射击方面的点拨),武术高手,现在最神秘的的情报处任职的蒋存先,竟然在这次整编中齐刷刷地调入了预备役部队,据说是为预备役扩军准备的带兵人才。

黄锦辉惊讶道,难道龙司令要将预备役扩建为一个协的规模吗?那可太好了。

但接下来的训练与平时完全不同,除掉练习小分队奔袭作战,伏击及爆破外,重点加强了马术,自救等内容的训练。原先预备役部队只有一个骑兵通信排,现在从骑兵营调来了三十几名骑术高超的老兵和七十匹战马加入了预备役,所有人都必须学习骑马,不擅马术的黄锦辉被摔的七荤八素,但经过一个月的训练,磨破了大腿,总算是基本可以驾驭奔驰的战马了。

这次加练了徒手及白刃格斗的科目。总教官是蒋存先。与之前反复练过的拼刺术不同,这次是一对一,一对二的格斗,蒋存先从情报处行动队带来的四个教官都是徒手格斗的高手,黄锦辉怀疑他们都出身武术世家,因为这帮人太狠了,总是教他们一招制敌的狠辣招数。在黄锦辉看来不免有些残忍,比如撩裆腿,锁喉术,就是一招杀人嘛。

白天是紧张的训练,晚上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是来学习,主要讲东北的气候,民情以及俄军与日军的装备,训练及部队编成。这让黄锦辉意识到他们将要承担非常特别的任务,目的地显然是遥远的东北。

一批新装备也被送到预备役司令部,有百余支崭新的德式步枪,最令黄锦辉感兴趣的是送来了四十支涂着黄油的德国造匣子枪,弹匣容量十发。随枪配备了五百发子弹,够多了。不过每人只领到二十发。

之所以叫匣子枪,是因为这种尺寸很大的手枪是装在一个木匣子里的。黄锦辉也领到了一支——连长以上的军官都分到一支。黄锦辉早就希望自己能有一支手枪了。不过手枪很重,差不多有三斤重了,单手持枪射击不是件容易的事。许公持亲自教授他们这种射程超过五十米的手枪射击要领,因为射击时枪口上跳厉害,许公持要求他们手心向上横握射击,从左到右自然形成了一个扇面。这种射击的窍门很快就被黄锦辉掌握了,感到这支大尺寸手枪威力十足,自然十分的喜爱。

训练是有针对性的,鲁山司令将部队分成了几部分,黄锦辉等六十余人编为第一队,队长为程二虎,接受着最为严酷的训练。虽然上面不说,黄锦辉也意识到他们将要去东北了,因为在他看起来有些奢华的服装业发了下来,狼皮坎肩,皮裤以及厚底的皮靴子。这些东西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