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研习道法,无论是万冥子、沐轩子还是那其他跟随的道士,也都多少的学习了一些科道、医道知识。甚至连命、相、卜三道也是小有涉猎。在一个对道教相知甚少的地方,科、医、命、相、卜这五门本领。就是吸引信徒的一个切入点。甚至也可能是道人们在那个四处充满危机的地方用以保命的稻草。

    突厥人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之心可比大唐严重的多,想必那些简易的科道会让他们看到神迹的降临,简易的医道会让他们知道原来生病了,受伤了并不是听天由命或者让那些萨满跳几段舞喝些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煮成的草药,而是有更好地,更安全的处理方式。而命、相、卜三门知识实在是太过精深,不过黄俊明也是想出了些办法。让大家都选取的那研究人心里去揣测过去的功夫,虽然是骗人的功夫,但这在直来直去的突厥人面前。恐怕又是要惊为天人了吧。

    另外一件事就是关于这些道人的身手方面,出门在外,没有点傍身的武艺那是坚决行不通的。黄俊明对于这些即将离开国内生活的道士,更是一百个不放心。远在突厥和大唐的国境之间,唐军是不可能及时有效的给予道人们有利的支援的。而突厥又是个名义上的国家,黄俊明敢肯定突厥的上层人可以再颉利的约束下不找道人们的麻烦,但是那些突厥中的小部族和突厥中的士兵呢?本来就习惯了在大唐劫掠获取物资的他们。怎么可能不对商城中的货物感兴趣?所以黄俊明除了加强了他们原本的武艺之外,更是把从来没打算过传授给唐人的,黄俊明在现世时从军学到的技能传授给了他们。

    而且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黄俊明更是找来铁匠,研究出了一副铁网衣让众人传到了身上,这铁网衣比起盔甲来说可是轻了不少。 可是防御力却也是不低,说是铁网,事实上却是一个个的小的铁环互相连接在一起,远远地看上去一个个网眼相当的齐整,黄俊明找来兵器试验过了。这铁网衣只要不是被弩箭近距离射中,被重兵器直接打在身上,身着铁网衣的道人是绝对不会受到大伤害的。不过这样来说也就够了。

    突厥缺铁,又缺少技术,有弩箭的基本上趋近于零。重武器那是上层大贵族才能有的东西,普通的喽啰是绝对不会有重武器的。就凭那普通突厥士兵的弯刀。除非是直接看到脖子上,只要是砍到铁网衣上,身着铁网衣的道人除了会感觉到身上受力以外是不会受伤的。

    说过了防御,再说说进攻。天仙宫的道士们无论文武手中多少都会有那么一两柄宝剑的,当然这也是天仙宫所有道人的标配。为了让道士们在外不受欺负,黄俊明在他们手中的兵器上也是大下功夫,不说原本的制式剑换成了由高明铁匠打造的百炼精钢剑,而且和那天仙宫道人们人人都会的棍子完美的相结合,这种思路当时可是让黄俊明思索设计了好久。

    棍子两米三的长短,中间配有螺纹,只要轻轻一拧,便可拆开来变成两把短棍。短棍两侧又是各有机关,只要出动了机关便会在短棍中弹出两柄百炼精钢宝剑,只可惜这宝剑是没有护手的,不过这样一来又有些像是名满唐朝的唐刀。让黄俊明相当的满意。

    再者就是道士必备的拂尘,黄俊明在这拂尘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整个拂尘照比正常的拂尘有些长,在拂尘的柄里藏着一把三棱军刺,一旦遇到什么隐秘的事情来不及用剑,便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三棱军刺进行杀敌。虽说这东西在孙思邈看过之后一直都摇着头说有伤天和,但本着防身和先下手为强的道理,黄俊明还是给道人们装备上了,顺便再提一句,这拂尘中的军刺,还可以和那棍剑相结合变成一把长枪,这样,长兵器,中长兵器,短兵器全都有了。天仙宫的这些要远行道人们可是武装到了牙齿。

    “万冥、沐轩。你们都准备好了?”黄俊明颇为不舍的看着眼前早已打好包裹的二人。本来想叮嘱些什么,却又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说出口,只是这么干干巴巴的问了一句废话。随后就是一阵沉默。

    “回师尊,弟子准备好了。”万冥子、沐轩子在这天仙宫也是最早的那一批,一想着要离开这里,奔赴边疆。总有些不舍。不说别的,这天仙宫的一景一物,一人一情。就不是那么容易割舍的下的。

    “恩,准备好了。那就走吧。”黄俊明心里也是有着千般万般的不舍。不过在这时候,说多了都是眼泪,还不如,早做决断。

    黄俊明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全被万冥子和沐轩子看到了眼里,这些日子黄俊明为了自己这些即将远行的人做的每一件事。万冥子和沐轩子也是心知肚明。若说不感激那是假话,若说不舍那更是假话了。他们不比那些提前下山的道士,那些下山的道士最起码来说并为走出这个大唐。而他们,则即将踏上远离大唐的路。 “恩,那师尊保重,弟子先行告退。” 万冥子沐轩子带着即将远行的道人们恭恭敬敬的给黄俊明行了个拜师礼。而黄俊明却有些不忍心的别过了脑袋。听得万冥子和沐轩子转身向后的脚步,黄俊明又忍不住的嘱咐了一声:“万冥,沐轩。为师已经让风君挑选了二百武道,先行去了秦州。到时候你们路过秦州的时候一定要互相留好联系方式,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直接去找他们就行。另外现在在秦州的官员是柴绍柴驸马,先前柴驸马出征的时候,出征祭祀是为师给做的,也算有点交情。记住要是见到突厥有什么对你们不利的想法立马撤回来!人重要!还有,一会走的时候去科院找庄经子,让他给你们找些玻璃品带上,到了突厥那边送与突厥人,这玻璃品虽然在咱们天仙宫只是个不值钱的玩物,但在外面却也是相当值钱的。。。。。”

    黄俊明不厌其烦的嘱咐着,万冥子沐轩子远去的步伐重重的一顿,随即便迈开大步,带着身后的几十名道士逐渐远去,他们知道自己的使命,纵使有再多的不舍,也必须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道教的发展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除了黄俊明之外,前来相送的道士一个都没有,毕竟这商城对于其他人来说算是个隐秘事,天仙宫来往的人太多,万一将事情泄露出去,那就是大大的不便了,所以出了黄俊明和手下的几个徒弟,没有人知道万冥子、沐轩子这次走是为了什么。或许大家都是以为,他们又是下山实习的那些道士吧。这样也好,省去了不少麻烦。至于黄俊明的弟子为什么没来相送,也是经过黄俊明深思熟虑之后下的决定。毕竟黄俊明的这些徒弟大多数都是有人认识的,黄俊明一个人来送人已经是相当惹人注目的了。自己的那些弟子在一出现。恐怕是更会吸引人的眼光。人的好奇心是无穷大的,一旦发现天仙宫的几个主事全都跑出来送人,肯定会去狐疑万冥子、沐轩子下山的真正目的,这时候,能有多低调,就要多低调。越低调越好。

    没过多久,万冥子、沐轩子带着道人们在黄俊明的目视中远去了,远到看不清人影。而黄俊明只能站在这里默默的给予他们祝福,祝福他们在商城平安。 祝愿他们能完美的完成任务,祝愿他们能在大唐和突厥之间,将道教之音哼唱的越来越高亢!

    —————————————————————————————————————————————————————

    作家后台无法上传章节,蛋疼啊。这是世界末日来临之前的前兆么?还有五千字左右,努力码字中。

正文 no、228 把福利做成事实!

    no、228 把福利做成事实!

    转眼间,时间一天一天过,万冥子他们已经走了有些日子,李世民也将明年会有蝗灾的事情用诏书传了下去。由于国人对蝗灾的恐惧,倒也是慌乱了一阵子,还好随着蝗灾即将发生的诏书发下去之后,李世民又将蝗灾发生前今年该做什么,该去怎么做的诏书也发了下去。

    随着各级官员的讲解,百姓们也都明白了,这蝗灾其实没那么可怕,也不是皇帝失德引得天随人愿,而是上天给予大唐人民的一个考验,只要度过了这次蝗灾,那大唐的国力就蒸蒸日上,大家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若是过不了这个考验,那将是重演南北朝的悲剧。

    这大唐立国没几年,唐朝之前的隋朝也没几年,隋朝之前的南北朝混乱状况,基本上大家都是有所了解的。听说这次蝗灾度过不了之后会造成如此大的后果,大家都紧张了起来。好在提前知道了明年会发生蝗灾,还有一年的准备时间。不然的话,那恐怕就会被蝗灾弄了个措手不及了。

    既然有一年时间去准备,那还有啥怕的?蝗灾嘛,不就是吃庄家么?今年多种些,多省下来写。明年蝗虫来了大家也有吃的,不会被饿死,再说了。不是皇帝从上天求得了新犁了么?据说那新犁可不是比原来的犁头好上一倍两倍,又省力,又有效率。皇上又同意只要有能力的开垦多少田地他都不管,而且还供给田地所需要的肥料。这田多了。农具好了,有肥料了。要是粮食在种的比较少,那自己都对不起自己。毕竟粮食种的越少,到了蝗虫来袭的时候,挨饿的可是自己。所以所有农人们都牟足了劲,静静的等待着农耕时候的到来。

    不提那些壮劳力,居家织布的妇女们最近也暂时放下了手中的织布梭。织布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现在更重要的是养鸡!没听圣旨上说么?养鸡可以在蝗灾来临的是后让鸡把蝗虫吃掉,到时候既能消灭蝗虫。又能不费粮食的养鸡。一举两得的事情。不过话又说回来,家家都养鸡,估计明年鸡蛋和鸡肉的价格就不会高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再怎么说人不会被饿死,这一天吃几个鸡蛋还营养嘞,以前吃个鸡蛋还得等到过年,明年恐怕是要吃鸡蛋吃到满嘴流油喽。

    除了妇人,还有一类人最为忙碌。这一类人就是木匠了,自从李世民发下了曲辕犁的图纸,只要是会干木匠活的匠人全都被官府聚拢到了一起,不让你干别的,就是做曲辕犁就行,最起码要赶在春耕的之前。把曲辕犁都赶制出来。匠人们一天三班倒,成品的曲辕犁早都堆积如山。就等着农人们前来购买了。

    比起干劲朝天的人们,天仙宫可以说寂静的要死,这来来回回的已经走了三批人了,原本的两千多道士也下降到了一千人。前些日子孙思邈又暂时搁置了道藏中医道的编纂,带着医道的道士们出去采药去了,说是明年蝗灾,今年可要采够药材,不然等明年蝗虫一来,把药材都给吃了。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这样一来又少了一大批人。

    不过孙思邈的这个理由黄俊明还是同意的。毕竟中草药,中草药,中医讲求的都是野生的药材,野生的药材又是什么?除了野生的动物药材剩下的都是植物了,而且这植物药材也是占了中医中的极大的比重,明年蝗虫来袭究竟会让多少人受灾黄俊明并不知道,毕竟在黄俊明看来,时隔一千四百多年,在现代还能提起的蝗灾肯定是小不了的。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提早做打算,要是等到事情来了再去想办法处理。黄花菜都凉了。

    近些日子黄俊明也没闲着,每个前来上香的香客都得到了天仙宫的一份小礼物,不是别的,巴掌大的一个小镜子或者是个很平常的玻璃杯而已。这一来二去的果然有商人找了上来,几番商定之下,由商人代卖天仙宫的玻璃制品,所卖的钱财除了正常走税之外,留一成给商人。剩下的归天仙宫所有。而天仙宫将这些所得到的钱财和所收到的香火钱放到了一起。轰轰烈烈的开启了社会福利的首班车。

    从过年到现在将近四个月的时间,天仙宫的道人们在大唐基层小吏的帮助下,可是帮助了不少人,单单是长安周边正在建造的孤儿院,敬老院。 可就花费了不少钱财下去。这天仙宫做社会福利可是李世民亲自点头同意的,地方官员自然不敢为难,所以往往这孤儿院和敬老院都是一地中比较好的地段。够宽敞,生活也方便。

    而敬老院和孤儿院的设计、施工都是黄俊明特地聘请工部的人来做的,这为了应对明年蝗灾,除了水泥路的修建和城墙的修葺之外,工部可是没有其他的任务了,一个个的闲的要死。听说黄俊明请人过来修建孤儿院、敬老院。工部的几个巨头商议之后决定还是给黄俊明这个面子,第一这黄俊明也是为了百姓嘛,是做善事。第二,黄俊明又不是让工部白帮忙,那可是给钱的。工部这些人早都预料到为了明年朝廷肯定会在今年节衣缩食。这出去做善事还能有点名正言顺的外快,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快春耕了,建造的孤儿院敬老院又不是一个两个,所需要的工人也是相当的多的,对于这,天仙宫也有办法,一个曲辕犁市场上售价五十文钱。虽然已经是相当便宜了,但是还有些家庭会因为这五十文钱而头疼。黄俊明想的很好,春耕其实只要拿几个礼拜而已,只要有人出力帮着天仙宫修建孤儿院敬老院,那只要干够五天,这犁就给你了!若是在春耕之后还有时间也可以过来做工,每天十文钱。这可是相当多的一把外快了。

    —————————————————————————————————————————————————————还有三千字!加油!!!!

正文 no、229 充满干劲的大唐朝

    这样一来,在这准备农耕的前几天,建孤儿院、敬老院的工作还真没什么落下,反而是进展的飞快,黄俊明也适当的放宽了标准,只要是能来这里帮忙五天的,就可以在春耕前去领取一个崭新的曲辕犁。这让那些纠结于农耕临近却没做好准备的人相当的兴奋,纷纷跑到等级做工的地方签了五天的工作协议,领了曲辕犁欢天喜地的回了家。

    这时候的民风淳朴的很,也不用怕这曲辕犁被农人拿回家之后,并不会过来做工,再说了,现在这偌大一个工部等着黄俊明这个财神爷吃饭呢。黄俊明准备的这份协议可是在工部的认可下签下的。虽说这工部照比其他的什么吏部、户部、兵部什么的地位低了不少,可是那在普通人眼中也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哪敢签了协议不去按照协议做呢?

    在天仙宫的福利计划当中,这孤儿院和敬老院可是一件大事,本打算着直接给老人一些钱财和生活所需的,但是后来黄俊明一了解,若是将钱财和生活所需的东西给了老人们,恐怕老人们也会省吃俭用,一句话,穷怕了。

    所以黄俊明最后想到了建立孤儿院和敬老院。在黄俊明的想法里,孤儿院和敬老院建在一起就可以了。现在的孤儿可是相当的懂事,老人们可以由孤儿们帮着看护,而孤儿们呢。又可以听从老人们的训导。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这些鳏寡老人大多数都是没有子嗣的,有了这些孤儿正好是解开了老人们心中的一个结。同样的孤儿也可以从老人们那里找到关爱。

    这样一来一旦天仙宫的孤儿院和敬老院建成之后,天仙宫只需要派去一两个道士作为总领全局的存在,再招聘几个厨娘给老人和孩子们做饭,就足够了。当然这建立孤儿院和敬老院的这段时间,孤儿和老人们是暂时没有受到天仙宫的直接管理的。不过还好。这几个月统计出来的孤儿和老人们的数量相差并不是太大,在黄俊明的授意下。直接将孤儿们送到了老人们的旁边。美其名曰是互相熟悉。同时每周都给他们带去一些吃食或者钱财什么的。只等着敬老院和孤儿院建立好了之后就让他们搬进去。

    除了将孤儿和鳏寡老人的问题落到实处之外,这残疾人的这一问题,天仙宫也都相当贯彻的按照年初定下的章程。认真的做了下去。残疾人不比其他,现在大唐的残疾人多数都是在战乱中受伤的平民或是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劳作,但却又有自己的家庭。所以这一来二去的家里也变得不富裕了。

    对于这些有残疾人的家庭,黄俊明可是想了又想。现在科院的发展还不是很强大,现代很多能够帮助残疾人的东西无法制作出来。这样就显得相当的捉襟见肘了。不过好在每个有残疾人的家庭大多数都有健康的人存在的。黄俊明也只好先让这些家中身体健康的,在孤儿院和敬老院中找些工作去做。或是做些打扫工作。或是做厨娘。在黄俊明的眼中,无论什么人,想要得到钱财,必须付出相应的东西,一味的给予需要收帮助者钱财。时间一长容易使他们产生惰性心理。只为了这些救济金。而不去从事力所能及劳作。这并不是黄俊明想要看到的。

    由于现在天仙宫的香火钱是越来越多,而且天仙宫还有了自己的生意经。建孤儿院、养老院的花销虽然大,但对于天仙宫钱库里面的钱来说那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近期天仙宫又收购起了粮食,价格给的相当公道。这理由嘛也说得相当的中肯。天仙宫的道士不劳作,所以就没有产出。只好买粮来预防明年的蝗灾了。同时由于天仙宫承诺在灾年尽可能的给予灾民帮助。但是手中没有粮食,想要帮助那也是有心无力。所以才向社会上收购粮食。

    天仙宫现在在黄俊明的带领下可没那么多弯弯道道,有事说事这一点倒是相当的明确。大家看了天仙宫收购粮食的理由之后,只要有能力的多少都买给了天仙宫一些粮食,说实话,这也是大家给自己买的一个保险。万一明年蝗灾没扛过去,自己家没粮了,跑到天仙宫一看,天仙宫的道士们都饿死了。这最后的希望也都没了。现在提前买给天仙宫一些粮食,等到蝗灾来了自己真没抗的过去,还能依着天仙宫挨过这场天灾不是?

    不过这天仙宫的福利待遇一实行,这弊端又显现出来了。虽然说李世民已经下诏大唐所有道观都要向着天仙宫学习,开展社会福利这一项待遇。不过毕竟不是所有道观都能收到像天仙宫这么多的香火。本来自己吃饭都靠着信众施舍,怎么有钱才去开展社会福利事业?

    所以整个大唐除了天仙宫和几个有名有号的大观之外,还真没几个开展社会福利待遇的道家宫观了。这样一来,得知消息的孤儿、老人们为了生活不得已又开始了向着长安的方向迁徙的活动。没办法。谁让现在社会福利体质还不健全呢?只有者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才有社会福利待遇,而且又是以长安天仙宫的福利待遇为最好的呢。为了生活,也只能千里迢迢的奔向长安了。

    第一时间得知这件事的黄俊明也是大伤脑筋。这老人孤儿不是天仙宫养不起,只是这本来就没有什么依靠的这群人,跋山涉水的来长安,实在是太不安全了。恐怕这一路上身死的人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到时候这本来的善举也变成了罪孽了。是在不是黄俊明想要的。

    若是不让他们来长安享受福利吧?不说黄俊明下不了那个狠心,就算是下了这个狠心,那也是把自己顶下的规矩给破了。这思来想去一段时间,黄俊明也只能紧急通过官府向在外的天仙宫道人们发了讯,要他们在外传道行走天下的同时,与当地官员和宫观商议好,共同找一处地方修建孤儿院和敬老院。一切福利水平按照长安城的来。到时候所需钱财由天仙宫这边拨出。

    这样一来,估计就能止住那些孤儿和老人向着长安迈进的脚步了吧。随着黄俊明的沟通,一纸告示飞奔大唐的各大城市,孤儿们和老人们固然是停止了脚步,不过天仙宫怎么运输钱财这一点,却被很多本来就打算劫掠的人盯上了,而这是后话。

    现在的大唐朝,充斥着一股子干劲,只要是回的起锄头,扶得住犁的,全都跑到田地里去耕种去了,各大城市又火热的进行起了孤儿院和敬老院的建设工作。甚至连那些商人们,也因为突厥和大唐之间的商城而一窝蜂似的带着自己最得意的商品,走上了北上的道路。同时为了李世民在救日仪式上的那一句“重视人才”士子们埋头苦读的同时,又更多的关注起了现在的朝廷是怎么运作的,在即将来临的灾难前是怎么处理好民众之间的关系的。这样一来可比之前的那死读书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以前书中看不懂的话也一一变得了解了,这或许也就是实践的作用。至于士兵们呢?现在的士兵们的生活也是相当的充实,大唐本来就是府兵制,现在又是农时,大多数的士兵早都领了器具,开始了农耕生活,而那些边疆的守军们,更是每天将刀枪磨得锃光瓦亮,防范着敌人的进攻。

    毕竟现在的大唐可是处于一个相当紧绷的状态,这时候外人要来趁火打劫肯定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边关的守将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守护这个国家。不过效果上还是蛮不错的,起码突厥那边由于商城的存在没有太大的动作。而在高句丽那边更在大唐的高压下,暂时不敢抬头。吐谷浑目前还是大唐很忠实的一条狗,和吐蕃两国争斗的正厉害。唯一麻烦点的就是梁师都了。不过梁师都在柴绍和李靖的双重压力下,也不敢有所举动,相信只要梁师都稍微有一点动作,绝对会是一个灭亡的结局。这一天,大唐已经等了十年了。

    说完了士农工商,国外军情,再说说国内的官宦世家,要说这官宦世家一直都是李世民最头疼的。不过起码大多数世家还是懂得这大灾来临之前要怎么做的,这灾祸一事们虽然世家不是太相信,但是也是不敢懈怠,世家家业大,每次受灾损失的最大的便是他们了。这些对于他们的思维有些模凌两可的事情,却是最要他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所以大世家们还算安分。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官宦世家都能看清楚形势的,那些看不出形式的,只是刚一冒头,就被大唐的高压,压成了粉末。其中过程太过血腥,总之是贯彻了李世民在太极殿中的话就是了。西南也就不一一叙述。

正文 no、230 暴怒的黄俊明。

    no、230 暴怒的黄俊明。

    河北道,陇右道,黄俊明轻轻放下手中的信件。右手紧紧地攥握成一个拳头,轻轻的抖动着。这时的黄俊明甚至觉得自己来唐朝所学会的养气功夫白练了,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能挡住他的怒火。

    押送至河北道、陇右道的善款被劫,押运的道人和官兵全部身死。这是黄俊明所想不到的,是的,现代绝迹的山贼在这大唐还是屡见不鲜的。黄俊明从没想到,一辆辆钱款车会在道人和士卒的双重押送下在官道消失不见,最后剩下的只是一具具尸体。而这尸体还是被过路行人发现的,什么样的强贼会在官道上截钱杀人,什么样的强贼会无视律法与道德,抢掠用来造福大众的善款?

    这被劫的银钱,黄俊明并不在意,两个道所需的钱款而已,也就是天仙宫玻璃生意的一个月收入。可是那身死的道士却是黄俊明所在意的,整整六十名武道,四十军士,全都折戟沉沙。竟然还是身死在国人手里,这绝对是不可理喻的事情。

    河北道,大唐起家之地,陇右道,大唐边陲重地,按说这两个道,绝对是不会有强贼出现的,就算有,李世民也不可能让他们活下去,龙兴之地、前线重地要有强贼,那对大唐来说可是个天大的笑话,打脸的举动。

    事实上,黄俊明也从这份信件上看出了些端倪,河北道。陇右道这两个道的押送人员都是三十武道二十兵卒的押送配置,按理说即使是在强大的贼人也不可能一次性留下这五十个久经训练的人。可是实际上呢?无一例外,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得出来。这就引人遐想了。

    道士逃不出来那也就罢了,士兵也没有逃出来,按照信件上所述,很多士卒竟然连刀都没有出鞘。便已经被袭杀了,经过仵作验尸。所有伤者全都是死于弓弩之下,除此之外就是每个人胸口处的那一刀贯穿身体的刀伤了。从过军的黄俊明很了解,这绝对是大规模的弩箭偷袭。将所有人射倒之后,每个人都补上一刀才能造成的结果。

    对于大唐来说,弓弩可是管制武器。不,准确的说,弩是管制武器,凭着现在大唐所使用的弓,两旦以下的,可是不足以秒杀军士的,毕竟这批军士可不是那种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一个个都警觉的很,让他们没有拔刀的机会就已经身死,那也只有弩才能做得到了。

    既然是只有弩能做得到,强贼的答案就呼之欲出。大唐的自己人!还是官军!这怎么能不让黄俊明愤怒?!开玩笑!自己手下的人。被人杀了,杀过之后稍微一想便能知道自己手下的人是身死自己人之手,这怎么能让黄俊明不愤怒?

    “来人!鸣钟!”黄俊明的眼角充满了血丝,这仅仅是几分钟的功夫,黄俊明已经成了一幅想要杀人的模样。脸上阴郁的要死。

    “仙长,鸣钟几响?”随侍黄俊明的和尚小道士忐忑的问道,据离黄俊明这么近,虽然不知道黄俊明看的信件上写着什么,但却能实实在在的感觉的到黄俊明的怒火。

    “鸣钟一刻钟!”黄俊明真心是被气到了。这鸣钟本就是大事,三声报时。五声召唤门人,九声观内大事。十八声屏退外客。四十九声生死攸关。鸣钟的声音越多,代表着事情越大。这鸣钟一刻钟,虽然没有一个定数,但缠绵不绝的钟声绝对会让天仙宫所有道士发觉到事情的不对,放下手中活计赶过来。

    当…当…当…当…当……

    黄俊明站在八角高台上,看着纷纷匆忙赶来的道士,冷着脸,不发一言。随着钟声渐歇,敲钟的和尚小道士也赶了过来,匆忙的站到了黄俊明的身后。紧张的等待着黄俊明的发话。

    黄俊明扫了一眼天仙宫的大小道士,随后缓缓开口说道:“刚才的钟声好听么?知道贫道为什么要敲钟么?贫道告诉你们,贫道敲得是丧钟!五日前,你们中间的一些人,押送着给民众作福利的善款下了山。奔赴咱们大唐的每一处城镇。不过,前往河东道、陇右道的道人们全部身死,善款被劫!”

    黄俊明将这个消息当着天仙宫所有道人的面说了出来,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道士不争名利,很少有什么仇人,押送的还是善款,竟然失了钱财,送了人命,这怎么可能?道士们的第一反应便是不可能。天仙宫的道士虽然多,但多少还是互相之间有所了解,有所认识的。听着前往陇右、河东的道人们身死,更有些道人开始在心中不断的对号入座起来。

    “很惊异是吧?不敢相信是吧?贫道当时也很惊异,也是不敢相信!咱们天仙宫与世无争,就算是见财起意也不可能杀人吧?不过就算在心底再怎么不敢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