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神道(南枝)-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惊异是吧?不敢相信是吧?贫道当时也很惊异,也是不敢相信!咱们天仙宫与世无争,就算是见财起意也不可能杀人吧?不过就算在心底再怎么不敢相信。明日,弟子们的尸体会被运送上山!而凶手呢?逍遥法外,你们告诉贫道!贫道该怎么做?!”黄俊明扯着嗓子对着台下的道士们高声呼喊。
听到自己人的尸体都被送回来了,凶手却依然在逍遥法外,这一下,整个天仙宫剩下的七百多道士瞬间就乱了起来,虽说道人们平日里都是和煦平和的性子,可是再怎么好的脾气,在自己的亲人朋友被杀的时候也绝对不会好到哪去。天仙宫建立的时间虽短,但每个人都把天仙宫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每个在天仙宫修行的道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亲人被杀害岂有不报仇之理?亲人被杀害岂有作壁上观之理?当亲人被屠戮,当天仙宫失了脸面要怎么做?
“报仇!报仇!”七百道士的嗓音由嘈杂逐渐汇成了一线。唯报仇,血债血偿而已!
“好!传贫道号令!天仙宫所有道士除必要守山之外。其余道人回去收拾行装,向河东、陇右集合。在外道人全部召回,目标河东、陇右,把杀害同道的宵小查出来!贫道要让他们受那五雷轰顶之苦!”黄俊明扯着脖子嘶喊着,连自己的嗓子早已沙哑而不自觉。
“仙师!你在做什么!给朕停下!”
—————————————————————————————————————————————————————
呐呐,大家猜想一下。黄俊明究竟会不会去查找凶手为死去的弟子报仇呢?河北道杀人的是丑人军,陇右道杀人劫财的又是谁呢?可以用踊跃留言哦。明天公布答案。今天暂且一章
正文 no、231 道士不是兵丁,不是衙役!
no、231 道士不是兵丁,不是衙役!
黄俊明听到身后李世民的爆喝,目无表情的转过了身,目光紧紧盯着李世民开口道:“陛下,自贫道来唐,从未有过如此大的愤怒,还请陛下恕贫道放肆一把。天仙宫道人的血不能白流!”
此话一出,李世民顿时觉得眼前这个时而惫懒,时而聪明的仙师变得陌生了起来。在皇宫中处理朝政的他,发现这天仙宫银钱被劫,道人身死的奏折,便立即赶到了天仙宫,生怕黄俊明会因此做出什么事来。
要说这李世民看到的奏折,那可比黄俊明看到的信件详细了不止一倍。两个道的银钱被劫,并不是所谓的山贼和匪徒,而是正儿八经的官兵。虽然说李世民暂且还不知道这结了钱粮的官兵是那支部队,但这一道中部队就那么几只。要想查证那也是相当方便的事。
可是善款被自家军队所截,怎么说都称不上一件好事,在这个全国齐心协力为了来年蝗灾做准备的时刻,这军队截取善款,那可是一个天大的耳光重重的扇到了大唐官府的脸上。无论是地方官,还是李世民这一国之主,都是无法把这个理由告诉给黄俊明的,有些东西,无论在现代还是在古代都是相通的,大事化小,小事话了。军队又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本来是保护国民财产不受损失的。而现在却成了贪图银钱,劫财杀人的匪类。这话要是传出去。让国民怎么看待官府?怎么看待军队?现在这大唐又是处在一个强敌环肆的局面,军队的声威要是降下来,那如何才能让国民安心?
况且现在的道教尤其是天仙宫的声威如日中天,在全国的各个阶层中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要是任由天仙宫自己查证,免不了将这事情捅漏出去,到时候怕是会激起社会各界人民的鄙夷吧?所以说这杀人劫财的事情必须由官府去办,严办首恶从恶之后。随便给那劫财的军队按上一个土匪叛军什么的罪名,让土匪和叛军去承受国民的怒火,这才是最好的处置方案。
“仙师。相信朕,这事朕亲自插手给你办,绝对会给仙师您一个满意的答复!”李世民不知道怎样才能平息黄俊明和天仙宫道人的怒火。只好一字一句如此说道。
黄俊明听了李世民的这话,又是打心底的冒出一股火气。“看来陛下知道杀人劫财的人是什么人喽?”说着黄俊明嘴角泛起一丝嗤笑:“也难怪,以贫道的能力都能从只言片语的讣告中看出些蛛丝马迹。以官府的能力相比早就有了目标了吧?敢问陛下,能否跟小道说说?到底是何方贼人看上了天仙宫的这些钱款呢?”
李世民久处宫廷,哪里还听不出黄俊明的戏谑之音。不过现在是为了将事情压下,也只好放开了帝王的架子对着黄俊明解释道:“仙师,朕虽说有些线索,但具体是何人截了天仙宫的善款,还有待查证。”
有待查证?黄俊明在心底一阵冷笑,这就是政0治啊。恐怕现在李世民早已经知道是大唐军队中人做的了吧?没有人是傻瓜,这陇右的部队可能比较繁杂,不好查证,但河东可是大唐的龙兴之地,又是不需要屯兵抵御外敌的地方。军队相比陇右还是要少很多的。就那么几只军队,只要稍微查找一下绝对能锁定元凶,这出事的时间也已经过了两三天了。要说官府对此事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黄俊明可不信。
“既然陛下有线索,那可否将这线索和贫道说说?”黄俊明摆明了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对着李世民追问道。“我道家人士行走红尘。与那贩夫走卒相交颇为方便,只要有一点线索,顺藤摸瓜那也是相当容易的事情,陛下的官吏虽然查证也有一套功夫,但官府中人多被底层民众所敬畏,要是一番拷打之后得出的真相,贫道可是不会相信的。”
李世民听了黄俊明这话,脸上顿时阴郁的可怕, 黄俊明这言语怎么听怎么像是一个官府办事不利的样子,这对于李世民来说无异于打脸了,本来李世民就是放低了姿态才来天仙宫斡旋。被黄俊明这几次三番的轻视,李世民心底的那股子火气也被钩了上来。
“仙师,看来你是不信任朕了?”李世民话锋一转,变得沉闷了起来。
这李世民的气势一变,身在李世民身侧的黄俊明自然瞬间就感受到了。平日里还是对皇权有很大顾忌的,可黄俊明此时在这怒火攻心之下,还真把皇权这回事抛在了脑后,本来黄俊明一个现代道士,对皇帝可以说是没什么大概念。这穿越到古代之后,身份又是极为超然,平日里和李世民只见又是一个比较平等的对话方式。 几番因由之下,黄俊明就把那什么皇权不皇权的抛到了脑后。也不多说,只是对李世民重重的点了点头。相信这国际通用的肢体语言李世民是一定看的懂得。
李世民不但是看懂了,更是觉得黄俊明对自己苦口婆心来劝说丝毫没有理解。神情之间的阴郁又是扩大了几分,几乎是咬着牙这才说道:“那仙师想要朕怎么办?”
黄俊明这时也察觉出和李世民谈话中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了,稍微放低了一点姿态说道:“贫道并不想让陛下难做,只是贫道天仙宫身死的道士绝对不能喊冤而去,贫道这天仙宫的大小道士也无一不盼望着手刃仇人,仅此而已。”
“好!仙师既然这么说,那可否再听朕一句劝?”李世民听黄俊明口气已经放了下来,连忙说道:“不可否认道人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得出些消息可是容易的很,但道士不是兵丁,不是衙役!仙师你既然对那杀人夺财的贼人有所察觉,朕也不隐瞒了。只是仙师您在好好想想,身为与世无争道士真的能将贼人捉拿出来明正典刑么?”
——————————————————————————————————————————————————————
第一章,两千字。今日还差九千字。
正文 no、232 颓 (今日第二更)
no、232 颓 (今日第二更)
黄俊明听着李世民说出来的话渐渐地变成了沉默,是啊,道士不是士兵,也不是捕快。自己若是将道士们都派出去捉贼人那又会弄成什么样子,不说道士没有经验去捉这杀人夺财的贼人,就算是找到了。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河东道、陇右道两个道身死的道士便是明证,按说这长安城天子脚下的士卒应该比天仙宫的道士们厉害一些,可是押送银钱的道士和士兵,无一例外全部死亡。偷袭是一。但是反过来想想自己的这些道士能抵抗的主那些军贼的弓弩么?
恐怕这就要给出一个否定的答案了,天仙宫的道士多说算是个练家子,而且还是那没有打斗经验练家子,相比之下,这唐朝才建立没几年,又是府兵制,府兵制是什么?府兵制就是当兵的永远都是当兵的。只是农时务农战时当兵而已。现在大唐的府军,大多都是上过战场的。让毫无经验可言的道士们去和上过战场杀过人的士兵比拼。恐怕又要死伤一大批人了。
报仇是要在有能力的时候去做的,没有能力,一心只想着报仇。那便是妄自给对手送人头罢了。自家有几斤几两自己知道。这天仙宫上下武道,最厉害的抓出来也就是一般小将领的功夫而已。就连黄俊明,虽说早年在现代当过一段时间的兵,可是随着时间的流失,早就将身体养得散了。虽然说依然身体健康,但那神经的反应速度早就随着放松下来的心思变得懒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黄俊明遇到李元吉派来的刺客而受伤的原因。现在天仙宫内,除了风君子算上半把子好手,之所以说风君子是半把子好手。因为这风君子也没什么战斗的经验。都是自己墨守成规的练来练去。最多和天仙宫的道人们动动手脚切磋切磋罢了。
其他的人呢?差不多都只是比普通人健康些,懂得一些架势的道人罢了。遇到久经战阵,配合默契的军队,可以说是去多少灭多少。看来自己是真的有点异想天开了。若是因为自己一个念头让天仙宫的道士们在有所伤亡或者是消亡殆尽,恐怕自己都饶不了自己吧?
可是这六十名道士的仇又怎么办?虽然黄俊明没有什么闹事挑事的想法,但是再怎么说着六十道士都是自己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姓名,或许连长相黄俊明都记不清。但这六十名道士,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天仙宫。
难道天仙宫的这个深仇大恨真的没有办法去报了么?黄俊明在脑中不断思索着。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有心无力,道人身死,自己这个做家长的。第一不能帮他们揪出元凶,第二又不能帮他们手刃仇人。仅仅是靠着一点点冲动,险些把更多人带向黑暗。痛苦,纠结,颓废。种种心情在黄俊明心头不住闪现。连脸上的神色也跟着内心的想法不住的变换。
道人练武为修身,非是为杀敌。但求自保就可以了。黄俊明从来没有指望过自己手下的武道们可以和军队一争高下。现在。。。争或不争又有什么用么?早先的基础没打好,想要为身死的同道报仇都不可能。哎。黄俊明在心底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大家都散了吧。”黄俊明没头没脑的对着台下目光炯炯盯着他和李世民的七百道人说道:“贫道先和陛下商议一下,再做决定。”黄俊明并未对天仙宫的道士们多说什么。也没什么好说的。难道和他们说,让你们去报仇就是让你们去送死?这话肯定不可能说。这年头不乏热血蒙了心智的人。万一因为自己一句话,让大家觉得自己没能力。却要单凭着自己的那颗为同道报仇的心。去为那六十道人报仇。结果有去无回那就得不偿失了。
“仙师,您想明白了?”李世民听黄俊明这么说就知道,黄俊明已经不用他去劝导了。这事天仙宫不会太过插手了。不过李世民想的是官府面子的问题,而黄俊明想的则是天仙宫所有道人的安危问题。这样一来,就能看出身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
“想不明白也得明白!”黄俊明苦笑着对着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听了黄俊明的话从心底长舒了一口气,他还真怕黄俊明一激动之下弄出什么动静,李世民对黄俊明和对他的那些臣子完全是两种态度,首先黄俊明本身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地位超然,其次黄俊明总会突然说出这样或那样的看法,或是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器物。甚至还能提前预知一些大事的发生。李世民和黄俊明相处的时候,黄俊明虽然口称陛下但实际上两人还是一个朋友的关系。并不是像是臣子和李世民那样的主从关系,若是黄俊明一意孤行,就是要自己抓出那杀人夺财的军队。李世民最多也就是稍微阻拦一下罢了。随后就是给黄俊明的所作所为擦屁股。
不是说李世民对黄俊明有所容忍,相反,对于黄俊明这种人。李世民的容忍完全是值得的,指不定什么时候黄俊明就会因为一句话,让李世民脱离窘境,当然也指不定是什么时候,正是因为一句话。能让大唐的国力更上一层楼。所以说,李世民对黄俊明还是相当大度的,能帮忙的时候,李世民是绝对不说个不字。就像今天得知天仙宫的道士被杀害之后,李世民匆忙跑过来一样,身为帝王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遇到这种截杀夺财的案件,只要让下面的官员处理就好。但正因为这事和黄俊明有关,所以李世民必须上天仙宫,和黄俊明做一番交流。能让自己朝廷的面子得到保留那是最好的。若不能,李世民也会让下层的官员按照黄俊明的思想去做。
“那仙师可有考虑过?这件事要怎么办?”李世民对着黄俊明问道。
听到李世民这么问,黄俊明一下子懵住了。对啊,该怎么办?这是现在必须要考虑的。让天仙宫的道人们出面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这样只会是徒增伤亡。而现在只有让李世民去做了。但李世民真的能秉公办事么?这一点又让黄俊明有所疑惑了。现在的军中高层九成九都是李世民的老部下。李世民真的能帮自己,帮天仙宫死难的六十道士讨回这个公道不徇私情么?
“陛下,贫道想问陛下一句话。您当真不知是何人杀人夺财么?”黄俊明小心翼翼的说道。不过眼睛却紧盯着李世民的神色。期待从李世民的神色中看出什么。
李世民听黄俊明这么问,也是一阵苦笑随后说道:“仙师,朕也不瞒你了。朕虽然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杀人劫财,但却有八成把握,这杀人劫财的是军中之人。不说这押运道士和押运士兵的尸体上的伤口只有军队的制式弩才能做到。在善款被劫的时候,确实有路人见过有身着大唐军服的军队路过。两件事请放到一起看,差不多就能肯定是军方做的了。朕,汗颜啊。朕从没想过,军方还能出现如此败类!”
黄俊明听了李世民的这个解答,轻轻地点了点头,随后突然想起什么一般,猛地对着李世民问道:“陛下,这河东道与陇右道相聚甚远,可这凶手的作案方式如出一辙。恐怕是相互之间有着联系。敢问陛下,这陇右道和河东道的将领守军可有交情过深的?”说起来这两只押送队伍被抢劫的过程还真是如出一辙,无论从押运道士和军士的死亡方式还是死亡前后的时间,路人发现军队都是有着惊人的相似。黄俊明可不认为这两件事之间没有关系。
“有!陇右的将领多是药师和柴驸马的部下,太原的将领多是朕和敬德的部下。朕最初打江山的时候,两方的人马可是交往颇深,就这一点,朕就是想查也查不出来!”李世民面色稍显不自然。太原可是自己家的后院,守军也都是李世民最初起兵时一直到李世民登基后的亲兵卫队。尉迟敬德是李世民最为信任的人之一,这单从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去通知李渊就能看得出来。柴绍又是李世民妹夫,李靖大唐军神人品根本没得说。所以这一点上根本没有办法去查。就算查了也查不出什么来。大家的交往实在是太密切了。
听了了李世民的话,黄俊明又在暗中思索了起来,随后说道:“那陛下可能查出最近在河东道,陇右道有那只军队出过营门?军队拔营或者说大批的出营肯定是有所痕迹的吧?这样一来不也能找出来凶手了么?”
——————————————————————————————————————————————————————
今日第二更!还有六千字!继续努力中!
正文 no、233 凶手是谁? (今日第三更)
no、233 凶手是谁? (今日第三更)
查军队出营的痕迹?李世民暗自苦笑,这查军队出营的痕迹倒也是个方法,毕竟军队的每次出营都是必须经过文书登记的,就算是没有文书登记,军队出营多少也会有人看到,可是这样一来问题又出现了,上次修水泥路修的是从长安到洛阳,而这次呢又是修的从长安到太原,当初按照李世民的想法是先将大唐的几个重要的城市先用水泥路连接起来,方便人的出行和商旅的交流,随后再修通往边疆的路。
可是要知道这修到太原的水泥路,可是那些犯了事的罪犯,为了看押罪犯,太原的守兵是要轮流出营做监工的,这样一来,太原的军队调动可是相当的频繁,修路又是一段一段的分着修的,要找出当时出营劫财的军队可是相当的麻烦。而陇右呢?陇右不但防着突厥,而且还在提防着梁师都,这个隋末以来最后的一个军阀。军队调动更是常有的事,比起太原来更是难查。第一就是陇右军队多,不单单是原本的守军,柴绍当时带去抵御突厥的军队也是留在陇右的,李靖防范梁师都的军队更是驻扎在陇右,这样一来,原本的守军、柴绍的部队,李靖的部队。三支部队都在陇右集结,军队不但多,而且互不统属,找出一只出营劫财的军队没个一时半会儿可是查不出来的。
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在发生劫财杀人案件之后,来往的行路人看到军队经过并没有太过惊异的原因。想必这些劫财杀人的军队也正因为此事。所以才会不管不顾穿着大唐的军服大摇大摆的劫财杀人吧?就算被旁人看到了,也可以随便找一些理由搪塞过去。
要在这纷繁复杂的陇右,和正在大搞建设的河东找出那只军队和不是一般的难啊。李世民轻轻的摇了摇头对着黄俊明解释道:“仙师所说的这一点朕也想到了,可是陇右军队庞杂。几乎每日都有百十只部队调动。河东又在修路,用军队做监工。这样一来虽然可以一点一点的排查,但是等到查到那只军队的时候也过了许多时间。所以说着只能算是一个下策罢了。”
黄俊明听到李世民的这个解释顿时一愣,半晌之后这才恍然过来,对啊,军队既然敢大摇大摆的劫财杀人,肯定是毫无顾忌。正因为他们知道,陇右和河东两地的军队调动频繁。就算查,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到时候查到了也可以用什么军事调动、外出监工的理由搪塞过去。毕竟很有可能是真的接到了命令,随后才去劫财杀人的,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定位系统。一支军队只要是离了营,除了到达目的地之外没有人能知道这支军队经历过什么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作战时经常有军队不能按时到达指定作战地点的原因。
“那从销赃上去找呢?”黄俊明急切的问道:“那些人截了钱款不可能就把钱款埋了了事吧?总会有将他们花出去的一天。从销赃这一点查是不是也能查出什么呢?”
“销赃?”李世民缓缓的想着从销赃上查的办法,对于河东道来说这一点无异于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河东道没有战事,自然军队就是靠着吃饷过日子。这钱财一旦被他们劫走了之后,那肯定是会被士兵们花掉的。兵痞嘛,花钱的地方无非是喝酒、女票女支,赌博罢了。只要在意河东道那支军队的士兵突然花销开始大手大脚起来。这十有八九就会是劫财杀人的那只队伍。
而陇右呢?李世民想想陇右就就觉得头疼,陇右虽然经济不是特别发达。可是无论是对峙梁师都,还是对峙突厥。总会或多或少的发生点战争的,梁师都那边可是大摩擦小摩擦不断,突厥虽然有着颉利可汗的下令,大部落是不来大唐打秋风了,可是那些小部落和西突厥的一些部落可不管这事。照样来劫掠。大小战役可是一直没有停过。有战争有争斗就意味着缴获,这年头缴获什么可都是士兵自己的除非是那遇到了大粮草仓库,大金库等等的东西是归国有,其他的诸如从敌方士兵身上抢到的,从敌方百姓中劫掠的,那可都是属于士兵自己的。所以说在陇右,花钱大手大脚的士兵可不少,要从这些士兵当中找出截杀善款的,其难度比找出哪只军队出营还大。
“仙师,河东的话通过追查赃物的方法倒还算好办,可是在陇右,这一点又行不通了。陇右基本上每个士兵手中或多或少都有点战利品,要是找到那些士兵,被他们托称为在战争中得到的战利品,这还真么办法反驳。”李世民一边说,一边叹着气。这次官军可是丢大脸了。
“那该怎么办?”黄俊明这时的心情又变得极其复杂,这个办法不行,那个办法不行,究竟怎么样才能找出来一条真正可行的办法?这不是逼着人生气呢么?
黄俊明现在可真的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了,从查贼人出营,到贼人销赃,这哪一样不是办法,可在这初唐,却如此的行不通,到底怎么样才能找出真凶为天仙宫的道人们报仇呢?!
“河东便从追查销赃开始吧,至于陇右,虽然难,但也只能从调查军队出营开始算了。”李世民也是相当的无奈,对着黄俊明说道。
“要是没有别的办法,那也只当如此了。”黄俊明听到这个结果,虽然在心底一百个不愿意,但也知道除了这样是找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了。要做也只能这么做了,虽然时间上久点,但也确实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
“哦,对了!”李世民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黄俊明说道:“仙师,您可以将此事告诉前来天仙宫购买玻璃制品的商贾,说实话,这前来天仙宫购买玻璃的商贾,还是朕和世家们商议出来的一个代理人,他只负责从天仙宫取货罢了,取出来的货物是要在私下里分给皇家和几大世家的,朕虽然不愿但也没办法。仙师要能说动其他世家发动手中的力量帮忙查找,这找出凶手一事肯定能加快不少,当然朕也会督促官员们加进查证的,一旦有了消息,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仙师!”
对于上天仙宫取玻璃制品的商贾,黄俊明虽然知道,但也从来没有去关注过,玻璃对于初唐来说可是一个暴利行业,黄俊明虽然诧异为什么只有一家上天仙宫取货,但以黄俊明的性格是不会去深究的。听李世民这么说,也觉着这个方法应该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李世民代表的皇家和官府没什么两样,这就不用多说了,按照玻璃的暴利和黄俊明所说的各大世家都有参与其中,这一点可就不是小事了,大唐什么东西最有势力?除了皇家之外,那便是各个世家!世家的思想往往都能左右朝政,在民间世家的影响力那也是说一不二的。甚至有些世家可是当初争夺过皇位的,每个世家手中多少都会有支单独的谍报系统。要让世家帮忙寻找凶手,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黄俊明暗自下定决心,等到下次那商贾来进货的时候,一定要将货物扣在天仙宫,直接告诉他们现在天下不太平,前段时间天仙宫的善款被劫,这玻璃又是贵重物品,万一再次被劫,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要暂停天仙宫对外出售玻璃的这一业务。直到找到凶手之后再恢复对外出售。
想必以玻璃的暴利,这些世家绝对不会放弃这些钱财的,而整个大唐又只有天仙宫一个地方产出玻璃,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独家专买最值钱。世家想要钱就必须来天仙宫进货,天仙宫不出货,那就必须让天仙宫出货,用硬的来不了,那也只有顺应天仙宫的意思了。
这找出凶手对于世家来说不算是大事,再说了谁手里还没点间谍啊,没准儿世家手中的某个间谍就目睹了这一幕的发生呢?倒是有有了物证有了人证,这凶手被抓住,皆大欢喜。在说了以玻璃的暴利,既然那些人能不顾生死的去打劫天仙宫的善款,没准不会因为天仙宫玻璃行业的暴利而打劫一批天仙宫的玻璃制品。这样一来对谁都是损失不是?所以说黄俊明有这个把握让世家们用他们手中的谍报人员将凶手找出。
当然没准正因为这事,可以将世家的谍报人员暴漏在李世民眼中呢。到时候也算是变相的给李世民一个人情了,毕竟不管是谁,黄俊明只要知道了是他杀的天仙宫道人,绝对会让他偿命的。就算是李世民的亲戚,黄俊明也打定了主意会去下手。这补偿就用暴露出的世家探子吧,毕竟李世民头疼世家可不是一时半会了。
———————————————————————————————————————————————————————
第三更,还差三千字完成今天的任务!大家的支持在那里啊?刚刚上架的时候一章一千多将近一千五的订阅,现在一章的订阅还不足二百了。总得让西南赚个烟钱吧?西南一天五千字,一个月就是十五万字。 按照现在的订阅来看,西南订阅的收入一个月还拿不到三百元。苦逼啊,网费一个月就得花去一百元了。要是一个月扣了网费只有二百,那西南还真没什么意思了。。
正文 no、234 再次被劫!
“仙师!仙师!红漆雉尾信!”黄俊明兀自在想着怎样和前来进货的商贾去说,这时一个守门的道人举着一封信件向着黄俊明所在的位置奔来,引得还未散去的道士们纷纷侧目,就连站在一旁的李世民也是一副好奇的样子。
这守门道士所说的“红漆雉尾信”,是黄俊明设定的天仙宫道人只见互传讯息的一种方式,普通的信件乃是白色封皮,用普通的胶水封存,需要注意的则是黄色封皮,腊封。重要的则是红皮漆封。相当紧急的则是红皮漆封的同时在信笺上粘上或者画上一只野鸡尾羽,以作区分。这野鸡尾羽也叫做雉尾,所以很贴切的形容这种紧急的信件便是“红漆雉尾信”。
黄俊明见着分本而来的道士,从心底没由来的便是一惊,黄俊明可是想不到什么天仙宫的紧急事件了,万冥子和沐轩子在边陲商城算是一个,押送善款的道人们算是一个,剩下的难不成是在外游历的道人们发现什么事情对天仙宫不利?
黄俊明暗自思索着,没过几个呼吸的功夫,这“红漆雉尾信”边攥到了黄俊明手里,黄俊明焦急的一把扯下那看似绚丽的野鸡尾巴,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