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阉人狠起来,有时可是比正常人更狠。
程名振就没想到这些,他想的只是干一票就走,见好就收。而韦忠贤却想的是,我得不到,也不给你们百济人留。
能带走的全带走,带不走的给你全毁了。
“属下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还是公公考虑的周全。”
韦忠贤得意的道,“其实我也不过是学习圣人而已。”
命令一下。
舰队分做两部,一部份则负责用船把抢来的钱粮牲畜等战利品先从江上运到沿海岛上,另一部份负责抽着那些战俘和百姓等,折城破堤抢收庄稼烧毁村庄破坏道路桥梁。
渤海舰队忙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四出的斥候发出有附近的百济斥候靠近,但百济军队一直没出现。
附近几个郡城的百济军官和地方官员,不但没有马上率兵过来反击,相反,他们闻听秦军在此登陆,并大败倭百联军一万余人后,居然还远循而逃。
三百里之内,都找不到一支百济军队。
这让渤海舰队有了充足的时间做他们想做的一切,程名振甚至干脆大胆的派出轻骑四出,附近的一些小城不是弃城而逃,就是城门紧闭不敢出城。
舰队又痛快的抢掠了一回。
半个月后,百济朝廷终于派了几员将领过来统兵,调集了许多地方兵马还有不少的青壮民丁,号称是数万大军包围过来。
不过他们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一直喊的很响亮,但行军速度却极慢,一天也就走个二三十里路。
明显就是想吓跑秦人,并不想真的交手。
眼看着能抢的能搬的也都抢了搬人,能毁的也都毁光了,韦忠贤也就拍拍屁股,登上舰队顺江而下,撤离了。
舰队先撤到了沿海的岛上,那里是暂时存放战利品的地方。
只要在海上,秦军完全不惧百济人,不管多少人也不怕。
而事实上,百济人等秦军都走了十天,他们才终于慢慢挪到了务安城,看着废墟般的务安郡,百济将军却还让人上奏国王,就已经击败秦贼,收复失地。
明知秦军就在几十里外的海岛上,可百济人却硬装做是不知道。
沿海几座岛上。
渤海舰队上下十分高兴,从务安郡拉过来的牛羊猪狗鸡鸭,除了牛马好好养着,其它的都是每天都要宰杀不少,水手、战士,天天大鱼大肉的吃着。
痛快啊。
这一趟打务安郡,真没去什么本钱,收获还这么大。
圣人的旨意已经下来了。
对韦忠贤和程元振等人,都是加官阶一级。
而那些水手、战士,也各按功劳,授勋。
本来说舰队里的人都不是朝廷之人,只是皇家私人,可天下都是朝廷的,皇帝要为这些人授点勋,朝廷也没话说,毕竟勋又不是官又不是阶。
当然,除了勋,还有赏。
皇帝的赏赐很大方。
这次作战的缴获,一半入皇帝内库。然后剩下的一半都归舰队。
韦忠贤虽然喜欢别人奉承他,但办事还是可以的。
他当即表示,归舰队的这一半,两成用做赏功和抚恤,三成留做舰队备用,剩下五成,全都用来分赏给舰队的人,包括此次没出来的也都能分到一份。
哪怕是先上缴给了皇帝一半,可最后能分到手的还是很多。
战俘一万多,掳来的百济人两万多,牛马羊群等畜牧又有数万,更别说还有那些多钱粮物资呢。
舰队每人打底都能分到一个奴隶,其它钱帛牲畜都不会少。
当然,若是直接分奴隶牲畜物资也不太方便,好在韦忠贤作为渤海舰队商贸使,以前专门做贸易的,这方面关系够强。
几封书信送到海对面的诸港,没几天,就来了许多商船。
韦世忠直接在务安城沿海岛上搞起了拍卖会,几十里外的陆上务安郡废墟上就是百济军队。
但来来往往的商人们可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只知道这些战场上刚弄下来的战利品,谁来的快,那谁就能捡一把。
渤海舰队要迅速变现,好继续下一次行动,好上缴皇帝内库,分赏将士,他们自己是不愿意也没精力运这些东西回中原再慢慢发卖的。
所有战利品中,最受欢迎的依然是奴隶。
不论是战俘还是百姓,此时都只是舰队的奴隶身份,按男女老少,以及技艺分出不同的等级,明码标价。
渤海舰队的东西,商人们也没想着要借机狠踩价,大家平时可还得多靠韦公公照顾呢。
因此虽说是拍卖,但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喊价,最后成交价格都很不错。
商人们大多是直接拿着各大商港钱庄、银行的庄票、银票来的,携带方便,兑现也方便。
韦忠贤笑呵呵的对这些商人表示了感谢,还说下次一定会优先照顾捧场的诸位。
这边,程名振也开始把拍卖所得的账目公开给舰队的人,然后出了帐,最后按所得的比例,再一一分帐。
具体到每个水手每个护卫,如何计算的一共有多少,全都清清楚楚,最后都折成了铜钱。
不过因为还在海外,所以赏赐只是记在帐上,等回到了中原海港,那么就可以兑取自己的赏赐了。
看着张贴出来的大账,看到各自的数字,然后又去领取了白条子,大家都很小心揣好,一个个喜笑颜开。
商人们开始把各自拍得的奴隶啊、牲畜啊、器物等装上船,那边许多船长们已经在围着韦忠贤问。
“韦公,咱们接下来打哪,兄弟们都闲了好久了,坐不住。”
韦忠贤哈哈大笑,“这些小兔崽子们!”
第1251章 少壮派
泗沘。
扶余都城,国王扶余隆坐在王位上,可却心神难安。他本是王孙,可是大将叛乱,弑杀国王,然后却把他推出来做国王。
外人还道是他扶余隆贪恋王位,阴谋叛乱,弑祖夺位。
可实际上扶余隆冤啊,他其实不过是被叛军推出来的傀儡而已。
他连个王宫都控制不了,旨意出不了王宫,更别说都城。
“我扶余立国数百年,拥有五都,分统三十七郡、二百城,有七十六万户。可现在,却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大王,秦人不过趁乱偷袭,攻破我百济一郡而已,如今也已经由大军收复,大王何必如此悲观。”
扶余隆叹气摇头。
事情真要有这么简单就好了,扶余隆早年是曾经入中原隋国读书的,当时以藩王子弟身份入国子监读书,对于中原扶余隆很仰慕很喜欢,甚至都不愿意回来。
后来隋乱,国王派人接他回国,他回国后请求做了一郡太守,把从中原学来的经验治理地方,取得很好的效果,拥有极好的民望。
“我听说这次攻破我百济郡城,糜烂三百里的只是秦天子的一只皇室商船队而已,根本就不是秦国水师。他们只有百来条商船,几千护卫,结果却灭了倭国三百多条船,还把一万倭军给全军尽没,连倭国摄政皇太子的同母弟来目皇子也被杀了,这事岂是小事?”
这话说的一众百济将领们都默默无言。
这些人算是百济贵族中的二代,都是少壮派。他们都是热血的一群年轻人,对于百济国内的腐败很看不下去,尤其那些贵族甚至借向中原皇帝进贡之名,欺骗国内,大肆搜刮贡品,搞的民不聊生。一怒之下,这些少壮派们才兵变。
本以为联合倭国,那么当可以把欺压在他们头上的秦人赶走,甚至夺回过去被高句丽夺走的那些旧地,恢复曾经的荣耀。
可是谁能想到呢,他们在北面主动发起进攻,第一支北上的万人先锋,毫无功劳。
甚至最后还屡吃败仗,就打下了几个屯子,可那一万人最后却被秦人反分割,最后大败而回,折损了数千。
正当他们准备集全力北上,可谁料到,一支秦皇的商船队,却都能给他们重创。
“他们只是趁虚而入。”
扶余隆扶着自己的额头,“诸位别再自欺欺人了,勿阿兮城作为接应倭军的城池,本就屯兵三千,还存储了大量粮草器械,而倭军一万先锋抵达,这个兵力已经丝毫不弱了。但结果呢,秦皇的商船队,才几千护卫,就把我们两家一万三千人马给屠光了,还夺了我们的城,糜烂了周边三百里。”
“一万三千人都防不住秦人,那下次这支商船队若是要再故计重施,南边哪座城池又拦的住?”
百济想要联倭北伐,夺取汉江南下游南岸旧地。
可现在情况是,秦军的徐世绩在带方郡搞堡垒战,深沟壁垒,坚壁清野。
各地屯民聚守屯庄,如刺猬一样。
而徐世绩坐镇汉城,另分出两个厢八千人分驻两翼前出,这个阵势,摆明了是能攻能守。
百济想求战,徐世绩守城不出。
秦人又搞坚壁清野,使的他们进入带方郡后补给困难,若想攻打屯堡,但这些屯堡虽小,但数量多,又十分坚固。
甚至一不小心,就容易被这些堡民袭击后路、粮道等,苦不堪言。
但不拔掉这些屯子,直接深入更危险。
只怕他们一路被袭,等到了汉城一带,也是疲惫不堪,甚至可能粮草根本补给不上来,到时徐世绩以逸待劳,他们怎么跟秦军打?
原本还指望着倭军助阵,可现在一万倭人前锋,直接就全军覆没了。
如今这秦国皇家商船队,简直就是要命。
百济重兵集于北方,现在后方出现这样一支鬼神莫测的舰队,还有这么强的战力,这怎么办?
调兵南下去防,可海岸线这么长,防不胜防啊。
不防,那更不行,那就成了任秦人舰队劫掠鱼肉了,到时整个沿海之地都将崩溃。
“孤打算,向大秦请罪求和!”
扶余隆说道。
“不可!”
一众年轻的造反将军喊道,他们还不服气,没有真正的交过手,就认输投降怎么能行。
况且,现在投降,还不知道秦人会提出多少苛刻的条件。
他们这些造反弑君的叛将,估计更不会有好下场。大家都是提着脑袋造反的,手里还有兵还有刀,谁肯认输。
“诸位,再打下去,百济将如高句丽一样亡国灭种。”
“不会的,不会的,我们还有机会,这次秦人舰队只是偷袭,我们没有防备。但是下次,他们就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倭人这次前锋尽没,但他们后续还有四五万人马,他们有船,我们可以让他们替我们把守沿海,防范秦人舰队,然后我们专注在北面跟徐世绩打,只要我们拿下汉城,到时我们就有本钱可以跟秦人再议和,到时我们就以汉江为界,可以把汉城还给秦人,但江南旧地要归我们。同时,以后我们不再向秦人称臣纳贡!”
扶余隆叹气。
“这些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的,我们打不过秦人,更耗不过秦人。你们想过没有,秦人现在都没有从中原本土调来一兵一卒,我们都已经计穷力尽了。若是惹急了秦皇,到时他征派大军过来,那么结果就会跟当年讨伐高句丽一样,也许我们能坚持个三五年,但又有何意义,最终依然逃不过国破家亡的结局。不如趁现在还有机会,趁早主动向秦求和,或许还能保全一二。”
可这些话,那些年轻的将军们哪里听的进去。
耽罗岛。
渤海舰队又回来休整了,耽罗港已经初步有了形样子。
港口也有了些房屋商铺,不过最大的变化还是这里现在不仅有渤海舰队的船在,还有许许多多商船也来了。
这些人都是听说渤海舰队的大收获后,匆匆赶过来的。
人家渤海舰队一次买卖,就破了百济一个郡,夺了三万多奴隶,几万头牲畜,还有钱粮器物无数,这买卖做的,一本万利啊。
于是无数的商船也过来冒险了,不说打下一个郡,就是攻破一个村子,也能抢上一二百奴隶啊,现如今,奴隶买卖可是最赚钱的,只要有货,就不怕销,价格还高。
与其贩卖,哪里如抢掠方便呢。
更何况,朝廷还鼓励他们来劫掠,前来的商船,都得了朝廷颁给的劫掠许可证,允许他们在百济、倭国劫掠。他们劫掠合法,甚至劫了后还能从朝廷那再领份赏钱呢。
现在,聚集到耽罗港的船只越来越多,已经有了三百多条船。大家都追着韦忠贤,就盼着早点再出海,狠狠再干他几票。
第1252章 银堡
高原。
象雄国,都城。
穹隆银堡,城池犹如展翅的金色大鹏鸟一般壮丽。
因为大秦丝路的打通,这座高原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再仅是苯教信仰者心中的圣地,这里还成了四方商旅们的中转站。
都城的山脚下,一个又一个的苯教修行洞,与路边上开张的货栈、客栈、食铺等相辉映。
象雄王李迷夏正在打量着手里的一只精致的杯子,这是一套来自大秦邢窑白瓷杯中的一个,而且还是皇家窑所烧制的,精美绝伦,简直就是艺术品。晶莹剔透,薄如白纸,甚至还透着光。
“好东西啊,比其它的白瓷高了许多个档次,这样的白瓷杯,一个换一匹马确实不多。”
一开始,李迷夏并不太愿意开通丝路,但迫于大秦连平吐谷浑和西域,感受压力的他们只好同意开放丝路,可谁能料到,这条丝路能带来这么大的利益呢。
穹隆银堡越发热闹起来不说,李迷夏派人在丝路上设卡立关,收起关税,甚至自己也开始做起转手贸易后,说日进斗金都还太少了。
象雄丝路,相比起西域的那几条路,这里明显更加快捷和安全,往东南通天竺各国,往西南则通波斯萨珊。
现在不但是秦国商货聚集于此,就是天竺商货,波斯商货,罗马商货等,也都有四方商旅转运过来。
坐地收税,再低买高卖,李迷夏的财富与日俱增。
他的宫廷之中,也开始新增了无数的好东西。
有了钱,自然就能训练更多的士卒,装备更好的器械。
“大王,秦国天子派使者来传诏,让我们出兵吐蕃帮助平乱,这是何意?”
一群象雄臣子们坐在殿中,不太明白的问道。
李迷夏微笑。
“好事啊,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本王正想出兵吐蕃呢,结果秦皇就让我们出兵助吐蕃平乱,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大王,这里面是否有诈?”
上次他们派人在洛阳城里突袭吐蕃使馆,谋刺吐蕃公主,可最后事情却败露,损失了一众死士不说,最后还招至秦皇的训斥。
本想挑起吐蕃与秦人之间的仇恨,谁想到最后却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吐蕃赞普事后派使者前来,宣扬要报复。
此后吐蕃人也一直在招兵买马,积极备战,明显是要准备进攻象雄。不管怎么说,象雄的实力早不如吐蕃,这让象雄上下一片惊惶,甚至数次派使者入京,求大秦天子从中调停。
谁也想不到,吐蕃王居然被旧贵族给毒杀了,接着而来的是吐蕃大叛乱。
“秦皇已经派人册封了囊日论赞那五岁的儿子器宗弄为新的赞普,但是吐蕃的那些旧贵族可并不会因此就平息叛乱,效忠器宗农。”
“大王,吐蕃内乱,这对大秦更有好处吧?”
“所以啊,秦皇才会下诏让我们象雄出兵相助平乱啊。”
李迷夏这么一说,众人立时都明白过来,原来秦皇所谓象雄出兵平乱,也没安好心啊。
“诸位,吐蕃曾冒犯过秦皇,最后不得不和亲公主赔款这才平息秦国怒火。但这只是表面,秦皇绝对没有这么好说话的,只不过暂时还在用兵西山诸羌,因此不过是暂时安抚下吐蕃。本来秦人平定西山诸羌,最终还是会征讨吐蕃,现在吐蕃自己却内乱了,秦人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诸位,大秦天子这是暗示我们报复吐蕃,有了大秦天子的允许,能从吐蕃身上剜下几块肉来,那就要看我们自己的本事了。”
一众象雄大臣都激动起来。
有人叫嚣着道,“穹隆银堡下的象雄河畔,那里的窑洞还是太少了,里面的奴隶不够多,这次正好把吐蕃人都抓来做奴隶。”
“对,修更大的祭台,建更多的苯教寺庙!”
“让吐蕃人都做我们的奴隶!”
李迷夏放下手里的瓷杯。
“就让吐蕃更混乱一点吧,咱们象雄国与吐蕃友睦邻里,当然要助他们平定内乱。哈哈哈!”
“哈哈哈!”
“吐蕃还是乱起来好,这样吐蕃的那条商路,就不通了,到时都得转到我们这边来,那时咱们穹隆银堡就更加繁盛热闹了。”
“是啊,又能收更多的关税了。”
……
没有大秦天子的这道出兵平乱诏令,象雄王还得犹豫一下。
可现在既然秦皇有诏,那还等什么。
李迷夏站起来,他将金翅大鹏鸟的国王宝杖高高举起。
“本王命令,立即征召国内兵马,准备东入吐蕃!”
穹隆银堡传令骑兵四出,奔驰在高原之上。
高高在上的石头垒就的银堡,在朝阳下是那么的耀眼。城堡脚下,苯教信众们坐在仅可藏身的修行洞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闭目念经打坐。
而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到处都是窑洞,那里是无数的象雄奴隶,他们麻木的生活着,对于远处高高在上的穹隆银堡毫无感情。
礼部员外郎、驻象雄大使刘文静带着一队随从,一身惹眼的绿色中原汉式圆礼官袍,行走在那片奴隶区。
大唐驻象雄的大使馆自然也是在那高高的穹隆银堡中,但刘文静每隔三五日,都会来到这片奴隶区逛逛。
他会挑选那些象雄工匠奴隶,这些人多是世代相传的手艺,代代为奴,也代代为工匠,有的精通于雕刻佛像,有的精通于修建城堡,还有精通于雕刻佛经,有的精通于制造器物,但这些人都只是世代的奴隶。
他们在奴隶主们的工匠或家中做事,到了晚上就回到这片奴隶区来,居住于窑洞之中。象雄人也不怕他们逃跑,因为整片奴隶区只有一个出入口,有象雄兵把守。
“大使,象雄王已经开始征召士兵了。”随从武官道。
刘文静在一个年轻的象雄女奴隶前驻足,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女子。
“多少钱?”他问跟随的一个象雄王室管事。
那管事看到手势相召便走上前来,先是查看了下那个女奴脖子上的吊牌,又看了下她身上的烙印,确定身份后笑着道,“这只是个普通的女奴,不懂什么技艺。”
刘文静却笑道,“本官看着她挺顺眼的,想买回去端茶递水,多少钱。”
那管事伸出一根指头,“一个银虎。”
“倒也不贵,买了!”
第1253章 铁枪不老
洛阳。
皇帝在禁苑围猎,羽林相随。
一头鹿被羽林驱赶出来,皇帝拉弓。
三石的弓被缓缓拉开,皇帝屏息静气,一箭射出,正中那只鹿。
鹿倒地,皇帝哈哈大笑。
“老铁枪,朕的这箭法还行吧?”
“陛下本就是万人敌,当年杨玄感号称小霸王,称做长安第一,结果还是被陛下槊挑斩杀。陛下的这份武功,可是赫赫有名。”
一身白袍的张铁枪陪在皇帝身边,叉手回道。
“自上次那场病后,如今大不如前了,以前朕可连开数十弓,可如今这三石弓也只是勉强能挽起。”罗成说的是实话,早先征战之时,那是勇悍无双,但那次中风后,他虽然恢复的不错,可却已经能够感受到自己再回不到过去巅峰之时了。
“张三郎,你去把鹿捡来。”罗成笑着对老铁枪身后的那年轻人道。
白面张三便笑着上前。
刚提起鹿,结果只听的一声虎吼,居然冒出来一头吊睛白额大虎。
“三郎!”
张铁枪见猛虎窜出,惊的什么都不顾,猛的就冲上前去。对于张超这个义儿,他完全视为已出。
上次与义儿卖配方,结果崔家管事算计骗了义儿差点害了他,为了救出儿子,老铁枪豁出去敲长安府的大鼓。
最后在长安府尹长孙无忌的亲自出面下,儿子终于救出来了,甚至还把长安崔氏给弄垮了。
也因那事,上达天听,皇帝还亲自过问。最后还派人接他们父子来洛阳,老铁枪也知道,这主要还是叔宝的面子。以前他是叔宝的老队正,也曾是来护儿的亲兵,因此现在来整和秦琼都十分照顾他。
虽说大非川之战后,他受了伤,瞎了只眼,便干脆退出了军伍,但老兄弟们还是时常挂念他。
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曾经东征之时,他本是来护儿帐下,后得叔宝推荐,转到皇帝罗成麾下任过一段时间亲兵。只是后来东征结束,他回到河北老家,结果却遇到杨玄感叛乱,被裹胁进去,再后来就是一段很复杂的经历,杨玄感兵败后,他被收编到王世充麾下,后来又随军被李密击败俘虏成了李密的兵。再后来又被西归的李渊击败俘虏,入了关中做了李渊的兵。
河北老家的妻儿老小也尽丧于乱中,最终在长安郊外灞上安了家,直到罗嗣业又攻下长安。
他这一生经历太过复杂,瞎了只眼后退伍,得遇张超收为义子,爷俩难得的很有感情。
现在看到儿子被老虎靠近,急的什么都不顾的就扑了上去。
“老铁枪!”
罗成大惊,他也没料到,怎么这猎场围猎,居然还会没发现这样一只猛兽在。
眼看着老铁枪徒手冲上去,罗成一把从旁边羽林手里抢过一支虎枪,就要上前相救。
“陛下。”羽林吓的脸都白了,没发觉猎场里有老虎,本就失职,岂能再让皇帝涉险。“危险,陛下且先退。”
被拦住的罗成无法上前,他只好奋臂掷出虎枪,试图击中老虎。
可老虎却扭身避过。
“你们快去救人!”
几名羽林迅速护着皇帝后退,另外数名羽林则提着虎枪上前。
这种虎枪本是围猎之时对付猛兽用的,比战场上的长矛要短些,而且枪头下还有两个小横枝,可以保证不会刺入太深,使猛兽危及已身。
张超那边已经吓的快尿了,本来好不容易有机会来见皇帝,今天还得旨来陪皇帝打猎,高兴着。皇帝让他来取鹿,他一心兴奋,哪料到会跳出来一只猛虎。
相比起父亲张铁枪,张超的武艺稀松平常,他平时精于算计,脑子活泛,可哪是打虎之人。吓的连连后退,结果一慌乱,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老铁枪此时大吼一声扑上前来,本来想拉儿子跑,可儿子却摔倒在地。
来不及了,老铁枪一把捡起刚才被皇帝掷过来掉地上的虎枪,手持虎枪,整个人气势一变。
“嗷!”
猛虎啸叫,猛扑过来。
可是老铁枪却站在儿子面前,不退不避。
手持虎枪全神贯注,盯着那老虎,不退反进,端着虎枪欺身而进。
“杀!”
一声暴吼,老铁枪的虎枪已经刺出。
猛虎扑下。
正被拉着后撤的皇帝也不由惊呆。
“老铁枪!”
老铁枪虽然当他的亲兵没多久,但也在征战辽东时为他挡过箭挨过刀。若不是后来二次东征结束,老铁枪告假回家,相信这位老兵会一直留在他身边的。
数名羽林骑慢了一步。
可等他们冲到老虎近前时,却发现那只猛虎扑下之后,趴在地上并没有动静了。
“帮我推开这只大虫!”
老虎下突然传出老铁枪的声音。
张超此时还刚回魂过来,惊慌的爬过去,“阿耶?”
“三儿,我没事,就是在下面压的有点难受。”
一群羽林这才发现,那只凶猛的老虎,居然死了。
大家七手八脚的拖开老虎,这才发现,刚才老铁枪一枪刺入了老虎的心脏,老虎在半空就被刺死了,只是重量太沉,把老铁枪给压倒了。
大群羽林冲上来,罗成甩开他们。
“好了,已经无事了。”
罗成走上前,老铁枪却第一个拉着儿子问,“三儿你没事吧。”
“阿耶,我没事,刚才你怎么冲上来了,太危险了。”
“三儿你没事就好,我都一把老骨头了,黄土埋到脖子那了,就算我喂了大虫,可如果能让你脱身,也值了。”
罗成拍着老铁枪身上的尘土,“老铁枪啊,想不到你老当益壮啊,一枪就刺死了一头猛虎,简直不敢相信。”
“运气好而已,万幸。”
罗成感叹着,老铁枪与张超虽不是亲生父子,可危急之时,老铁枪那舍命相救的英勇真是让他感动。
“老铁枪,你救驾有功,朕要重赏。”
老铁枪呵呵一笑,“我都老了,也都退役了,没其它想法了。若陛下真要赏,不如赏我儿一个出身。”
罗成打量着这爷俩,想了想道,“这样吧,朕就赐封老铁枪为蓝田县开国子爵,授你为从三品宋王傅,再授张超为宋王府亲事府正八品执乘亲事。”
第1254章 变形计
张铁枪爷俩惊呆了。
“张叔,还不快谢恩!”一边的羽林郎赶紧提醒。
老铁枪回过神来,却不是欣喜的谢恩,而是连连拒绝。
“臣只是一退役老府兵,原职不过队副,岂敢为宋王傅,陛下折杀老臣。”那边张超倒也没有贪恋这些富贵,紧跟着表明态度说无功不受禄。
“老铁枪,朕当初征战辽东之时,你便为我亲兵旅帅了,为朕挡过箭挨过刀,朕都记得。更别说,你刚刚又救了朕一条性命!”
“臣不敢当,刚刚是陛下救了小儿,有这么多羽林在,那大虫伤不到陛下。”
罗成拍了拍老铁枪的肩膀,“铁枪啊,朕观你父子情深,很是感动啊。朕让你做宋王傅,并不是奖赏,而是一副重担。实不瞒你,宋王是朕之庶长子,但因朕与其生母阎淑妃关系不睦,使的这孩子从小没受到好的教育,现在性格顽劣,奢侈逆反,朕也是屡教他不改,十分头痛,马上就十一岁了,再不管教就彻底废了。”
“朕想把宋王交给你来代朕好好管管。”
“臣只是一退役老兵,只怕难担此责,朝中那么多大能贤才,陛下何不挑选一二?”
罗成摇头。
他并不是没给宋王找好老师,但一般的老师都管不了这家伙,最新的一位老师,张玄素。隋末时曾是河北县令,后为窦建德的宰相,也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大儒,结果到宋王府教了三天,就被宋王拿手弩袭击,差点没被射死。
虽说宋王也仅是吓唬张玄素,可直接对老师这样行凶,那太过份了,张玄素直接辞职,绝不肯再当宋王老师。
现在的宋王,完全就是进入了逆反期,因为被父亲训斥,而母亲又被打入冷宫,于是这小子现在走向极端,破罐子披摔,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越劝他越逆,越责罚越乱来。
对这样的小孩子,罗成是已经无可奈何了。
前些天,又传出宋王居然把王府里的一个婢女给强上了,气的罗成派人把宋王打了十板子,可又有什么用呢。
今天看到老铁枪父子,罗成倒是有了一个新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