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看到老铁枪父子,罗成倒是有了一个新想法。
  “铁枪啊,虽然王傅是从三品,但王傅只是府官,虽品尊但并不握什么实权,所以你也不用担心会误了朝廷之事等等。”
  朝廷对于宗室及分封诸侯们,都有两套官职,一套是府官,上到亲王下到开国男,只要是实封授爵,正式开府后便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府官。
  如亲王,府官有很多,从王师、王傅、王友,再到咨议参军等足有几十号官员,王府的师和傅都是从三品,王友也是五品。
  但这些官职其实不比朝廷的那套职官,这些官职品级虽高,但都没什么职责,也就是协助教导封侯们。
  甚至到了子爵男爵这些低级贵族,府官更只有两三个而已,品级也很低。
  而贵族诸侯们除了府官,一旦就封,还会有一套国官。
  但这套国官,跟府官现在差不多,也都没什么实权。
  “臣九品队副,实无资格任宋王傅。”
  “朕说你有资格就是有资格,朕也不要你们父子进宋王府做事,也不必留在洛阳。朕想好了,对付宋王这样的逆反心理的孩子,得把他扔远点。老铁枪啊,就麻烦你们俩,把宋王带回长安去,就带到你们长安郊外灞上的张家村,不要把他当什么宋王,不要将他视为皇子,就把他当做是你老铁枪收养的一个孤儿,你们平时怎么生活,就怎么要求他,让他一起干活做事,让他们过你们的生活,待他呆到十八岁之时,朕再把他接回来。”
  张铁枪惊呆,没想到皇帝还有这样的操作。
  “宋王府的府官,朕会全部撤除,就留你们爷俩。等把宋王带到灞上去后,你们也不要把他当什么宋王,当什么主子,就拿他当家人,当成是个普通的孤儿一样照顾就好了。若是娇惯,就揍他,就饿他。若是逆反,就让他干活,抽他。”
  张超在一边咽了咽口水,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这样对自己的长子。
  “张超。”
  “臣在。”
  “我听说了你不少事情,你以前是个和尚,但这尘缘未断,六根未净,脑子里很多古怪东西,但你人还不错,孝敬铁枪,友睦乡邻,这是好事,虽说你喜欢做点买卖,但也没有什么仗势欺人之举,很好。宋王跟着你们,以后你就当他是自己的弟弟,喊他长卿就好,不听说,你替我揍他。”
  “七年时间,若是能够把长歪的宋王再给掰直了,那朕就记你大功一件。将来你不但能继承你父亲的开国子爵,朕甚至还要给你晋爵为开国伯,给你一块实封地让你开国建府。”
  张超听的有些激昂起来。
  他舔舔嘴唇,“陛下,若是宋王不听话,真的能揍他?”
  “当然可以揍,朕把这根马鞭赐予你,到时你就拿这根鞭子揍不听话的宋王。”罗成将手里的马鞭递给张超。
  “只是,只是臣父子都是粗俗之人,不懂什么经典子集,只怕教不好宋王。”
  “怕什么,宋王又不是太子,朕也不是要你们教一个国之储君出来,所以只管按你们自己的方式去教。先教做人,教他性格,学会了做人,把性子磨好了,其它的都是小事。”
  张超接过鞭子,呵呵一笑,“这样的话,那臣就没什么担心的,请陛下放心,一定能教好宋王。”他就不相信,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再逆反能反到哪去,离开了王府,离开了都城,没有了那些旁人的干涉,宋王还能反了天不成。
  不听话,揍他。
  奢侈娇惯,那就是饿他。
  饿他几天,什么东西都会觉得香。
  让他自食其力,他慢慢的就不会再那般胡乱来了。
  张铁枪还想说什么,可见儿子那般自信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
  “羽林,把这老虎抬回去,把虎皮扒了,找最好的皮匠,将这虎皮处理好了,给宋王傅做一件虎皮大氅,冬天就不畏寒冷了。”


第1255章 狗奴
  淑妃宫殿,已成冷宫。
  皇帝下了封殿之令后,这里已经无人走动,宫中侍女宦官等也被遣走大半,只留了小部份人。
  逢年过节,也不再有赏赐。
  甚至连平日里的用度,虽无迟滞,但也都是最差的拔给他们。
  阎妃现在每天在宫里绘制佛像,吃起了斋,可连绘画的颜料宫里都常不给。
  今天一早,殿中省的太监却亲自到来,还给送来了许多吃食用度之物,而且都是上好的。
  连平日里阎妃总索要不得的画笔颜料画纸等,也都送来了许多,还皆是上等。
  “老奴见过娘娘。”
  “冯力士,你这又唱的是哪出?”阎妃冷脸问。
  前任殿中省太监刚刚因年老,被皇帝特恩赏出宫养老,如今由少监冯力士担任了太监一职。
  当然,他当太监也有段时间了,但这还是头一次来阎妃宫中。
  他一挥手,马上有内侍又捧来许多盒子。
  打开,却是首饰、衣裙等全套,极为华丽,还都刚熨烫熏香过。
  看着这些,阎妃不由的笑了。
  “请娘娘沐浴更衣,稍后陛下驾临。”
  一听这话,阎妃脸色变了,直接就把盒子扫到地上,“不见。”
  “娘娘息怒,陛下今日前来,是有要事,关于宋王。”
  听到宋王,阎妃只得压抑怒火,上次乡饮酒礼,宋王装病不肯去,皇帝可是直接派人来威胁她,最后她派人去劝说宋王,也是在那次,娘俩久别重逢。
  “宋王又怎么了?”
  “娘娘,老奴斗胆透露些实情吧,宋王如今是越发没规矩了,数日前以袖弩射老师张玄素,前日又强坚了府上的一名年轻女婢,陛下十分愤怒。原本陛下都已经让人拟旨,要贬宋王为庶民,并发配到云南去的,奴等众人苦劝,才让陛下稍稍息怒,今日,陛下要来,还是与娘娘商议下如何管教下宋王的事情,宋王十一岁了,都已经通了人事,若再不管教,就麻烦了。”
  听了这话,阎妃也是面色大变。
  才十一岁的孩子,居然就敢拿弩射老师,还强坚侍女?这哪一条,都够宋王永不翻身的。
  “娘娘,老奴有句话斗胆说下,如今宋王这般,若是阎妃再处处忤逆陛下,那么就算娘娘不顾及自己处境,可难道也不顾及下宋王吗?若是娘娘能重得陛下欢心,那么或许陛下也还能对宋王多些耐心,否则!”
  阎妃手发抖。
  “多谢冯太监的提醒。”
  “不敢,这只是老奴的一点本份,还请娘娘沐浴更衣,梳妆打扮,准备接驾!”
  阎妃咬牙,“好,稍等。”
  沐浴更衣,梳妆打扮,还特意点了珍贵的香。
  可是左等右等,直到天黑也没有见到皇帝到来。
  最后,冯力士派了个小宦官过来禀报,说皇帝临时有事,今天来不了了。
  “来不了了?”阎妃气的面色发紫。
  “冯太监说,陛下去宋王府了。”
  听了这话,阎妃又疑惑起来。
  “宋王又犯什么事了?”
  “宋王没犯事,是陛下给宋王找了个新老师和伴当,明天,宋王就将随新老师去长安了。”
  “新老师,去长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冯太监让我转告阎淑妃,陛下安排宋王去长安那边居住学习,体验下民间生活,让阎淑妃不要担忧,这是好事。”
  ……
  宋王府中。
  罗成坐在那里,让宋王罗长卿向张铁枪下跪磕头。
  “从今天起,蓝田县开国子张铁枪便是你的王傅,张枪将是你的执乘亲事也是你的伴当。一日为师,便是终生为师,给张铁枪磕头,从此他是你的老师,也算是你的半个父亲,今后要多听他教诲。”
  长的只比罗成矮小半个头的罗长卿,高高瘦瘦的,嘴唇上还冒起了胡须,这孩子有点早熟。
  站在那里,却是一脸的叛逆,瞧都不肯正眼瞧张铁枪一眼。
  “蓝田县开国子张铁枪,洛阳城没听说过这么号人物?”
  罗成怒斥一声,“你也配直呼老师名讳?逆子,还不跪下!”
  可越是骂他,他却越不肯听话。
  罗成气的浑身颤抖,可面对着这个都快跟自己一样高的长子,却不知道该怎么管教好他。
  “陛下,莫怒,宋王不愿拜就算了。”
  罗成却摇头。
  “罗长卿,朕给你一个选择,要么现在给你老师跪拜敬茶行礼,要么朕废你为庶民同,流放云南。”
  “你不要总用贬废我去云南吓我!”
  “逆子,如此不敬,谁教你的?”
  “出宫早,母亲不在身边,没人教。”宋王梗着脖子道。
  “好,既然如此,那朕就成全你,明日一早,就让你母亲阎氏跟你一起贬配云南,还有你的外祖父和两个舅舅,你们全去云南为庶民。”
  宋王站在那里怒视罗成。
  张超笑着上前。
  “长卿,快给陛下陪个不是。”
  长卿扭头,“你又算什么东西,敢直呼本王名讳?”
  话刚落,张超直接一巴掌扇在他的脸上。
  “你?”
  “这一巴掌是替陛下打的!”
  还从没有人打过他,连皇帝也不曾出手教训他。
  “来人,你们都死了吗,把这个犯上的贼子拿下,杀了。”
  可没有一人上来。
  皇帝就坐在那里。
  罗成拍着巴掌,“张超,打的好,这一巴掌打的太解气了,想不到你倒是比朕预料中的还要厉害,这下朕算是放心了。”
  张超对皇帝一叉手,然后转头又盯着长卿。
  “现在,向陛下道歉,向王傅道歉。”
  “你算个什么东西,狗奴!”
  张超挥手又是一巴掌。
  脸上火辣辣的疼。
  罗成坐在那里看着,“长卿,从现在起,到你十八岁生日,朕就把你交给铁枪父子管教,带去长安郊。以后你与他们同居同食,一切听他们教导安排。不听话,就跟现在这样,他们可以揍你,如果你一直不听话,揍死为止,朕当没生过。”
  “若是你能够改过自新,待你十八岁回来,还能见你娘,甚至还可以接你娘一起到封国去。”
  宋王终于哭了,终究还只是一个孩子,再嚣张叛逆那也是自持身份,可现在当他那自以为是的宋王身份在张超父子面前一无是处,再不管用后,他便只是一个小孩子罢了。
  “长卿,哭是不管用的,放下那点执拗,也不要再一意叛逆,好好去体验一下民间生活,认认真真的改一改性子。”
  “你根本没把我当你的儿子。”长卿冲罗成咆哮。
  罗成只是摇头叹了叹气,现在这个时候跟这孩子什么都说不通的。
  他站起身来,“老铁枪,张三郎,朕就把这个逆子交给你们了,明天你们就回长安吧,替朕管教好他,还是那句话,不听话就揍他,让他下地干活、上山砍柴、放牛喂猪、烧火做饭,就当是你们家的普通一份子,绝不可再惯着他。”
  说完,罗成甩袖走了。
  他该做的已经都做了,能不能挽救回来,也只能看天意了。


第1256章 刘文静
  穹隆很堡。
  象雄王李迷夏带着一众大臣亲自来到大秦大使馆。
  数十奴隶抬着十几箱的礼物前来。
  “请告之刘员外郎,小王求见。”
  大使馆外站立的六名秦军护卫,身披明光铠甲,手持着丈八步槊,威风凛凛,虽是在象雄人的地盘,可大秦皇帝早照会过各藩使。大秦的使馆在藩国之地,却也属于大秦。秦旗之下的使馆拥有治外法权,视为大秦疆土。
  虽然这一条很不符合常理,但诸藩也不敢违背。
  甚至到如今,许多大秦使馆驻藩之地的旁边,还有许多中原商人开设会馆、商铺,于是形成了一条秦人街,在有的藩国,因为大使强硬一些,干脆把使馆外的这条秦街直接向当地藩王租借来,形成了秦租界。
  整个租界都有了治外之权。
  故此,哪怕是象雄王前来,也不敢硬闯使馆,还得小心守礼。
  “请大王稍候,这就去通传。”守门护卫却只是叉手回礼,并不让他们进去。
  使馆内,刘文静听说象雄王来拜访,还带了许多礼物来,呵呵一笑。
  “大使因何发笑?”
  “李迷夏欲出兵吐蕃,但又还顾忌着我大秦,这是想来拉我卖力了,故此先送点好处。”
  属官不解,刘文静却让众人随他去迎接。
  刘文静出来,见到李迷夏,十分客气的样子。
  “大王有事,直接派人来召,何必亲自登门呢,还送这么多礼物,无功不受禄,可不敢收。”
  李迷夏也是一副笑脸。
  “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确实有要事拜访刘员外郎,并想请刘员外郎相助。”
  把象雄王迎入使馆内,奉上热茶。
  李迷夏倒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道,“先前天子传诏于小王,说吐蕃内乱,让小王率象雄军出兵吐蕃,帮助新赞普器宗弄平乱。接闻诏令后,小王不敢怠慢,立即便颁下征兵令,已令传令骑兵四出。只不过小王虽说也欲邻居吐蕃早日安定,可也担心吐蕃到时误会我们乘乱侵犯,再一个,小王年轻,没什么统兵打仗的经验,听闻刘员外郎曾经也是一员骁将,曾经统领过数万大军,故此,小王此来,想请刘员外郎担任我象雄军的元帅之职,率领我象雄军入吐蕃平乱。”
  刘文静端起茶杯,轻轻的吹动着杯中的浮沫。
  “大王,喝茶。”
  李迷夏见他不肯接话,端起茶抿了一口,放下茶杯继续劝道,“刘员外郎,我象雄对大秦天子忠心耿耿,但出兵吐蕃一事,若无大秦为首,我象雄不敢轻动啊。”
  “大王,这茶如何?”
  “好茶。”
  “是好茶啊,这雪域高原之上,穹隆银堡里,每天喝喝茶还是很悠闲的。大王却要我放弃这悠闲的日子,跑去统兵打仗,这是强人所难啊。况且,本使职责为驻象雄大使,负责联络宗藩,这统兵打仗不是我之职责啊,我也不能轻易擅离。”
  “刘员外,都是为圣天子办事啊。”
  “你这样让我很为难啊。”
  “还请刘员外郎帮忙,至于天子那里,小王会上奏陈明的。若是我象雄到时能击败吐蕃叛军,这也是刘员外一大功劳啊。”
  刘文静假装很为难的样子,顾左右而言他,东扯西扯了大半天,最后才答应愿任观军容使,而不是主帅。
  李迷夏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拉了这位秦使到军中,到时才好扯起虎皮充大旗嘛。
  待李迷夏告辞离去,刘文静看着面前的一纸租约,面带微笑。
  “这李迷夏,还真是,之前我们提出数次要把使馆前这条街租来做秦商经营之用,欲为秦租界,可他就是不肯答应。如今有求于员外郎了,倒是答应的痛快,不但把这条街租了,还把旁边好大的那片空地也一并租给我们了。”
  刘文静呵呵道,“这条街本就处于城边一角,比较偏僻,现在我们租下来,他又不亏什么。就算再给我们块空地,我们组织秦商盖了商铺宅子,他还能多收点租税呢。”
  至于说租界里的治外法权,反正以如今大秦之强大,在穹隆银堡犯事的秦商,象雄也不敢直接处置,一般都是通知大使馆,一起审理。多数情况下,这些犯事的秦商,都能花钱消罪,多数还是交回给大使馆这边来处置的。
  故此,现在划租界,确定治外法权,在租界内实行秦律,也没什么。
  李迷夏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当然就大方起来。
  刘文静清楚的知道,李迷夏非让他参加象雄军,其实就是为了打大秦的旗帜。
  “象雄欲出兵多少?”
  李迷夏说是要出兵十万,但事实上,现在的象雄早就衰弱,连五万之兵都未必拿的出手。虽说他们占据阿象雄高原,但高原上却还没有卫藏那样的农业条件,以畜牧为主的象雄,如今才借了丝路的便利,富裕了些。
  “象雄全国之兵也不过五万左右,这次实际是打算出兵两万,也算是下了血本了。李迷夏会亲自统兵,邀我为观军容使。”
  “大使,此事是否要先奏报朝廷呢?”
  “无妨,象雄出兵吐蕃,本就是朝廷诏令,我这个驻象雄大使,做个观军容使不逾越。”
  刘文静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官,作为曾经李渊唐国的重要大臣,他以谋略见长。哪怕曾经浅水原兵败,但也不影响他的洞察本事。
  他也并不甘于在大秦只做一个六品的礼部员外郎,员外郎员外郎,就是额员之外,现如今驻藩大使,或出使藩国的使臣,一般都会授这个礼部员外郎之职,可谓是极不值钱的职务了。
  若想往上走,甚至完成心中的宰相梦,按部就班是不行的。
  刘文静是个有野心的人,当初他投李渊,最终李渊失败,可以说这是他输的最惨的一次,如今机会就在面前,他哪肯错过。
  就算象雄王不来找他,他也一样会主动去找象雄王。
  只是他料到象雄王肯定会先来找他,故此才稳坐钓鱼台,坐等鱼儿上钩。


第1257章 女王
  洛阳。
  芒波结·孙波有些不安的站在殿外等候。
  作为苏毗国的逃亡王子,这些年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吐蕃人一直在追捕他,他先后逃亡吐谷浑、高昌,最后逃到龟兹,逃到了西突厥射匮可汗的王庭。靠着逃出来时带的那些苏毗宝物,射匮答应护庇他,从此他留在了西域。
  虽然有了射匮可汗的护庇,吐蕃人再无法追杀他,可他的心里,却无时无刻的不想着复仇。
  复家仇,复国仇。
  他要复苏毗国。
  可惜,射匮可汗得了他的宝物后却只答应保护他的安全,却并不愿意借兵给他去征讨遥远的吐蕃国。
  蹉跎多年,王子也已经老去,就当他以为此生再无法回到故国时,不料秦军攻破了三弥山,甚至一路追杀到了石国千泉新汗庭。
  射匮可汗一败再败,最后带着少数部落一路西迁,再无消息,他在千泉被俘。
  “孙波王子,陛下召你入见。”一名秦人内侍打断了他的记忆,他连忙叉手行礼。
  当他进入大殿,看到上首那位气度非凡的年轻皇帝时,终于再度激动起来。他心底那颗压抑多年的复仇火种重新点燃,射匮可汗帮不了他的事情,这位皇帝能帮到他。
  从西域来到中原,一路之上,他见识到了秦军的强悍。
  经过伊丽诸侯封地,再到安西三郡,再穿过狭长的河西走廊,来到陇右关中,再出潼关进入中原。
  所经之地,无比强大繁盛。
  这里的城池高大坚固,这里的百姓众多,这里的军队彪悍骁勇。
  沿途,他听过太多关于这位皇帝的传说了。
  “芒波结·孙波拜见大秦皇帝!”
  王子跪拜天子。
  罗成微微笑着挥手,“王子请起。”
  苏毗又名孙波,是古羌族之一,信巫鬼神,崇拜羱羝。
  羱是似羊的野牲(野盘羊),羝是公羊,苏毗人把羱羝叫做念,又称为念神,称念青唐古拉山为“大念神”。
  他们又信奉阿修罗神,阿修罗神则为田地神。
  “朕听说苏毗本名孙波,曾是古象雄联盟的古邦之一,后来脱离象雄自建部落联盟,代代相传,国中以大小女王当政。”
  孙波王子的母亲,便是末代女王。本是苏毗小女王,因大女王昏馈,于是国内贵族们向吐蕃借兵,推翻了大女王拥小女王为大女王。
  结果这位继位的大女王却用人不当,导致更大的内乱,最终引的吐蕃再次乘机插手,直接吞并了苏毗。
  “回陛下,我苏毗有人口三万余户,以农牧业、狩猎为主,兼有矿业,产盐、铁、瑜石,向天竺贩盐,得利甚丰,又向与中原交往。吐蕃便是贪图我苏毗之富裕,强灭我国,请求圣天子我为苏毗作主,助我苏毗复国。”
  吐蕃内乱,这正是苏毗复国的大好时机。
  当然,得有秦人的支持,若无秦军支持,想复国并不容易。
  罗成笑呵呵的看着这位孙波王子,找他来,当然是要借他的王子身份,至于说苏毗复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和利益。
  大秦当然是乐于看到苏毗从吐蕃中再次脱离出来,但如果有可能,大秦更希望脱离吐蕃的苏毗转投到大秦的怀中。
  最差,也是苏毗独立,其次是向大秦称臣为藩属,至于最理想的,则是苏毗如吐谷浑一样,直接就成为大秦的直辖道郡。
  不过罗成也知道,现在大秦与苏毗之间,还有多弥、白兰两羌国在,吐谷浑羌也还未扫尽,所以说眼下把苏毗直接纳为直辖,并不现实。
  苏毗王子逃亡在外多年,就算秦军送他回去,也仅仅只能是让秦军有个插手的口子而已。
  “朕早听闻王子复国心切,逃亡在外多年,也心心念念,很是感动。苏毗如此悠久的一个古羌国,怎么能让吐蕃这样侵略吞并呢。朕愿为王子主持正义,就是不知道王子愿不愿意接受大秦的帮助和册封?”
  苏毗王子兴奋的溢于言表。
  “愿意,愿意,小臣愿意!”
  皇帝说了册封,孙波王子一样愿意。
  “苏毗若能复国,以后世世代代都永奉中原大秦为宗主国,愿世代为藩属。”
  罗成对这位聪明的王子很满意。
  当下口宣谕旨。
  “册封孙波王子为大秦骠骑大将军,青唐郡公、苏毗国王!”
  王子激动万分。
  苏毗灭亡前,已经从原始部落发展到了奴隶制阶段,有户三万余,将近二十万国民,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奴隶。
  可以说,其地盘和人口,之前都是远超吐蕃的,但因内乱而亡。
  苏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女国。
  在苏毗国,有大小女王,王位由女王终身把持,女王死后,再求死者族中贤女二人,一人为女王,一人为小女王,共主国政,女王每五天听朝政一次,小女王则协助管理。
  而女王的丈夫,号曰金聚,不知政事。在苏毗语中,金聚意为家人之意,女王丈夫无权处理政事,只负责从事战争或是耕种。
  国中也是贵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甚至苏毗还有一女多夫的习俗,往往是兄弟共妻,家中女人当家。
  国中崇尚山神、树神、田地神等。
  苏毗的贵族死后,要先剥取皮,以金屑和骨肉置于瓶内而埋之,经一年,又与其皮纳于铁器埋之。
  他们也跟吐蕃人一样,有赭面的习俗,无论男女均以彩色绘面,甚至一天之中,涂改数个颜色。
  罗成知道,在金川一带,还有一个东女国,也是以女王主政,风俗类似。
  “陛下,小臣是男子,以苏毗风俗怕是不能担任国王。”
  罗成却道,“旧的苏毗已经亡国,如今要由你来开创一个新的苏毗国,旧的苏毗已经成为过去,女王当政的时代也过去了,朕相信,你更适合担任新的苏毗国王。”
  王子还有些犹豫。
  “放心吧,朕会派兵护送你回苏毗,助你击败吐蕃军,恢复苏毗故国,只要你以后能够牢记今日对朕所发之誓言,那么大臣自会庇护自己的藩邦属国!”
  王子再次下跪。
  “小臣与苏毗,永不敢背叛大秦!不敢背叛圣人!”


第1258章 大司马
  “晋王玄策为从五品下游击将军阶,加苏毗道行军总管,统一厢步骑四千,护送苏毗国王回国!”
  朝堂上。
  对于吐蕃内乱,宰辅大臣们都认为当趁此良机削弱吐蕃。
  皇帝提出诏令象雄出手吐蕃助平叛乱这一手,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都知道象雄与吐蕃关系紧张,本来吐蕃赞普死前就准备西征象雄,现在让象雄帮忙入吐蕃平乱,这不摆明了让他们趁机痛打吐蕃落水狗吗?
  但这个结果正是朝廷想要的,朝廷说是让象雄出兵平乱,至于结果象雄趁火打劫,这也怪不到朝廷头上来啊。
  而这边又派兵送苏毗王子回去复国,就更没人反对了。
  理由是当初吐蕃出兵吞并苏毗,是侵略之举,因为苏毗曾向隋朝称臣进贡,所以继承了隋朝的大秦,自然便是苏毗的宗室国,有保护属国的义务。
  现在让苏毗复国,名正言顺。
  至于是否趁火打劫,就仁者见仁了。
  几乎是同时,皇帝又下诏册封了多弥国王为玉树侯、镇军大将军。册封白兰国王为达日侯,镇军大将军。
  如此一来,东面诸羌,已经被朝廷杀的杀降的降,如今已被设立了西山道,党项羌、东女国、嘉良夷、白狼羌、迷桑、春桑等诸部羌夷,虽也还有不少在负隅顽抗,可西山道已经设立,朝廷修建了数座大城,开始沿山谷建立堡垒驿站,迁移汉人移民,跟羌人在逐山逐谷的争夺,不少羌人已经归附。
  现在,西面的多弥、白兰、苏毗这三大羌国,如今也各都脱离吐蕃,转向大秦称臣进贡。皇帝也没有如西山那边,直接设道,而是鉴于这边的高原地势,加上地广人稀等情况,于是只是把三国纳为藩属。
  可不管怎么说,原本这些都是已经向吐蕃称臣进贡的,现在转而向大秦称臣进贡,这就是个巨大的转变。
  从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直到澜沧江的上游源头,这都是苏毗的地盘,吐蕃夺了苏毗,就有了牧场战马,也有了产盐地,他们就不再仅限于卫藏诸河谷里做一个农耕邦国。
  可以说,苏毗正是吐蕃日后成为高原霸主的关键一步。
  拿下苏毗,然后是征服多弥和白兰,进而攻夺青海,这才有了后来的称霸西面几百年。
  但现在,朝廷控制了吐谷浑,又把苏毗这三羌拉过来,又让象雄趁击打落水狗,还把东面的诸羌抢先动手,设立西山道,以堡垒城池推进,化做堡垒链封锁死这些羌落,让他们再无法倒向吐蕃,也使得吐蕃绝无机会再如历史般向云南、四川这边拓展。
  高原之地,朝廷暂时还没有这个余力打过去,但几个方向,都开始封堵,不给吐蕃人机会了。
  对于朝廷的这些中枢决策,下面也有一些官员不太懂战略,上言说如今江南三藩未平,却四处伸手到万里之外去,又是安东与百济倭国用兵,又是出兵西山,派兵苏毗,还有西域那边也从没停止过用兵,再加上朝廷又要管漠北的薛延陀和回纥,这是管的太多了。
  甚至有些书生直接在报纸上发表时文,抨击议论朝政。
  “无知书生。”
  刚刚从西北回朝,被皇帝新授为兵部尚书的秦琼摇头道。
  秦琼还朝,授兵部尚书,紧接又拜为平章事,入政事堂成为宰相。
  这在朝野,也是引起了巨大反响的,无他,秦琼是纯粹的武将,虽说是皇帝表兄,骁勇善战,但是这位并没多久独镇一方的经验。
  但皇帝却以秦琼去年大战时,坐镇青海,指挥河陇战局有功有由,这次突然就调秦琼入朝,拜他为宰相。
  这还是枢密使不再拜相后,第一位拜相的武将。
  之前的兵部尚书,可是一位文臣。
  出将入相,结合此前几次下诏,要求提升军人地位的诏令,朝野都是一片惊叹。甚至有不少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