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来,其实新罗与中原的饮食其实也很接近,毕竟他们也是农耕文明,此时也普遍种植粟谷、高粱、大豆、大麦和稻子等。
粮食结构决定了人们的主食结构,而新罗人也普遍饲养牛马猪狗鸡鸭等。不过总的来说,不同的地区,还是会慢慢的形成自己一些独特的饮食生活习惯的。
比如新罗人喜欢用大豆榨油,做大酱,甚至喜欢把鱼和肉做成干或酱长期保存。
公主给罗成弄来一份密麻花。
“密麻花?”
可罗成印象里面,最有名的麻花应当是天津大麻花嘛,那是油炸的面食。可是公主弄来的这份密麻花,据她介绍,却是将牛肉、鸡肉、猪肉等经煮、晒加工而成,这应当算是一种肉干了。
吃了一点,发现居然很意外,味道不错。
“听说你们新罗人很喜欢弄泡菜。”
“圣人也知道新罗泡菜?在我们新罗,确实家家户户的百姓都会制作泡菜。”
公主似乎很意外皇帝知道新罗泡菜,也很欣喜,当下便真的却取来一坛泡菜,这都是她去新罗带来的家乡之物,平时吃一点这些,总会感觉好些。
白玉盘中装上一盘盘的泡菜,有泡白菜,也有泡萝卜等,不过与后世寻常见的韩式泡菜的色泽鲜红艳丽不同,这些泡菜大多只是本色,也没有那股子扑鼻的辣味。
想想也对,这个时候并没有辣椒,只有一些茱萸或是一些野山椒,跟辣椒还是完全不同的。
尝一口,还不错,倒有四川泡菜的感觉。
“臣妾还从新罗带了些年糕、油密果、花茶、柿饼汁、酱鱼等,陛下要尝尝吗?”
“好啊,都弄点来尝尝。”
“其实我们新罗有许多好吃的食物,只是不能一一带来给陛下品尝。”
罗成嚼着密麻花,“中原地大特博,各式美食更多,有机会你也多尝尝。”
跟中原比美食,新罗那真是差的远,不过对于公主来说,新罗食物那代表的是家乡的味道,又不一样。
两个琉璃杯,注满红葡萄酒。
“来,干一杯。”
公主饮了一小口,脸上就飞起了红晕。
泡菜配上一小碗砂锅粥,确实很不错。
“公主喜欢家乡的味道,以后朕让新罗四时进贡些来,让新罗连同送些好厨子来,以后公主天天都能吃到。”
德曼公主见罗成几下喝完一碗粥,便又起身帮他再盛了一碗。
“陛下,臣妾听闻倭军先锋万人,已经在百济沿海登岸,陛下为何迟迟不发兵增援安东?”
罗成笑笑。
“公主有所不知,朕虽未发大军增援安东,但是也令安东诸郡尽起兵马。安东道表面上只一万二千府兵,可实际上还有先前裁撤的三万余精锐战士,他们退役后转为预备役,战时接受征召,可立即转为战士。何况,辽东也随时可增援,另外靺鞨以及奚、契丹等藩属,也都随时待命南下。”
只要形势还没失控,朝廷就没必要增派兵马,派的兵越多,后勤压力越大。罗成也没想着三五月时间就结束这场战争。
更别说,其实皇帝还有另一个杀手锏。
“实不相瞒,朕已经派出渤海商船队出发。刚接到的消息,渤海商船使韦忠贤回奏,他率船队登上了百济东南的耽罗岛,击败了岛上归附百济的州胡。”
公主对于这个耽罗岛倒也不陌生,这是百济东南最大的一座岛。
岛上之民,与半岛上的人语言风俗皆不一,十分落后。
距离百济沿海不过八十里而已。
秦军舰队若占领此岛,对百济来说,威胁十分大,尤其是对倭人的威胁极大。
只是她不太明白的是,皇帝为何派一支商船队过去。
“朕这支渤海商船队可不简单,皇家所有,拥有三十多条宝船,其余大小船只上百艘,并有整整两个整编团的护卫,四千精锐战士。”
耽罗岛上的州胡,据考证他们本是中原东夷的一支,后来飘洋过海来到这座大岛上生活,传承一代又一代,中原称此岛为东瀛州、东屠、海上东夷、岛夷等名。
这些人十分原始落后,没有城池,居住茅草屋,种地也不知道用牛,过着极原始落后的生活。
其面积,也就是差不多中原一般县的大小,虽然其岛民世代以高乙那部为国王,但这种岛夷面对着韦忠贤率领的皇家渤海舰队,不堪一击。
韦忠贤带人登陆,直接就破了对方没城墙都没有的王都,生擒了他们的国王和大臣们,十分轻松的就灭掉了这个小小岛国。
韦忠贤在岛上插起了大秦旗帜,并奏称说此岛气候不错,适合养马,因此向皇帝建议将此岛隶属于渤海舰队之下,在此养马,并作为舰队的一个补给点港口,在此建港筑堡屯兵。
罗成也知道这就是后来的济州岛,元朝时,这里还是蒙古人的养马基地,养了数万匹马在岛上,而且岛上的桔子很有名。
当然,这里的风光也是很美的。
韦忠贤很有野心,想把耽罗岛作为舰队的私岛,不过罗成却并未答应,而是直接把耽罗岛命名为东瀛县,隶属于淮南道广陵郡下,这个距离广陵城足有千里距离的县,无疑是块飞地,可罗成不在意这些。
隶属广陵郡,但又划给渤海舰队托管,作为渤海舰队的一个补给港。
德曼公主笑笑。
“陛下攻夺此岛,看来不仅仅是冲着百济去的,似乎还是剑指倭国啊。”
“倭人胆大包天,敢联百济反秦,就得承担后果。朕听闻倭人第一批大军就有两万八,后续还将有好几万,他们似乎准备集全国之力增援百济了,那朕就要让他们都在海上喂了鱼。”
第1247章 韦忠贤
百济,西南。
荣山江畔,勿阿兮郡城。
倭国摄政皇太子厩户的同母弟来目皇子统兵一万为前锋,在三百多条倭船的运送下,一路抵达百此处。
“不曾想,我竟然能登上百济之土地。”
来目皇子身披一套自中原大秦进口的明光铠甲,这一套铠甲深得他的喜爱,花费三百两黄金,但他觉得很值。比起倭人自产的那种皮甲防御不知道提高多少倍,虽说沉重了点,可穿在身上既结实又威风。
再配上从中原购买的环首横刀、斩马剑、马槊、强弓这些装备,那真是威风凛凛。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太贵,这些秦人的装备是真好,可也是真贵。
他身上全套下来,花了五百两黄金,还没算那几匹心爱的战马,那几匹马都又花了五百两黄金。
但他觉得贵虽贵,但挺值。
毕竟倭国的装备还是相差太远,甲只有皮甲,铁甲极少且防御性能差。就算是皮甲,也不是所有倭军都能装备的了的。
至于说刀,倭国普遍使用的还是类似于中原汉代的那种直刀,铁制刀,相比起秦人这种钢质横刀,性能相差太远。
倭人直铁刀一般只五尺不到,轻薄,破甲能力不强,同时硬度也不够。
至于说弓,那就更差的远了,此时倭人主要是用竹弓,威力极弱。且倭军一般都是采用平射,两军交战,往往得走近到五六步时,才开始对射。
而且倭人几乎没有真正的骑兵。
因为他们的马太矮小了,只有三四尺高的马,只适合于耕地或驮运,倭人的马头也比较奇怪,不是高昂着的,颈部比较平直,看起来矮胖而不威武,腿部粗短,适合山地生活。
速度也慢。
跟中原的战马一比,那是相差太远,连高句丽人的马都比不过,更别说其它更优秀的河曲马等马种了。
没有好马,自然就没有骑兵。
倭人中也一直没有像样的真正骑兵,每年从百济或秦国进口一些马匹,可基本能买到的都是阉割的公马。
公马更高大威猛适合做骑兵战马,可公马如果不阉割也会有麻烦。倭人当然也想买些没阉割的马来改良马种,奈何秦人却是坚决不卖的。
站在勿阿兮的城头上,看着城外的连营,还有城外江中的那白帆一片,来目皇子很兴奋。
百济人说秦人无力增兵半岛,如今半岛上仅有一万二的军队,这让他觉得这次他们出兵必胜了。
秦人虽然甲坚刀利战马劲,可是他们却鞭长莫及。
“等这次击败秦人,到时一定要百济把缴获的秦军武器铠甲装备,尤其是战马多分些给我大和国。”
一想想秦人的那些装备,他就不由的感叹连连,羡慕妒忌万分。
秦人的铠甲,秦人的弓弩,秦人的战马,秦人的马槊长矛等多好,若是他们大和的军队,也有如此装备,以大和勇士们的勇猛,绝对能够碾压那些秦人。
他们大和到现在却连一把合格的长矛都制不出,虽说曾经也从中原汉人那学到了青铜长矛的制作技术,可到如今,青铜矛早就落后不实用了。
但他们能偏制出铁直刀,却制不出好的长矛,因此大和军队直到现在,也没有正式的长矛兵出现。
相距三百里外。
东屠岛上。
韦忠贤正听取着手下的禀报。
“倭人大将来目王子率一万倭军,已入荣山江口,驻于勿阿兮郡城之中,当地百济官员正供给其粮草补给。”
“勿阿兮,这算什么名字?这百济不是号称小中华吗?学习我中原儒家文化三百年了,就学出这么个结果,连个地名都取不好。”
副使程名振笑着道,“还请公公给取一个,反正马上这城池就将是我们大秦的了。”
“勿阿兮,不如改名务安,务必安宁。”
“好,这名字好,公公大才。”
一群人一起拍起马屁来。
渤海舰队作为皇家商贸舰队,虽说有强悍的护卫队,但又比较特殊,并不是真正的朝廷官军。
因此在这舰队里,为首的商贸使却是宫里来的宦官,当然,四千精锐护卫,也自然还是要由原来禁军中的将领指挥的。
程名振也是当年皇帝打辽东时的老部下了,当初皇帝转战鸭绿江南时,他那时随宋老生守大行城,还曾奉命蹲守江口海岛上许久呢。
资格也还算老,不过程名振在禁军时犯了点错,也不算什么太大的错误,但有点经济和生活作风问题,于是最终从禁军现役退出,被安排到了渤海舰队担任了副使,协助宦官韦忠贤。
他在舰队里,主要就负责打仗的事情,其它的不管。
麾下四千精锐,皆听他指挥。
“程副使,你说我们直接进攻荣山江口,会不会有些过于轻敌了些。毕竟,倭人有一万,百济人也还不少,而且他们是据城占江,我们不论是数量还是地利都不如对方啊。”韦忠贤有些谨慎。
毕竟皇帝把这支舰队交他手上,过去也都是做做贸易,也没差错,可现在要打仗,这就非他所长了。
“公公,倭人别说是一万,就是再来一两万都不用担忧,他们还是老式的硬帆船,而且都是比较小的硬帆船,船虽多又有何用?至于说务安城,也不用担忧,击败倭人和百济人,这城自然就是我们的了。”
“请公公放心,有我老程和四千虎贲在,此战必胜。”
程名振生活作风不检点,但要说这打仗却是好手,否则皇帝也不可能让他来做舰队副使,给他四千退役禁军。
“要不再考虑一下?请示一下圣人?”韦忠贤又问。
“公公,战场之上,当机立断啊。陛下既然给了我们旨意,那如何做好就是我们的事情,如果事事请问陛下,岂不是显得我等无能?公公只需坐镇东屠岛上,老程我亲率舰队前往讨虏。”
韦忠贤见程名振如此自信,想想他的话也有道理,事事请示皇帝,那岂不是显得他韦忠贤太无能嘛,到时万一皇帝再另派一人来接手舰队,岂不糟糕。
“好,干他。不过,本使与程副使一起率舰队前往,共同讨倭!”
第1248章 黑火绽放
耽罗岛至勿阿兮不过三百里。
程名振发下命令,全舰队起航直向百济。
一天时间,便抵达荣山江江口附近,程名振没急着入江,而是先在附近海岸的一座荒岛后下锚休息一晚。
待第二天还微微亮之时,他才下令舰队收锚入江。
舰队溯江而上。
待靠近倭人舰队时,倭人还毫无准备呢。
老程身披铠甲,手执长矛站在船头。
“这些倭人决想不到,老子会从背后突袭,进攻!”
此时,江面已经并不算宽。
一面是靠近城边的三百多条倭船,挤的密密麻麻依靠,都收了帆下了锚,船上的倭兵、水手,也多上岸休息。
而另一面,秦军趁着晨雾突袭而至,三十多条大宝船打头阵,四面是一百多条武装商船护卫。
浩浩荡荡杀至。
韦忠贤也料不到倭人居然如此大意,当下兴奋的道,“今日就要来个火烧赤壁,准备放火箭!”
程名振赶紧叫且慢。
“怎么?”
“韦公公倒是想了个好计谋,不过火攻是好计,但咱们现在下游,江面又窄,若是倭船一烧起来,只怕会危及我们舰队。现在倭人还没发现咱们,正好从北岸边绕到他们上游,然后再以火箭攻之,则大功可成也。”
韦忠贤听了不由的擦了把汗,确实,这里江面已经很狭窄,双方几百条船靠这么近,江面都没了空当。若是倭人船只火起,到时顺江而下,岂不是危及他们。
“我正是这个意思,绕到上游,然后放火箭。”
“公公高明,我这就下令。”
江上,倭人也终于发现了秦军舰船。
倭人四下鼓躁起来。
“不要管他们,争抢上游!”
程名振有过剿海贼的经验,对水战还是懂不少的。
但眼下不比平常海上剿贼,在海上,海面宽广,更好操作,上不上风其实都无所谓,毕竟一般海贼可没有他们船多船大。
但现在嘛,江面狭窄,船只又多,还是争抢上游关键。
岸上倭人哇哇叫着奔向船只,准备上船拦截。
而一些倭船已经扬起帆,正划着浆过来。
“还靠划浆的船,也敢来拦我们,真是找死!”
一条宝船上,舱中护卫已经全数登上甲板。
船上水手们继续在驾船上游,护卫们却已经拉开了弓弦,更有弩兵已经把船舱侧舷的弩窗打开,一架架绞床弩已经就位。
一条倭船简陋无比,只着兜裆布的倭人水手奋力的划动着浆,不要命似的向宝船冲来。
船上,立着二十余个倭兵,他们多数手持着直铁刀,有少数提着薙刀,这是一种长柄武器,犹如一根长棍上加了一支眉尖刀。因倭人不懂长矛制作方法,于是便打造这种薙刀代替长矛。
这些倭人面对着巨大的宝船,却似乎毫无畏惧。
“这些倭贼怎么如此狂?”
远处,众船护卫争渡上游的旗舰甲板上,韦忠贤惊讶。
“不过是无知而无畏也,等他们尝到我战舰厉害,就知道怕了。”程名振倒是不觉得什么,以前他们航行海上,也经常有那些胆大的海贼来劫,有的驾条小船就敢来打劫,不过是没吃过亏,不晓得厉害而已。
旅顺号宝船,这是一条长达三十丈的巨大宝船,属于最顶级的宝船,四桅大船。
拥有三层的甲板。
不仅仅是甲板上架有神机炮,就是舱里,每侧船舷都装备着不少床弩,打开弩窗,一侧船舷上一层就有十二架弩床。
“别让倭人靠近了!”
舰上,护卫都头高声喝令。
舱中,弩队长正在指挥各弩床就位。
“先别用黑火弩,咱们还没到上游去,就用普通的弩。”
江上不比大海,虽有波涛但起伏不大,这对于三十丈宝船上的弩手们来说,这跟平地没什么区别,而且是对小倭船居高临下之势。
倭人还在猛划船。
“这船上怎么开了这么多窗?”一个倭人问另一人。
“或许船太大,通风用的吧。”
话未落,突然那些舷窗中射出一支支大弩枪来。
强大的绞床弩以棘轮上弦,其威力极其强劲,能射七百步远。
旅顺号一侧几十架弩床对着那条小船齐射,距离不过数十步,几乎全都命中。
刚才还在问为何有那么多窗的倭人,只听的尖啸巨响传来,下一步就被巨弩击胸。
如鸡蛋粗的大弩枪命中那人胸口,直接就把他穿透,胸口一个巨大的血洞,人当场就死了。
那条并不算大的简陋倭船,一下子中了这么多弩,直接船身上都被穿了好多个沿,立时就开始漏水了。
至于船上的那十几个水手和二十多个倭兵,更是死伤大半。
倒霉的倭船上一片鬼哭狼嚎,刚才他们还想着要跳上那条大船,然后砍翻船上的人,抢光船上的东西。
可谁料,仅一轮攻击,他们就船洞穿,人死伤大半。
“别射了,寻找下一个目标。”
弩队长喝声,制止了准备继续装填弩枪的弩兵。
这么一小条船,刚才那轮齐射都是浪费。
顶层甲板上。
弩手们站在船舷,手持着弩机,冷酷无情的盯着那条正沉没的船上倭人,看着他们无奈的跳船。
可是他们却不会放过他们。
落水的倭人扑腾着水花,试图游到其它船上。
但早已经锁定他们的弩手们,却扣动了弩机,一枚枚弩钉把这些刚还狂妄不已的倭兵射杀。
江面上,一团团的血花绽开。
倭贼渐停止挣扎,脸上带着惊惧与不甘,缓缓的沉入江底。
战鼓擂动。
秦军舰队正疾驶而上。
倭人还狂叫着登船,一条又一条的冲过来试图拦截和包围秦人大船,想要登船夺船。
可是小小的倭船,根本无法靠近大宝船。
不过片刻,已经有十几条倭船被击沉。
渤海舰队也终于驶到倭人上游。
看到更多的倭船奋勇争先的追上来,程名振站在甲板上呵呵大笑。
“这些愚蠢的倭人啊,难道连半点水战兵法都不懂?我大秦舰队都已经在这狭窄的江面上抢占了上游,他们还这样挤做一团追来,就不怕火?”
“或许他们读书少,不知道三国火烧赤壁之事。”韦忠贤嘿嘿笑道。
“那就怪不了别人了,等下次投胎转世后,记得一定要多读些书才行啊。”
程名振挥手。
三十多条大宝船上层甲板上的神机炮终于得到了命令。
炮手从箱子里取出一枚枚黑火弹,这里面灌装的是来自延安等地产的石脂,一点火,便成难以扑灭的黑火。
水战之时,用来攻击船只,那是威猛无比。
黑火弹放入投掷筐,点燃引线,然后被神机炮抛射出去。
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后,落入了下游争先恐后追过来的倭人船队中。
黑火球砸落倭船上,皮袋破裂,袋中黑油溅开,如绽放的黑色花朵。只是这花朵并不美丽,甚至有些脏。
下一刻,黑色的花朵被引燃,倭船上猛的窜起火焰。
火苗与黑花相结合,立时就燃起猛烈大火。
倭人赶紧提水去浇,可一桶水扑上去,不但没有扑灭,反而让那火焰升腾的更高,火势更猛。
倭人大喊,叫提更多水来浇。
可浇水越多,火越大,一条倭船很快就被火焰包裹,熊熊燃烧,那些倭人也逃之不及,被火焰吞噬!
第1249章 倭军覆灭
黑火蔓延。
很快整个倭人舰队,三百多条船便都被这黑火吞噬。
这延安所产之石脂,遇火则燃,水扑不灭,甚至能够在江面水上照样燃烧。倭人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他们徒劳的试图打水浇火,可只是越浇越凶。
不论是船还是人,一旦沾染上这黑火,根本就扑不灭,只能眼看着为火焰吞噬。
有如人间地狱,到处是惨叫哀嚎。
来目皇子的船较大,他试图冲出火海,可是前后都是被黑火吞噬的船,甚至有的船为了逃离而四下乱撞,撞碎了许多船,却越发导致船只混杂一起,堵住进退之路。
一些撞散的碎片上沾着黑火,也顺水漂到其它船边,引燃了其它的船只。
左冲右突,可始终却逃不脱。
几名倭将喊来目皇子跳船,可皇子却根本不会水。这次他奉摄政太子皇兄之命为大将军,统领倭军,但那也不过是因为他身份高,而且摄政皇太子并不想让苏我氏的人来担任大将军之职。
可谁能想到,出师不利呢。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那是地狱里放出来的恶魔,秦人都是魔鬼!”
几名倭将顾不得其它,抱起皇子就跳下了海。
南岸。
百济人惊呆的看着眼前这一切。
三百多条倭船啊,瞬间就没了。
一万倭军,起码有一半跑上了船,之前他们还嚣张无比,想要围歼秦军舰队,谁想这么会功夫,倭军舰队倒已经先葬身火海全军覆没了。
“擂鼓!登陆!”
韦忠贤看着那葬身火海的倭人舰队,兴奋的脸都通红了,这可是巨大的功勋啊,这一把火就烧掉了倭人几百条船,起码四五千倭贼呢。
战鼓擂响。
旗舰渤海号的桅杆顶上,已经升起了进攻的三面红色令旗。
黑火无情,然而已经处于上游的渤海舰队却毫发无伤。
舰队一分为二。
大宝船开始靠近南岸,放下一队队的护卫队战士登陆,而小一些的武装商船,则继续游弋在江面上,以弓弩射杀那些落水的倭贼。
“谁也别想挡住我们!”韦忠贤哈哈大笑。
披戴好铠甲的程名振对他一叉手,“属下先上岸去为韦公夺了那务安城。”
“好好好!”韦忠贤这回倒没争了。
岸上还有好几千刚才来不及上船的倭人呢,还有一两千的百济人。
倭人已经丧胆。
虽然岸上还有几千,可他们却没有人来试图拦截在上游靠岸登陆的秦人。他们还处于巨大的震惊之中。
几千人马,还有三百多条船,就这样没了?
那该死的黑火,到底是什么?
没有人知道。
许多倭人纷纷喊着恶鬼魔鬼,甚至跪地哭泣。
没见面世面的小倭贼,懵了。
程名振骑着自己的战马跳上岸,直接拿起了自己的武器晨星。这是一把流星锤,仿链枷制成,但把前端的那根枷棒改成了一只拳头大的铁锤,上面还布满尖钉。
尤其是他这把锤长柄这端很长,这是一把双手的长柄流星锤,配上中间的铁链,几乎可无视盾牌防御,也无视盔甲,在马上借助战马冲击的力量和速度,基本上没有人挡的住一击。
全副武装的秦人在岸边迅速整队,趁着倭人还懵逼的空档,他们毫不客气的杀了过去。
直到秦军已经杀到倭人不过百余步外,倭人才终于慌张起来。
有人在大声的怒喝叫骂,倭贼开始整队。
他们提着竹弓,披着皮甲,有的甚至只有竹甲布衣,许多倭人还打着赤脚。
提着木盾铁刀的站到了前面,拿着竹弓的站到后面,手持着长柄薙刀的站到两侧,骑着矮马的军官们站在后面押阵。
相近百步。
倭人的阵形还十分混乱。
可秦军的弩手们却已经开始放弩。
这么远的距离,倭人想都没想到秦人就能射过来,许多人还疑惑的看着秦人射上天的弩呢。
结果下一刻,弩如雨下。
一支支的短弩钉带着尖厉的破空声覆盖了倭人前阵。
没什么甲的倭人,瞬间就尝到了秦弩的厉害,前阵瞬间就空掉了大半,中到要害者直接死亡,就算是运气好点的只是伤到肩背脚背之类的,也都躺在地上痛快的叫唤。
但秦人却没放过他们。
第一阵弩过后,几乎是没停顿的第二阵又过来了。
秦军缓缓的向前推进。
三阵弩箭过后,已经很近了。
这时所有步兵们都开始拿弓射。
又是三连射。
几千倭军已经东倒西歪,阵列也都稀稀疏疏。
倭人终于崩溃了,有人开始转身而逃。
毕竟无知无畏,可见识到了秦人的厉害,他们就只剩下了恐惧。
程名振哈哈大笑着,提着他的晨星流星锤策马从步兵两翼冲了出来,轻骑数量并不多,也就几百骑。
可是在这个时候,已经士气丧尽的倭贼,哪还能承受的了轻骑的追击冲撞。
流星锤左敲右砸,如同砸地里的瓜果一样,一砸一碎。
程名振杀的痛快,已经顾不上后面的步后没跟上了,就这样带着几百轻骑直接就把几千倭贼败军,杀了个七零八散,然后干脆直接冲到了务安城下。
百济人正哭爹喊娘的往城里逃呢,城中守官,连门都已经关不上了。
几百秦骑呼啸而至,硬生生的踏出一条血路。
骑士们左手举着盾,右手拿着刀,疾驰入城。
城门守军弃门而逃。
等步兵们赶到的时候,务安城中百济官兵已经逃的逃,降的降了。
务安郡城,攻下。
击败倭军和百济军只用了一个时辰左右,但接下来扫荡这些残敌,却反而用了三天时间。
三天后,总算是荡尽残敌。
一万倭军,葬身火海或是荣山江底的约有两千多,被俘的则有七千多,而两千多百济军,战死的也有三百多,其余皆被俘。
倭人三百多条船,全都被烧毁了。
务安郡虽是临海的城池,但只是一座小城,这里人口没多久,不过好在百济人为倭军准备了不少的钱粮,倒是便宜了韦忠贤和程名振他们。
渤海舰队夺下务安城,大破倭百联军,俘虏敌军万人,百姓两万余,斩敌三千,可舰队一船未损,士兵不过伤亡数十而已。
韦忠贤兴奋的亲自向皇帝上奏报捷,“大捷,奴已率渤海舰队率先攻入百济,并大破倭贼!”
第1250章 积极进取的渤海舰队
韦忠贤有些舍不得刚打下来的务安城,这可是他亲率舰队打下来的。但程名振提醒他,孤城难守。
他们渤海舰队的优势是在海上,但如果舍不得这座百济城池,那会陷入被动之中。
“韦公公,务本城已经攻破了,奏捷的奏章也送上去了。现在城里的人口、钱粮、牲畜我等也已经收缴一空,没必要再留下来了,咱们把战俘、人口、牲畜、钱粮带走就行了。”
“真不能守?”韦忠贤坐在务安城的城主府中,他还刚刚亲自给务安城题写了城门名字呢。
“咱们先撤回耽罗岛休整一下,把这些战利品先送回去,休整一下,然后再来就是,这百济沿海这么广阔,咱们哪都可以打。甚至,还可以去倭国转转嘛。”
韦忠贤想想,似乎也对。
“好吧,撤吧。”
咬咬牙,“不过咱也不能把这郡城白白交给百济人,就仿当年圣人在高句丽平壤的法子,咱们也让这些俘虏把城池拆了,把壕沟填了。把地里的庄稼全收了,甚至咱们把这河堤也给他掘了,城外所有的村庄烧了,井给埋了!”
阉人狠起来,有时可是比正常人更狠。
程名振就没想到这些,他想的只是干一票就走,见好就收。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