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巾张狂(艾叶)-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样的宝物,以程立现时的身家,那是想都不用多想的。如果不是今年三月的时候,程立设计击退了太平道妖人王度的反乱,得到县中大户薛房的尊崇,收到了不下二十万钱的钱粮布帛作为谢礼,程立甚至都不会在夜里点灯。
要知道,这区区一盏小油灯,一个时辰点下来,就要点掉一升黍米呢!
当然,以程立的修养,还不屑于为了一点灯油的黑渍,就心烦气躁。真正让程立有些意乱的,是今天傍晚时分从大户薛房那儿得到的一个消息。
“初三黄巾围谷城县令龟缩不敢战。”
这片木牍上的区区十四个字,让程立的心中充满了忧虑。
虽然木牍上说的是谷城被围之事。可是,考虑到东阿县城与谷城县城之间的距离,程立的鼻子,仿佛闻到的不是油烟的恶臭,而是战火的血腥。
——今天已经是初五了!
由于数日之前,兖州州师的都尉鲍信已经派出信使通知了东阿县令,正有一支来自青州的黄巾军大军,一路西向,想要与兖州黄巾军汇合。
如果黄巾军的动作足够快,在未来的两天之中,就可能从谷城进逼到东阿。身为深孚东阿城上下众望的“守城之胆”,程立必须充分考虑东阿城将要面临的种种难题。
然而,别看东阿城曾经成功的击退过,本地出身的王度黄巾军。可为此付出的代价,也非同一般的大。简单的来说,就是府库被掠夺,县中的丁壮、县兵多有逃散,军资米粮也损失大半。
在后来的数月里,为了支援兖州官兵的战斗,作为较为安定的一座城池,东阿县剩下的军资米粮,又多半被输送到军中使用。这样一来,东阿城的防御,其实已经变得极其的空虚。
万幸的是,这数月以来,除了王度的黄巾军,居然没有其他的黄巾军试图进攻东阿。但是,这种幸运,却又让东郡太守得以从东阿县抽调更多的壮丁,充作为皇甫嵩军运送辎重的民夫。
如果那些来自青州的黄巾军,没有被县兵的虚张声势给吓住,而是全力攻城。程立估计,最多十日,东阿城必破!
ps:1《司马法》一书,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据以考证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制。
2长信宫灯,是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的一件著名文物。玩过《三国志7》的兄弟,应当记得可以从商人的手中买到这件宝物。
又ps:本人只会打字,在宣传一道上能力可谓差矣。对本文看得入眼的书友,能不能帮助宣传一下?不求别的,只求让人看看本书的质量如何。能帮这个忙的书友,本人真是不胜感激。
谢谢!
第82节锐士悄悄至
如果那些来自青州的黄巾军,没有被县兵的虚张声势给吓住,而是全力攻城。程立估计,最多十日,东阿城必破!
不过,东阿的战略地理位置,并无什么重要之处。从这个角度来想,程立的心中,又隐隐存在着一丝侥幸。
——西南的仓亭,才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愿这些青州黄巾军的首领,多少懂一些兵法韬略。不要舍本逐末,跑到东阿来浪费兵力
这些问题,本来是轮不到既无官位,又无家财的程立来操心的。无奈,当上一次王度军攻城时,程立为了鼓舞守军的士气,于血肉横飞的城头大声朗读《春秋繁露》1之后,城中的官吏和大户人家,就将程立当做了最可靠的东阿城保护者。
这重身份,既是一种荣耀,又是一种压力,让程立的心常常感到沉沉的负累。但是,就算不考虑因此而来的名气,对未来“举孝廉”入仕的帮助。程立也必须想办法,让自己的家乡免于那些残暴的外乡人的荼毒。
——那么,青州黄巾若至,该如何抵御?
这支来自青州的黄巾军,战斗力到底有多强,程立自然不会清楚。但是,鲍都尉统帅的兖州州师,这些日子里南征北讨,擒斩的黄巾乱党,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其战斗力之强,比起东阿的县兵来,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可这样强大的兖州州师,却无法阻挡人数不过万余的青州黄巾军。则这些青州黄巾军的战斗力,就可见一斑!
程立盯着竹简想了一阵,心情却越发的烦乱了。
看来,明天必须先去拜访薛公【薛房】,再去求见县令,好好的加强一下城防,聊以尽一尽人事。
“梆梆”
街道上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时间已经到了二更天【亥时21:00——23:00】,入夜已深。程立在草席上端坐了这样久,感到身体有些酸麻,便起身活动了两步。
屋里的响动,似乎惊扰到家中的其他人。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在门外出现,对程立说道:
“丈夫,夜晚了,小武儿和小延儿也睡了许久了。你也安歇了!”
程立“唔”了一声,便要吹灭油灯。然而,就在此时,程立心中莫名的一惊,沉下心仔细一听,仿佛听到不远处有人正在惨叫!
“丈夫,怎么了?”
妇人见程立突然呆住,不由得关切的问了一句。但是,紧接着,一声更加响亮的惨叫,让她的脸色,突然变得惨白一片!
妇人不由自主的前进两步,拉住程立的手,紧靠着眼前人那八尺三寸的高大身躯,才感到心中的安定。
“走!”
程立牵着妇人的手,快步出了房屋。这时,第三声惨叫声,以及夹杂在沉闷空气里的警报声,才开始连续的响起。
“敌袭!”
“是蛾贼!”
一片惊惶中,程立突然转身面对着妇人。虽然星光暗弱,月色阴晦,妇人依然可以感受到程立眼中的那份坚定。
“马上叫醒小武和小延,别管家中的细软,只带上面饼和饮水,走后门,出东门,直奔渠丘山!记住了吗?!”
“那你呢?”
妇人虽然深知丈夫的习性,却依然忍不住要问。程立一手摘下高挂于墙边的长剑,决然的说道:
“仆深孚一县吏民众望,自然要尽力而为!”
看了一眼脸上毫无血色的妇人,程立温柔的摸了摸她的脸,微笑着说道:
“且放宽心。仆可不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贼势若大,仆不会白白送死的!”
街道上的惨叫声,越发的近了。程立轻轻推开妇人,低声喝道:
“还不快去!”
见妇人转身钻进小武和小延的房间,程立正了正衣冠,拔剑出鞘,推开大门,来到了街道上。
街道上,暂时无人。
惨叫声,依然在逼近。
程立转身,背着惨叫声传来的方向,拔腿狂奔。
他不是逃走,只是在找人。面对着这样突如其来的夜袭时,最需要的,不是别的,而是经过有效的组织,重新恢复战斗勇气的合格战士。
符合这种条件的战士,在东哥县城中,不是没有,只是非常稀少。不过,程立相信,只要自己组织得当,未必不能成功的拉出一支百人左右的反击部队。
有了这样一支部队作为基本,无论是选择进攻,还是坚守城中,抑或撤退出城,都可以有所作为。如果敌人来的人数比较少的话,说不定等到支持到天亮,回过神来的县中吏民,就会自发的跟随在自己的身后,将这些夜间骚乱的制造者一网打尽。
程立疾步的奔跑着。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离他家四十八步远的兄长家。
程立的兄长,在两年前已经过世。但是,兄长的四个儿子,却依然聚居在一起,没有分家。由于程立兄长生前经营有道,家中颇有一些田地。如今,田地因为战乱而抛荒,可是负责田地耕作的七、八户宾客佃户,却没有因此而流散。
在程立这个二叔的提议下,他的几个侄儿将家中的丁壮尽皆组织了起来,加以武装。当前这个关键时刻,程立一到,有了主心骨的程氏,至少能拉出一支十五人的队伍。
夜风凉爽。
就在程立离兄长家还有二十五步的时候,他已经将今夜应当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有了明确的计划。
在拉出程氏的十五到二十人的队伍之后,程立的第二个目标,是距离兄长家一百三十七步的大户薛房家。薛房作为东阿县城中排在第三位的豪强大族,家中至少可以动员出六十人的精壮。
以这些人作为基本,程立只需要再裹挟城中几十名有勇胆的壮士,便足以凭借这些人员,借助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来犯的贼人,周旋到天明!
来到兄长家大门外,程立伸手,在大门上大力的连拍了十多下。听到院内喧哗声渐渐响起,程立后退了几步,脚下猛然发力,蹬蹬蹬三步,仗着自己身高臂长,在门边的院墙上一借力,居然就跃上了兄长家的院墙墙头!
“什么人?”
被巨大地门环拍击声所吵醒的程氏族人,正要睡眼惺忪的去院中开门。突然间,墙头冒出一个人来,将这人大大的吓了一跳。
“是你二叔,小四!”
院中的人,一时还不敢确定。直到程立大步走到他跟前,那个小四才借着昏暗的灯火,确定了来者的身份。
“叔,甚事这么急啊?”
程立对着小四一瞪眼,将小四吓得一愣。
“甚事?兵事!有贼寇入城了!赶快披挂了,叫大伙儿全起来!”
程立的声音,将几个被惊醒的汉子吓了一跳。不过,这位二叔向来极有威仪,而且说话料事级准。程氏的族人们虽然心中有着疑虑,却无暇问出来,只是赶紧爬起来,听从程立的调配。
“所有老弱,尽皆出后门,向东出城,去渠丘山汇合!其他人等,尽量武装好,家中有没有面饼?一人拿一个,等会儿填肚子”
这时,被从美梦中搅醒的众人,听到外面时不时传来的一声声惨叫和惊呼,也终于弄清楚了自己现在所处的状况。他们默不作声的分配武器,披起铠甲,集结在一起,准备在程立的指挥下,迎接不可预测的未来。
然而,还没等程氏族人准备完毕,从后院的猪圈附近,突然传来一声惨叫!
ps:1《春秋繁露》一书,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政治哲学著作,是对孔子《春秋》大义的引申和发挥。在汉代,此书是儒家子弟的重要治学经典之一。
至于此书的内容,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为骨架,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83节欲求国中智【上】
然而,还没等程氏族人准备完毕,从后院的猪圈附近,突然传来一声惨叫!
惨叫的人,是一个婢女。
这名婢女,因为心慌,所以忍不住要上厕所。而汉朝的时候,厕所与猪圈是连在一起的。那婢女急急的来到猪圈旁边,猛一眼看去,却见到几件闪耀着微光的兵刃,和几个不明来历的陌生人!
“暴露了!”
来袭者低低的骂了一句,正要一刀了结了那个乱跑乱叫的女婢,却见对方身体一抖,就向地上倒去。原来,这突如其来的惊吓,居然让这名胆小的女婢,当场晕倒了?
“敌袭!”
“杀!”
虽然有些意外,但是聚集在一起的程氏族人,依靠手中的刀剑弓弩,一点都不缺乏与这些侵入家园的恶客们,血战到底的勇气。
事到如今,程立清楚的知道,情况已经不在他的控制之中了。但是,这一刻,程立没了选择,只得长剑一抖,带领着十多名健壮的族人,勇敢的冲了上去。
狭路相逢,勇者胜!
程立虽然是一介文士,可是不但身高体壮,还依靠治学三十年,修炼出浑厚无比的“春秋决狱之心”。这种“春秋决狱之心”,用于刑罚断案,那是再适合不过。就算用在战阵厮杀之中,也有独特的功效。
一支军队的整肃,首要的关键,便是纪律。执心平,则刑罚公。刑罚公,则众心服。众心服,则战阵合。有程立这样一位威重望高,行事公正的名士坐镇,身边那十余人的战斗力,至少可以上升三成!
可惜,来袭的敌人虽然数量不多,若是论起战力,何止超过程氏族人的三倍?!
“程立!”
双方未及交锋,当头的来袭者看见对方阵型里那个身高八尺三、四寸的健壮文士,居然惊喜的高声大叫起来。那声音,与发现不远处有一串大钱的吝啬鬼,颇有得一拼。
一个程氏的宾客,手持一柄大刀,对着领头的来袭者,兜头就是一刀。但见领头的来袭者,不过随手一挥,一道明黄的光亮,附在凌冽的刀光上,就如快刀斩乱麻一般,将这名尚有勇力的宾客,连人带刀,剁成了四五段!
一刀之威,竟至于此?!
程氏族人一个个呆若木鸡。他们完全无法想象,这世间,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恐怖的刀法?
——不!不是刀法,是战炁!
程立握剑的手一紧,便已经从震撼中恢复过来。以他的眼力,自然知道眼前这个敌人,至少已经具备了“千人斩”的实力。这样一员猛将,只要愿意,完全可以以一人之力,杀光程氏满门而毫发无损。
因为,程氏这十几个壮丁里,根本就没有一个人能够修炼出“战炁”
“程立!”
就是这么一愣神的功夫,那个恐怖的敌人,已经掠过五、六个程氏族人,闪身来到程立的身边。程立拔剑便刺,心中还在想着:
——传说先秦时期,有一门刺客的功夫,叫做“十步一杀”。瞧此贼的身形,莫非就是修炼了此术
“锵喨!”
“啊!”
仅仅一个照面,剑术颇为不错的程立,就被来敌制服。见到主心骨失手被擒,程氏族人一时间手足无措。在敌人“跪下不杀”的口号下,不得不一个个俯首投降。
眼见局势变成这般模样,程立长叹一声,默然不语。
——此天欲亡我,非战之罪也
那名“战炁”极为了得的敌人,控制好院中的局势之后,却也有礼,向程立问道:
“足下可是程立、程仲德?俺是臧霸,今日得罪了!”
——臧霸?这不是泰山贼吗?
程立一言不发,心中却暗暗琢磨。
由于臧霸过去以十余人拦截百余人救父的光荣事迹,曾经荣幸的被兖州官府通缉过。程立当然不是那种死读书的腐儒,对这位以悍勇闻名于州郡的壮士,还是略有所知的。
——不对,此人似乎,已经加入了青州黄巾军?
程立心中一惊,忍不住问道:
“臧壮士,贵上,可是管亥大师?”
——最好不是。要不然,兖州危矣!
臧霸嘿然一笑:
“俺不是管亥的手下。”
程立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但是,臧霸下一句话,却让程立吃了一瘪。
“俺是天平军的。”
——天平军,不就是与青州黄巾,合兵一处的那支强悍黄巾军吗?
正沉思之间,程立突然发现“蛾贼”臧霸的那张年轻面孔,不知不觉中竟来到了距离自己极近的位置。没等程立说话,臧霸对着程立的耳边,轻轻的说了一句话:
“俺家张渠帅问足下,可曾记得:年少时,上泰山,以两手捧日的梦境?”
这一句话,不啻在程立的脑子里,塞进了一枚重磅炸弹!
程立身体一抖,却又不动神色的问臧霸:
“你家渠帅,要你对我,说什么?”
臧霸见了程立的反应,心中有数,漫不经心的说道:
“俺家渠帅是说:可曾记得,年少时,上泰山,以两手捧日的梦境?”
程立强装镇静。不料,臧霸接着又说道:
“俺家渠帅还说道,你之所以前半生功名不显,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那个让你应梦的主公。”
——什么?
——应梦主公?
程立并不是一个迷信的人。当然,这里的是否迷信,需要和当时社会的风气进行对比。
由于将今文经学作为官方应试的教材,当时的人,对类似“五德始终”之类的理论有着相当的信仰。即使是一个不迷信的人,也会对鬼神之类的存在,报以足够的敬意。所谓的“无神论”,在东汉末年,根本就找不到市场。
因此,当突然有人揭破了程立心中从来没有对别人诉说过的隐秘时,他心中的震撼,就可想而知了。
程立当然不会立刻做出什么特别的反应。心智沉稳到了他这种程度的士人,绝不会因为这个,就因此进退失据。但是,这件事情却可以成为一个起点,一个让程立慢慢认同天平军的起点。
那么,张狂又是怎样突然想到,让臧霸给这位“程立”先生带来这样一句话呢?
让我们将时间退回到两天之前。
臧霸在结束了众人议事之后,主动求见了张狂,并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奇袭东阿县!
历史上,臧霸所部的泰山贼,就以大范围的流动战斗为长项。他结合自身的非凡勇武,更是将奇袭作战,特别是山区的中距离奇袭作战,发扬到一个极为有效的地步。
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臧霸奇袭割据徐州莒城的萧建,直接与当时如日中天的吕布,硬撼了一把。后来,面对青州袁谭数万大军,臧霸又依靠强大的奇袭能力,严重威胁袁谭的后防线,生生将袁谭的几万大军拖在青州一带,让袁谭在整个官渡之战过程中都毫无作为。
如今,臧霸在张狂麾下,还没有充分发挥过自己的能力。但是,当张狂想到臧霸在历史上的赫赫威名,对臧霸的求战并不反对。他所作的事情,只不过是又将那位比较熟悉东阿情形的当地太平道信徒,请回来提供资料而已。
然后,张狂就听到了有关程立的更多资料。由于此人在数月前黄巾军攻城时,悠然自得的在战况最激烈的城头上,大声诵读经书,一时间名声大噪。所以,那名当地信徒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程立,可是对此人的资料也相当的熟悉。
字仲德?
身高八尺三寸,美须髯?
有两子,其中一个叫做程武?
第84节欲求国中智【下】
字仲德?
身高八尺三寸,美须髯?
有两子,其中一个叫做程武?
这些蛛丝马迹结合在一起,让张狂不由得想起了后世,一本以曹操为主角的网络小说。
小说的内容,自然是忘得差不多了。就连这本书的名字,张狂也记不清了。但是,这本书里的一个配角,却意外的被张狂给记住了。
这个人,在后世的网络上最为人所知的事情,就是在缺粮的年份,将人肉当做军粮,供应给曹操的军队。甚至有些网友,根据这一条,干脆给此人取了个诨名,叫做“人肉程”。
然后,张狂又想起这位“人肉程”,好像还有一个梦见在泰山上,两手捧日的故事。出于他个人的恶趣味,以及对一个合格谋士的渴望,张狂特地嘱咐臧霸,一但见到了这位程立,就用这个梦境故事刺探一下对方。
如果这个故事发挥了作用,张狂将试着想办法收服一下此人。但是,若是此人对这个故事毫无反应,张狂暗中吩咐臧霸,此人,可立杀之!
于是,臧霸带领一百多名以泰山轻侠为骨干组成的轻装部队,疾行了两日,于深夜时分,发起了对东阿县的奇袭!
三丈五尺高的城墙,也许挡得住身躯沉重的典韦,却不可能挡得住步伐轻灵的臧霸。在东阿城下,臧霸只是助跑了十丈的距离,就一口气踩着成八十度坡的夯土城墙,冲上了墙头。
然后,绳索从墙头垂下。伴随着前锋精锐轻侠们对守夜县兵和更夫的袭杀,近百名轻装战士,随臧霸鱼贯入城。
本来那名本地信徒对东阿城内部的情况,并不太了解。他误以为程立兄长的大宅院,是近来名声鹊起的程立所居住,根本不知道程立的真正住处。幸好,阴差阳错之下,臧霸从宅院后方翻墙而入之时,正遇到前来纠合兵众的程立。这才有了前边的那一幕场景。
可以说,自从穿越以来,张狂在战事中的运气,一向不错。就连得到的一条错误信息,居然也能抓住关系胜负的正主。
程立被抓住之后,虽然对臧霸不理不睬。可是因为那句与梦境相关的话语,程立也没了想法子捣捣乱的心思。就算来袭的天平军数量不多,但在程立被俘的消息传开之后,东阿县中,上至县令,下至平民,立刻就丧失了抵抗突袭者的意志。
当作为臧霸后援的于禁率领部下在黎明时分赶到时,臧霸正坐在县令的寺衙中,悠闲的喝着小米粥。
此处的“寺”,在汉朝还是指的朝廷官员的官署。后来到了隋唐时期,“寺”的意思才逐步成为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这种佛寺的起源,也正在东汉时期。据说,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官府鉴于浮屠教信众日益增加,有些容纳不下,干脆就把“鸿胪寺”搬迁出去,将原来的官邸改建,重新取名为“白马寺”。有了如此演化的过程,后世才将佛教的布道场所,称之为佛寺。
当然,此时的佛教,还被称为浮屠教,在大汉的传播并不广泛。真正使佛教在中国大地上普遍传播开来的时候,还要等到五胡乱华的那段不堪回首岁月。在建立了政权的五胡统治下,被称为“胡教”的佛教才真正取得了华夏大地的宗教优势。
好了,话题扯远了。且将视线撤回到天平军身上。
八月初七,当张狂率领天平军主力抵达东阿县城时,整个县城都被彻底控制住了。值得一提的是,程立的妻子,听说程立被天平军俘虏,毅然将两个儿子托付给成功逃出城外的薛房,自己回到东阿县城中,请求照料程立。
等张狂料理好手头的事情,又将斥候队派出去,打探“卜己帅”与汉军交战的最新消息之后,终于得了空隙。出于对谋士的渴求,张狂强忍着疲惫,直接去探望这位后世赫赫有名的“人肉程”。
关押程立的地点,就在他被俘获的程氏大宅。由于张狂之前的暗示,程立只是被软禁,其余一应活动,都很自由。面对“一言可决其生死”的张狂,程立就像对待一个普通的年轻士子一样,略一行礼,便端坐在草席上。
张狂细细打量,这位三国名人的相貌。
程立虽然年已四十余岁,周身上下,却找不出一丝衰老的迹象。与普通的四十岁人相比,显得年轻得太多了。而出现在此人身上,最为吸引张狂目光的,不是那双深邃如海的眸子,也不是斧刻刀削般的面孔,却是一部长度足有三尺的青髯。
——美髯公?
——好一个黑长直
当张狂面对着程立,在席子上跪坐下来之后,还没有张口,貌似安详的程立,却突然抢先发问:
“张渠帅,可知天下大势?”
张狂一愣,皱了皱眉头,回答道:
“天下大势,当然在我太平道手中。”
程立目光低垂,不动声色的再问:
“如当今天下的黄巾战事,渠帅可见,胜算有几分?”
张狂不假思索,张口便答:
“不足一分!”
“咦?”
张狂这个回答,让程立小小的吃了一惊。他原以为,张狂身为黄巾渠帅,无论如何都会硬撑一番。却不料,对方的回答,竟然如此干脆。
“原来渠帅已经有心”
“足下何出此言?张狂身为‘大贤良师’族人,自然当为‘太平道’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程立嘿然不语。他这下,算是有些迷惑了。
“程先生有疑惑?”
“愿闻其详。”
张狂心想,这位智者果然了得,面对问题,直指核心。看来想要说服这位,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啊。
“汉室虽衰,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黄巾代汉,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如今,汉室为了拯救危局,不得不饮鸩止渴,全力激发汉室的残存气运。我‘太平道’虽然顺天应人,迟早代汉,当前时刻,却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我教‘大贤良师’固然是一代人杰,明了黄天代汉之大势。无奈‘当局者迷’,‘大贤良师’却不知,汉室之衰,非一日之事。
我虽不才,已得‘南华老仙’指点,预知当今汉帝之性命,不过数年矣。待得当今汉帝崩殂,二子争位,天下必乱!那时,方才是我‘太平道’真正的大兴之际。
只可惜‘大贤良师’未明天数,只恐数月之中,必被汉室气运反噬,重病而亡。然而小子我尚在,日后自能让‘太平之道’,加之于四海八荒!”
张狂在这里说得慷慨激昂,程立只是用手捻着数根胡须,无动于衷。等张狂说完,程立才不紧不慢的插了一句:
“这么说,渠帅也只是说说而已了。”
“数年之内,必有验证!”
“那却要仆【我】拭目以待吗?”
张狂微微一笑,心中却有些气馁。这般有明智的谋士,果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可惜,他“点化”的能力,却又用不上。
“先生为何不问,我是如何知道先生曾经做过的奇梦的?”
程立依然不动声色,淡淡的说道:
“此虚妄之事尔。一家数口的身家性命,系于区区一介幻梦,此事,非智者所为。”
张狂心中暗想,若是没有揭出这个梦来,只怕这位,连话都不会与自己多说?程立不问,张狂却偏要回答。
“其实,小子无知,怎知道这许多奇妙之理。然而,幸而承蒙‘南华老仙’不弃,这才多次于梦境之中,教导于小子。至于‘南华老仙’所说,是否虚无飘渺,先生只需有心,轻易便能从我军士卒中,寻得答案。”
程立见对面的青年,眼神清澈,言之凿凿,心中自有计较。他突然话锋一转,问道:
“渠帅刚才曾言,贵道的‘大贤良师’,将在数月之中,重病”
张狂面色沉重,轻轻的答道:
“这些消息,尽皆为‘南华老仙’在梦境所断言。小子虽然不愿相信,可是‘南华老仙’此前,所言无不中,由不得小子不信!”
ps:人物——程立
程立是此人的原名。不过,这位堪称三国第一流谋士的智者,流传于后世的名字,却是另外一个。世人说起曹操手下的谋士,皆推崇郭嘉、贾羽、司马懿等人,却不知曹操手下最受重用的谋士,却是这位原名程立的智者。别的不说,这位智者于233年和夏侯惇、曹仁一起从祀于曹操庙庭,为外姓朝臣里被从祀于曹操的第一人,由此可见他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
又ps:看在笔者写作认真的份上,各位读者能不能帮忙宣传一下本书?本人性情木讷,不太会交际,在宣传上很不给力。看着一万两千多的点击,四百多一点儿的收藏,实在是打击人的积极性啊!
拜托了!谢谢。
第85节难解心内意【上】
张狂面色沉重,轻轻的答道:
“这些消息,尽皆为‘南华老仙’在梦境所断言。小子虽然不愿相信,可是‘南华老仙’此前,所言无不中,由不得小子不信!”
“根据老仙所言,由于汉室激发气运,全力反噬,不但‘大贤良师’将于数月之内,突然病亡。而且,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