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夜唱(圣者)-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苏粗腿是经过反复折腾才招揽来的,可靠性比起一般人强得多,叶畅要去辽东,正需要可靠的人手控制海船,有苏粗腿在,算是他的拼盘又添上了一块!
“郎君笑……可是真有船?”苏粗腿甚是聪明,见叶畅笑成那模样,心中一动,颇为热切地问道。
“正是,不过……我可不是在洛水里就转儿的小船,乃是海船。”
“海船?”苏粗腿脸色微变:“当真是海船?”
“自然,我有意去海外寻仙访道,故此试造海船,如今已成,只待招募人手,便要顺流而下,前往登莱。”看着苏粗腿,叶畅道:“海上风波非江河所能比,苏粗腿,你意下如何?”
“这个……”苏粗腿有些犹豫了。
“怎么?”
“如郎君所言,海上风波非江河所能比,郎君此前造过船否?”
“未曾。”
“那么……郎君造的海船,可曾在海中试过水?”
“亦未曾。”
“可曾在江河之中试过?”
“还是未曾。”
“郎君,不可以性命为儿戏啊!”
叶畅哈哈大笑起来:“苏粗腿,我可是最怕死最惜命者,否则也不会想要求道访仙了,你以为,我造的海船,会是那种风浪一拍就碎的么?”
他在洛阳街市之上大声说话,也不怕被别人听见,苏粗腿心中一动,抬眼看着叶畅,却发觉叶畅神采奕奕,仿佛那船是非常了不得的东西一般!
第204章 欲离故土心恋乡
从叶畅口中得知新造的海船有种种神奇之处,苏粗腿虽然对叶畅的人品甚为认可,但对这些形容总是觉得不踏实,有夸大其辞之处。
或许是叶郎君根本不明白造船的内情,被几个大胆的工匠骗了?若真是如此,自己去了武陟的船坊,倒是要将事情源本揭穿,莫让叶郎君去冒这中险。
带着这样的念头,苏粗腿来到了黄河之畔的船场。
出乎他意料,他并没有看到水中有船,只看到一个巨大的围墙。围墙占地约有数亩之地,高则过十丈,看得苏粗腿目瞪口呆。
“这是……?”
“怎么?”
“水边上建如此高的墙,不会逾制?”
“哈哈,那哪儿是墙,是木竿挑起的麻布幔儿,只是染成这般纹理,看上去象墙罢了。”叶挺在旁边笑道。
“为何要如此?”
“自然是不让人瞧见里边的情形。”
只是为了不让人瞧见里边的情形,就拉起十丈高的麻布幔,这未免也太奢侈了。苏粗腿越发觉得,这定然是那花言巧语的匠人诓骗了叶畅,方才会做这劳民伤财之举。
但进了围墙之内,苏粗腿顿时明白,为何会用布幔将一切都遮住了。
船坞!
为何叶畅造船能够比此时造船工场要快,船坞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这个时候造船,往往需要工匠在水中作业,故此当初隋炀帝造船征高句丽,有工匠在水中泡久生蛆之说。但叶畅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他在黄河边择水深的弯口处,挖出壕荡,将河水隔开、排空,然后再以砖石水泥砌出沟槽,在沟槽之上架起横梁,再于横梁下开始造船。
这样的好处,就是工人不必在水中摸索作业,而且只要人手充足,甚至可以连续不断作业。
这并不需要什么技术革命,只需要思路即可,另一世的历史当中,要到宋时才会出现船坞,叶畅将之提前。他不希望在自己的船还没有造出之前就被别人学去,故此用布幔遮挡。
现在就是被人学去他也不在乎了,毕竟造船乃是一个综合工程,只学会船坞,还是远远不够的。
“这两艘船,便是叶郎君说的……海船?”
在被船坞惊住了片刻之后,苏粗腿还来不及惊叹这设奇之妙,便又被那两艘油黄的船所吸引。
洛阳城原本就有造船、修船之所,只是规模比不得南方,叶畅从其中收购放置了足够时间的老木来造船。船造好之后,再漆上几遍桐油,用麻布、鱼胶等粘缝,最后再上一遍油和漆,虽然并未染色,可是因为个头巨大远胜此时江河之中的船,还是让苏粗腿觉察到一种巨大的震撼。
“如何,觉得怎么样?”叶英笑道。
苏粗腿流露出的对船的怀疑,这一路上他们可都感觉到了。叶英、叶挺对叶畅却是绝对信任的,大伙都憋着一口气,只待到现场让苏粗腿好生认输。
“这个,不曾上船看,还不知道是不是银样蜡枪头。”苏粗腿虽然连连吸气,口中却还嘴硬。
顺着船坞上所搭的舷梯,叶畅踏上了船,因为油漆味尚未尽去,故此船上味道还很重,但叶畅不以为意,而是兴致冲冲地左顾右看。
这艘船,并不完全是他的想法,主要还是依靠玉真长公主寻来的船匠。这些大唐的工匠们,虽然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却拥有绝不逊于后世发明家们的巧思。叶畅提出的一些改进意见,都在他们手中得到了完美体现:尽可能流线的船体,刃形的船底部,牢固的龙骨结构,还有水密舱、尾舵等。其实龙骨结构就是造船的一大进步,这结构比起此前拼接而成的船体要牢固得多,无论是抗风浪能力还是击撞承受力,都是如此。
“啧啧!”
叶畅正四处看着,却听得身后传来笑声和啧啧声,回头望去,便见苏粗腿正在用力蹦跳。苏粗腿腿上有神力,这一顿下去,那船甲板却只是微颤,架起甲板的支架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
“牢不牢啊,苏粗腿?”
“某再四处看看。”发觉甲板很牢,苏粗腿犹自不放心,他想了想,甲板上的船楼他是不看在眼中的,象他这样的内行,当然知道那船楼就是遮风挡雨,关键是要进入甲板下的船舱之中。
他四处寻找,很快找到了一处铁环,铁环上尚有绳索,几个人合力将之拉起之后,便露出底下的舱室来。这其实是进货舱,而不是人入内的舱室,但苏粗腿不管那么多,径直跳了下去。
“那厮还有些不相信郎君。”叶挺在叶畅身边哂笑。
叶畅也笑了,他不管苏粗腿如何去折腾,真正让他伤脑筋的事情,还在后头。
两天之后,卧龙谷。
“你是说,你要舍了这边的家业,到那不知是什么地方的辽东去?”
在场的人除了叶畅,还有叶淡这个已经半退隐的老族长。虽然这一年余,叶淡已经从叶氏宗族的管理中放手,但是今日的事情太过重大,故此他还是亲自在场。
另外,就是各房族老,一共五人,尽皆到齐。
还有就是叶畅的嫂嫂方氏,她一介妇人,也能参与,倒并不完全是因为叶畅的面子,更重要的是她的手段。这两年来,叶家的酒坊等作坊纷纷办了起来,总理这些事情的,就是方氏,各房几乎都有子侄在方氏手下听用,而各房年节的红利,也是方氏分配。
叶畅很明白,自己这样的小家族是他在此世的根基,宗族血统虽然也会内斗,而且往往也鲜血淋漓,但比起一般的外人还是稍稍可靠一些。
方才说话的就是叶淡,如今四里八乡的人称他已经不是叶里正,而是叶老太爷——这个称呼,着实让他觉得威风凛凛。
故此,听得叶畅要在辽东去创业,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方氏也讶然抬头,叶畅前日晚间就回到家里,却根本没有和她透露这事情,只是问了一下别后族中情形,打听得还很细致。
其余几房族老,亦一个个满脸都是疑惑。
“正是。”
“好端端的,要去什么辽东?老夫至今还记得,小时听人唱过,无向辽东浪死歌!”
“是极,当初前朝炀帝失天下人心,一是挖运河,二就是征辽东,那不毛之地,有何去得?”
叶畅叹了口气,华夏人故土难离,这是人之常情。他咳了一声,叶淡顿时挥手,示意各族老都安静下来。
“各位伯祖、叔祖,有一件事情,大伙还不知晓。”叶畅慢慢地道:“咱们叶家,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
“啊?”
众人都是吃惊,叶畅向来不虚言,今次这般说,自有他的道理。
“十一郎,你有啥话就直说,莫咒咱们自家!”叶淡道。
“咱们叶家发达得太快了。”叶畅苦笑道:“不说我这一支,伯祖,你这宗房,这三年来家里少说赚了万贯吧?”
叶淡咳了一声,老脸微红。
叶畅所说的“万贯”,其实远不只,借着叶畅大搞基建的光,又有这么多产业,哪怕不上下其手,叶淡这长房三年多时间里也收到了两万多直奔三万贯的收益。不过长房人多,平均分润下来,每支数千贯,倒不是太明显。
“其余各房,三年里几千贯也是有的。大伙想想看,此前什么时候,咱们这样不是世家望族的,能有这般进益?”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一个族老喃喃地道:“咱们一不违法,二不伤德,赚咱们的钱……哪来的祸事?”
“违不违法伤不伤德,可不是咱们自己说得算。”叶畅摇头道:“实话实说,咱们家最大收益一项,便是酿酒,便是嫂嫂小心翼翼控制着,一年收益也有三五万贯,这是纯收益!咱们叶家无权无势,有这么大的收益,大伙想想,与婴儿持金于闹市有何区别!”
众人都是默然,虽然他们是乡民,见识得少,但基本的人心却还是知道的。
过了一会儿,叶淡道:“十一郎,你担心这个……你不是与各方人士交发么,便是朝廷的贵人,你也结交不少,咱们有他们相助,有何惧之?”
“当初结交贵人,便是为了保护咱们叶家,要不一个县令或者县尉,便可让咱们叶家家败人亡,莫说这些有品秩的官,就是刘家的族长,与咱们叶家还是姻亲,大伙都记得,当初他们是如何算计咱们叶家的!”
叶畅举了个例子,众人连连点头,若不是叶畅当时结交了元公路,就是刘家,也可以让叶家抬不起头来。不过,随着刘家父子的死去,叶刘两家的仇恨已经埋葬,现在刘家甚至可以说成了叶家的附庸。
“但是,若我结交的那些权贵,也为此财富动了心呢?”叶畅紧接着又道。
众人都是悚然:“不……不会吧,咱们这点小钱,那些贵人们也看得上?”
“贵人们也要养家,而且他们家大业大,花销的地方比咱们要多得多,更需要钱!咱们也不算是小钱……我第一次进长安做足球戏,一年在长安的收益有十万贯,结果玉真长公主动了心,于是我不得不退出来,贾猫儿贾大哥,便是因为随我离开长安,到了咱们这来作客。”叶畅举了第一个例子。
叶家族人相互看了看,都是一副吃惊的模样。
“再拿酿酒来说,咱们家人少力小,故此如今酿酒就只有这么大的规模,看起来一年就是三万贯的收益,但是若是落到了有权有势的世家望族手中,一年可就是三十万贯的收益也不只!这样滔天的财富,你说若是你,动不动手?”
“那咱们就交出去罢了。”有人嘀咕了一声。
叶畅顿时恼了,这位族老的心思,他很清楚,虽然叶畅没少分润族人,可是人心不足,对方听到一年三万贯的收益,自己才弄得几千贯,心中自然不满,交出去反正损失的不是他的利益!
“九叔祖说得倒轻巧,交出去……交出去若是对方还不放心,要灭口怎么办?莫非把我也交出去?交出了我,一个县里的差役就可以将你剥得一干二净,你们这一房难道就能有好日子?”
听他不客气地训斥,那族老缩着脖子,再也不敢吭声了。
“况且,我又不是没有交出去——那水泥配方,便是我交出去的,朝廷把持着它,一年几十万贯收去了,可见着我落一文钱的好处没?结果呢,上回朝廷派出个内监来召我从军,那内监很直接便要我酒坊,我若不给,便要唤甲士杀我。”叶畅将此事说出来,众人都是悚然一惊,个个都紧张起来:“若不是他死在边疆,咱们叶家少不得要挨上这一刀!”
“十一郎,要不……咱们就安安稳稳过日子,反正如今的钱也够用了,咱们就全力支撑你,让你能早日当大官。你做了大官,咱们家的家当便无人敢觊觎了。”
叶淡见识比起其余族老要多,当下想出了个解决办法。
叶畅苦笑摇头:“怕是不成了,如今消息还没有传到,我在朝廷里得罪了大人物,今后仕途艰难。”
“大人物?什么大人物,莫非比公主还大?”
“还大,当今太子与宰相。”
“嘶!”
众人齐齐倒吸了口冷气,好一会儿之后,叶淡狐疑地看着叶畅:“十一郎,你……莫非是诳我们?”
“这种事情,能诳么?”叶畅又苦笑:“并不是我真去得罪他们,实在是有人给我栽上了罪名,只怪我太能赚钱了。”
这话是半真半假,若真有什么官员在,必是糊形不过去的,但是叶家的这些族老们却见识有限,想到叶畅确实极擅长惹麻烦,一个个都变了脸色。
也不是没有人想着将叶畅出卖的,但叶畅紧接着道:“自然,我能平平安安从朝廷里出来,也是因为背后有人支持,可那些人动不了我,未必动不了咱们叶家。”
这一番说辞下来,叶家诸族老终于认清形势,但饶是如此,想要让他们真正接受搬迁,还需要叶畅再加一把火。
于是叶畅此时将底牌揭出来:“诸位族老故土难离,我很清楚,我也如此。因此去辽东乃是狡兔三窟之局,抽调族中青壮跟我去,一部分实在不愿意走的,还须留在修武看守家业,诸位长辈觉得如何?”
第205章 北海猎狐胆开张
时值三月,草长莺飞,气暖水温。
一群人鲜衣怒马,在北海郡博昌县原野上奔驰。
此时青苗已长,这些人纵马于田,踏得青苗东倒西歪,但众人弯弓放鹰,只顾着田猎,根本不在乎这些青苗。
“李公倒是个豪客,年近古稀竟然还如此矫健!”其中有一人仙姿逸发,卓尔不群,凤目斜视,甚为欣赏地道。
“太白……甫觉得有些……”
“怎么,有话直说,子美你切莫吞吞吐吐!”
“李公纵马于田间,怕是有些不妥吧?”
“放心,李公身手好,虽是年长,行动灵敏不逊于你我呢。”
“哎……我担心的不是李公身手,而是这些青苗。”
“咦……子美说得是,这些青苗若是被踏了,百姓如何安生?”
说话的正是李白与杜甫,看了忧心忡忡的杜甫一眼,李白又哈哈笑了起来:“不过,子美,你只管放心,李公自有主张,想必此处百姓已得其补偿矣。”
杜甫心里还是觉得有些怪异,不过见李白兴致高昂,终于没有开口。
他心中又有些惋惜,高适因为要去剑南赴任的缘故,并没有随他们一起来,若是高适在,或许能劝说一二。他人微言轻,并不太得那位“李公”看重,而那位“李公”虽是重视李白,偏偏李白与他一般,是跳脱的性子,根本不会开口劝说。
“李公”乃是北海郡守李邕,时之名士,声高朝野。望着这位年近七旬却犹自精神焕发的老名士,李白心里满是羡慕。
大丈夫当如是耳,名动天下,鲜衣怒马,醇酒美人。
“我记得叶十一郎曾玩笑说道,大丈夫一生之志,当是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李公近于此矣!”
“可惜,你们与叶十一陇右边关一行,甫却未曾赶上!”杜甫甚为遗憾地道。
他与叶畅等人错过了,去年六月叶畅动身西去时,他却东返洛阳,这一直是他心头憾事。
“放心,叶十一的性子,只怕也是耐不住寂寞,迟早要出来生事。他也不是走科举的脾气,边疆立功乃是进身之阶啊。”
半是调侃的李白让杜甫有些无奈,心中同时也开始有些犹豫,自己一心走科举之途是不是正确,或许如叶畅、李白一般,另辟一条通天之路?
就在这时,众人纷纷叫好,却是李邕射着一狐,身边的猎犬飞闪扑出,将那狐狸衔了回来。
看着仆人收拾了兔子,李邕朗笑四顾,发觉李白、杜甫不在身边,他拨马过来:“李太白,你与子美在那边说什么话儿,今日可是为了你,我才田猎于此,还未曾见过你在陇右立功的箭术呢!”
“正与子美说及陇右之事。”李白抢着道,却是怕杜甫真说起田里青苗之事,扫了李邕的兴致。
“哦?”
“忆起与叶十一……”
李白才说到叶畅,便发觉有些不对。
李邕的神情顿时冷淡下来,目光也带着森冷,有不善之意。
“这个叶十一……近来他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李邕慢慢地说道,却将李白的话打断了。
“叶十一着实不凡,非一般俗流可比。”李白只道李邕是对叶畅很感兴趣,当下便道:“经济之术,怕是天下再无其匹。”
李白对李邕有些了解,此人甚好黄白之物,穷奢极欲,甚至不惜向着公库伸手,以满足他的奢侈生活。约二十年前,他曾经因为贪污挪用府库公款而受到当时宰相张说的弹劾,几乎丧命,幸有一个叫孔璋的人上书李隆基,称李邕名高功大,愿以自身代替。于是李邕只是贬官,而孔璋却被流放岭南,最终死于流地。
但是李邕并未从这件事情上吸取教训,依旧是好为大言,总以为自己乃是宰相之才,又不知收敛。他虽是礼贤下士,有古人风范,可对钱财的追求,却多少有损他的品德。
故此,李白投其所好,说叶畅极擅赚钱经济之事。他看出李邕似乎对叶畅有些不屑,却不知不屑的缘由是什么。
“哦,果真如此?”李邕果然起了兴趣:“这叶十一乃是修武人……修武,对了,元明府,你此前不就是在修武为县尉么,可知此人如何?”
被问的,乃是博昌令元公路。
与新近来访的李白、杜甫二人不同,元公路在博昌令的任上已经有两年了,对李邕甚为熟悉。
李邕这个人……怎么说呢,可以说就是那种走极端的人。
“下官在修武时,与这位叶十一郎确有交往。”想到李邕方才的神情,还有隐约的传闻,元公路慢慢开口道:“李学士说他善经济,这倒是不假,不过此人有一些象北海公。”
“哦?”
“便是出手豪奢,积不住财。”元公路道:“他在京城中与韩朝宗结交之事,不知北海公是否听过。”
李邕为北海太守,故此元公路称之为北海公,或者李北海。他点头道:“听说过此事,就是献水泥那一回?”
“正是,水泥之利,不逊盐铁,叶畅说献就献,可见其人豪气。再如京中球市,亦是其所为,转手便赠出……叶十一如此豪气,手中自然难有余财,如北海公一般啊。”
元公路说到这里,心中干笑了声。
李邕点头,也大笑起来。只不过他的眼中,却是光芒闪烁,不知在想着什么。
“各位,今日兴尽,且返北海!”他挥手道。
他返回北海,元公路自回博昌,结果才过数日,却有李邕使者来,召他至北海。
此时北海,便在后世潍坊,元公路只道是有什么紧急公务,赶到之后,李邕将之邀入衙后,笑着道:“昨日得到消息,那叶十一来了!”
“什么?”元公路听得这个消息,不由得愣住。
“此人亦是天下名士,某向来好结交人物,原本是欲请李太白或杜子美去邀来,不意他二人已往泰山去了。想来想去,便请元公一行,为我相邀,不听元公意下如何?”
上司有令,元公路哪里会拒绝,他心里只是好奇,叶畅怎么会在此时跑到此地来。
“下官自当从命,只是不知叶十一人在哪儿?”
“就在莱州。”
莱州一直是重要港口,与青州相临,听得叶畅到了莱州,元公路心里更是奇怪。叶畅此际,怎么会跑到莱州,不是听说他去了陇右么?
此时消息不畅,元公路又只是一个区区县令,故此并不知道叶畅从陇右回返的事情。
“事不宜迟,若是去晚了,这位叶十一可以走了,与之失之交臂,实在是大憾。”李邕又笑道:“元公,你且去。”
李邕对元公路倒是相当客气,一直称为“元公”。元公路奉命出来,他心中满是狐疑,倒没有急着赶路,而是召来自己的一个随从。
“去问问申先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小声吩咐了番话后,元公路最后补充道:“不要吝啬钱帛,咱们这次有财主报销!”
莱州城水关之前,这几天可是人来人往甚为热闹,原因无它,便是那两艘海船。
与此时海船不同的造型只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最重要的是随船而来的人在莱州招募水工——作为一个港口,莱州不缺水工,来人开出的价钱,虽不算坏了行规,但比起别家足足多出了三成,这让许多水工都是怦然心动。
便是那些渔夫,算起账来,也觉得去这两艘船上充任水工更合算。
“当真有这等好事?”莱州城谢家酒楼前,渔夫卞平放下自己的鱼篓:“掌柜的千万莫哄我哩!”
“骗你做甚,你去只管说是我们谢家酒楼介绍来的,必然让你进去!”掌柜的笑吟吟道:“也不瞒你,来人说了,我介绍一人,若得用,便赠我半贯钱为谢礼。”
卞平听得这里,不禁冷笑起来:“谢掌柜,你这说得……为何某觉得有些象是被卖的新罗婢呢?”
“你这厮不信就算了,人家只招六十名水工,莱州左右水工没有一千也有六七百,也不少你一个。”
听得谢掌柜这样说,卞平倒有些狐疑,他却没有看到,就在离得不远处,几个被海风吹得满脸紫黑的汉子相互使着眼色。
“掌柜的,某等有一事烦劳!”不待卞平离开,这几个汉子中一人上前拱手道。
“哦,郎君有何吩咐?”
“某等皆为水工,原是随明州海商来此,不意主家苛刻,竟弃我等于莱州,无法返乡,如今又没了盘缠,正欲寻一职司,不知这招募水工者乃何人是也?掌柜能否荐我等为其效力?”
“啊……”
谢掌柜有些犹豫,上下打量这些人,他们形貌颇恶,不过此时海上人物,几乎个个如此,越发这般模样,倒越证明他们确实是水工出身。
“这位招募水工者,乃是河南道修武人,姓叶……说是意欲出海寻仙,你等敢去?”
“出海寻仙?我们兄弟在海中吃了二十年的咸水,可都未曾见着什么仙……”一个汉子嘟囔道。
“那位叶郎君也说了,求仙非一日之功,初时他只出海三五日便回。如今招募水工,只是教他自家的家仆也学会航海罢了,真正求仙之时,他还不愿意带外人前往呢!”
卞平听得这里,不由心动起来,原以为是个拐卖人口的骗子,如今看来,倒是个家大业大的世家郎君。自己不妨去看看,便是不为对方效力,亲眼见见也是好的。
“谢掌柜……”
他才开口,便被那群汉子中一人挤到边上去,然后听得为首者热情地道:“谢掌柜,既是如此,我们愿意,我们愿意去效力!还请谢掌柜为我等作介绍之人!”
谢掌柜有些犹豫,此时做中人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若是出了什么问题,他也要有担当的。想了好一会儿,他终究是放不下每个人半贯的介绍费,他这小酒楼,一天也就赚个几贯钱,介绍了这几个人,几乎就是一天的收益!
“我当这个中人可以,不过,诸位籍贯,姓名,还有曾经做过什么,总得有个交待,要不然那位叶郎君来问我,我当如何回复?”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我叫吴大海,这几个都是我本家的兄弟,吴大江,吴大河,吴大地,吴大蛟……”
他一口气点过去,掌柜只觉得眼睛都花了,这些人的名字特土,听起来总有些怪怪的。谢掌柜暗暗记下来,然后唤了个伙计看好酒楼,自己领着这吴家的兄弟向水门而去。
走了十几步,发觉除了吴家兄弟跟着外,那卞平也跟着,谢掌柜回头笑道:“卞七,你不是怕那些人是骗子么,还跟来做甚?”
“呵呵,总得来看看,靠着捕鱼卖给你这黑心的掌柜,这辈子连个女人都摸不着啊。”
“说某黑心?你才是黑了心窝呢,活该你受穷单身!”
“你不黑心,为何要替这些外乡人当中人,却不管我这个乡亲?”
他二人一路斗嘴过去,虽是笑骂,却都不曾真生气。待到了水门,向外看去,只见两艘漆得油光锃亮的船正停在码头之上。
两艘船模样相同,都是一根长桅一根中桅,桅杆样式有几乎古怪,而且上面的帆是软帆,不是常用的硬帆。吴家几兄弟看得眼热,一个个都啧啧称奇,只有那吴大蛟有些惋惜:“这船还是小了些……哪里用得着六十人,除非是招桨手吧?”
“你管他那么多,只要招人,那便是好的。”吴大海不耐烦地道:“船这般大小也正好,太大了,咱们也未必划得动。”
卞平看了他们一眼,六十人分到两艘船,每艘船便有三十人,加上那姓叶的自带的水工,哪里还有几十人划不动的大船,除非是水师的艨艟巨舰还差不多。
“叶郎君,叶郎君!”
卞平正琢磨着吴大海方才话里的意思,便见谢掌柜小跑了几步,向着一个年轻人陪起了笑脸。这年轻人大约就是船主了,看上去二十岁不到的年纪,面相倒是极嫩,显然是家大业大的望族子弟,才有这么多钱给他这般年纪的人折腾。
“谢掌柜,有何贵干?”叶畅望着奔来的谢掌柜道。
“自然是向叶郎君荐人来了!”谢掌柜笑了。
第206章 翻脸反目自乖张
“一共招募了二十六名水工,足够用了,咱们原本就带了三十余名水工,加起来五十余名呢。”叶英小声地对叶畅道。
“不够,不够,咱们的那三十名水工,没有半年休想出远海,顺着黄河飘到这里没出事,已经是万幸,毕竟只是些内河里折腾的小鱼小虾,哪里能在大海里游?”他身边的苏粗腿却是坚决反对:“需有好水工,必须是有海上经历的好水工,而且咱们这船许多地方都得摸索,我料想……”
他正待说话间,忽然外边有人进来:“十一郎,有人送来名刺,说是要拜会!”
叶畅接过来看了一眼,“咦”了一声:“竟然是他!”
“谁?”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