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帆战舰-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靖守将听到,探出头去看着城下的这些“清兵”。

    为了迷惑长泰守将,甘辉率领的这支军队,有数百名是俘虏的原清兵。这些清兵大多都是没有佩戴头盔,难看的猪尾巴露在外面。

    长泰的守将看着那些鞭子兵,再看到喊话的是漳州守备千总刘国轩。

    长泰守将不疑有它,忙叫士兵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攻城最关键最难的城门被打开,甘辉、刘国轩带着郑家军鱼贯而入。

    趁长泰守将无备时,甘辉暴起,一刀就将他斩杀。

    没有人发号施令,没有组织的长泰很快便落入郑家军之手。

 第一百零七章 漳州战役(四)

    永历三年二月初三日中午时分,一骑“清兵”快马飞驰至云霄城北门,守卫城门士卒正要阻拦,却见马上之人扬起一封书信,高声喊道:“紧急军情,总兵大人告急文书!”

    闻听此言,一众守卫士卒不敢怠慢,急忙让开道路……

    云霄的守将张国柱,撕开盖有漳州将印的“告急文书”。

    “什么?郑家军正在进攻漳州城?总兵王邦俊要调云霄城守兵前去救援!”张国柱又惊又怒地说道。

    张国柱突然想到了什么,沉声问道:“那郑家军究竟有多少人马,现在漳州什么情况?”

    “启禀将军,现在具体情况小人也不清楚,小的走的时候,漳州危在旦夕!恳请将军马上出兵救援漳州!”传信士兵恭敬地说道。

    张国柱低头思考了下,漳州原来有五千兵马,守上两三天还是没有问题的,应该可以抵挡到援军抵达之时。

    “王起棒快去点齐城中所有军马于北门集结!我亲自率军赶赴漳州救援!”张国柱深知救兵如救火,毫不迟疑地对千总王起棒喝令道。

    “得令!”王起棒面无表情地喝到。

    张国柱御下刻薄寡恩,王起棒早就对他心生不满。

    听说国姓爷郑成功宽厚仁义,王起棒就想接着这次机会带人投靠他。

    喝令完王起棒,张国柱对心腹中军旗鼓姚国泰说道:“姚国泰!我走后,你留下看好云霄。”

    “是,将军!”姚国泰抱拳说道。

    于此同时漳浦、平和、诏安、漳平军营中,这四县的守将都对麾下下令道:“如今军情紧急,总兵大人急书求援,我等不可不往。速去点齐军马,准备赶赴漳州!”

    “得令!”

    ……

    估算那五县的守将应该都带领着兵马赶来支援漳州了。

    郑成功巡视了众人一遍后,郑成功沉声对赫文兴说道:“文兴,由你率领七千兵马责扼守漳州!”

    “是,大将军!”赫文兴沉声应道。

    “你留守的时候,安排些精细人手,留意那些新归顺的文官官员!若其有不轨行径,可就地格杀!”

    “大将军请放心,末将必尽心看守!”

    “嗯,那就好!”郑成功说完转头对甘辉说道。“余宽、杨才你等速去整肃军马,我们出发扫平漳州府!”

    “大将军,我们先行告退了!”余宽、杨才等一齐朝郑成功过行了一礼后,转身离大堂而去。

    低头伏身,我打开摆放在桌案上的作战地图,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速度!现在拼的就是速度!

    必须要赶在清军攻打广东前,将漳州府全部掌控在说。这样才能有机会跟广东的李成栋联手抵抗清军。

    永历三年二月初三傍晚。

    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丘下,“踏踏踏……”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余宽上到城楼上,紧几步来到郑成功的身旁,沉声说道:“大将军,探子适才回报。漳浦、平和、云霄、诏安、漳平这五县的守军已经出动,大约在明早可以到达盘陀岭!”

    “恩~~!”郑成功轻轻点头,面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漳州府各县的守兵基本已全数被“调动”得往这里赶来。

    根据刘国轩所招供的情报来看,各县来救援队的兵马最多也就是两三千人马。

    而且,这些救援军也不是同时到达的。

    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利用时间差将这些“援军”逐一消灭。

    “元长,杨才那里准备好了吗?”我转过身,向余宽问道。

    “大将军放心!杨将军已然埋伏就位。只要我们这里信号一出,他即会引军从敌军侧后掩袭而至!”余宽回答道。

    “恩~!”郑成功点了点头。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现在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敌人了。

    盘陀岭东约十五里处,一支3000余人的军队正沿着官道往漳州疾进。

    夜幕深沉,天色昏暗不明,疾行中的士卒手中俱持着火把,火光绵延数百步,远远望去,直如一条游动的火龙。

    “快,快!加快速度……”队伍的最前列,张国柱策马横刀,心急火燎地不住大声催促麾下士卒加速行军。

    由于漳州城中军力有限,而且不少士卒还初征募的新兵。所以如果被郑家军军围城猛攻,究竟能够支撑多久实在难以预测。

    漳州城失陷了,到时云霄也守不住的。

    所以为了救援总兵大人,也为了自保,张国柱也只能不顾一切地催促兵卒加快行军。

    “大人,西南面有火光,似乎也有队伍在行军!”张国柱身旁的一名眼力较好的亲兵突然出声提醒道。

    “什么?”张国柱暮地转身,举目朝亲兵所指方向看去,透过道旁浓密的树丛,果然隐约地见到点点火光正在迅速移动。

    “看样子,应该有2000人!到底是自家军马,还是敌人?”张国柱迅速策马上前几步,拨开树丛,让视线变得清晰些,随即根据火光情况简单地估测了一下人数。

    “做好应战准备!”

    张国稍一犹豫后,朝身后的军卒大声喝令道,随即策马提刀等候另一军的到来。

    此时,西南方的那支队伍似乎也已经发现异状,逐渐停止了前进。片刻后,也返身缓缓朝张国柱军迎了过来。

    不多时,两军已经相距不到百步。

    透过微弱的火光,张国柱隐隐地看出对方所着的似乎也是清军的衣甲,为确认情况,急忙扬声大喊道:“我是云霄守备张国柱,前面是谁的队伍?”

    对面队伍的领头之人稍楞了一下后,随即挥手示意身后的队伍停止前进,随后独自一人策马朝张国柱这边驰了过来,口中大声回应道:“张兄,我是漳浦的守备吴成!”

    “是吴将军啊!”此时,张国柱也辨认出对方果然是镇守漳浦县的守备吴成,不由得微松了一口气,急忙迎了上去。

    “张兄也接到了总兵大人的告急文书吧!”两匹战马碰头之后,吴成朝张国柱侧身微一拱手,急切地问道。

    “不错!”张国柱微微颔首,沉声说道:“郑海寇,竟然乘我大清剿平江西叛贼之际,进犯漳州府,着实可恶啊!”

    “是啊!”吴成点点头,语带忧虑地说道:“不知郑成功过到底率了多少军马过来?若只是万把人,以咱们漳州一府的军力还有可能抵挡住。若是有两、三万人,情况恐怕就大大不妙了!”

    “娘的!管他多少人!都要叫他有来无回!”张国柱冷哼一声,恨恨地说道,“如果不是我大清兵马被金声恒、李成栋纠缠住,岂会由得郑成功如此猖狂!”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铲平李成栋?到那个时候,就该跟郑成功算算总帐了!”吴成也有些咬牙切齿地说道,“张兄,你领了多少人马回援秣陵?”

    “3000人!这已是我能调动的所有人马了,现在云霄城的留守军马已经不足1000人了!”张国柱沉声说道:“公吴将军,你这里有多少人马?”

    “2000人!也是漳浦的所有守军了!”

    “咱们的两路人马,再加上漳州现有的守军,也能够凑到1万多人,守住漳州应该不成问题了!”张国柱表情沉肃地点头说道。

    吴成有些无奈地说道,“张兄,现在也不是说话的时候,咱们还是继续赶路,一定要尽快赶到漳州!千万不能让漳州有什么闪失!”

    “吴将军说得对,继续赶路要紧,已经耽误了一些时候了!”

    在张国柱、吴成的喝令之下,两支军马迅速地合兵一处,重新动身往漳州方向急赶而去。

    大半个时辰后,5000余清军终于气喘吁吁赶到盘陀岭。

    由于漳浦县很多的兵卒都是刚招募不久的新兵,根本未经过严格的操练,急行军后,军队已经全然不成队形。

    吴成跟张国柱商议,暂时先休息一下。

    张国柱看到那些士兵连续急赶了近4个时辰的路,大半兵卒都已疲劳不堪,有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张国柱点了点头,吴成便大喝:“先休息半刻钟!”

    很多兵卒听到到,立时心神一松,坐倒在地。

    张国柱留意到有些士卒竟然瘫坐在地,不由得眉头深深蹙起,面色一沉,拨转马头厉声呵斥道:“都他娘的给我起来,松松垮垮地像什么样子!进城之后,再行休息!”

    听得张国柱的喝令,统兵的什长、军司马急忙大声吆喝那些坐倒在地的兵卒站起身形。

    “哼~!这群新兵蛋子!”张国柱不满地低哼了一声。

    吴成听到脸色有些不好看,那些坐倒在地的士兵基本上都是他的手下。

    远远地望着那些休息的清兵,郑成功刚想下令出击的时候。

    杨才带了一个清兵过来了。

    看着那清兵,郑成功眉头一挑,什么情况?莫非事情有变?

 第一百零八章 漳州战役(五)

    杨才一走进,便拱手说道:“大将军,适才我巡察时,发现此人走小道朝漳州跑去。为避免我军被发现,末将就将他抓住,准备细问清兵救援之事。没想到此人却是云霄千总王起棒的心腹,是想投靠我军的。所以末将就将他带来了!”

    郑成功听到忙询问那个清兵。

    清兵看到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家将军要投靠的国姓爷郑成功,大吃一惊,忙——实告。

    郑成功听完思考了一下说道:“等下进攻时,你趁乱跑去劝说你家大人。如果他肯斩下张国柱的人头,我就相信你所说的!”

    “是是是,小的一定照做。国姓爷请相信,我家将军是心怀大明的!”

    叮嘱警卫张大山看管这个清兵,郑成功过扬起手中的宝剑,高喝一声,“杀!”

    随着郑成功一声令下,顿时战鼓、响锣被敲响。

    沉静多时的郑家军顿时从树林中杀出,奔跑中的火枪兵率先开火。

    黑暗的夜色中爆发出无数的点点火焰,随着砰砰声响。

    最外头的清兵身上并列出朵朵血花,倒在地上抽搐地咽气了!

    紧随着郑家军的弓箭手也拉开弓弦,抛射。

    尖锐的箭从空中如冷雨落下,倾泻着一支支夺命长箭。

    “呃~!”

    张国柱立即被眼前景象惊得张口结舌,完全地呆住了。

    怎么回事?郑家军不是在围攻漳州城,怎么会埋伏在这里!

    看着数千名士兵整装藤甲、手持大刀,杀向散乱的清军。

    张国柱已经全然糊涂了,直楞楞地盯着前方的军马!

    “杀!”

    中计了?难道漳州城已经被郑家军攻陷了?

    被那声怒喝惊醒的张国柱,张望着眼前突发的一切,脑中迅速闪现出无数的疑问。

    清兵此起彼伏的厉呼惨号声和城内敌军士兵气势骇人的怒吼喊杀声,让张国柱清醒过来。

    “撤!撤!快逃!”张国柱声嘶力竭地狂吼道。

    “嗖!”一支响箭带着凄厉的尖啸声冲天而起。

    “杀!”又是一阵喊杀声响了起来,但这次却是在后军。

    “杀!”伴随着郑家军每一次喊杀声,几乎都会有一名清兵被砍伤。

    大刀飞舞、长枪突刺、弓箭厉啸,火枪凶猛,这些都带给清兵飞溅的鲜血、翻飞的残肢以及凄厉的哀声。

    “不要慌乱!”

    “跟紧我,突破敌军的阻拦,往东面撤!”

    张国柱一边挥舞手中的大刀奋力砍杀着冲阵的敌兵,一边竭尽全力地吼叫着,试图让麾下兵卒聚到自己身边,再寻机突破敌军的包围。

    混乱的清军当中,谁也没有注意。

    一个从郑家军里跑出的清兵跑到王起棒身边嘀咕了几句,王起棒顿时两眼闪烁着冷冰的眼光,盯着张国柱。

    张国柱忙着叫拢清兵冲出包围圈,没有注意靠近的王起棒。

    王起棒一走进,顿时大喝:“张国柱刻薄寡恩、叛祖忘义,我乃堂堂汉人,焉能投身鞑子。有愿意跟随我者,来我这!”

    说完,一刀就将张国柱头颅砍断!

    云霄的清兵顿时吓呆了!

    漳浦守备吴成一看,张国柱死了,现在也中了郑成功的计。立马喊道:“我早就像投靠国姓爷郑成功,只是一直没有门路。我愿意投靠国姓爷!”

    霎时,机灵点的清兵立马跑到王起棒身边也叫嚷道:“我等愿意投靠国姓爷。”

    其他的清兵看到也清醒过来,现在可是给郑家军包围了,再不投降就连命都没有了。

    纷纷跑到王起棒身边,大喊着:“我等愿意投靠国姓爷!”

    听着这清兵扔下兵器,都喊着:“愿意投降!”

    郑家军顿时停下了杀戮,收缴着这些降兵的兵器,安排人手看管。

    看到局势控制住了,郑成功在警卫的护卫下,召见了王起棒、吴成。

    一个是有意投靠我军,一个是看到局势不好才投靠的,那对待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听到王起棒原来是的一员战将,擅长骑射。只是性格粗暴,不懂人情,才会一直到现在只是个千总。

    虽然在几次大败清兵后,收拢了将近四千多战马,但是郑成功手下擅长水战的一大把,却是没有一个是懂骑兵作战的。

    毕竟南方多舟少马,自古就没有多少成建的骑兵团。

    黄悟当初也是赶鸭子上架,临时担任的。后来水师规模扩大,更擅长水战的黄悟死活不愿意再统帅骑兵了。

    弄到最后,有将近三千多战马一直规划在虎贲卫。

    不过郑成功也不懂骑兵,总是不能最好发挥出骑兵的作用。

    现在总算有个懂骑军的人才来了,郑成功立即破格任命王起俸为铁骑营,教以学射,教以骑马。

    听到自己一个降将一来就被郑成功信任厚待,可以统帅一镇兵马。王起棒顿时欣喜地喝到:“谢,大将军看重。末将定当誓死效忠国姓爷!”

    郑成功拍了拍他肩膀没有多说什么。

    吴成就没有那么优待了,既没有吐出的本事,又不是主动投靠的,郑成功只是随意的给了一个闲职,就让他一边呆着去。

    “将军,这些江东杂鱼简直不堪一击!”杨才走到郑成功身旁,四下打量着那些正被缓缓地押送回漳州的清兵,随即以略带着些轻蔑的语气说道。

    “这些清兵大多都是新兵,而且还急行军了那么远,能够坚持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郑成功轻轻摇头,随即面色有些沉肃地对杨才说道:“文希,我们郑家军虽然大败了清军几次,都那些都不是清军的精锐八旗骑兵。八旗骑兵能让明兵闻风丧胆,不是没有过人之处的。且莫因此而产生轻忽清军的想法。而且清军中并不乏能人英杰,如果善长心存傲慢,日后恐怕是要吃亏的!”

    “嘿嘿……”杨才尴尬地说道:“知道了,将军!我会注意的!”

    “恩~!”郑成功恢复了一丝淡笑,点了点头说道:“文希,有没有江东兵从包围圈中逃走?”

    “将军放心!清兵都被被我军控制了,绝对没有一个清兵溜掉!”杨才说道。

    “这样就好!这里收拾一下,我军去剿灭其他县的清兵”郑成功轻声说道。

    “是,大将军!”杨才喝到。

 第一百零九章 漳州战役(六)

    平和、诏安、漳平的援军相继到来,都义无反顾地跑进了郑家军的包围圈。

    除了诏安的守将稍稍抵抗了些,平和、漳平的守将一看到中计了,立马就投降了。

    永历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从诏安赶来救援的清军亦被顺利击灭。

    两天一夜间郑家军成功诱歼五拨“援军”,总俘虏了将近六千清兵。

    此战过后,漳州各县已彻底失去防守军力,便如柔弱的羔羊一般,可以任郑家军宰割。

    漳浦看到三万多郑家军来到城下,吓得留守的清兵立马开城投降了。

    留下一千郑家军以及两千多归降的清兵留守漳浦,郑家军朝着云霞杀去了。

    快到云霄时,王起棒前来面前郑成功说道:“大将军,云霄守将姚国泰是张国柱的心腹,只怕此人不会轻易投降我军。虽然我军必能攻克缺兵少将的云霄,但毕竟会有伤亡。而且姚国泰也是辽东铁骑的旧人,也擅长骑射。请军末将带人前去用计擒获此人,好劝降此人为我军效力。”

    说完,王起棒地看着郑成功。他会相信我这个刚归降的清将吗?

    郑成功听到立马答应道:“嗯,就照王将军意思办?”

    看到郑成功没有一丝怀疑,王起棒大喜地喝到:“末将定能劝说此人投降我军!”

    云霄城北门,当值的守城士兵正在闲聊的时候,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到近不断接近!

    守卫城门的士兵立即停止闲聊,警觉地戒备起来。在城下士兵的招呼下,城楼上的士兵也已经做好了收吊桥的准备。

    不多时,就看到一百多清兵朝着云霄城跑来。

    看到是自家的士兵,守城的士兵松了口气。

    一名视力比较好的士兵眯起眼睛仔细地看过去,突然惊讶地说道:“好象是王将军,还受了伤!”

    很快,那上百名清军就跑到北门,马上的王起棒身上血迹般般,在左臂上绑着带血的绷带。

    看着城上的清兵,王起棒非常焦急地大喊道:“是我们!快开城门!快快!”

    城楼上的守城士兵个个面面相觑,虽然都认识王起棒将军。但姚国泰将军有令:现在战事紧急,无军令不得开启城门!

    看到城门没有开,王起棒顿时怒喝道:“混蛋!快开城门。我们中计了,张将军受了重伤,快开城门,给将军找大夫!要是将军有什么三长两短,你们担待的起吗?”

    那些守城士兵往城下一看,看到张国柱将军双目紧闭,身上衣甲上沾满了血迹,躺在一块木板上一动不动。

    那些守城士兵急了,忙喊道:“快,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把将军接进来!快!”

    同时派人传信给姚国泰将军了。

    “扑通!”吊桥落下!

    姚国泰听到消息,飞奔到城门。一看到张国柱受伤了,也不顾上王起棒,立马附身想查看伤情。

    刚低身,靠近的王起棒立马抽出一把牛尖刀,抵制在姚国泰脖子上。喝到:“全都不许动,张国柱已经死了,漳州已经被国姓爷郑成功攻克了。郑家军正朝着这边赶来,云霄是守不住了。不想死的话,就不要乱动。”

    此时王起棒的部下一刀将吊绳砍断,将城门附近的清兵逼退。

    姚国泰听到王起棒说张国柱死了,惊吓地看向张国柱尸体。

    果然,张国柱面色苍白,无半点血气。而且这么久了,一动都不动。

    姚国泰怒喝道:“王起棒你竟然勾结郑海寇谋害将军。”

    “呵呵……”听得姚国泰的话,王起棒没有恼怒,反而朗声笑了起来。

    “有什么好笑的?”姚国泰看到王起棒哈哈大笑时,恼羞成怒地喝到。

    王起棒笑道:“张国柱那个王八蛋是怎样对待我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既然不仁就休怪我不义了!姚兄,老子钱响给那个混蛋克扣时,也是多得你照料,我才不至于去要饭。你的情我一直记得,所以才会冒死前来劝说你一同归降。姚兄,我们都是汉人,却是要委身于蛮子,日后有何颜面去见祖宗。国姓爷郑成功仁厚爱民,素有大志,是难得明主,我一归降他就委任我掌管一镇兵马。姚兄,你就算不为自己招降,也为你妻儿着想一下。跟我一同归降吧,国姓爷,答应只要你归降,就委任你为副镇。”

    听到王起棒的劝说,想到自己的妻儿,姚国泰沉默了。

    好久,姚国泰才开口说道:“我愿意归顺国姓爷郑成功!”

    听到姚国泰归降了,王起棒立马派人传信给郑成功,让他派人来接受云霄城。

    郑成功带着大军进入云霄城,在严令下,郑家军队云霄城的百姓秋毫无犯,让云霄的百姓从心底认同国姓爷郑成功。

    云霄府衙中,姚国泰一见到郑成功就想跪下谢罪。

    郑成功忙过去扶住他,说道:“姚将军肯归降,实乃我明严之大幸。来,清坐!”

    说完,拉着姚国泰在一旁坐下。

    “王将军、姚将军,我军擅长水战的将军很多,但懂骑军的却是没有几个,以后郑家军的骑兵就拜托两位了!两位初来咋到,贸然就晋升高职,我怕其人会不服。所以王将军就暂委任为上骑都尉,掌管铁骑镇。姚将军就为骑都尉,协助王将军训练铁骑镇。怎么样?”

    虽然说不晋升高职,但是上骑都尉和骑都尉都比他们原来的官职高了两三级。

    王起棒和姚国泰立马拱手喝到:“谢大将军赏识,我等必效犬马之劳!”

    云霄城攻下了,郑成功留下杨才看守。

    大军继续攻略漳州府县,三天后,没有几个守兵的平和、诏安、漳平等县看到郑家军就立马投降。自此漳州全府就落入了郑成功的统辖下。

    清军轻易席卷了华夏大半江山,但由于攻占的时间太短,再加上满清本身就没有多少治理的人才。所以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南方的乡县,更多的只能依靠原来的大明文官官员,以及投靠过来的文士。

    这些原大明文武官员大多都是墙头草,可以在满清势大的时候投靠满清,在看到大明有中兴的趋势后,转头反正归明了。

    所以才会有金声恒、李成栋这种反复叛变的例子。

    对于这些文武官员,郑成功也知道要想让他们真心归顺是很难的。

    只是郑成功现在手头上没有那么多能治理的人才,所以暂时也只能依靠他们了。

    不过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郑成功委派的都是些名声相对较好,不那么贪婪的人。

    看到地盘大了,自己手下连几个能信赖能治理地方的手下都没有几个。

    郑成功开始考虑日后,如果真的问鼎九州的话,那该怎么办?

    看来建立政法大学的计划要提前了!

 第一百一十章 万礼

    明末,闽南地区呈现混乱的局面,除了大明的官方部队和清军以外,到处都有土豪、山贼拥据城寨,相互争并,并且就近向百姓课收钱粮,宛如土皇帝。

    相较于这些地方势力,郑成功拥有较完善的军备,但却也因为军队太庞大,粮饷总是需要往外购买。

    虽然有郑家水师在,并不惧怕清军的封锁打压。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除了安定秩序,郑成功也打算沿路收服各地的城寨用于粮源和税源。

    郑成功委派了地头蛇蓝澄和刘国轩统兵三千,出兵铲除山贼,迫降那些山寨。

    一个多月下来,相继平定了达濠、霞美等寨,收服了许多山寨。

    十二月十八日,郑成功正在和姚启圣商议郑家军接下来的行动时。

    突然,一名士兵飞奔到郑成功的面前,大声禀告道:“启禀大将军!有一人持蓝澄的书信,求见大将军!”

    蓝澄的书信?难道剿平山贼的不顺利?

    郑成功第一时间立刻便想到可能是蓝澄可能出兵不利。

    郑成功忙喝到:“人在哪里,快带上来?”

    “是,大将军!”

    不一会儿,那士兵就领着十几个大汉来到了郑成功面前。

    当头的一个大汉孔武有力,相貌堂堂,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六七年纪,一看就是一条好汉!

    看着他,郑成功问到:“你是什么人?”

    大汉忙躬身低首,双手奉上一份书信说道:“平和万礼,拜见大将军!”

    万礼!

    郑成功接过书信,打开迅速看了一遍。

    原来万礼是蓝澄推荐过来投靠我军的!信中卢若腾详细地介绍了万礼。

    万礼,1612年出生在平和县琯溪,母早亡,幼年时被诏安县二都官陂富商张子可收为养子,取名张礼。

    张礼生性倔强,机敏勇敢。少年时热心习武,喜欢打抱不平,得罪了不少富贵人家。

    乡里族长多次逼迫,张子可无可奈何地打发张礼外出谋生。于是,张礼年轻时便到处闯荡,在谋生糊口之余,继续练拳习武,广交朋友。

    明末崇祯期间,吏治**,乡绅肆虐,灾害频仍,民不聊生,不少地方燃起农民起义的烽火。为了反抗官府和乡绅的压迫,张礼同知心好友一共十八名,结拜为生死兄弟,合心为盟,同心聚义。为了表示“万人同心”,决心“以万为姓”,不论原来姓什么,都改姓为“万”。

    大家推举张礼为首领。张礼改名为万礼,又称万大、万一、万九泽,号春宇。

    他们揭竿起义,割据于诏安二都。后代的史学界称其为“以万为姓”集团。

    起义军首先在诏安二都的官陂、秀篆之间的犁壁石大山中安营扎寨,招兵买马。后设总部于乌山西坡的九甲社长林寺。九甲社处于诏安、平和、漳浦三县结合部,长林寺则在“万山深处”,十分偏僻、隐蔽。

    万礼为首的义军反抗官府,抗征抗捐,惩办乡绅,劫富济贫,几年之间,队伍从几百人发展到两千多人。还曾到一百多里外的广东饶平县夜袭黄冈城。在十几年时间里,诏安县牛皮径内的二都地区基本为其所控制。

    满清南下攻克福建后,万礼同他的兄弟们不甘受外族统治,在据守诏安二都时,积极同“反清复明”力量联合,以抗御清朝。在义军控制的地区,不用清朝的年号,而奉南明政权的正朔。

    蓝澄出兵剿平山贼、迫降山寨时,听闻他们的事迹后,派人传信给万礼,希望能招安他们。

    接到蓝澄的书信,万礼考虑再三,就带着自己的弟兄赶来投靠郑成功。

    看完书信,郑成功仔细瞧了瞧万礼以及他的部下,很是好奇。

    传闻天地会就是由万礼的马仔万五道宗创立的。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抗满族人的欺辱压迫,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天地会拜天为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