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帆战舰-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地会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奉朱洪竺洪门真主,陈近南为军师,万云龙(一称郑成功化名)为大将。
现代洪门即称就是由天地会演变来的,现在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郑成功,但绝对没有几个不知道天地会或者洪门的,华人社团很多都是从天地会洪门旁支发展起来的。
鹿鼎记当中的那句——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也随着影视的传播被很多人熟知。
只是令郑成功想破头脑也不明白的是,都说天地会是自己派人建立起来的。
但是自己手下没有一个叫陈近南的人啊!
现在看到天地会创始人的老大万礼就在眼前,郑成功环视着他的兄弟,希望能找出一点头绪。
郑成功胡思乱想之际,仍然保持着不动声色,默默注视万礼。
被郑成功这样盯着,万礼感到很大压力,心里非常紧张。
虽说有蓝澄的推荐信,但眼前的这个大将军是否真的会像蓝澄说的那般信任重用自己这些山贼呢!
万礼心中有些忐忑,做山贼只是看到乡亲被狗官剥削的活不下去,才会揭竿而起的。
其实万礼并不愿意从事山贼这个行当的,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持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方不负此生!
看出什么头绪,郑成功也懒得想了。
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
郑成功笑着说道:“万兄弟肯带人来投靠,真乃明严之荣幸。有万兄弟相助,我军如虎添翼!”
万礼愣了下,一会儿反应过来时,忙拱手说道:“多谢大将军厚待,万礼定效犬马之劳!”
“万兄弟,虽然你是个好汉。但初来匝道我只能暂且委任你为百户一职,待日后有功劳,再行升迁如何?”
“将军安排甚好,末将并无异议。”万礼忙说道。
“好,万将军,先下去歇息。”
万礼带着他的兄弟在士兵的指引下,去到一处营帐歇息了。
时光飞渐,一眨眼又快到年关了。郑家军的很多士兵这个时候都归心似箭了,郑成功看到于是带着大军回厦门修整。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战机错失
回到厦门,知道路振飞已经从广东朝见永历回来了,正在等候郑成功。
郑成功在中堂接见了路振飞等人,询问了肇庆的事以及跟李成栋联军的事。
路振飞摇摇头说道:“大将军,肇庆那边情形不太好?”
路振飞向郑成功讲述了他朝见永历帝的情景。
永历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广东肇庆。
赣州大败,南昌被困,鞑子时刻能攻克南昌,再次南下攻打广东,战争阴云笼罩全城。
城中百姓也兴不起外出的念头,街市之上冷冷清清,除却巡逻的兵卒外,难见行人。
经年累月的战乱,已让百姓对杀戮、流血感到麻木。
大殿中。
“启奏陛下,据细作回报,南昌方面有较大规模兵马调动……”
“什么?”还未等李成栋禀报完毕,永历帝面现惊恐之色,急忙说道,“李爱卿,南昌还能不能守住的?”
赣州之战失利,南昌又被清军大军重兵围剿,令永历帝成惊弓之鸟。
李成栋知道永历帝胆小怕死,这个时候为了安抚他,只能睁着眼说假话道:“陛下勿忧,南昌乃江西重镇,城高墙厚,再加上金声恒能征善战,清军绝对无法攻克南昌的!”
“嗬~~!”永历帝放下了心,长出口气问道,“那李爱卿又何时准备再次北上救援南昌?”
李成栋趁机说道:“陛下!赣州大败,而今无论信丰,还是南雄,兵力仅够守卫,想出击力有不怠,微臣想恳请陛下调派肇庆的兵马支援两地。”
“惠国公之言,不敢芶同!”大学士瞿式耜反对说道,“若行宫的守卫都调走了,谁来保卫陛下的安危!”
李成栋叹了一口气说道:“广东还在微臣的掌控之中。肇庆周边并无贼兵,众位大人不必担心自身安危。再说各家谁没个百来名家丁壮汉,组织一下就能有三五千兵马保卫肇庆,护卫圣上!”
瞿式耜反驳道“那些家丁怎么能跟正规军相比,而且赣州还在清军手中。如果清军派一只偏师偷肇庆,没有护卫的圣上怎么办?老臣绝对不同意将调遣肇庆的护卫。”
没有兵马,怎么救援南昌?
李成栋据理力争,可惜胆小的永历帝自己都不同意将肇庆的护卫调走。
一时间朝廷上陷入了争吵中。
自反正归明后,李成栋既要为战事操劳,又要提防应付瞿式耜等人不识时务的内斗。以至于李成栋时常为当初自己反正归明的做法感到后悔。
自从投靠满清以来,战无不胜的部下,都忙着建豪宅,忙着加官晋爵。沉醉于烟花之地的他们现在没有多少战力了,让清军一败再败。
同时在内耗下,李成栋当年为清廷从北打到南无敌手的威风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过开弓的箭就没有回头的。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自己是不可能再投靠满清的了。
正当朝廷上还在为从哪里调兵救援南昌争吵时,突然大堂外传来侍卫的喊声。
“报,漳国公郑成功遣派使者朝见圣上!”
永历帝听到忙喊道:“快将使者迎上来!”
路振飞步入大厅,朝坐在正位的永历帝三叩九拜,喊道:“微臣叩见圣上,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永历虚扶一下说道:“路爱卿请起,不知道漳国公派遣你来,是何事?”
路振飞站起,拱手说道:“启奏陛下,漳国公听闻江西战事不顺,特遣微臣来,希望能与惠国公李成栋联手救援南昌。”
永历帝听到郑成功愿意出兵一同救援江西,顿时大喜道:“漳国公果然不愧为忠义之臣,我正忧心该如何救援江西,想不到漳国公就来为朕排忧解难来了,好!李爱卿,有了漳国公的支援,现在你不用担心兵马不够了。”
李成栋听到忙拱手说道:“多依仗圣上洪福!”
永历帝摆摆手说道:“朕也累了,先行回宫。李卿家就与路卿家商议出兵救援江西的事吧!”
殿下的人听到忙拱手喝到:“恭送陛下!”
等永历帝走后,李成栋将路振飞请到自己的府上商议出兵的事。
书房中,分主客坐下,茶罢。
事态紧急,李成栋也没有再客道,直接问道:“救援南昌,漳国公能出多少兵马?”
路振飞回答道:“我军可出兵三万!”
才三万兵马!
李成栋感觉有点少?此次清军围攻南昌,出动了两万的八旗骑兵,十三万的绿营军。
刚赣州大败,再加上永历帝不肯调动护卫肇庆的四万兵马,广东这边最多也就是能出动八万大军,两军加起来也只是十一万。
李成栋说道:“漳国公就不能再多派遣一些来?”
路振飞摇了摇头说道:“福建北部还有上万清军,漳国公治下各县也需要留下必要的守兵,三万是我主能出动的最大兵马了。但请惠国公放心,这三万兵马都是精兵强将。”
听到路振飞是三万兵马都是精兵强将,李成栋根本就不相信。
当初攻打福建,跟郑家军也打过几场战,那些郑家军表现是怎么样的,自己又不是不知道,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现在在郑成功手上,郑家军又能厉害到哪里去?
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只占领沿海一个府了。
郑家军里面也就是水师还像样点,能入得了李成栋眼!
如果人数再多一些,救援南昌的事,李成栋还抱有希望。
但听到郑成功只能出兵三万以后,李成栋就根本不抱希望了,对郑成功派遣的使者路振飞态度也没有那么热情。
随意地说上几句就打发他走了。
为了更快救援南昌,路振飞三番四次督促李成栋尽快出兵。
但李成栋根本不相信郑家军的实力,他更相信自己的部下。
为了凑够兵马,李成栋也是三番四次上朝请求永历帝将护卫肇庆的兵马都调派给自己救援南昌。
为了护卫的兵马,永历朝廷上又陷入无休止的争吵,时间和机会在这没有任何作用的党争伐斗中白白浪费了。
路振飞看到这种情形,对永历朝廷也大失所望。
路振飞费尽了心力,也只是让郑成功与李成栋结成攻守同盟——防守上,一旦清军攻击郑成功或是李成栋,另一方需得提供军力相助援救;
进攻上,双方约定一同出兵救援南昌。只是具体的进攻时间,李成栋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听完路振飞的讲述,郑成功很是无奈。
如果没有李成栋军去正面牵制清军,郑成功是绝对不可能去跟清军正面硬拼的。
希望李成栋能意识到南昌现在不单是一城一地之事,还关系到整个南方大明的局势。
李成栋不动,郑成功只能耐心等待,加紧训练士兵,时刻准备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冬儿
将近春节了,郑成功去军营察看了那些受伤还躺在病床上的将士。在受伤官兵的病床前,郑成功亲切地拍着他们的肩膀,叮嘱官兵们要安心养伤。
中午回到跟家人吃个午饭后,郑成功紧接着就前去看望慰问阵亡士兵的家属,并且每家每户都封了两两的红包。
年初一接见文武官员,年初二就前去慰问各镇各卫的武将……就这样为了笼络安抚人心,郑成功每天面见这个,慰问那个,整天忙得脚不着地,直到年初五才告一段落。
这天上午,郑成功穿着便衣坐在书房翻阅书籍资料。自带兵打仗以来,接触得越多,郑成功就越是发觉自身还有着很多不足。
为了能尽快地弥补,郑成功花经心思让人搜集了大量的兵法,自春秋战国至明朝皆有。
诸如武经七书当中的《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以及宋代的《武经总要》、《历代兵制》;明代的《纪效新书》、《百战奇略》、《练兵实纪》、《武备志》、《筹海图编》;
只要稍微有一点时间,郑成功便会翻看,好增强自身的军事水平。
当郑成功正翻阅着《武备志》当中关于明朝手雷、地雷描述资料时,一个下人在门外轻声地喊道,“老爷,大小姐求见!”
下人口中喊得大小姐即是亲手杀死王富贵,为母报仇的那个冬儿。
攻克王富贵山寨后,冬儿就一直尾随着郑家军,赶也赶不走。
最后郑成功没有办法,只好收留了她。只是大军当中都是男人,很多还是千年老光棍,因此为了冬儿着想,郑成功派人将她送到厦门妻子董友身边照料。
董友听闻冬儿的悲惨身世后,做主将她收为义女。按照明朝的习俗,帮她改名为郑秀文,希望她日后能秀美、文淑。
只是郑秀文遭逢惨事,变得对任何人都很有戒心,整日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而且每天躲在房间,不肯多出来走动。
听到义女郑秀文突然要求见自己,郑成功眉头一皱,她来干什么。
“你先带她去大厅等候,我等下就过去!”郑成功朝着外面喊了一句,然后起身换了一件正衣才才前往大厅。
这几年在郑府不缺吃穿,郑秀文早已经不是当初那般消瘦,长得很艳丽。
虽然是自己的干女儿,但郑成功也不方便在书房面见她。
毕竟郑秀文只是自己的义女,并不是亲生的,所以为了防止闲言闲语,只好在大厅相见。
郑成功记得刚回到厦门,见到郑秀文时,自己还愣了一会。
不过也是,第一次见到郑秀文时,她才刚杀完人,浑身是血,只让人看得恐怖,没仔细看过她的样貌。
等她尾随着大军时,尘土飞扬,她又整日黄土盖面,看不清样貌。
后来董友收了她做义女,赐了她很多衣着装饰。待她洗净尘土,换上干净的衣服后,美人的坯子顿时显露无疑。
四年一过,她今年都十六岁了,长得非常清秀艳丽。
看到郑成功来了,郑秀文忙施礼道,“女儿拜见义父!”
郑成功忙虚空一扶,说道,“一家人不用多礼,快坐下吧!”
郑秀文没有坐下,冷谈地说道,“义父,冬儿想习武!”
习武!郑成功一愣,问道:“为什么?”
郑秀文原本冰冷的脸,此时却是面目峥嵘地说道,“我要变强!”
看到清秀的一张脸充满着怨气,郑成功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说道,“如果你说要去读书写字,我不反对。但习武,不行!”
听到郑成功拒绝,郑秀文即“碰”的一声,跪在地上说道,“义父,冬儿恳求你!”
郑成功不为所动,说道,“你的仇人已经给你亲手杀了,你的大仇也报了。现在你该做得是好好活下去,而不是再想着这些没用的东西。”
郑秀文重重地磕了下头,再抬起头时,额头上已经一片红迹,血泪盈襟地说道,“请义父成全!”
看到义女这样倔强,郑成功也火了,怒拍而起,说道:“我说不行就是不行,一个女孩子家舞刀弄枪像什么样,快给我回去好好反省反省。”
说完,郑成功一率手即走。本来就是看着她一个小女孩可怜,才收养她。现在又怎么放心让她去过那种打打杀杀的日子。
回到书房,郑成功继续翻阅着兵书。过了一会儿,一下人来禀告,“老爷,大小姐还跪在地上,不肯起来!”
郑成功头也不抬地说道,“这种事不用再禀告,她喜欢跪,就让她继续跪!”
听到老爷的语气不善,下人们再也不敢拿这种事来打扰郑成功。郑秀文就在大厅一直跪着,期间董友曾去劝说过自己的义女,但郑秀文就是不肯起来。
郑经当初被自己的母亲强制要求喊一个突然蹦出来的家伙叫姐姐时,还老大不情愿。
不过等他看到这个姐姐跪在地上,以为她是跟着自已一样闯了祸,惹怒了长辈,被罚跪。
小孩子心善的天性爆发了,他在午饭时将自己的饭菜点心藏了大半,然后跑过来偷偷地塞给了郑秀文。
看着碗里混作一团的食物,郑秀文千年的冰山此时难得出现了一丝笑容。
楚楚可怜的笑容,让还是一个小屁孩的郑经目瞪口呆地说道,“姐姐真漂亮!”
郑秀文一脸红,揪着嘴说道,“小屁孩懂什么叫漂亮!”
郑经一本正经地说道,“谁说我小的,我懂的,就像姐姐你这般……”
躲在后面看到这一幕的郑成功,一阵头疼,从历史书上郑成功就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是个熟女控。
可他没想到才刚8岁的这个小家伙现在就展示出了这种潜质,而且那么小就懂得该如何讨女孩子欢心了。
看到那两个人越说,身影越靠越近,郑成功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都说现代的小孩很早熟,但比起古代的小孩屁都不是。
古代男子十六岁就可以娶了,女子十四岁就可以出嫁。当然某种环境下,连那点都不用顾虑,不然就不会有童养媳之类的。
第一百一十三章 郑经
郑成功重重地咳嗽了一声,一听到这声音,那两个人闪电般就分开,分离之际,郑秀文还不忘顺手将那碗饭菜隐藏在自己衣袖下,然后端正地跪着。
郑经无师自通般卖着萌,撒娇道,“父亲,你可吓着我了。“
郑成功没有去看自己儿子的萌样,而是严肃地朝着义女问道,“你为什么就一定要习武?”
郑秀文沉默了一会,说道,“我恨王富贵,我恨他杀了我母亲,我恨我的怯弱,我恨我太小,我恨自己太弱不能保护她,我恨自己没有力量可以去保护身边的人。所以我才要学武,我要变强,我要有能力去保护我身边的人。”
说道最后,郑秀文扒在地上,泪流满面、嘶声裂地喊道。
郑秀文擦干眼泪,挺直身,一脸坚毅地望着郑成功,“我要学武,不敢你最后同不同意,我都会想尽办法去习武。”
郑经看到郑秀文哭泣地那么厉害,他向郑成功说道,“父亲……”
看到郑经开口,郑成功喝道,“你闭嘴,快给我回房去。“
看到父亲发火的样子,郑经畏惧地朝外走去,走时还不忘示意郑秀文要多加小心。
看到郑经走出去了,郑成功才转过头看着这个倔强的义女,思索了一会儿,说道,“你真的想学武,不怕苦不怕累!“
郑秀文坚定地说道,“我不怕!“
“那好,我可以同意你去学武。但你要习武的话,我只能送你到一处武馆去。“
郑秀文不假思索便答应道,“可以!“
听到她的答应,郑成功有些高兴又有些失落。
自己这个做父亲的整日在外打拼,他母亲也时常要帮着安抚那些将门的妻子,忽略了她也忽视了郑经。
才会导致郑经现在非常渴望有一个人陪伴,郑成功也希望儿子能多一些人陪伴,但那个人不能是郑秀文。
虽然她并不是郑经的亲姐姐,但在妻子董友认了她做义女后,她就是郑经的姐姐。虽然他们之间最后不一定就会有那种意思,但郑成功却不得不防。
郑经是自己的嫡长子,将来很大可能会继承自己的事业的人。而且他已经跟福建进士,隆武朝的兵部尚书唐显悦之女有婚约了。
明朝是个非常重视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朝代。
一旦郑经与郑秀文有苟且之事,那么对郑经的影响可是非常恶劣的。所以为了郑家的安稳,郑成功绝对不准许他们之间有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隔开两人,郑成功同意了郑秀文习武。
郑秀文走后,郑经还闷闷不乐了几天。
看到儿子郑经这幅模样,郑成功也很是郁闷!
郑经是自己重生前就已经存在的儿子,而郑聪却是自己重生后才有地,这让郑成功内心无可避免地就偏向了郑聪,对他多了几分偏爱。
随着郑聪慢慢长大,这种偏心都有些明显了。
但自从周朝开始就确立得嫡长子继承法,让郑成功有所顾忌。
如果自己贸然去破坏这制度,很有可能会导致自己手下会内讧,万历国本之争就是前车之鉴。
为郑经和郑聪的事烦心着,郑成功今天根本静不下心来看书。
把书一扔,郑成功叫人喊来了绿萼,让她弹琴解烦。
斩杀郑联,夺取厦门那晚。
绿萼被吓坏了,和其他歌女舞姬被郑家军的士兵关在厢房一整晚。
夺取厦门后,郑成功又忙着安抚人心,哪里有功夫去管绿萼一个歌姬。
可那么多人都看到那晚郑成功很是喜欢这个歌姬,郑成功没有发话,手下官员哪敢随意地处理绿萼。
其他歌姬在询问过她们本人的意思后,要不就是继续养在府里,要不就是放出去嫁做人妇。
只有绿萼,其他人问都不问她的意思,直接送到郑府。
绿萼刚被送到郑府时,开心的不得了。
象她这样的出身,根本没有指望做人正妻,若能被个文士或官家买去作妾,已是最好的归宿,至于这官家或文士是老是丑,那就听天由命了。
但郑成功不单身居高位,而且还是年青英俊。若能给他作妾,绿萼绝对是高兴地。
只是郑成功整天东征西伐,忙的早就将绿萼忘了。
虽然郑成功一连几个月都没有过问过,但郑府的管事也不敢给绿萼脸色,安排她做奴婢的事。
毕竟她可是老爷的女人,谁知道哪天老爷就想起她来。
绿萼就这样不清不楚地呆在了郑府,虽然吃穿不缺,但她自己却是日益担心。
听多了其他歌姬的遭遇,绿萼早就知道如果不趁年轻貌美时取悦到主家,最好生个儿女傍身。等到年老色衰的时候,下场极其悲惨。
绿萼不想再等下去,很快后院便有闲言闲语传了出来,说董友善嫉……
董友一听到闲言,立马仗打了后院几个嚼舌头的仆人。但她知道像这种谣言一旦传开,想消除根本是不可能。
董友只好劝郑成功纳了绿萼做小妾。
郑成功这才记得有绿萼这个人存在,知道事情的经过,郑成功敲打了下她,让她收拾起那小心思后,也就顺势娶了她。
小妾而已!晚上用小轿抬了进来,请了三五知己喝上几杯也就算礼成了。
绿萼终于如愿做了小妾后,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安分守己地做好取悦郑成功的事。
绿萼从小就接受的培养,琴棋书画、歌舞仪态。
想教出这样一个色艺俱佳的女子可谓万里挑一,再加上绿萼曲意奉迎,各种技巧都愿意尝试,让郑成功感受到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略显古板的董友身上体会不到的快感。
看到她这样乖巧,郑成功也常去她那边小歇听曲。
听着绿萼弹奏的高山流水,郑成功烦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思考继承的事。
为了避免内耗,不让郑家动、乱,同时也为了不让自己重蹈唐太宗李世民、明神宗朱翊钧的悲剧,郑成功决定斩断自己都郑聪的偏爱,尽早将郑经当做接班人培养,也免得自己手下有非分之想。
年初十一,郑成功带着郑经亲自去拜曾樱、卢若腾两人为师。
能请到他们两个可是费了郑成功老大功夫,年初八,郑成功上门开口请求时,路政飞两人一开始都以为是教郑经四书五经,看在郑成功面上,他们都欣然答应。
但一听到郑成功要求他们只教导《孟子》、《尚书》、以及兵家、法家等这些实用性地学说,不需要教修身养性,诸如《论语》、《诗经》《礼记》等经书时。
路政飞、卢若腾两人当时可是立马黑下脸,甩头走人的,走得时候还不忘念念有词地喝道,误人子弟、子不教父之过之类的训辞。
最后还是郑成功追到他们家门,死皮赖脸、说破嘴皮子,用乱世安身之道才求的他们勉强同意,但也只肯做郑经的讲师。
同时为了培养郑经重视海洋,郑成功还让林习山、洪旭两人做了他的武教官,在指导训练他的武艺时,也讲解海上的趣事。
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月二十二日,肇庆行宫。
李成栋还在跟扯皮,要求调派肇庆护卫军时,
大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报~!南昌急报!”
李成栋眉头一皱,心里忽地产生很不妙地感觉,沉声说道:“快些进来禀报!”
一名风尘仆仆的士兵进到厅中,单膝跪地,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奉上。
李成栋取过后,看不片刻,面色剧变,身体一软几乎瘫倒在座位上,信纸也从手中轻轻滑落。
“李爱卿,究竟何事?”永历帝情知事有不谐,急出声问道。
但李成栋却几如木偶般,在位上动也不动。
瞿式耜自行从地上取过书信,迅速阅览起来。
片刻后,连瞿式耜自己也不禁面色大变。
书信中禀报——四日前,1649年正月十八日,清军突然发动猛攻,十九日午后蒙古兵竖云梯登上城墙,南昌失守。
金声恒自尽,王得仁被杀!
看到这个消息,李成栋心如刀绞,无声叹息。
广东危矣!
江西和广东是唇亡齿寒,江西一失,广东就要首当其冲地面对清军的威胁了。
听到金声恒被杀,江西全身沦陷。
已近被彻底摧毁信心的永历,根本不敢再对清军。
永历帝全身颤抖起来,歇斯底里地说道,“不行,我要离开肇庆,我要去广西桂林。传令,即刻迁治所至北桂林……”
“圣上,不可!”李成栋急声劝道,“我军初逢败绩,正是鼓舞将士士气之时。圣上此刻若是迁往桂林,则整个广东恐怕都将不保。请圣上三思!”
“莫非你想让我死于此处不成?金声恒已败,一旦清军移师广东,我军如何抵挡?”恐惧已让永历帝听不进任何劝阻,“我意已决,即刻下去准备。明日就动身!”
“……”李成栋痛心疾首地看向永历帝,沉吟片刻后,决然请命说道,“陛下,臣愿带兵死守信丰。如臣不幸遇难,陛下再退往桂林。”
永历帝犹豫了片刻,怅然说道,“就依李爱卿所言……”随即,永历帝迅速举步离殿。
永历帝近乎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让议事厅中一片寂然。小半晌后,了解情况后的众文武相继离开,各自心情复杂异常。
李成栋带着大军赶去信丰坐镇,准备迎战清军。
……
郑成功监督郑经在锻炼时,一个士兵跑过大喊道。“南昌急报!”
郑成功一听立马接过军报,撕开一看,顿时怒摔在地上,大骂道:“李成栋那个坚子不足以谋!”
身旁的姚启圣忙捡起那军报,看到道:正月十九日,南昌城破,金声恒投池自尽。
看到南昌被攻克,姚启圣也只能感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成栋的拖拉不作为,让战机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去。
身为谋士,姚启圣很快就恢复过来,说道:“大将军,南昌已经被攻克,清军不日就将南下攻打广东的,我们要尽快派人再去广东联系李成栋。让他尽快出兵坚守南雄、信丰。我军也会尽快出兵,帮助他抵挡清军的。”
郑成功点了点头,回答厦门府衙,请来路振飞,让他再次出发去广东面见李成栋。
……
南昌府衙内,围攻南昌这么久,总算攻克了,满清一众武将正在庆祝胜利。
满清征南大将军谭泰搂着一个掳掠的良家女子,大碗喝着酒,放声长笑。
“贺喜将军!此战之后,平定南方指日可待。”满清狗腿子恭贺道。
谭泰哈哈大笑着说道:“哈哈哈,此战所以大胜,皆赖众位将军之勇。大清有众位相助,那些乱臣贼子又何足畏惧!哈哈哈……”
谭泰身边的一众将军听到个个神情兴奋,齐声喊道:“将军智勇双全,天下无双。此战全是依仗将军之威,我等又有何功劳。摄政王得之喜讯,必定会对将军重重有赏的。”
“哈哈哈……好!承诸位吉言了!不过这些也要等斩杀了李成栋以后再说。李成栋此人反复无常,我大清对他依仗甚重,他竟然不图思报,竟敢反叛。此等人不除,我大清有何颜面!”
“将军,奴才愿带兵铲除李成栋!”梅勒章京胶商神色激昂地向谭泰请命道。
“好好……便如你所愿,进攻广东就由你做先锋。此番一定要铲除李成栋,一举平定广东!”
“是,奴才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