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帆战舰-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启圣摇摇头说道:“卢先生乃大才,姚某乃一山野人,安敢谈天下事?将军又何必舍美玉而求顽石!”

    郑成功劝说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山林之间?愿姚兄以天下苍生为念,开明严愚鲁而赐教。”

    姚启圣看着郑成功说道:“愿问将军之志。”

    “大明倾颓,鞑子偷窥,明严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至今未成。惟姚兄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姚启圣摇摇头说道:“熙止乃山野闲民,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郑成功站起,假装拱手施礼,却是暗中用涂了姜汁的衣袖擦了下眼,顿时两眼泪汪汪地说道:“姚兄不出,如苍生何!”

    言罢,被姜汁刺激地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郑成功两眼泪汪汪地看着姚启圣,心中却是不禁大骂。

    该死的古代文人,就是喜欢这种装逼的格调!

    你妹的,如果你等下敢不答应归顺老子。老子立马叫警卫张大山将你绑了回去,到时大刑伺候,到时看你丫的再跟老子装逼。

    姚启圣看到,感觉郑成功诚意十足,忙站起拱手说道:“大将军既不相弃,熙止愿效犬马之劳。”

    郑成功听到大喜,老子眼泪总算没有白流。

    郑成功连忙搀扶姚启圣,高兴的说道:“有熙止助我,我有如汉高祖之子房、汉昭烈之诸葛!实乃我明严之幸也。”

    言罢,忙叫警卫将带来的礼物送上。

    姚启圣推辞不愿接受,郑成功只好说道:“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明严寸心耳。”

    姚启圣方才接受。

    为了安全,郑成功和姚启圣没有留宿,准备直接回厦门。

    走之前,姚启圣叮嘱家丁说:“我受大将军冒着危险亲自邀请之大恩,不容不出。你们要守好家门,打理好宅院。待我攻成之日,即当归隐!”

    郑成功听到心中忍不住吐槽,咋每个文人都要这样讲。好似不这样讲,显示不出他们清高。

    两天后,从浙江潜回厦门的郑成功召集文武议事,当众任命姚启圣为大将军府参军,参谋军略机务。

 第一百零二章 黑奴

    回到厦门,为了让姚启圣更好地了解郑家军。

    郑成功带着他走进了军营,观看郑家军士兵的操练。

    望着校场中步伐整齐的士兵,郑成功向洪旭说道。“士卒操练的不错,辛苦你了!”

    “末将职责所在!”洪旭应声说道。

    这时,操场中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吼声。

    “杀!”

    伴随着杀声,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肃杀的气势。

    久经战场,现在郑家军也终于有了强军的味道。

    看着在洪旭指挥下,专注地投入操练的士兵,郑成功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

    郑成功转过头看着姚启圣,说道:“姚兄,你看这些士兵怎么样?”

    姚启圣感叹地说道:“令行禁止、训练有素,古之岳家军也不过如是!”

    虽然知道他有些恭维的意思,但能跟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相提并论,也算是一种褒奖了。

    郑成功听得很是高兴。

    一路走过去,姚启圣突然看到郑家军里面竟然还有黑奴,忙好奇地停下来观看。

    将近半年的时光,路易斯?德?玛托斯也终于在南洋等地买足了三千多身强力壮的黑奴。

    带着他们回到厦门时,郑成功为了验证,让他们依次举起180斤重的石锁绕厦门演武亭走上3圈。

    看着他们都能完成,郑成功大喜,按照承诺封路易斯为游击将军,统令这三千黑奴。

    黑奴穿上一早就打造好的全套铁甲,头戴铁盔,身穿铁铠、铁臂、铁裙,脸带铁面,只露出眼耳口鼻,佩带斩马刀,全身披挂重达30公斤。

    笨重的铁甲,一般的郑家军穿上行动力将大受限制。黑奴穿上后,却是依旧灵活。

    看到黑奴矫健的动作,很多将领看到都两眼发光,争着要将这些黑奴归入自己的部下。

    为了这件事,甘辉甚至在演武厅直接跟黄庭打了一架。

    但没有想到在看了黑奴的几天训练后,就再没有一个将军愿意要这些人。

    黑奴到是挺强壮的,但脑子就是有点……。

    训练起来,让人哭笑不得。

    郑家军的什官给黑奴训练基础,往往要从最基本的干起。

    闻鼓冲锋,闻金撤退!

    这最简单的事,训练了一个月,这帮黑奴就是没有学会。

    每次鼓声一声,有些凶猛地往前冲,有些人却是大步后退,结果乱成一团,气的那些教官抽断了十几根木棍也没效果。

    打桩、搭建帐篷这些简单土木工事能把教头们气的只想拿头撞墙。

    重装铁甲重达三十公斤以上,根本不可能在行军穿戴。不然不用跟清兵作战,自己都能把自己累死。

    所以需要牛车来帮忙运输。

    结果这些黑奴竟然能将一百多辆牛车开到了四个方向。

    郑家军的训练标准,就算适当降低,他们也远远不达标。

    训练没一点模样,吃饭时,看到满炉的馒头时,又经常高兴地跳起看不懂的舞来,或者是唱着不着调的歌曲。

    很多训练官训练了几天以后都跑动郑成功这边来哭诉,说道:妈的,就是小流氓训上半年都比他们强。

    郑成功也是很无奈,一开始觉得黑奴强壮无比,应该是打仗作战的好材料,只是没想到那智商……。

    训练了三个月,华夏普通的人都能训练有素了。

    这些黑奴也就一小部分人能勉强达到华夏新兵第一个月的水平,虽然拉练队形总是稀稀拉拉,冲锋时看起来让人感到提心吊胆。不过总算有那么一丝军队的模样了。

    可这一小部分人根本不能成军,郑成功都有想放弃自己原本的计划时。

    甘辉站了出来,替大将军解决了重甲步兵的兵员来源。

    甘辉喝令他的部下前冲镇全部都接受特别训练,穿上全幅盔甲,同时还在双脚上绑上沙袋,学习在配戴如此重的配备时如何战斗。

    同时必须每天在训练场背着60公斤的石块跑三圈。

    这样刻苦的训练下来,很快前冲镇有大半的士兵成为铁军的一员。

    铁甲军有了大量的前冲镇士兵加入后,郑成功安排一个汉人帮带一个黑奴,同吃同住,教导昆仑奴军纪军律。

    在汉人的亲身指导下,那些黑奴学习的速度成倍加快。

    铁甲军的也终于初步成军了,勉强能押着鼓声排着阵型前进了。

    那些被淘汰的黑奴,郑成功本来是想全部派去矿场干活的。

    但姚启圣却是对他们有兴趣,叫来路易斯询问了几句以后,

    姚启圣让郑成功搞了一次演习。

    一开始郑家军一次冲锋就势如破竹将黑奴成建打散,还一路“追杀”了三十多里。

    三十多里后,郑家军体能下降,慢慢追不上那些黑奴了。

    这个时候黑奴也开始仗着胆子返回跟郑家军对战了。虽然依旧没有配合,依旧被抱成团的郑家军打的哭爹叫娘,但郑家军的伤亡也开始大了起来。

    而且演戏中,有一队黑奴钻进树林子里和郑家军玩起丛林游击战时,打起仗更像模像样了,甚至还打了追赶的郑家军一个措手不及,造成了重大“伤亡”。

    演习结束,郑家军完胜黑奴!

    观看完演习,郑成功看着姚启圣,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解释,为什么要举办这个演习!

    姚启圣摇着纸扇说道:“大将军,这些被刷下来的黑奴,虽然作战时不懂配合,但他们身体素质不错。我建议不如,作战时,派他们去骚扰清军。至于怎样作战,由他们自己决定,也不求能多有大战果,只要能骚扰能让清军疲惫不堪就行。”

    听到姚启圣的建议,郑成功想了想觉得可行。

    反正一个黑奴也就是值二十五两,一个郑家军最低别的士兵一年的粮饷都要36两了。

    就算两三个黑奴才能消耗一个清兵,算起来自己也是划算的。

    能活下来就嘉赏给以自由,不能活下来,就去怨这个吃人的时代吧!

 第一百零四章 漳州战役(一)

    郑成功还在跟姚启圣讨论怎样使用黑奴铁甲军更好的时候,探子将近期的情报送到了郑成功手中。

    看到赣州总兵胡有升不肯归降,广东李成栋率部越过梅岭,分兵两路,一路从龙南、信丰,一路从南安、南康,直逼赣州。

    十月初一日,李军到达赣州城下,连营数十余座包围了赣州。

    李成栋在城外架起了四十多门红衣大炮,炮火连天,环攻彻夜。

    胡有升见明军势大,决定趁李军营垒未固、濠沟未成之时,挑选精锐士卒突然开城出战。

    次日凌晨,赣州清军分别从小东门、南门、西门出城,奋命冲杀。

    李成栋军立脚未稳,猝不及防,被清军冲入营垒,将士惊惶败退,自相蹂践,阵势大乱,兵员和器械损失很多。

    李成栋被迫撤军南安,自己返回肇庆朝见永历帝。

    赣州没有被攻克,救援不了金声恒。

    清军围困南昌长达四个月,南昌城被围困日久,粮食薪柴均告匮乏。

    金声恒、王得仁两人的处境十分艰难。

    待手下传阅完军情,郑成功眉头直皱,抬起头自己的手下,说道:“李成栋战败,现在南昌形势很不利。我军该怎样做,诸位有什么想法?”

    甘辉想了下说道:“大将军,满清大军正在江西绞杀义军。现在福建兵马少,我们应该趁机攻占福州。一来,福州攻克,清军在福建就再无反击的兵马。二来,也可以起到围魏救赵,吸引满清的注意,减轻江西的压力。”

    黄悟反对道:“不行,我军跟广东李成栋、江西的金声恒有唇亡齿寒的关系。他们战败了,我军根本无力独立面对清军。我建议大将军联手李成栋,出兵救援江西。”

    郑成功听到判断不了,转过头问姚启圣说道:“姚兄,你怎么看?”

    姚启圣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将军,江西、广东当初相继反正,对大明的局势是有利的。只可惜永历帝干大事而惜身,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手下将骄而政令不一,无人统筹全局作出相应的决策,各地实力派自行其是,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

    感叹了一下,姚启圣继续说道:“我军与佛郎机的作战,虽然胜利了,但也失去了机会。不然如果我军能趁机攻占福州,统领福建全省。进可救援江西,退可坚守仙霞关。但现在清军时刻能攻克南昌。我军如果这个时候攻占福州,到时我军就是满清最大的威胁了,也必然要面临满清大军的围剿。以我军三四万兵马对上清军十几万大军。大将军觉的可有胜算?“

    郑成功想了下,摇了摇头说道:“难!”

    姚启圣说道:“有鉴于此,下官的意见是先攻占漳州,与广东李成栋联手救援江西。待清军攻打南昌时,从后出击袭击清军。待大败清军后,我军再攻克福州,攻占福建全省,这样才不怕清军的反扑,守得住福建。”

    姚启圣歇了口气,继续说道,“大将军是先帝御封的忠孝伯,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派兵驻守仙霞关,阻挡清军入闽的要道。到时内修政理,外结义军。待时机一到,大将军命林将军率领水师跨海攻舟山、镇江,大将军亲率大军出兵攻略江浙,两军合攻南京。南京乃是大明古都,政治显要!一旦攻占南京,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大明可兴矣。此姚某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听到姚启圣的策略,郑成功大喝一声:“好!”

    有谋士的就是不一样,看看,这个战略条理清晰,作战方略明白,实施起来也是非常符合郑家军的实际情况。

    自己也不会再像以前那般东打一下,西打一下,没个方向。

    郑成功环视自己的手下,说道:“姚先生的方略甚好。我决定就先攻打漳州。路先生,还要麻烦你再去广东一趟,跟李成栋面谈,两军合作的事!”

    路振飞忙拱手说道:“份内之事,不麻烦!”

    路振飞带着几个文官乘坐海船去肇庆朝见永历帝,郑成功让手下收拾,准备出征漳州。

    永历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临近午时。

    厦门城西门外,旌旗蔽日,刀如山。两万大军军容齐肃,整装待发。

    全身戎装的郑成功骑在狮子骢高头大马上,向为自己送行的卢若腾、洪旭等人说道:“卢先生、洪将军,我出征期间,厦门的政务就交给你了!”

    “大将军放心!”卢若腾、洪旭等人忙拱手说道。

    “嗯!”郑成功薇薇点头,卢若腾、洪旭的才干还是可以信赖的。再加上这次不会再有郑芝莞那般胆小怕死的人、凭借着郑家水师的保护,厦门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郑成功扫视了身后的郑家军,大手一挥,沉声喝到:“大军出发,兵进漳州!”

    “呜呜……”沉闷雄厚的号角声响起,

    大军缓缓开动起来,郑家军一万刀盾兵、五千火枪手,三千长枪兵,三千藤甲兵、三千弓箭兵、三千抛弹手、一千火炮营、两千伙头兵共三万大军浩浩荡荡想漳州府城杀去。

 第一百零五章 漳州战役(二)

    自从郑成功一再大败清军,清朝对郑成功也是非常重视。探子、间谍时刻关注着他。

    一听到郑成功率领大军杀向漳州,探子立马就将消息禀告了漳州总兵王邦俊。

    王邦俊早早地就将城门紧闭,坚守不出。

    快到漳州城,郑家军的探子将漳州城的情况汇报给郑成功。

    郑成功听到有些伤脑筋,强攻的话,就算攻克了,也会有很大的伤亡。

    郑成功转头问姚启圣:“熙止,可有计策攻克漳州!”

    姚启圣听到低头看了下地图问道:“城东这座桥名为何桥?”

    探子忙回答说:“此桥叫江东桥!”

    姚启圣遂乘马至桥边,绕河看了一遍,回到军营说道:“大将军,攻城为下策,当引清军出城。离江东桥南五六里,两岸都是芦苇蒹葭,可以埋伏。大将军可尽起大军假装攻打长泰,暗中让赫文兴引一千枪手伏于左,待清军赶来救援时单戳马上将;甘辉引一千刀手伏于右,单砍坐下马。黄庭在桥头埋伏三千刀盾兵,待甘辉、赫文兴出击时,杀将过来。杀散清军,王邦俊必投桥西的小路逃跑。杨才可引三千藤甲兵伏在那里,就彼处擒之。王邦俊一败,漳州可不战而下!”

    郑成功听到觉得不错,于是吩咐了几个武将带兵部下趁夜色潜伏去埋伏。

    待天明后,郑成功喝令士卒收拾行李,转道叫嚷着要攻打长泰。

    听到消息,王邦俊眉头直皱,对副将王之纲说道:“为了围剿江西,福建的兵马被抽调了很多。现在长泰的守兵只有两三千,我当率兵救援!”

    王之纲犹豫地说道:“将军,末将只怕这是调虎离山之计。漳州本来的兵马就不多,只有五千多兵马。将军再带兵前去,一旦郑成功带军反攻,漳州怕是守不住啊!”

    王邦俊叹了口气说道:“我也知道,只是就算我不救援长泰。郑成功如果不计伤亡强攻漳州,我们也守不住。既然这样,还不如趁郑家军攻打长泰时,我军派精兵突然从后袭击,大败郑成功,还有守住漳州的机会!”

    王之纲听到,也知道王邦俊说的是实情。

    两人商议了一下,为了博一把,决定由王邦俊亲自带领城中一千骑兵,三千步兵出城从后偷袭郑家军。

    王之纲留守漳州城,在城头遍插旗帜、稻草人,假装守兵,希望能疑惑住郑家军。

    王邦俊一路谨慎小心,所有的探子都放了出去,远远地监视郑家军。

    听到郑家军是朝着长泰进发,没有回师的意思。

    王邦俊多少安心了!

    一路行军到江东桥南,两天前刚下过一场春雨,九龙江北溪的水流比往昔稍宽稍急,江水和沿着倾斜睥河岸生长着的各种花草树木。

    王邦俊骑在马上看着被雨水洗过的树叶青翠明艳,沉闷的心情也变得好了很多。

    看着看着,王邦俊突然回过神,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

    现在已经是春季,树林草丛当中,怎么会没有鸟鸣虫吟的声音。

    想到一种可能,王邦俊的额头上的汗直流,他扬声高道:“后退,快后退!”

    看到清军要逃了,甘辉、赫文兴顿时喝令士兵从草丛中杀了出来。

    枪兵用长枪急促乱戳,清军骑兵慌忙躲避。

    趁清军骑兵没有防备,刀盾兵滚进骑军用大刀只剁马蹄。

    战马被砍掉马蹄,顿时扑通摔倒。马背上身披棉甲的清兵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痛的五脏六腑都有些移位,站不起来。

    少数站起来的清兵,都被随后杀过来的刀盾兵执缚。

    看到清军中了埋伏,已经陷入混乱。王邦俊知道败局已定,根本没有办法挽回了。忙引数十骑望山路逃跑。

    主将一逃,那些清兵急忙连声惨呼:“不要杀了!我投降!”

    “停手!”甘辉一抬右手制止了刀盾兵继续屠杀,随即对清兵厉声喝道:“全部弃械,伏在地上!违者格杀!”

    “哐啷!”“哐啷!”“哐啷!”失魂落魄的清军急忙丢下兵刃,伏在了地上。

    郑家军迅速过来一批士兵将他们押了起来。

    王邦俊跑了五六里,正撞着久候的杨才。

    看到小路还有伏兵,王邦俊根本不敢兴起对战念头,忙带着残兵退走。

    杨才大喝一声,众军齐上。

    小路道路窄小,王邦俊想调转马头,都已经来不及了。

    藤甲兵一拥而上,将王邦俊活捉了。

    带着一众俘虏和战利品回到军营,郑成功喝令将王邦俊带上来。

    看着王邦俊,郑成功说道:“现在你已经被擒,何不早投降?”

    王邦俊睁目怒叫道:“忠臣岂肯事二主乎?”

    郑成功骂道:“你是汉人,岂能为鞑子效忠!快快投降,可免你一死。”

    王邦俊昂首骂道:“大明待我们这些武官如猪狗,那些狗文官,轻者辱骂,重者责打。何曾厚待过!鞑子虽是蛮族,却是看重我,委任我当了漳州总兵一职。满清对我有恩,我不愿做那反复之人。可速杀我!”

    王邦俊还是有带兵作战能力的,郑成功有些不忍斩杀。

    姚启圣看到在郑成功轻声说道,“大将军,成全他的名声吧!”

    郑成功听到叹了一口气,命人给他松绑,礼送出去,斩了!

    等待头颅送过来时,郑成功令人将他的尸首缝合,藏在了江东桥旁。

    将清军败兵收拢后,郑成功带着大军重新杀向漳州。

    看到郑家军杀到城下,王之纲吓的脸色苍白,急喝令手下紧闭城门,同时派人传信给闽浙总督李清泰,希望他派兵来救援。

    军令还没有下,忽然一小将抽刀,砍死王之纲,大叫曰:“今王邦俊已败,漳州是守不住的!王之纲残暴不仁,不识天时,逆乱不顾一城百姓安危,阻拦义军,当众共殛之。愿随我迎接国姓爷者便来!”

    这突然的变故,让城头的清将都吓呆了。回过神一看,原来是龙岩刘国轩。

    刘国轩,字观光,福建******人。早年便以智略闻名乡里。明末混乱,各地贼兵纷纷打家劫舍,乡民为了安全结寨自保,刘国轩曾献伏兵计,并亲自指挥乡民大破贼众。略其将兵之才,此时他年仅15岁。

    清军入关后,刘国轩因家庭变故往投清军,刚刚开始仅仅作为一个门卒,后来很快便通过自己的才能升任为守备千总,把守漳州北门。

    郑成功在金门、厦门建立了抗清的基地,声势浩大。

    刘国轩十分敬佩郑成功的义举,早就产生了投奔郑成功的意思。

    此时看到现在王邦俊战败,只要拿下王之纲就能领漳州群龙无首,让郑家军轻易攻克漳州。

    顿时暴起斩杀了王之纲,迫使张世耀等清将开门投靠郑成功。

    郑成功刚带着大军走到漳州城下,就城门大开,一个小将领着几个将军,跑到自己马前单膝跪地说道:“我等久闻国姓爷大名,今日愿归降!”

    郑成功看到,顿时高兴的跳下马,跑过去扶起刘国轩,说道:“众位快快请起,你们能反正归明,我很欣慰!”

    郑成功拉着刘国轩的手一同走进漳州城。

 第一百零六章 漳州战役(三)

    郑成功坐在漳州府衙的正位,听到是刘国轩斩杀了漳州守将王之纲,才迫使张世耀等人投降的。

    看到眼前的小将就是刘国轩,郑成功很是高兴。

    明郑中后时期,退守台湾的郑家军主要是靠文陈文华、武刘国轩支撑的。

    同安战役中,陈文华的父亲陈鼎壮烈牺牲,他现在还在守孝中。不过就算是守孝,陈文华依然耕读不断。

    郑成功从卢若腾听到陈文华的名字,曾特意跑去跟陈文华交谈过。

    交谈下,陈文华果然是如同历史上那般有才智,只是年纪有点轻,而且现在还在守孝中。

    等陈文华守孝完,郑成功就会开始委任他处理一些政务,准备培养他不负“诸葛再世”的名声。

    没想到现在刘国轩也找到了,这下郑家军就不会为二十年后的人才担忧了。

    郑成功很是高兴,奖赏了刘国轩一番。

    虽然郑成功很看重刘国轩,不过他现在到底还是太年轻了。郑成功过不愿意做那保苗助长的事,仅仅委任刘国轩为都督佥事,掌管护卫后镇的事务。

    刘国轩听到自己刚来就担任都督佥事,很是高兴,连忙拜谢。

    郑成功微笑着让他们下去休息,看着刘国轩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历史有名声的文武将才,自己是不是要派人好好搜索。尤其是那些在日后效忠满清鞑子的那些人,更是要仔细找找。

    愿意归顺自己当然最好,如果不的话,那就不要怪老子心狠手辣了!

    郑成功坐椅子上努力回想那些历史上留下过名声的人物,然后思考该派谁去担任这个职位。

    ……

    十一月十四日,戌时。

    攻克漳州的当天,郑成功就以讨逆大将军的身份,张榜安民。号召百姓、士绅起义反清。同时发出告示,不愿意再从军的俘虏放回家中,于亲人团聚。

    当然放走的这些俘虏都是汉人,手中没有沾过多少血迹的新兵。

    在释放这些士兵时,告诫他们不得再复归清军中,否则必严惩不殆!”

    处理完这些烦心的政务后,郑成功叫人请来姚启圣,说道:“尽管到目前为止,攻占漳州算得是相当顺利,但是这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清军兵马不多,以及促不及防的基础上的。现在漳州府还剩南靖、长泰、漳浦、平和、诏安、云霄、漳平七县。如果他们据城死守的话,就可以极大地放缓我军的进攻步伐!而这,也正是我最害怕的!万一在清军在攻克李成栋之前,我军不能夺取漳州全府,进而联手李成栋的话。此次作战,就有可能前功尽弃。到时,非但会坐失良机,甚至我郑家军也有覆灭的危险!熙止,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这困局?”

    姚启圣微笑着说道,“大将军不用担心,攻占七县只在翻手之间。”

    郑成功听到,惊奇地说道:“哦,熙止你已经有办法了,快快说来!”

    姚启圣开口说道:“我军迅速攻克漳州府,让漳州府没有落网之人。只要大将军派人给这漳浦、平和、诏安、云霄、漳平五县的守将送去盖有漳州总兵将印的告急调遣令,令四县的兵马以最快的速度赶至漳州救援。而我军便可以逸待劳,事先设好埋伏,一举将四县的兵马力尽数歼灭!到时我军的确是可以毫不费力速平四县!”

    听罢姚启圣的计策,郑成功轻轻点头。不错,很好的一个计谋!只是……

    郑成功有些迷惑地说道:“那长泰、南靖两县呢?”

    姚启圣说道:“之前为了调虎离山,我军浩荡地杀向了长泰。所以长泰的守兵我们是不能调出来的。可派人假装漳州的救援军去诈城。而南靖离漳州太近,我们调守守兵过来支援,只怕在路上他们就会有所察觉,到时他们退回去的话,攻打南靖就更麻烦了。幸好现在南靖应当还知道漳州已经被我军攻克了,而且兵马不多。大将军现在就派军疾行,趁其不备攻其不意,当能迅速占领城池。”

    郑成功听到,马上开始调兵遣将了!

    半个时辰后,五个归降的清兵带着告急调遣令骑着快马朝着漳浦、平和、诏安、云霄、章平五县奔去。

    为了安全起见,这些归降的清兵家人都被集拢起来。如果他们敢欺诈的话,那么他们的家人就……

    郑成功按照姚启圣议定的作战计划,让甘辉、刘国轩统领的五千兵马,伪装成清军士兵,穿戴缴获的清军衣服,直接前去诈取长泰;

    让黄庭率领一千骑兵、三千步兵奔袭南靖。

    由于郑成功轻易攻占漳州城,而且在第一时间内就控制了城门,没有让任何人逃走。

    南靖尚未得知漳州被攻陷的消息,守卒仍照往常一般,开启了城门,供百姓出入。

    早就在等候这个机会的黄庭,即刻传令进攻,已在城外潜伏了个多时辰的3000郑家军,呐喊着快速朝城门方向突袭过去。

    南靖县的守军原本就只有两千五百人,而且大多是紧急征召的新兵,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厮杀。

    忽然间见到郑家军杀出,城门的守卒尽皆不知所措地慌乱做一团。

    带兵的什长连声吆喝之下,也全然没有效果。

    待得几名稍有些经验的清军老兵会过神来,试图关闭城门时,跨骑俊马的黄庭已然冲到城门口。

    轻而易举地击杀了几名妄图顽抗的清兵后,立马横矛怒喝了一声,如惊雷般的狂吼声将数名清军新兵当场吓得瘫倒在地,其余兵卒惊骇之下也立时失去了抵抗的念头,放弃城门返身便逃。

    紧接下来的事情就变的异常简单,3000郑家军鱼贯而入杀进城中后,认识到大势已去的南靖县令和守将明智地选择了率众投降。

    中午时分,甘辉,刘国轩统领的郑家军赶至长泰。

    刘国轩上前大喊:“城上的兄弟,快开城门!我们是王总兵派来救援长泰的!”

    南靖守将听到,探出头去看着城下的这些“清兵”。

    为了迷惑长泰守将,甘辉率领的这支军队,有数百名是俘虏的原清兵。这些清兵大多都是没有佩戴头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