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精壮武士,则是握着腰刀跑步冲进了小河集上。
“翼国公回庄,闲杂人等避道。”
随着精壮武士整齐的大喝之声响起,整个小河集一阵鸡飞狗跳,商铺和行人纷纷避让道路两旁,古代的权贵就是有这种特权,一个县令出行都能有肃静,回避,铜锣开道的仪仗,更何况是个国公,而且,是个病重,急需要回庄修养的国公。
半个多月前的玄武门之变,翼国公秦琼是主力,一番血战下来,秦琼身上多处受伤,引动了早年在战场上落下的旧疾,险些一命呜呼,幸得在终南山修行的神医孙思邈返城,施金针将其救回。
时至仲夏,长安城高热,对秦琼伤病不利,孙思邈建议寻一清凉僻静处进行后续治疗,于是,李世民强行放了秦琼的假,并赏赐了他许多丫鬟仆役,令其回食邑所在的新丰县修养,这里有座翠云山,山上修建有避暑山庄,李世民当初就是因为这座避暑山庄,才向李渊将这里讨要给自己的爱将的。
事实上,大唐新贵的封地都在长安城周边县城,各有农庄豪宅,不过秦琼作为李世民的铁杆爱将,恩宠更盛几分,实食邑高达七百户,封地更是多达千倾,囊括了整个翠云山,还有周边过万亩良田。
小河集就那么大,街道并不宽敞,否则也不用护卫们专门清道,不一会,翼国公府的护卫们就冲到了避之不及的孙享福二人面前,见到这些手头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命的厮杀汉,孙大力一急,手上的独轮车就没有扶稳,绑着装满黄鳝和泥鳅的车子一下偏倒在马路中间,顿时,泥鳅黄鳝倒了一地。
“哎哟······”
泥巴路上,倒了一地的泥鳅黄鳝还有它们分泌的粘液,神仙也难站的稳脚跟,为首的几个护卫瞬间就四仰八叉摔倒了一片。
“何人作乱,拿下。”
开路的都是小喽啰,护卫头子自然是在后面压阵的,此时,一个身高有一米八几的大汉龙行虎步的赶到了事发现场,不由分说,先把腰间那柄一指宽的大朴刀拔了出来,杀气凛凛的看着手忙脚乱的孙享福和孙大力二人。
“草民不是故意的,官爷赎罪。”
几乎是下意识的,孙大力就朝地上跪下去喊道,不过孙享福才刚来到这个时代,骨子里并没有那种上尊下卑的思想,只是有些害怕的想要逃走,这才刚穿过来,可别被人一刀劈了,小命在不在没关系,但肯定会很疼。
第八章 加夜餐
响动传到了后方的车队处,于是整队人马停了下来。
“前方何事?”
秦琼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威严,这是长期治军产生的效果,此时,他的马车距离这里已经不远。
“启禀国公,前方有卖鱼货的小贩翻了车子,阻挡了道路。”听到秦琼的询问声,那拔刀的大汉立刻止住了前冲的身形,转身走向马车旁道。
“定是你等横行,惊扰了百姓。”
秦琼面色不悦的责骂了一句,又冲马车旁随行的老仆道,“福伯,这些厮杀汉行事鲁莽,你亲自前去,好生宽慰百姓。”
“诺。”
老仆秦福躬身唱了个诺,就要上前,这时,马车上另一个声音响起。
“慢,这几日贫道一直在思索益气补血的良药,却不想那小贩的吆喝声提醒了贫道,这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经常食之,对国公的病情大有帮助,国公何不让那鱼贩定期供应些黄鳝到府中食用。”
说话的,正是与秦琼同车的神医孙思邈,听说对秦琼的病情有帮助,老仆秦福顿时也是面色一喜,这时车里的秦琼道,“既是如此,福伯你便拿些银钱,买下那些鱼货,如再有所获,令其送至山庄,必不亏待。”
“诺。”
不一会,秦福便提着两大串铜钱到了正在地上焦头烂额的往木桶里巴拉黄鳝泥鳅的孙享福两人面前,开口道,“你等这些鱼货,我家府上要了,收拾完且随大队而行,认个路,往后再有这类鱼货,直接送到府上来,必有银钱打赏。”
说完还将两大串铜钱往有些发懵的二人面前一递。
这个时期的勋贵就等于后事的土豪,买东西只看需求,都不带问价讲价的,率先反应过来的孙享福连忙在衣服上擦了擦自己的手,将两大串沉甸甸的铜钱接过,这可是实打实的足贯,一串一千文呢,两串可就是两千文。
“多谢老爷,多谢老爷。”
孙享福也不知道这个称呼对不对,接过铜钱,就给秦福作了一揖,不过秦福也没有跟他多话,指挥着几个护卫给他们帮忙,不一会,地上的泥鳅黄鳝就都被抓到桶里去了。
“领着他们回府,把这些东西看好了,对老爷的病可是大有帮助的。”秦福指了指装着泥鳅黄鳝的木桶说了一句,就转身回到了马车前,而整个队伍也开始起行,孙享福和孙大力被四个护卫围在中间,推着独轮车跟着大队伍慢慢走着,就刚才发生的这点事,差不多就是他们人生中最惊险刺激的遭遇了。
翠云山离小河集有十几里路程,不过这边的道路比从村子里到小河集这一段要好走的多,毕竟是翼国公的封地,道路平常有庄户修整,而一路走来,孙享福总算跟随行的护卫们搭上了话,才得知马车上的人就是秦琼。
孙享福的心情小小的激动了一把,恨不得找个手机拍个小视频发在快手上,这可是历史名人啊!可惜手机这种东西,他这辈子是没的玩了。
走了一个时辰的平路,又走了半个多时辰的山路,在孙享福两人快要精疲力尽的时候,一座土木结构的建筑群便映入众人眼帘,顾不得欣赏这些后世只有在影视城里才能看到的房屋,孙享福此时只想快些坐下来挤了自己脚底板的血泡,他可是连续不断的走了三四个小时。
山庄正门外有不少人出来迎接,不过马车并未停留,直接进了门,毕竟秦琼是重病在身,还不需要跟这些庄户下人们做什么场面上的事情,孙享福二人被带到了侧边的一个小门,在秦福来说,对秦琼病情有帮助的东西,就是重要的东西,所以待马车进了门之后,他就带着一个人向这边走了过来。
“给他们弄些吃喝,以后他们来送黄鳝,你都收了。”
桶里的黄鳝泥鳅很快被秦府的下人抬走了,不一会,就有人将空桶送了回来,一起送来的还有几张胡饼和一个水囊,秦福并没有留下看他们吃喝,交待完就转身进了府中,而他交待给孙享福送吃喝的这个人,以后应该就是他们送黄鳝过来时的接头人了,看穿着打扮,这人应该是秦府的门房管事。
“这位大叔,您贵姓?”
“我叫秦德,你们叫我德叔就行,大总管交待过了,你们以后送鱼货过来,到门房报我的名字就行,对了,你们几天送一次?”
“我们每天都能送一次。”
孙享福几乎想都没想就道,这可是翼国公秦琼的府邸,跑熟了,以后好处大大的有,所以他自然是不会放弃这个跟历史名人拉近距离的机会。
“哦,那行,这东西对国公爷的身体有好处,多多益善,你们吃喝完之后,就自行离去吧!”德叔愣了一下又道。
要知道,以这个时期的捕捞技术,黄鳝并不好抓,长安城的菜市场,黄鳝的价格比羊肉还贵,达到了三十文一斤,大多数时候都是被药材铺当做药膳入药的,孙享福和孙大力居然每天都能捕到那么多黄鳝,在德叔看来,倒是有些本事。
“多谢德叔,能为国公爷尽微薄之力也是我们的福分,明日我们再来叨扰。”
孙享福自然不会留在国公府里吃喝,再不走的话,天黑都回不到家,而且,他们晚上回去之前,还要收一轮鱼笼子呢!
下山的路比上山好走些,让孙享福意外的是,他转身往山下看的时候,居然看到了远处两座山包,看着有些眼熟。
“大力哥,你看那边的山,是不是眼熟?”
正回味着德叔给的几张胡饼的味道的孙大力抬头一望,惊喜道,“是哦!这不就是咱村的那两座木料山吗?想不到在这里居然可以看的到。”
“你确定?”
“我上山打过很多次柴,错不了。”
“这就是说,咱们可以抄近路回家了。”
于是,两人悲催了,望山跑死马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比回到小河集,再走那条泥泞路回去省了好几里的路程,等二人摸着黑到家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大多已经睡下了。
“大力哥,我差点忘了一件事情,咱们手里现在有两贯钱了,足两贯,两千文。”
将收回来的鱼货卸车的时候,孙享福这才想起了独轮车上用麻布包裹起来的两长串铜钱,这两千文在这个连油灯没人点的村子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它能够买到三百多斤糜子,足够两家的六个人吃一个月糜子饭的,如果煮粥,能够勉强吃两个多月。
孙享福的话让孙大力整个人都不好了,兴奋的想要大叫,听到动静出来迎接他们的李翠花和几个小家伙也是激动的不行,于是大家都觉得要庆祝一番。
即便下午吃过蝗虫粉蒸饼,到了晚上的时候,大家伙也都又饿了,晚上又收了十几斤鳞片鱼,孙享福决定都煮了,于是孙二力和两个小家伙被孙享福叫出去喊村里的人来吃,不是所有人都喊,孙享福心里对村子里未来的发展已经有了规划,他是个农业研究生,半个植物学家,在劳动力上,他甚至远远不如孙大力,所以,他要利用可以利用的人。
被偷偷摸摸喊过来吃鱼汤的只有六户人家,无一例外,这六户人家都是有手艺,有劳动力的人,王富和王贵两兄弟是木匠世家,赵大以前是个屠夫,杀猪宰羊的在行,也喂养过牲口,还有马林,张全两人,是铁匠出生,据说当年还给军队打造过兵器。
最后的一户人家没有壮丁,当家的聂三娘和李翠花一样是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两男一女,不过老大已经十二岁,也算是半个劳力了,她以前是染坊的女工,貌似还做到了管事的位置,养蚕,织布,做成衣她都在行,不过他的手艺并不是孙享福急需要的,只是因为她家跟以前的孙享福家一样,现在揭不开锅了。
六家人,拖家带口的总共二十多号人,尤其是王富王贵两兄弟和马林,一个有老父,一个有老母,而且都年事已高,还生了小病,下面再有媳妇和孩子,全都是吃饭的嘴,现在都挤在了孙大力家的屋子里。
“翠花婶,先给大家每人盛一碗鱼汤,然后把蝗虫粉做的蒸饼拿来给每人分一个吧!”
十几斤鱼,一锅根本煮不完,所以孙享福几人打算等下一锅再吃,毕竟下午他们吃过东西打过底了,而这些人却大多饿了一天,在分到了鱼汤和蝗虫饼之后,大家激动的想要说一些感谢的话,却被孙享福制止了。
“先吃了东西再说。”
白天的时候孙二力就请全村的孩子喝过鱼汤,这些鱼怎么来的,大家也都知道了,过来的时候,大家都各自带了碗筷,倒是不用排队等候,一齐吃上了。
第九章 送鱼
鱼汤里放了盐和去腥的茼蒿叶子,蝗虫粉做的蒸饼里也是放了一点盐粒的,这在大家来说,就是美味了,看着大家恨不得把碗都吞下去的吃相,孙享福觉得自己责任重大。
“享福和大力都是好孩子,找到吃食了也没忘了大家,我们几家,记你们的恩了。”马林最先喝完汤,还把自己碗里一条筷子长的鲫鱼夹到了老母亲的碗里,不等老母亲推让,他就起身跟正在灶台上煮第二锅鱼汤的孙享福和孙大力作了一揖,眼中满是真诚和湿润。
“马大哥说的哪里话,天南地北相聚到了一个村就是缘分,大家理应相互帮衬才对。”孙享福扶了扶作揖弯腰的马林道。
村子里的人虽然都是出自北方,但有的是幽州人,有的是并州人,有的甚至是凉州那边迁过来的,全都被打散重组了,这也是官府为了防止这些徒迁居民抱团作乱的手段,所以,能被从各个地方分配到一个村子,也算是一种缘分。
“俺聂三娘虽然是个女人,但就认一个理,有恩必报,大郎二郎三丫头你们记住了,在咱家娘四个活不下去的时候,是你享福哥和大力哥帮衬的咱们,万一那天老娘熬不下去了,这个恩,你们必须替老娘还。”
聂三娘说这话的时候,眼里已经满是泪了,她家没有好的柴刀,砍不动竹子,没法找竹虫吃,就带着三个孩子抓了一天的蝗虫,不过,见识过翠花婶用蝗虫磨粉做蒸饼之后,今天村子里一百多号人都在抓蝗虫,今年并不是蝗灾年,大家都在捉的情况下,她们又能捉到多少,白日里,一家人就吃了几个烤蝗虫垫肚子,对于明天的日子,非常茫然。
“三娘这话说的在理,俺们几家绝不白吃你们的东西,以后有什么事,享福,大力,你们就吩咐,俺们几家的人只要还能动,就帮你们干。”
好吧,王富这话直接就说到孙享福心坎里去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没有白吃的宵夜,如果这些人不贡献出劳动力来帮助自己,仅凭孙享福一个人也没有能力改变大家的生活,于是道。
“只要大家能够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就不愁吃不饱穿不暖,我这个人呢,平时看着木讷,但脑子里偶尔会有些新奇的想法,就是这些想法,让在坐的大家今天喝到了鱼汤,吃到了蝗虫粉蒸饼,所以,我们穷,就要集中力量思变,让大家一起活下去。”
“是这个理。”除了几个不懂事的孩子,大家都纷纷附和道。
孙享福看了看大家的表情,点了点头,显然大家是认同了他说的话,这样孙享福才好把自己更多的想法跟大家说下去。
“这样,我心里有些想法,但我自己完成不了,需要依靠你们,过两天我会给你们一些图纸,劳烦你们帮我打造一些工具,在此之前,你们能够帮我们多做些鱼笼子,我会管你们一家老小的吃食,最不济,也有鱼汤给你们喝的,所以,还希望大家能够助我。”
听说有事干,还有吃的,大家面色一喜,王富两兄弟的老父王有米道,“你有什么家伙事要打造,就交给我家这两个小子吧,他们已经尽得了我的真传,我会帮你盯着不让他们偷懒的。”满口牙只剩一半的王有米抓住孙享福的手。
“有米老爹您放心呐!两位大哥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不会拿一家人的未来开玩笑的。”孙享福安慰了老人家道。
有吃有喝,不饿肚子,大家的心情就好了,古人的追求其实也就这么点,大家围绕着孙大力家的灶火,讲了许久的话,当然话题的中心大多是围绕孙享福的一些想法,现在孙大力已经不再质疑孙享福了,仅仅是两天时间,他都已经对孙享福有些盲从了。
用竹签挑破了脚底板的血泡,在弟妹弟妹的伺候下,孙享福好好的擦洗了一下身子,才疲惫的躺在床上,闭目,却没有马上睡着,他要尽快的熟悉这个地方,并且摸清一条自己的生存道路,封建社会的底层人物,生死都在那些上层人物的一念之间,今天要是不秦琼的阻止,说不定自己就被那军汉一刀给劈了,而且,劈了就劈了,压根没地方说理。
所以,为了自己活的更安全一些,打心里,孙享福还是想做一个上层人的,可惜他不像一些别的穿越小说里的主角,自带系统,或者自带360个行业的生存技能,又会做火药,又会练兵,还会玩政治,三下五除二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直接万人之上。
他只是一个在农业研究方面有些成绩的学生,甚至社会经验都是通过影视剧学习的,他唯一的特长,是摆弄那些农作物,所以,他的起点就是一个农民。
“真后悔在学校那会没有看多一些历史书。”厘清了一些农业方面的构想,孙享福最终淡淡的这么哼了一句,开始进入了梦乡。
清晨,天刚蒙蒙亮孙享福就被孙大力两兄弟从床上拉了起来,今天他们将又多一个跟班,聂三娘的大儿子石宝,大唐有按排行喊人的习惯,以前大家喊孙享福就是孙大郎,但喊孙大力也是孙大郎,重了,所以二人之间的称呼就岔开了,直接喊名字,不过村里就一个石姓,所以谁喊石宝都叫石大郎。
石大郎十二岁,个头已近成年人,由于老爹死的早,他又是家里长子,所以人还算懂事机灵,今天他会跟着孙二力一起学下鱼笼以及鱼笼的制作,等以后鱼笼更多的时候,他就能跟孙二力一组,再开一路了。
今天不需要去集市,所以收完鱼之后,孙享福和孙大力两人直接推着独轮车上了翠云山,多了一个人,还走了近路,不过八点的样子,就到了秦府的侧门,敲门请见之后,不一会,德叔就来到了侧门,往桶里瞅了瞅,里面的鱼货居然比昨天只多不少,顿时面色一喜。
“国公和孙神医昨天吃过你们送来的鱼货了,赞其美味又滋补,府中各位贵人也都有争相食用,还怕你等供应不上,正准备令食邑的佃户去打捞呢!想不到你们每日都能送来这么多,倒是省去一桩麻烦,这两贯钱你们收好了,明日再有这么多鱼货送来,你们必然还能得两贯钱。”
说罢,德叔将手里的两串铜钱递给了孙享福,孙享福欢喜的接过,并道谢,不过并没有马上走,而是笑道,“草民经常捕捞这些鱼货,也摸索出了许多种新奇的吃鱼方法,愿意将这些烹鱼的方法献给国公爷,望国公爷能吃的胃口大开,身心俱悦。”
“呵呵,你小子倒是个妙人,且一一道来,若得了贵人称赞,必然有赏。”
唐朝的主要烹调手法有三种,蒸,煮,烤。而且调味料品种较少,吃的比较寡淡,即便是秦琼这种国公级人物,桌上的吃食,味道恐怕也不如后世农村随便一家炒出来的家常菜。
所以,说到烹调,孙享福还是轻轻松松能够教这个时代的人做人的,毕竟孙享福可是在农村生活二十多年的人,大学下乡实习到读研的那几年,可都是自己下厨做饭,没办法,在农村想买个快餐都没地方买。
于是,孙享福就将后世吃泥鳅鳝鱼的好几种做法给德叔说了说,比如有小米磨粉加酱油黄酒细盐裹住清蒸,有加山药萝卜用瓦罐闷,还有去骨切片,加兽油合着米饭蒸等等,都是这个时代的条件可以做到,但是没有人尝试的烹调手段,听着有门的德叔当下就找厨娘来将他说的做法记录下来。
于是,孙享福成功的跟秦府的后厨混熟,还和孙大力一起在厨房吃了一顿有生以来最饱的午饭。
“国公爷的府邸真大,厨房都比我家那个窝棚大几倍,还有那些架子上的蔬菜粮食,足够咱们家吃一年的了吧!听说家里的丫鬟仆役都有上百,还养着三百亲卫,你说咱大唐的国公得多有钱啊!”
“呵呵,这不算什么,翼国公算是勤俭的了,家里只有一妻三妾,两个子女,你要是去了长安,到处都可见到小妾都过百的大官,哎,那才是土豪的世界。”
“什么是土豪?”
“有钱,乱花吧!”
“可他们那来这么多钱呢?”
“咱们农民们在地里给他们刨出来的呗!”
“哈啊!这样也太不公平了。”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只有弱肉强食,就像河里的鱼,被我捞起来吃了,它们也没有说理的地方啊。”
“可那是鱼啊!”
“人也一样。”
······
二人推着空空的独轮车就往下山的大道走去,今天他们不走近路回家,而是要去集市上采购一些东西,加上今天德叔给的两贯钱,他们手里可是有四贯钱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倒是可以采购了。
第十章 赏钱
今天同样不是大集日,下午时分,孙享福两人到集市上的时候,都没见着几个人,大热天的,很少有人往外面跑,二人最先来到了粮店,这里有糜子,大米和小麦三样主要粮食出售。
秋收前的两个月,粮价是最贵的时候,属于黎明前的黑暗,连糜子都要七百文一石,一石大约一百二十斤,两人别无选择的买了一石,而看到小麦九百文一石的价格,而且还是带壳的小麦之后,孙享福果断的放弃了再买一石小麦的想法,只是买了一斗,准备去壳磨面之后,做些东西给小妹解解馋。
买完粮二人又到盐铺买了一斗盐,即便是最普通的食用盐,一斗也要两百文,差不多是糜子的三倍,等秋收后,糜子的价格差不多会回落一倍,那时候的盐价,可就是糜子的六倍以上了,据文献记载,晚唐时期盐价差不多到了粮价的十倍,看来,这不是不可能。
孙享福并不知道这些历史事件,他只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采购,买完粮食和盐,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杂货店,哪里有葱姜蒜这一类的食用调料,还有大豆酿的酱油,醋,等。虽然味道不咋地,但受够了白水煮鱼的孙享福也买了不少。
买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又花掉两三百文之后,孙享福又来到了铁匠铺。他要在这里买一口大铁锅以及定制一口精铁锅用来炒菜,没错,不是这个年代的精铁,根本不能够胜任炒菜这项艰巨的任务。
由于冶炼技术落后的原因,这个时代生产出来的铁都比较渣,被锅铲大勺天天捅的话,要不了几天就穿孔了,一般农户家庭,锅是比较重要的家当之一,平常都爱惜的不得了。
铁器很贵,一口大铁锅再加上孙享福要的精铁锅以及锯子,斧子,刨铁,凿子之类的,足足花掉了孙享福一千五百文。
最后,还剩下一千多文的孙享福来到了种子店,几乎是有一样算一样,直到把剩下的钱花的只剩下几十文之后,孙享福才罢手。
无钱一身轻,返程的路上,他走的特别轻快,只是苦了推车的孙大力,谁叫孙享福拿到了那些种子之后,整个人就像进入了魔怔状态呢!
小白菜,韭菜是主流,胡萝卜,是汉代传入中土的,还有胡菜,也就是后世人们说的香菜,这里也有。
至于那商人所说的莼,蕨,薇,荠,苍耳,马齿菜,鼠耳,金盘草,回纥草,苦菜,孟娘菜,四叶菜,蘩蒌等,有许多都是后世蔬菜的前身,但更多的是被后世的杂交种子蔬菜所淘汰,沦为猪菜,孙享福却很有兴趣将它们都种植出来研究,这就是他的特长,当然,买的最多的还是大豆种子,现在六月天,他还能够赶种一拨夏豆,九十月寒冬将近之前差不多能够收获。
有豆就有豆油,能够做炒菜吃,还能自己做豆腐,豆干,酿酱油,冬日里,在室内发些豆芽菜吃也是不错的,想着想着,孙享福发现自己在这个时代又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顿时心情大好,看着那些植物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孙享福就会很有成就感。
回到家里的时候又是黑灯瞎火的时候了,不过今天村里有火光,火光的来源正是孙大力家,此刻,二十多张等饭吃的嘴正在这里。
“聂三娘,王家两位嫂嫂,都快来帮忙杀鱼,翠花婶洗些糜子煮一大锅粥,我们买了大锅,就在屋外架着烧。其它人帮我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搬到屋里放好。”
见到一满车的物品,在屋里等吃的这些人都是一喜,孙大力和孙享福把这么多东西弄回来,现在也是累趴下了,只是蹲坐在屋前的石头上喘气,看着大家忙活。
“享福,大力,你们这是发财了,买了这么多东西,还有铁器,咦,全套的木工工具,还是上好的,这下我们两兄弟可以大干一场了。”王富爱惜的抚摸着从独轮车上卸下来的一柄斧刃道。
“没啥,就是把鱼货卖了,咱们关中渔业不兴,水产倒是能卖个好价,明天你们就带人进山伐木吧!只是这大热天的,你们要辛苦些。等到时候我把要打造的东西设计好,就加紧打造出来,或许能把村里的荒地开出来,再种点庄稼。”
孙享福说着,二人点头应是,通过昨天的谈话,大家现在很自然的以孙享福的意见为主,因为他给大家画了一张很好的饼。
“正好,我跟张全也和你们一块到木料山,烧些炭,到时候打造铁器的话,烧炭可比烧木材强。”马林生怕自己没活干,吃白食,惹的大家不快,忙道。
其实,打铁时烧煤炭比烧柴碳更顶用,只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煤碳烟大,且有毒,所以这个时代的铁匠铺,基本都是用柴炭来融铁,而每个铁匠,都自带烧炭的本领。
“你们都有活干了,那我干啥?”赵大有些郁闷的道。他是以前是屠夫,在酒楼专做喂养牲口和屠宰的活计,可现在,全村都没有一只私人的牲口,显得他的技能一无是处。
“你也别着急,柴山有窑洞,你也跟着大家一起去,弄些黏土,烧点青砖青瓦出来,到时候我盖房子用。”
孙享福拍了拍赵大的肩膀道。在他的计划里,养殖是必须要做的,它是支撑农业体系发展,放大农民产能的重要一环,目前孙享福可用的人手不多,懂孙享福理念的人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所以必须从头培养。
“享福哥,咱们今天又编了几十个鱼笼,明天咱们的鱼货产出可又要翻倍了。”孙二力一脸邀功的表情道。当然,一天能做几十个鱼笼,可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王富王贵两个专业木匠是主力,马林张全和赵大也帮忙不少。
“嗯,咱们现在的鱼笼都上百个了,捕的鱼够多了,不仅要往小河上游投放,下游也可以去投放,还要找其它的河流投放,明天你和石大郎一组,带上得寿,三个人一起到下游去投放鱼笼,独轮车就交给你们使用了,我和大力只需要用扁担挑鱼货去卖就行。”
独轮车有好处也有坏处,在不拉重货的情况下,它其实还没有挑担子轻便,从村子到秦府的避暑山庄,走近路其实只有十几里,而秦府一天所需的泥鳅黄鳝,大概也就二三十斤左右,这点重量,挑起来走反而快,毕竟抄近路走的全是田梗,山路。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张浩马上处理,那就是近百个鱼笼子收获的鱼货比之前又多了一倍多,秦府自然不需要那么大的量,而且那些出水就死的鳞片鱼每天恐怕会多达几十斤,自己这些人根本吃不完,所以,张浩要考虑挖鱼塘养殖,储备的问题了。
他今天在秦府之所以教了厨娘那么多烹调黄鳝泥鳅的方法,也是有用意的,就不信长安那些勋贵不来秦府探病,等他们吃到了这些做法新颖的菜式,还怕这些东西没有销路么?毕竟,关中不比江南,渔业不兴,东西少啊!
加了葱姜蒜和酱料的鱼汤简直是人间美味,这个时代的自然环境非常好,绝对无污染,鱼货纯野生,自身的油水足,煮出来鲜香诱人,连孙享福都胃口大开,更别说其它人了,糜子粥加鱼肉,所有人都吃了个大饱才散场。
一夜无话,清晨的时候孙享福又是被孙大力喊起来的,两人收了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