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方的霸主不当,回东方去和一群武装到牙齿的暴徒打生打死?
  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所以《满江红·怒发冲冠》也就唱一唱,抒发一下爱国主义情绪。
  真要打回去,连完颜宗弼自己都不乐意。
  抒发完情绪之后,完颜宗弼把稽琴丢给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妾,然后用基辅罗斯的语言吩咐了一句:“一级(意思是走)。”
  然后就翻上了一匹高头大马,大摇大摆的往金帐城的方向而去了。
  他的那个小妾也连忙骑了匹马,屁颠屁颠的跟着他。
  这个女人长得可漂亮,比奥丽加年轻的时候一点不差,是人贩子从基辅罗斯搞来的,达到乌克兰超模的标准。宗弼见了一眼就喜欢上了,花了几个钱买下做了小妾,还和她学了一点基辅罗斯的语言。
  金帐城位于伏尔加河和另外一条河流交汇处的一座岛屿上。是一座夯土垒起来的棱堡,棱堡内部的面积不小,有笔直的街道和整齐排列的木质建筑。不过街道上并没有多少行人,大部分的建筑也都空着。
  原来这座棱堡是女真人刚刚抵达伏尔加河流域的时候修筑的。
  那个时候女真人还不知道自己原来很牛逼——哦,他们几乎已经忘记牛逼是什么意思了?所以抵达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地形险要的岛屿上修筑了这个巨大的棱堡,让所有的女真人都居住在堡垒内。
  不过到了第二年,女真人就不在哆哆嗦嗦的聚集在这个棱堡里面了。
  因为他们已经和周边的突厥人部落交过手了,统统不堪一击!
  所以完颜吴乞买就把大部分的猛安派到金帐城以南的伏尔加河沿岸,去建立城堡,开垦放牧。
  因此金帐城内就变得空空荡荡了。
  完颜宗弼骑着马,在空空荡荡的泥土路上行了一会儿,到了一所用木栅栏围起来的大院子外面。才翻身下马,把缰绳丢给自己的罗斯小妾,然后一个人走了进去。
  这里是金帐城的王宫,不过看上去就好似一个中原的强盗山寨。
  完颜吴乞买还是穿得像个老儒生,正坐在大厅里面和几个完颜女真的大头目商量事情。
  看到宗弼进来,吴乞买就冲他招了招手,道:“宗弼,快进来,正有事和你商量。”
  完颜宗弼行了一礼,然后在一张白木椅子上落座。
  他在完颜吴乞买的朝廷里面也是一号人物,官拜右副都元帅,领兵部尚书。
  “宗弼。”吴乞买道,“有个事儿和你商量一下,孤王想派你出使大不里士,和西辽的耶律大石议和。咱和西辽都是从东方流落出来的,虽然早年间有过节。可如今到了西边,怎么都是老乡吧?还斗个啥啊?再说咱们对波斯的地皮也没兴趣,他想来也不会到咱们这里来吧?以后大家就划个界,各过各的日子。”
  “行啊。”宗弼一笑,“那咱们该和西辽怎么划分边界?”
  “南面好像有座大山,叫高什么索的。”吴乞买道,“就以大山为界,北面归属我大金,南面归他大辽国吧。”
  “好,臣侄这就去和他谈判。”
  “也不急一时。”吴乞买摆摆手,笑着,“莫先去大不里士,可以先去基辅,再去君堡,然后去大不里士。如今咱们已经站稳脚跟了,是时候和各方面招呼一下了。”
  “都勃极烈。”宗弼问,“咱们和基辅罗斯有什么好谈的?”
  “要谈的。”吴乞买道,“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他们肯给岁币,就不要打仗了。咱们是远来之客,人生地不熟的。这个基辅罗斯看着不怎么样,可人家背后呢?会不会有什么强国保护他们?一定要摸清楚了才好下手。而且,咱们也还得修养一阵子。这一路可是折了不少人啊!如今腹心部众不足50万了,没有个二十年的休养生息,咱们是恢复不了元气了。”
  24000里的长途迁移不是没有代价的,这是一个淘汰老弱的过程。原本百万人的部族,现在只剩下不到50万了。
  当然了,这50万人大部分都是青壮年,正好是繁衍生息的黄金年龄。伏尔加河流域也富庶,是个养育后代的好地方。
  如果让他们在这里修养上二十年,150万人也许都能有了。
  到了那时,女真人就能组织起20万人的大军西征,可就是欧洲人真正的梦魇了。
  ……
  西辽,大不里士。
  这座正日益东方化的城市,现在已经被装点一新,在城市的中央,新落成的中国式宫殿旁边,还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不是佛教寺庙,而是摩尼教理学派的寺庙!
  寺庙的建筑虽然辉煌,但是内部并没有供奉任何神像,只有象征天理的万符标记。
  这座寺庙,就是摩尼教理学派在波斯的总坛所在!
  经过几年的讨价还价,耶律大石终于下决心皈依摩尼教理学派了。
  不过摩尼教廷不会离开锡兰岛光明顶,只会在波斯建立一个总坛。
  现在大不里士被装点一新,就是为了迎接摩尼教的圣女王墨莉前来主持总坛开坛。
  而这次皈依,也意味着大石帝国脱离了西辽、西夏和西凉的三家同盟。转而成为了西亚的一个独立势力。
  退出三家同盟的西辽,现在可以更加自由的在西方组建一个新的同盟,去参与西方世界的博弈了。
  而已经到达北方的伏尔加流域,并且定居下来的女真人,现在也不再是西辽的敌人,而是西辽的潜在盟友。
  当然了,盟友之间,还是要把地盘划分清楚的,要不然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而在和完颜宗弼见面之前,西辽的皇帝耶律大石,则从摩尼教圣女墨莉的口中,听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新大陆?地圆论……”大石道,“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圣女,你觉得这事儿是真的吗?”
  墨莉笑了笑:“陛下,这事儿真不真的,一试便知。”
  “试?怎么试?”
  墨莉道:“我们也组织一次航海吧!”
  “也去新大陆?”耶律大石问。
  “不去新大陆。”墨莉回答,“我们去黑大陆。”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黑大陆
  黑大陆是指非洲大陆,一块早就被发现,却仍然存在大量未知区域的大陆。
  人们甚至不大清楚在遥远的非洲大陆南方,存在着可以绕行的航道。也不知道非洲大陆南方,拥有适合人类居住和开垦的富饶土地。
  实际上,12世纪的欧洲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也认为越往南越炎热。所以赤道以南的气温是难以想象的,极有可能把人给热死。
  所以极少有人会驾驶船只沿着非洲的海岸线向南探索。
  不过这个问题,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地圆说的证实,似乎已经不存在了。
  “根据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在大约1800年前,埃及法老曾经派遣一支由腓尼基水上组成的船队,沿着黑大陆东岸南下,围绕整个黑大陆环航,最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回到了埃及。过去大家都不相信这个记录的真实性,连希罗多德本人都怀疑。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记录很可能是真实的。”
  墨莉说了一个几乎是天方夜谭一样的记载。在她的光明顶教廷中,拥有一个巨大的图书馆,收藏了不计其数的“秘籍”,几乎囊括了可以找到的所有的东西方各国的书籍。
  其中就有希罗多德的《缪斯书》又名《历史》和《希波战争史》。在这本书的前半部中,就记录了大量东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其中就有不少内容属于埃及和波斯。
  因为墨莉是波斯人,对于祖先所创造的辉煌文明非常向往,所以就把这本《希波战争史》给翻烂了,吃透了。当然也知道希罗多德对于古埃及法老所组织的这次环非洲航线的描述。
  原本墨娘子并不相信这段记录(希罗多德自己也不相信),但是当她得知了北周、东宋两国组织的新大陆探索活动都取得成功,特别是东宋对于南洋以南海域的探索取得成功后,立即就想到了希罗多德记载的古埃及探索非洲大陆海岸线的活动很可能是真实的!
  而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腓尼基人花了3年时间才完成了这次史诗般的远航。而且为了获取航行途中所需的食品,腓尼基水手们还在非洲沿海进行过播种和收获。
  如何这些记载全都是真的,那就说明非洲大陆应该是一块富裕而且辽阔的大陆!
  耶律大石捋着胡子,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圣女,即便黑大陆南方可以通航,对我大辽又有何益处?现在的东西商贸之路是我大辽、埃及国、大食国、罗马国四家共有之。若是商船可以走黑大陆绕行,南京阿瓦士府和西京大不里士府还能有今天的繁华?”
  耶律大石当然是懂经济的,他是在界河商市度过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而且还求学于云台学宫和骑士学院,怎么可能不知道东西方通商道路对他的大辽——波斯帝国的重要性?
  如果东西方商路改行非洲大陆绕道,他的国家可就要变穷了。
  “陛下。”墨莉道,“我们如果不去探索黑大陆,周国和宋国的航海家们早晚也会把黑大陆的航线探索出来的。到了那时,凭大辽和我摩尼天理的力量,能阻止他们绕过黑大陆去往欧洲吗?”
  这是不可能的……
  东宋和北周的海上力量,根本可以吊打大辽和摩尼教。
  大石眉头深皱,似乎陷入了沉思。
  “与其让他们占据黑大陆的航路,不如先下手为强。”墨娘子道,“咱们可以通过探索黑大陆和传播光明天理,将黑大陆沿岸的港口统统变成大辽的属地!即便将来有了绕过黑大陆的航线,也得给大辽交钱。”
  墨娘子提出探索黑大陆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能在黑大陆传播她的摩尼天理了——摩尼教和天理说被墨莉合并在了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才是最后完成儒家宗教化的大儒。
  因为理学和天理教两派只有天理教化,没有邪魔恐吓。
  而摩尼教则是个二元宗教,上有光明神,下有黑暗魔王。又有和其他宗教搞融合的习惯。所以很自然的就把天理等同于光明,将黑暗和人欲挂钩——也就是人心中的邪念产生于黑暗魔王的诱惑云云。
  这样一来,光明天理斗争黑暗邪欲的宗教路线就圆满了。
  在将摩尼教和天理说完全融合后,墨莉又将摩尼教的名称改为“光明天理”,并且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传教计划。
  不过传教也不能瞎传,不能向东传,只能向西传。
  因为东方的两宋北周基本都是天理教和理学的地盘,如果“光明天理”想要挤进去扩大势力,很容易引发冲突。
  所以墨莉就把传教重点摆在了西方。可西方又有天方教、基督教和婆罗门教三大强势宗教,光明天理即使得到了耶律大石的加持,也只是在波斯故地有所突破。
  而在蒙昧的黑大陆中南部,应该是没有什么强力宗教的,正好让光明天理去占领地盘。
  另外,通过探索和殖民黑大陆,西辽治下的波斯人的地位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因为耶律大石从东方带来的汉人、契丹人是不会航海的。而波斯人则有长期的航海历史和丰富的航海经验。
  光明天理教本身,也从东宋和北周吸收了许多航海的经验。也有订购东宋、北周所产的商船和战船的渠道。
  耶律大石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圣女,朕可以支持对黑大陆的探索。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在南京阿瓦士府组建一支海军。不过你也得帮朕一个忙!”
  墨莉笑道:“陛下有用得着奴的地方,只管下旨便可。”
  “你知道女真人已经迁移到北方的伏尔加河流域了吗?”
  “女真人到了伏尔加河?有多少?”
  “有几十万人。”耶律大石说,“是举族迁移。”
  “伏尔加河离大不里士很远。”墨娘子问,“应该不会再开展了吧?”
  耶律大石笑了笑道:“二十年内是打不起来的,将来不好说……不过圣女该知道西方这边,信什么神是很要紧的。如果让女真人入了天方教或天主教,将来就一定是大辽的敌人了。”
  “陛下的意思是让光明顶派出使者去伏尔加河两岸传教?”
  大石点了点头:“女真人的使团正在前来大不里士的途中,领队的是咱们的老熟人王宗弼。圣女可以在大不里士和他见面……如果宗弼肯皈依光明天理,那大辽和女真人的金帐国就能结盟了。”
  耶律大石的国策并不是北进,而是西进,成为安纳托利亚的主人。如果有可能甚至要入侵巴尔干,将君士坦丁堡当成自己的首都——当然,这一国策只存在于大石的心中,并没有公开。
  不过避免和女真人开战的政策,早就已经在大不里士的辽人权贵中成为共识了。
  “能将光明天理传到伏尔加河畔,本就是墨莉之所愿。”墨娘子笑道,“墨莉就在大不里士等着和宗弼见面吧,顺便也可以替陛下操办探索黑大陆的事情。”
  “好!”耶律大石笑着点头,“此事就全权委托给你了,需要多少花费尽管和朕开口。”
  ……
  墨娘子在大不里士和阿瓦士之间奔忙,操办黑大陆探索的时候,以桃花石王子王宗弼之名出使西方的完颜宗弼,已经乘坐着威尼斯人提供的商船,抵达了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是的,完颜宗弼在出访的时候自称桃花石王子,也就是中国王子。同时称他的君主吴乞买为桃花石金帐王,也就是中国的金帐王。
  也就是说,金帐国的女真人根本不把自己当成一个蛮族国家,而是以文明先进的中国人自居。
  这让他们在和西方国家交往时,可以获得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因为这二十多年来,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加深,许多欧洲、中东和北非的国家对于东方的中华文明已经相当了解了。
  而新周、东宋、西夏、西辽的西进历史,也让西方人知道了东方桃花山文明的强大。
  对于万里逃亡而来的女真人而言,强调自己的中国身份是绝对没有坏处的。
  所以根据金帐国的官方口径,他们这群走了20000多里的流亡者并不是什么女真人,而是来自中原的汉人,出身于高贵的琅琊王氏,血统那是相当高贵的!
  只是在西晋末年,因为躲避中原的战乱而迁居辽东的。
  后来他们在辽东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并且成为大辽皇帝和大宋皇帝的封臣。
  再到后来,他们因为在中国的内战中败北,不得不举族迁移,到达了距离中原20000多里的伏尔加河沿岸……
  当然了,王宗弼也不是空口白话说自己是中国王子,而是怎么看都像一位真正的中国王子。
  他是身穿着华丽的丝绸长袍,头戴着东坡巾,腰带上悬挂着天理儒生标配的宝剑。在一群穿着闪闪发亮的冷锻甲,背着重型滑膛枪的骑马步兵保护下进入罗马人的君士坦丁堡的。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哲人王宗弼
  身穿紫袍,头戴树叶状的罗马皇冠,手握权杖的罗马皇帝约翰二世,正面带微笑的在辉煌富丽的君士坦丁堡大皇宫内等待着桃花石来的王宗弼的到访。
  这位有着“美男子”和“好人”绰号的罗马皇帝,现在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超过了他之前的许多代罗马皇帝,当然也他在原本的历史上混得更好。
  而他混得非常滋润的原因,当然是“东风西渐”了。在纪忆一下西洋后,中华的海上力量突破了三佛齐海峡,开始大量进入印度洋。在这个过程中,萨拉森人(阿拉伯人)的海上力量遭受了摧残,巴格达和巴士拉日益萧条。对塞尔柱帝国的财力构成了严重的打击。
  稍后发生的大宋、西夏和西辽的西征事件,更是沉重打击了塞尔柱人的军事实力。统一的塞尔柱帝国,已经不复存在。塞尔柱突厥人最重要的领地波斯已经丧失,成为了西辽大石帝国的核心。
  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还有安纳托利亚等地苟延残喘的塞尔柱残部,再也无力对抗同西辽和埃及结盟的罗马帝国。
  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间,罗马帝国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反击,已经将罗姆苏丹国压缩到了高原东侧边缘,变成了罗马和西辽之间的缓冲国。
  而在黎凡特方面(叙利亚),“好人约翰”同样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虽然他的罗马军队没有在那里占据一寸土地,但是在不久之前,耶路撒冷国王、安条克亲王、埃德萨伯爵和的黎波里伯爵等十字军国家的君主,一起到达君士坦丁堡,向他宣誓效忠。这些十字军国家现在都受到了埃及王国和西辽帝国的压力,急需要找一个比罗马教廷更加可靠的庇护者了。
  理论上,罗马帝国已经可以将地中海东岸的狭长地带全划进自己的版图了。
  不过由他姐姐科穆宁娜统治的埃及王国,却没有成为罗马帝国的藩属,这的确有点遗憾。
  但是罗马能够复兴到如今的地步,已经让“好人约翰”非常满意了。
  而在罗马帝国复兴的同时,新的危机也在步步逼近。
  新的危机,当然就是渐渐西侵的东方列强了!
  且不说在印度洋上横行霸道的两个桃花石大帝国,就说以大不里士为据点的西辽,以及在伏尔加河建立了根据地的金帐王国。从长远来看,都是不亚于塞尔柱人和萨拉森人的巨大威胁。
  不过眼下,好人约翰还不需要担心他们。因为塞尔柱人和萨拉森人还没有完全崩溃,他们可以作为罗马的屏障抵达住大石帝国。
  而在北面,基辅罗斯则可以扮演罗马帝国的肉盾。抵挡一下金帐国。
  有这两家支撑着,罗马帝国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好日子。至于将来……
  好人约翰将目光投向了君士坦丁堡牧首约翰九世。
  这位老得都快成精的神棍是君士坦丁堡内第二号有权势的人物!他和好人约翰一连多日,都在思考着怎么对付大石帝国和金帐国。
  打,当然是打不过的!
  东罗马最近这十几年所取得的胜利,其实都是外交胜利而不是军事胜利。
  至于东罗马外交胜利的基础,则是西辽大石帝国击溃了强大的塞尔柱帝国……对东罗马来说,非常强大的塞尔柱帝国,在西辽大石帝国面前,脆弱的跟个鸡蛋差不多!
  而刚刚东迁而来的金帐国,据说在东方的时候就曾经打败过大石帝国——耶律大石就是因为他们,才不得不西迁的。
  这样的国家,想想都可怕啊!
  而那么可怕的国家,居然被桃花石的宋帝国和周帝国打得万里西迁……
  桃花石一定是全世界最可怕的地方!
  既然桃花石人那么可怕,那么外强中干的东罗马帝国就坚决不能和他们开战了。
  不开战,当然就得做朋友了。
  而要做朋友,首先就得找到双方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天理的信仰!
  对,就是信仰天理!
  这是罗马皇帝好人约翰研究了《天理说》的希腊语译本后,得出的结论。
  桃花石人所信仰的天理,就是基督教中的GOD,所以好人约翰已经指示君士坦丁神学院中的“东方学者”(指研究桃花石文化的神甫),用“天理”代替“阿罗诃”,成为圣经君士坦丁译本中的GOD的汉字名称。
  这样一来,罗马的基督徒和桃花石的儒生就都是天理的信徒了……只不过基督徒对天理的信仰来自救世主耶稣,桃花石人则是来自他们的先贤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等。
  ……
  “王子殿下,这是君士坦丁教会赠送给您的礼物,一本用桃花石文字书写的《圣经·新约》。”
  一本汉译版的《圣经·新约》,还是手抄本,是写在从东宋进口的高级白纸上的!
  这本《圣经·新约》被约翰九世双手递给了王宗弼。
  而这位君士坦丁牧首所说的言语,则被一位供职于君士坦丁主教府的光明天理教的教士,翻译成了汉语。
  “多谢。”王宗弼很儒雅的向老牧首手中接过了《圣经·新约》的汉语抄本,展开一看,就看见用鹅毛笔写得汉字:“太初有道,道与理同在,道就是天理……”
  怎么回事?这个不是西方基督教的经吗?怎么又是道,又是理,又是天理的?
  你们到底拜的是什么神啊?
  “王子殿下。”好人约翰接过问题,笑道,“我想您应该可以理解,我们的造物之主和你们的天理,其实都是相同的存在,都是宇宙万物之源。都是世界的创造者。既然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那么创造它的主,自然也是同一个。”
  王宗翰马上就明白罗马皇帝所说的道理了——他在这个时空可是懂哲学的!他是大金国的状元!
  “没错,我们的确是同一个造物主所创造的。”哲人王宗翰说,“只不过我们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天道之理。”
  罗马皇帝笑道:“但是我们则得到了天理的眷顾。”
  “天理创造了宇宙万物,宇宙万物都是他的子孙,所以他不会特别眷顾谁。”哲人王宗翰马上提出了不同意见,“这就是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约翰九世说:“可是基督在1131年前降临,他是天理之子……”
  “所有人都是天理之子,因为天理就是所有人的源。”哲人王宗翰道,“基督只是认识到了这一天,所以成为了先知。而我们的老子、孔子、孟子、荀子更早的就发现了这一点。”
  这话……渎神了!是异端啊!大大的有罪!
  不过约翰九世的脸色有点难看了。
  罗马皇帝约翰二世连忙接过话题道:“殿下,您说的这些,和我们罗马人所知的,是存在分歧的。不过没有关系,我们都是天理的孩子,都是兄弟姐妹啊!虽有分歧,但还是可以求同存异的。”
  听了皇帝的话,牧首的脸色也变化了,露出了相当和蔼的笑容,“对,对,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愿天理保佑我们!”
  君士坦丁牧首可不是罗马教宗,后者是独立的君王,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还能找找天主教君主的麻烦。
  而君士坦丁堡的牧首则得听皇帝的话!
  王宗弼瞅了一眼刚才还怒气冲冲,现在却满脸微笑的牧首,也笑道:“陛下,牧首,既然我们都是天道之子,都是兄弟姐妹,那么我们金帐国和你们罗马国,不如就结为兄弟之国吧。”
  罗马皇帝听到翻译说出王宗弼的要求,马上笑着回答:“那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不过我们的国家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王宗弼说道,“我们在东方的征战中被周国和宋国打败,西行了25000里才到达伏尔加河流域。虽然我们还拥有20万铁骑,但是却陷入了财政和供应的困难。既然罗马国是我们的兄弟,那么我们金帐国现在想得到罗马国的帮助。每年需要10万枚海佩伦金币的帮助!”
  10万枚海佩伦金币可不是小数目啊!一枚海佩伦金币相当于4。48克黄金,约等于一两白银。
  “这太多了……”罗马皇帝肉痛地说,“王子殿下,您这是在勒索罗马帝国!”
  王宗弼翻了翻眼皮,“基辅罗斯都答应了一年给10万海佩伦币了,你们罗马比基辅罗斯可富裕多了,这点钱不算什么吧?而且你们还是我们的兄弟之国!”
  这个兄弟也太无赖了!
  罗马皇帝真恼火的时候,王宗弼又说道:“陛下,我们也不会白白拿你们的钱,我们金帐国可以为罗马提供保护。如果罗马遭到了萨拉森人、塞尔柱人、诺曼人或是别的什么人的攻击。金帐国可以出兵替你们讨回公道!如果西辽对罗马开战,我们则会出面调节双方的纠纷。”
  原来不白拿钱啊!
  罗马皇帝约翰二世稍微有点心动了,花10万海佩伦金币雇个金帐国这样的打手怎么都不亏啊。也不是真的要靠他们帮忙欺负谁,只要能借助一下这些桃花石人的威名,吓唬一下罗马公开的和潜在的敌人就足够了。



第十五卷 最终之卷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一个上主
  在罗马皇帝和中国来的金帐王成为好兄弟的同时。罗马教廷的使者,教廷国务卿,枢机主教贝尔纳多·皮纳泰利也乘坐着一艘比萨共和国提供的加莱赛桨帆战船抵达了君士坦丁堡。
  这位五十多岁,身材瘦削,有一只很尖的鼻子,还留着看上去有点拉碴的络腮胡子的男人,是教宗英诺森二世的使者。是代表教宗来会见“桃花石王子”宗弼的。
  在前往君士坦丁堡的途中,这位上了年纪的红衣主教总是闷闷不乐,满面的愁容。
  因为教廷现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普世教会现在同时出现了两位互相对立的教宗。一位是皮纳泰利效忠的英诺森二世,另一位则称阿纳克莱图斯二世。
  对皮纳泰利而言,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他所效忠的英诺森二世实际上不是合法当选的!
  在上一代教宗洪诺留二世归天后,普世教会的枢机主教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拥护英诺森二世,皮纳泰利就属于这一派,是少数派。另一派是多数派,都被犹太裔大银行家族出身的皮埃莱奥尼重金收买,选举这个犹太裔罗马大富豪当上了教宗,称阿纳克莱图斯二世!
  贿选教宗,而且还选了个犹太裔,这简直在玷污普世教会的神圣性啊!
  所以皮纳泰利大主教是坚决反对伪教宗阿纳克莱图斯二世的。
  但是……阿纳克莱图斯二世的确得到了大部分参加教宗选举的枢机主教的支持,而且还控制了罗马城。
  也就是说,直到目前为止,阿纳克莱图斯二世看上去才比较像一个合法的教宗……虽然是花钱买的,但那也有可能是上帝的旨意!
  唔,从宗教学上是可以解释通的。
  因为所有的财富都属于上帝,阿纳克莱图斯二世的钱财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放高利贷是被人鄙视的。但是没有上帝的恩典,放出去的高利贷一定遇上老赖,那样阿纳克莱图斯二世早就破产了,哪儿来钱收买枢机主教?
  再说了,选教宗的票虽然是枢机主教们投下的,但是结果无疑代表了上帝的旨意。
  因为上帝是万能的,他的旨意根本不可能被篡改,更不用说因为区区几个金币就被篡改了……无论枢机主教选出的是谁,都是上帝的旨意,即便选出一个渎神者,也是因为上帝需要以此考验信徒对于信仰的坚定性。
  而阿纳克莱图斯二世的出现,也许就是上帝给予信徒的一个重大考验——这是皮纳泰利大主教所坚信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跟随英诺森三世离开意大利,前往法兰西的埃唐普,并且在那里和英诺森三世一起主持了宗教会议,宣布英诺森三世为合法教宗,还积极联络法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准备以武力实践上帝的旨意。
  但就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洛泰尔二世(苏普林堡王朝)答应出兵意大利的时候,上帝好像用某种形式向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传递了“不要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