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战果别说是“只会扛锄头”的府兵,就是西军精锐也很难取得吧?
  所以在看了童贯、高俅和武好古三人的奏章之后,朝廷中的舆论一边倒的开始吹捧府兵,贬低募兵。还有不少官员干脆上疏建议不再募兵招效用,转而全面恢复府兵制。以后大宋就用府兵去打天下了。
  同时,对于左右榜进士的争议也小了许多——只是不知道府兵都头的官场开局,有没有可能吸引到足够多的人才来报考?
  搞不好,大家对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的兴趣也会降低不少吧?
  “陛下。”知枢密院事张康国还是比较冷静的,他上奏道,“高俅虽然能战,但是他能够扫河湟、降仁多、破统万、败察哥,连战连捷也不全是因为用兵的本事。还有兵学司的生员、开封府的房子、朔方路的土地……少了这三样,只怕便是高俅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张康国一提到房子,赵佶就忍不住烦恼起来了。他并不是个小气抠门的官家,武好古擅自给出的2000多套房子纵然价值600万缗,但赵佶并不心疼。可问题是御前猛士的待遇太高,已经引起了不少文官的不满——文贵武轻的等级制度,正在被打破!
  御前猛士的军饷和福利就已经堪比京官儿了,现在又因为割脑袋换房子的奖励方式,获得了大量的房产。这可就让那些在开封府蜗居多年的文官们眼红了。
  可别小看3000缗的“筒子楼”,文官做到朝官拿出这笔钱当然不费劲儿。可是京官、选人,靠正当的收入,那是一辈子也买不起的。最小的从九品官儿,一年的正俸才144缗啊!3000缗那是20年都攒不齐的。
  而且这些文官大多从小就接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洗脑,现在书中连筒子楼都没有,倒是割脑袋赚功劳的粗鄙武夫拿到了筒子楼……这不成了“刀下自有黄金屋”了?真宗皇帝的《励学篇》是不是要改成《尚武篇》,什么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的,统统用西贼和契丹人的脑袋来换?
  这还是大宋吗?这不变成了用军功爵蛊惑人心的暴秦了?大宋可绝对不能走暴秦的老路!
  所以在给武好古加官晋爵的同时,赵佶还写了一封手诏,严肃批评了武好古所奉行的地产兴邦路线,勒令他不得再以房产为饵激励将士死战。
  “开封府的房产自是不能轻易授予战士了!”赵佶咬着牙道,“御前演武也不再定期举行……不过给有功府兵授田之法并没有错,具体如何奖励,枢密院和兵部要尽快商量出个办法。”
  “臣领旨。”
  知枢密院事张康国和兵部尚书刘逵双双领了圣旨。赵佶点了点头,神色中有了几分欣慰。
  他之所以坚决放弃“以房换头”的激励方式,不仅是因为文官们的不满,更主要的还在于府兵在统万之战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
  既然有了便宜量又足的府兵,还要昂贵的房奴猛士干什么?所以赵佶只是停掉了“以头换房”,并没有停止“以头换地”。当然了,地也不能多给,必须以250亩为上限,而且只能给缘边州县的荒地,不能给内地的沃土。
  “陛下。”右相苏东坡这个时候坐在一张杌子上开口了,“现在契丹漫天要价,又摆出了大兵压境的姿态,不可掉以轻心。因此老臣建议暂停西北方对党项的攻势。东线可止于盐州、河套草原,西线可解秦王川城之围,并且放弃凉州攻略。最后再允许乾顺割地称臣。”
  赵佶神情变得非常纠结,苏东坡的意思就是见好就收算了。且放乾顺一条活路,然后集中力量应付契丹——这样契丹人多半也会缩回去的。
  毕竟大宋现在看起来很能打啊,还出了高俅这样的名将。而且辽国的内部也不稳定,阻卜人叛服不定,生女真又有失控的趋势。如果辽国决意开战,一旦被高太尉打败,阻卜和女真就会乘势而起。大辽就有灭顶之灾了!
  可是现在又是灭亡或迫使西贼西迁的最佳时机。只要秦王川到手,河西走廊就面临着被大宋封闭的危险。西贼就得在马上西迁和彻底屈服之间做出选择了。
  而且正在围攻秦王川的高永年,仿佛还拥有了可以迅速攻破秦王川城的办法——穴地爆破城墙法!
  “陛下,秦王川城城破在即,现在放弃岂不是要前功尽弃?”蔡京一直在观察赵佶的表情,他笑着,“说不定现在已经城破,难不成咱们还要把苦战得来的地盘还给西贼吗?”
  秦王川的战事是从三月初开始的,高永年指挥的河西路主力在拔掉了卓罗城、水波城、盖朱城、仁寿山城等一系列西贼据点之后,终于推进到了秦王川,并且完成了包围。
  不过高永年的军中没有专业的工兵,施工能力和三直禁军不是一个档次,所以没有一两个月的施工,根本不可能完成穴地施工。
  而且秦王川城内的西夏军已经知道了统万城是怎么被攻破的,所以早就有了准备。在城内预备了大量的塞门刀(就是刀车)和后备部队。一旦城墙崩塌,就能及时进行封堵了。
  另外,乾顺、察哥两兄弟也在兴灵二州拼命动员兵力,现在已经将铁鹞子和卫戍军补充完毕,随时可以出征秦王川了!
  不过赵佶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他只晓得西贼已经站在悬崖边上了,只要稍微用力推一下,也许就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了。
  想到这里,赵佶的神色又缓和了一些,“东线止于盐州,西线止于秦王川吧……等打下秦王川后,便许乾顺、察哥兄弟改过自新。只要他们肯亲入开封府谢罪,朕便待之如子,不再追究其罪,仍让他们主政兴、灵、韦、凉、甘、肃、瓜、沙等八州,还可以给乾顺一个西域大都护的名义,任其西取四镇之地。至于契丹嘛,可与之分割河套之地,这样他们也算有所得了,当不至于与我刀兵相见。”
  天子总算放弃一举破灭西贼了!苏东坡心中松了口气,这下就好办了。
  蔡京这时又上奏道:“陛下,臣建议将武好古从朔方路调回,出知沧州事兼兵马钤辖,并统沧州兵马进驻界河商市,以防备契丹。”
  沧州兵马一旦进入界河商市,也就意味着商市高度自治时代的结束,将会沦为和海州京东商市仿佛的半自治商市。
  虽然武好古在知沧州事兼兵马钤辖任上还可以一手遮天,可是他的任期一到,别人就能来接管商市的防务了。甚至能进一步把沧州的州治从清池县前往界河商市……
  苏东坡当然知道蔡京的意思,不过他却没有出面反对。因为找不到反对的理由……现在辽国大兵就要压境了,界河商市如此富庶之地,怎么能空虚无备?
  除非宋辽之间的这场冲突可以在短时间内结束,至少辽国得放弃在河边施压,否则蔡京的提议就是非常必要的!


第七百六十六章 高俅冤枉(三)
  “大郎,官家的手诏上说了甚?”
  “还能说甚?当然是房子的事情了……”
  “他不肯给?”
  “没说给不给,只说以后再也不许用开封府的房子去激励军心了。”
  明堂川,宋军大营,帅帐之内,高太尉和武好古都换了一身便装,悠然自得的坐在界河造的波斯地毯上,一边喝着香茶,一边儿聊天说话。除了他们二位,在大帐里面只有一个罗汉婢在伺候。
  武好古已经接了升官的诏书,现在是堂堂的郓州防御使了——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大官儿了。比防御使大的武官,就只剩下观察使、节度使留后、节度使和太尉等四阶了。
  也就是说,武好古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宋第一等的高级武官!
  有了这样的正任官(节度留后、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等五阶作为阶官时称正任官)身份,武好古就有资格当上三衙管军或是一路的经略安抚使了。
  虽然武好古现在的官升得飞了起来,不过却没人敢说他是“幸近”了。他的官袍,可是用党项人的鲜血染红的!银、夏二州都是他领兵收复的。统万血战杀了一万多个西贼,割下来的脑袋垒成了京观,就在统万城外面堆着。
  而且穴地爆破强攻统万城的功劳,怎么都是他的!天下闻名的坚城加上一万西夏守军,还换不来一个正任官?
  再加上之前武好古还带兵筑了“银州一夜城”,所以攻坚和筑城的本事,无疑是当事第一了。
  不过在宋朝,武官的本事太大也不见得是好事!
  这不,一向对武好古恩宠有加的官家赵佶,现在也在手诏里面对他进行申斥了。
  不仅申斥,连武好古开出去的空头房契,他都没确定认下来。
  “且放宽心吧。”高俅笑着安慰道,“官家不会让你自掏腰包的……这2000套房,他一定会给的。官家不给你准话,就是怕你再用房产去激励军心。”
  “不用房子还能用甚?”武好古苦笑起来。
  “土地啊!”高俅笑道,“在统万城的时候童大官用土地激励府兵的效果不错啊。”
  “唉,那也就是骗骗没见识的农夫。”武好古摇头,“朔方的土地,一亩不知道能不能值100文?250亩不过几十缗。”
  高俅道:“这不还有升官吗?”
  “府兵升个屁官。”武好古摇头,“比下兵还第一级,升上五级才有一个守阙进勇副使,升五级得砍多少脑袋?”
  宋朝武官的升官图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用来给服役期限漫长的雇佣军打发时间的。从无品阶尉勇中最低的守阙进勇副使往上数到太尉有60阶!下面还有马兵、上兵、中兵、下兵。
  当兵想要升官那真是想太多了!而且府兵服役期限一共就五年,能升到一个上兵就已经很拼命了。
  “唉,莫想恁多了。”高俅笑了笑,“本朝就是重文轻武的规矩……所谓的轻重,当然得和钱财挂钩了!”
  重文轻武不是空口说说的,而是涉及到一个利益分配机制。宋真宗的《励学篇》里面不就赤裸裸的提到了土地、房子和美女了?
  而土地、房产、美女,总是有限的,文士拿了大头,可以给武士的自然就没多少了。
  所以宋朝的重文轻武,从根本上说,就是在社会财富分配的时候倾向文士而抑制武士。
  而这种利益分配导向造成的问题,并不会因为募兵制改成了府兵制就有所缓解。事实上,府兵制从北宋中期开始受到官场青睐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府兵制看上去比募兵制更省钱——这意味着国家可以花更少的钱在武人身上,而文士自然就能得到更大的蛋糕……
  “不说这些了。”高俅想到府兵制也有点头疼,摆摆手道,“官家给我的手诏上说了,绝不可以开衅,只需把契丹人挡在明堂川一带就行了。大郎,这些日子,明堂川还安稳吧?”
  “安稳。”武好古笑着,“稳如泰山……”
  他的话刚刚说了一半,大帐外面传来了奥丽加的声音:“太尉,赵客省请见。”
  赵客省就是赵钟哥。高俅也带来了给赵钟哥升官的诏书,他现在是从七品客省副使了。不过职官也没变化,依旧是武好古的军事机宜指挥使。
  武好古和高俅对视了一眼,便道:“请他进来。”
  奥丽加一挑帘子,一身戎装的赵钟哥就快步走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一封书信。
  “太尉,契丹人的河清军节度使萧得里斯派来了使者,提出要和您还有高太尉见面。”
  高俅皱眉,“见面?”
  武好古则一伸手,从赵钟哥手中接过了书信,展开了细看了一遍。
  “想要和咱们划分防区。”武好古一笑,“高大哥,看来契丹人是怕了你啦。”
  “别胡说,他们可是契丹人!”
  武好古笑了笑:“高大哥,不如让他们后退到大横水以东吧,这样双方能离得远一点。”
  大横水也是黄河的支流,在明堂川和屈野川之间。
  武好古又道:“他们后退到大横水东,而咱们依旧留在明堂川以西。这样大横水和明堂川之间就空了,作为双方的缓冲。”
  武好古当然是有阴谋的!他带兵到了明堂川后,就立即下令赵钟哥和最心腹的军事机宜制定袭击契丹人的作战方案。而把契丹人从明堂川骗走,然后再下手突袭,则是最佳的方案。
  “他们肯吗?”高俅问。
  “怎么不肯?”武好古笑道,“咱们的实力可比他们强大,而且还有高大哥你在这里。万一发生摩擦,吃亏的一准是契丹人。钟哥儿,你说是这个理儿吗?”
  “没错。”赵钟哥也道,“俺们又没要他们退回境内,不过是以大横水为暂时的分界嘛。”
  高俅想了想,“也好,那就提一提吧!”
  ……
  两方面的头脑会面的地方,是在明堂川的河滩上。高俅和武好古并辔策马立在明堂川西岸和浅滩上,前面是七八丈宽的河道,水深超过一丈,不可能涉渡。萧得里斯和萧干则一起骑马站在靠近明堂川东岸的河道上面。双方的四个人都没有携带兵器,同时还穿着铠甲。在会面之前,两边都派人过河进行检查,确保对方没有暗藏兵刃。
  “不知哪一位是武太尉?”其貌不扬的萧得里斯首先拱手行了一礼,开口就是流利的开封话,“本官河清军节度使萧得里斯。”
  “在下便是。”武好古也回了一礼,他微微有点奇怪,这位怎么不问高太尉,却先问起自己这位武太尉呢?
  “久仰,久仰!”萧得里斯笑道,“在下早就拜读过阁下的《实证论》,颇受启发啊!”
  其实《实证论》还没有完成呢,现在完成的只是“总纲”,也就是大的理论。至于《实证论》要如何运用于自然科学各领域和社会科学各领域,那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了。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理清楚的。
  “是吗?”武好古笑了笑,“没想到萧太师还是在下的知音。”
  “非也。”萧得里斯摇摇头,“我可不是太尉的知音,虽然《实证论》有可取之处,但是大部分都是谬论!因为众生觉识一共有九识,《实证论》者只知眼、耳、鼻、舌、身,实在太过浅薄无知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后世都大存争议,何况在宋辽之世?圣人之言,佛陀之经,怎么都比你亲自观察出来的要准确吧?更不用说根据实践推导而出的道理了。
  而萧得里斯所说的“九识”则是佛教的观点,正好可以用来批评《实证论》,因为《实证论》只注重感官的认识,比如“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而佛教则在“五识”之上还有“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庵摩罗识”,总之高明的很……
  武好古只是笑了笑,他没有兴趣去和一个契丹的佛教徒辩论实证主义——你们都去烧香拜佛吧,科学实践什么的,汉人来就行了!
  “在下高俅!”高太尉有些不耐烦的插话道,“萧太师前来不是为了和咱们辩法吧?”
  听到高俅自报家门,跟在萧得里斯身旁的萧干立马就神色一凛,锐利的双目死死盯住了大宋第一将!
  “原来是高太尉啊!”萧得里斯冲着高俅一拱手,然后又一指身边的萧干,“这位是萧回离保,是我大辽西南面招讨司的都监。”
  武好古和高俅都不知道萧回离保是哪位,都监的官职听上去也不大,所以都没在意,只是礼貌性的行了礼。
  然后武好古就质问道:“萧太师,你不觉得贵国的兵马早就已经深入我大宋境内了吗?”
  “大宋境内?”萧干哼了一声,“此地分明是我大辽的臣属邦泥定国的土地!分明是你们入侵了大辽藩属之地,现在倒到打一耙了!”
  武好古笑道:“不说这些绕嘴皮子的话了,俺们都是武人,今日只问一句,可欲一战否?”


第七百六十七章 高俅冤枉(四)
  可欲一战否?
  武好古的问题一出,高俅高太尉就被惊了一下。
  高俅心说:你怎么这么问呢?官家都说了,不让开衅……开衅什么意思?就是开战和挑衅!你也是个大儒,怎么就不明白呢?
  萧得里斯和萧干也给吓着了。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啊!高俅、武好古什么意思?唬人还是说真的?
  其实萧得里斯带兵推进到明堂川一带并不是在侵犯大宋的土地,而是在抢占争议地区。而在萧得里斯和萧干看来,宋人绝不会为了明堂川中游的地盘和大辽开战的,特别是眼下宋人和西夏还在交战呢!
  “若俺说欲战呢?”萧干沉着声发问。
  “那就战啊!”武好古笑着。
  什么?
  高俅惊讶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武好古疯了吧?和辽国开战能那么轻率吗?虽然眼前的这股辽兵看上去打不过三直军,可是人家大辽有的是精兵啊!要真打起来,生灵涂炭什么的不说了,自己和武好古这两个善开边衅的武人说不定连脑袋都得给御史台的文官弹劾没了!
  “你就不怕俺们大辽的天兵踏平界河商市?”萧干说着威胁的话,脸上凶相毕露。
  可武好古却是哈哈大笑起来:“不怕,不怕!萧太师,你若要战,咱们就约个时间,在明堂川以东开战!你若不想战,那就请退往大横水以东吧。”
  居然不怕?
  萧得里斯咬着牙,心想:你不怕,难道本太师会怕?
  不对啊,本太师在界河商市置了宅子,还有个木料行……要是开战了就不好办了。本太师辛辛苦苦搞点钱也不容易,可不能都赔进去!
  “回离保。”他用契丹话对萧干说,“我们现在可打不过他们,不如且退一步吧。”
  “那可不行。”萧干摇摇头,“退了一步,就等于把大横水和明堂川之间的肥美草地都让出去了。而且他们还有可能会得寸进尺,再进逼到大横水。到时候太师再后退吗?”
  萧得里斯想了想,又用汉语说:“高太尉,武太尉,在下奉了西南面诏讨司的将令而来,就算要退也得先请示诏讨司。而且,这一退岂不是把大好的土地让给你们了?”
  武好古一笑:“你们退,我们不进……让明堂川和大横水之间空出来不好吗?要不然双方大军夹着一条小溪对峙,岂不是要天天提心吊胆过日子了?万一有个约束不及,说不定就是一场大战。与其这样,不如明儿就选个地方,痛痛快快打上一场。”
  “凭什么我们退,你们不退?”萧得里斯眉头大皱。
  “因为我们的兵马比你们的强。”武好古一指身边的高俅,“而且还有高太尉在此,如果发生交战,我们必胜!”
  这个理由……是对的!真要撕破脸开打,萧得里斯和萧干的人马肯定不是对手。
  萧得里斯和萧干互相对视了一眼,萧得里斯道:“好吧,我方明日就退往大横水以东。不过大横水和明堂川之间,你方不得进入。”
  “一言为定!”武好古笑着,“只是君子之约……我与高太尉都是武官,可没办法和萧太师移文立约啊!”
  “明白。”
  萧得里斯点了点头,便和萧干一块儿告辞离去了。
  “大郎。”高俅看着两个契丹人离开,大为惊讶,“他们居然被你说退了?”
  其实萧得里斯的表现是典型的契丹风格,契丹人没那么死心眼,他们不搞寸土不让。大辽可不是地盘一丁点儿大的西夏,大辽是辽阔得没边没界的半游牧帝国,怎么会为了一小块草地白扔进去上万丁壮?
  武好古一笑,“怎么是被我说退的?明明是被你给吓退的!可真是军中有一高,契丹吓破胆啊!”
  高俅连连摇头,“大郎,你这不是损我吗?我一介武夫,怎么能和范文正公相提并论?”
  范仲淹曾经在陕西当过经略安抚招讨使对抗夏主元昊,表现还算不错,因此得了个“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胆破”的评价。
  武好古笑道:“高大哥,你这话说得不妥,是范文正比不了你啊!范文正就是吓唬西贼……而且西贼元昊也没胆破啊,庆历议和不是咱们给西贼金银绢帛的吗?你现在吓跑的可是契丹啊,契丹比西贼厉害!”
  高俅吐了口气,“莫胡说了,你这话私下说说就罢了,如果传出去,那可就是把某放在火上烤了!”
  “知道,知道。”武好古笑道,“既然谈妥了,咱们就回去吧。”
  “好,回去喝酒!”高俅笑了笑,“他们走了也好,省得提心吊胆了。”
  “好,好回去喝酒!”武好古笑着,“我军中有上好的酒中仙,今天咱们哥俩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因为事情太顺,高俅是一点防备没有,完全着了武好古的道。回了大营后先视察了一番,发现营寨的确硬的不像话,就和武好古喝酒了。
  而且真的一醉方休,不过只有高俅醉了,武好古却没有醉——因为武好古喝的是兑水的白酒!
  把高俅灌醉了之后,武好古就把赵钟哥叫来了自己的大帐,又让奥丽加持剑守在外面,无关人等不得靠近!
  “太尉,高太尉醉了?”
  “醉了,醉的不省人事……钟哥儿,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准备好了!46名生女真勇士,192名太尉的假子,还有151名界河招募来的效用骑士,都是可靠的人,随时可以出击!”
  “谁带队?”
  “斜也和武天。”
  “好!”
  武好古擦着手掌,笑道:“好!狠狠的打……把他们打疼了就好!”
  靠389个甲骑就要打疼上万契丹军兵是非常困难的,不过武好古也没再多可靠的兵马能用了。
  实际上,让46个生女真敢达出动都不大让人放心——这些人可不是武好古养大的假子。不过他们一样憎恨契丹!而且还比较朴实,绝大部分不会说汉语。赵钟哥和斜也谈妥了以后,就向武好古保证不会出问题,武好古才让他们加入的。
  “太尉,武天求见!”
  奥丽加的声音传了进来。
  “进来!”武好古说了一句,就看见武天脚步匆匆走了进来。
  武天行了一礼,“太尉,契丹人今晚就要走了!”
  “何以见得?”武好古问。
  “炊烟!”武天道,“今天下午契丹营中的炊烟持续的比往日更久,至少久了两刻钟,一定在准备几份饭食。”
  武好古看了一眼赵钟哥。赵钟哥道:“有理!武天,你现在就去休息,天黑后带人出营……记着,一定要分批走,不要带随从。”
  武好古点点头,“就是这样!千万小心,莫受伤了。”
  武天一拱手,“喏!”
  ……
  武天当斥候的本事显然是一流的,仅仅凭着炊烟的变化,就准确判断到了契丹军马正在准备夜行。
  趁着夜色离开明堂川前往大横水是萧干提出的建议。他总觉得事情不大保险,来的可是高太尉啊!看看他在和党项人作战中的表现就知道这厮有多狠了。
  明堂川这里乱纷纷的一万多契丹兵马在高太尉眼中,没准就是一堆土鸡瓦狗啊。
  “不必担心。”萧得里斯坐在帅帐里面,一边看着《天理说》一边安慰着有点坐立不宁的萧干,“宋人和西夏还没打完,不会和咱们开战的。”
  萧干点了点头,应该是不会开战的……可是不应该的事情,也不一定不会发生吧?
  “太师,总有些不放心。”萧干道,“不如这样,下官带着南皮室的勇士殿后,掩护大军退走。”
  “如此也好。”萧得里斯道,“再把远拦子放得远一点,这样应该万无一失了。”
  说完,萧得里斯又全神贯注地看起《天理说》了……这本书中的观点虽然也和《实证论》一样,谬误颇多,但还是可以一观的。
  汉人的大儒是想用天理代替佛祖,可惜人言如何能比佛说?人言只是假说,佛说却是不容置疑。
  看着看着,天色就渐渐暗下来了。萧得理斯的仆人送来了晚餐,非常的简单,就是烤肉、馕饼、腌菜,还有一壶兑水的酒中仙——这种蒸馏酒在辽国贵人中极受欢迎,几乎供不应求。所以就有不少奸商往酒里兑水,不过兑水后的酒中仙还是非常好卖。
  就在萧得里斯喝酒吃饭的时候,他的大军也开始悄悄开拔了。
  为了迷惑宋军,今晚开拔的部队不会把营帐收走,而且还会有少量的人马留守营寨,在明天天亮后再拔营启程。
  而余下的兵马分成三批,负责驱赶牛羊和辎重车辆的辅兵先走。然后才是萧得里斯亲率的主力,而萧干则亲率1000名南皮室军的甲士殿后。
  另外,还有数百轻骑提前撒了出去,严密遮护大队人马。
  这番布置,都是萧干安排的。在萧得里斯看来,实在有点多余了。
  自己已经肯退一步了,高俅、武好古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份“功绩”也够他们在赵佶跟前吹嘘的了。
  而且,他们俩年纪那么轻就落了阶,还有什么立功的动力?难不成想学狄青吗?


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俅冤枉(五)
  夜色当中,时不时从乌云中探出的明月,将一队行进在草原上的人马身影映照得忽隐忽现。也照亮了周遭辽阔荒凉的草原,这里曾经是汉家战士牧马之地,在沦陷敌手百余年后,终于又一次引来了汉家旗帜下的兵马。
  而这一次,在大宋名将高太尉的将旗前退却的,却是不可一世的契丹大军。
  这一队人马现在就尾随着如火龙一般蜿蜒东撤的契丹大军身后。他们的人数并不多,不足四百。不打旗号,纯是骑兵,一人双马。领头的是几十个留着金钱鼠尾,带着皮帽子的粗壮战士,背着长长的马矟,挎着巨大的弓袋,只是低头策马向着东面不疾不徐的前行。始终和前方逶迤而进的契丹大军保持着五到十里的距离。
  这队人马居中的,正是完颜斜也和武天。两人都穿上了坚固的青唐瘊子甲,还在铠甲外面罩了一件麻布斗篷,遮盖起鲜亮的甲叶,头上的兜鍪,也用阻卜式样的皮帽遮掩起来。
  这样的打扮,自然是为了冒充阻卜克烈部的勇士。虽然武好古已经打定主意要成就高太尉的威名,不过表面上的伪装还是需要的——高太尉恁样的名将,怎么会打着自己的旗号去破坏民族和谐呢?肯定得栽赃嫁祸啊。
  而河套草原又靠近阻卜人的地盘,原本控制这一片地盘的党项人在统万城之战后就闪人了,连黄河北岸的黑山威福军司都已经撤了,所以暂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克烈部的勇士南下了。
  当然了,这瞎话契丹人是不相信的。倒不是因为克烈部的人来不了河套草原南部,而是克烈部根本没有披甲的冲击骑兵。他们要能凑出三四百甲骑,就不会被契丹人牢牢压制住阻卜草原西北了。
  不过契丹人信不信武好古是不在乎的,只要能把这理由拿去朝堂上忽悠赵佶就行了。这样高俅冤枉是冤枉的,但是风波亭是不会去的。
  迎面突然上了数骑,当先一人,正是武好古的假子武黄,他也是“天地玄黄”四大假子之一,和武天一块儿来的西北军前。这小子年纪虽然和武天仿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