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一名公民的服役时间,也都是连续的,且经过了博士团机宜务(界河商市的兵权是由大都保所和博士团分别掌握的,大都保所掌握军政,博士团则掌握军令)的精心计划,可以确保商市随时有5000名公民兵可以动用。
  另外,商市的公民兵因为政策限制无法配备盔甲,不得已只能装备了藤帽和界河皮盾。
  藤帽是打擦边球的头盔,说是在建筑工地上使用,防止被坠落物砸中脑袋,实际上对弓箭也有一定防护能力。
  所谓界河皮盾,其实就是罗马盾,是奥丽加提供的图纸。主要材料是木头,外蒙牛皮和金属,俯视呈弧形,正面看是长方形的,防护能力极佳。不仅界河公民兵大量配备了皮盾,连作为重装步兵的巡防兵,也都配备了皮盾,以增强近战防护能力。
  藤帽是界河公民兵的标配,无论弓箭手还是标牌手,人人都配发了一顶。
  而界河皮盾则只装备标牌手,所谓标牌就是标枪和盾牌的组合。乍一看有点儿罗马步兵的模样,使用的标枪也可以投掷。不过大部分的标牌手压根没有投掷标枪的臂力,所以标枪只是作为短矛配合盾牌使用的格斗武器。
  除了配置标枪和皮盾的标牌兵,界河商市的公民兵还会充任弓箭手。除了弓箭之外,他们还拥有一顶藤帽和一柄长剑。就再没别的装备了——作为保丁,他们是不能装备盔甲和弩机的!能拥有藤帽、皮盾、标枪、水牛角弓和长剑,已经多少有点儿打擦边球了。
  除了公民兵之外,界河商市或者界河市舶司还拥有了另外几支武装。
  一是隶属于界河市舶司的巡防指挥,这支兵是在阻卜战奴队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虽然只是厢军的编制,但却发了禁军上兵的饷,而且还有不少福利可以享受,战死或者受伤者也能得到优厚的抚恤。因此有不少流落界河商市的壮士去应募,人数也从原先的200,迅速扩充到了1000人。
  这支由战奴和应募壮士组成的部队有点类似御龙猛士,是和商市的公民兵一起配合作战的。不过执行的任务却稍有不同。他们不会承担弓箭手的任务,而是作为重步兵,披坚执锐,参加肉搏。
  二是同样隶属于界河市舶司的水巡指挥,这其实是一支属于市舶司的舰队!现在分成了招商务船队、巡防务船队两个部分。前者负责外海,后者负责内河。
  负责外海的招商务船队并没有急速扩张,负责内河的巡防务船队却在武好古离开界河之后扩张了几倍的规模,人数增加到了千人以上,还在界河商市的船场里面订购了十几艘八车战船。
  所谓“八车”就是拥有八只(四对)水轮作为动力。人力明轮船是宋朝时非常多见的内河船只,并不是用桨或者橹,而是用人力脚踏带动水轮以驱动船只。
  因为市舶司水巡指挥是正儿八经的大宋厢军,所以在武器装备上没啥限制。不仅配备了军弩,而且连床子弩也装上了战船。甚至还在界河商市范围外的界河岸边修建了两座砲台,准备装备几十架发石机,用以封锁水面。
  第三则是完全违规的假子骑士了。不过他们并没有驻扎界河南城,而是依旧摆在北城郊外(也属于商市)的庄子里面,处于大宋朝廷的监控范围之外——根据商市警巡所掌握的情况,直属宫廷的界河奉应局已经接管了张叔夜布下的暗探网,不过暗探们只在界河南城活动,基本不会去北城,更不会去北城郊外。
  因为过河就是辽国了,辽国境内的特务活动是归枢密院北面房和往来国信所管的。区区奉应局可不能踩过界……
  而且界河北市有大量的契丹武士出没(其实是马植的家臣家兵),开封禁军出身的奉应局特务们可不敢去找抽。
  ……
  一行车马逶迤的进了商市北城的北门,这队车马很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队人马都是彪悍凶相的汉子,都是契丹武士的打扮,从眼神儿里面就能看出凶悍来。他们拱卫的马车,倒是精美舒适,使用的车帘都是上等的皮裘缝制,看做工就知道一定是界河商市马车行打造出来的上品,价格可不便宜!
  这等精美的马车排成了长长的一列,在那些彪悍的契丹武士护卫下浩浩荡荡的进入了界河商市的北城。
  进城的时候,走在马车队前的几个契丹武士还打出了黑色的旗号,上面赫然用契丹文绣着“北面林牙、同知北面枢密院事萧”和“南院枢密使牛”等字样。
  没错儿,这就是大辽国派来大宋的使团,现在已经到了界河商市。
  马车驶入界河北城北门的时候,萧得里底撩起了车帘,眯着眼睛看着周围一切。
  如今的界河北门大街上到处都是酒肆旅舍,现在正是午市开饭的时候,不少酒肆饭馆的伙计亮着嗓子在门口吆喝,运送酒食的车子哗愣愣的碾过街道。
  街上除了百姓,还有穿着战袄,举着大盾牌,夹着标枪短矛的兵士,队列整齐的往来巡逻!
  还有一些看着就不是什么善类的壮汉,穿着各色的遥溃潮ё懦そ#笠〈蟀诘脑诮滞泛嶙判凶摺
  “停车!”
  萧得里底沉着嗓子低吼了一声,一旁护卫的契丹武士马上大喊:“枢密相公有令:停步!”
  整队车马,全部停在了街道之上。
  一个穿着汉人衣服的五十多岁的大胖子马上从队列前面小跑到了萧得里底的马车前面,行了一礼,开口就是契丹话:“相公,此间不方便停车,您来的匆忙,小的没来得及通报市政所安排清道,因此商市的警巡要来罚钱的……”
  界河商市现在也有堵车的问题了!所以警巡所就有了梳理交通的责任!
  “知道!”萧得里底眉头一皱,界河商市什么都好,就是不必要的规矩忒多!停个车还要管……哪怕自己是堂堂的大辽枢密相公,想要享受清道,也得提前申请,还得规定时间和路线。麻烦的要死!
  “那些扛盾牌拿短矛的是怎么回事儿?”萧得里底问,“上回我来时可没见过。”
  “他们是商市保丁……”这个胖子是萧得里底在界河商市的管家,是个汉人,他叹口气道:“从年初就开始闹腾了,又是征丁又是训练的,还抓了几十号抗命的,还罚了不少人的钱,搞得怨声载道。小底如果不是因为太胖,年纪又大,也给他们拎了去扛枪了。”
  “哼!”萧得里底哼了一声,“这是想抗拒我大辽天兵吧?真是做梦!”
  是做梦?胖管事心里面也吃不准……界河商市现在每天都有5000多保丁枕戈待旦,必要时还能扩充两倍!另外南城外还有巡防队,河面上水巡船队。林林总总加起来,小两万人都有了。
  “那些拿剑的百姓是怎么回事?”萧得里底又指着几个从一间小酒馆里出来的“剑客”问。
  胖管事叹息一声:“他们都是些别处来的恶人,自称甚底剑客……”


第七百六十三章 战争阴影下的商市(二)
  “恶人?”
  萧得里底的脸色沉了一下,“既然是恶人,界河商市的警巡怎么不捉拿?”
  胖管事只是苦笑着摇头,“相公,这些恶人在别处兴许犯了王法,可是在界河商市却没有犯法,警巡怎么能捉拿?而且商市也需要这些恶人啊。”
  “需要恶人作甚?”
  “恶人能做的可多了。”胖管事掰着粗短的手指头道:“一是跟着出海当水手,海上无好人……打打杀杀常有的事儿。现在进出商市的海船有许多,自然需要雇佣很多打手。二是给商市里面的富裕人家当护院。商市之中富豪颇多,不少人是来避祸的,怕仇家追杀,所以就愿意花大价钱养门客死士了。三是给市舶司的巡防队当佣兵,巡防队是宋军厢军的编制,却有超过禁军上兵的厚饷,而且还有不少额外的利益。愿意投身的壮士颇有一点。四是在商市混武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商市的上层都好武,时常举行弓箭、马术、剑术比试,胜者还能得到重奖。所以民间尚武的气氛就极盛。不少商会、行会都会开设或赞襄几家武馆,许多学校也会请武师教头传授武艺。”
  界河商市尚武的风气,倒是慢慢养成了!这不仅是武好古有意推动的结果,也是界河商市的特点决定的。
  这是一座面向海洋的自由商市!
  “海上无好人”是海商界的行话。哪怕这人在陆地上是个造桥修路施粥救穷的大善人,只要是海商行的勾当,一定没少干恶事。在陆地上行善,不过是为了求得一个心理上的安慰……这年头的人们大多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干了那么多坏事死了以后还不得十八层地狱慢慢熬着?
  而界河商市介于宋辽之间,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又吸引了许多别处来避祸的人。
  避祸之人,无论怎么招惹的祸事,他们自己多半也不是善类。如果是善类遇上了大祸一般也跑不了。而避祸的恶人不是自己能打,就是身边带着能打的护卫。
  另外,界河商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它时时刻刻处于辽国武力的威胁之下。
  在这里生存的人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总要想办法搞一点武力。有钱的雇保镖,没钱的也得学点武艺。免得事到临头跑都跑不了!
  所以各种尚武的人汇聚到了界河商市,哪怕不尚武,到了这里,也不得不变得被环境改变。
  就连萧得里底因为要打界河商市路过,还想在这里多住几日,所以也特意挑选了在阻卜草原上打过仗的契丹武士护卫。
  他摇摇头,还没等他放下车窗帘子,又腾腾腾跑来一位锦袍大汉,却是新任的大辽南京道警巡副使张觉。
  “下官张觉,拜见枢密相公,不知枢密相公今日入城,未曾安排清道净街,实在有罪。”
  萧得里底挥挥手,笑道:“你都不知道本官前来,怎地安排?对了,你的衙署不在界河商市城内吧?”
  “不在。”张觉道,“下官今日入商市是为了迎接宋国使团。”
  “宋国使团?”萧得里底一笑,“是因为咱们的大军进驻屈野川吧?来的是谁啊?”
  “正使是宋国的礼部尚书苏徹,副使是翰林学士林摅。”张觉道,“他们是昨日抵达商市的,现在就住在南城的馆舍之中。枢密相公可要他们见上一面吗?”
  萧得里底摇摇头,又点点头:“公开见面就不必了,不过私下倒是可以碰个头。他们俩应该和本官一样,都会在界河商市等等接伴使吧?”
  “正是。”张觉道,“下官会立即上报,不过接班使还得过些日子才能抵达。”
  “嗯。”萧得里底四下看了看,笑道,“其实就在界河商市谈判也不错啊……”
  ……
  界河商市内本没有大宋官方的馆驿,不过在米友仁接替武好古成为提举市舶司后,就动用市舶司的经费,在商市南城买了个现场的豪宅,作为他自己在商市的住所,名义则用了馆驿。
  所以苏辙、林摅北来后,就住进了这座富丽堂皇的馆驿。馆驿的位置很好,就在商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区。出门就是商业街,距离商市码头也不远。
  因为苏辙是旧党领袖,而林摅则是新党的新进,两人根本没什么话说。所以住进馆驿之后,他们就分开活动了。林摅今天去了界河商市的元老院参观,而苏辙则和随员武好文,提举市舶司米友仁,还有自己的儿子苏适一块儿,穿了便服上街溜达了。
  在街上,苏辙也发现了提着大盾牌和短矛列队训练的保丁了。
  “怎么有军兵?”苏辙眉头大皱,“商市怎么还养兵了?”
  “大人,这是保丁啊。”苏适笑着解释,“根据《保甲法》,两丁之家就要抽调一丁的。界河商市现在有人口近二十万,其中丁壮不下七八万……有几千个保丁不奇怪啊。”
  王安石制定的《保甲法》现在处于半废除状态。凡是开始实行府兵制的地方,《保甲法》就停止实行。界河商市所在的沧州地面,最近正准备实行府兵制。不过界河商市现在不归沧州州衙管辖,也不会实行府兵制,因此保留《保甲法》是有依据的。
  不过苏辙还是摇头:“这样下去早晚出事……你看看那些保丁的严整程度,还有他们的大盾,还有那个帽子,都快赶上禁军了!”
  米友仁道:“如果没有这点实力,契丹打来了该怎么办?”
  “契丹来了,自有朝廷的禁军去应付。”
  苏适摇头道:“大人,要是没有这些保丁,辽人岂不是一下就把商市给占了?如何能等到河北禁军来救啊?”
  “说的也是……”
  苏辙认真的点头。不过他也知道,如果界河商市自己没有防御的能力,河北禁军是完全指望不上的。
  他自己不久前还是河北东路经略安抚使呢,河北东路禁军都归他管,还不知道那些家伙多没用吗?
  可是河北禁军没用不等于武好古在界河商市发展保甲武装就没问题了……
  他想了想,又摇摇头:“其实这界河商市根本就不应该办啊!”
  苏适问:“怎么不应该?一年可收入好多钱呢,而且还卡住了辽国的燕京粮道。现在辽国敢对河北下手,商市立即就能切断界河水运。到时燕京城内的二三十万人口就得断粮了。而且商市的海商行会随时可以动员数十艘大海船,可以运兵去辽东登陆的!”
  界河商市本就是为伐辽而设立,现在可以说已经取得了非常让人满意的效果。
  因为辽人无法取得界河的控制权,更没有办法取得制海权。所以界河商市在界河冰封前是不可能被辽军占领的。与此同时,商市的舰队却能切断燕京粮道,还能直接运兵去辽东半岛登陆去烧杀抢掠。
  实际上,根本不需要出动朝廷的水师和禁军,商市就能通过雇佣海贼(海商)和流浪坏人凑出一支骚扰辽国沿海的军队!
  而这种海贼战术对于没有制海权的敌人来说,就和被游牧民族入侵的农耕国家一样,绝对是很难防御的。
  苏辙看了儿子一眼,叹口气道:“界河商市对国家肯定是有好处的……没有商市的时候,河北就在契丹铁蹄之下,时刻都要担惊受怕。有了商市,河北就安如泰山。可是这商市,同样也是遭人猜忌的源头啊!你们看吧,等林彦振回了开封府,一定会狠狠参上一本的!”
  说到这里,苏辙也没心思继续逛商市了,早早的就回了馆驿。刚一进门,就看见林摅大步从大堂里迎了出来,“苏相公,辽使到界河商市来了!”
  “辽使?”苏辙道,“是去开封府的辽使?”
  “正是。”林摅道,“刚才那个辽国的南京道警巡副使又来了,说是辽国的北面林牙、同知北面枢密院事萧得里底和南院枢密使牛舒温一起来了。”
  “两个枢密?”苏徹吃了一惊。
  辽国使臣的规格很高啊!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来使规格那么高,就说明辽国皇帝想要解决的不是河套草原的划界问题,而是要大宋放过西夏。
  可这又是不可能的事情!苏辙离开开封府的时候,赵佶已经面授过机宜了,在灭亡西夏的问题上,大宋没有让步的余地!
  “苏相公。”林摅这时说道,“张觉说萧得里底和牛舒温想和咱们见上一面,是私下的见面。”
  “在哪儿见?”苏辙问。
  见面是很有必要的,先交换一下双方的意见,也好有个思想准备啊。
  “让咱们安排。”林摅说,“咱们毕竟是地主啊。”
  苏辙回头看了看米友仁。
  米友仁笑道:“就由晚生安排吧……请他们去界河市舶司的衙署一见吧。市舶司下属有1000铁甲精锐,不如都拉出来给他们看看,也叫契丹人莫小瞧了俺们商市。”
  苏徹摇摇头:“不必了……如果契丹人不想打,你搞这个是白白得罪人。如果他们想打,你又何必暴露实力?”


第七百六十四章 高俅冤枉(一)
  “归还无定河畔取自党项的所有州郡?这怎么可能!?”
  “苏相公,北朝天子对贵国入侵西夏相当震怒,已经亲率大军驻扎鸳鸯泺了!”
  两个一心想要维护世界和平的宋辽高官,今天终于在米友仁的衙署后花园里面见了面了。
  寒暄了几句之后,双方就开门见山,交换起意见了——说不上谈判,就是互相亮一亮牌面,稍微有个底。
  先亮出牌面的是萧得里底,他告诉苏辙,辽主耶律延禧的意思是让赵佶把吃到肚子里的银夏宥三州都吐出来还给乾顺。而且他还告知苏辙,现在辽国皇帝已经率领大军驻扎到鸳鸯泺了。
  鸳鸯泺是个湖泊,位于后世的河北省张北县境内。也就是燕山北麓地区,据说因为湖中有许多鸳鸯,因而得名。此地水草丰美,又临近燕云富庶之地,是契丹帝王狩猎和驻屯大军的好地方。
  耶律延禧驻兵鸳鸯泺,自然是想摆出打仗的架势,迫使大宋朝廷屈服。
  “驻防鸳鸯泺又如何?”苏辙连连摇头,“此处商市你也见了!固若金汤不说,城外界河上往来的十有八九都是我大宋船只,而且还有不少是海船!你们的大军还能过得了界河?”
  当然过不了河了!
  萧得里底从浮桥上通过的时候,已经发现问题了。界河南岸正在修建砲台,红砖垒成的堡垒!看上去比燕京城还坚固。而且还安放了不少巨大的发石机。
  另外,界河河道上还有宋军的八车战船往来开动!战船上的水军看着都精悍,大辽根本没这样的水师。而且,进出界河商市的海船上许多都安放了大型弩机——其实别处的海船也一样,只是进入港口的时候得收起弩机。而界河商市不管这个,所以就有不少海船大明大方的把床子弩摆出来了。
  总之,界河商市拥有的水上武力,百分之百能让耶律延禧的大军望河心叹。
  唔,其实耶律延禧身边带兵的大将们在界河商市都有产业的……要是这个商市空虚无备,他们反而不知该怎么办了。
  不抢没有办法在耶律延禧和下面的契丹兵将那里交待,去抢的话自己的损失可就大了。
  现在看到商市防备完善,萧得里底也替他们大松口气了。
  “贵国天子有何条件?”轮到萧得里底发问了。
  苏辙道:“大宋官家可以把河套的河北部分让给大辽,至于河南部分,则按照西贼和大辽的旧界划分。另外,凉、甘、肃、瓜、沙等河西州郡,都可以给大辽。我朝只要兴灵盐静等州。”
  呵呵,这就把大白高国给分了!?
  萧得里底和牛舒温互相对视了一眼,都连连摇头。牛舒温道:“苏相公,北朝天子不会答应的……只怕要开战端了!”
  “开战就开战!”林摅大声说,“我朝现在有大将高太尉,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扫河湟、降仁多、克统万、破察哥,斩杀西贼壮士不下十万!”
  高俅那是不得了!威名已经传遍了开封府,赵佶在得到统万克服和察哥兵败逃窜的露布报捷后,就大喜过望,当场就表示要让高俅做同知枢密院事了。
  幸好苏东坡出面阻止,赵佶才打消了念头。只是落去了高俅的阶官,又授予定难军节度留后,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朔方路兵马总管兼经略安抚制置副使,封了管城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实封三百户。
  听到高俅的名号,两个辽使也眉头大皱起来。
  大宋重文轻武那么多年,居然还能出高俅这样的名将。而大辽一直以来都重武轻文,咋就出不了几个可以扫荡四方的良将呢?
  ……
  “高太尉的旗号!”
  银州,明堂川中游,东岸。一座在沙袋、木栅、壕沟团团保护下的军营之中,几名守军突然指着远处地平线上出现的旗帜,大声呼喊了起来。
  这座军营是武好古统帅的三直禁军的大营,和它隔河对望的则是一座修建的马马虎虎的辽军大营。
  这两座夹河对峙的大营,是在建中靖国四年三月中上旬时先后建成的。
  先立起来的是辽人的大营,超过一万人的辽兵在三月上旬的时候浩浩荡荡开了过来,到了以后就开始修筑营寨。还派出游骑四下活动,甚至还向南面的弥陀洞城试探着前进。
  不过没有等他们在这里站稳脚跟,武好古就带着一万多宋军赶到了,随后就在明堂川西岸也立了一个大营,和契丹人对峙。
  而这一对峙,就是十好几天。
  仅仅是对峙!
  作为三直禁军的都虞侯,武好古在这十几天中还是非常规矩的,约束着手下那群和契丹人有深仇大恨的假子和“敢达”,不让他们过河去宰几个看上去很好对付的契丹骑兵……
  不仅不去惹契丹人,而且武好古还天天向弥陀洞告急,要求战无不胜的国际名将高太尉赶紧带兵来明堂川旁来增援自己。
  呃,武好古不是早就下了决心要和契丹人干一架了,怎么还不动手反而向高俅求援呢?
  那是啊,高俅不来,打败契丹人的黑锅谁来背啊?
  武好古可不敢!
  又是大宋首富,又是大大的儒,又有界河商市这样的地盘,还能打败凶残野蛮的契丹天兵……就算赵佶够朋友,不让武好古走岳飞的路子,也得让他去当狄青二号啊。
  所以武好古在路上就拿定主意,只要高俅不来,他就当个缩头乌龟!
  绝对,绝对不开第一枪……哦,枪还没有发明,是不射第一箭才对。
  而他的这个意思,别人不晓得,“首席假子”武天是知道的。这小子和契丹人那是深仇大恨啊!整个部落都被打破,杀了不知道多少,他侥幸没挨刀,给卖到了燕京,跟了义父武好古才算有了出头之日的……
  所以他也不能坑武好古,要坑也只能坑高太尉。
  这些日子他是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高太尉带兵马过来了。
  可是一连多日,高俅就是窝在弥陀洞中没有动静。今天总算是领着他的黑甲选锋骑喜气洋洋的过来了!
  武天这时正在营地里面练习骑射,听到喊声顿时驱马到了一处栅栏边上,在马镫上站着观看,摸了摸光溜溜的下巴,咧着嘴笑道:“直娘贼的,总算来了,这下可好,能痛痛快快的和辽狗们战上一场了!”
  高俅并没有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掉进好兄弟武大郎挖的坑里去了。他现在正得意呢!
  官家的圣旨几日前才由进奏官送到了弥陀洞城。可是一大堆让人升官发财的诏书啊。
  不仅是高俅超迁了一把,童贯也跟着沾光,当上了武康军节度使,还得了个什么开国伯的爵位,食邑和实封都和高俅一般。
  而武好古也落了阶官,又升了郓州防御使,封了武昌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
  不过童贯和武好古二人的职官都没有变化,还是原来的差遣。
  除了加官晋爵的旨意之外,赵佶还给了高俅一道手诏,命令他千万别开衅契丹,只要能把他们阻挡在明堂川一带,就算大大有功了。
  因为现在正是西线决战的关键时刻,高永年正指挥四万大军猛攻秦王川城——有了武好古贡献的穴地爆破法(其实武好古并没有把自己的工兵指挥交出去,只是写了穴地爆破的方法和火药的配方送了上去),秦王川城是一定能打下来的!
  到了那时,大局也就奠定了……
  所以高俅这次带着他的黑甲骑兵前来,真的不是要和契丹人开战的,只是不放心武好古这个商人罢了。
  “是高俅!”
  “斩杀十万党项人的名将啊!”
  同一时间,萧干和萧得里斯也在自家营垒的望楼上,看见一大群黑甲骑士簇拥的高俅了。
  虽然他们看不清高俅的将旗,但是黑甲选锋骑的威名却传播得很快,他们俩都知道有黑甲必有高俅了。
  “回离保,你觉得他的骑兵怎么样?”
  萧得里斯问身边的萧干。
  萧干远远看着,顿了顿,“仿佛没有武好古带来的骑兵严整,不过也还不错……现在他们有一千五百具装了,不好对付了。”
  因为之前打败铁鹞子的时候,三直军又抢到了许多好马、具装和青唐甲,所以现在他们的装备有上了个档次。不仅有了大量的青唐甲,而且战马也有了具装保护,已经是真正的重骑兵了。
  相比之下,聚集在明堂川以东的辽军,却只有萧干带来的属于南皮室军的1000名具装甲骑,而且这些甲骑的装备都很破旧,训练水平也让人担心。
  “能打吗?”萧得里斯问。
  萧干摇摇头:“打不过。”
  萧得里斯想了想,“好在他们也不想打……不如安排则个,双方见个面,划一划防区吧。”
  “可是天子还想帮着西夏拿回点地盘呢!”萧干说,“虽然不大可能,但是咱们总要有所行动吧?”
  萧得里斯摇头:“打不过啊,招讨又不给咱们多派点皮室军。”


第七百六十五章 高俅冤枉(二)
  “鸳鸯泺离界河商市只有600里了……”
  赵佶脸色阴沉,手里拿着苏辙从界河商市发来的奏章,看着下面的一大堆臣僚。
  他现在的心情就好像坐上了过山车,一会儿满满的雄心壮志,仿佛是天可汗第二;一会儿又提心吊胆,怕得要死,好像是遗传性胆小病发作了。
  而现在看起来就是遗传性胆小病发作的时候!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不过却没有心理医生给他治疗,只有一群胡子很长见识却有点短的大臣在崇政殿里面出馊主意。
  “陛下不必担忧。”病怏怏的苏东坡安抚着赵佶,“界河商市城池坚固,有险可恃。界河水上,也都是我大宋的船只,契丹人纵有快马,也不可能踏水而过的。”
  “用兵贵奇,如果契丹人决心南下开战,就不会驻兵鸳鸯泺,还让使臣告诉我们了。何况河北经略安抚使韩忠彦素来知兵,陛下无须忧虑。”
  李格非也跟着老师一起说着安慰赵佶的话,不过赵佶的眉头却大皱了起来。韩忠彦能叫知兵吗?他就是个上了年纪的书呆子,辽人要打过来了,他能做什么?
  “把高俅调往河北如何?”赵佶突然冒出个念头,“让他做河北东、西两路兵马都总管,将河北的府兵好好整顿一番。”
  这段时间,朝廷上最热的话题,除了平灭西贼和力抗契丹之外,就是改革军制,大兴府兵了。
  因为童贯、高俅和武好古都在奏章中报告了隶属三直禁军的5000府兵在统万之战中的出色表现。
  这些只是经过短期训练的府兵,使用长度在一丈半左右的长枪(步矟),以密集而严整的队形进行冲击时,几乎让敌人难以抵挡。
  在统万城墙豁口处的血腥战斗中,西贼投入了2000名卫戍军和2500以上的铁鹞子进行冲击。却无法攻破不到5000人的宋军长枪兵的防御,最后付出了超过2700余人的重大损失。
  而宋军长枪兵的伤亡,仅仅只有五六百人,其中重伤和阵亡的府兵不足三百。
  这样的战果别说是“只会扛锄头”的府兵,就是西军精锐也很难取得吧?
  所以在看了童贯、高俅和武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