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吴越人?”朱琦手塔凉棚,仔细地看着。
  “应该是周宗的人。”杨琏目力较好,已经能看出远处的骑兵铠甲制式正是大唐的。
  “嘿嘿,周宗果然派人来了。”朱琦一笑。
  “朱指挥,你在这里等待,本节度先回去休息!”杨琏说着,走下了城墙。
  朱琦会意一笑,目送杨琏走了,这才收回目光,这时,城外的骑兵离余杭也近了。这支百余人的骑兵正是姚凤,姚凤到了城外,朝着城头拱拱手,道:“诸位,我是禁卫军指挥使姚凤,有事求见杨节度!”
  朱琦一愣,他知道姚凤,当年与杨琏同在神武军中,关系还算融洽。不过杨琏走的时候,已经有了吩咐,朱琦便高升回答,道:“原来是姚指挥,敢问姚指挥来余杭,所为何事?”
  姚凤也不好意思开口借粮,便道:“我与杨节度乃是旧识,今日前来,只是为述旧。”
  朱琦哈哈一笑,道:“杨节度早有吩咐,若是述旧,自然是朋友,来人呀,打开城门,迎接姚指挥入城!”
  姚凤大喜,杨琏肯打开城门,意味着他成功了一半,或许这一次,能得到杨琏的援助。稍等了片刻,城门被打开,吊桥放下,姚凤带着骑兵入了城。
  “姚指挥,这边请!”朱琦下来打着招呼。
  姚凤看了朱琦一眼,觉得他有些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朱琦呵呵一笑,道:“姚指挥,当年我也在神武军,只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卒罢了。”
  姚凤心中叹息了一声,当年的一个小卒,跟着杨琏已经成长了起来,看他的身上的甲胄,至少是指挥使级别。或许,这就是差别吧。姚凤虽然有些低落,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道:“有劳!”
  朱琦首先跨上战马,带着姚凤朝着县衙赶去,姚凤只带了两三人随行,其他的人都在城门口等待。
  西城门离县衙不远,半顿饭的功夫,众人就到了县衙,一路上,姚凤仔细打量着余杭城,在杨琏的治理下,余杭城似乎很平静,街道上走来走去去的百姓慢吞吞的,一点都没有被唐军占领后要反抗的觉悟。姚凤不解,杨琏怎么能迅速控制余杭城的?
  “姚指挥,请!”朱琦下马,把战马交给亲兵。
  “好!”姚凤说着,跟随着朱琦进入了县衙。
  这时候,杨琏正在书房里,看着地图,周宗缺粮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旦周宗数万大军崩溃,后果不堪设想,以周宗部的德行,必然会四处抢劫,以满足军需,余杭城也会遭殃。
  杨琏叹息了一声,周宗如此,很有可能葬送伐吴越的大计。想着的时候,朱琦在外,说道:“杨节度,姚指挥来了。”
  “姓姚?”杨琏一愣,想起了姚凤,他似乎也只认识这么一个姓姚的。
  “请他进来吧!”杨琏说道。
  在外面的姚凤听见杨琏的声音,不由就是一喜,跟着朱琦进去,姚凤拱拱手,道:“杨节度,别来无恙!”
  杨琏哈哈一笑,道:“姚兄,请坐!”
  姚凤见杨琏叫的亲热,心中大喜,又客气了一番,这才坐下。
  两人寒暄了几句,杨琏直奔主题,道:“姚兄,我听说常州粮食被烧毁,此事可是真?”
  姚凤点头,道:“杨节度,这件事情是真的,说来惭愧,姚某此来,是想要向将军借粮。”
  “借粮啊!”杨琏说了这两字之后,就闭嘴不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姚凤紧张地看着杨琏,十分担忧,杨琏如果不借粮,恐怕三军支撑不了多久。
  杨琏沉吟了好一会,这才道:“姚兄,你要多少粮食?”
  姚凤道:“如今三军都缺粮,我想先借五千石粮食。”对于周宗麾下的兵马来说,其实五千石粮食根本不足。但要的更多,姚凤也知道不现实。
  杨琏没有说话,朱琦却说话了,道:“姚指挥,我军的粮食也不多,虽说攻占了余杭,但余杭的钱粮都被钱弘俶拉回了杭州。”
  姚凤神色黯然。
  杨琏站起身来,踱步走着,显然在沉吟,半响,方道:“姚兄,实不相瞒,我出兵舟山,所率士兵数万,粮食都是这些年我在治下囤积下来的,根本没有得到金陵的支援。”
  姚凤点头,这些事情他也知道一些,说起来他也是佩服杨琏的。
  “五千石粮食其实不多,不过如今我也缺粮,再说五千石粮食根本不够周宗数万兵马吃的。”杨琏又道。
  “杨节度,只要有五千石粮食,便能撑过几日,或许常州方面,就会有粮食运来。”姚凤坚持。
  杨琏摇摇头,道:“常州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更何况中间还有钱文奉把守的苏州,你觉得粮食能够运来吗?”
  姚凤不说话,因为他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依我看,不如这样吧,姚兄,你率领麾下兵马,进驻余杭,你我相交也有数年,有我一口饭吃的,就不会饿着姚兄,你看如何?”杨琏说了半响,最终说出了他的想法。
  姚凤一愣,麾下兵马虽然不是他的私军,但相处了这么久,多少有了感情,他不想士兵被饿死杨琏提出的办法可以保全他的部下,但周宗会接受吗?显然,不会。
  姚凤不是愚笨之人,能看出杨琏的这个办法,实际上是在瓦解周宗麾下的诸军,只要姚凤答应进驻余杭,其他将领为了活命,十之**会像姚凤一样,选择为杨琏效力。在攻打杭州,灭亡吴越国这个紧要关头,周宗麾下诸军垮掉,意味着什么,姚凤太清楚了。
  姚凤迟疑着,一时不敢作出决定。
  杨琏笑了笑,知道姚凤有他的想法,也不勉强,便道:“我这里有一封书信,还望姚兄带回,交给周司徒。”
  姚凤站起身来告辞,杨琏令朱琦送他。
  大营里,周宗听了姚凤之言,不由冷哼了一声,他也知道,杨琏怎么可能会支援他粮食?
  姚凤又取出了书信,递给周宗,道:“周司徒,这是杨节度托我带回来的书信。”说着,双手奉上。
  周宗闷不吭声地拆开了书信,看完之后,不由冷哼了一声,杨琏在书信里倒也没有疾风之言,但他要求,周宗去余杭商量攻打杭州的大计,实际上,就是要落了他的颜面。周宗乃是堂堂司徒,如果他亲赴余杭,就等于是认输了,周宗怎么会干?
  周宗脸色非常不好,他让姚凤先去休息,自己留在大帐里想着事情,不知不觉,天色黑了下来,周弘祚也带回来了消息,今日他带兵四处掠夺,方圆百里都走遍了,也没有得到几粒粮食。
  前些日子周宗的行为,已经引起了百姓的注意,杭州城外堆积如山的尸体是血淋淋的教训,百姓还不逃走,难道等死吗?
  周弘祚带回来的粮食不足百斤,当真是杯水车薪,塞牙缝都不够。
  “周司徒,不如退兵?”周弘祚说道,如今军中还有粮食,勒紧裤腰带应该能够在粮食吃光之前,退回常州。
  周宗抿抿嘴,他不甘心,好不容易杀到了杭州,吴越国覆灭在即,这等大功他怎么会选择放弃?难道,只能如此了吗?周宗的目光放在了被他捏成一团的书信上,杨琏或许会提供粮食呢?
  “周将军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吧!”周宗说道。
  周弘祚见他心情不佳,点点头,告辞走了出去。
  周宗慢慢踱步走到一旁,伸手捡起书信,仔细地看着,良久,叹息了一声。


第四十七章 卖粮
  “呵呵,周司徒远道而来,杨某未曾及时相迎,还望恕罪,恕罪。”把周宗迎接入城之后,杨琏笑的很是开心,不过这笑容在周宗看来,十分虚伪。
  周宗如今有事相求,只得堆起笑容,道:“杨节度,这一次攻打吴越,杨节度立下偌大功劳,回金陵之后,陛下必有厚赏。”
  “借周司徒吉言了。”杨琏说着,把周宗带进了县衙。
  亲兵早就准备好了上好的茶水,端了上来。
  “周司徒,请!”杨琏很是客气。
  周宗点点头,知道此事急不得,慢慢端起茶水喝了一口,颇为有些惊讶的道:“好茶,想不到杨节度也是此中人。”
  “呵呵,周司徒也对茶有所研究?这样,等平定杭州,我送周司徒一些上好的茶叶,包周司徒满意。”杨琏说道。
  “如此,有劳杨节度了。”周宗说道。
  两人寒暄着,周宗见杨琏压根不提粮食的事情,有些焦急了起来。他本来不想去求杨琏,可是,事情的发展让他有些控制不住了。粮道被劫,三军缺粮,这样的大事情不可能瞒过所有人。
  再加上粮食缺少,周宗下令减少了粮食的供应,一些士兵不满了。他们叫嚷着要周宗改善伙食,不然就要各自回家。周宗一开始没有把事情当事,麾下大多是禁军,家中有老有小,若是当了逃兵,一家人都要遭殃。
  周宗原本以为事情在自己的控制中,但他很快发现,这些当兵的一旦不讲理,根本没法说。士兵们连续好几日在大帐里喧哗,吵闹不堪。周宗原本想要杀鸡给猴看,震慑一下宵小,但姚凤劝住了他。若是真的杀了士兵,恐怕他们会造反。
  周宗想想是有这种可能,只得安抚了士兵,表示能弄到粮食,思前想后,周宗最后决定去找杨琏。周宗是为了粮食而来,见杨琏说着话,压根不提粮食的事情,不由有些焦急了起来。
  “杨节度,如今粮道被劫,我军缺粮,还望杨节度施以援手,周某感激不尽。”周宗想了想,最终还是艰难地说出了这段话。
  “啊?周司徒,刚才杨某一时走神,没有听见周司徒的话。”杨琏淡淡的笑着,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周宗腹诽了一番,脸上堆起笑意,道:“杨节度,以前周某是有所不敬,但如今都是为天子效力,粮食方面,还望杨节度能够支援一二。”
  杨琏笑了笑,道:“周司徒,这场灭吴越的大战持续了半年,说起来,我的粮食消耗也很大,尤其是粮食要从北方运来,更是成本不小。”
  周宗听明白了,杨琏这是要好处,周宗想了想,近日三军也捞到了不少钱,正好用来购买粮食。
  “只要杨节度有粮食,有多少买多少!”周宗说道。他觉得杨琏粮食能卖给他的粮食不多。
  “呵呵,好说好说。周司徒,你看这样如何,我先提供一万石粮食给周司徒,之意价钱嘛……”杨琏闭口不言,端起茶水喝着。
  周宗忙笑道:“杨节度,金陵的米价是斗米五十,考虑到杨节度粮食运输不易,周某添钱二十,斗米七十,杨节度以为如何?”
  杨琏慢慢放下了茶杯,斯条慢理地道:“周司徒,这些米粮,都是从水路运来,千里迢迢,人工的费用,粮船的磨损,都是不少的费用,更何况如今战事频仍,各地米粮价格上涨,我这批粮食,收购的时候,就已经斗米八十,周司徒只出七十,杨某承担不起呀。”
  周宗一愣,心中破口大骂,心想杨琏这是坐地起价呀,想了想,问道:“杨节度,运输的费用几何?”
  杨琏伸出手指,装模作样的算了算,道:“算起来,斗米的价格是一百六十九,这样吧,零头杨某就不要了,只给一百六如何?”
  周宗脸上一阵抽搐,一百六十钱,若是放在战乱年代,那一点都不贵,唐末扬州、金陵等地战乱连连,有斗米五万钱的记录,但如今的形势不同,斗米一百六,实在是太贵了一些。唐军数万人,每一天都是巨大的消耗,就算这些时日掠夺了不少财物,也支撑不住。
  “怎么样,这个价钱很公道吧?”杨琏问道。
  周宗一阵肉疼,却又不好拒绝,只得道:“杨节度,如此多的钱帛,周某一时拿不出来呀。”
  “不要紧,周司徒打个欠条,画个押也是可以的,杨某相信周司徒的人品,再说,就算换不上,杨某就吃一点亏,最多拿周司徒金陵的宅子抵押。”杨琏依旧笑的很温馨。
  “无耻。”周宗心中暗骂了一声,仔细想了想,道:“杨节度,如此多的钱帛,周某一时也不能给答复,还望杨节度能给一点时间。”
  “这个是自然,周司徒放心,粮食嘛,就算我不吃,也要给周司徒留着。不过,还望周司徒早做决断,说不定这金陵的粮价,又要上涨了。”杨琏好心提醒。
  “杨节度,周某告辞。”周宗说完,站起身来,匆匆走了。心中却愤怒不已,杨琏刚才那话,是在提醒他,卖给他的粮食会涨价,偏偏他作出一副好心提醒的模样,怎能不令周宗郁闷万分。
  “周司徒好走,杨某身体欠佳,就不远送了。”杨琏说道。
  周宗拱手,冷声道:“不敢有劳杨节度!”说着,匆匆走了出去。
  回到大营,周宗觉得自己还没有恢复过来,杨琏坐地起价,超出他的限度,就算士兵们拿出钱帛,也买不了多少粮食,可是杨琏极为无耻的要求他用宅子来抵押,更让周宗不可能接受。他为国效力,为人也算清廉,虽然家中有些余财,哪里购买杨琏的粮食?
  可是得不到粮食,三军就会崩溃,三军崩溃,他的仕途很有可能就完了。周宗在大帐里思前想后,这笔钱去哪里弄?就在他想着的时候,大帐外,响起了士兵的声音。
  “吃饭,吃饭,吃饭!”士兵们齐声叫喊着。
  周宗皱起了眉头,走出大帐,只见在百余部外,不少士兵正在齐声喊叫着,周宗扫视了一眼,便发现这些士兵有的是姚凤部下,有的是周弘祚部下,有的则是其他将领的部下,总之,禁卫军中都有代表来参加。
  周宗没有看见周弘祚以及姚凤等高级将领,也不知道他们是外出了,还是不知道,又或者是装着不知道?
  士兵们简短的喊着这两个字,放佛一群小孩,正在嗷嗷待哺。一名亲兵走了进来,道:“周司徒,大事不妙了。”
  “老夫已经看见了。”周宗有些不满地说道,心想我又不是瞎子,难道看不见吗?
  亲兵却焦急地说道:“周司徒,卑下有一个同乡,就在姚将军部下,刚才他私下告诉我一个消息,若是再没有粮食,他们就要攻入大帐。”
  “混账,他们敢造反?不怕天子杀了他们全家?”周宗勃然大怒,这些士兵居然想要造反,真是胆大包天。
  亲兵摇摇头,道:“周司徒,他们未必不敢。若是真的如此,届时,他们可以把事情推给吴越人,甚至是杨节度那边。”
  周宗抿着嘴,不说话了。他虽说带兵不多,可是毕竟听说过,为了利益这些士兵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唐末牙将桀骜不逊,为了钱帛、女人,甚至是粮食,就可以造反,周宗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
  “姚凤知道这件事情吗?”周宗问道。
  “不知,或许他知道,或许他不知道。”亲兵回答,有点像绕口令。
  周宗沉默了片刻,亲兵又道:“周司徒,士兵们情绪很是激动,若是不及时安抚,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老夫明白。”周宗说道,这件事情解决了之后,他决定上折子,状告杨琏。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余杭城内,杨琏笑眯眯的问道。
  “杨节度,这几日来,周宗部下一日只吃一餐,而且将官以下,都是稀饭,士兵们吃不饱,都有了意见。连日来在周宗营外抗议,看起来就要大乱了。”朱琦禀告。
  “嘿,周宗就是小气,舍不得那点钱财。如果他在不给士兵吃的,恐怕就要人头落地。”杨琏说道。
  朱琦道:“周宗也不敢杀人,这个时候,他若是敢杀一人,士兵就会造反,情况反而会更严重。”
  “正是如此,周宗可谓投鼠忌器,怎么办也不好。要怪,只能怪他孤军深入,被钱文奉劫了粮道。”杨琏说道,忽然又想起来,道:“我军能抽出多少粮食?”
  “杨节度,我军目前粮食虽然不多,但也能给他五千石,至少能够缓解几日。而且,海州那边的粮食已经装载好了,这两日就会南下,届时,我军“杨节度,我军目前粮食虽然不多,但也能给他五千石,至少能够缓解几日。而且,海州那边的粮食已经装载好了,这两日就会南下,届时,我军


第四十八章 互相利用
  周宗为了安抚部下,不得不拿出粮食,好好犒劳了三军一番,士兵们的怨气消失了,缺粮的危机似乎解决了,周宗看着扁扁的米袋,不由摇头叹息,粮食危机像一座大山一样,重重地压在他的心头,难道说,真的要高价向杨琏卖粮?杨琏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商人,可是他比商人更为狠心,简直是杀人不见血。
  周宗紧急召见了周弘祚,如今两人是一根线上的蚱蜢,只有互相依靠,才能渡过难关。两人商量了好一会,周宗最终下定了决心,向杨琏卖粮,就按杨琏要求的价格,斗米一百六十钱。
  为了表示诚意,周宗带着亲兵再度赶赴余杭,周弘祚保护着他,以防吴越人出城坏事。
  两人在队伍中央,一边走,一边愁眉不展地说着话,不管怎么样,如今两人都需要低头,不然就得不到粮食,三军就会崩溃造反,事情很有可能就会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所以两人心中暗暗下了决定,不管怎么样,都要平心静气地与杨琏卖粮。
  到了余杭之后,周宗表明了身份,城头守军迅速赶去禀告,片刻之后,城门打开了,一名都头走了出来,朝着周宗拱拱手,道:“周司徒,请!”
  “有劳了。”周宗笑眯眯的,若是在平时,他根本看都不看此人,区区一名都头而已。不过此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周宗选择了笑脸。
  都头同样笑眯眯的,把周宗一行人迎进城里之后,城门又被关上了,在这名都头的带领下,周宗、周弘祚朝着县衙赶去,刚走了数十步,忽然,街道上冲来一名汉子,手中拿着一把菜刀,哇哇叫着,扑了过来,喊道:“恶贼,还我妻儿的命来。”
  周弘祚一愣,伸手就要摸腰刀,都头却挡在了跟前,喝道:“你是什么人?胆敢刺杀朝廷命官?”
  汉子咬牙切齿,指着周弘祚道:“狗贼,你早晚不得好死!”
  周弘祚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迅速拔出了利刃,他不认识这个汉子,但他清楚,前些日子的杀戮,十之**是杀了他的亲人,所以此时才会如此,一心想要寻自己报仇。
  区区一个吴越百姓,他自然不放在心上,抽刀就要砍向百姓的时候,都头迅速拔刀,挡住了周弘祚的腰刀,一声脆响,惊得百姓回过神来,刚才他一时激愤,没有想到敌人不仅人数众多,而且都是官兵,他怎么可能是对手?
  “周将军,杨节度下过令,在这城中,不能乱杀百姓,否则当军法从事。”都头说道。
  “我也不例外?”周弘祚问道。
  “不例外,任何人都没有特权。”都头回答。
  周弘祚呵呵一笑,把腰刀插回刀鞘,道:“呵呵,我也只是开个玩笑,兄弟不用当真。”
  “来人呀,把他押送回府,这样的危险人物,先关几天再说。”都头吩咐。
  “喏!”两名士兵走上前来,押着汉子走了,菜刀落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周司徒受惊了,请!”都头又道,催动战马向前。
  周弘祚冷眼看着离开的都头,意思杀意迸出,但他很快掩饰掉了,一行人又继续前进,有了刚才的前车之鉴,都头加派了人手,在四周观察,又走了半柱香的时间,总算到了县衙。
  杨琏得到消息,早早就在门口等待着,看见周宗,脸上堆起笑意,道:“周司徒,你可终于来了。”
  周宗奇怪地道:“杨节度,你的意思是?”
  “不管怎样,周司徒与杨某总算是同朝为官的臣子,如今攻打杭州在即,总要互相合作,早日攻克杭州,才是正道。”杨琏说话显得盛意拳拳。
  周宗听了,心中便是一喜,难道说,杨琏决定降低粮价,甚至免费提供粮食给他?周宗思考着的时候,几人已经到了大厅,大厅里,摆放着几个蒲团,蒲团前放着几个低矮的案几,案几上摆着好几个碟子,碟子里盛着蔬菜,还有一些肉类。
  周宗奇怪地看着,这是要做吃的吗?
  几名侍女缓步上前,手中捧着瓦罐,将瓦罐放在了火上。
  “呵呵,周司徒,周指挥,请坐,我们边吃边谈。”杨琏说道。
  周弘祚已经闻到了瓦罐里传出来的香味,不由抽了抽鼻翼,好香啊,里面煮的是什么?
  众人坐下,杨琏自然是坐在主位,周司徒坐在客位第一个,余下周弘祚以及几名比较重要的将领都纷纷坐下。
  “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坐不稳。杨某最近打了几条狗,让诸位尝一尝。”杨琏说着,揭开了瓦罐盖子,香味更加扑鼻了,杨琏示范着,夹起蔬菜放入瓦罐里煮着。
  周弘祚虽然想要粮食心切,但一想杨琏请客,不吃白不吃,更何况瓦罐里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特别的香,让他食欲大振。周弘祚是武将,又爱吃肉,这几日没有好吃好喝,肚子里已经长了馋虫,忍不住就开始吃了起来。
  周宗倒是矜持一些,毕竟他的地位摆在那里。
  杨琏慢慢的吃着,侍女们站在众人身边,不时的添酒。
  周宗看众人吃的香甜,也就忍不住吃了起来,狗肉做得很香,周宗不由得加快了速度,吃过了还不过瘾,把案几上的蔬菜都放进了瓦罐里,这种吃饭的方式,倒是颇为新颖的。
  吃了一会,杨琏放下筷子,道:“周司徒,这顿饭菜如何?”
  周宗道:“不错,真的不错。”
  杨琏不动声色的笑了笑,道:“周司徒,如今杭州被围,杭州已经是囊中之物。不知道攻打杭州,周司徒有什么好的办法?”
  周宗仔细想了想,说起来他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问道:“杨节度,周某一时想不出有什么办法,不知杨节度是否有良策?”
  杨琏道:“杭州是吴越国的都城,防备森严,想要攻下,绝非易事。本来在我军占有优势的情况下,长期围困杭州是最好的办法,不过如今,不太现实。”
  “为何?”周宗脱口而出。
  却突然发现这个问题问的太过于愚蠢,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因为缺粮!”杨琏说着,又强调,道:“其实不光周司徒缺粮,杨某也缺粮,这些年来,杨某虽然在兖州、郓州等地经营,但北地土地较为贫瘠,且不生产水稻,小麦更是吃尽了地利,这两年的收成很低。尤其是这一次杨某帅兵鏖战了半年,粮食消耗巨大。”
  周宗不由点头,平时他不觉得,这时他明白缺粮的是何等重要的事情。
  “而且从遥远的兖州等地运粮,耗时耗力,杨某的粮食也快要告竭了。如果粮食告竭,这一次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周司徒,你认为呢?”杨琏问道。
  周宗点头称是,自从杨吴以来,包括大唐,从未有今日的战果,兵围杭州,到了这个地步,大唐人谁也不想放弃,但事实有时候是残酷的。
  “杨节度,你的意思是?”周宗忍不住问道。
  “很简单,我们要尽快攻下杭州,凯旋回师。”杨琏说道。
  周宗略作沉吟,道:“杨节度,你的意思是,尽快攻城?”
  “正是,粮食有限,必须要在粮食耗尽之前,夺下杭州。杭州城内必然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我军的危机也就解除了。”杨琏说道。
  周宗不由点头,杨琏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问题是如何攻城?
  “周司徒,我已经写了一份计划,周司徒不妨看看,若是同意,就如此办理。”杨琏说着,递过了一份书信。
  周宗接过,拆开一看,上面写满了他并不认识的字体,不过这种字挺好看。周宗微微侧目,杨琏的字体让他对杨琏有了新的认识。周宗快速看完了书信,略作沉吟。他知道杨琏步卒部不多,他的优势是水师,虽说杭州水师几乎损失殆尽,但还是有一定实力。所以两人进行分工,周宗陆军多,攻打杭州城就靠他。杨琏则利用水师,进一步封锁吴越国的水师联系,尤其是水师进入运河,截断苏州、秀州有可能赶来的援军。
  这样的计划似乎对周宗非常不利,不过杨琏提出了,给他粮食,共计有一万石,不过杨琏的粮食也不多,只能先给五千石,撑几日后,海州的粮食到了,杨琏再支付余下的部分。
  重要的是,由于此时两人是合作的关系,所以杨琏的粮食,分文不取,前提是周宗按照计划行事。
  总的说来,这算是各取所需,攻下了杭州,大伙儿平分财富、功劳,何乐而不为呢?周宗想了想,决定答应杨琏,为了粮食,而且是免费的粮食,他宁愿选择攻打杭州,反正这些都是禁军主力,死了他也肉疼,他甚至还想这些禁军都死光了,才有利于他的计划。
  “杨节度这个计划不错,老夫答应了。”不知不觉,周宗的称呼都变了。
  杨琏倒是不介意,笑着也答应了,两人算是口头上达成了协议,攻城就在这两日之间,杨琏明日也会让士兵先送五千石粮食过去。周宗倒是显得有些紧张,生恐杨琏不答应了,也怕粮食被钱弘俶再度劫走,当即表示,他会派兵来接收粮食。
  事情谈妥之后,两人相识了一眼,似乎很熟的模样,但两人都知道,这只是各自利用罢了。
  ps:昨天加班到凌晨两点,所以断更了。。。早上八点又去上班,再更新一章就要抓紧时间休息了。。。


第四十九章 出工不出力
  送走了周宗,杨琏松了一口气。
  朱琦倒是觉得诧异,他觉得以节度使的性格,当不至于如此啊,着很明显吃亏了。
  杨琏却是笑而不语,让他去通知林仁肇,准备大小战舰,封锁钱塘江的同时,寻找河流,进入运河,更进一步封锁杭州。朱琦得令,匆匆走了。杨琏便在院子里踱步起来,周宗的想法杨琏很清楚,所以他决定让栽的更深,五千石粮食就是孩子,就看能不能套到一条狼了。
  如今,随着杨琏实权的扩大,他已经有了数州之地,当然这些地方名义上属于大唐,杨琏需要做的,是尽量消化这些地区。兖州、郓州等地,杨琏挂着刘承祐的名义进行统治,天子李璟认为这些地区已经属于大唐,但对于杨琏来说,有何尝不是他的地盘。
  打土豪分田地,降低赋税,鼓励经商,鼓励农耕,积极修建盐池,扩大生产规模,总重行为,在促使着治下各州的经济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事,杨琏积极练兵,百姓家中有壮丁的,都要进行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虽说有了一定的实力,但杨琏不会造反,这并不符合他的利益,翅膀没有长硬之前,他不会做出任何不理智的事情来。
  杨琏在想着的时候,周宗也在与周弘祚说着事情。
  周宗虽然觉得杨琏有利用的意思,但他何尝不是也在利用杨琏?合作,只是各取所需罢了。周宗决定犒军,好好安慰士兵一番,把士兵的门士气激励了起来之后,就是攻城的时候了,模样还是要做做的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