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起来之后,就是攻城的时候了,模样还是要做做的嘛。
  当日,周宗部恢复了用餐标准,士兵们饿了好几天,顿时都敞开了肚子吃喝,怨气消失了,都纷纷称赞周司徒的英明。对外,周宗告诉众人,他已经和驻扎在余杭的杨节度取得联系,杨节度已经供应足够的粮食。所以,兄弟们不用担心粮食不足的问题了。
  周宗同时宣布,准备两日后攻打杭州,所以现在,三军都要擦亮武器,准备箭羽,周宗还表示,若是拿下杭州,任由三军抢劫三日,所获得的东西,都归他们支配。三军士兵听见周宗的许诺,顿时人人兴奋起来,赶回大营准备。
  三军士气高昂,第二日,随着周弘祚把五千石粮食运来,士兵们更是深信不疑,周宗令人煮了很多粮食,又杀了几只黄羊,三军饱餐了一顿,准备来日攻城。
  唐军在城外的异状没有瞒过钱弘俶的耳目,杨琏主动给周宗粮食,这和钱弘俶掌握的情报不对啊,两人不是死对头吗?怎么可能会勾结在一起?钱弘俶想了想,召见了吴程、元德昭等人。经历了钱塘江的失败之后,吴程低调了许多,再也没有往日咄咄逼人的架势。
  “大王,唐军很有可能达成了某种协议,如今看来,他们就要攻城了!”吴延福的猜测倒是**不离十。
  吴程道:“郑国公,唐军攻城,周宗部应该是主力,他的部下多半是桀骜之辈,这一战可不好打呀。”
  元德昭沉稳的说道:“唐军虽然人多,但我军实力不差,更有坚固的城墙,只要固守即可,千万不可主动出击。”
  钱弘俶深以为然,他立刻让吴程加强戒备,死守杭州。
  次日清晨,唐军周宗部饱餐了一顿之后,由周弘祚领兵。周宗在杭州的这段日子,已经打造了很多工程器械,包括云梯、冲车、临车等物,虽然不如杨琏的精良,但也不差了。
  周弘祚没有急着攻城,杭州城池高大,更是引了钱塘江的水灌入护城河,先要渡过护城河,才能攻城。观察了一番,周弘祚始终没有找到适合攻击的地点。
  这时,杨琏也开始了行动,水师在林仁肇的率领下,小船在河里游走,寻找着一切的可能,杨琏则帅兵出了余杭,佯攻杭州东门,钱弘俶不敢怠慢,派兵严加防范,在他看来,杨琏的威胁比周宗大多了。
  然而杨琏没有主动进攻,更没有推出投石器等物,他只是派兵在城外大骂,朱琦带着一群士兵,有节奏的大骂起钱弘俶乃至于钱氏先祖起来。这些士兵本来就是粗人,骂人在行,把钱氏父子的亲戚,尤其是女性亲戚问候了半响。杨琏派人大骂的时候,同时关注着周弘祚的情况。
  周弘祚带兵多年,经验丰富,在观察了半响之后,他决定先用临车攻击杭州城头,高大的临车推出,弓弩手藏在临车里,随着距离近了,弓弩手开始射击。
  吴越军也不甘示弱还击,双方不断射击,造成的实质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两军士兵都在大声的鼓噪着,叫喊的声音比金戈声还要大。随着临车的靠近,双方的伤亡开始增大,来不及躲进临车的唐军士兵被一箭射中,栽倒在地。
  士兵们的伤亡不能阻止他们前进,厮杀依旧在继续,唐军的攻势看起来很猛,实际收效甚微。
  杨琏接到消息,不由摇头,周弘祚这样的行为,显然还不够卖力,光是凭临车,怎么可能攻破杭州?光是护城河就过不去,更不用说其他了,临车更多的,是掩护的作用。
  杨琏听了奏报之后,便回到余杭城中休息去了,周宗只是做做样子罢了,看来不是真心攻城。
  朱琦留下,继续带着士兵大骂,直到黄昏时分,朱琦这才带兵回去。
  朱琦撤退不久,周弘祚也就撤退了,今日攻打杭州,部下伤亡不过一百多人,而且大部分是轻伤,死亡人数不足二十人,由此可见他的攻势有多么的“凌厉”。
  “杨琏那边,情况怎样?”大营里,周宗问道。
  探子把消息一一禀告,周宗忍不住笑了笑,这个杨琏,也不是真心想要攻城,不然,朱琦在城外骂个什么劲?难道光凭大骂就能把钱氏父子骂倒?
  周宗想了想,叫过了亲兵,吩咐了几句,亲兵匆匆走了。
  “周司徒,莫非杨琏使诈不成?”周弘祚还是觉得杨琏不靠谱。
  周宗道:“不管是不是诡计,只要他无偿提供粮食,我军就算在杭州多待一些日子,那又何妨?”
  周弘祚道:“周司徒,若是杨琏不再给粮食,我军岂不是危险了。”
  周宗一愣,迟疑了片刻,道:“这应该不可能吧,他若不愿意给粮,又何必给了五千石?不过这样一来,你也提醒了我,明日的攻城,可不能再做做样子了。”
  “依我看,不如让姚凤攻城?”周弘祚出着馊主意。
  “这个计划不错!”周宗深以为然。
  ps太困,顶不住了,这章就两千字吧。。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粮食危机
  次日,姚凤率兵攻城,战况颇为激烈。周宗令辎重营给了足够的支持,各种攻城武器都毫不吝啬的给姚凤使用。姚凤率领麾下猛攻杭州,第一日战斗直到黄昏,麾下三百多人战死,一千多人带伤。
  姚凤麾下三千多人,伤亡接近一半,令姚凤很是郁闷。他在大营里巡视,看着唉声叹气的士兵,不由皱起了眉头。今日周宗亲自督战,他不得不挥师猛攻,付出了如此多的伤亡,却连杭州城都没有登上。
  绝不能这样下去,姚凤隐隐感觉,周宗这是在表达对他的不满,不然,何以周弘祚攻城的时候,只是做做样子?他想了又想,暗中派人去了余杭,这时候,他只能依仗杨琏了。
  杨琏接到消息,立刻答应了姚凤的要求,表示只要他来到余杭,杨琏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姚凤。杨琏十分清楚,在这个阶段,周宗不可能会翻脸,他没有粮食来源,短时间内只能仰杨琏鼻息。
  第三日,周宗再度下令姚凤出击。姚凤以三军多有伤亡拒绝,周宗大怒,表示姚凤若是不听军令,就地格杀。姚凤接到消息,无奈答应了,他点起了兵马,直奔杭州城,走了三里多路,突然折向余杭,周宗想不到姚凤竟然会如此,等他知道消息,姚凤已经走了大半个时辰。
  周宗立刻带着周弘祚等人去余杭要人,他实在太愤怒了,姚凤居然脱离了他,这摆明了不是打他的脸吗?唐军的异动瞒不过吴越人的探子,对于姚凤的行动,群臣都猜不透,钱弘俶也是非常纳闷。
  他们根本想不到这是怎么回事。
  杨琏接到姚凤赶来的消息,立刻赶往了城楼,见的确是姚凤,这才令人打开城门,同时弓弩手准备妥当,以防万一。杨琏的谨慎自然是有道理的,如今这种局面,他自然要小心警惕。
  姚凤在朱琦的带领下进入了余杭,登上城楼,姚凤咬牙切齿,道:“多蒙杨节度收留,姚某感激不尽。”
  杨琏呵呵一笑,道:“不用客气,当年你我在神武军之时,多蒙姚兄照顾。”
  姚凤见他说得真诚,也就笑了笑,指着城楼下的两千多人,道:“这些老兄弟跟随我多年,为国捐躯不怕,可是这种捐躯,不值得。”姚凤很有意见,他带兵攻城,在最为关键的时候,周宗没有派兵支援,区区三千人怎么可能攻下杭州?如此看来,只不过是周宗故意而为罢了。
  “杨节度,我麾下的两千多人,今日愿为杨节度效力。”姚凤表达了他的想法。
  “不,是为大唐效力。”杨琏笑了笑,即使他有别的意思,也只能在最为亲近的人表示,姚凤虽然是故知,有的东西,不该让他知道。
  姚凤一愣,哈哈一笑,道:“杨节度说的极是,我等都是大唐的臣子,自然是要为大唐效力。”
  说话间,有斥候赶来禀告,道:“杨节度,城外五里发现大批士兵,看旗帜,是周司徒的兵马。”
  “紧闭城门,不可放他们进来。”杨琏吩咐。
  姚凤脸上一喜,杨琏如此袒护,证明他的投奔,是正确的。
  “弓弩手准备,听我将令!”杨琏又道。
  朱琦在一旁,吩咐了下去,唐军士兵都打足了精神。
  又等了一顿饭的功夫,远处旗帜飞扬,周宗带着五百多名骑兵杀到。周弘祚在他身边,忽然指着城头,道:“周司徒,姚凤在那里。”
  周宗虽然年纪大了,眼神还相当好使,打量了几眼,冷哼了一声,道:“他倒是会使诈。”
  “如今该怎么办?”周弘祚问道。
  “还能怎么办,自然是要人。”周宗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姚凤的背叛让他很是生气,如果再多几个姚凤这样的人,他的军队瞬间就会垮掉。
  周弘祚抿抿嘴,如今命脉都被杨琏捏着,怎么要人?这话他想说,但犹豫了片刻,还是没有说出来。
  距离近了,城头上打出了旗语,要让他们停下,周宗不信邪,又奔了数十步,距离城墙只有两百步的样子了。
  “弓弩手,准备!”杨琏吩咐。
  士兵们都笑了起来,纷纷准备着,等周宗离城墙只有一百步的时候,士兵们都准备好了,就等主帅一声令下了。
  “老夫是周宗,不要射箭。”周宗大声喊着,同时让士兵打出了旗语。
  杨琏接到消息,便让士兵询问,他们来做什么?
  周宗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有事前来,希望杨琏能够打开城门。杨琏忍不住笑了起来,打开城门,难道他就能带走姚凤了吗?
  姚凤不知杨琏所想,见他犹豫,道:“杨节度。”
  杨琏摆摆手,道:“姚兄,不用担心。”说着,让士兵发出旗语,打开城门可以,但只能是周宗一人进来。
  周宗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一个人进来,杨琏比较沉稳,不会动他,但姚凤呢?这家伙可说不准。周宗带兵继续前进,他觉得杨琏不会射击。但很快,他就吓了一跳,几支箭羽虽然没有准头,但还是射了出来,牢牢地钉入了土中。
  “直娘贼,他们还真的射箭!”周弘祚说道。
  周宗阴沉着脸,让其他人停了下来,一人独立策马上前。杨琏下令停止了射击。
  “杨节度,周某有礼了。”周宗靠近了,高声说道。
  杨琏哈哈一笑,道:“杨某多谢周司徒的好意,今日天色不早,余杭城中没有多余的房间,周司徒还是请回吧!”
  这是在下逐客令啊,周宗心中冷哼了一声,正要说话,杨琏抢先说话了。
  “周司徒,杨某陆军不足,周司徒好心派了姚将军来帮忙,杨某就笑纳了。”杨琏大声回答。
  周宗一愣,人老成精的他立刻明白杨琏这是在他给台阶下,他一时倒有些踌躇了,杨琏说这话,摆明了不会把姚凤放出来,所以他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周宗迟疑了片刻之后,现实令他要低下头颅,他不得不如此,但是,他还是想捞取更大的利益。
  “杨节度客气了,你我都是大唐的臣子,攻打杭州,是如今最大的事情,还望杨节度与周某竭尽全力,凯旋而归。”周宗说道,当初他是想独占攻下杭州的功劳,但如今看来,非常不现实,所以,他选择了与杨琏平分功劳。
  “这个好说,就要砍周司徒有多少诚意了,明日攻打杭州,还望周司徒能一举建功。”杨琏回答。
  周宗道:“杨节度能够兑现诺言,周某感激不尽,告辞!”说着,周宗策马走了,全然没有一开始的嚣张气焰。
  “杨节度,周宗攻打杭州,根本是出工不出力,难道真要给他粮食?”姚凤说道。
  “给,怎么不给?不过,粮食在我的手中,给多少,还不是我说了算?”杨琏笑了起来。
  姚凤也忍不住笑了。当日杨琏设宴为姚凤接风洗尘,同时派医官为伤兵治伤,对此,姚凤千恩万谢。
  过了一日,周宗再度率兵攻城,这一次他显得卖力了许多,粮食消耗的很快。两日后,杨琏先派人送来了两千石粮食,过了两日又送了两千石。
  杨琏的这种态度令周宗逐渐放心,麾下奋力攻城,伤亡增大了起来,对医药的需求大大增加了。周宗攻城的时候,杨琏没有闲着,杭州一带的地理环境都被摸透了。
  周宗连续攻了杭州十日,这十日,他的损失巨大,粮食也在急速消耗,幸好杨琏不时派兵送来粮食,周宗总算没有了粮食的担忧。
  不过,在第十五日的时候,粮食居然没有如约送来,周宗立刻派部下去余杭问一问情况,部下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杨琏现在也缺粮了。本来杨琏已经安排了船只南下,可是到了中途,这些船只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有人说被龙神抓走了,有人说是被吴越国的水师劫走了。在周宗看来,这些答案都很扯淡,龙神自然不用说,吴越国的水师已经所剩无几,杭州残余的水师力量更是被杨琏封锁在钱塘江,吴越国哪里来的水师?
  周宗不信,可是部下信誓旦旦如此说,周宗只能选择相信。不久,他派去探子回报,杨琏救济灾民的米粮也减少了,平时都是干米饭,如今变成了稀粥,而是还是能看得见影子的那种。
  果然缺粮了!周宗紧张了起来,这些日子的奋力攻城,为了让士兵有足够的体力,他让士兵敞开了肚子吃喝,如今缺粮了,该怎么办才好?周宗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去余杭看一看。
  周宗到了余杭的时候,杨琏正在县衙里与部下商议攻城大计,在议事大厅里,他看见了姚凤,周宗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就移开了目光。
  “呵呵,周司徒,近日可好?”杨琏笑眯眯的问道。
  周宗忍不住腹诽了几句,心想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周宗叹息了一声,道:“哎,杨节度,不知可有粮船的消息?”
  “杨某派兵寻找,想必五六日内,应该就有消息了吧。”杨琏说道。
  “五六日?”周宗心中一惊,这么久的时间,他如何能撑得过去?
  “杨节度,如今周某粮食不足,还望杨节度大仁大义,支援一二。”周宗说道,这话对于他来说,已经极为难得了。。
  杨琏摇摇头,道:“周司徒,并不是杨某不愿意帮忙,而是如今情况特别糟糕。不瞒周司徒,如今我也只有两千石的粮食。”
  “只有两千石?”周宗大惊失色,两千石粮食能做什么?
  “对,只有两千石,想要供应大军,实在是不够呀。”杨琏摇头。
  周宗抿着嘴,这时,正是晚饭时刻,有士兵说道:“杨节度,晚宴已经准备好了。”
  “周司徒,杨某虽然粮食不多,但让周司徒吃饱,这还是可以的。如果周司徒不嫌弃,就在余杭用饭吧。”杨琏说道。
  周宗想了想,答应了,他来的突然,杨琏根本不知道,只要看杨琏吃些什么,就能判定他的粮食,大约还有多少。不过,食物很快就让周宗失望了,杨琏和部下吃的都是米粥,虽然不至于照出影子,但还是相当稀薄的。
  杨琏喝了一碗,指挥着士兵把另一碗的份量给周宗。
  “杨节度,这碗米粥给了旁人,你就吃不饱了。”姚凤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说道。
  杨琏笑了笑,道:“不碍事,周司徒是客,哪能不让客人吃饱的道理。”
  周宗忍不住指着还有半锅的米粥,道:“那里面不是还有吗?”
  姚凤翻了一个白眼,道:“杨节度早有规定,非战斗时期,一人只能吃两碗米粥,这个规定已经执行了两日,谁也没有违抗。”
  周宗看了看杨琏,带着询问的眼神。
  杨琏笑了笑,道:“周司徒,你莫要听姚将军胡说,杨某最近在减肥罢了。”
  姚凤别过头去,不再说话。
  周宗迟疑了片刻,饥饿让他没法拒绝米粥,想想可能几日后连米粥都没有喝了,他端起碗,胡啦啦把一碗粥喝尽了。
  “杨节度,余杭城中还有不少百姓,他们的家中应该有不少存粮,杨节度为何不向他们取?”喝完米粥,周宗忍不住问道。
  杨琏摇摇头,道:“余杭城中的百姓,粮食也不多,若是强行征粮,逼反了他们,恐怕攻打杭州会更加困难。如今灭亡吴越国在即,杨某不想节外生枝。”
  周宗心中暗想,没有粮食,就要退兵,灭亡吴越国的计划就会破灭,和刚才说的结果,有什么差别?
  “杨节度,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还望杨节度三思。”周宗劝道。
  杨琏摇摇头,道:“周司徒,时间也不早了,周司徒军务繁忙,就不留司徒在余杭城中过夜了。”
  “那粮食?”周宗忍不住说道,没有粮食,麾下兵马会如何,他实在不敢去想。
  “哎,杨某也愁着呢,不过杨某已经想到了办法,余杭靠海,不妨在海中抓鱼,先撑一撑再说。周司徒不妨试试,杭州湖泊众多,水产丰富,应该能撑到粮食到来。”杨琏说道。
  周宗半响没有说话,良久,这才苦涩的说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杨节度,周某告辞了!”
  “来人呀!”杨琏说道,很快,一名士兵手中拿着一个布袋,匆匆走了进来。
  杨琏把布袋递给周宗,道:“周司徒,这是杨某刚派人去买的几个馒头,还望不要嫌弃。”
  周宗一阵无语,这是拿我当乞丐呢!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撤军、追击
  回到大营,周宗气呼呼的把一小袋馒头扔在了案几上,在现实面前,他不得不低头,还有什么比饿肚子更重要呢?
  周宗叹息了一声,闷闷地坐了下来,杨琏也没有了粮食,他该怎么办?如今军中存粮不足五日,而且只能做成稀饭,根本吃不饱,三军岂会善罢甘休?周宗闷闷的时候,周弘祚走了进来。
  “周司徒,如今情况危急,不如三军撤退,赶去湖州。”周弘祚说道。
  “去湖州?”周宗一愣。
  “如今吴越国四处战火,苏州、秀州百姓已经逃得差不多了,唯有湖州没有经历战事,想来百姓仍在。”周弘祚说道,潜台词已经非常明显。
  周宗“嗯”了一声,皱起眉头思考起来,其实走湖州回大唐反而比较近,周弘祚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湖州吴越兵马不多,根本挡不住他,走苏州反而不妙,时间长不说,钱文奉也是难缠的对象,搞不好钱文奉中途阻击,一群没有粮食吃的唐兵根本无法抵抗,那时候,就危险了。
  周宗叹息了一声,难道真要如此?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大帐外,又有士兵在叫嚷着。而且声音越来越大,都是来讨吃的。周宗有些心烦意乱,只得让人军需官打开府库,先发些粮食,让士兵们吃了再说。
  士兵们吃过了饭,逐渐安静了下来,周宗却在为粮食来源而发愁,直到深夜,周宗躺在软榻上,翻来覆去,始终没有睡着,半响坐起来,披上了一件外套,慢慢踱步走了出去。
  夜色下,大营就像魏巍泰山,扎在这处平原,可是,现在这座大山,已经摇摇欲坠,可能明天,可能后天,就会四分五裂。周宗叹息了一声,或许,这一次带兵是错误的,从一开始,他的种种行为,都是可笑的。在钱文奉被柴克宏击败,苏州城惶恐不安的情况下,他都没能拿下苏州,足以证明他的带兵能力不足。
  苏州城久攻不下,杨琏那边却节节胜利,周宗生恐消灭吴越的大功被杨琏独得,所以这才绕过苏州,直扑杭州,他原本以为杨琏会猛烈攻打杭州,可是事实是,杨琏虽然有攻势,却没有积极攻打杭州。
  钱文奉率兵出击,截断了粮道,使得周宗断粮,从而陷入了危机。杨琏能给他粮食,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周宗没有责怪的理由。只是,周宗觉得奇怪,既然杨琏同样陷入了粮食危机,为何他坚决不撤兵?杨琏拥有水路,可以乘船离开,吴越国水师已经覆灭,根本没有人能挡住他。
  周宗隐隐觉得,杨琏不会是一个特别好说话的人,毕竟,他与燕王发生的那些冲突,证明他的个性非常倔强,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会一再支援自己,拿出上万石的粮食?难道有什么阴谋?周宗想不明白,猜不透。
  周宗想了半响,既然猜不透杨琏,那么他就该考虑他的事情了,粮食已经几乎吃尽,必须要勒紧裤腰带,而且明天要尽快离开杭州。撤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吴越人很有可能会追击,只需要派出机动性极强的骑兵,一路骚扰,唐军的行动受到影响,就会走的更慢,粮食就会更缺,军心会更加浮动。
  周宗决定让周弘祚断后,有他在,他会放心许多,如果是旁人,周宗担心他会跑了。
  思索了半响,周宗觉得倦意上来了,便去休息了。
  次日一早,周宗召集了众将,宣布离开杭州,经过湖州去,回转大唐。众将听了,都大喜起来,早就该走了,没有粮食,再继续待下去,就要饿死了。军令传下,三军收拾行李,准备回去。
  这些日子来,周宗部下抢劫了不少财物,士兵们都包好了,直到响午时分,这才收拾妥当,大军朝北开拔,周弘祚断后。
  周宗撤退不久,消息就传到了杨琏的耳朵里,对此,他只是微微一笑。
  朱琦道:“杨节度,周司徒果然撤退了。杨节度妙算。”
  “朱指挥,你立刻带五百骑兵,沿着东线前进,密切注意周宗的行动,如果没有猜错,吴越人一定会派兵阻截。”
  “喏!”朱琦答应着,退了下去,点齐了五百精锐骑兵,奔出了余杭。
  此时,杭州城中,钱弘俶也得到了消息,周宗缺粮,他是清楚的,中吴节度使派人送了书信来,说他设法烧毁了大唐在常州的军需库,数十万石粮食被烧了个一干二净。常州粮食被烧,意味着周宗的粮食补给线被掐断了。而且由于军粮不足,围困苏州的唐军选择了撤退,钱文奉积极准备,一边恢复苏州的秩序,一边训练士兵,筹集粮草,准备南下支援杭州。
  这对于钱弘俶来说,是利好的消息,钱文奉在苏州还有数万兵马,若是南下支援,杭州之围就会被解。在有援军的情况下,杨琏最大的可能便是撤退,如此一来,吴越国就能收复失地了。
  兵部尚书吴程立刻表示,周宗既然因为缺粮撤退,那不妨出兵追击,至少不能让他顺顺利利的撤出吴越国,如果能抓住唐军俘虏,那就更妙了,周宗能够杀百姓,吴越国也能杀战俘。
  钱弘俶前些日子被周宗弄得郁闷,今日见有机会,吴程也说的有理,立刻答应了。已经养好了伤的赵承泰与金彦滔等人率领出击,为了防止杨琏部的进攻,钱弘俶还加强了杭州城的防御。
  赵承泰率领轻骑追了十几里,终于看见唐军的斥候,双方发生了小型的战斗,唐军斥候没有久战之意,迅速选择了撤退。
  周弘祚率兵站在山丘上,由于这里地势相对较高的缘故,他能清晰地看清前方发生的一切。吴越军果然来了,有这样的机会,就算是他也不会放弃,吴越人又怎么会看不到呢?
  周弘祚撤退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辎重车,他知道,吴越军追击,必然是轻骑,这些辎重车就成了他阻挡骑兵的利器。斥候把消息带来了之后,周弘祚迅速选择了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准备御敌。
  周弘祚在父兄的熏陶下,作战经验丰富,他选择的这个地方,地势非常好,两边有小溪或者是密林,只要封锁了这条宽约两百步的地方,就能把吴越军牢牢挡住。辎重车一字摆开,堪堪把路都给堵住了。
  士兵们迅速行动,长枪兵躲在辎重车身后,把长枪牢牢定住,挡在身前,吴越国骑兵想要冲垮辎重车,就要面临着被长枪刺死的危险。五百多名弓弩手在稍后一些的地方,他们紧张地从身后取下了弓箭,然后检查着身后箭壶里的箭羽,想要阻挡骑兵,箭羽少了那可不成。
  周弘祚紧紧地盯着吴越骑兵,距离越来越近,他忍不住有些紧张了起来,毕竟这一战,对于他而言,关系甚大,若是兵败,他的仕途会就此结束,而且,说不定会被吴越人擒获,如果被擒获,那将是他一辈子的耻辱。
  地面微微颤动了起来,周弘祚极目远眺,只见前方黑压压的一群骑兵杀来了,他们奔跑的很快,一路上惊起鸟雀无数。
  “传令下去,准备!”周弘祚说道,声音也微微颤抖了起来。
  “喏!”传令兵高声回答,转身匆匆走了。
  骑兵杀到了离阵地还有两百多步的地方时,逐渐放缓了脚步,带兵的将领赵承泰不会愚蠢地用骑兵去冲击已经摆好了阵型,而且弓弩手很多的唐军。赵承泰仔细观察了半响,不由冷笑了一声,从旗帜上,他看出了,唐军断后的将领正是近日被称为“屠夫”的周弘祚。
  周弘祚的父亲周本,据说是三国名将周瑜的后人,当年美周郎何等风采,怎会这种屠夫子孙?赵承泰有些想不明白。
  赵承泰带兵在弓弩手的射程外缓缓走着,周弘祚一时拿赵承泰也没有办法,他是以守为主,总不能移动防线,去主动进攻吴越人吧。赵承泰仔细观察了好一会,他发现唐军的部署很周密,没有足够的骑兵,根本不可能击溃敌人。五百骑兵看起来多,却不能用于冲锋,而且吴越国战马不多,若是用来冲阵,那真是暴殄天物。
  赵承泰率兵停下,没有选择主动进攻,骑兵们虎视眈眈,一个个就像草原上的孤狼。双方谁都没有动,相持的态势持续了足足一个时辰。周弘祚有些焦躁起来,吴越人是拿他没有办法,可是他也没有办法撤退,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对他是非常不利的。
  赵承泰虎视眈眈的同时,派兵寻找可以绕过小溪、密林的办法,又等了半个时辰,金彦滔率领步卒赶来了,五千步兵杀来,赵承泰的势力陡然大增,变得有底气了起来。
  金彦滔赶来,道:“赵将军,唐狗的防备很是森严啊。”
  “这个不妨,传令下去,步卒弓弩手上前,都使用火箭。”赵承泰吩咐。
  “喏!”几名都头回答着,年轻的将领金彦滔也匆匆走了。
  很快,吴越军部族纷纷上千前,举起了被点燃的火箭,准备焚烧唐军的辎重车。
  “周将军,吴越人先要火攻。”一名都头说道,心中有些担忧。
  “不妨,把所有辎重车都推上去。”周弘祚吩咐。
  “将军,这?”都头迟疑了。
  “让你做你就做,无需多话。”周弘祚说着,眉毛一拧。
  都头忙点头答应,匆匆走了,很快,唐军位于第二、第三防线的辎重车都推了上去,集中在一起。
  周弘祚又令长枪兵稍稍后退,组成了新的阵型。
  “唐军这是要做什么?”金彦滔一愣。
  赵承泰微微一笑,道:“他们是想要利用辎重车阻止我军,不过不碍事。”说话间他一挥手,吴越军弓弩手纷纷射出箭雨,火箭落在辎重车上,滋滋的燃烧着。
  几名唐军想要灭火,却被周弘祚阻止了,“烧,让他们烧!”周弘祚说道,甚至让士兵们都点燃了辎重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