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明-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Χ加薪鹇舶咽郑⒕┮灿屑枚是鬃哉蚴兀峙铝τ胁蛔恪!
冒襄道:“皇上当然会考虑到这些了,所以本使还带来了济王殿下的亲笔书信。济王殿下在五天前大败金虏于北京城下,现在正对金虏做最后的清剿。同时在本使出发之时,济王府水军统领钟彬将军率精兵三万,横跨渤海,奔袭盛京。照本使估算,钟彬将军都快杀到盛京了!”
李倧大喜道:“若是如此,真是太好了。只要天朝大军杀到盛京城下,小王一定倾国而出,协助天朝大军攻城!”
李倧安顿好天朝上使后,一边下令各部衙门,积极备战,一边派人前去盛京一带打探消息。
钟彬选择了在盖平登陆,盖平附近有一岛名曰连云岛,这里正好停泊船只。而盖平有一条驿道直通盛京,那些繁重的火器正好从驿道上运输。钟彬知道此次奔袭战速度越快越好,所以把船上所有火炮都拆了下来,包括朱震拨给他的一半章丘新式火炮。
从盖平这条驿道到盛京中间隔着两座军事大城,海城和辽阳。钟彬登陆之后,才把朱震的真实意图说给水师将士们听,说完后,他大声说道:“这次我们是孤军深入金虏土地上作战,我们没有援军,没有后勤补给。但是金虏的主力全部在京畿,盛京可以说是空虚至极,只要我们能一鼓作气拿下盛京,山东水师立刻就能扬名天下,到时我们见到那班马步军时,能挺起胸膛来,否则,我们一辈子只能生活在别人的荣耀光环之下!你们又信心没有!”
水师将士们了,没有丝毫惧怕,心中都充满了激动。这么久来,每次听到加人说起马步军的家属炫耀他们的亲人在京畿一带的赫赫战功时,心中总觉得不是滋味。他们要告诉天下,山东军强悍的不只事马步军,还有水师!他们激动的大声吼道:“直捣盛京!”
钟彬大笑道:“都是好样的,骑兵营,我们第一战就由你们出阵,奔袭海城,务必在今天入夜之前拿下海城!”
多尔衮只在海城留下了一千余名士卒,在五千山东铁骑的突然袭击之下,海城一战而定,一千金虏士卒逃走的不到一百人。
钟彬心道可惜,这样一来,辽阳城的金虏肯定有准备了,也罢,明天光明正大的攻下辽阳城,正好威慑一下金虏,让他们知道不是靠着突然偷袭才能攻下海城的!
钟彬让大军在海城休息了一晚,便继续朝辽阳前进。大军来到辽阳城,远远的看到城门果然已经封闭,城墙上站满了人,也不知道是士兵还是百姓。
等到了城下,钟彬看的怒火中烧,原来金虏竟然把城中的汉人都赶上了城楼,他们利用汉人来充当炮灰。辽阳原本是属于大明的辽东,后来被金虏夺去,但城中仍然以汉人为最多。
城上的金虏将领看到明军到了城下,便大声喝道:“城下的明军听着,你们要是敢攻城,我就开始屠杀这些汉人,这辽阳城里有七八万汉人,你们要是敢攻城,我把他们全部杀光!”
“全部杀光!”钟彬听了咬牙切齿,这句话是你说的,将来我攻破了盛京,定然也要把金虏全部杀光,他心中暗暗发下毒誓。
“将军,该怎么办?”将士们把眼睛都看相钟彬,这里他是最高指挥官,一切都要他来拿主意。
钟彬咬咬牙看着城上,他实在拿不定主意,若是城中七八万汉人百姓因他而死,将来即使功劳再大,回去之后肯定也会落下个残暴的坏名声。很有可能,还会招到那些儒生士大夫的攻击,虽然王爷会庇护着他,但是留言可谓啊!
沉思了良久,钟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绕过辽阳城?那样金虏在他们进攻盛京时抄他们后路,只怕这三万将士‘初战未捷身先死’,全部会战死在盛京城下!
第265章 逐鹿(八)中
就在钟彬拿不定主意之时,城墙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突然大声叫道:“城下的将军听好了,我们汉人就是活着,在这辽阳城里也是猪狗不如。我们时刻都盼望着朝廷的大军能打回来,是多么殷切的希望在临死之前能看到大明的旗帜再一次飘飞在故土之上。将军,您快下令攻城啊!我们临死之前能看。。。。。。”
那老者话还未说完,一名金虏士兵刷的一刀,就砍在他头上,嘴里还骂骂咧咧道:“老东西,死到临头了还嘴硬!”
城墙上的汉人百姓见了,都骚动起来,许多人都大声叫道:“将军,快下令攻城啊!将军,杀光金虏,为我们报仇!”金虏看着这些汉人又暴动起来,心中大怒,早该就把这些汉人全杀光了,留着,也是个祸害,他们慢慢的向百姓们举起屠刀。
“城下的,你听到了么!怎么婆婆妈妈的向个娘们,叫你进攻你下令便是,慈不带兵,你连这个都不懂么?砍头不过碗大的疤,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汉子,老子下辈子有机会一定杀光这群金虏!”那群年轻的汉人大声吼道,比起老人的话,他们显得激动了许多。
钟彬咬了咬牙,把心一恨,不就是个恶名么!有什么了不起,这世上总需有些人来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他大声吼道:“开炮!给我轰,轰他娘的!”
“轰—隆—隆”四十多门章丘新式火炮和几百门从船上拆下来的红衣大炮、千斤佛郎机等重型火炮齐齐吐出了它们的怒吼声。辽阳城在这一阵炮声中微微颤抖!
“轰—隆—隆”又是一轮齐射,辽阳城墙在这一阵怒火之下,轰的一声,倒下一大截。
钟彬拔出宝刀,大声喝道:“给我杀进城去,全歼金虏!”
满肚怒火的山东将士们气势汹汹的向城中杀去,这城中金虏士兵本来就不多,否则也不会被逼到用汉人百姓来威胁钟彬了。只一会儿功夫,就全部被杀光了。
“将军,金虏士兵都杀光了!”他的副官向他汇报道。
钟彬咬牙切齿的说道:“全城搜索金虏人,不论老弱残幼,只要是金虏人,全部给我杀了!”
金虏曾经三次侵袭山东,山东人饱受过他们的摧残,又加之刚才城墙上的那一幕,彻底激起了山东将士们对金虏都仇恨之心,他们兴奋的大声说道:“是!我们保证明天辽阳城中连一个金虏都看不到!”
这一夜,金虏在辽阳城中可谓人人喊打,在山东将士和辽阳城中的汉人百姓的配合之下,城中所有金虏全部被杀光。
翌日,钟彬正准备带着大军启程,继续向盛京挺进。士兵却捉到两个可疑人物,把他们送到钟彬跟前。钟彬怒道:“问他们会说汉语么,若是连汉语都不会说,肯定是金虏,杀了就是。”
那两人虽然听不懂钟彬说些什么,但是看着他满脸煞气的模样,吓得咿咿呀呀叫个不停。这时,正好有几个辽阳城的百姓来找钟彬,听到之后便恭敬的朝钟彬说道:“将军,这两个人说他们不是金虏,是朝鲜人,奉朝鲜大王的命令来联系天朝大军的。”
钟彬早就知道王爷派冒襄去朝鲜联系他们出兵共同夹击金虏的事,听了顿时大喜,说道:“你会说朝鲜话,那好,你告诉他们,让朝鲜王火速带兵攻打建州,截断金虏的退路,本镇大军攻下盛京绰绰有余了。”
那两个朝鲜斥候听了后,表示愿意,并请求钟彬写一封信,盖上印玺,好让大王相信他们。钟彬自然答允。
送走两名朝鲜斥候后,来找钟彬的那几个汉人百姓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道:“将军,您走了,我们可怎么办!金虏绝对不会放过我们的,现在辽东还在金虏手中啊!”
钟彬笑道:“你们放心,金虏蹦跶不了几天了,济王殿下你们听说过么?金虏头子多尔衮带着金虏之力侵袭中原,被济王殿下杀得大败。本镇就是奉济王殿下命令攻打盛京,截断金虏根基的。辽东用不了多久就能重回大明怀抱了。”
那几个汉人百姓眼睛一亮,大声说道:“济王殿下我们当然知道,去年济王殿下杀败金虏,为此金虏还拿我们出气呢!大家听说金虏吃了败仗,虽然受些气,心里也高兴啊!将军,您看我们城中有许多年轻力壮的娃儿,他们能不能加人将军麾下?”
钟彬迟疑道:“这不成,济王殿下军法最严,将领没经过济王府的批准,不能招募士兵。本镇要是犯了王爷的军法,只怕这点功劳还不够赎罪的。”
那几个百姓苦求道:“将军,你就行行好,别让娃儿们失望,他们真的想加入将军麾下。”
钟彬想了一会儿,突然说道:“城里不是缴获了一批武器盔甲么?要不这样,你们自己组建一支军队,正好用来守护辽阳城。我再留下一些士兵帮助你们训练,若是你们真要加入山东军,等我禀报过王爷后,再来收编你们!”
那些百姓听了,心中一想,觉得不错,就高兴的答应了下来。钟彬给他们留下一百名经验丰富的老兵,便带着大军继续向盛京出发。
盛京,满清皇太后大玉儿和小皇帝福临正召集留守盛京的济尔哈朗、索尼等文武官员议事。大玉儿姓博尔济吉特,名布木布泰。至于为什么要叫大玉儿,那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大玉儿今年三十一岁,三十一岁的男人可以说是风华正茂,但三十一岁的女人尤其是古代,最多也只能说是徐娘半老了。可是大玉儿的三十一岁却是风华正茂。她轻启朱唇,徐徐说道:“给睿亲王的救援书信送出去了么?”
济尔哈朗恭敬的说道:“送出去了!”
大玉儿道:“嗯,现在剩下的,就是要如何坚守盛京,等待睿亲王回师救援了。根据消息,这股明军只有三万人,我们盛京城里尚有一万五千兵丁和二十多万百姓,运用的好,就是守上半年也不成问题。”
索尼道:“若是这二十万百姓全是我们满洲人,倒还好说,可是其中至少有七万是汉人。我们要不要先把这些汉人监禁起来,若是他们得知明军来攻,起了内讧,那就坏了。”
正在这时,一名卫士面带慌张的从宫外走进来,大声说道:“皇上,太后,辽阳城已经被明军攻下来了。”
大玉儿听了也大吃一惊,连忙问道:“消息可靠么?辽阳不比海城,守城的士兵应该有准备才是,去,把带回消息的人叫上来,让哀家亲自问一下”
过了一会儿,一名全身是伤的士兵走上殿来,大玉儿见了,连忙问道:“明军到底有多少人,他们攻下辽阳城用了多久时间?”
那名士兵道:“那股明军应该在三万人左右,他们攻下辽阳,只用了半个时辰!”
大玉儿喝道:“胡说,辽阳城有三千多名士兵,怎么会在半个时辰被明军攻破城!”
那名士兵道:“是真的,城守大人见明军势大,便把城中的汉人驱赶上城墙,用来威胁明军,哪知道明军见了都发疯了一样,红着眼睛一下子就把城攻破了,全城的满洲军民全部被他们杀得精光。”
索尼听了,忍不住骂道:“糊涂,怎么能把汉人驱赶上城墙呢!换了是我们满洲,见敌人屠杀我们的同胞,也会发疯。一群发疯的士兵那是最可怕的。”
大玉儿道:“现在怎么办?按照明军行军的速度,明天就能到盛京城下了。”
济尔哈朗道:“只有死守,发动全城百姓,一起守城!把明军屠杀辽阳百姓的消息散布出去,让百姓们知道想要活命,就只有配合军士守城这一条路可走。”
索尼道:“事有万一,我们不得不防,若是让明军攻下城池,我大清高层全部会成为明军的俘虏,大清也就完了。所以我建议皇太后和皇上带着朝廷退守建州,留下一员大将在盛京组织防守。建州是我们大清的根基所在,即使当年明庭调集几十万大军,也拿我们无可奈何!”
大玉儿大声说道:“不成,朝廷搬出了盛京,只怕这盛京城连一日都守不住,到时我们还没到建州,明军就追上来了。守,我们只有协力死守!”
济尔哈朗道:“太后明鉴,我堂堂大清自建国以来还没有退过!请太后立刻发布勤王诏令,各地守军虽然不多,却能筹集出一两万人,只要我们协力守到睿亲王回师,那支明军就跑不出辽东了。”
大玉儿站起身来,说道:“准了,去告诉将士们,等明军攻城之时,哀家亲自上城督战,奋勇杀敌者,必赏,临阵惧战者,杀无赦!”
第266章 逐鹿(八)下
盛京即明代沈阳中卫,并不是一座大城。天命(努尔哈赤的年号)四年被金虏占领,直到天命十年努尔哈赤才准备在这里兴建都城。至皇太极天聪八年城池建成,并被皇太极改名盛京。
盛京城四四方方,建有八座城门,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一座大门和一座小门。钟彬兵力不够,所以只能集中火力进攻一座城门,他选择了大南门德胜门!
盛京沈阳之名因处于沈水之北而得名,进攻南门,大军正好背水列阵。由此可见钟彬孤军奋战心志之坚定。
钟彬坐在马上,抬眼向盛京城看去,那城墙高约三丈,城门阔两丈有余,门上建有八角城楼一座,高五丈有余,飞檐勾角,气势不凡。钟彬身边从辽阳跟随而来的向导指着城楼说道:“将军,金虏皇太后在城楼上,您瞧,wωw奇書网那个头戴凤冠的年亲女子就是。”
钟彬沿着他的手指看去,见那女子约莫二十五年纪,心中顿时沉思,这金虏皇太后不是三十多了么?难道是他认错了?管他是不是,看着那城楼,心中就有火气,钟彬喝道:“把火力集中到城楼上,给我狠狠的轰他娘的,把城楼轰跨了最好。”
操纵火炮的士兵们纷纷开始调整火炮发射角度,把准星对准那城楼。调整完毕后,钟彬一声令下,数百门火炮齐齐向那城楼轰去。
大玉儿现在知道辽阳城为何不到半个时辰被便攻下了。这些明军居然带着如此多的火炮。再坚固的城墙也经不住狂轰滥炸。她看着明军火炮都对向自己所在的城楼时,心中大惊,连忙喝道,快撤出城楼,明军火器厉害。
护卫们刚刚护送着大玉儿离开城楼,就见那城楼在一片火炮声中轰然倒下。“明军这火器的威力,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大玉儿飞快的闪过一个念头。
“轰得好!”钟彬大声叫道,可惜金虏太后见机快,让他给逃了。“可惜,军中炮弹不多了,嗯,每门火炮还能发射九次吧,若是炮弹足够,轰也能把盛京城轰倒。”
钟彬大声下达着作战命令:“火炮装弹,开火掩护,步军一万,冲锋!”
“杀啊!”在火炮的掩护下,一万精锐士兵向盛京发动了第一次冲锋!
朝鲜国为了防止金虏进攻,全国精锐大都布置在汉城附近,所以战备令一下,士兵很快就集结起来。李倧一面向冒襄询问大明的各种现状,一面焦急的等待斥候的回音。
就在第四天,终于有两名斥候回来禀报,天朝大军就在前日攻克了辽阳,大军正在前去盛京的途中。李倧听了大喜,前天攻克辽阳,那么今日,大军应该到了盛京城下。盛京城坚固无比,天朝的将军真能凭借手中的三万人马攻下来?嗯,不要管他,是他让我带兵直捣建州的,将来若是误了事,大明皇帝要怪,也只能怪他去。
“这些年,金虏可把我们欺负惨了,现在我的两个儿子都还在盛京城里做人质。哼哼,我现在攻打建州,不杀他个偏见不留,就不姓李。”李倧心中想着,他让唯一留在身边的儿子李濬监国,自己亲自统率着六万大军择日出发,从朔州渡过鸭绿江,直奔建州也就是金虏的发源地赫图阿拉而去。
此时,金虏把战略重心全部转到了辽东,建州一向稳定,基本上没留什么守军,李倧一路前进,所遇到的无非是一些流动的牧民,李倧可是来复仇的,这些遇上他的牧民全部被杀死,抢到这牛羊马骡也不计其数,都被他统统送回汉城去。
“天朝上国怎么会瞧得上这点东西呢!”对于独吞战利品的事,李倧心中丝毫不以为意。三天功夫,李倧便驱使着大军赶到建州城下。建州城留守的几百名兵丁那里防守得住几万大军?根本就没经过什么激烈的战斗,李倧便杀进了建州城中。
满怀着仇恨的朝鲜士兵进城之后,哪里还有纪律,就或三五人或十几人一队,四处杀人放火,半天一夜,建州两万多金虏全被杀光,连在建州的许多汉人也被杀了不少。
李倧得知后赶紧约束军纪,杀了少量汉人,还可以推脱在战斗中误杀,毕竟战场上兵器是没长眼睛的。但是把建州的汉人全杀光了,到时天朝责怪起来,就大大的不妙了。
就在这时,他又接到汉朝将军钟彬的来信,信中告诉他金虏朝廷把所有的士兵全部调去盛京勤王了,整个金虏领地全无驻兵。让他带兵先攻下萨尔浒,在转东进入辽东,攻下抚顺,最后同天朝大军在盛京城下回师,一起攻取盛京。
李倧得信大喜,又立即带着兵马一路烧杀掠抢,洗劫金虏牧民,得到牛羊不知凡几,于五天后到达盛京城下。此时,钟彬围困盛京,已经八天了。
钟彬第一天进攻,金虏摸不清明军战法,加之有有火炮助阵,差一点就要破城而入了。最后郑亲王济尔哈朗亲自带人冲上城墙,又把山东将士压了下来。
等到第二天,附近的勤王军赶来不少,他们在一旁时不时的袭击明军,给李超涂带来很大困难,攻城效果竟然还没第一天好。此时,明军的炮弹已经用尽,火炮没了炮弹就成了一堆废铁,李超涂不得不改变战法,用那五千骑兵来回解决前来袭击的金虏,二万五千步军全力攻城。他琢磨着金虏留守的兵丁本就无几,又颁发了勤王令,各地应该再无守军了,便把这消息送给李倧,让他带兵来盛京城下回合。
金虏勤王之师越聚越多,竟然达到了一万五六千人,钟彬的兵力开始不占优势了。有没有火炮的帮助,金虏竟然开始反攻起来。
钟彬不敢同金虏接硬战,自己可是深入金虏内地作战,士兵死一个少一个,硬拼肯定不行。于是便转攻为守,就在浑水(沈水)一带布置防守,等待着李倧大军到来。
至于多尔衮,钟彬一点都不担心,就是快马传递消息在北京和盛京之间打个来回,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更何况王爷绝对不允许多尔衮安然出关的。
第八天,李倧终于率大军来到盛京城下。钟彬亲自率军出迎,有了这六万大军,钟彬有把握两天之内攻下盛京城来。
把李倧接入中军帅府后,钟彬请他上座,李倧推辞道:“钟将军乃是天朝上将,地位尊贵,还是由你来主持大事吧。”
钟彬笑道:“大王也是我大明的臣子,爵位同亲王一级,末将哪敢居上?否则回去之后,济王殿下定要问我个不分尊卑之罪。”
李倧听了,也不再客气,坐上了中军帅府正堂大座位上。然后开口说道:“孤不善于领兵打仗,这攻城还是由钟将军来指挥吧。”
李超涂道:“盛京城德胜门被我猛攻几日,城墙已经破败不堪,我们还选择此处为突破口。采用分兵设伏的方法,先歼灭金虏勤王军,再行攻城,明日我们只需如此如此,后天我们便可以进入盛京城了。”
李倧听了大笑道:“钟将军妙计无双,真不愧是天朝上将。”
钟彬笑道:“不足一提,我山东军大将多得是,朱亮将军曾经全歼十五万盗寇却不损失一人,如此战绩本镇也只能望洋兴叹!还有李超涂将军、周云将军等都比本镇厉害。”
李倧听了暗暗心惊,天朝上国就是天朝上国,像钟彬这样智勇双全的大将朝鲜一个也找不出来,但放到天朝却不是最厉害的。看来以后还得多多引进天朝文化,不仅要学习儒家治国之道,还要学习这兵战谋略。
第二天,钟彬再次带着大军开始攻城,金虏勤王军趁钟彬攻城之时,从左侧发动袭击。钟彬让五千铁骑挡住,两军厮杀了一阵,五千铁骑不敌,败走,金虏勤王军乘胜追击。刚追出里许,平地响起一声炮响,钟彬攻城的二万五千人马全不围了过来。
城中的金虏见钟彬退却,由济尔哈朗亲自带领一彪人马追杀出来,追出城后,明军营垒中突然杀出大批人马,打得竟然是朝鲜旗号,济尔哈朗大吃一惊,朝鲜军居然又和明军勾搭上了。
济尔哈朗很快就落入朝鲜大军的包围之中,大玉儿在城墙上大惊失色,若是济尔哈朗有失,盛京肯定守不住了,她毅然打开城门,都督着城中将士冲杀出来,解救济尔哈朗。
朝鲜士兵终究战斗力稍差一筹,又多次被金虏蹂躏,心中难免有惧敌之心,又被济尔哈朗杀回城中,虽然如此,金虏却也损失惨重,在城外丢下了三千多具尸体。
而被钟彬围困的那一万六千勤王军,就没这么好运了。步军厚背列阵挡住去路,骑兵冲进阵势展开绞杀,前面又是浑水,而且这支兵马是临时凑拢来的,遇到危机便各自为战,左冲右突不得出,最后许多人被逼跳入浑水中才保住性命。
第267章 逐鹿(九)上
钟彬于城下设伏,大败金虏后,为了防止金虏高层逃出盛京,让六万朝鲜军分成三队,每队两万人,守住东、西、北三门,自己带着三万明军猛攻南门。
白天没攻下来,钟彬连夜继续攻打,到凌晨时分,终于破城而入。全城上至皇上、皇太后,下至普通百姓无一逃脱,全部落到明军手中。至此,钟彬横跨渤海,拔除金虏根基的战略目标终于万全实现!
再说吴三桂,从北京退回山海关后,心情一直极坏。他似乎感觉到天下虽大,也无自己容身之地一般。正在他闷闷不乐之时,却突然接到朱震的来信,信中问吴三桂有胆量去北京城见他一面么?
吴三桂想了许久,觉得朱震应该不会对自己动手,否则他部下把山海关献给金虏,金虏控制山海关后尽可窥视中原,退可防守辽东,实在是朱震的心腹大患。更何况,大丈夫死即死耳,像现在这般活着还不如死了了得。
吴三桂从来就不怕死,他是那种不怕没命就怕没势的人。
吴三桂轻骑来到京城,朱震高兴的迎接了出来,口口声声称道:“吴兄,上次我们在京城离别,这次又在京城见面了。嗯,首先要多些吴兄相信我,吴兄也请放心,不论我们谈的来还是谈不来,我都会让吴兄安然回到山海关去的。”
吴三桂听了铁青着脸一言不发,跟着朱震直走。两人来到一间密室,朱震笑着说道:“在这里说话,出你之口,则如我之耳,绝对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吴兄心中有话,尽管直言。”
吴三桂冷冷的看了朱震一眼,说道:“成王败寇,还有什么好说的。”
朱震笑道:“吴兄,你就不想知道你败在哪儿吗?”
吴三桂默然不语,想了许久,忽然长叹道:“起初我也不明白,回到山海关后想了许久,才知道我败就败在太热衷于手中的权势,想着如何投机取巧,导致心性不够坚定。”
朱震抚掌大笑道:“恭喜吴兄彻底通悟!不错,吴兄之败,就败在‘心性不坚’四个字上。其实吴兄根本就不需要去投机取巧,从一开始,你手中就掌握着足够左右大局的实力,无论你铁心的支持李自成、多尔衮和我之中哪一个,哪一个就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吴三桂苦笑道:“现在明悟,还有什么作用呢?这世上总有那么多事后诸葛,总会在事后才幡然悔悟自己做错了什么。可是,他们就不知道做错了事宁可不明白的好,虽然糊里糊涂却不会有太多的后悔!”
朱震说道:“吴兄这话就不对了,圣人云‘朝闻道,惜可死矣!’明白总比糊涂得好,万一有机会,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吴三桂谑笑道:“你是在说准备给我一次机会么?朱震,我可不相信你有那么好心,哼哼,我在山海关心平气静的想了许久,还想出一个道理,就是在李自成、多尔衮两者之间,无论我铁心跟着谁,谁就能成功,但却不能跟着你,因为你一开始就没打算要接纳我,对不对!”
朱震呵呵一笑,不置否可,又像是默认了一般。吴三桂继续说道:“不错,一开始我是抱着投机取巧的心态,可是在我心中始终是偏向你多一点。一来你是大明王爷,我是大明总镇,我投靠你不需要背负任何的道德谴责。二来在你们三人中,我和李自成素不相识,和金虏还有些仇怨,只有和你,还算是有几分交情。所以北京沦陷后我就一直关注你的动静,却看到你一直被李自成逼得没有还手之力,这才让我考虑归顺李自成。”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你那根本就是在做戏,而且不是做给李自成看,是做给我看,让我误以为你斗不过李自成,不要把希望寄托与你,然后变节,投靠李自成。若是在那个时候我心性坚定一点,在你露出真正实力后毅然继续支持李自成,那么李自成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了。偏偏你把我研究的比我自己还清楚我自己,兵行险着,赌我在你和李自成打得不相上下时,会犹豫,会反复,会甩掉李自成。结果,你赢了,你真的很了解我,我就是那样一个人,失节不能失势,没命不可没权。
尔后,你同多尔衮达成联盟,把我骗到联盟中来。你又再一次做了一个让我认为你斗不过多尔衮的举动,把精锐大军调到大房山去!天下哪有这么傻的人,与虎谋皮时还把手中的利刃丢开,可是我偏偏信了。还有多尔衮也信了,他开始打起你的主意了,但他拿不定主意我到底是支持他还是支持你,所以就让我去追击李自成,现在想想,追击李自成的逃兵,那里需要我、多铎和阿济格一起出动,这分明就是在防备我嘛。可是,你再一次玩出瞒天过海的绝招,居然早就把精锐调回了宛平,并袭击多尔衮,占据北京城,取得这场角逐的主导地位。朱震,你说,我分析得有错么?
朱震拍手大笑道:“精彩,精彩至极,简直就像那些案例故事一般。那还请吴兄分析分析,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什么!”
吴三桂听了,眼中突然冒出怒火,他紧咬着牙,握着拳头说道:“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我身败名裂!”
朱震吃惊的说道:“吴兄怎么能够这么想?你刚才不是还说,我们之间交情不错么!”
吴三桂冷笑道:“交情,交情算什么,在利益面前,任何交情都可以出卖。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我吴三桂是镇守宁远多年,战功赫赫,天下闻名。关宁铁骑,甲于天下,也算得上实力雄厚。我若和你一起重新振兴大明,就算甘愿屈居你之下,但总也会赢得天下人的爱戴,这个时候你就不能一家独大。最重要的是,你想做皇帝!若是有我存在,将是你最大的阻力,你为了安抚我,需要给我封个什么官?甚至是裂土封王?否则我若举兵肃正,就算最后的胜利者依然是你,但却不知道要多费多少功夫,不知道天下要被折腾成什么样子。现在我身败名裂,这天下完全可以由你一个人说了算。左良玉、郑芝龙这些人虽然实力雄厚,但没什么口碑,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把他们铲除了。你说,我分析的对么?”
朱震笑道:“好了,过去的是我们就不要再提了,还是说说将来吧。我希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