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明-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恕D闼担曳治龅亩悦矗俊
朱震笑道:“好了,过去的是我们就不要再提了,还是说说将来吧。我希望你能把多尔衮骗到山海关,聚而歼之。你有什么条件才能答应我?”
吴三桂摇头道:“多尔衮还会相信我么?他就是要回关外去,肯定也是走密云或者绕道大草原。”
朱震道:“如果多尔衮得知我数万大军正在围攻盛京呢?”
吴三桂听了,心中大惊,眼睛睁得老大,看着朱震说道:“你是说现在盛京正处于山东军的包围中?不可能,你的人马怎么过去的,哦,我明白了,难怪当初在李自成东征之时,你念念不忘来等水师,原来早在那时你就做好了跨海进兵的准备。朱震,现在我才知道,能输在你手里,不怨了。不仅把我摸得一清二楚,连多尔衮也被你摸得知根知底。”
朱震笑道:“过奖了,能让吴兄真心说个服字,还真不容易啊!咱们还是来谈条件吧,吴兄,这可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吴三桂想了许久,才徐徐说道:“歼灭多尔衮后,辽东算是收回来了。我的要求是,让我带着关宁铁骑镇守辽东,在我没死之前,你不能打散关宁铁骑,不能派一兵一卒到辽东来。”
朱震皱了皱眉头,这不是要裂土封王么?虽然他要求的只是这一代,在吴三桂死后就可以把辽东收回来了。但想着吴三桂曾发动过三藩之乱,朱震心中就不舒服。
想了许久,朱震说道:“行,不过我也有条件。就是你只能管辽东军事,不能插手政务,而且关宁铁骑只能是三万人,多一个士兵,我便当你是造反,立即举兵讨伐之。你记住,这里说的多一个士兵是指你麾下所有人,而非官方注册的人,也就是说你私下里也不能多招你个士兵。你若应承这两个条件,我还可以附送你一个条件,就是等我做了皇帝,册封你为辽王,将来你的儿子降爵一级,为辽国公,当然,他肯定不能接受关宁铁骑的,因为我不放心。我能驾驭你,不代表我儿子能驾驭你儿子。”
吴三桂一听,心中大喜,自由自在做几十年王爷,不正是自己需要的么?至于后代,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呢!他开始讨价还价道:“三万人马,偌大的一个辽东,镇守得住么?能不能多点,五万人怎么样?”
朱震没好气道:“金虏都灭了,辽东哪还有战事!就是有,凭着你吴三桂的本事,三万人马足以扫荡关外了。这事没得商量。”
第268章 逐鹿(九)中
吴三桂尴尬的笑了几声,突然正色说道:“三万人就三万人,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如何相信你?”
朱震道:“我可以用济王的名义和你签订一份条约,若是我背信弃义你便把它公布于天下。等我做了皇帝后,再正式下达圣旨诏书,那时你在把条约还给我。至于你若违反么,后果咱就不说了,免得伤感情。”
吴三桂道:“好,我答应了。你说,我该如何把多尔衮引去山海关。”
朱震笑道:“这个你就放心,多尔衮肯定会找上门来向你借道的。到时后你便依照自己的真实性子和他讨价还价一番,然后才答应借道给他,其余的事,我会做好的。”
吴三桂道:“那好,我们现在就把条约签了,然后我能尽快赶回山海关去,免得多尔衮怀疑。”
多尔衮那日带大军离开通州后,下武清,准备进入山东,但是在德州、乐陵等要道上都把持着山东重兵。多尔衮担心朱震追来,不敢在城下鏊兵,便转到西进下武邑、赵州,抵达真定。但令他郁闷的是朱震居然回到北京城去修生养息奇Qīsuu。сom书,好像一副不关我事的样子。而京畿一带经过金虏三次劫掠和这几个月来的厮杀,基本上十室九空,多尔衮打劫了这么多中小型城池,不仅没捞到任何好处,反而连日常补给都跟不上来。
多尔衮咬了咬牙,准备从真定直下河南,打到南方去,看朱震还能不能安如泰山坐镇北京城。就在他正准备起行之时。接到了来自关外的消息,数万官兵从山东横跨渤海,登陆辽东,现在已经攻下盖州。
多尔衮心中大惊,难怪朱震能安如泰山般坐镇北京城中,他居然玩了这么一手。不行,关外才是大清的根基所在,不容有失,应该马上回援。他根本就来不及同其他亲王商量,只略微的说了此事,就带着大军火速向关外赶去。
起初,他真如吴三桂说的那般,准备还从密云回去,那样虽然远了点,但很安全。但是当他再次回到武清时,又接到关外的加急书信,官兵已经攻克辽阳,大军围了盛京!
这时,多尔衮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盛京城中就那么一万多士兵,而且多半是老弱残幼,怎么经得起山东明军的围攻?他不得不做出一个及其危险的决定,去山海关向吴三桂借道,这比从密云绕道要节省一半路程。
吴三桂依照朱震的吩咐,开始和多尔衮讨价还价起来,主要不外乎多尔衮回到辽东后,要支持他和朱震对抗,要送他多少兵器钱粮。但要的越狠,反而让多尔衮疑虑越小,这才是吴三桂的秉性,若是他无条件答应,自己还不敢走呢!
多尔衮这才敢带着大军往山海关进发,这时朱震亲自带着大军追了上来,先是李超涂、陈永福二人的精锐骑兵在兴州追上了金虏大军。多尔衮命多铎断后,双方大战了数场,多铎断后的两万多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只带着一千多人摆脱明军骑兵的追击,在抚宁赶上了多尔衮大队人马。
抚宁城中,多尔衮同多铎、阿济格等围坐在一张地图前,仔细的研究着。阿济格道:“首先一点,我们可以确认朱震并没有派兵前去山海关,关中只有吴三桂部三万五千人,至多,还加上一片石的唐通部六千人。”
多铎也说道:“朱震的的追兵晚我们一天路程,若是吴三桂反复,我们必须在一天之内拿下山海关,否则等朱震追上来,就会把我们围死在山海关下。”
多尔衮沉声道:“不管如何,吴三桂若是敢打开关门,我们便进去。即使他变卦,我们有人在关城里,绝对能在一天之内攻下山海关。若是吴三桂不敢打开关门,那就是在骗我们,我们及时撤出永平府,还能避过朱震的包围。”
计议已定,多尔衮立即带着大军来到山海关下。吴三桂果然把关门打开,但关内一片虚空,竟然瞧不见一个人影。多尔衮心中有些迷糊了,吴三桂这是什么意思?若真是诚心借道与他,最起码也得派个人出来引路才是。若是不借道,又怎么会打开关门?
多铎立即说道:“不如我们先派姜镶进关,瞧瞧关内是不是有埋伏。”
多尔衮想了一下,说道:“可以,但是不能让他带多了人马,此人几次反复,不可靠,万一他有反复,我们岂不是给山海关增兵?就让他带两千人吧。”
在多尔衮的授意下,姜镶带着二千人进入山海关,然而姜镶进关后就再也没见他出来,关中也无任何动静。
阿济格骂道:“这家伙果然背叛了,看样子吴三桂是和朱震勾搭上了,要不我们杀进关去吧。”
多铎道:“高第呢,他会不会也和朱震有来往?若是我们进攻山海关,他在背后捅我们刀子怎么办?”
阿济格道:“那就让他做先锋啊,我们在后面盯着,稍有异动就先杀了他。”
多尔衮道:“不行,让他做先锋,等下又像姜镶一样进入关中就不见了,徒给山海关增加兵力,反正现在降军也死的差不多了,就让他带着一万士兵在中间,多铎带一万精锐据后,阿济格和率六万主力进攻山海关,我率中军居于阿济格后面,这样高第就不敢有异动了。”
阿济格道:“好,我一定把山海关拿下来!”
分配妥当后,阿济格率着六万主力大军向关中杀去,当他走到关门前面,山海关关城城墙上出现大批官兵,大约四万人左右,带头的正是吴三桂。
多尔衮心中一喜,山海关内果然只有四万多人,阿济格一定能攻下来。此时他已经难的对吴三桂再说什么,和这种翻脸不翻书还快的人说话,那时浪费口舌,他令旗一挥,阿济格带着六万大军冲进门里去!
第269章 逐鹿(九)下
吴三桂一声令下,城墙上射下千万支羽箭,但大多数都被金虏士兵用盾牌挡了回去。阿济格趁势指挥士兵杀上城墙,令他惊讶的是精锐甲天下的关宁铁骑在他手上似乎不堪一击,四万多人很快就被他杀得节节败退。
似乎,这四万多人中,只有吴三桂和唐通各自率领的五六千人马尚能一战,其余士兵在金虏杀上城墙时,都哭喊着逃命去了。
多尔衮见了,心中一惊,大声喝道:“不好,城墙上的不是关宁铁骑,关宁铁骑另有埋伏!”
就在多尔衮刚刚说道,背地里传来一声炮响,接着吴三桂手下得力猛将杨坤和冯有威各自率领一万五千关宁铁骑杀了出来,目标正好是多尔衮的中军。
而就在这时,高第带着一万原关宁军也突然叛变,牢牢的挡住多铎的一万精兵,阻止他救援多尔衮。这三万关宁铁骑今日杀敌格外勇猛,因为吴三桂告诉他们,只要今日能打赢这一仗,他们将永远镇守辽东,逍遥自在,而且济王还会把他们的加人送到辽东来,和他们团聚。
关宁铁骑的将士们为了和加人团聚,杀起金虏来,个个都舍得拼命,再加之他们本来就是大明最精锐的骑兵。在他们一往无前,气势如虹的冲击下,多尔衮长长的中军被分成截断成两节。
吴三桂、唐通大声喝道:“大家跟我杀啊,金虏已经中我们妙计。”原来,吴三桂回到山海关后,害怕朱震进攻他,便把关城中所有青壮年男子全部征集起来,加以训练,虽然不能上阵杀敌,但在城墙上扔扔石头还是行的。没想到朱震居然再给了他一次机会,于是,他便把三万关宁铁骑全部埋伏在城外,城中留下一万精兵和三万临时训练了一下的民兵迷惑多尔衮。
现在关宁铁骑杀出,把多尔衮中军截成两段。姜镶、高第早就暗地里投效朱震了,他们可不愿意跟着多尔衮回那天寒地冻的关外去。多尔衮虽然小心谨慎,却也吃了大亏。不得已,他只得让阿济格分出三万兵马回师救帅,三万兵马继续攻打关城。
虽然只剩下三万人马继续攻打关城,但吴三桂、唐通还是觉得吃力,他们只得奋勇当先,激励士卒,希望顶住攻势。只要等到朱震的骑兵来到,就能把多尔衮拖在关城之下,然后朱震就可以率山东大军进行合围,全歼金虏于关城之下!
多尔衮感到恐惧了,这种感觉只有他十三岁时,第一次和父汗努尔哈赤西征蒙古时才有过。他再也没有了以往的自信,甚至那犹如使臂的指挥战术,也有些拖沓起来。他看着关城上士兵被吴三桂一次次击退,长叹一声,对着鳌拜说道:“传下将令,大军突围,转回永平府。”
多尔衮将令一下,攻打关城的金虏士兵如潮水般退却,阿济格、鳌拜各自领一军挡住关宁铁骑,多尔衮亲自指挥大军同多铎夹击高第,争取最短的时间把高第歼灭,然后退回永平府。至少,永平府地势宽广,朱震很难围住他们。若是在山海关下,只需占据一片石、黄石岭和三道关这几座要塞,就能万全把他堵在山海关下。
高第带领的那一万士兵早多铎和多尔衮的夹击之下,很快就溃散了。多尔衮和多铎回合之后,正准备招呼阿济格、鳌拜一同撤退,却看到从永平府方向杀来大批骑兵,铺天盖地一片,至少有五万人。
多尔衮心中大惊,朱震的骑兵这么快就追上来了。不行,一定得趁朱震步兵还未赶到,冲出去,否则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明军骑兵冲到离多铎三里的地方,突然兵分两路,一路由朱亮带着,直接冲向多铎,一路却在甘剑锋的带领下,停了下来,并且下马转为步战,各自拿出马上一面大盾牌,扑通一声,立于地上,竟然是要防止金虏突围。
吴三桂、唐通看着金虏退去,并没有停止下来,而是带着兵马杀出关城,尽量拖住金虏。多尔衮想把火力集中起来,冲破前面拦路的明军,偏偏朱亮带着两万铁骑来回驰骋,不停的骚扰金虏,让多尔衮根本就集中不起力量。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色慢慢的暗了下来,他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下无数闪动的人影,知道朱震的大军已经赶到了。多尔衮开始绝望了,自己聪明一世,没想到被朱震玩弄于鼓掌之间。他以前很喜欢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但现在才知道被别人掌控的难受。
“临海结阵!”多尔衮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来了,只能靠着大海结下阵势,同朱震周旋一阵子。至少,这样不用担心腹背受敌。
金虏士兵在多尔衮的指挥下开始向海边收缩。这一次,朱震是铁了心要全歼金虏了,他不仅把北京城所有将士,连同黄得功、刘肇基和朱亮送财物回山东的那几万步兵都全部调来了。加上吴三桂、唐通等明军总兵力达到惊人的二十五万。
朱震不准备给多尔衮休息的时间,把营垒立定之后,朱震立刻帅府升帐聚将,颁发战令。朱震笑道:“现在我军二十五万,金虏只有六万余人,四倍于他。故而此战只要诸将肯努力,定能全歼金虏。但是现在中原大乱,各城官绅士族纷纷反正,李自成调集大军,反攻中原,所以我们需要速战速决,赢出时间,好南下中原,歼灭李自成!”
“从今夜起,我大军将分成三队,日夜进攻,不给金虏丝毫休息时间。李超涂,你领精兵八万,担任首攻,时间为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不论克与不克,由朱亮接替。朱亮主攻的时间同样为两个时辰,时间到后,由黄得功接替。吴三桂,你部下三万关宁铁骑也分成三队,轮流巡视战场,一旦遇到突围而出的金虏,全部格杀!”
大明崇祯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济王朱震用计围困金虏于山海关下,双方经过六天六夜的激战,金虏统帅多尔衮再得知突围无望后自杀,多铎、阿济格率领三万残余部队投降。至此,四方势力集结了近百万军队的北京会战以大明山东官军全胜告终。
第270章 问鼎(一)上
山海关大捷后,朱震留下唐通领兵二万,镇守山海关,吴三桂领部下关宁铁骑收回辽东,又传令钟彬撤回山东,并把金虏皇后、太后等高层全部带回。再让隆兴皇帝的名义好好嘉奖的李倧一番,北方大局乃定!
正当朱震准备班师回北京时,却接到了山东的来信。朱震打开信一瞧,心中大喜,原来心中内容竟然告诉朱震,自李自成败回陕西之后,河南、山西一带饱受李自成追赃助饷之苦的官绅士族纷纷反正,召集家丁、武士,发动明庭降军捕杀当地大顺伪官,打出复明的旗号。而那些投降李自成的明军将领,官员见李自成大势已去,也纷纷重新启用崇祯年号,更易大明旗帜,发表讨贼檄文。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兵力达到万人以上的反正势力就有十四起,几千人规模的更多!其中开封城的官绅士族诛杀大顺伪河南节度使梁启龙,又得到汝宁副将刘洪起、睢阳参将丁启光等支持,聚集起大军十余万,不仅扫平开封全境,大军还向洛阳逼进,同洛阳贼军鏖战于登封一带。
一众将官见朱震眉开眼笑,纷纷问道:“王爷笑什么?”
朱震笑道:“我大军久和金虏苦战,已经疲惫不堪,没有十天半月的休整,恢复不了战斗力。李自成退回陕西后,军马休整快一个月了,早已养精蓄锐,我担心他在这段时间展开大举反攻。现在好了,李自成绝对没能力展开反攻了。”说着,便把书信传示诸将。
大家看完之后,纷纷叫道:“恭喜王爷!”
朱震道:“这些官绅士族的反正虽然弄得轰轰烈烈,但也就是个花架子,经不得李自成一击。我怕他们遇到挫折后,又反复,速速传令周云、蒋健带兵入河南,给那些官绅士族撑腰去。还有,现在北方战事已经结束,山东算是彻底稳定了,让王妃把济王府全给帮到北京来,除了黄永年、周从善和山东各级衙门官员,其余人全部过来,北京现在等着用人,那班朝廷官员,咱信不过。”
开封是河南的首府,当年李自成三攻开封之时,曾经决断黄河水,淹没开封一带数百里方圆。所以这一带不仅是官绅士族,就连最支持李自成的平民百姓也恨李自成。
从李自成在开封留下了大将田虎带兵五万镇守开封,就可以看出开封极不稳定。后来李自成的声威日益强盛,开封的官绅士族都认为李自成将要取代大明,便只能把不满全部压在心底,开始媚笑着巴结伪大顺政权。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北方传来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李自成大败而归,近五十万大军只剩下十七八万人退回陕西。开封的官绅士族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杨时芳乃是开封大家族杨氏家族的族长,其祖上世代为官,正统年间还曾出过宰辅,到了他这一代,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腐败,为了权利而相互倾轧,便致仕回家。当然,到底因为倾轧不过别人还是高风亮节,我们姑且不究。但其家族势力在开封仍然不可小觑。
李自成入城后,杨家作为开封最大的家族,自然是追赃助饷的首选目标。好在杨时芳深通明哲保身之道,不管贼军来他家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连女儿都被一个贼军将领娶去做妾室了。
而自从他女儿嫁给贼军将领后,家中倒也宁静下来。但杨时芳一直以此事为奇耻大辱,无时无刻不想着要报仇。现在,他终于等到时机了。
杨府的一间密室里,他正和一群开封府的头面人物们喝着茶,谈着心。轻轻的吹了吹茶杯里的茶叶,闻了闻茶香,口中啧啧的称赞道:“真是好茶啊!好久没闻到这么纯的茶香了,诸位请用,这茶叶可是我那便宜女婿特地孝敬我的,你们帮忙品一品!”
大家听了杨时芳的话,也笑眯眯的端起茶杯,品起茶来。一个肥胖臃肿的中年男子媚笑道:“杨兄真是幸运,生了个好女儿,被大顺军的李将军给看上了,大顺军都打到北京去,把崇祯皇上都逼死了,将来得了天下,杨兄还不跟着富贵么!”
杨时芳笑道:“韩兄听谁说的,怎么我听到的消息是大顺军败回陕西去了?”
那位韩兄故作吃惊的说道:“真的?要是这样杨兄的处境可大大不妙,你女儿嫁给李将军做妾室,可是从贼啊!”
杨时芳笑道:“莫要说我,你们有谁没有从贼的嫌疑?再说现在大明主持剿贼的是济王殿下。济王殿下你们知道吧,当年李自成围攻开封时,济王殿下还是洛阳守将,就是他带兵解去开封之围的。我一看道济王,就知道他非凡人,还想和他结个亲事,虽然没成,却也和济王殿下有几分私交。所以真要是大明军打来了,我比起你们要好的多。”
韩兄惊讶的说道:“还有这等事?若是当初令嫒真的嫁给济王殿下,杨兄可就平步青云了。”
杨时芳老脸一红说道:“当初我是想把茗儿这丫头许配给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他一提起‘茗儿’这个名字时,在做的诸位都打了一个冷颤。
韩兄谑笑道:“杨兄你行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你那宝贝侄女,也只有济王殿下这等英雄人物才驾驭得住。杨兄,你真的和济王殿下有交情么?”
杨时芳一瞪眼睛,说道:“这种事能乱说么?当时可有好些人在场,周王殿下,还有现在成了济王麾下大将的陈永福将军。”
韩兄说道:“若是有一天济王殿下兵临开封城下,杨兄的照顾我们一二。”
杨时芳叹气说道:“人说,求人不如求自己,我能照顾你什么?去求济王殿下不要杀我们!若是杀几个人可以安定人心,济王殿下绝对不会看交情的。我心中倒有一个计策,不仅能保得我们周全,还能带来一场富贵,只是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兴趣。”
第271章 问鼎(一)中
韩兄说道:“杨兄请说,只要有利益,大伙儿自然都会应允。”
杨时芳冷声说道:“诛杀梁启龙、李宏,夺取开封府献给济王!”
韩兄惊道:“这事能成么?若是失败,只怕我等全部会招到贼军毒手。”
杨时芳道:“自古以来,富贵从险中求之,既想要富贵,又不愿涉危险,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而且,这事我有八层把握。”
韩兄道:“杨兄有外援?”
杨时芳道:“睢阳参将丁启光乃是前尚书督师丁启睿的弟弟,而丁启睿是是家父的门生,故而我们两家一直有来往,现在他手下有兵丁八千,投降李自成后,仍然驻守在睢阳,前次就是他来书信告诉我,济王殿下大败李自成之事,让我早图后路。若是他带兵来攻开封,我们趁机召集家丁、护院为内应,当可破开封。”
韩兄沉吟道:“可是开封城有一万贼军,我们把所有的家丁、护院召集起来,也不过一千多人,加上丁启光,兵力还是不如李宏啊!”
杨时芳道:“所以我才说富贵险中求嘛,若是我们有数万雄兵,还需商议么?直接冲进节度使府,把梁启龙捉来就是。”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叫道:“好啊,你们在这里密谋造反,我去节度使府揭穿你们去!”
满室官绅地主们一听,顿时吓得魂不附体,他们朝着门口看去,一个二十岁许的年青女子站在门口,她那姣好的面容看在大家眼里却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可怕,玲珑有致的身姿本应穿着罗裙来衬托绝代的风姿,可是她却身着一套武士劲装,那本来高耸的双峰被紧紧的绑了起来,看上去一片敞平。杨时芳见了此女,立刻把脸一板,大声喝道:“茗儿,你胡闹够了没有!每日疯疯癫癫,没个正经,你对得起死去的父亲么?”
这个女子名叫杨茗,正是杨时芳的侄女。杨时有兄弟两人,老大杨时云是杨家前任家主,但是在十一年前因病去世,只留下杨茗母女二人。若是按照成例,杨家的祖业应该由杨茗来继承的,可是杨茗却是女孩儿家,于是杨家召开家族大会,决定由杨时芳来继承族长之位。
这事给只有十岁的小杨茗很大的打击,为什么自己要是女孩呢?此次,杨茗便把自己当做男孩子一般,不学习女红,却学习枪棒。不读圣贤相夫教子之法,只读兵家排兵布阵之谋。那时候,震动大将军秦良玉明传天下,小杨茗心中更是崇拜不已,立下志愿,长大后要像秦良玉一般,做一个女将军!
可是杨家是书香世家,名门望族,怎么容得她如此胡来。杨时芳对她大加呵斥,小惹得杨茗怒起,气冲冲的说道:“你凭什么来管我,我又不是杨家的人,否则,便是我继承杨家家主之位了。我爹爹刚死,尸骨未寒,你就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你对得起我爹么?”这话正切中杨时芳要害,女子之所以不能继承祖业,就是因为她长大后要嫁人的,不是杨家的人。
杨时芳一气之下,除了按月供给杨茗母女生活所需钱粮,便再也不管杨茗。她渐渐长大之后,才慢慢发现一个问题,秦良玉是继承了丈夫的世袭官职,才做的女将军,自己要如何才能做女将军?学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笑话,大明这么多士兵有几个做上将军的?而且那个表面上不再管自己的叔父也决计不会答应的。
郁闷之下,杨茗就在开封街上乱逛起来,也不知道哪家公子哥儿不长眼睛,见到杨茗美貌,居然去调戏她,结果正好满腹郁闷杨茗狠狠的揍了他一顿。揍完之后,杨茗之觉得浑身舒坦,没想到打人这么爽,苦学了六七年的功夫终究派上用场了。
于是,开封街头多了一个女流氓,她就在开封城拉帮结派,聚起几百个小弟,每日横行在开封街上,堪称开封一霸。在杨茗之前,开封城还有一股地下势力,便是开武馆,号称小霸王的周龙。他手下有武士两百多人,开封地下势力无人能敌,在李自成进攻开封之时,曾经带着五十个手下杀出城去,冲到李自成军中斩杀两百多人又安然回到城中。(参见第20章)
杨茗兴起后,周龙自然不乐意,两帮人便开始冲突起来。起初之时,杨茗的小弟们全是临时招募的,周龙手下的武士却都经过训练,所以被打的节节败退。慢慢的,她手下的小弟打架的经验丰富起来,再加上杨茗饱读兵书,带着手下小弟编练战阵,比起周龙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小弟们乱打一通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于是每次交锋,杨茗都占上风了。
周龙实在忍不住了,就和杨茗约定在城外一决高下,输的一方从此归顺赢的一方。杨茗当然应允,并且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周龙打败,收编了他手下的武士,竟然编练出一支六百多人的精锐队伍来。在明朝那个时代,大户人家有个几百人的私军,是很正常的,加上杨时芳和周王关系交好,这支军队倒也安然在城中称王称霸。
李自成攻陷开封后,杨茗想了一个点子,把这支军队交给周龙,让他投靠了贼军,周龙也又地痞摇身一变,成了大顺军。杨茗也开始低调了起来,毕竟她是杨家子女,是贼军的重点打击对象,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嚣张,贼军肯定会把她抓大军营去。
前些日子,杨茗听到李自成在北京吃了败仗的消息,心中怦然直跳。现在开封城的一万人马,有三千掌握在周龙手里,若是能用计杀了梁启龙、李宏,周龙就是贼军在开封的最高统帅了。到时那时说不定自己做女将军的梦想就能实现了。
她想来想去,要用计诛杀梁启龙、李宏,非得叔叔杨时芳出面不可,但叔叔又是李宏的岳父,不知道他心意如何,所以便忍了下来,一直小心留意杨时芳的举动。
今日,正好给她撞破杨时芳的密谋,所以故意说要去告密吓唬一下他们,也顺便瞧瞧他们是否真心要反正。待听得杨时芳呵斥他,杨茗笑道:“叔叔,你们真准备诛杀梁启龙、李宏,夺取开封城?若真是这样,我倒可以帮上一点小忙。”
杨时芳怒道:“这是我们大人的事,你孩子懂什么。你快给我出去,今天的事一个字也不许说出去。”
杨茗笑道:“叔叔莫要忘了,现在开封城的一万贼军,有三千人掌握在周龙手里。周龙可是我的小弟,你说,我够不够资格过问此事?”
杨时芳一听,这才猛然想起自己这个侄女并非等闲之辈,才智心计,据为一流,在坐的这些大人物们,基本上都吃过她的苦头,否则也不会看到她就吓得打颤了。他脸色缓和了下来,徐徐说道:“茗儿,周龙可靠么?若是他出卖我们,那怎么办?”
杨茗笑道:“周龙绝对可靠,就算他不可靠,别忘了他带去贼军的六百兄弟,也都是我的手下。而且,我还有一计,可不废一兵一卒诛杀梁启龙、李宏。”
杨时芳道:“你若真有计策,怎么还要来找我商量?依着你的性子,早就去做了吧。”
杨茗道:“这条计策虽妙,可是需要叔叔配合才行。说穿了,其实也是一条很古老的计谋,就是鸿门宴!”
杨时芳喜道:“你是说让我把梁启龙、李宏邀请到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